[職稱論文]高中地理教學論文匯總:全面提高地理教學的有效性_第1頁
[職稱論文]高中地理教學論文匯總:全面提高地理教學的有效性_第2頁
[職稱論文]高中地理教學論文匯總:全面提高地理教學的有效性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中地理教學論文:全面提高地理教學的有效性 摘要: 隨著新課標的實施,新教材的 運用,課堂教學的改革勢在必行。學案是學生學與 教師教之間的中介,本文結合地理學科從學案目標定位、學案過程編制、學案評價機制三方面就如何編制學案作了詳細的闡述。 關鍵詞: 學案 地理教學 有效性 作為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緊密結合的課程 地理課程,如何編制一套與新課標的理念相契合、與新教材相配套的學案,努力提高地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擺在我們地理教師面前的一個新的課 題。學案是學生學與教師教之間的中介,在教學 過程中,讓“學案”代替教師在課堂上發揮主導作用,由教師 提供必要的學法指導,根據學生學習的反饋信息輔助學生進行自主創新學習,無疑會大大提高 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如何使“學案導學”達到教學的有效和高效,取決于學案的質量。地理學案的編制需特別注重以下幾個方面: 一、準確的學案目標定位是提高地理教學有效性的前提 美國著名教 育家布魯姆 說:“有效的教學,始于期望達到的目標。學生開始時就知道教師期望他們做什么,那么他們便能更好地組織學習。”目標是一份好的學案的統領,可以分為隱性目標和顯性目標兩個方面, 即教師形成學案的目標與學案中學生學習的目標,其中教師形成學案的目標為第一層次。 1.教師形成學案的目標。 一份學案將讓學生在多長時間內,達成什么樣的學習效果。這是教師形成學案的目標,學案編寫包括學習流程順序、活動的設計、信息的呈現方式、圖表 數據的使用、探究問題的拋出及針 對練習的數與質等,這些怎么編制,為什么這樣編制,必須經過反復考慮,明確編寫的目的性。比如,在學習“冷熱不均形成熱力環流”一課學案的導入中,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熱空氣上升,冷空氣下沉?看起來該問題直接切入主題,其實難以引起 學生參與的興趣。教師形成學案目標應以學生為中心,從學生的實際出發,讓學生樂于探究、樂于學習,在探究中逐步深入,以獲得知識與能力,從而產生成功的愉悅與持續進取的動力。 2.學生學習的目標。 “學案導學”是教學時能使學生始 終處在“問題提出 問題求解 問題解決”的過程中,變“被動”為“主動”。在“學案”中將學習目標示意給學生, 能使學生在課前的預習、課本中的學習及課后的檢查中,都可以“學案” 為導向進行學習和小結,從而使學生的學習目標明確,在學習中也能有的放矢,而不是盲目地學。學案中明確給出的 學習目標,包括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經過實踐思考,筆者認為學習目標的確立應該具體、實在、可操作性強、 能達成;學習目標的用詞應注重淺顯易懂、準確到位,如使用“了解”、“理解”、“知道”、“學 會”,等等。 二、活潑的學案過程編制是實現地理教學有效性的保證 1.節奏鮮明的學習流程安排。 好的學案,如同一首優美的旋律,節奏明快輕松。緊張時高潮迭起,低回處凝聚心神。地理課程中信息呈現方式多樣,文字資料、數據表格、統計圖形、景觀照片等,讓學生不斷變換信息獲取方式。 閱讀、思考、討論、繪 制圖表、練習等,活動有機穿插,交錯紛呈。通過學案提供思考、創新、表現自我品嘗成功的機會,促進他們生動、活潑、自主的 學習。比如“洋流”一節學案的學習流程安排如下:( 1)激趣資料:“泰坦尼克”號慘劇、二戰中德軍自如地進出地中海。( 2)自主學習:洋流概念與分類。( 3)分組討論:洋流的 成因與分布規 律。( 4)動手繪制:太平洋主要洋流運動線路。( 5)個性張揚:你還發現了什么?( 6)事實探究 :同緯度的英國與俄羅斯遠 東地區的天氣為 什么不一樣?( 7)深度思考:世界漁場的形成原因。( 8)比較分析:哥倫布第一次與第二次航線的時間差異。( 9)現實掃描:希臘“威望”號油輪在西班牙西北海域觸礁,發生原油泄漏的影響。( 10)歸納小結:學生上臺總結發言。( 11)當堂測試:小練習。本節學案通過多種方式,調動學生動手、動口、動腦及相互協作,有機安排,節奏明快,學習效果顯著。 2.豐富生動的導入資料引用。 有趣才能樂學,樂學才會高效。莎士比亞說過:“學習必須合乎自己的興趣方才可以得益”,愛因斯坦也說過:“興趣和愛好是最大的動力”。興趣是最 好的老師,愛之好之,方能主動學之,潛心攻之。歌德有句名言:“哪里沒有興趣,哪里就沒有記憶。”可見興趣在學習過程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教師往往只注重一節課開始時的導入,卻不知,學生的興趣一般是不會持久的。如何能讓學生保持持久的熱情,對每一個新問題都樂于主動探究?這是我在每一節學案的編制過程中反復思 考的問題。一節課要解決多個問題,對每一個問題,均設計一種激趣的引入方法,讓學生樂于探究。 地理學案中引入激趣的方法很多,利用時事新聞引入,利用生活實例、身邊的現象引入,利用名人詩詞、民間諺語、漫畫引入等,但都要 講求科學性、針對性、適當性原則。如學習天氣系統時,可引用“鳳凰”臺風對我國的影響;講述水污染時,可結合太湖綠藻事件、吉 林石化廠爆炸事件;在水循環知識的學習中,可讓學生先思考“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還”是否有科學性錯誤;在學習月相變化時,引用“楊柳岸曉風殘月”、“月落烏啼霜滿天,夜半鐘聲到客船”推測出大概是農歷何時;在分析垂直地帶性變化規律時,可引用“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來引導學生思考;等等。在分析環境、資源問題時,還可利用大家喜聞樂見的一種藝術形式 漫畫,作為解決相關問 題的引子,學 生往往熱情高漲。 三、多元的學案評價機制是實現有效教學的持久動力 1.自我評價和小組評價。 由于受時間和精力的限制,課堂上教師不可能對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情況都進行評價。在這種情況下,就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調動學生參與評價實踐,鼓勵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情況進行自我評估,鼓勵小組之間進行互評。學案在學習完每一個新知識,解決了每一個新問題之后,都附有自我評價或小組合作 學習的評價表。評價主要從態度、方法、小組合作的參與及貢獻、知識的理解程度等多個方面進行。 2.教師終端評價。 每次學習結束后,學案上交教師,教師從兩個方面進行終端評價。一方面,依據學生在學案上的自我評價及小組評價,結合課堂上教師的觀察了解,對學生的學習狀況作綜 合性的定性評價,往往是一句或幾句肯定的或鼓勵的話語。二是教師對學生完成學案上的練習進行定量的評價。 綜上所述,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通過精心編制學案,充分利用課標導航、情景創設、問題引導和學案評價等開展教學,引導學生正確地確立學習目標和適合自己的學習策略,最大限度地減少了教師過多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