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心學校校本教材
總策劃:
策
本冊主編:
本冊副主編:
刖H
化學、生物是一門以觀察和實驗為基本研究方法的實驗科學,在
化學、生物學的教學中,必須重視對學生的實驗能力的培養。
九年制義務教育化學、生物教材的最大特點之一就是增加了大量
的實驗,其目的在于加強化學、生物學科的實驗教學,培養學生的觀
察能力和實驗能力等綜合初中能力。
國際21世紀教育委員會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交的報告《教育
一財富蘊藏其中》提出:21世紀教育的四大支柱是“學會認知、學會
做事、學會共同生活、學會發展"這明確指出教育是為生活服務的。
兩千多年以前,我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說過:“不觀于高崖,
何以知顛墜之患;不臨于深淵,何以知沒溺之患;不觀于海上,何以知
風波之患”,形象生動地闡明了知識與生活實踐聯系的重要性。生物
課程標準也明確要求生物學教師、生物教學要聯系生活,聯系社會實
際……凡此種種,無不要求教師必須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實驗能力
等綜合初中能力。
學生通過理論學習,對化學、生物產生濃厚的興趣,掌握了生活
中許多關于生化方面的常識,如:洗衣粉的正確使用方法;正確的洗
手、洗頭方法;蔬菜怎樣吃會更有營養等。通過學習,拓展了思維,
增強了實踐和應用能力。收集本地動植物并制作簡易標本;收集食品
標簽、藥品說明書等,從而達到在學習中認識,在生活中應用、再認
識和提高的目的。
讓生化課堂走進學生的生活世界,用正確的方法指導生活,糾正
原來存在的謬誤,培養良好的衛生、飲食、用藥等習慣,引導學生熱
愛大自然,走進大自然,并關心和愛護身邊的生物。
校本課程小組成員:
彩色焰火.............................................................................7
檢驗含碘食鹽成分中的碘..............................................................7
噴霧作畫.............................................................................8
火龍寫字.............................................................................8
彩色溫度計的制作.....................................................................9
電池的制作:伽伐尼電池..............................................................9
電池的制作:伏打電池...............................................................10
雞蛋趣味實驗一:雞蛋入瓶...........................................................10
雞蛋趣味實驗二:蛋殼刻畫...........................................................11
雞蛋趣味實驗三:蛋白留痕...........................................................11
雞蛋趣味實驗四:雞蛋跳舞:.........................................................11
雞蛋趣味實驗五:雞蛋殼與酸的反應...................................................12
塵炸實驗............................................................................12
木器或竹器上刻花(字)法...........................................................13
吹氣生火(一)......................................................................13
吹氣生火(二)......................................................................14
自燃一糖與氯酸鉀的反應.............................................................14
冰塊著火............................................................................14
清除水垢(水垢逐漸消失,有氣泡產生)..............................................15
鑒別生活中的白色物質...............................................................15
可燃的“膠凍”......................................................................15
生活中能做的化學實驗...............................................................16
樟腦丸的沉浮........................................................................17
汽水中的氣體........................................................................17
清水變渾水..........................................................................17
吹氣變色............................................................................18
巧測面粉的新鮮度....................................................................18
糖的燃燒............................................................................19
晴雨花..............................................................................19
維生素C的測定......................................................................19
巧辨糯米和粳米......................................................................20
空中點燭............................................................................20
冰塊著火............................................................................21
燒不斷的棉線(一)....................................................................21
燒不斷的棉線(二)...................................................................22
番茄實驗............................................................................22
測定空氣里氧氣含量的“趣味性”設計................................................23
制取明觀晶體........................................................................24
電筆寫字............................................................................24
自制豆腐............................................................................25
銅絲滅火............................................................................26
1+1是否一定等于2.......................................................................................................................................26
花露水與水混合。...................................................................27
自制簡易凈水器......................................................................27
石墨導電實驗........................................................................27
自制汽水............................................................................28
制作“葉脈書簽”...................................................................28
巧筆寫密信..........................................................................29
辨別米酒與高梁......................................................................29
魔棒點燈............................................................................30
滴水點火............................................................................30
燒不壞的手帕........................................................................30
雪球燃燒............................................................................30
空杯生煙............................................................................31
氯化鐵的妙用——防火布.............................................................31
一個有趣的“電極反應”.............................................................32
飛機如何實施人工增雨?.............................................................33
食鹽在生活中的應用.................................................................33
檢驗尿糖............................................................................34
能自燃的金屬........................................................................35
水面鞭炮............................................................................37
示溫涂料............................................................................38
示溫溶液............................................................................39
藍瓶子、紅瓶子......................................................................40
碘時鐘..............................................................................41
變色液..............................................................................42
振蕩實驗............................................................................42
碘酒五變色..........................................................................43
噴霧顯色............................................................................44
三色柱..............................................................................45
冷脹熱縮的橡皮筋....................................................................46
自制彩色鏡子........................................................................46
自制銅鏡............................................................................48
自制彩焰蠟燭........................................................................48
自制化學暖袋........................................................................51
驗證水是極性分子的家庭小實驗.......................................................52
聽話的火焰..........................................................................52
化學消字法..........................................................................53
美麗的夜空..........................................................................53
清水——豆漿—清水...............................................................54
一封密信............................................................................54
空中取煙............................................................................55
利用阿斯匹林進行幾種有機反應的實驗................................................56
家庭小實驗——探究鐵生銹的條件.....................................................56
長的蠟燭先熄滅......................................................................57
家用藥品器材制取二氧化碳...........................................................58
分離混合物..........................................................................59
手指著火一趣味實驗.................................................................60
自制甩炮一粉筆炸彈.................................................................61
趣味實驗?騙術一法(治癌仙丹)......................................................61
多姿多彩的銅離子化學游戲...........................................................62
銅幣變成銀幣........................................................................63
神奇火柴棒(燃燒產物還原碘).......................................................64
化學與江湖騙術......................................................................64
神奇的化學魔術一:美麗的夜空.......................................................66
神奇的化學魔術二:魔棍下的猴變蛇...................................................66
神奇的化學魔術三:茶水一墨水一茶水................................................67
神奇的化學魔術四:水下公園........................................................67
彩色焰火
【實驗原理】:
金屬元素的焰色反應。
【實驗用品】:
瓷塔蝸(或蒸發皿)、玻璃棒、研缽、長滴管。
蔗糖、鎂粉、KCIO3、Ca(NO,、CuCL(根據條件可增加其他金屬的鹽,例
如Ba(N03)2、KNO3、NaNOs等)、濃硫酸。
【實驗步驟】:
1.將等質量的蔗糖、KClOs分別研成粉末,然后混合。把混合物分成3份
(或數份),放入3個(或數個)瓷巾埸中。
2.在瓷塔煙中分別加入少量鎂粉、Ca(NO3和CuCL,并用玻璃棒攪拌一下。
3.用長滴管吸取濃硫酸,分別滴在3個瓷堪埸中。可觀察到瓷玷煙中噴出
不同顏色的火焰。
檢驗含碘食鹽成分中的碘
【實驗原理】
含碘食鹽中含有碘酸鉀(KI03除此之外,一般不含有其他氧化性物質。在
酸性條件下10「能將r氧化成L,L遇淀粉試液變藍;而不加碘的食鹽則不能發
生類似的反應。
【實驗用品】
試管、膠頭滴管。
含碘食鹽溶液、不加碘食鹽溶液、KI溶液、稀硫酸、淀粉試液。
【實驗步驟】
1.在2支試管中分別加入少量含碘食鹽溶液和不加碘食鹽溶液,然后各滴入
幾滴稀硫酸,再滴入幾滴淀粉試液。觀察現象。
2.在另一試管中加入適量KI溶液和幾滴稀硫酸,然后再滴入幾滴淀粉試液。
觀察現象。
3.將第3支試管中的液體分別倒入前2支試管里,混合均勻,觀察現象。
噴霧作畫
【實驗原理】
FeCL溶液遇到硫氧化鉀(KSCN)溶液顯血紅色,遇到亞鐵氧化鉀
(K4[Fe(CN)6])溶液顯藍色,遇到鐵氧化鉀(K3[Fe(CN)6])溶液顯綠色,遇苯酚顯
紫色。FeC13溶液噴在白紙上顯黃色。
【實驗用品】
白紙、毛筆、噴霧器、木架、掘釘。
FeCL溶液、硫氟化鉀溶液、亞鐵氟化鉀濃溶液、鐵氟化鉀濃溶液、苯酚濃
溶液。
【實驗步驟】
1.用毛筆分別蘸取硫氧化鉀溶液、亞鐵氧化鉀濃溶液、
鐵氧化鉀濃溶液、苯酚濃溶液在白紙上繪畫。
2.把紙晾干,釘在木架上。
3.用裝有FeCL溶液的噴霧器在繪有圖畫的白紙上噴上FeCk溶液。
火龍寫字
【實驗原理】
當紙上的KN03與帶火星的木條接觸時,KNO3受熱分解放出02,紙被燒焦。
實驗用品
木條、火柴、毛筆、白紙、紅鉛筆。
飽和KN03溶液。
【實驗步驟】
1.用毛筆蘸飽和KN03溶液,在一張白紙上寫字(注意筆畫要連續不斷),要重
復寫2遍?3遍。然后在字的起筆處用紅鉛筆做個記號。
2.把紙晾干,放在水泥地(磚地或土地)上。
3.用帶火星的木條輕輕地接觸紙上有記號的地方,立即有火花出現,并緩慢
地沿著字的筆跡蔓延,好像用火寫字一般。最后,在紙上呈現出用毛筆所寫的字。
彩色溫度計的制作
【實驗原理】
鉆的水合物在加熱逐步失水時,會呈現不同的顏色,因此可以根據溫度的
變化而呈現的顏色變化做成溫度計。反應原理如下:
【實驗步驟及現象】
在試管中加入半試管95%乙醇和少量紅色氯化鉆晶體(CoC12?6H20),振
蕩使其溶解,在常溫下呈紫紅色,加熱時隨溫度升高顏色呈藍紫色至純藍。
電池的制作:伽伐尼電池
【方法】:
用一根5cm銅絲和一條2mm寬的鋅片,分別插到土豆或西紅柿內;再用耳
機的兩端接觸銅絲和鋅片,便能清晰地聽到聲音。如果把12個土豆按上法每個
都插入銅片和鋅片然后串聯,接上電鍵及L5V的小電珠;合鍵時電珠被點亮。
1780年意大利的伽伐尼從青蛙腿的觸電肌肉收縮發現了生物電,提出了原
電池的雛形。
【原理】:
銅鋅電池中銅為正極、鋅為負極,土豆汁或西紅柿汁為電解質溶液,起導
電作用。
電池的制作:伏打電池
【方法】:
把四、五個光潔的硬銅幣和同樣大小的鋅片交替相疊,在兩塊金屬片之間
夾入一片吸滿鹽水的吸墨紙。用裸出的銅絲分別接在硬幣和鋅片上,用耳機可聽
到聲音;1800年伏打展示了他的第一個可產生0.IV電動勢的連續供電的電池。
【原理】:
任何兩種不同的金屬之間都能產生電動勢和用導線接通時都會出現電流;
沒有生物(蛙腿以及土豆、西紅柿),只要有電解質,就能產生電流。伏打是在
重復并改進伽伐尼的實驗基礎上發明原電池的。往后丹尼爾在他們的基礎上把鋅
棒插在硫酸鋅溶液中、銅棒插在硫酸銅溶液中,中間用鹽橋相聯,得到了有1.IV
電動勢的銅-鋅電池(丹尼爾電池)。
雞蛋趣味實驗一:雞蛋入瓶
將雞蛋浸在10%的醋酸中,待雞蛋殼變軟后,將蛋取出,找一個瓶口略比雞
蛋小的廣口瓶,往廣口瓶中投入一燃著的酒精棉球,火焰熄滅后,迅速將雞蛋的
小頭對準瓶口,雞蛋很快被吸入瓶中。這是因為瓶中壓強低于外界大氣壓的緣故。
過一段時間蛋殼會稍變硬,似雞蛋原樣。這是為什么呢?你能說出其中的原因
嗎?
雞蛋趣味實驗二:蛋殼刻畫
取一只紅殼雞蛋(紅殼雞蛋的蛋殼稍硬),洗凈,用布輕輕擦干。取10g?
20g的蠟,加熱使之熔化,用毛筆蘸取蠟液,在蛋殼上繪圖或寫字,待白蠟冷凝
后,把雞蛋慢慢浸入10%的醋酸中,用筷子撥動雞蛋,使它均勻地跟溶液接觸約
20?30分鐘。當蛋殼表面產生較多的氣泡,蛋殼上有明顯的腐蝕現象即可。取
出雞蛋,用清水漂洗,晾干。用鐵釘在雞蛋的兩端各打一孔,用嘴吹出蛋清和蛋
黃。待蛋清和蛋白全部滴出后,用小刀輕輕刮去涂在殼上的白蠟,最后將蛋殼放
在熱水中浸一下,就能看到明顯的圖案花紋或字跡,被腐蝕的蛋殼表面很容易上
色。
雞蛋趣味實驗三:蛋白留痕
【方法】:
取一只雞蛋,洗去表面的油污,擦干。用毛筆蘸取醋酸,在蛋殼上寫字。
等醋酸蒸發后,把雞蛋放在稀硫酸銅溶液里煮熟,待蛋冷卻后剝去蛋殼,雞蛋白
上留下了藍色或紫色的清晰字跡,而外殼卻不留任何痕跡。
【原理】:
這是因為醋酸溶解蛋殼后能少量溶入蛋白。雞蛋白是由氨基酸組成的球蛋
白,它在弱酸性條件中發生水解,生成多肽等物質,這些物質中的肽鍵遇Cu2+
發生絡合反應,呈現藍色或者紫色。
雞蛋趣味實驗四:雞蛋跳舞:
把雞蛋放入白醋中,生雞蛋表面有氣泡生成,雞蛋不斷浮沉,過一段時間其
蛋殼會消失。
【原因】:雞蛋的表層殼主要成分碳酸鈣,它和酸反應能生成二氧化碳,
氣泡聚集在蛋殼下,使浮力大于蛋的重力,當蛋上升到一定高度,氣泡逸走,蛋
由于本身重力大于水的浮力又下降,如此反復!就跳舞了!因為雞蛋殼里有碳酸
鈣,與醋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
雞蛋趣味實驗五:雞蛋殼與酸的反應
取一個小玻璃杯,放入洗凈的碎雞蛋殼,然后加入一些醋精(主要成分是
醋酸),立即用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蓋住。仔細觀察有什么現象發生。根據
實驗現象推測雞蛋殼里可能含有什么物質。
【實驗說明】:①可以在家里制取澄清石灰水。有些食品干燥劑的主要成
分為生石灰,如波力海苔中的“強力干燥劑”。取一只玻璃杯,加入約半杯水,
再加入一包“強力干燥劑”,用筷子攪拌,靜置。注意觀察生石灰與水反應時的
放熱現象。②家里沒有玻璃片時可用小鏡子代替。③還可以做澄清石灰水中吹入
的實驗。
雞蛋趣味實驗五:變胖的雞蛋(蛋殼溶解/滲透壓)
【實驗原理】:白色的蛋殼之所以不見,是因為被醋酸溶解。蛋殼是由碳
酸鈣所構成,而從蛋殼中冒出來的泡泡,則是溶解反應中所產生的二氧化碳造成
的氣泡。至于雞蛋會變的比原來大上1.5倍,則是滲透壓所造成。當薄膜兩邊相
同的物質(例如蛋白質)的濃度不同時,會產生滲透壓,始某些物質(例如水)
透過薄膜,滲入另一邊,以事薄膜兩邊的物質濃度相同。受到滲透壓的影響。醋
中的水分會透過蛋殼溶解后形成的半透明薄膜,進入雞蛋內把雞蛋撐大。蛋內部
粘稠狀的蛋白濃度高,蛋殼變薄之后,水分才方便滲透。
【實驗器材】:雞蛋、一個大杯子、食醋
【實驗步驟】:1.將雞蛋連殼放入杯子中,然后加入食醋,以能夠蓋住雞
蛋的深度為準。2.雞蛋除了會冒泡泡以外,體積也會一天比一天大,請放置三天。
(這對變魔術來說,可能時間拖的太久,但還是得試試)雞蛋的硬殼不見了,只
剩下一層軟軟的半透明膜,而且體積還會比原來大1.5倍!
塵炸實驗
懸浮在空氣中的面粉遇火爆炸的實驗
方法是在木板上挖一圓洞,塞以單孔膠塞用來固定玻璃漏斗。漏斗旁適宜
的位置放一支燃著的蠟燭,漏斗中放少許炒干的面粉,木板上扣一個硬紙盒子,
從連接漏斗管的軟膠管往里輕輕吹氣,當面粉比較均勻地彌散于紙盒之中時,就
會發生爆炸,爆炸時能將紙盒掀起。
木器或竹器上刻花(字)法
【實驗原理】:
稀硫酸在加熱時成為濃硫酸,具有強烈的脫水性,使纖維素(C6HHic)5)n失水
而碳化,故呈現黑色或褐色。洗去多余的硫酸,在木(竹)器上就得到黑色或褐
色的花或字。
【實驗步驟】:
用毛筆蘸取質量分數為5%的稀硫酸在木器(或竹器)上畫花或寫字。晾干
后把木(竹)器放在小火上烘烤一段時間,用水洗凈,在木(竹)器上就得到黑
色或褐色的花樣或字跡。
吹氣生火(一)
【實驗原理】:
過氧化鈉能與二氧化碳反應產生氧氣并放出大量的熱,使棉花著火燃燒。
【實驗用品】:
蒸發皿、玻璃棒、鑲子、細長玻璃管。
Na202、脫脂棉。
【實驗步驟】:
1.把少量Na?。?粉末平鋪在一薄層脫脂棉上,用玻璃棒輕輕壓撥,使Na。進
入脫脂棉中。
2.用鑲子將帶有嶼2。2的脫脂棉輕輕卷好,放入蒸發皿中。
3.用細長玻璃管向脫脂棉緩緩吹氣。觀察現象。
吹氣生火(二)
【實驗原理】
淀粉溶液遇到碘會變成藍紫色,這是淀粉的特性。而維生素C能與藍紫色
溶液中的碘發生作用,使溶液變成無色。通過這個原理,可以用來檢驗一些蔬菜
中的維生素C。
【實驗步驟及現象】
在玻璃瓶內放少量淀粉,倒入一些開水,并用小棒攪動成為淀粉溶液。滴
入2?3滴碘酒,你會發現乳白色的淀粉液變成了藍紫色。再找2?3片青菜,摘
去菜葉,留下葉柄,榨取出葉柄中的汁液,然后把汁液慢慢滴入玻璃瓶中的藍紫
色的液體中,邊滴入邊攪動。這時,你又會發現藍紫色的液體又變成了乳白色。
說明青菜中含有維生素C。
自燃一糖與氯酸鉀的反應
【實驗原理】:
濃硫酸與糖反應時放熱,放出的熱量能促進氯酸鉀的分解,釋放出氧氣。
氧氣又進一步氧化糖,糖的氧化放出大量熱,大到足以使糖燃燒產生火焰。
【實驗步驟及現象】
將糖粉與等量氯酸鉀混合均勻放進蒸發皿內,在混合物頂部輕輕地挖一凹
痕,向凹痕中滴一滴濃硫酸,即發生自燃。
冰塊著火
【實驗原理】:
2K+2H20==2K0H+H2f放熱
CaC2+2H20-*Ca(0H)2+C2H2t放熱
2H2+022H20放熱
2C2H2+502-*4C02+2H20放熱
[實驗操作]:
取一塊冰,放在瓷盤中,在冰塊中央放一塊蠶豆大小的電石,稍等一會兒,
用燃著的木條移到電石上方點燃電石與水反應生成的乙快,可見“冰塊著火”冒
出濃濃的黑煙。
清除水垢(水垢逐漸消失,有氣泡產生)
水垢的化學成分主要有碳酸鈣和碳酸鎂,和白醋反應也能放出二氧化碳氣
體,使鈣鎂呈離子狀態。因而可以出水垢了!水垢的成分主要是碳酸鈣,與醋酸
反應生成二氧化碳
鑒別生活中的白色物質
純堿:白色粉末或細粒結晶有滑膩感,澀味
鹽:白色結晶體,顆粒狀無滑膩感,咸味
純堿可以去油膩,而食鹽不能
可燃的“膠凍”
【實驗原理】:
酒精與水可以任意比混溶,醋酸鈣只溶于水而不溶于酒精。當飽和醋酸鈣溶
液注入酒精中時,飽和溶液中的水溶解于酒精中,致使醋酸鈣從酒精溶液中析出,
呈半固態的凝膠狀物質——“膠凍”,酒精充填其中。點燃膠狀物時,酒精便燃燒
起來。
【實驗用品】:
藥匙、燒杯、量筒、玻璃棒、蒸發皿、火柴。
酒精(質量分數95%以上)、醋酸鈣、蒸儲水。
【實驗步驟】:
1.在燒杯中加入20mL蒸儲水,再加入適量醋酸鈣,制備醋酸鈣飽和溶液。
2.在大燒杯中加入80mL酒精,再慢慢加入15mL飽和醋酸鈣溶液,用玻璃棒
不斷攪拌,燒杯中的物質開始時出現渾濁,繼而變稠并不再流動,最后成為凝膠
狀。
3.取出膠凍,捏成球狀,放在蒸發皿中點燃。膠凍立即著火,并發出藍色火焰。
生活中能做的化學實驗
1.墻皮,大理石或雞蛋殼(大白粉)和白醋的反應。
2CH3C00H+CaC03==(CH3co0)2Ca+C02+H20
2.小蘇打和白醋反應
CH3C00H+NaHC03==CH3C00Na+C02+H20
3.草木灰和白醋反應
2CH3C00H+K2C03==2CH3C00K+C02+H20
4.純堿和白醋反應
2CH3C00H+Na2C03==2CH3C00Na+C02+H20
5.鋅銀白(建筑材料)和白醋反應
ZnS+2CH3C00H==(CH3C00)2Zn+H2s
6.生,熟石灰和白醋反應
Ca0+2CH3C00H====(CH3co0)2Ca+H20
Ca(OH)2+2CH3C00H==(CH3C00)2Ca+2H20
7.白醋和紫甘藍反應:變紅
8.肥皂水和紫甘藍反應:變藍
9.白醋和肥皂反應:
CH3C00H+C17H35C00Na==C17H35C00H(沉淀)+CH3coONa
10.白醋和鐵釘反應
2CH3C00H+Fe==(CH3co0)2Fe+H2(氣體)
11.石灰和純堿或草木灰反應
Ca(OH)z+Na2cO3==CaCO3(沉淀)+2NaOH
Ca(OH)?+K2c03==CaCC>3(沉淀)+2K0H
12.鋁片和石灰水反應
2A1+Ca(OH)2+2H20==Ca(A102)2(沉淀)+3乩(氣體)
13.石灰水和肥皂水反應
2cl7H35coONa+Ca(OH)2==(C17H35COO)2Ca(沉淀)+2NaOH
樟腦丸的沉浮
在一杯醋中放入幾顆樟腦丸,樟腦丸會下沉到杯底,這時往杯中加入少
量的小蘇打,樟腦丸會浮起來,但浮到水面后又往下沉,下沉以后又會往上浮,
如此反復,很有意思。
為什么樟腦丸會在杯中上下浮沉呢?原來小蘇打遇到醋后會發生化學變
化,產生二氧化碳氣泡。二氧化碳氣泡停在樟腦丸上,就把樟腦丸帶上來了,當
氣泡中的氣體跑到空氣中后,樟腦丸就又下沉了。
汽水中的氣體
熱天時,人們喜歡喝汽水。你發現汽水中有很多氣泡嗎?這是什么氣體
呢?它對我們有什么幫助?
找一塊泡沫塑料削成一個瓶塞,中間開一個小孔插入一根橡皮管。一只廣
口瓶中放一支點燃的短蠟燭。打開汽水瓶蓋,把泡沫塑料塞塞入瓶口,橡皮管伸
入廣口瓶,輕輕地搖晃汽水瓶,汽水中冒出的氣體通過管子進入廣口瓶,過一會
兒,原來燃著的蠟燭滅掉了。再試著把管子伸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會變得
渾濁。
我們可以斷定汽水中的氣是二氧化碳。汽水喝入胃中,人會不停地打嗝來
釋放這些氣體,從而帶走體內的一部分熱量,使人覺得涼快。
清水變渾水
取兩只玻璃酒杯,一只盛冷水(自來水或河水),一只盛涼開水。然后,
每杯各加五滴用藥棉濾過的肥皂水,攪拌均勻。過一會兒,你會發現,冷水杯里
很渾濁,并有許多白色的沉淀,而涼開水杯里沉淀很少,水也不太渾濁。水中含
有許多礦物質及其它雜質,如鈣、鎂等。它們就像食鹽溶解在水中一樣,不容易
被人看到。水中加入肥皂水以后,一些礦物質就與肥皂“糾纏”在一起,變成不
溶于水的白色沉淀。水中礦物質及雜質越多,沉淀就越多。
若把水燒成開水,水在煮沸過程中,一部分礦物質及雜質已經從水中跑出
來,變成沉淀形成水垢附在水壺壁上。這樣涼開水中的雜質比冷水中少,所以加
入肥皂以后,沉淀也就少了。
吹氣變色
取一些石灰放在玻璃杯里,加入清水,攪拌,等沉淀后把上邊那些無色
透明的液體倒入i個杯中。
請你通過吸管向杯中的無色透明液體吹氣,不一會兒,你就會看到液體變
渾濁了。繼續往杯中吹氣,你又會看到液體變得清澈了。
杯中的無色透明液體是石灰水,它遇到你吹出的二氧化碳氣體時就會發生
化學反應而形成碳酸鈣。由于碳酸鈣是極小的顆粒,不可能很快沉淀而會懸浮在
水中,所以我們就看到水變成乳白色了。繼續往杯中吹入二氧化碳氣體時,又使
碳酸鈣和它反應而形成碳酸氫鈣,碳酸氫鈣可以溶解在水中,所以杯中的液體又
變清了。
巧測面粉的新鮮度
面粉久存后,由于在空氣中的氧氣、水分、微生物的作用下,會產生酸
敗的現象。要判斷面粉是否新鮮,用很簡單的化學試劑就可以作出結論。
在150毫升的錐形瓶中,加入40毫升的蒸儲水,再加入5克新鮮的面粉混
和攪拌,使水中不存在任何面團。在配好的面粉液中,再加入5滴無色酚酥試液,
此時,錐形瓶的液態物質不變色。配制0.02%的氫氧化鈉溶液,用滴管向錐形
瓶內滴加,邊滴邊振蕩,直到錐形瓶內的物質顯淺紅色,并且在1—2分鐘內不
再褪色為止。記下消耗掉的氫氧化鈉數量。
然后,取5克需測定的面粉,加入40毫升的蒸儲水調成面粉液,也加入5
滴酚酷試液,將同樣濃度的氫氧化鈉溶液滴進面粉液中,直到面粉液變色。如果
消耗的氫氧化鈉和第一次標準液消耗的氫氧化鈉數量相同,說明面粉是新鮮的。
假如消耗的氫氧化鈉是標準液的2.5倍以上,說明面粉已經變質了。
在2.5倍范圍以下,則面粉不是新鮮的,而是陳年的面粉,不過還可食用。
面粉的主要成份是淀粉,久置的淀粉會慢慢地產生些葡萄糖,葡萄糖在適當的條
件下會逐漸分解成各種有機酸,酚醐在酸液中無色,在堿液中呈紅色。變質的面
粉中有機酸含量高,它是不能食用的。
糖的燃燒
糖會燃燒嗎?讓我們親自做一做實驗。在鐵皮蓋上撒一些糖,現在你用
火柴去點燃它,不管你試多少次都點不著。是不是糖不能燃燒呢?請你在糖上撒
一些煙灰再試試,這時糖便會燃燒起來,發出藍色的火焰,直到燒完。燃燒以后,
煙灰還是煙灰,既沒有增多也沒有變少,但它促使了燃燒的進行,我們叫它催化
劑。
晴雨花
做一朵“晴雨花”,可以用來測驗天氣的變化。用粉紅色皺紋紙做一朵
花,把花瓣涂上濃鹽水,再把花插在花盆里。
如果花的顏色變淡,天氣一定是晴天;如果花的顏色變深,天氣就是陰天
或雨天。
這是因為用濃鹽水浸泡過的紙花,容易吸收水分。陰天,氣壓低,空氣中
的濕度大,紙花一接觸濕度大的空氣,就能吸收空氣中的水,于是紙花就顯得深
暗一些;相反,晴天氣壓高,吸收不到水分,紙花當然是原來的顏色了。
維生素c的測定
在玻璃瓶內放少量淀粉,倒入一些開水,并用小棒攪動成為淀粉溶液。
滴入2-3滴碘酒,你會發現:乳白色的淀粉液變成了藍紫色。再找2-3片青菜,
摘去菜葉,留下葉柄,榨取出葉柄中的汁液然后慢慢滴入藍紫色的液體里。邊滴
入邊攪動,這時,你又會發現:藍紫色的液體又變成了乳白色。
原來,淀粉遇到碘會變成藍紫色,這是淀粉的特性。但是,維生素C又能
使碘變成無色的液體。當青菜汁滴入含有碘的淀粉溶液時,由于菜汁中的維生素
C的作用,使碘變成無色的液體。所以,原先藍紫色的溶液便變成了乳白色的淀
粉溶液了。
巧辨糯米和粳米
取幾粒煮熟的糯米粒和粳米粒,分置于兩塊玻璃片上,從外表形態來辨
認是分不出糯米和硬米的。取一瓶消毒用的醫用碘酒,分別在兩玻璃片上滴上一
滴碘酒,粳米粒和碘接觸呈現出藍色,糯米粒和碘接觸呈現出紅棕色。
糯米和粳米中淀粉含量豐富,那么它們為什么遇碘會變成不同的顏色呢?
原來,粳米中淀粉顆粒是直鏈淀粉,就如同一根根木條整整齊齊地堆放在一起一
樣;而糯米中的淀粉是交鏈淀粉,就像把樹木砍下后雜亂無章地堆放在一起一樣。
吃糯米食物比較耐饑,就是因為糯米中的淀粉鏈雜亂無章地混在一起,不
宜被人體消化的緣故。所以,糯米食品不可多吃。
空中點燭
找一支蠟燭,點燃。讓它燃燒一會兒,待蠟燭燒得較旺時把它吹滅。這時
可看到燭芯中會升騰起一股裊裊青煙。用點著的火柴靠近青煙,蠟燭又亮起來了。
這是為什么呢?我們可以仔細觀察蠟燭是如何復燃的。
點著蠟燭后,可看到蠟燭頂端的蠟慢慢熔化,頂端明顯地燒成了杯狀,在
“杯”中盛著熔成液狀的燭油。然后,燭油沿著燭芯爬升上去,在燭芯上端達到
燃點而燒了起來,在燃燒產生的熱量的作用下,燭油會汽化成“青煙”。顯然,
“青煙”就是蠟的氣體狀態。
我們還可以把實驗略作改進,使之更精彩。在空中點燭
取一根約10cm長的玻璃管,用試管夾夾住,然后將玻璃管斜向插入燒得很
旺的燭焰內層。這時,可看到玻璃管口有青煙冒出,用一根燃著的火柴去引燃玻
璃管口逸出的青煙,于是會出現一個小而明亮的火焰,燭芯和管口處一大一小兩
個火焰間相輝映,很好看。
冰塊著火
【實驗原理】:
2K+2H20==2K0H+H2f放熱
CaC2+2H20-*Ca(0H)2+C2H2t放熱
2H2+O2—2H2。放熱
2C2H2+5O2-*4CO2+2H2O放熱
【實驗操作】:
①方法一
取一塊冰,放在瓷盤中,在冰塊中央放一塊蠶豆大小的電石,稍等一會兒,
用燃著的木條移到電石上方點燃電石與水反應生成的乙快,可見“冰塊著火”冒
出濃濃的黑煙。
②方法二冰塊著火
取一塊冰放在瓷盤中,用小刀在冰塊中央挖一穴,向穴中放一快蠶豆大小
的電石和紅豆大小的一塊去除表面氧化物的金屬鉀,稍等一會兒,即有“冰塊著
火,冒出濃濃黑煙”的現象。
【實驗成敗關鍵及注意事項】
方法二要注意實驗時人離遠點,防止鉀與冰面上的水反應散熱慢,而且與
空氣充分接觸,易發生暴燃,將鉀飛濺出來灼傷人。
燒不斷的棉線(一)
大家都知道,棉線是很容易燒著的。可是,只要作些簡單處理,普通的棉
線也會變成一根燒不斷的神奇棉線。下面一起來看這個實驗。
【實驗步驟】
常溫下,在一杯清水中不斷加入食鹽,并用筷子不停地攪拌,直到食鹽不
再溶解為止。將一根棉線放入配制好的濃鹽水里浸泡一下,拿出來放在桌上晾干。
將晾干后的棉線用手提起,點燃一根火柴去燒棉線。這時,你會發現,棉線從下
端一直燃燒到上端,但燒過后的線灰仍象一根線一樣沒有被燒斷。為了方便比較,
我們可以再來燒一根沒有浸過鹽水的普通棉線,結果,燒完的棉線沒有留存下線
灰。
【實驗原理】
為什么浸泡過鹽水的棉線會燒不斷呢?其實道理很簡單,鹽是不能燃燒的,
浸過濃鹽水的棉線在燃燒時,里面的棉線已被燒盡了,可是包在棉線外面的一層
鹽殼卻保留了下來。所以,我們看到的是燒不斷的棉線。
燒不斷的棉線(二)
在一杯熱水中不斷地加入食鹽,并不斷攪拌,直到食鹽不再溶解為止。取
一根20cm?30cm的棉線,在一端縛上一個回形針,然后將棉線浸沒在濃鹽水中
數分鐘,取出后將棉線吊起來晾干。把晾干的棉線再次浸入濃鹽水中,取出晾干,
重復多次。
將這條特制棉線的一頭扎在鐵絲上,讓縛有回形針的那端懸在下面。用燃
著的火柴去點棉線的下端。只見火焰慢慢地向上燃燒,一直燃到鐵絲后熄滅,棉
線會被燒成焦黑卻沒有斷,回形針還掛在那里。
這是因為特制棉線中充滿了食鹽晶體,點燃后,棉線的纖維雖然已燒掉,
但熔點高達800C的食鹽卻不受影響,仍然能保持棉線的原有形狀。
在點燃棉線時,注意保持鐵絲穩定,防止因為抖動而使棉線斷開。如用明
磯代替食鹽,將棉線換成一塊棉布,做這個實驗的效果也很好,棉布燃燒過后,
也能保持原樣不斷裂。
番茄實驗
夏天,餐桌上的番茄很受歡迎。很多人喜歡番茄的番茄汁,酸酸的,很合
胃口。利用番茄汁的酸性,我們可以做幾個有意思的小實驗。
1.測有機酸
用毛筆蘸取一些番茄汁在白紙上寫字或作畫,讓它自然干燥,這時紙上幾
乎看不出什么痕跡,然后將此紙放在火上稍烘一下,很快白紙上出現焦黃色的字
跡或圖畫。什么原因呢?原來紙的主要成分是纖維素,番茄汁中的有機酸和纖維
素反應生成了酯,其燃點較低。因此,涂有番茄汁的紙就先被火烤焦變黃,顯出
字跡或圖畫。
2.番茄電池
利用番茄汁中的酸性,在半熟的番茄中,相隔一定距離,插上一根銅棒,
一根鐵棒,用一根導線把銅棒和鐵棒與一個電流表連起來,這時可以看到電流表
的指針發生偏轉。
測定空氣里氧氣含量的“趣味性”設計
教材里已有的實驗設計,受到實驗誤差過大的困擾。主要有:盛燃著的磷
的燃燒匙從伸入集氣瓶內到塞緊塞子前會有部分空氣因熱膨脹而“漫”出瓶外,
不能準確度量集氣瓶內空氣的實有體積;若燃燒匙伸入瓶內速度不夠快時,還可
能產生倒吸水達集氣瓶實際容積2/5的現
象;磷只在一處燃燒,產生的白煙不能與周
圍的空氣快速置換位置而將火焰過早“窒
息”;止水夾前后段玻璃管內空氣里的氧氣
也難以參與磷的燃燒;盛水燒杯內水位的高
低與導管口在水下的位置的深淺不同,也會
對水的倒吸產生一定的影響。
本實驗設計的主旨,意在盡可能減少
實驗誤差,提高這一定量實驗的精度。
圖側定空氣里氧氣的含黛
1.實驗裝置(如圖所示)
取①32nlmX200mm試管一支,用量筒和水測其80mL和100mL水面并作好標
記。取長條形寬窄、厚薄均勻的金屬片彎成與試管內弧度一致的金屬槽,按相等
間隔將其中間部分挖成“門”字形,成為“金屬梯”。“金屬梯”的每一步做成
“凹”形,用以放置1小粒白磷。可用量筒和水測出空氣的實際體積。
空氣的實際體積=100mL—金屬梯在100mL刻度內的體積一白磷的體積
2.實驗操作及現象
在“金屬梯”的每一步上放置一顆吸干水后的白磷,伸到試管內,用鐵架
臺將試管固定好,試管口下方放置盛水的玻璃水槽。用套有乳膠管的針筒抽取試
管內的多余空氣至水位上升到100mL處,取出乳膠管。
用“電吹風”吹熱風加熱試管內下部白磷,或用放大鏡會聚6伏手電筒光
于第一步“金屬梯”處的白磷上,可觀察到,白磷象“上樓梯”般依次燃燒,開
始時冒白煙,燃燒快停止時在倒置試管的上部出現黃煙,此為空氣里的氧氣快耗
盡的現象。待火焰熄滅,試管不發燙時,可用水槽中的冷水澆在試管上,使試管
內溫度快速恢復到初始溫度,加快實驗速度。此時可觀察到,試管內水位上升到
一定位置后恒定不動,與空氣實際體積相比較后得出氧氣含量。
氧氣的測量體積=水的測量體積一被水位上升淹沒的金屬梯體積
本實驗設計經多次實測,測得100mL空氣里氧氣體積為17mL?19mL,實驗
精度在81%?91%之間。
3.誤差分析
主要誤差來自于燃燒方式本身。因空氣里的氧氣在耗盡前燃燒就會停止。
關于燃燒停止后剩余氣體里有無殘余氧氣;剩余混合氣體里氧氣比例小到
什么程度時燃燒就會停止;可作為新的探究性課題,留待課后安排學生作進一步
探究。
制取明班晶體
[實驗步驟]
1.在玻璃杯中放入比室溫高10℃?20c的水,并加入明磯,用筷子攪拌,
直到有少量晶體不能再溶解。
2.待溶液自然冷卻到比室溫略高3℃?5℃時,把溶液倒入潔凈的碗中,用
硬紙片蓋好,靜置一夜。
3.從碗中選取2?3粒形狀完整的小晶體作為晶核。將所選的晶核用細線
輕輕系好。
4.把明磯溶液倒入玻璃杯中,向溶液中補充適量明肌,使其成為比室溫高
10℃?15℃的飽和溶液。待其自然冷卻到比室溫略高3c?5℃時,把小晶體懸
掛在玻璃杯中央,注意不要使晶核接觸杯壁。用硬紙片蓋好玻璃杯,靜置過夜。
5.每天把已形成的小晶體輕輕取出,重復第4項操作,直到晶體長到一定
大小。
電筆寫字
【實驗原理】
電解食鹽水溶液,在陰極附近生成了氫氧化鈉溶液,可使紅色石蕊試紙變
成藍色,陽極產生的氯氣具有漂白作用。
2NaCl(aq)+2H202Na0H(aq)+H2
(g)+Cl2(g)
【實驗步驟及現象】
如下圖所示,把一條紅色石蕊
試紙用氯化鈉溶液浸濕,貼在玻璃
片上,在6V電源的兩端各連上一段
細碳棒(或鉛筆芯),讓碳棒在試
紙上移動。連接陽極的碳棒可以寫出白字,而連接陰極的碳棒則可以寫出藍字。
注意:兩根碳棒要同時與試紙接觸。
自制豆腐
【實驗步驟】
1.浸泡
稱取50g無蟲蛀、無霉變的黃豆放入一只500mL的燒杯內,加300mL水浸
泡24小時(若氣溫較高時,中間可更換一次水),使黃豆充分膨脹,然后倒掉
浸泡的水。
2.研磨
將泡好的大豆放在家用粉碎機內,加200mL水,進行粉碎。
3.制漿
將磨好的豆漿和豆渣一并倒入事先放有雙層紗布的過濾器中進行抽濾。另
取100mL水,分多次沖洗濾餅,使豆渣中的豆漿被充分提取。過濾后的濾液即為
濃的豆漿。
4.凝固變性
將自制的濃豆漿(或直接用市售的袋裝濃豆漿)倒入一只潔凈的500mL燒
杯中,用酒精燈加熱至沸騰后,然后往熱豆漿中加入適量石膏粉(所用豆漿與石
膏的質量比約為20:1),邊加水邊攪拌。這時豆漿中的蛋白質會聚沉,與水分
離,成豆腐花。
5.制成豆腐
稍冷后,用一濕布包好豆腐花,放入一可漏水的容器中,稍加壓,使水滲
出,即成豆腐。
【實驗原理】
豆漿中含有蛋白質。在通常情況下,它不會聚集成團而沉淀下來。這是由
于蛋白質分子的表面帶有自由的竣基和氨基,由于這些基團的親水作用而使得蛋
白質分子表面帶有一層水化膜,而且由于這些基團的離子化作用又使蛋白質分子
表面帶有電荷,從而使蛋白質分子相互隔離,不會因碰撞而粘結下沉。實際上,
豆漿也是一種膠體,我們便可以采用電解質作為聚沉劑,使豆漿凝聚成凝膠,從
而制成豆腐。日常使用的豆腐和我們在這次實驗中制成的豆腐就是以鹽鹵(主要
成分是MgC12)或石膏(CaS04-2H20)為聚沉劑,使豆漿里的蛋白質和水等物
質一起聚沉而制成的一種凝膠。
銅絲滅火
人呼出的二氧化碳氣體可以滅火,黃沙可以滅火,水也可以滅火。你知道
嗎?銅絲也能滅火!不信,我們可以通過以下的實驗來試一試。
用粗銅絲或多股銅絲繞成一個內徑比蠟燭直徑稍小點的線圈,圈與圈之間
需有一定的空隙。點燃蠟燭,把銅絲制成的線圈從火焰上面罩下去,正好把蠟燭
的火焰罩在銅絲里面,這時空氣并沒有被隔絕,可是銅絲的火焰卻熄滅了,這是
為什么呢?
原來銅不但具有很好的導電性,而且具有良好的導熱能力。當銅絲罩在燃
著的蠟燭上時,火焰的熱量大部分被銅絲帶走,結果使蠟燭的溫度大大降低,當
溫度低于蠟燭的著火點時,蠟燭當然就不會燃燒了。
1+1是否一定等于2
教材中安排的這一家庭小實驗內容如下。
①將1體積黃豆與1體積綠豆混合,所得體積是否等于這兩體積之和?②
將100mL水與100mL酒精混合,所得體積是否等于200mL?
(一)實驗說明
①家里沒有酒精,怎么辦?花露水中含較多酒精,可用來替代酒精。②家
里沒有100mL的量筒,可用195mL的花露水瓶替代。③黃豆和綠豆混合的現象不
明顯,用小米(或大米)替代綠豆效果更好。
(二)實驗指導
1.黃豆和小米混合。
實驗用品:等體積的透明玻璃杯2個、大湯碗1個、黃豆和小米。
實驗步驟:取滿滿的一杯黃豆(即1體積黃豆),取滿滿的一杯小米(即1
體積小米),將杯中的黃豆、小米倒入大湯碗里混合,將混合后的黃豆、小米全
部裝回玻璃杯,將一杯裝滿,觀察另一杯是否裝滿。
實驗現象:另一杯沒有裝滿,只能裝至離杯口約3cm處。
花露水與水混合。
實驗用品:花露水瓶一個(瓶頸細長,195mL)、過期花露水約半瓶。
實驗步驟:在空的花露水瓶里倒入約半瓶水,再慢慢倒入約半瓶花露水至
瓶口,用大拇指堵住瓶口,把瓶子倒置,然后正放,重復2次,使瓶內液體混合
均勻,觀察液面是否低于瓶口。
實驗現象:液面明顯低于瓶口。
(三)對結論的解釋
①1體積甲物質+1體積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泉州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數字系統與邏輯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南京農業大學《中國文學批評史》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泉州海洋職業學院《算法設計與分析》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重慶航天職業技術學院《專業技能訓練數據庫應用系統開發實驗教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西雙版納職業技術學院《浙江現代作家作品研究》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乾安縣2025屆三年級數學第二學期期末綜合測試試題含解析
- 上海紐約大學《分子生物學基礎》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泉州師范學院《應急管理與工程》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東新泰莆田2024-2025學年初三下學期質量檢查(I)物理試題含解析
- 山東畜牧獸醫職業學院《發育生物學與再生醫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4初級會計職稱考試104題(附答案)
- 自然資源調查監測勞動和技能競賽
- 中小學班主任工作指南
- 風電場全過程咨詢項目管理規劃方案
- 貴州省旅游產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題庫2024
- DL∕T 1396-2014 水電建設項目文件收集與檔案整 理規范
- DL∕T 512-2014 KRC系列環錘式破碎機
- 珠海市文園中學2022-2023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英語試題
- 裝配式建筑裝飾裝修技術 課件 模塊八 集成門窗
- DL-T5181-2017水電水利工程錨噴支護施工規范
- 大學校園白蟻防治方法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