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單元 傳承中華優 秀傳統文化 課 件- 2024-2025學年七年級道德與法治下冊 統編版_第1頁
第三單元 傳承中華優 秀傳統文化 課 件- 2024-2025學年七年級道德與法治下冊 統編版_第2頁
第三單元 傳承中華優 秀傳統文化 課 件- 2024-2025學年七年級道德與法治下冊 統編版_第3頁
第三單元 傳承中華優 秀傳統文化 課 件- 2024-2025學年七年級道德與法治下冊 統編版_第4頁
第三單元 傳承中華優 秀傳統文化 課 件- 2024-2025學年七年級道德與法治下冊 統編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部編版

新教材(七年級下冊)道法第三單元

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01040302素養引領脈絡構建夯實基礎05精講精練考點指導目錄CONTENTS道法素養引領【政治認同】

體會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與博大精深;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人文精神和傳統美德,弘揚民族精神,具有強烈的中華民族自豪感,堅定文化自信。【道德修養】

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核心理念。理解中華民族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的榮辱觀念,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社會風尚。踐行中華民族自強不息、敬業樂群、腳踏實地、實事求是的思想。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修齊治平的理想追求,錘煉高尚人格,厚植愛國主義情懷。【責任意識】樹立社會責任感和國家意識,為國家和社會的繁榮富強貢獻自己的力量;自覺承擔起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責任,成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者和守護者。道法脈絡構建煥發青春活力12做核心思想理念的傳承者歷久彌新的思想理念12做中傳統美德的踐行者薪火相傳的傳統美德1影響深遠的人文精神傳承核心思想理念6弘揚中華人文精神7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思想理念的重要性、內涵核心思想理念的產生、內容、如何做核心思想理念的傳承者中華人文精神的重要性(價值)、中華人文精神的主要體現如何做中傳統美德的踐行者中傳統美德的地位和作用、中華傳統美德的內涵(體現)踐行中華傳統美德82做中華人文精神的弘揚者中華人文精神的作用、如何做中華人文精神的弘揚者夯實基礎道法【6.1歷久彌新的思想理念

】1.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思想理念的重要性?A.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理念深邃博大,是解讀中華民族歷史發展的重要密碼。B.長期以來,這些思想理念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至今仍然散發著歷久彌新的魅力。C.有助于我們理解、繼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可以為我們走好人生道路提供有益的啟迪。西安中軸線河南中軸線廣州中軸線夯實基礎道法①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②腳踏實地、實事求是的思想;③革故鼎新、與時俱進的思想;④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2.★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理念的內涵?人與自然的關系:主張尊重、順應大自然運行的規律,與天地萬物和諧共生。做到腳踏實地、實事求是的方法:①從每個人所處的環境、條件出發,既懷抱夢想,又關注現實。②在實踐中探求真知,按照事物的實際情況正確對待和處理事情。革故鼎新、與時俱進的思想的要求:人類的一切活動都要順應時代發展潮流,不斷創造與創新。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的要求:社會發展必須惠及人民,滿足人民實際的利益需求,讓人民過上安定富足的生活。【6.1歷久彌新的思想理念

】考點指導道法材料一:中華民族在長期歷史發展中培育和形成的思想理念,有助于我們理解、繼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可以為我們走好人生道路提供有益啟迪。材料二:①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②春生夏長,秋收冬藏。③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④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1)閱讀材料一,結合所學知識,說說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理念有哪些作用。(2)分析材料二中名句分別蘊含的思想理念。【答案】(1)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理念深邃博大,是解讀中華民族歷史發展的重要密碼。長期以來,這些思想理念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至今仍然散發著歷久彌新的魅力。(2)①蘊含著革故鼎新、與時俱進的思想理念,②蘊含著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③蘊含著腳踏實地、實事求是的思想理念,④蘊含著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理念。【6.1歷久彌新的思想理念

】夯實基礎道法【6.2做核心思想理念的傳承者】1.核心思想理念的產生、內容?形成: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理念在漫長的生產生活過程中逐漸凝結為具有主導性、根本性意義的核心思想理念。內容:弘揚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注意: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腳踏實地、實事求是的思想;革故鼎新、與時俱進的思想;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為基本思想理念;區別于核心思想理念。夯實基礎道法①講仁愛,要求我們“親親”“仁民”“愛物”,即愛自己的親人,愛全社會的人,愛天地萬物。②重民本,要求我們遵循“民為邦本、本固邦寧”的古訓,充分認識人民在國家中的地位和作用,愛民保民利民。③守誠信,要求我們做到真實無欺、言行一致。④崇正義,要求我們堅持做正確的事,做符合道義的事。⑤尚和合,要求我們追求和諧,強調多樣性統一。⑥求大同,要求我們胸懷天下,將天下視作天下人的天下,追求和諧美好的理想社會。2.★如何做核心思想理念的傳承者?【6.2做核心思想理念的傳承者】考點指導道法2.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就積極開展對外通商,而不是對外侵略擴張;執著于保家衛國的愛國主義,而不是開疆拓土的殖民主義。兩千一百多年前,中國人就開通了絲綢之路,推動東西方平等開展文明交流,留下了互利合作的足運,沿路各國人民均受益匪淺。六百多年前,明代著名航海家鄭和率領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船隊“七下西洋”,遠涉亞非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沒有占領一寸土地,而是播撒了和平友誼的種子。近代以后,中華民族曾遭到了列強長期侵略和欺凌,但中國人民從中學到的不是弱肉強食的強盜邏輯,而是更加堅定了維護和平的決心。

回顧世界近現代史,西方列強通過戰爭、殖民、掠奪等方式實現現代化的老路損人利己,給包括中國在內的廣大發展中國家人民帶ネ了深重苦難。我們黨堅定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站在人類文明進步一邊,順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明確提出中國將始終不渝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中國人民愿意同世界各國人民和睦相處、和諧發展,共謀和平、共護和平、共享和平。黨的二十大報告中,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面向全國、全世界宣布“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1)指出上述材料主要反映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2)結合所學知識,說說如何做核心思想理念的傳承者。講仁愛【6.2做核心思想理念的傳承者】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考點指導道法【6.2做核心思想理念的傳承者】【答案】(1)上述材料反映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核心思想理念包括講仁愛、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2)①愛自己的親人,愛全社會的人,愛天地萬物。②遵循“民惟邦本,本固邦寧”的古訓,充分認識人民在國家中的地位和作用,愛民保民利民。③做到真實無欺、言行一致。④堅持做正確的事,做符合道義的事。⑤追求和諧,強調多樣性統一。⑥胸懷天下,牢記“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的古訓,將天下視作天下人的天下,追求和諧美好的理想社會。夯實基礎道法【7.1影響深遠的人文精神】1.中華人文精神的意義?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豐富人文精神,彰顯了中華民族對現實生活意義的探索和道德情操的涵養。②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強調以文化成天下,以人類社會和人本身發展的道理來教育世人,達到促進社會和諧、成就美好人生的目的,并由此發展出影響深遠的中華人文精神。2.★中華人文精神的主要體現?①求同存異、和而不同的處世方法。內涵:求同存異,就是既找出共同點,找到最大公約數,又保留不同點,尊重不同意見。求同能讓人們更加親近、友善,存異則讓人們彼此尊重、包容。和而不同,就是倡導和諧相處,協調不同意見,但不盲從茍同。作用:求同存異、和而不同的處世方法,有助于解決人際矛盾,為化解當代社會沖突提供重要啟示。夯實基礎道法2.★中華人文精神的主要體現?②文以載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內涵:各種各樣的文化表現形式都承載著做人做事的道理,可以教育人、感化人,成就理想人格。作用:文以載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對于豐富人的精神生活、提升精神境界具有重要意義。【7.1影響深遠的人文精神】夯實基礎道法2.★中華人文精神的主要體現?③形神兼備、情景交融的美學追求。內涵:詩歌、舞蹈、繪畫、書法等文藝作品不但具有美妙形態,而且富有獨特神韻,可謂“形具而神生”。在文化生活中,人們追求立象盡意,主張將人的思想情感與外界景物融為一體。作用:形神兼備,情景交融的美學追求,塑造了中華民族獨特的審美氣質。【7.1影響深遠的人文精神】夯實基礎道法2.★中華人文精神的主要體現?④儉約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內涵:中華民族倡導儉樸、簡約的生活方式,強調不為物役,追求人與自身、人與人、人與世界的和諧統一。意義:儉約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有助于人們堅守做人的品格,克服拜金主義、消費主義、享樂主義,有利于真正實現人的價值。【7.1影響深遠的人文精神】考點指導道法3.材料在學校的文化節上,同學們展示了各種作品,有書法作品體現了筆走龍蛇的神韻,有繪畫作品描繪了山水之間的意境,還有詩歌朗誦表達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1)這些作品體現了中華人文精神中的哪種思想?(2)請談談這種人文精神思想對校園文化建設的意義。形神兼備、情景交融的美學追求。【7.1影響深遠的人文精神】【答案】(1)體現了形神兼備、情景交融的美學追求。(2)有利于豐富校園文化生活,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藝術素養,提升學生的精神境界;能夠增強校園文化的凝聚力和感染力,促進校園文化的和諧發展等。夯實基礎道法【7.2做中華人文精神的弘揚者】1.中華人文精神的作用?歷史上的中華人文精神,滲透在詩書禮樂等精神文明的創造中,發揮了強大的熏陶教化、凝聚示范作用。2.★如何做中華人文精神的弘揚者?①我們弘揚中華人文精神,就要弘揚促進社會和諧、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②弘揚促進社會和諧的思想文化。我們應當正確運用求同存異、和而不同的方法,為促進社會和諧貢獻力量。③弘揚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我們要積極進取,擇善而行,向榜樣學習,勇擔使命,久久為功,爭做向上向善的好少年。考點指導道法4.閱讀材料,回答問題。在我們身邊,有無數立足本職,默默奉獻的榜祥人物,彰顯了向上向善的社會正能量。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錢七虎,60多年戰斗在大山深處、戈璧荒漠、邊防海島等工程一線,率領團隊在一次次失敗中總結經驗,解決了核武器和常規武器工程防護一系列關鍵技術難題,為我國的防御工程裝上了“金鐘罩”;“萬能電工”錢海軍,從事電力工作30年,為社區提供用電等便民服務,結對幫助100多位空巢、孤寡老人,幫扶學生27名;黃山風景區的工作人員李培生、胡曉春長年在山崖間清潔環境,日復一日呵護著千年迎客松,用心用情守護美麗黃山……(1)榜樣人物向我們傳遞了哪些向上向善的正能量?(2)榜樣人物事跡對我們弘揚中華人文精神有何啟示?【答案】(1)心懷愛國之情、勇擔社會責任、愛崗敬業、積極行善等。(2)啟示我們要弘揚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我們要積極進取,向著更高更遠的目標努力奮進;愛人利人,擇善而行,追求至善的人生境界。我們應當向榜樣學習,勇擔使命,久久為功,爭做向上向善的好少年。【7.2做中華人文精神的弘揚者】夯實基礎道法【8.1

薪火相傳的傳統美德】1.中傳統美德的地位和作用?①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豐富道德理念和規范,體現著評判是非曲直的價值標準,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中國人的行為方式。②中華傳統美德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是世代相傳的民族智慧,是中華民族走向未來的寶貴精神財富。③運用好這些寶貴資源有助于我們明是非、辨善惡、知榮辱,解決生活中的各種困惑,提升社會道德水平,推進社會主義道德建設。夯實基礎道法2.★中華傳統美德的內涵(體現)?①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的榮辱觀念。作用:①判斷一切是非、善惡、榮辱,都需要明確的標準。②中華民族一貫以遵守道德為榮,以違背道德為恥。③這一榮辱觀念滲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成為中國人日用而不覺的道德標準。【8.1

薪火相傳的傳統美德】夯實基礎道法2.★中華傳統美德的內涵(體現)?②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社會風尚。作用:中華民族自古就有尊崇道德、一心向善的優良傳統。不斷向有美德、有才能、有貢獻的人學習,有利于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8.1

薪火相傳的傳統美德】夯實基礎道法2.★中華傳統美德的內涵(體現)?③精忠報國、振興中華的愛國情懷。作用:自古以來,中華兒女將自己的前途命運與祖國興衰、民族存亡緊緊聯系在一起,盡心竭力報效國家。愛國情懷維系著中華民族的團結統一,激勵著一代代中國人為祖國發展繁榮而不懈奮斗。【8.1

薪火相傳的傳統美德】夯實基礎道法2.★中華傳統美德的內涵(體現)?④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擔當意識。作用:中華民族強調“明倫”“盡責”,要求每個人明確認識到自己的人倫職責,不僅要擔負起對家庭、社會、國家的責任,而且要兼濟天下,為天下人謀幸福。這種擔當意識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博大胸懷和崇高境界,為中華民族發展壯大提供了重要支撐。【8.1

薪火相傳的傳統美德】考點指導道法5.材料:抗戰爆發后,移居南洋各國的華僑始終與泉州保持密切聯系。1937年至1940年,各地華僑不斷增加對家鄉的匯款。......菲律賓華僑28人于1938年歸國參加“抗日義勇軍”,接受當地駐軍整編,開向皖南。1940年,著名閔南華僑陳嘉庚領導“南洋華僑回國慰問團”回閔視察、支援抗戰。

工人、農民、知識分子積極投入抗日洪流。民族工商業者踴躍為前線捐贈錢物,把工廠遷入內地。各少數民族人民與漢族人民一起積極參加抗日戰爭。許多港澳臺同胞也以各種方式參加抗日活動、捐款捐物......正如愛國作家郁達夫所稱:“中國若果是一只睡獅的話,現在已經在張眼睛,振精神,預備怒吼了。”(1)材料內容體現了哪些中華傳統美德?(2)運用所學的相關知識,談談你對中華傳統美德的理解。【答案】(1)①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的榮辱觀念;②精忠報國、振興中華的愛國情懷;③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擔當意識。(2)①中華傳統美德體現著評判是非曲直的價值標準,潛移默化地影響中國人的行為方式。②中華傳統美德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是世代相傳的民族智慧,是中華民族走向未來的寶貴精神財富。我們要積極踐行中華傳統美德。【8.1

薪火相傳的傳統美德】夯實基礎道法【8.2

做中傳統美德的踐行者】1.★如何做中華傳統美德的踐行者?①做自強不息的人。面對困難和挑戰,我們應當自立自強、剛健有為,以頑強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不斷開辟人生的新天地。②做敬業樂群的人。對待學習和工作,我們要專心致志,愛崗敬業,盡職盡責。我們要樂于與他人交往,在集體中與人和睦相處、團結協作。③做扶危濟困的人。當他人身處困境時,我們應當主動伸出援助之手。④做見義勇為的人。當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受到侵害時,當他人遇到危難時,我們要敢于挺身而出,運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維護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幫助他人。⑤做孝老愛親的人。我們應當孝敬老人,愛護親人,將愛的情感和責任擴展到全社會。⑥我們要以實際行動講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讓人生更加幸福,社會更加美好。考點指導道法6.[講述好人故事,傳承中華傳統美徳]捐出百萬元資助困難學子的教授伉儷李安昌、曾瓔珞;防汛巡查中勇救落水者不幸犧牲的鄉鎮干部朱如新;19年照顧植物人工友及其家人的車間鉗工趙全喜;與歹徒搏斗獻出生命的27歲基層民警武霖;照顧癱瘓親人40余載的普通村婦何明蘭....他們來自千千萬萬身邊好人,他們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平凡英雄的可貴精神品質,他們身體力行,為傳播真善美、傳遞正能量奉獻了光和熱。(1)上述“中國好人”的行為傳承了哪些中華傳統美德?(2)向“中國好人*學習,做中華傳統美德的踐行者。請你說說應該怎么做。【答案】(1)扶危濟困、見義勇為、孝老愛親等等。(2)①做自強不息的人。面對困難和挑戰,我們應當自立自強、剛健有為,以頑強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不斷開辟人生的新天地。②做敬業樂群的人。對待學習和工作,我們要專心致志,愛崗敬業,盡職盡責。我們要樂于與他人交往,在集體中與人和睦相處、團結協作。③做扶危濟困的人。當他人身處困境時,我們應當主動伸出援助之手。④做見義勇為的人。當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受到侵害時,當他人遇到危難時,我們要敢于挺身而出,運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維護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幫助他人。⑤做孝老愛親的人。我們應當孝敬老人,愛護親人。我們還要將愛的情感和責任擴展到全社會。⑥我們要講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讓人生更加幸福,社會更加美好。【8.2

做中傳統美德的踐行者】精講精練道法1.2024年12月15日,廣東省文明辦發布了2024年廣東“新時代好少年”先進事跡。這些“新時代好少年”中有的熱心于公益,有的是科創小達人,有的身處逆境依然自強不息,有的積極傳播革命先進事跡、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發布這些“新時代好少年”的先進事跡有利于青少年(

)A.敢于競爭,超越他人B.見賢思齊,完善自我C.標新立異,與眾不同D.積極擔當,尋求認可B解題思路本題考查止于至善的內涵及要求。B:“新時代好少年”的先進事跡能讓其他青少年看到自身不足,學習優點,不斷完善自我,故B符合題意;A:材料中未體現“敢于競爭,超越他人”相關內容,故A不符合題意;

C:發布“新時代好少年”先進事跡的目的為了讓青少年學習他們的優秀品質和行為故C說法錯誤;D:“積極擔當”是正確的,但“尋求認可”說法不準確。故D說法錯誤;故本題選B。精講精練道法2.他曾在祖國西北耕耘31載,培育推廣抗病、高產的遠緣雜交小麥。在70余年的科學生涯中,中國科學院院士李振聲始終為“讓中國人吃飽飯、吃好飯”而不懈努力。他不遺余力地將小麥種植技術推廣,培養新一代“小麥人”,讓中國的小麥事業得以蓬勃發展。從他的事跡中,我們感受到(

)①愛崗敬業的高尚情操

②揚善抑惡的處世準則③自強不息的奮進品格

④道濟天下的愛國情懷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C解題思路本題考查對弘揚中華傳統美德的認識和理解。①③④:李振聲院士長期致力于小麥研究,表現出對工作的熱愛和敬業精神;他在科學研究和推廣小麥技術的過程中展現了不斷進取、自強不息的精神,李振聲院士的工作目標是為了讓中國人吃飽飯、吃好飯,體現了他的愛國情懷和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故①③④說法符合題意;②:該說法正確,但與題干主旨不符,故②說法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C。精講精練道法3.中和殿位于北京市東城區故宮內,處于故宮外朝中路區域,為故宮“三大殿”之一。“中和”二字取自《禮記·中庸》“中也者,天下之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道也”。“中和”二字是說凡事要做到不偏不倚,恰如其分,才能使各方關系得到和順。這符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有助于我們(

)①堅守做人的品格

②真正實現人生價值③做人做事堅持以和為貴④堅持消費主義、享樂主義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A解題思路本題考查中華人文精神。①②③:依據教材知識可知,儉約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有助于人們堅守做人的品格,克服拜金主義、消費主義、享樂主義,有利于真正實現人的價值,做人做事堅持以和為貴,故①②③說法正確;④:享樂主義是消極的人生態度,故④說法錯誤;故本題選A。精講精練道法4.下列名言警句和人文精神及理念對應正確的是(

)①“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革故鼎新、與時俱進的思想②“治國有常,而利民為本”——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③“四海之內皆兄弟”——形神兼備、情景交融的美學追求④“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儉約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A解題思路本題考查歷久彌新的思想理念。①:“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這句話表達了在遇到困難時要尋求變革,變革后才能通達,通達才能持久。故①符合題意;②:“治國有常,而利民為本”:這句話強調了治理國家的根本在于有利于人民,故②符合題意;④:“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這句詩體現了儉約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故④符合題意;③:“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