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歷史岳麓版學案:知識巧學蘇聯的經濟改革_第1頁
高一歷史岳麓版學案:知識巧學蘇聯的經濟改革_第2頁
高一歷史岳麓版學案:知識巧學蘇聯的經濟改革_第3頁
高一歷史岳麓版學案:知識巧學蘇聯的經濟改革_第4頁
高一歷史岳麓版學案:知識巧學蘇聯的經濟改革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學必求其心得,業必貴于專精學必求其心得,業必貴于專精學必求其心得,業必貴于專精皰丁解巧牛知識·巧學一、赫魯曉夫改革1.改革的背景二戰后,特別是20世紀50年代,斯大林體制的弊端日益暴露。蘇聯的農業狀況令人擔憂,工業領域也暴露出越來越多的問題。農業全盤集體化的消極影響一直持續到戰后,農業單位面積產量沒有提高,僅為歐洲其他國家平均產量的1/3。這種狀況影響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和社會的穩定,也不能滿足國家對糧食和原料的需要,制約了工業的發展。1953年,斯大林逝世,為蘇聯體制改革提供了契機與可能。經歷了一番動蕩后上臺的赫魯曉夫感到了斯大林體制的種種弊病,并嘗試醫治,由此揭開了蘇聯改革的序幕。2。改革的內容(1)農業方面:允許集體農莊莊員擁有一定數量的自留地和飼養一定數量的牲畜;開墾荒地,擴大谷物生產;開展大規模種植玉米運動;將拖拉機等農機賣給集體農莊等。這一措施扭轉了蘇聯長期片面發展重工業、忽視甚至排擠農業的做法。新農業政策的推行,減輕了農民負擔,一度使蘇聯農業有了顯著的好轉。(2)工業方面:將部分企業管理權下放到加盟共和國;給予企業調整部分工資等權力;嘗試推行“物質利益原則”,通過一定程度承認企業和個人的物質利益,調動生產積極性。1953~1963年,蘇聯工業總產值年均增長率為10。5%,是美國的兩倍。1954年,蘇聯建立起世界上第一座原子能發電站;1961年,蘇聯發射的人類歷史上第一艘載人宇宙飛船成功地繞地球飛行并安全返回地面。3。評價在教條主義盛行、思想僵化的時期,赫魯曉夫的經濟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沖破了傳統觀念的束縛,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赫魯曉夫經濟改革在理論上沒有突破“斯大林模式",蘇共依然錯誤地提出“建成共產主義”的超越實際的目標,只是在維持原有經濟體制的基礎上進行了局部改革。如大力開墾荒地、大種玉米等搞過了頭,導致了災難性的后果,最終改革失敗,1964年赫魯曉夫被迫下臺。4.赫魯曉夫改革失敗的原因(1)缺乏正確的理論指導,只是對原有體制進行小修小補,這正是赫魯曉夫改革失敗的根源。(2)缺乏實事求是的精神,急功近利.盲目地提出蘇聯已進入全面建設共產主義時期,要求1980年在蘇聯建成共產主義。這種不切實際的口號和目標,造成改革無所適從,計劃指標落空。(3)赫魯曉夫個人獨斷專行,瞎指揮,出爾反爾,政策不穩定。方法點撥任何政策或措施都是一定歷史條件下的產物。評價這些政策或措施要注意其相關的歷史背景,并注意用辯證的觀點去分析其產生的積極或消極影響.二、勃列日涅夫改革1.勃列日涅夫繼赫魯曉夫之后,1964年,勃列日涅夫上臺。他在蘇聯歷史上執政了18年(從1964年10月~1982年11月),是一個在內政上既有改革與發展,也有停滯與僵化,在外交上既有緩和與對話,也有抗爭與爭奪的矛盾時期。2。改革內容(1)在工業方面:新經濟體制注意運用價值規律,擴大了企業的經營自主權,收到了一定效果.工業利潤總額從1965年的225億盧布,提高到1970年的560億盧布;國民收入年均增長率由1961~1965年的6。1%增加到1966~1970年的7。7%.(2)在農業領域:勃列日涅夫改革采取了擴大農場和農莊的自主權、降低農產品收購計劃指標、提高農產品價格、放松對個人副業的限制等政策.深化升華勃列日涅夫對斯大林體制的弊端缺乏科學的認識,無法從根本上破除這一體制,是改革失敗的根源。勃列日涅夫時代在蘇聯歷史發展進程中是一個承前啟后的重要階段,工業是勃列日涅夫改革的重點。勃列日涅夫統治時期總體來說是蘇聯改革進程的逆轉時期.3。改革的結果及其失敗原因(1)改革的結果:前期取得一定成效,但最終失敗。(2)改革失敗的原因①改革仍然沒有突破原有計劃經濟體制的框框。這種修補性的改革,不可能根除積存的弊病.②1967年,勃列日涅夫宣布蘇聯已經建成發達的社會主義,這種過高估計蘇聯社會實際發展水平的錯誤判斷,進一步阻礙了改革進程。③勃列日涅夫執政后期趨于保守,改革陷于停滯。④這一時期蘇聯推行霸權主義的外交政策,與美國進行軍備競賽,加重了經濟負擔.20世紀70年代下半期,蘇聯與美國的軍備競賽日益加劇,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資源,經濟發展速度放緩。到20世紀80年代初,經濟全面滑坡。三、戈爾巴喬夫的經濟改革1。改革的背景1985年,在蘇聯社會陷入危機邊緣的時刻,戈爾巴喬夫出任新一屆蘇共中央總書記。當時蘇聯的人均GNP為3。396美元,不僅落后于西方發達國家,而且落后于亞洲、拉美一些國家。蘇聯人均生活水平從改革前居歐洲第五位下降到居世界第八十八位。蘇聯雖擁有發達的宇航兵器和生物技術等,但整個現代技術領域落后于西方發達國家15~20年。工業生產增長速度不斷下降,農業生產長期落后??傊?蘇聯以重工業為主的經濟增長模式已喪失了潛力。在此種背景下上臺的戈爾巴喬夫認為,蘇聯必須進行根本性的變革和改造,提出了“加速國家的社會經濟發展的戰略方針”,并進行改革,在開始階段,改革主要集中在經濟領域.2。改革內容及結果改革對經濟體制進行了根本性變革,承認企業是獨立的商品生產者,要求國家主要用經濟方法管理經濟,打破單一的公有制形式,允許個體經濟存在。經濟改革的宏觀決策缺乏具體可行的配套措施,改革阻力重重,以致改革效果不佳,經濟繼續滑坡.1986~1988年,蘇聯經濟不僅沒有加速發展,相反國民收入年均增長率僅為2.8%,低于1980~1985年的3.2%.戈爾巴喬夫認為,現行的政治體制是經濟改革沒有取得成效的主要原因。面對經濟改革的困境,戈爾巴喬夫把改革的重點轉向政治體制改革。改革的航船駛進了危機四伏的危險區,國內局勢逐漸失控,1991年蘇聯解體。深化升華前事不忘,后事之師。蘇聯在社會主義建設中曾取得輝煌的成就,成為國際舞臺上叱咤風云的超級大國,但最后卻解體了,這充分反映出社會主義改革的復雜性、艱巨性和曲折性.中國作為當今世界上的社會主義大國,正處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階段,必須對蘇聯社會主義建設與改革的經驗加以總結,對其教訓應引以為戒,以勇往直前的精神進行社會主義改革。典題·熱題例1鄧小平同志在1989年曾說過:“可能是一個‘冷戰’結束了,另兩個‘冷戰’又已經開始.一個是針對南方國家第三世界的,另一個是針對社會主義的.西方國家正在打一場沒有硝煙的第三次世界大戰。”這說明()①蘇東劇變后,一種新的強權政治正在抬頭②多極化格局是另一種“冷戰”形式③“冷戰”的形式結束,但斗爭沒有停止④中國面臨西方國家的威脅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試題材料隱去當前的世界格局,只提供了世界形勢的發展趨勢,通過閱讀材料,結合蘇東劇變的影響即可得出正確答案是B項。答案:B例2導致蘇聯解體的主要原因是()A。高度集中的政治經濟體制的弊端B。戈爾巴喬夫上臺后推行錯誤的路線和政策C。國家緊急狀態委員會發動“八一九"事件D.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長期推行“和平演變”戰略解析:戈爾巴喬夫上臺后推行的錯誤路線和政策,從思想、政治、組織上全面放棄了社會主義原則,使國民經濟大滑坡。民族分裂活動加劇,局勢動蕩,黨內分裂,終于導致蘇聯解體。本題的四個選項中,A項是深層次的歷史原因,而體制的弊端可以通過卓有成效的改革去改變;C項是加速解體的因素;D項是蘇聯解體的外部因素,它只有通過內因才起作用.答案:B例3下列符合戈爾巴喬夫改革的是()A.將部分企業管理權下放到加盟共和國B.在工業方面推行新經濟體制C。推行與美國爭霸的外交政策D。提出“加速國家的社會經濟發展的戰略方針”解析:A項是赫魯曉夫時期的改革內容;B、C兩項是勃列日涅夫時期的改革內容。答案:D問題·探究問題1試比較蘇聯東歐國家和中國社會主義建設與改革的不同點.探究思路:可以從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的方式上考慮.探究結論:從建設上看:蘇聯采取高度集中的經濟體制建設社會主義,即習慣上所說的“斯大林模式”。東歐完全照搬蘇聯模式。中國起初也照搬蘇聯模式;雖然在1956年后開始探索本國建設社會主義的道路,但仍沒有擺脫蘇聯的模式;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了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從此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從改革上看:蘇聯和東歐在20世紀50年代和20世紀80年代先后興起兩次改革.前者雖然放松了國家對經濟的控制,但總的來看,是在原體制上的修補,成效不大。后者用“人道的、民主的社會主義”取代科學社會主義;放棄黨的領導,實行多黨制,最終導致了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改革失敗。中國從1978年開始實行經濟體制改革,重點解決與生產力不相適應的生產關系。改革從農村開始,逐漸波及城市,走了一條漸進的改革道路,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發展和完善社會主義。結果推動了國民經濟的迅速發展,走上了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啟示: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都應從本國實際出發,將馬克思主義的普遍原理與本國的具體實際相結合;必須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才能取得成功。問題2談談你對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的認識。我們應吸取的教訓是什么?探究思路:我們應該認識到歷史從來都是在曲折中前進的,是螺旋式上升的,挫折是暫時的,并在此基礎上看待蘇聯的解體和東歐的劇變。探究結論:(1)從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中,可以認識到:①社會主義還處于初級階段,社會主義理論和實踐發展不夠成熟,大部分社會主義國家經濟基礎薄弱,社會主義建設缺乏經驗。西方資本主義勢力敵視、遏制甚至企圖顛覆社會主義國家,社會主義國家發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