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答案第=page11頁,共=sectionpages22頁2024年中考摸底試卷·歷史注意事項:1.歷史試卷滿分70分,歷史、道德與法治的考試時間共120分鐘。2.本試卷包括“試題卷”和“答題卷”兩部分。請務必在“答題卷”上答題,在“試題卷”上答題無效。3.考生答題時可以參考教科書和其他資料。請獨立思考,誠信答題。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1.儒學發端于孔子,經孟子、荀子的發展,到董仲舒的改造,實現了從“百家爭鳴”到“一家獨尊”。這一過程說明(
)A.封建經濟持續發展 B.漢代儒學背離傳統C.市民階層文化需求 D.儒家文化與時俱進2.魏晉南北朝時期,絲綢之路東端形成多元并存的局面,武威、平城、洛陽、長安都曾擔負起絲路起點的重任。這表明當時(
)A.中西經濟文化交流空前 B.北方經濟得以恢復發展C.絲路沿線大量城市興起 D.政治格局變動較為頻繁3.“議以淮水為界,求割唐、鄧二州及陜西余地,歲幣銀、絹各二十五萬,仍許歸梓宮(宋徽宗的棺槨)、太后,帝悉從其請,定議和盟誓。“材料中”議和盟誓“后出現了以下哪種局面(
)A.遼與北宋并立 B.金滅遼及北宋 C.宋金南北對峙 D.元朝統一全國4.《海外華人》記載了鄭和對明仁宗的進諫:“欲國家富強,不可置海洋于不顧,財富取之海洋,危險亦來自海上……一旦他國之君奪得南洋,華夏危矣。”據此判斷,鄭和(
)A.率領船隊擴大了對外貿易 B.洞察東南沿海邊疆的危機C.踐行天朝上國理念下西洋 D.具有海權思想和憂患意識5.康雍乾時期,清朝統治者為穩定和鞏固國家疆域進行了不懈的努力,現代中國的版圖在這一階段基本奠定。康熙帝在保衛東北邊疆方面的重大舉措是(
)A.平定準噶爾叛亂 B.組織雅克薩自衛反擊戰C.設置駐藏大臣 D.平定大、小和卓叛亂6.1895年張之洞上書朝廷:“倭約萬分無理,意在吞噬中國,非僅占數地而己。……一倭如此,各國援例要挾,動以窺伺京城為詞,更不能拘,后患不可勝言矣。”以下印證了張之洞斷言的是(
)A.英國發動鴉片戰爭 B.列強掀起了瓜分中國狂潮C.日本攫取山東權益 D.阿古柏出兵侵占伊犁地區7.所謂近代化主要是指在經濟上實現工業化,在政治上實現民主化的進程,中國在這兩大領域的開啟性事件分別是(
)A.洋務運動和辛亥革命 B.洋務運動和戊戌變法C.實業救國和辛亥革命 D.五四運動和戊戌變法8.某中學決定暑期組織學生開展“紅色旅游,重走長征路感受長征精神”研學旅行,他們選擇的正確路線應是(
)A.瑞金→赤水→金沙江→大渡河→吳起鎮 B.瑞金→大渡河→金沙江→赤水→吳起鎮C.瑞金→大渡河→赤水→金沙江→吳起鎮 D.瑞金→金沙江→大渡河→赤水→吳起鎮9.如圖中四條曲線反映了我國1840~1956年四種經濟成分的發展變化情況,其中D曲線代表的是何種經濟形式A.自然經濟 B.官僚資本主義經濟C.民族資本主義經濟 D.外國資本主義經濟10.20世紀80年代,中國農村有副對聯:“三十年前分田地,耕者有其田;三十年后又分地,耕者有其責”。對兩次“分地”的理解正確的是(
)A.都實行農民土地所有制 B.都實行土地公有制C.都解放了農村生產力 D.都挫傷了農民積極性11.馬克思曾說:野蠻的征服者總是被那些他們所征服的民族的較高文明所征服,這是一條永恒的歷史規律。下列史實能證明或反映這條規律的是(
)A.雅利安人進入印度建立種姓制度B.亞歷山大東征建立希臘式城市C.法蘭克王國國王克洛維皈依基督教D.查士丁尼組織編纂《羅馬民法大全》12.有學者指出:“《大憲章》最初只是一份國王與貴族的契約,并不是法律,但它后來演化成了憲法性文件,而且成為英國憲政傳統最可貴的‘圣經’”。這主要是因為《大憲章》(
)A.否定了天主教會的統治地位 B.維護了國王的專制統治C.確立了“王權有限”的傳統 D.確立了君主立憲制度13.如圖為1808年歐洲的一幅時事漫畫,名為《蛛網里的科西嘉蜘蛛》,圖中心的“蜘蛛”代表法國,左上角的“蒼蠅”是指英國。據此推測,該漫畫創作的背景是:(
)A.法國大革命成果遭到扼殺 B.拿破侖帝國的徹底覆滅C.拿破侖軍隊橫掃反法同盟 D.英國成為日不落帝國14.馮紹雷先生在《普京和俄國政治》中談到:俄羅斯現代化的第一個高峰……實行開明專制,面向歐洲,跨入現代化進程;第二個高峰使俄國經濟在十九世紀七八十年代走上迅速發展的道路,爾后的文化與政治也出現了創新和突破;第三個高峰以反西方的中央集權方式推動現代化。對俄羅斯這三個高峰理解正確的是A.第一個高峰是彼得一世改革,推動俄國走上資本主義道路B.第二個高峰是俄國農奴制改革,徹底摧毀了俄國封建殘余C.第三個高峰是二月革命,推翻了俄國沙皇的封建專制統治D.第三個高峰是十月革命后,俄國逐步建立的“斯大林模式”15.新華社報道:“俄烏沖突升級后,美國及其盟友對俄羅斯發起制裁,把世界經濟政治化、工具化、武器化,對國際糧食價格、能源價格造成巨大沖擊,令全球供應鏈‘梗阻’越發嚴重,給艱難復蘇中的世界經濟設置更多障礙。”據此可知(
)A.霸權主義與強權政治依然存在 B.冷戰思維依然影響著國際安全C.經濟全球化受到了沖擊和阻礙 D.政治多極化趨勢在不斷加強二、辨析改錯(8分)16.民族團結、民族獨立關乎國家命運。辨別下列史實的正誤,在該題前的括號內正確的填寫“正確”;錯誤的填寫“錯誤”,并加以改正。(1)494年,北魏孝文帝遷都開封,進一步推行漢化措施,促進了民族交融。改正(2)1771年,不堪忍受沙皇俄國壓迫的蒙古族上準噶爾部,在首領渥巴錫領導下同歸祖國。改正(3)20世紀末香港、澳門能夠順利回歸祖國的政治前提是民族獨立。改正(4)1959年,古巴人民推翻英國支持的獨裁政權,走上了社會主義發展道路。改正三、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17.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
19世紀中期,清廷一致反對西方國家在中國修筑鐵路,他們認為鐵路“與中國毫無所益”。19世紀70年代,部分官員開始認識到中國需要鐵路。1874年,李鴻章正式提出修鐵路的建議,因為鐵路不僅可以滿足軍事需要,對于其他事業乃至黎民生計也有裨益。19世紀末,越來越多的中國人認識到鐵路為“民命國脈”,將其提升到振興國家的高度。——摘編自田永秀《近代中國人鐵路認知歷程分析》(1)依據材料一,指出近代中國人對“修建鐵路認知”的變化,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變化的原因。材料二
青藏鐵路第一期工程,西寧至格爾木段于1958年開始修建,1979年建成。第二期工程,格爾木至拉薩段,2001年開始興建,2006年全線通車。第二期工程的難度很大:經過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段960千米,翻越唐古拉山的最高點海拔達5072米,經過多年連續凍土地段550千米。加上沿線高寒缺氧,環境惡劣,修建青藏鐵路成為一項前無古人的艱巨工程。——摘編自《中國歷史·義務教育教師用書》(2)依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青藏鐵路全線建成通車的原因,并概括其歷史意義。(3)綜合上述材料,談談你對中國近現代鐵路建設的認識。18.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1833年的工廠法規定,禁止雇傭9歲以下的童工,并把9~13歲的兒童勞動時間限制為8小時,每天在勞動時間內拿出2小時接受義務教育,學習初步的讀、寫、算和宗教知識。馬克思認為,這個工廠法的頒布,是英國資本家對工人階級第一次吝嗇的讓步。1844年工廠法補充規定,童工必須交上學證明。1846年的工廠法又進一步明確指出,工廠教育是強制性的,并為勞動條件之一,8~13歲的童工每周必須在學校學習6個半天或3個整天,否則雇主不得使用兒童勞動。——摘編自周德昌主編《簡明教育辭典》材料二
——摘編自陳孝彬主編《外國教育管理史》(1)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英國頒布童工教育法規的背景及作用。(2)據材料二,概括18~19世紀英國初等教育的特點。(3)綜上所述,說明工業革命與英國初等教育發展的關系。四、活動與探究(12分)1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探究活動。中外思想解放運動(部分)事件概況A.____為沖破教會的思想束縛,宣揚人文主義,14世紀中葉意大利開始該思想解放運動,它為歐洲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礎。B.啟蒙運動C.____以1848年馬克思、恩格斯為共產主義者同盟起草《共產黨宣言》的發表為標志。它的誕生揭示了人類社會的發展規律,指引人類改造世界的行動,使無產階級的斗爭有了科學理論的指導,推動國際共產主義運動興起并蓬勃發展。D.新文化運動(1)根據材料和結合所學知識,指出A、C兩個事件的名稱。(2)結合所學知識,從B、D中任選一個事件,寫出其概況。(3)綜合上述材料,談談你對思想觀念解放的認識。
參考答案與解析1.D【詳解】根據材料“儒學發端于孔子,經孟子、荀子的發展,到董仲舒的改造,實現了從“百家爭鳴”到“一家獨尊”。”,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儒家文化在不同的時期有不同的發展,從而實現了“一家獨尊”,體現了儒家文化的與時俱進,D項正確;封建經濟持續增長與題干所述儒家文化的地位變化無關,排除A項;材料中沒有體現漢代儒學背離了傳統,排除B項;宋代市民階層興起,文化需求更加多樣化,與題干所述儒家地位變化的信息不符,排除C項。故選D項。2.D【詳解】根據材料“絲綢之路東端形成多元并存的局面,武威、平城、洛陽、長安都曾擔負起絲路起點的重任”,可知,魏晉南北朝時期,絲綢之路的東方起點呈現多元化的特點,結合所學可知,魏晉南北朝時期國家處于分裂狀態,政權更替頻繁,多個民族政權并存,即政治格局頻繁變動,因此出現材料現象,D項正確;魏晉南北朝時期,北方戰亂頻繁,影響了絲路暢通,“中西經濟文化交流空前”與史實不符,排除A項;材料只是涉及了絲綢之路的東方起點中的個別城市,不能北方經濟得以恢復發展,排除B項;材料反映的是魏晉南北朝時期,絲綢之路的東方起點呈現多元化的特點,不能體現沿線城市興起,排除C項。故選D項。3.C【詳解】據材料“議以淮水為界,求割唐、鄧二州及陜西余地,歲幣銀、絹各二十五萬,仍許歸梓宮(宋徽宗的棺槨)、太后,帝悉從其請,定議和盟誓”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宋金間的“紹興和議”,即以淮水為界,求割唐、鄧二州及陜西余地,歲幣銀、絹各二十五萬,宋金形成南北對峙的局面,C項正確;1005年《澶淵之盟》簽訂,遼與北宋并立,但與材料“以淮水為界”不符,排除A項;1125年遼天祚帝為金軍所俘,遼朝滅亡;1126年,金軍攻下北宋都城,1127年,金軍俘獲宋徽宗和宋欽宗,北宋滅亡,與材料無關,排除B項;1279年元朝消滅南宋殘余部隊,統一全國,與材料無關,排除D項。故選C項。4.D【詳解】根據題干“欲國家富強,不可置海洋于不顧,財富取之海洋,危險亦來自海上……一旦他國之君奪得南洋,華夏危矣”可知,鄭和認為,要國家富強,就要重視海洋,海洋會帶來財富,但同時危險也來自海洋,這說明鄭和具有海權思想和憂患意識,D項正確;材料并未體現率領船隊擴大了對外貿易相關內容,排除A項;題干材料說明鄭和具有海權思想和憂患意識,不能說明鄭和洞察東南沿海邊疆的危機,排除B項;鄭和踐行“示中國富強”理念下西洋,并非“天朝上國理念”,排除C項。故選D項。5.B【詳解】結合所學可知,17世紀中期,沙皇俄國的勢力侵入我國黑龍江流域,在雅克薩和尼布楚修筑城堡,作為擴大侵略的據點。他們在中國的領土上,燒殺搶掠,甚至像野獸一樣吃人肉。為了保衛祖國疆土。1685年、1686年,康熙帝親自率領清軍,在東北雅克薩兩次大敗沙俄侵略者。康熙帝奪回雅克薩,侵略軍頭目托爾布津被擊斃,沙俄政府被迫同意通過談判解決中俄兩國的東段邊界問題,B項正確;平定準噶爾叛亂,屬于對西北地區的管轄,排除A項;設置駐藏大臣是對西藏地區的管轄,排除C項;乾隆帝時平定了大、小和卓分裂祖國的叛亂,排除D項。故選B項。6.B【詳解】據材料“1895年張之洞上書朝廷:倭約萬分無理,意在吞噬中國,非僅占數地而己。……一倭如此,各國援例要挾,動以窺伺京城為詞,更不能拘,后患不可勝言矣”可知,材料中的“1895年、倭約”,強調的是1895年簽訂的《馬關條約》,張之洞意在強調《馬關條約》對我國的影響,該條約簽訂后列強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B項正確;1840年英國發動鴉片戰爭,與材料不符,排除A項;巴黎和會中將德國在中國山東的權益轉讓給日本,與材料無關,排除C項;19世紀60年代至70年代,阿古柏侵占新疆,俄國直接出兵侵占伊犁地區,阿古柏得到英、俄支持,與材料時間不符,排除D項。故選B項。7.B【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洋務運動創辦軍事工業和民用工業,開啟了中國軍事和經濟近代化的進程,但是洋務運動只學習西方的先進技術而沒有涉及到政治制度,后來的戊戌變化開始學習西方的政治制度,維新派主張實行君主立憲制,開啟了中國政治民主化的進程,B項正確;辛亥革命實行暴力革命推翻清王朝,排除A項;清末狀元張謇在《馬關條約》簽訂后,中華民族面臨嚴重民族危機的情況下,提出“實業救國”的口號,排除C項;五四運動是一場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偉大愛國革命運動,排除D項。故選B項。8.A【詳解】根據所學可知,1934年10月,中央紅軍從瑞金開始長征,1935年初,四渡赤水,然后佯攻貴陽,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于1935年10月到達吳起鎮,中央紅軍長征結束,A項正確;排除BCD項。9.C【詳解】根據所學可知,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產生于19世紀六七十年代,到1956年被改造成公有制經濟,所以D曲線是民族資本主義經濟。故C符合題意;自然經濟在中國近代居于主導地位,在1952年土地改革完成了自然經濟不存在了,所以A曲線是自然經濟,排除A;官僚資本是一種政治術語,主要存在于南京國民政府統治時期(1927年-1949年),所以B曲線是官僚資本,排除B;19世紀中期完成了工業革命的西方國家為了打開中國市場,而發動了戰爭,使中國出現了一系列外商企業,到新中國成立初期接管了外商在華的企業,所以C曲線是外國資本,排除D。故選C。【點睛】本題考查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經濟,考查學生讀圖識圖的能力以及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解題關鍵是把圖中曲線起止坐標年代和歷史知識聯系,ABCD四條曲線分別代表封建自然經濟、官僚資本、外國資本和民族資本。10.C【詳解】據題干“20世紀80年代,中國農村有副對聯:“三十年前分田地,耕者有其田;三十年后又分地,耕者有其責”。”和所學知識可知,對聯體現的兩次“分地”,分別是土地改革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土地改革的完成,徹底攤毀了我國存在兩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滅了地主階級;農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為土地的主人。這使人民政權更加鞏固,也大大解放了農村生產力。到1983年,已基本在全國農村普遍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實行,激發了農民的勞動熱情,帶來農村生產力的大解放,農業生產和農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因此,它們都解放了農村生產力,C項正確;“都實行農民土地所有制”說法錯誤,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實行土地公有制,排除A項;“都實行土地公有制”說法錯誤,土地改革是農民土地私有制,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才是土地公有制,排除B項;“都挫傷了農民積極性”說法錯誤,土地改革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都提高了農民的積極性,排除D項。故選C項。11.C【詳解】依據題干“野蠻的征服者總是被那些他們所征服的民族的較高文明所征服”的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法蘭克王國國王克洛維皈依基督教,利用基督教維護其統治,體現了題干的內容,C符合題意;ABD三項的內容不能體現“野蠻的征服者總是被那些他們所征服的民族的較高文明所征服”的信息,不符合題意。12.C【詳解】根據題干信息結合所學可知,1215年英格蘭頒布的《大憲章》逐漸確立了“王權有限”和“王在法下”的基本原則,C項正確;《大憲章》維護教俗貴族的特權,排除A項;《大憲章》規定沒有經過協商,國王無權征稅,排除B項;《權利法案》逐漸確立了君主立憲制度,排除D項。故選C項。13.C【詳解】根據題干“1808年”,“圖中心的‘蜘蛛’代表法國,左上角的‘蒼蠅’是指英國”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拿破侖戰爭的發生時間是1803年5月13日—1815年11月20日,漫畫《蛛網里的科西嘉蜘蛛》中,拿破侖被描繪成蛛網中心的一只蜘蛛,盡管歐洲其他國家大多都被網住,但是“約翰牛”這只大蒼蠅(英國)仍舊飛得自由自在。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在拿破侖帝國時期,與歐洲部分國家發生了連綿數年的大規模戰爭,拿破侖大軍橫掃整個歐洲戰場,迫使英國聯合其他歐洲國家結成同盟,共同對付拿破侖,C項正確;拿破侖被視為法國大革命的后繼者,排除A項;1808年是拿破侖戰爭期間,排除B項;左上角的“蒼蠅”并不能體現英國成為日不落帝國,排除D項。故選C項。14.D【詳解】根據材料“第三個高峰以反西方的中央集權方式推動現代化”及所學知識可知,斯大林上臺后,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即斯大林模式,故D項正確;第一個高峰是彼得一世改革,開啟了俄國近代化的進程,沒有推動俄國走上資本主義道路,故A項錯誤;農奴制改革廢除了農奴制度,推動俄國走上了資本主義的發展道路。但是,農奴制的殘余仍然存在。徹底摧毀了俄國封建殘余,不符合史實,故B項錯誤;第三個高峰應該是十月革命,故C項錯誤。15.C【詳解】依據材料“俄烏沖突升級后,美國及其盟友對俄羅斯發起制裁,把世界經濟政治化、工具化、武器化,對國際糧食價格、能源價格造成巨大沖擊,令全球供應鏈‘梗阻’越發嚴重,給艱難復蘇中的世界經濟設置更多障礙。”分析可知,美國及其盟友的經濟行為違背了經濟全球化趨勢,是逆全球化的行為,阻礙了全球經濟的健康發展,說明經濟全球化受到了沖擊和阻礙,C項正確;材料信息沒有體現“霸權主義與強權政治依然存在”,排除A項;材料信息沒有體現“冷戰思維依然影響著國際安全”,排除B項;材料信息沒有體現“政治多極化趨勢在不斷加強”,排除D項。故選C項。16.(1)錯誤,把開封改為洛陽(2)錯誤,把上準噶爾部改為土爾扈特部(3)正確(4)錯誤,英國改為美國【詳解】(1)根據所學可知,494年,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進一步推行漢化措施,促進了民族交融。故原題錯誤,將開封改為洛陽。(2)根據所學可知,1771年,不堪忍受沙皇俄國壓迫的蒙古族土爾扈特部,在首領渥巴錫領導下同歸祖國。故原題錯誤,將上準噶爾部改為土爾扈特部。(3)根據所學可知,20世紀末香港、澳門能夠順利回歸祖國的政治前提是民族獨立。故原題正確。(4)根據所學可知,1959年,古巴人民推翻美國支持的獨裁政權,走上了社會主義發展道路。故原題錯誤,將英國改為美國。17.(1)變化:從“與中國毫無所益”到修建鐵路原因:清政府面臨內憂外患,迫使清政府尋找改革和自強的途徑,從19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洋務派掀起了一場“自強”“求富”的洋務運動。(2)原因:我國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的政策,實施了西部大開發戰略。意義:大大加強了祖國內地與邊疆地區的聯系,促進了青海、西藏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3)認識:中國近現代鐵路建設經歷了艱難曲折、創新奮進的發展過程。鐵路進步是國家發展的縮影。中國鐵路百年巨變,彰顯了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鐵路人不屈不撓的奮斗歷程和自立自強的創新精神,所以,只有實現民族的獨立才能真正實現國家的近現代化。【詳解】(1)變化:根據材料一中“19世紀中期,清廷一致反對西方國家在中國修筑鐵路,他們認為鐵路“與中國毫無所益”。19世紀70年代,部分官員開始認識到中國需要鐵路。”可知,近代中國人對“修建鐵路認知”的變化是:從“與中國毫無所益”到認識到中國需要鐵路;原因:結合所學可知,清政府面臨內憂外患,內部面臨太平天國運動等農民起義的挑戰,外部則受到西方列強的侵略,迫使清政府尋找改革和自強的途徑,第二次鴉片戰爭后,清朝統治集團內部一些比較開明的官員,主張利用西方先進技術,強兵富國,維護清王朝的統治。這些官員被稱為“洋務派”。從19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他們掀起了一場旨在“自強”“求富”的洋務運動。因此,變化的原因是:清政府面臨內憂外患,迫使清政府尋找改革和自強的途徑,從19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洋務派掀起了一場“自強”“求富”的洋務運動。(2)原因:根據所學可知,新中國成立前,由于歷史和地理的原因,我國各民族發展很不平衡,很多少數民族的生產力水平十分落后。國家采取許多優惠政策,派出大批人員,還通過技術、資金、物資等多種方式,加強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建設,促進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20世紀末,中央決定進行西部大開發。西部大開發為少數民族地區的加快發展創造了巨大的歷史機遇。西部大開發以來,在基礎設施建設、科技教育和文化衛生事業等方面建設了一大批項目,極大地帶動了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2006年青藏鐵路全線通車,大大加強了祖國內地與邊疆地區的聯系,促進了青海、西藏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青藏鐵路全線建成通車的原因是:我國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的政策,實施了西部大開發戰略。歷史意義:根據所學可知,2006年青藏鐵路全線通車,大大加強了祖國內地與邊疆地區的聯系,促進了青海、西藏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3)認識:綜上所述,根據中國近現代鐵路建設經歷的艱難曲折發展過程。可以得出的認識是:中國近現代鐵路建設經歷了艱難曲折、創新奮進的發展過程。鐵路進步是國家發展的縮影。中國鐵路百年巨變,彰顯了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鐵路人不屈不撓的奮斗歷程和自立自強的創新精神,所以,只有實現民族的獨立才能真正實現國家的近現代化。18.(1)背景:工業革命興起,英國確立了工廠制度:廠主雇傭和剝削大量童工,使得童工無暇學習知識: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矛盾加劇。(答出其中任意兩點即可,符合題意的其他答案也可)作用:有利于緩和階級矛盾;提高童工的知識文化水平;提高工廠的生產效率。(答出其中任意兩點即可。符合題意的其他答案也可)(2)發展時間漫長;受工業革命推動;國家干預;法律支持;初等教育與宗教分離;初等教育逐漸發展成為義務教育。(答出其中任意兩點即可,符合題意的其他答案也可)(3)工業革命促進了英國初等教育的發展,初等教育的發展為工業革命的發展培養人才。(富之有理的其他答案也可)【詳解】(1)背景:根據材料一“1833年的工廠法規定,禁止雇傭9歲以下的童工”,結合所學知識,1833年,英國工業革命已經興起,開啟了工廠大生產,確立了工廠制度;而“每天在勞動時間內拿出2小時接受義務教育,學習初步的讀、寫、算和宗教知識”反映出廠主雇傭和剝削大量童工,使得童工無暇學習知識,所以才要進行此項規定;“這個工廠法的頒布,是英國資本家對工人階級第一次吝嗇的讓步”體現出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矛盾加劇。作用:根據材料“這個工廠法的頒布,是英國資本家對工人階級第一次吝嗇的讓步”,這有利于緩和階級矛盾;而童工接受教育,可以提高童工的知識文化水平;而童工知識水平的提高又可以提高工廠的生產效率。(2)特點:根據時間軸可以得出,英國的初等教育不斷完善經歷了一個世紀的時間,體現出18~19世紀英國初等教育的特點是發展時間漫長;根據時間軸可以得出,英國的初等教育不斷完善經歷了一個世紀的時間,體現出18~19世紀英國初等教育的特點是發展時間漫長;根據時間軸“英國通過第一個工廠法,標志著國家正式干預教育”體現出18~19世紀英國初等教育的特點是受工業革命推動;國家干預;根據時間軸“實行普通教學,與宗教分離”體現出18~19世紀英國初等教育的特點是初等教育與宗教分離;根據時間軸“規定家長送子女上初等學校是一種義務”體現出18~19世紀英國初等教育的特點是初等教育逐漸發展成為義務教育。(3)關系:根據材料可以得出,工業革命后,英國開始出臺一系列法律,國家干預教育,這體現出工業革命促進了英國初等教育的發展;而教育的發展會提高人口素質,促進科學發展,也就會為工業革命的發展培養人才。19.(1)事件:A:文藝復興運動。C:馬克思主義誕生。(2)事件概況:“B啟蒙運動”:18世紀開始,伏爾泰、孟德斯鳩、盧梭等進步的思想家們著書立說,宣傳自由、平等和民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木工藝品的創新設計理念考核試卷
- 租賃業務的服務質量評價與改進考核試卷
- 森林公園生態旅游市場分析與預測考核試卷
- 涂料在醫療器械涂裝的應用與要求考核試卷
- 魯濱遜漂流記讀后感初二語文作文
- 塑料鞋消費趨勢與流行元素考核試卷
- 滑動軸承的疲勞裂紋擴展研究考核試卷
- 建筑消防工程安全評估考核試卷
- 水果種植園農業產業鏈優化考核試卷
- 無線家庭視聽解決方案考核試卷
- 天然氣應急預案演練報告
- GB/T 43359-2023印染廢水膜法集成裝備
- ISO90012015版職能分配表
- 初中化學必背知識點總結(按單元順序)
- 泥石流災害綜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
- 個體工商戶公司章程(標準版)
- 智能建造施工技術應用實施方案
- 違章建筑拆除服務投標方案
- Module10++Unit1+What+did+you+put+in+your+bag-說課【知識精講精研】外研版(一起)英語五年級下冊
- 《古羅馬人的數字》課件
- 注塑工藝培訓-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