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章A卷
選擇題(共20小題)
1.(2024秋?大慶月考)H世紀前后,西歐的封建領主們傾向于直接經營自營地,且更大程度地使用奴役
勞動,12世紀后期,領主自管地出租成為一時潮流。止匕外,他們還采取出租宅地、建立市場、出租攤
位等方式,從市民生產活動中收取相關租金和稅費。這一變化表明當時()
A.經濟規律作用于領主權力
B.領主放松對農民的人身控制
C.市民成為領主的主要稅源
D.資本主義萌芽產生一定影響
2.(2024?浙江三模)中世紀的西歐土地往往凝聚著封君與封臣多層次的權利和義務,封君對土地的支配
權受到封臣的制約,封臣對土地的支配權受到封君的制約,這致使土地買賣、轉讓受到嚴重限制。上述
狀況()
A.推動土地所有權和經營權的分離
B.維持了政治上的分裂局面
C.導致封建莊園經濟不斷發展壯大
D.有利于商業性農業的發展
3.(2024?哈爾濱二模)百合花圖案原是基督教中的一種神學象征符號,此后逐漸成為法國國王的專屬紋
章。13世紀中后期,法蘭西王國內的王室領地或領有國王“特許狀”的城市在其印章上加上了百合花
圖案。這有助于佐證()
A.百合花成為法國的象征符號
B.法蘭西王權有一定程度加強
C.等級君主制在法國已經形成
D.教會教權與世俗王權的結合
4.(2024秋?貴陽月考)12世紀中葉,英王亨利二世為加強王權而實行軍事改革,允許一部分騎士交納代
役錢(即盾牌錢),以免除每年對國王負擔的40天軍役。國王用此項收入招募常備雇傭軍,從而減少國
王在軍事上對服役者的依賴。騎士漸漸成為專營農牧業的小地主。這一變化()
A.導致封建制度走向瓦解
B.打擊了英國的莊園經濟
C.有利于英國王權的強化
D.削弱了英國軍隊戰斗力
5.(2024?湖北模擬)12、13世紀時,西歐越來越多的城市與國王結成同盟,即國王授予城市具有法律意
義的“特許狀”。通過特許狀,城市的市民不再負擔封建義務,他們擁有自己立法、司法和征稅、鑄幣
等權利,城市以金錢和人力支持國王。這表明,西歐城市自治()
A.促進了封君封臣制度的產生
B.符合國王權力加強的需要
C.得益于近代民族國家的支持
D.源于新型生產方式的推動
6.(2024秋?莘縣月考)11世紀后,農奴中出現了一部分手工藝人。由于莊園范圍狹小,市場有限,這些
手工藝人便逐漸逃出莊園,到最便于銷售自己產品的交通要道、渡口、關隘和城堡附近定居,逐漸建立
起了西歐的封建城市。后來又出現了專門從事買賣的商人。據此可知,西歐城市的興起()
A.加劇了分裂割據的格局
B.沖擊了封建教會神學統治
C.擺脫了封建領主的控制
D.使經濟結構發生深刻變化
7.(2024春?重慶期中)依據如表知識卡片所列內容,判斷該國家是()
都城君士坦丁堡
頒布《羅馬民法大全》
被奧斯曼帝國所滅
A.希臘B.馬其頓
C.波斯D.拜占庭帝國
8.(2024春?鼓樓區校級期末)西羅馬帝國滅亡后,東羅馬帝國繼續發展。因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為古希
臘殖民城邦拜占庭舊址,又稱拜占庭帝國。下列關于拜占庭帝國歷史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都城成為溝通東西方的橋梁
B.成為地跨亞非歐三洲的帝國
C.查士丁尼在位期間編訂法典
D.深受奧斯曼帝國文化的影響
9.(2023秋?豐城市校級期末)阿拉伯帝國早期的地理學著作,多為道路指南。9—14世紀,帝國出現了
蘇萊曼、白圖泰等大批著名的旅行家和地理學家。歐洲通過學習他們的地理學著作,逐步了解和熟悉了
亞洲及東非地區。這根源于阿拉伯帝國()
A.推動東西文化的交流B.地跨三洲的遼闊疆域
C.境內多元文明的交融D.較為發達的轉運貿易
10.(2024春?寶雞期末)吳于魔、齊世榮在《世界史》里說:“阿拉伯帝國領域內的美索不達米亞、波斯、
印度、敘利亞和埃及等地,都是古代東西方文化薈萃的地區。阿拉伯帝國歷代統治者……不分宗教畛域,
不拘泥意識形態的差異,不惜重金延聘人才,尊重和獎掖各界學者”。這體現了阿拉伯文化的特征是(
A.融合與吸收B.交流與改造
C.模仿與超越D.傳承與復興
11.(2024春?大通縣期末)“蘇丹”即奧斯曼帝國最高的世俗統治者,也是最高的宗教領袖,擁有“哈里
發”(安拉使者的繼承者)的稱號。據此可知,奧斯曼帝國()
A.賦予了人民無限權利
B.建立了政教合一國家政權
C.實施了封君封臣制度
D.擁有完善的國家治理體系
12.(2024春?江陽區期末)13世紀,奧斯曼人在小亞細亞發展起來,不斷對外擴張,先后征服西亞和北
非部分地區,建立起地跨亞非歐三洲大帝國。下列關于奧斯曼帝國表述正確的是()
A.最高統治者哈里發是國家和軍隊的主宰
B.首都巴格達是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中心
C.位于歐亞商路樞紐促進東西方貿易交流
D.在十五世紀中葉,拜占庭帝國被其所滅
13.(2024秋?望城區校級期末)美國歷史學家邁克爾?哈特在他所著的《歷史上百位影響最大的人物及其
排列順序》中說:“我選擇穆罕默德作為世界歷史上第一個最有影響的人物……但他確實是歷史上在宗
教和世俗兩方面都取得了卓越成就的唯一人物。”下列有關穆罕默德的史實不能論證邁克爾?哈特的理由
的是()
A.創立伊斯蘭教
B.在麥地那建立政教合一的國家
C.在麥加城傳教
D.建立起統一的阿拉伯帝國
14.(2024?博白縣模擬)9世紀末以后,日本的大貴族莊園主逐漸獲得免交國家貢租(不輸)和擺脫國家
行政控制(不入)的特權。10世紀,日本的地方豪族紛紛將其土地進獻給有權勢的貴族和寺社,奉其
為領主,自任莊管。一些領家再將莊園進獻給更有權勢的中央貴族,稱其為本家。這使得10世紀的日
本()
A.中央集權體制開始瓦解
B.進入幕府統治政治時期
C.武士集團勢力受到挑戰
D.仿效中國進行大化改新
15.(2023春?高臺縣校級期中)1392年8月,高麗大將李成桂通過兵變登上王位。隨后,他向明朝申奏
改變國號,并接受了明朝洪武帝定國號為“朝鮮”的建議。止匕外,鑒于明太祖認為高麗諸王因崇拜佛教
而影響國事,李成桂確立了崇儒抑佛的國策。據此可知,李成桂時期()
A.朝鮮政治深受明朝影響
B.朝鮮半島具備了統一的條件
C.儒學在朝鮮開始傳播
D.朝鮮正式建立中央集權制度
16.(2024?高青縣校級開學)小明百度查閱某文明,輸入了“玉米發源地”“浮動園地”“特諾奇蒂特蘭”
等關鍵詞。該文明位于如圖中的()
17.(2024春?青羊區校級期末)如表所示為非洲文明發展的相關信息。這反映出()
地區時間交通工具交易范圍交易商品
古埃及公元1世紀以前海船、駁船、驢中非、努比亞、武器、生產工具、
子商隊埃及、歐洲和亞打獵用具、裝飾
洲品、玻璃制品等
東非公元100?800年帆船、駱駝商隊紅海地區和阿拉非洲人出售象
伯半島牙、犀牛角、龜
|殼、木材、香料
和奴隸,交換紡
織品、金屬工具
和武器等
西非公元800—1500商船、駱駝商隊北非、歐洲、中西非出口黃金、
年東、印度、南亞柯拉果、香料和
和中國奴隸;埃及和摩
洛哥打造的金幣
等
A.地理環境決定非洲歷史進程
B.古代非洲對外貿易活躍
C.戰爭加強了文明之間的聯系
D.古代非洲農業較為落后
18.(2024春?濟南期末)瑪雅人崇拜羽蛇神,羽蛇神雖然是由托爾特克人帶來的,但這與其玉米種植有關,
正是玉米種植需要大量的雨水,能帶來大量雨水的羽蛇神成為瑪雅人崇拜的神靈。這表明()
A.羽蛇神崇拜占主要地位
B.地理環境決定宗教崇拜
C.瑪雅文明深受外部影響
D.生產生活影響文明面貌
19.(2024春?海淀區校級期中)8-15世紀,力口納、馬里和桑海等國家先后興起。這些國家極其富有,主
要是因為()
A.是海上絲綢之路的中心
B.出口象牙和奴隸,自然資源豐富
C.控制著穿越撒哈拉沙漠的商路和黃金交易
D.農業發達,發明了“浮動園地”
20.(2023春?周至縣校級期末)大津巴布韋古城主體建筑位于山下的平地,被稱為橢圓形大圍墻,圍墻里
面建有圖錐形石頭高塔、石碑、地窖、水井和一些石崖的廢基,周圍發掘出奇怪的生產工具、鋒利的作
戰武器、中國的陶瓷碎片、波斯的彩色瓷器、印度的佛教念珠等。這反映出大津巴布韋()
A.實行中央集權體制
B.社會貧富分化嚴重
C,開辟了同亞洲的新商路
D.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水平
二.材料題(共2小題)
21.(2024春?瓊山區校級期末)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阿拉伯人是亞洲大陸西南端阿拉伯半島上的游牧民族,以伊斯蘭教為精神紐帶逐漸發展壯大。
他們借助宗教大旗,拿著《古蘭經》進行“圣戰”,建立了橫跨四個古代農耕文明區域的阿拉伯帝國。
因而在伊斯蘭文明創造過程中大部分阿拉伯人逐漸農耕化,但也有部分人仍以游牧為生計。在伊斯蘭社
會中,以哈里發為首的貴族最為高貴;非阿拉伯裔的穆斯林,地位比阿拉伯人低;未改信伊斯蘭教的異
教徒,往往被強迫和誘導改變宗教信仰。
——摘編自劉景華《中古世界興起的主要文明及特征》
材料二伊斯蘭文明是中世紀穆斯林各族在吸收融匯東西方古典文化的基礎上為人類創造的精神和物
質財富。當中世紀的歐洲還在黑暗之時,阿拉伯人和穆斯林各族高舉知識和學術火炬,通過持續百年之
久的翻譯運動,完整地保存了古希臘羅馬的文化典籍,成為歐洲近代的指路明燈。他們把印度的數字和
中國古代四大發明傳到歐洲,并從西班牙的科爾多瓦到孟加拉的戈爾,修建了諸多堪稱世界最優美的一
流建筑物,一度在世界建筑史上獨領風騷。此外,醫學家拉齊斯的《醫學集成》,在12至17世紀長達
500年的時間里,始終是歐洲各大學的醫學教科書。
——摘編自王鐵錚(伊斯蘭文明的興起及其對世界文明的貢獻》
(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中古時期伊斯蘭文明的特征。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中古時期伊斯蘭文明的貢獻。
22.(2024春?武漢期末)閱讀材料,問答問題。
歐洲中世紀:變化的時代
材料一1077年1月,德皇亨利四世冒著風雷嚴寒,前往意大利北部的卡諾莎城堡向教皇格列高利七
世“懺悔罪過”。三天三夜后,教皇才原諒亨利四世。這就是“卡諾莎之辱”;1302年,法王腓力四世
逮捕教皇卜尼法斯八世,同時推舉克雷蒙五世擔任新教皇,并將教皇的府邸遷至法國境內的阿維農。西
歐的莊園經歷了9-13世紀的興盛期以后。從13世紀后期起就不斷開始衰落;10-11世紀起,隨著工
商業的發展,西歐各地興起了眾多城市,一些城市通過武裝暴動等方式贏得一定程度的自治權,城市還
以金錢和人力支持王權。中世紀早期,基督教會的修道院承擔起教育的基本職責,成為西歐最主要的教
育機構;11世紀以來,中世紀的大學興起。其基本目的是進行職業訓練,培養社會所需要的專業人才。
一—摘編自吳于魔、齊世榮《世界史》
材料二中世紀始于5世紀,迄止于15世紀。有些人認為這1000年是人類走過的一段漫長而愚蠢的彎
路,這1000年的貧窮、迷信和黑暗橫亙在羅馬帝國古老的黃金時代和意大利文藝復興的新黃金時代之
間。由于種種原因,對中世紀的這種不公道的觀點持續了整整500年。無論如何,中世紀都不是一個沉
睡的、可怕的時代。而是一個充滿變化的時代。
——摘編自【美】本內特《歐洲中世紀史》
(1)根據材料,概括中世紀西歐社會發生的變化。
(2)結合材料一中的史實論證材料二的觀點。
第二章A卷
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
題號1234567891011
答案ABBCBDDDDAB
題號121314151617181920
答案DDAAABDCD
一.選擇題(共20小題)
1.(2024秋?大慶月考)H世紀前后,西歐的封建領主們傾向于直接經營自營地,且更大程度地使用奴役
勞動,12世紀后期,領主自管地出租成為一時潮流。止匕外,他們還采取出租宅地、建立市場、出租攤
位等方式,從市民生產活動中收取相關租金和稅費。這一變化表明當時()
A.經濟規律作用于領主權力
B.領主放松對農民的人身控制
C.市民成為領主的主要稅源
D.資本主義萌芽產生一定影響
【分析】本題考查了西歐封建社會,要求學生閱讀史料并結合所學作出回答。
【解答】根據材料可知,12世紀后期,領主由原先直接經營土地變為出租土地,且從市民手中收取租
金和稅費,這體現了中世紀后期租地農場的發展和市民階層的壯大,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隨著商品經濟
的發展,富裕農民等租來領主土地建立租地農場,他們采用新的生產方式進行經營,而市民的經營活動
促進了城市的發展,這體現了商品經濟的發展等推動領主從直接經營土地變為收取租金,反映了經濟規
律作用于領主權力,A項正確;領主出租土地,富裕農民等將土地集中起來,雇傭少地或無地的農民耕
種,因此領主與農民之間變為一種間接關系,對農民的人身控制減弱,排除B項;領主的土地主要租
給富裕農民和市民等,材料并未將二者進行對比,無法得出“市民成為領主的主要稅源”,排除C項;
資本主義萌芽出現于14-15世紀,與材料時間不符,排除D項。
故選Ao
【點評】本題考查閱讀材料分析材料和調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關鍵是要抓住材料中的關鍵信息
和所學知識進行作答。
2.(2024?浙江三模)中世紀的西歐土地往往凝聚著封君與封臣多層次的權利和義務,封君對土地的支配
權受到封臣的制約,封臣對土地的支配權受到封君的制約,這致使土地買賣、轉讓受到嚴重限制。上述
狀況()
A.推動土地所有權和經營權的分離
B.維持了政治上的分裂局面
C.導致封建莊園經濟不斷發展壯大
D.有利于商業性農業的發展
【分析】本題考查了中世紀歐洲,要求學生閱讀史料并結合所學作出回答。
【解答】依據材料“多層次的權利和義務”“受到封臣的制約”“受到封君的制約”“土地買賣、轉讓受
到嚴重限制”,這說明當時西歐土地所有權的不完整性,使得所有權的轉讓受到限制,這從經濟上維系
了當時的分裂割據狀況,B項正確;
材料中的內容使土地所有權和經營權的分離相對困難,排除A項;
材料是限制土地兼并,不利于莊園經濟壯大,排除C項;
莊園制度與商業性農業的發展關系不大,排除D項。
故選:Bo
【點評】本題考查了中世紀歐洲,要求學生具有解讀材料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
3.(2024?哈爾濱二模)百合花圖案原是基督教中的一種神學象征符號,此后逐漸成為法國國王的專屬紋
章。13世紀中后期,法蘭西王國內的王室領地或領有國王“特許狀”的城市在其印章上加上了百合花
圖案。這有助于佐證()
A.百合花成為法國的象征符號
B.法蘭西王權有一定程度加強
C.等級君主制在法國已經形成
D.教會教權與世俗王權的結合
【分析】本題考查中古歐洲的封建制度,要求考生在掌握識記的基礎上進行材料的分析,予以作答。
【解答】據材料及所學可知,法國王國領土的逐漸聚合以及王權的不斷加強,其中以13世紀末14世
紀初法王腓力四世的統治較為具有代表性。而作為國王個人象征符號的百合花圖案,其政治意象的內涵
愈發凸顯,顯示了王權的加強,B項正確;
百合花圖案為國王和王室專屬,并非整個法國的象征符號,排除A項;
等級君主制在法國的形成是以1302年三級會議的召開為標志,排除C項;
13世紀之后,王權逐漸大于教權的過程。教權已逐漸處于世俗王權控制之下,排除D項。
故選:Bo
【點評】本題考查中古歐洲的封建制度,側重于考查考生對知識的掌握理解能力和對材料的分析作答能
力。
4.(2024秋?貴陽月考)12世紀中葉,英王亨利二世為加強王權而實行軍事改革,允許一部分騎士交納代
役錢(即盾牌錢),以免除每年對國王負擔的40天軍役。國王用此項收入招募常備雇傭軍,從而減少國
王在軍事上對服役者的依賴。騎士漸漸成為專營農牧業的小地主。這一變化()
A.導致封建制度走向瓦解
B.打擊了英國的莊園經濟
C.有利于英國王權的強化
D.削弱了英國軍隊戰斗力
【分析】本題考查中古時期西歐的王權,需要掌握中古時期王權強化的表現和影響。
【解答】A.材料描述的是加強王權,而非封建制度走向瓦解,排除。
B.騎士漸漸成為專營農牧業的小地主,說明促進了英國的莊園經濟發展,排除。
C.根據材料可知,12世紀中葉,英王亨利二世為加強王權而實行軍事改革,減少國王在軍事上對服役
者的依賴,有利于英國王權的強化,正確。
D.根據材料信息,無法判定英國軍隊戰斗力的變化,排除。
故選:C?
【點評】本題考查中古時期西歐的王權,側重考查學生解讀分析材料、調用所學知識的能力。
5.(2024?湖北模擬)12、13世紀時,西歐越來越多的城市與國王結成同盟,即國王授予城市具有法律意
義的“特許狀”。通過特許狀,城市的市民不再負擔封建義務,他們擁有自己立法、司法和征稅、鑄幣
等權利,城市以金錢和人力支持國王。這表明,西歐城市自治()
A.促進了封君封臣制度的產生
B.符合國王權力加強的需要
C.得益于近代民族國家的支持
D.源于新型生產方式的推動
【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了中世紀城市自治,要求學生結合中世紀城市自治的特征及影響來分析。
【解答】材料中講述城市自治與國王權力之間關系,雙方是互相依靠和利用,B項正確;
封君封臣制產生于中世紀早期,排除A項;
12、13世紀,民族國家尚未形成,排除C項;
12、13世紀還未產生新型生產方式,排除D項。
故選:Bo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中世紀城市自治,側重考查考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準確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
6.(2024秋?莘縣月考)11世紀后,農奴中出現了一部分手工藝人。由于莊園范圍狹小,市場有限,這些
手工藝人便逐漸逃出莊園,到最便于銷售自己產品的交通要道、渡口、關隘和城堡附近定居,逐漸建立
起了西歐的封建城市。后來又出現了專門從事買賣的商人。據此可知,西歐城市的興起()
A.加劇了分裂割據的格局
B.沖擊了封建教會神學統治
C.擺脫了封建領主的控制
D.使經濟結構發生深刻變化
【分析】本題側重于考查中世紀的城市自治,解題關鍵信息是“農奴中出現了一部分手工藝人”“出現
了專門從事買賣的商人”。
【解答】A.西歐城市興起與分裂割據沒有必然聯系,排除;
B.材料中體現不出對封建教會神學統治受到沖擊的相關信息,與題意無關,排除;
C.中世紀的歐洲城市是在封建主的領地包圍之中出現的,不可能擺脫封建領主的控制,排除;
D.根據材料“農奴中出現了一部分手工藝人”“出現了專門從事買賣的商人”可知,中古西歐的城市一
產生就是工商業的中心,在莊園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體系外,又出現了與之平行的城市商品經濟體系,
正確。
故選:D。
【點評】本題側重于考查中世紀的城市自治,答題關鍵在于對材料的分析和相關知識點的把握。
7.(2024春?重慶期中)依據如表知識卡片所列內容,判斷該國家是()
都城君士坦丁堡
頒布《羅馬民法大全》
被奧斯曼帝國所滅
A.希臘B.馬其頓
C.波斯D.拜占庭帝國
【分析】本題考查拜占庭的興衰與俄羅斯的擴張,要求運用所學分析解讀題干信息。
【解答】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可知,拜占庭帝國的首都是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國的皇帝查士丁尼在位時
期頒布了《羅馬民法大全》,1453年,拜占庭帝國被奧斯曼帝國所滅,D項正確;
從所學知識可知,希臘是一個地理概念,而不是國家,排除A項;
從所學知識可知,馬其頓是希臘的一個城邦,其最終被羅馬所滅,排除B項;
從所學知識可知,波斯帝國興起于前6世紀,被馬其頓王國所滅,排除C項。
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拜占庭的興衰與俄羅斯的擴張,考查學生準確解讀材料及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
力。
8.(2024春?鼓樓區校級期末)西羅馬帝國滅亡后,東羅馬帝國繼續發展。因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為古希
臘殖民城邦拜占庭舊址,又稱拜占庭帝國。下列關于拜占庭帝國歷史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都城成為溝通東西方的橋梁
B.成為地跨亞非歐三洲的帝國
C.查士丁尼在位期間編訂法典
D.深受奧斯曼帝國文化的影響
【分析】本題考查拜占庭的興衰與俄羅斯的擴張,要求運用所學分析解讀題干信息。
【解答】結合所學內容可知,奧斯曼土耳其帝國興起后滅亡掉了拜占庭帝國,所以拜占庭帝國并沒有深
受奧斯曼帝國文化的影響,D項說法不正確,符合題意;
拜占庭帝國都城位于亞歐大陸交界處,是溝通東西方的橋梁;拜占庭帝國是地跨亞歐非的大帝國,在查
士丁尼在位期間編訂了《查士丁尼法典》,ABC項說法都正確,不符合題意,排除。
故選:Do
【點評】本題考查拜占庭的興衰與俄羅斯的擴張,考查學生準確解讀材料及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
力。
9.(2023秋?豐城市校級期末)阿拉伯帝國早期的地理學著作,多為道路指南。9—14世紀,帝國出現了
蘇萊曼、白圖泰等大批著名的旅行家和地理學家。歐洲通過學習他們的地理學著作,逐步了解和熟悉了
亞洲及東非地區。這根源于阿拉伯帝國()
A.推動東西文化的交流B.地跨三洲的遼闊疆域
C.境內多元文明的交融D.較為發達的轉運貿易
【分析】本題考查阿拉伯帝國的興起,要求運用所學分析解讀題干信息。
【解答】根據材料可知,由于阿拉伯帝國轉運貿易較為發達,因此阿拉伯商人對東西方地理信息掌握比
較詳細,以便指導他們的長途販運貿易,D項正確;
阿拉伯人地理學促進了東西方文化的交流,A項屬于影響,不符合題意,排除A項;
阿拉伯帝國地理學發達的根本原因是較為發達的轉運貿易,B項不屬于根本原因,排除B項;
多元文明的交融與地理學的發展無關,排除C項。
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阿拉伯帝國的興起,考查學生準確解讀材料及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10.(2024春?寶雞期末)吳于麾、齊世榮在《世界史》里說:“阿拉伯帝國領域內的美索不達米亞、波斯、
印度、敘利亞和埃及等地,都是古代東西方文化薈萃的地區。阿拉伯帝國歷代統治者……不分宗教畛域,
不拘泥意識形態的差異,不惜重金延聘人才,尊重和獎掖各界學者”。這體現了阿拉伯文化的特征是(
A.融合與吸收B.交流與改造
C.模仿與超越D.傳承與復興
【分析】本題考查伊斯蘭教和阿拉伯帝國,題干中的關鍵信息是“不分宗教畛域,不拘泥意識形態的差
異……尊重和獎掖各界學者”。
【解答】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可知,阿拉伯帝國是一個地跨亞非歐三洲的大帝國,帝國境內的美索不達
米亞、波斯、印度、敘利亞和埃及等地,都是古代東西方文化薈萃的地區。阿拉伯人吸收了被征服地區
的文化,且不分宗教畛域,不拘泥意識形態的差異,不惜重金延聘人才,尊重和獎掖各界學者,使得這
些文化熠熠生輝,并將其發揚光大,這體現了阿拉伯文化融合與吸收的特征,故A項正確;
材料未體現阿拉伯對異域文化的改造,故B項錯誤;
材料無法說明阿拉伯對異域文化的模仿與超越,故C項錯誤;
材料未體現拉伯對異域文化的傳承與復興,故D項錯誤。
故選:Ao
【點評】本題主要通過伊斯蘭教和阿拉伯帝國來考查考生閱讀史料、獲取與解讀信息、調動與運用知識
等能力和史料實證、歷史解釋等素養。
11.(2024春?大通縣期末)“蘇丹”即奧斯曼帝國最高的世俗統治者,也是最高的宗教領袖,擁有“哈里
發”(安拉使者的繼承者)的稱號。據此可知,奧斯曼帝國()
A.賦予了人民無限權利
B.建立了政教合一國家政權
C.實施了封君封臣制度
D.擁有完善的國家治理體系
【分析】本題考查了奧斯曼帝國,要求學生閱讀史料并結合所學作出回答。
【解答】根據材料“‘蘇丹'即奧斯曼帝國最高的世俗統治者,也是最高的宗教領袖”并結合所學知識
可知,奧斯曼帝國是政教合一的君主專制國家,B項正確;
“賦予人民無限權利”不符合史實,排除A項;
封君封臣制度是中世紀西歐的制度,排除C項;
材料無法得出“國家治理體系完善”的結論,不符合題意,排除D項。
故選:B。
【點評】本題考查了奧斯曼帝國,要求學生具有解讀材料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
12.(2024春?江陽區期末)13世紀,奧斯曼人在小亞細亞發展起來,不斷對外擴張,先后征服西亞和北
非部分地區,建立起地跨亞非歐三洲大帝國。下列關于奧斯曼帝國表述正確的是()
A.最高統治者哈里發是國家和軍隊的主宰
B.首都巴格達是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中心
C.位于歐亞商路樞紐促進東西方貿易交流
D.在十五世紀中葉,拜占庭帝國被其所滅
【分析】本題考查了奧斯曼帝國,要求學生閱讀史料并結合所學作出回答。
【解答】根據材料“13世紀,奧斯曼人在小亞細亞發展起來,不斷對外擴張,先后征服西亞和北非部
分地區,建立起地跨亞非歐三洲大帝國”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453年拜占庭帝國被奧斯曼帝國所滅,
D項正確;
奧斯曼帝國最高統治者是蘇丹,他既是宗教領袖,也是國家和軍隊的主宰,排除A項;
奧斯曼帝國的首都是伊斯坦布爾,排除B項;
奧斯曼帝國控制了連接亞歐的商路,對過往商品征收重稅,東西方之間的貿易受到一定影響,排除C
項。
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了奧斯曼帝國,要求學生具有解讀材料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
13.(2024秋?望城區校級期末)美國歷史學家邁克爾?哈特在他所著的《歷史上百位影響最大的人物及其
排列順序》中說:“我選擇穆罕默德作為世界歷史上第一個最有影響的人物……但他確實是歷史上在宗
教和世俗兩方面都取得了卓越成就的唯一人物?!毕铝杏嘘P穆罕默德的史實不能論證邁克爾?哈特的理由
的是()
A.創立伊斯蘭教
B.在麥地那建立政教合一的國家
C.在麥加城傳教
D.建立起統一的阿拉伯帝國
【分析】本題考查伊斯蘭教和阿拉伯帝國。解答本題,考生需要熟知與穆罕默德有關的歷史史實。
【解答】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穆罕默德創立了伊斯蘭教,最初在麥加城傳教,后來在麥地那建立政教合
一的國家。所以,A、B、C三項說法均正確,不合題意。
穆罕默德逝世后,他的繼承者哈里發繼續擴張,建立起統一的地跨歐、亞、非三洲的阿拉伯帝國,因此,
D項不是穆罕默德的成就,符合題意。
故選:D。
【點評】本題主要通過伊斯蘭教和阿拉伯帝國來考查考生對基礎知識的記憶、調動與運用知識的能力。
14.(2024?博白縣模擬)9世紀末以后,日本的大貴族莊園主逐漸獲得免交國家貢租(不輸)和擺脫國家
行政控制(不入)的特權。10世紀,日本的地方豪族紛紛將其土地進獻給有權勢的貴族和寺社,奉其
為領主,自任莊管。一些領家再將莊園進獻給更有權勢的中央貴族,稱其為本家。這使得10世紀的日
本()
A.中央集權體制開始瓦解
B.進入幕府統治政治時期
C.武士集團勢力受到挑戰
D.仿效中國進行大化改新
【分析】本題考查了日本仿效唐制的變革,需要學生閱讀史料并結合所學作出回答。
【解答】根據材料“10世紀,日本的地方豪族紛紛將其土地進獻給有權勢的貴族和寺社……稱其為本家”
及所學知識可得,大莊園享有不向國家納稅的特權,對中央集權形成一定的沖擊,A項正確;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2世紀末,武士集團的首領源賴朝在鐮倉建立了自己的軍事機構一一幕府,不符
合題意,排除B項;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沒有強調武士集團的勢力方面的信息,不符合題意,排除C項;
材料沒有強調中國相關信息,不符合題意,排除D項。
故選:Ao
【點評】本題考查了日本仿效唐制的變革,考查學生解讀材料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分析歷史問題的能
力。
15.(2023春?高臺縣校級期中)1392年8月,高麗大將李成桂通過兵變登上王位。隨后,他向明朝申奏
改變國號,并接受了明朝洪武帝定國號為“朝鮮”的建議。止匕外,鑒于明太祖認為高麗諸王因崇拜佛教
而影響國事,李成桂確立了崇儒抑佛的國策。據此可知,李成桂時期()
A.朝鮮政治深受明朝影響
B.朝鮮半島具備了統一的條件
C.儒學在朝鮮開始傳播
D.朝鮮正式建立中央集權制度
【分析】本題考查了朝鮮向中國學習,要求學生閱讀史料并結合所學作出回答。
【解答】根據材料“1392年8月,高麗大將李成桂通過兵變登上王位。隨后,他向明朝申奏改變國號,
并接受了明朝洪武帝定國號為‘朝鮮’的建議。此外,鑒于明太祖認為高麗諸王因崇拜佛教而影響國事,
李成桂確立了崇儒抑佛的國策”并結合所學可知,古代朝鮮與中國聯系緊密,朝鮮的典章制度、文字、
學術文化和風俗習慣等都受到中國的影響。高麗大將李成桂登上王位后,接受明朝洪武帝定國號為“朝
鮮”的建議改變了國號;又鑒于明太祖認為高麗諸王因崇拜佛教而影響國事,李成桂便確立了崇儒抑佛
的國策。這反映了李成桂時期朝鮮政治深受明朝影響,A項正確;
材料反映的是李成桂時期朝鮮政治深受明朝影響,沒有涉及朝鮮半島統一問題,排除B項;
儒學早在李成桂之前就已經傳入朝鮮,排除C項;
中央集權指的是將地方權力收歸中央,這與材料主旨不符,無法體現“朝鮮正式建立中央集權制度”,
排除D項。
故選:Ao
【點評】本題考查了朝鮮向中國學習,要求學生具有解讀材料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分析歷史問題的能
力。
16.(2024?高青縣校級開學)小明百度查閱某文明,輸入了“玉米發源地”“浮動園地”“特諾奇蒂特蘭”
等關鍵詞。該文明位于如圖中的()
A.①B.②C.③D.④
【分析】本題考查了瑪雅文明,要求學生閱讀史料并結合所學作出回答。
【解答】浮動園地是阿茲特克發明的,①屬于阿茲特克,A項正確;②是瑪雅文明,排除B項;③是
印加帝國,排除C項;④是印加帝國,排除D項。
故選:Ao
【點評】本題要求學生具有解讀材料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
17.(2024春?青羊區校級期末)如表所示為非洲文明發展的相關信息。這反映出()
地區時間交通工具交易范圍交易商品
古埃及公元1世紀以前海船、駁船、驢中非、努比亞、武器、生產工具、
子商隊埃及、歐洲和亞打獵用具、裝飾
洲品、玻璃制品等
東非公元100?800年帆船、駱駝商隊紅海地區和阿拉非洲人出售象
伯半島牙、犀牛角、龜
|殼、木材、香料
和奴隸,交換紡
織品、金屬工具
和武器等
西非公元800—1500商船、駱駝商隊北非、歐洲、中西非出口黃金、
年東、印度、南亞柯拉果、香料和
和中國奴隸;埃及和摩
洛哥打造的金幣
等
A.地理環境決定非洲歷史進程
B.古代非洲對外貿易活躍
C.戰爭加強了文明之間的聯系
D.古代非洲農業較為落后
【分析】本題考查古代非洲,要求運用所學分析解讀題干信息。
【解答】根據材料關鍵信息“海船、駁船、驢子商隊”“帆船、駱駝商隊”“商船、駱駝商隊”可知,古
代埃及、東非、西非都有著較為活躍的對外貿易,B項正確;
“地理環境決定非洲歷史進程”的說法過于絕對,且材料并未涉及地理環境對非洲的影響,排除A項;
“戰爭加強了文明之間的聯系”在材料中無法體現,排除c項;
非洲是古代農業一個重要的發生地,表述與史實不符,排除D項。
故選:Bo
【點評】本題考查古代非洲I,考查學生準確解讀材料及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18.(2024春?濟南期末)瑪雅人崇拜羽蛇神,羽蛇神雖然是由托爾特克人帶來的,但這與其玉米種植有關,
正是玉米種植需要大量的雨水,能帶來大量雨水的羽蛇神成為瑪雅人崇拜的神靈。這表明()
A.羽蛇神崇拜占主要地位
B.地理環境決定宗教崇拜
C.瑪雅文明深受外部影響
D.生產生活影響文明面貌
【分析】本題考查了瑪雅文明,要求學生閱讀史料并結合所學作出回答。
【解答】據材料可知,古代瑪雅人之所以崇拜羽蛇神是因為在瑪雅人的認知中羽蛇神能為他們帶來雨水,
而雨水是當時瑪雅人種植玉米所必需的,這說明瑪雅人的羽蛇神崇拜和他們的玉米種植密切相關,D項
正確;材料雖提到羽蛇神崇拜,但是材料不涉及羽蛇神崇拜與其他神靈崇拜的比較,無法得出羽蛇神崇
拜占主要地位,排除A項;B項錯在決定說法絕對化,排除B項;材料僅涉及瑪雅文明,不涉及瑪雅
之外的文明,排除C項。
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了瑪雅文明,要求學生具有解讀材料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
19.(2024春?海淀區校級期中)8-15世紀,加納、馬里和桑海等國家先后興起。這些國家極其富有,主
要是因為()
A.是海上絲綢之路的中心
B.出口象牙和奴隸,自然資源豐富
C.控制著穿越撒哈拉沙漠的商路和黃金交易
D.農業發達,發明了“浮動園地”
【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大津巴布韋文明,要求學生結合非洲古代文明的特征來分析。
【解答】在西非,8-15世紀,力口納、馬里和桑海等國家先后興起。這些國家擁有豐富的黃金資源,控
制著穿越撒哈拉沙漠的商路和黃金交易,極其富有,故選C項;
海上絲綢之路并沒有經過西非,故排除A項;
出口象牙和奴隸不是其富有的主要原因,故排除B項;
發明“浮動園地”的是阿茲特克人,故排除D項。
故選:Co
【點評】解答問題要搞清楚古代非洲文明的特征,學生要有扎實的基礎知識功底。
20.(2023春?周至縣校級期末)大津巴布韋古城主體建筑位于山下的平地,被稱為橢圓形大圍墻,圍墻里
面建有圖錐形石頭高塔、石碑、地窖、水井和一些石崖的廢基,周圍發掘出奇怪的生產工具、鋒利的作
戰武器、中國的陶瓷碎片、波斯的彩色瓷器、印度的佛教念珠等。這反映出大津巴布韋()
A.實行中央集權體制
B.社會貧富分化嚴重
C.開辟了同亞洲的新商路
D.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水平
【分析】本題考查了大津巴布韋文明,要求學生閱讀史料并結合所學作出回答。
【解答】根據材料“圍墻里面建有圖錐形石頭高塔、石碑、地窖、水井和一些石崖的廢基,周圍發掘出
奇怪的生產工具、鋒利的作戰武器、中國的陶瓷碎片、波斯的彩色瓷器、印度的佛教念珠等?!笨芍?,
對大津巴布韋的考古發現,其建筑規模及建筑物規模較大,同時還發現奇怪的生產工具、鋒利的作戰武
器、中國的陶瓷碎片、波斯的彩色瓷器、印度的佛教念珠等,說明對外交流比較廣泛,反映了其社會經
濟發展到一定的水平,D項正確;
材料中信息無法判定大津巴布韋是否實行中央集權制度以及貧富分化,排除A項和B項;
開辟了同亞洲的新商路在材料中沒有體現,排除C項。
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了大津巴布韋文明,要求學生具有解讀材料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分析歷史問題的能
力。
材料題(共2小題)
21.(2024春?瓊山區校級期末)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阿拉伯人是亞洲大陸西南端阿拉伯半島上的游牧民族,以伊斯蘭教為精神紐帶逐漸發展壯大。
他們借助宗教大旗,拿著《古蘭經》進行“圣戰”,建立了橫跨四個古代農耕文明區域的阿拉伯帝國。
因而在伊斯蘭文明創造過程中大部分阿拉伯人逐漸農耕化,但也有部分人仍以游牧為生計。在伊斯蘭社
會中,以哈里發為首的貴族最為高貴;非阿拉伯裔的穆斯林,地位比阿拉伯人低;未改信伊斯蘭教的異
教徒,往往被強迫和誘導改變宗教信仰。
——摘編自劉景華《中古世界興起的主要文明及特征》
材料二伊斯蘭文明是中世紀穆斯林各族在吸收融匯東西方古典文化的基礎上為人類創造的精神和物
質財富。當中世紀的歐洲還在黑暗之時,阿拉伯人和穆斯林各族高舉知識和學術火炬,通過持續百年之
久的翻譯運動,完整地保存了古希臘羅馬的文化典籍,成為歐洲近代的指路明燈。他們把印度的數字和
中國古代四大發明傳到歐洲,并從西班牙的科爾多瓦到孟加拉的戈爾,修建了諸多堪稱世界最優美的一
流建筑物,一度在世界建筑史上獨領風騷。止匕外,醫學家拉齊斯的《醫學集成》,在12至17世紀長達
500年的時間里,始終是歐洲各大學的醫學教科書。
——摘編自王鐵錚(伊斯蘭文明的興起及其對世界文明的貢獻》
(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中古時期伊斯蘭文明的特征。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中古時期伊斯蘭文明的貢獻。
【分析】(1)本題考查中古時期伊斯蘭文明,要結合中古時期伊斯蘭文明的特征來解答。
(2)本題考查中古時期伊斯蘭文明,要結合中古時期伊斯蘭文明的影響來解答。
【解答】(1)本題是特點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古代時期的亞洲。根據材料一“以伊斯蘭教為精神紐帶
逐漸發展壯大”可知,以單一宗教為核心;根據材料一“因而在伊斯蘭文明創造過程中大部分阿拉伯人
逐漸農耕化,但也有部分人仍以游牧為生計”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游牧文明與農耕文明相結合;根據材
料一“他們借助宗教大旗,拿著《古蘭經》進行‘圣戰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屬于征服者文明;根據
材料一“以哈里發為首的貴族最為高貴;非阿拉伯裔的穆斯林,地位比阿拉伯人低;未改信伊斯蘭教的
異教徒,往往被強迫和誘導改變宗教信仰?!苯Y合所學知識可知,等級色彩明顯。
(2)本題是影響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古代時期的亞洲I。根據材料二”伊斯蘭文明是中世紀穆斯林各
族在吸收融匯東西方古典文化的基礎上為人類創造的精神和物質財富”可知,豐富了人類文明的內涵;
根據材料二“阿拉伯人和穆斯林各族高舉知識和學術火炬,通過持續百年之久的翻譯運動,完整地保存
了古希臘羅馬的文化典籍,成為歐洲近代的指路明燈”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保留了大量西方古典文化典
籍,促進了近代歐洲文藝復興運動的發展;根據材料二“他們把印度的數字和中國古代四大發明傳到歐
洲I,并從西班牙的科爾多瓦到孟加拉的戈爾,修建了諸多堪稱世界最優美的一流建筑物,一度在世界建
筑史上獨領風騷”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溝通了東西方文明,有利于東西方文明的交流互鑒以及推動了建
筑藝術的發展;根據材料二“此外,醫學家拉齊斯的《醫學集成》,在12至17世紀長達500年的時間
里,始終是歐洲各大學的醫學教科書?!苯Y合所學知識可知,推動了東西方科教文化事業的發展。
故答案為:
(1)特征:屬于征服者文明;游牧文明與農耕文明相結合;以單一宗教為核心;等級色彩明顯。
(2)貢獻:豐富了人類文明的內涵;保留了大量西方古典文化典籍,促進了近代歐洲文藝復興運動的
發展;溝通了東西方文明,有利于東西方文明的交流互鑒;推動了東西方科教文化事業的發展;推動了
建筑藝術的發展。
【點評】本題考查中古時期伊斯蘭文明,考查學生準確解讀材料及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22.(2024春?武漢期末)閱讀材料,問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初中英語人教新目標 (Go for it) 版九年級全冊Unit 2 I think that mooncakes are delicious!Section B教學設計及反思
- 人教部編版五年級上冊10 傳統美德 源遠流長第1課時教學設計
- 電機崗位基礎知識培訓
- 2024北京國家金融科技風險監控中心有限公司招聘產品經理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誠信體系建設培訓教程
- 2024人民日報社新疆分社公開招聘工作人員1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六年級數學下冊 第4單元 比例 2正比例和反比例練習課(正比例和反比例)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
-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第2課 擺件巧安排》教學設計
- 2024中鋁招標有限公司面向集團內部公開招聘14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七年級道德與法治下冊 第四單元 走進法治天地第九課 法律在我們身邊 第2框法律保障生活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
- 網絡互連技術-管控IP數據通信ACL(訪問控制列表)
- 幼兒園故事課件:《狼來了》
- 對口支援鄉鎮衛生院工作醫師考核登記表
- 云縣生活垃圾填埋場沼氣污染治理及綜合利用項目環評報告
- 小學英語公開課The-Hug課件
- 第十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藝術
- 堿柜治超大隊檢測站應急預案
- 免疫比濁分析(免疫學檢驗課件)
- 生物技術概論(全套課件958P)
- 古代朝代的官職名稱及等級
- 第五版-FMEA-新版FMEA【第五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