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小學三年級數學口算題300道_第1頁
2024年小學三年級數學口算題300道_第2頁
2024年小學三年級數學口算題300道_第3頁
2024年小學三年級數學口算題300道_第4頁
2024年小學三年級數學口算題300道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年小學三年級數學教案集合(小學三年級數學口算題

300道)

小學三年級數學教案集合

小學三年級數學教案集合(〃浮三年級數學口算題300道)

教案

時間:2024-04-2707:28:01

下載本文

保藏本文

投稿

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15篌4尊三年級數學教案集合,僅供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假

如這15篇文章還不能滿意您的需求您還可以在本站搜尋到更多與/」浮三年級數學口算題300

道)相關的文章。

篇1:2024小學三年級數學教案集合

(一)學前打算

1、鬧鬧尋寶。

Q)課件演示

(2)學生溝通多種尋寶路徑。

(3)提問:鬧鬧向北、向南、向西、向東走分別能找尋到書包、鉛筆盒、水和畫筆四件寶,

那么在方格中還有字典、電腦、跳繩、鋼琴四件寶,鬧鬧怎樣才能拿到呢?

2、導入新課。

(二)探究新知

1、學習例3.

Q)出示指南針。

(2)全體到操場。

(3)提問:誰能說出校內的東、南、西、北四個方向。

(4)老師指著校內廁所,問:側所在什么方向?

⑸用指南針驗證。

(6)師生返回教室,回顧剛才學習過程。

師依據回顧的內容板書:

(7)視察東北、西南這兩個方向在什么位置。

(8)由此推出西北角、東南角的位置。

師板書:西北北的匕

西東

西南南東南

(9)說一說校內西1僑口東南方向分別有什么建筑物。

2、鞏固新知。

Q)集體拿出小動物卡片。

(2)嬉戲:給小動物找家。

(3)按要求把熊貓館、]能行11、水族館、S離館分別安置在東北、東南、四北、四南四個方

向。

(4)同桌互查.

(三)課堂作業新設計

1、請學生指出教室的東北、東南、西北、西南四個方向。

2、看一看自己座位的東北、東南、西北、西南四個方向的同學分別是誰。

3、教材第7頁的"做一做"。

⑴說明題目要求。

(2)集體參加,分組學習。

把自己家的位置在黑板上標出來。

4、教材第9頁練習二的第1題。

視察情境圖,說一說,十字路口四周的店鋪分別在什么位置上。

(四)思維訓練

教材第9頁練習二的第3題。

⑴老師讀題,學生理解題意。

⑵按要求獨立完成。

(3)訂正.

小學三年級數學1教案范文二:統計

L簡潔的數據分析

一、教學內容

例1:橫向條形統計圖

簡潔的數據分析

例2:起始格與其他格代表的單位量不一樣的條形統計圖

例1:平均數的含義和求法

求平均數

例2:用平均數來匕限兩組數據的總體狀況

13—14簡潔的數據分析

教學目標:

1、向學生介紹兩種條形統計圖,使學生會看這兩種統計圖,依據統計表中的數據完成統計

2、使學生初步學會簡潔穗據分析,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數學與生活

的緊密聯系。

3、生理解平均數的含義,初步學會簡潔的求平均數的方法,理解平均數在統計學上的意義。

教學重點:會看兩種統計圖

教學難點:起始格與其他格表示不同單位量的條形統計圖。

教學時間:2課時

第1課時第38頁例1

教學目標:

1、向學生介紹橫向條形統計圖,使學生會看這種統計圖,依據統計表中的數據完成統計圖

2、使學生初步學會簡潔的數據分析,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數學與生活

的緊密聯系。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出示掛圖、引導學生視察并理解圖意)

假如超市的王經理,現在很想知道超市上周四種品牌礦泉水的銷售狀況,還想知道下周該進

些什么品牌的礦泉水。你有什么好方法?(統計)

二、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合作溝通。

1、出示空白的縱向條形統計圖,讓學生視察。

說說這個統計圖與以前見過的統計圖有什么不同?

2、它的橫軸表示什么?縱軸表示什么?

3、依據統計表,你能完成下面這份統計圖嗎?

3、學生探討并說明如何完成統計圖。

4、提問:假如用橫軸代表銷售量,用縱軸代表不同的品牌,該怎樣設計這樣的統計圖?

5、小組合作學習

6、小組匯報

7、出示規范的橫向條形統計圖讓學生完成。

你能跟同學說說完成這樣的條形統計圖時要留意什么?

8、探討:假如下周要進貨,哪種品牌的礦泉水應當多進些?哪種品牌的礦泉水應當多進些?

你能說說理由嗎?

三、引導學生進行小結

在前幾個學期,我們已經學會了收集數據和整理數據的方法,會用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來表

示統計的結果。我們的生活離不開統計..........讓學生理解、體驗統計的1、展示數據2、

科學預料、決策作用。

四、鞏固練

課本40頁第一、第四題

五、全課小結。

今曰我們一起學習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

第2課時例2

教學目標:

1、向學生介紹起始格與其他格代表的單位不一樣的條形統計圖,使學生會看這種統計圖,

依據統計表中的數據完成統計圖

2、使學生初步學會簡潔檄據分析,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數學與生活

的緊密聯系。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1、我們學校的校醫特別關切我們同學的身體健康,常常要了解我們同學的體

重,身高等,(出示班級座位圖:

假如老師想要了解三(5)班第一組6位同學的身高的狀況,你有什么方法能讓老師一眼就看

明白?

2、提問:你準備怎樣完成這份統計圖?

3、出示幾個空白的條形統計圖,讓學生依據統計表嘗試完成條形統計圖。

4、假如用條形統計圖表示這個小組學生的身高,每格表示多少個單位比較合適?

5、出示教材上的統計圖,讓學生視察,探討。

你能說說破這個統計圖跟我們以前學過的統計圖有什么不同嗎?

用折線表示的起始格代表多少個單位?

其他格代表多少個單位?

這樣畫有什么好處?

6、小組合作學習,學生;O艮

在統計圖的縱軸上,起始格和其他格表示的單位量是不同的(第一個圖中起始格表示137厘

米,其他每格表示1厘米。)

7、讓學生根據例子把其他兩個同學的條形補充完整。

8、學生探討:什么情形下應當運用這樣的統計圖?這種統計圖的優點是什么?

9、視察體重統計圖,看看這個圖中的起始格表示多少個單位?其他每格表示多少個單位?

9、這個統計圖跟我們剛才學習的學生身高統計圖有什么不同?

10、獨立完成書上的統計圖

小組進行學習小結。

這種統計圖一般在以下情形中加以運用:各樣本的統計數據的肯定值都比較大(如本例中學

生的身高都在138厘米以上,,本重都在32千克以上),但不同樣本統計數據之間的差異值又相

對比較小(如本例中身高和體重的最小差異分別是1厘米和1千克)。當出現這種情形時,會出現

一種沖突:假如每格代表的單位量較小(如第一個統計圖中每格表示1厘米或2厘米),統計圖中

的條形就會很長,假如每格代表的單位量較大(如其次個統計圖中每格表示10千克),又很難在

統計圖中看出不同樣本之間的差異。所以,為了匕俄直觀地反映這種差異性,實行用起始格表示

較大單位量,而其他格表示較小單位量的方式,就避開了上述沖突。在這種統計圖中的縱軸上,

起始格是用折線表示的,以和其他的格有所區分。

10、通過完成這一份統計圖。你得到了哪些信息?進一步體會統計的作用。

11、你想對這些同學說些什么?

出示"中國10歲兒童身直、體重的正帝值",引導學生把學生的身高、體重與正常值進行

對比,找出哪些學生的身高在正常值以下,哪些學生的體重超出了正常值,并提出合理化建議.

(實踐作業)讓學生從報紙、書籍上找到更多形式的統計圖表,并找出相應的信息,可以培育

學生從各種渠道收集信息的實力。

小學三年級數學教案范文三:兩位數乘兩位數

一、教學目標:

1、讓學生體驗計算方法的多樣化。

2、會運用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

二、教學過程:

1、創設學習情境,提出相應的問題。

2、讓學生獨立思索,嘗試自己解決問題。

3、組織學生對所提問題小組探討。

4、溝通結果,小組一:12+12+……+12=288(24個12相力「)

小組二:12x4x6=288

小組三:12x3x8=288

小組四:12x20+12x4=288

小組五:用豎式計算

5、方法歸類:可以分為座,第一類連加,其次類連成,第三類是把其中的一個乘數拆成

兩數的和或差

6、總結出方法

7、探討筆算方法

8、鞏固法則

9、總結所學內容,看看學生是否駕馭了本節課學問點

三、教學結束:

布置學生課后編5道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題。

篇2:小學數學教案集合精選2024

一、教學目標

學問與技能:駕馭多位數減法連續退位的算理,能嫻熟運用此算理正確計算被減數中間有0

或末尾兩位都是0的多位數減法。

過程與方法:通過小組探討發覺被減數中間位置有0的多位數減法運算的算理的過程,感

受由猜想到驗證的數學探究方法。

情感看法價值觀:收獲通過合作與探究自主解決數學問題的成就感,增加數學學習的信念。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被減數中間有0或末尾兩位都是0的多位數減法的算理

難點:被減數中間有0或天尾兩位都是0的多位數減法的算理、多位數減法的驗證

三、教學過程

1、創設情境,復習導入

同學們昨天晚上都看浙江衛視的《跑男》了么?大家最喜愛哪位明星呢?

老師昨天在網上看到了喜愛他們的觀眾人數。其中,喜愛鄧超的有413人,喜愛Baby的

有379人,喜愛李晨的有158人。你們能快速幫老師算出來喜愛Baby的人比喜愛李晨的人多

多少個么?喜愛鄧超的人又比喜愛李晨的人多多少呢?

師生互動:同學們可能較快算出379-158=221,413-158=225的結果,在引導學生回顧上

一節課學習的多位數減法中的不退位減及退位減。

提問1:哪位同學能站起來說一下221是如何得出的么?

提問2:哪位同學能說一下225又是怎么算的呢?

2、提出原理

這一節課,我們接著來學習一下幾種特殊的多位數減法(板書多位數減法)

老師還看到,喜愛陳赫的人有403人,大家能用同樣的方法告知老師喜愛陳赫的人匕匕喜愛

李晨的人多多少呢?同學們前后四人結為一組一起來探討一下,3分鐘過后老師請小組代表上臺

發言。

提問1:老師看到有的小組在探討時根據原來的方法,數位對齊,從個位減起,哪T立不夠

減向前退一當十時遇到了困難。3不夠減向前退1時,發覺十位是0,沒法退了,那怎么辦呢?

師生互動:引導學生探討得出十位是0沒法退1當10時,再接著向前一位退1當10,此

時十位變成了10,拿去1給個位,個位變成了13,13減8余5,十位剩9,減5余4,百位退1

后剩3,減1余2,所以403-158=245.

追問1:哪位同學能說一下403-158在計算時和我們前面學習到的多位數減法有什么相同

點又有什么不同點呢?

師生互動:引導學生得出,在被減數中間有0時,個位不夠減應當連續向前退1進行兩次。

追問2:同學們能否用學習過的方法來檢驗一下我們的結果是否正確呢?

預設一:158+245=403

預設二:403-245=158

3、講解原理

提問:同學們思索一下,在什么狀況下才須要連續退位呢?

師生互動:引導學生得出在被減數中間有0時須要連續退位。

4、應用原理

提問:現在老師還知道喜愛祖藍的人最多了,總共有500人,大家能快速算出喜愛祖藍的

人比喜愛李晨的人多多少么?

追問:哪位同學能說一下他發覺了什么呢?

師生互動:引導學生得出被減數末尾兩位都為0時,也是須要連續退位的。

5、小結作業

提問:同學們通過本節課都學到了哪些有用的學問呢?

作業:同學們課下目已編一道中間有0的被減數的減法題目,回家考考我們的爸爸媽媽,

看看他們是否和我們一樣聰慧呢?

小學數學教案范文三:匕限數的大小

[教材簡解]

教材中例題重點描述的是兩位數和兩位數比較先看十位上的數十位上大的那個數就大。

讓學生利用數數、幾十多來比較相應數的大小,在“試一試"中再利用比較計數器所表示數的大

小,揭示了其他兩種狀況:匕唳數的大小,先比位數,位數多的數大,位數少的數小、兩位數和

兩位數比較大小,當十位相同時,就比個位,個位大的那個數就大。接著在"想想做做"中,干

脆比較數的大小。這樣由詳細到抽象,便于學生理解和駕馭比較數的大小的方法.[目標預設]

1、學問目標:使學生駕馭100以內數的依次;學會比較100以內兩個數的大小的方法。

2、實力目標:培育學生匕蹴實力。

3、創新目標:培育學生探究規律的實力。

4、德育目標:使學生感悟到數學學問之間內在聯系的邏輯之美。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組織學生講自己是怎樣比、怎樣想的,把生活閱歷上升為數學相識。教學難點:

駕馭比較大小的方法

[設計理念]

本節課依據《數學課程標準》中提倡的自主探究、合作溝通,實踐創新教學學習方式,強調

從實際情境和學生已有的學問動身,為學生供應充分從事數學活動和溝通的機會,促進他們在自

主探究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駕馭基本的學問技能,同時獲得了廣泛的數學活動閱歷。

[設計思路]

在教學設計上以為學生供應現實而好玩的數學學習內容和學生自主學習的學習方式為理念,

在教學中注意學生視察比較和抽象概括實力的培育抓住“位數"和"數位"的排列依次進行比

較數的大小。教學中,我主要采納談話導入法和和引導發覺法,組織學生進行探討學習、小組合

作學習和自主探究。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有目的、有意識地支配了看一看、說一說、比一比等活動,

視察、思索、探討、練習相結合,發揮多媒體教學的優勢,協助驗證,幫助學生獲得有關數比較

的方法,真正做到讓學生參加獲得學問的全過程。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談話:昨天,老師讓大家回去了解家人的年齡,誰來匯報一下?(指名說)

2、剛才_x小摯友說他爸爸是36歲,爺爺是63歲,那么你們知道誰的年齡1大嗎?

3、要比較年齡的大小也就是比較數的大小,今日我們就來學習數的大小。(板書課題:匕蹴

數的大小)

二、合作學習,探究新知

層次一:比較數的大小,先比位數,位數多的數大,位數少的數小

Q)將數按數位分類

多媒體展示:學生口答,老師課件展示

(2)比大小

多媒體顯示:

一位數和兩位數比大小,學生口答,老師多媒體展示

多媒體顯示:

⑶練習并小結:

課件出示題目,指明學生口答,

你發覺了什么?

小結:比較數的大小,先比位數,位數多的數大,位數少的數小。

層次二:例題,兩位數和兩位數比較,先看十位上的數,十位上大的那個數就大。

(1)、出示多媒體主題圖

老師講解并描述故事:

在一個風和日麗的下午,潮水退去以后,沙灘上露出了漂亮的貝殼。一會兒,小松鼠、大白

兔都撿了一籃貝殼。4淞鼠數了數說:"我撿了38個貝殼」’大白兔數了數說:"我撿了46

個。"小松鼠說:"我撿得多。“大白兔說:"我撿得多。”究竟誰撿得多呢?你能給他們當一

下裁判嗎?

2、/」淞鼠、大白兔究竟海僉得多呢?為什么?請你把想法告知你同桌的小摯友。

3、全班溝通,激勵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有表揚說得對的小摯友。

4、指出:比較兩個小動物誰撿得多,也就是比較38與46的大小。(板書:46。38)在比較

兩個數的大小時,可以用多種方法。兩個數的大小關系可以用學過的數學符號表示,誰來寫一寫?

5、指名板書后讀一讀。

6、小結:兩位數和兩位數比較,先看十位上的數,十位上大的那個數就大。層次三:兩位

數和兩位數比較大小,當十位相同時,就比個位,個位大的那個數就大。

1、多媒體顯示63o68:

小結:兩位數和兩位數上匕較大小,當十位相同時,就比個位,個位大的那個數就3大。

2、試一試(出示計數器)

⑴看著計數器把數寫出來。(53、56;100、98)

(2)這兩組數我們能匕喂它們的大小嗎?(學生在書上完成)

(3)說說你是怎樣想的?小結學生比較兩個數大小的方法。

三、組織練習,深化提高

1、"想想做做"第2、3題

2、"想想做做"第4題

Q)小組中每人寫出1個個位是6的兩位數,比一比哪個,哪個最小,去掉重復的,排一排。

說說個位上是6的兩位數一共有幾個?是哪幾個?

(2)小組中每人寫出1個十位上是6的兩位數,比比哪個,哪個最小?

3、"想想做做"第5題

(1)看圖,兔媽媽給小兔照了3張照片:

猜猜各是什么季節?各個季節的溫度也不同,看了計溫的溫度計,老師寫出了3個表示氣溫

的數:2度、20度、35度。

(2)你能用符號表示3個數的大小關系嗎?

4、"想想做做"第6題:獨立完成,同桌檢直。

5、寫數嬉戲:學生隨意寫一個數。

⑴以小組為單位從小到大排一排。

(2)比30大比60小的數站起來排隊。

(3)個位是7的數站起來排隊.

(4)大于60的數站起來排隊。

四、仝課總結

今日的數學課你學得快樂嗎?你有什么收獲?

篇3:小學三年級數學教案

設計說明

"相識小數”是學生在相識了萬以內的數和初步相識了分數并且學習了常見計量單位的基

礎上進行的。為了讓這樣的概念教學在清楚、簡練的基礎上“活”起來本節課的教學特色如下:

1、注意情境的創設,激發學生的學習熱忱。

教學情境的創設有利于學生進行主動的視察、揣測、驗證、溝通等活動。本設計依據小學生

對身邊的事物總是充溢愛好和親切感這一特點,在教學中利用課件呈現生活中學生熟識的小數,

增加課堂教學的趣味性,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感受數學學問與現實生活的親密聯

系。

2、注意課堂練習的趣味性,在嬉戲中鞏固新知。

課堂練習在教學過程中是必不行少的一部分,也是實施有效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趣味性的

練習更加激發學生的練習愛好,對于學問的鞏固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本設計為了避開枯燥的練

習影響學生的學習愛好,把課堂練習轉化成數學嬉戲,采納猜謎語的形式,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

望,同時讓學生讀出謎底中每種小動物的身高數據,以達到鞏固小數讀法的目的。

課前打算

老師打算PPT課件

教學過程

0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課件出示教材91頁主題圖。

師:請看大屏幕,細致視察,你們發覺了哪些數學信息?

2、學生匯報視察到的數學信息。

3、把視察到的數和整數進行比較,發覺有什么不同?(視察到的數中有一個小圓點)

4、師歸納并板書:像3.45、0.85.2.60.36.6、1.2和1.5這樣的數叫做小數。

5、揭示課題:同學們,你們知道嗎?小數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用處特別大。這節課,就讓

我們走進小數的世界,來探究它們的隱私吧。(板書課題:相識小數)

設計意圖:從日常生活情境入手,以學生熟識的生活中的小數引入新課,有效地激發學生的

學習愛好,使學生自然而然地進入到學習情境之中。同時把小數和整數進行對比,使學生初步感

知小數的特點。

O合作溝通,解讀探究

1、小數的組成。

⑴相識小數點.

師:在分數中有一條線,我們稱之為分數線,那么小數中的這個小圓點我們為它起個什么名

字呢?

學生回答后,老師板書:"."叫做小數點。

(2)視察小數的組成。

師:視察這幾個小數,想一想都是由幾部分組成的?

(3)師舉例總結:小數由三部分組成。中間的圓點叫小數點,小數點左邊是整數部分,小數

點右邊是小數部分。

2、讀小數。

Q)試讀。

師:你們會讀這些小數嗎?誰能試著讀一讀。

指名讀3.45、0.85、2.60、36.6、1.2、1.5。

(2)質疑.

師:同學們在讀2.60時,小數點左邊的2和小數點右邊的60讀法一樣嗎?

(3)議一議:小數點左邊的數應當怎么讀?小數點右邊的數應當怎么讀?

(4)小結小數的讀法。

小數的讀法從整數部分讀起整數部分根據整數的讀法來讀整數部分是0的讀作"零";

小數點讀作"點";小數部分順次讀出每一位上的數字,不管有兒個0,都要一讀出來。

3、初步感知生活中小數的含義。

師同學們把這些小數寫得真美麗。老師在2.60和0.85的后面加上"元"就是商品的價格,

你們知道它們分別表示幾元幾角幾分嗎?

學生結合生活實際匯報。

師小結:用小數表示價格時,小數點左邊表示元,小數點右邊第一位表示角,小數點右邊其

次位表示分。

4、理解小數的含義。

(1)課件出示例1主題圖,提出問題.

師:王東的身高是多少?(1米3分米)假如用米作單位怎么表示?

(2)探究小數與分數的關系。

師: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少?(1分米)

師:1分米用米作單位是幾分之幾米?

師:用我們剛相識的小數表示就是0.1米。

師指著對應的數字問(0.1米):這個0表示什么?(0米,不到1米)這個1表示什么?Q分

米)那么0.1米就是1分米。

師:3分米用分數該怎么表示?用小數表示是多少米?(0.3米)

師:視察一下這兩個小數,它們有什么相同點?(小數點右邊都只有一個數字)我們把這樣的

小數叫做一位小數。

師:視察一下這兩個分數,它們有什么相同點?(分母都是10)

⑶小結.

小數是分數的另一種表示形式,非常之幾的數都可以寫成零點幾。

5、小數的與法。

師:我們已經會讀小數了,大家會寫小數嗎?大家試著把黑板上這幾個小數寫旗東習本上。

師巡察,收集不同的寫法,并板書。

學生推斷哪種寫法是正確的,從而讓學生明白小數點應寫在個位數字的右下角,是小圓點。

篇4:小學三年級數學教案

教學目標

1.結合詳細情景,體會三位數乘一位數乘法的意義。

2.理解并駕馭三位數乘一位數的筆算方法,能正確計算三位數乘一位數的筆算乘法。

3.在學習過程中初步學習簡潔的歸納、類匕母口有條理地思索,培育學生的數學實力。

4.在學習過程中獲得勝利體驗,堅決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念。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老師出示:28x4=16x7=29x4=43x2=12x4=

這節課我們就在學習了兩位數乘一位數筆算的基礎上,探討三位數乘一位數的筆算方法。

板書課題。

二、進行新課

1.教學例1

你能用臼己的話說一說題中說的“每天來回兩次"是什么意思嗎?怎樣要這樣列式呢?

同學們會算這道題嗎?那你們會算什么?

能說一說這節課學習的內容與前面學習的內容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嗎?

請同學們用你們駕馭的方法翔243x2,132x3.

2.教學例2

要求頭3個微波爐要用多少錢?該怎樣列式?

能說一說這個算式是什么意思嗎?

你覺得在計算連續進位的乘法時,要留意些什么呢?

三、鞏固練習

(1)指導學生完成練習五第1題。

(2)學生獨立完成練習五第2題。四、課堂小結

篇5:/」浮三年級數學教案

教學時間:

累計節數:

教學目的:

1、使學生了解一些日常的平安常識。

2、使學生學會自護自救。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事情需啊喲加倍留意和當心花待,否則很簡單發生危急,釀

成事故。

二、教授新課

1、防止燙傷

燙傷是生活中經常遇到的事故。在家庭生活中,最空見的是被熱水、熱油等燙傷。如何防止

燙傷呢?

(1.)從爐火上移動開水壺、熱油鍋時,應當戴上手套用布襯墊,防止干脆燙傷;端下的開

水壺、熱油鍋要放在人不易遇到的地方。(2.)家長在炒菜、煎炸食品時,不要在四周玩耍、打

攪,以防被濺出的熱油燙傷;年齡較大的同學在學習做菜時,留意力要集中,不要把水滴到熱油

中,臺則熱油遇水會U濺起來,把人燙傷。(3.)油是易燃的,在高溫下會燃燒,做菜時要防止

油溫過高而起火。萬一鍋中的油起火,千萬不要驚惶失措,應當盡快用鍋蓋蓋在鍋上,并且將油

鍋快速從爐火上移開或者熄滅爐火。

(4.)家里的電熨斗、電暖器等發熱的器具會使人燙傷,在運用中應當特殊當心,尤其不要

隨意去觸摸。

2、平安運用高壓鍋

用高壓鍋做飯,節約時間和能源,很多家庭都運用它。高壓鍋在運用時,鍋里的溫度高、壓

力大,所以平安問題非常重要。(1.)運用高壓鍋之前,首先要檢查鍋蓋的通氣孔是不是通暢,

平安閥是不是完好無損.

(2.)在運用中,不要觸動高壓鍋的壓力閥,更不要在壓力閥上加壓重物或者打開鍋蓋。

(3.)飯菜做好以后,不能立刻拿下壓力閥或者打開鍋蓋,要耐性地等待鍋里的高壓熱氣釋

放出來后,才能拿下壓力閥,打開鍋蓋。

意外事故的預防與處輅

生活中發生燙傷,可以實行以下幾種措施:

L對只有稍微紅腫的輕度燙傷,可以用冷水反復沖洗,再涂些涼爽油就行了。

2.燙傷部位已經起小水泡的,不要弄破它,可以在水泡四周涂擦酒精,用干凈的紗布包扎。

3.燙傷比較嚴峻的,應當剛好送醫院進行診治。

4.燙傷面積較大的,應盡快脫去衣褲、鞋襪,但不能強行撕脫,必要時應將衣物剪開;燙傷

后,要特殊留意燙傷部位的清潔,不能隨意涂擦外用藥品或代用品,防止受到感染,給醫院的治

療增加困難。正確的方法是fl兌去患者的衣物后,用干凈的毛巾或床單進行包袱。

三、總結

教學反思:

篇6:〃浮三年級數學教案

教學目標:

1,通過自主探究,相識時間單位年、月、日,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知道大月和小月,平

年和閏年。

2.記住每個月和平年、閏年的天數,初步學會推斷一年是平年還是閏年。

3.在探究過程中,培育視察、對比、概括實力,促進數學睡的發展。

教學重、難點:

重點:記住每個月的天數,了解年、月、日之間的關系。

難點:理解平年、閏年的判定方法。

教學打算:

不同年份的年歷、自學感悟、制月歷的表格

教學設計過程:

導入環節

(師生談話并出示地震和奧運會圖片)

同學們,剛剛過去的xx年有很多日子讓我們難以遺忘。還記得這是哪一天嗎?這一天呢?

(生述)

剛才敘述時間時用到了比時、分、秒大的時間單位年、月、日。關于年、月、日,你們知道

什么?

(生述)

同學們說了很多,是不是你們說的這樣?這節課我們具體探討一下有關年、月、日的學問。

(板書:年月日)

自學感悟環節

每個同學手中都有一張年歷,下面我們對它進行細致視察并獨立完成目學感悟表上提出的問

題。(生視察并獨立完成)

匯報:誰來匯報一下你們的視察結果?(生述師板書)

預設:

生:一年有12個月

生:1、3、5、7、8、10、12月每個月有31天;4、6、9、11月每月有30天.

師:你視察的是哪一年的在歷?

生:xx年的。

師:誰視察的不是xx年的?(生舉手)

師:那你們發覺哪些月有31天?哪些月有30天?和他說的是不是一樣?

生:一樣。

(師隨即介紹大月和小月)

生:2月有28天

生:2月有29天

生:有些年2月有28天,有些年2月有29天

(師介紹平年和閏年)

生:一年有365天。

師:你是怎么列式的?

生:31+28+31+30+31+30+31+31+30+31+30+31=365

師:算出一年有365天的同學都是這樣列式的嗎?

生:31乖7再力口上30乖4再力口28等于365天。

師:是不是每年都有365天?

生:不是。還有366大。

師:因為平年閏年2月天數不同,所以平年閏年全年的天數也不同。平年一年有365天,

閏年一年有366天。

師:我們做個舉手嬉戲:聽到大有舉左手,聽到小月舉右手。(師生共做)

師:我發覺總有出錯的同學,誰有什么好方法能讓我們很快記住每個月的天數?

生:拳頭法.(生并做介紹)

師:書上也介紹了這種方法,和你說的是不是一樣?打開課本48頁,看誰看得最仔細。

(生看)

師:會數了嗎?

(師生共同看大屏幕數一次)

師:除此之外還有別的方法嗎?

生:兒歌法。

師:(師課件出示)每人讀三次,看誰先讀完。

師:"臘"是什么意思?"三十一天永不差"是什么意思?

自學檢測環節

師:下面檢測一下大家對剛才內容的理解。

(課件出示練習題:)

重難點突破環節

(課件出示1984—1994年二月天數統計表)

師:同學們,從這個表中你們能發覺什么?

生:每相鄰的4年中有一個閏年.

師:平年和閏年為什么會這樣有規律地出現?

(出小小資料并請一個同學讀一讀)

師依據這一規律有人發覺平年和閏年的出現與4有這樣的關系(課件出示1984-…1994

年年份除以4的算式)

師:通過這些算式看誰能找到平年和閏年的隱私?

生:年份除以4有余數的這一年就是平年,年份除以4沒有余數的這一年就是閏年。

重難點檢測環節

(課件出示練習題:)

篇7:小學三年級數學教案

教學時間:

累計節數:

教學目的:

1、使學生了解一些用電的平安常識。

2、使學生學會正確、平安的用電。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有一個和你們差不多大的小摯友明明,有一天,他在家里看電視,突然想吃蘋果,就起

身急匆忙的洗了一個蘋果,也忘了擦手.等他回來一看,喜愛的電視節目已經結束了,他便走到

電視機前去換頻道。你們猜,這時候發生什么事了?

2、明明剛一碰上去,手便被打了一下,原來是觸電了,從今以后他再也不敢用濕手去碰電

器了。你們在家里發生過這樣的事嗎?

二、教授新課

1、基本的平安用電常識(1)、相識電源的總開關,學會在緊急狀況下切斷電源(2)、不

要受或導電物去接觸、探視電源插座內部(3)、不要用濕手觸摸電器,不用濕布擦拭電器(4)、

電器運用完畢后應拔掉電源插頭,插拔電源插頭時不要用力去拉電,以防止電線絕緣層受損X5入

發覺有人觸電要設法剛好關掉電源,或者用干燥的木棍將觸電者與帶電器分開。

2、平安運用電器

3、平安用電標記:

(1)你們了解平安用電標記嗎?

(2)平安用電標記分為顏色標記和圖形標記.顏色標記常用來區分各種不同性質、不同用

途的導線,或用來表示某處平安程度。圖形標記一般用來告誡人們不要去接近有危急的場所。

(3)紅色、黃色、藍色、綠色、黑色,你們知道都是用來標記什么的嗎?

(4)老師結合圖片向學生講解不同顏色標記代表的不同含義

4、預防觸電

(1)我們生活中的每一個角落幾乎都存在電。你們知道怎樣預防觸電嗎?(2)師生共同

總結用電嘗試:家電停止運用時,要拔掉電源插頭;手、腳和身體濕的時候不要觸摸電器;不要

把手伸進運轉的電風扇、攪拌機和水果榨汁機里等等。

5、觸電后怎么辦

(1)觸電后應馬上拉下電源開關或拔掉電源插頭。

(2)快速撥打電話,你(知道應當撥打什么電話號碼嗎?(3)假如無法剛好找到或者斷

開電源,應當怎么辦?

三、總結

教學反思:

篇8:小學三年級數學教案

一、教學目標:

:體會引入復式統計表的必要性,體會復式統計表的優點。初步了解復式統計表的格式,能

正確地填與表格,并對表中數據進行合理分析。

:經驗統計的全過程,體會復式統計表的產生及其優越性,增加統計的意識和實力。

:感知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增加數學學習的愛好,培育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創新精神。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占.

1、把幾個單式統計表合并成復式統計表,體會引入復式統計表的必要性。

2、能依據統計表中的數場是出并回答簡潔的問題,并能夠進行簡潔的分析。

難點:把幾個單式統計表合并成復式統計表,體會引入復式統計表的必要性。

三、教具學具

課件一張統計表

四、教學設計

(一)激趣引入

1、在工作之余,我最喜愛看書,誦讀經典,在國學中感知中國上下五千年的博大與精深。

你喜愛哪些活動呢?學生匯報,師點評。

2、師:猜猜看,咱們班男生最喜愛的課外活動會是什么?女生呢?(學生匯報,師點評)

3、師:咱們猜的正確嗎?這要驗證一下,下面我們班的小統計員幫老師完成了三年級男、

女生最喜愛課外活動的統計,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4、播放課件。師:你們能將他們的統計結果匯總在下面的統計表里嗎?請同苧完成統計表

一和二。

要求:兩人一小組,一人完成一項并檢查自己同伴的結果。

5、學生匯報。師依據匯報完成課件空白處,并小結。

(二)感受復式統計的必要性,

1、細致視察這兩張表,他t口有什么共同之處?

2、我們把這種反映單一狀況的統計表稱為單式統計表,像這兩種單式統計表我們可以把它

們合并成一個統計表。這也是我們今日要學習的主要內容。板書:統計表。

3、小組合作探討合并方法。

這一張統計表里都應當有哪些項目呢?

4、學生匯報合并結果。投影演示。

(三)課件演示復式統計表合并、及進一步了解復式統計表

1、師揭題:孩不門,像這樣的統計表我們就叫它復式統計表。師板書:復式。學生讀課題。

2、介紹復式統計表。在這張統計表中,咱們最大的創新在哪里?(在第一個格子)這個格子啊!

在數學上我們叫它表頭。右上部分表示的是橫欄的類別即:茄力。左下部分表示的是豎欄的類別,

即性別。中間是我們填寫的數據,即人數。

3、依據統計表完成問題。

Q)參與統計的女生共有多少人?男生呢?

(2)你還能提出哪些問題?

(3)男生喜愛踢踢球的比女生喜愛踢球的多幾人?

(四)解讀統計表并思想教化

師:你對調查的結果有什么看法或建議?

(五)生活運用,鞏固新知

1、師:中國是一個宏大的國家,我們的祖國不論是經濟、軍事還是體育都走在世界的前列。

以體育為例,每四年一次的奧運會,近五屆競賽中,中國的獎牌數都在世界前三。讓我們來看一

下中國體育健兒的在奧運會上所獲得的金牌吧!

課件出示。第29——31屆奧運會金牌統計。

2、統計表的項目有哪些?

3、請細致視察并回答問題。下面哪些說些是正確的?

中國第29屆奧運會獲得的金牌數最多?(正確)

俄羅斯獲得的金牌一屆比一屆少。(錯誤)

每屆都是美國獲得的金牌最多。(錯誤)

4、世界正在發生著改變,入的體育素養也在一天一天的變更,中國在進步,世界也在進步,

所以每一塊金牌的獲得都來之不易,運動健兒們付出了很多的汗水。美國是世界體育強國,我們

新疆也是一個中國體育強省,信任在不久的將來,我們也會一路追逐,超過美國。同學們,希望

在你們!

(六)學問檢測

1、出示學生最喜愛看的電視節目統計表。

2、男生一人統計,并將結果寫在黑板上。

3、女生一人統計,并將結果寫在黑板上。

4、你們對統計結果有什么看法或建議?

5、統計表完成了,請回答下面的問題。

Q)女生喜愛什么節目的人最多?男生呢?

(2)有女生和男生都比較喜愛的節目嗎?

(3)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

(七)小結

今日我們探討了什么內容?你有什么收獲?復式統計表有哪些優點呢?板書便于比較、簡潔。

(八)板書設計

篇9:小學三年級數學教案

教學內容

義務教化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西南師大版)四年級(下)第51-54頁主題圖、例1、例

2及課堂活動第1~3題,練習十第1~5題。

教學目標

1、通過試驗,使學生知道三角形的穩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應用

2、培育學生視察、操作白摩力和應用數學學問解決實際問題的實力。

3、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培育學生學習數學的愛好。

教學重點:

駕馭三角形的特性.

教學難點:

三角形的穩定性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教具打算:

木條制作的長方形和三角形、不條、三角板等

教學過程

一、嬉戲導入

1.請兩位學生到黑板前學交警指揮交通車時的各種動作姿態。

2.指名兩位學生在黑板上畫出剛才所視察交警的手與手、手與身軀構成的角。

3.指名學生將角的兩邊上取兩點,再將兩點連接起來得到第三條線段,并說出是一個什么圖

形?

多媒體出示生活中形態是三角形的物體,讓學生視察后,你想探究三角形的哪些問題?

學生自由提問。

板書:意義、特征、特性

二、探究新知

(-)理解三角形的意義

1.學生用小棒隨意擺出一個三角形。

老師出示幾個具有代表性的圖形:

(1)(2)(3)

學生探討三個圖形,是不是都是三角形?為什么?

剛才大家在推斷上述三個圖形是不是三角形時都留意到三條線段,圍成等這些重要條件(板

書:三條段、圍成),誰能說說什么是三角形嗎?(由三條線段圍成的圖形叫三角形)

2.練習

(1)舉出日常生活中見到的三角形。

(2)推斷下列哪些圖形是三角形,并說明理由。

(1)(2)(3)(4)(5)

(二)探究三角形的特征

(1)雖然三角形的形態各不相同,但也有相同的地方,誰能說說有哪些地方相同呢?(分

組探討)

(2)小組指定代表說說探討的結果。

板書:邊——3條

角——3個

頂點——3個

(3)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說說三角形的特征。

學生閱讀教材上的內容。

多媒體出示三角形,讓學生指出三角形的邊、角、頂點。

(4)學生指出三角板上的邊、角、頂點。

(三)探究三角形的特性

多媒體出示電線桿、自行車、貨柜架等實物圖,讓學生指出其中的三角形.

提問:為什么這些部位要做成三角形?(分組探討后,指定學生回答)

學生操作:用木條釘成平行四邊形和三角形,然后用力拉、推,讓學生視察,大家會發覺什

么?

這說明三角形具有什么特性?(穩定性)

舉誕生活中見到哪些物體的哪些部位是做成三角形的。

三、練習.

1.隨意畫一個三角形。

2.學生在釘子板上圍出不同的三角形。

3.折一折:把一張名網角在折,能數出幾個三角形?再對角對折,又能數出幾個三角形呢?

4.說說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應用了三角形的特性?

四、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探討了三角形的哪些問題?你有哪些收獲?

板書設計:

三角形的特性

意義:由三條線段圍成的圖形叫三角形。

特征:邊——3條

角一3個

頂點一3個

特性:穩定性。

篇10:小學三年級數學教案

教學目標

L痹謔導、視察與推算的活動中,相識1噸物品有多重,建立噸的概念。

2、閉莆漲3擻攵值慕率,能進行簡潔換算。

3、迸噤學生的想象實力與實際應用的實力。

教學重點

建立噸的概念。

教學打算

1、鼻肝生課前去調查貨車的載重量。

2、苯淌中急柑遢爻印1桶水、等。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同學們,課前老師請大家去視察和了解貨車的載重量,誰情愿把你了解到的信息與大家溝通?

學生溝通自己看到的貨車車身上寫著準載2噸、4噸……

老師發覺了一輛長安小貨車,車身上寫著準載1000千克,另一輛小貨車車身上寫著準載1

噸,哪輛車的準載量大?

引發學生的爭議,進而引出課題。

今日這節課,我們一起來相識噸。(板書:相識噸)

二、建立概念

1、比鮮1噸

Q)請一個體重大約是25千克的學生站上體重秤。告知大家,三年級的“浮生大約重25千

克。

同臬相互抱一抱,或者背一背。說一說對25千克的感受。

(2)請4個學生上臺,算一算,他們的體重一共約是多少千克?

想象一下,把這4個學生都壓在你身上,感覺怎樣?100千克重不重?

(3)請40個學生起立,算一算,他們的體重一共約是多少千克?

想象一下,把這40個學生全都疊在你身上,會怎樣?1000千克重不重?

(4)1000千克就是1噸。1噸重不重?

板書:1噸=1000千克。

2、彼閱凰悖加深對1噸的相識

(1)出示重20千克的一桶水,放在體重秤上。請學生用手拎一拎,說一說感受。

推算一下,多少桶水重1噸?

(3)出示重50千克的1袋米。請學生用手提一提(先請一個學生提,再請兩個學生一起提,

然后請三個學生一起提),說一說感受。

推算一下,多少袋米重1噸?

3、畢服幌耄生活中還有明陛地方用到噸

啟發學生舉例:如大象約重4噸,大黃牛約重1噸,家中上月用水約5噸……

老師舉例:城市家庭每月的排放污水量,城市家庭全年生活垃圾量,每人每年消耗的食品量?….

從而進行環保教化。

與克、千克相比較,你認為什么狀況下運用噸作單位?

結論:計量很重的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噸作單位。

三、相識進率

1噸=1000千克。

Q)出示兩輛車的圖片,其中一輛車身上寫著2000kg,另一輛車身上寫著4噸。

填一填:2000kg=D^4噸=()kg

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

啟發學生說出1000千克是1噸,2000千克就是2噸;1噸是1000千克,4噸是4000

千克。

噸與千克的進率是1000。把用千克作單位的數換算成用噸作單位的數,要去掉3個0;把

用噸作單位的數換算成用千克作單位的數,要加上3個0.

(2)推斷.

(3)解決問題。

①看圖,這幅圖告知了我們哪些信息?提出了什么問題?

②學生獨立思索,獨立解答。

③老師:在解決這個問題時,你遇到了什么狀況?怎樣思索的?

學生:都變成用千克作單位的數,噸

25=5000kg,5000-2000=3000(kg)o

總結:可以統一成用噸作單位,也可以統一成用千克作單位。

四、全課小結(略)

五、課堂練習

六、課后延長(可用計算器)

一個雞蛋大約重50克,假如1個人1天吃1個雞蛋,多長時間能吃掉1噸雞蛋?

篇11:小學三年級數學教案

教學目標:

1、通過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素材,在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中充分體會時、分、秒的實際意

義。

2、通過練習,學生比較嫻熟地進行一些簡潔的時間計算。

3、進一步了解數學在現駐活中的應用,增加學習數學的愛好和信念,形成獨立思教學內

容:

教學重點:

時間單位的簡潔轉換和求經過時間的方法。教學難點用時針的學問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基本練習

1、完成"練習一"第3題。

要求學生先估計,再實際進行驗證,驗證的數據可以由學生和家長一起完成。

2、完成"練習一"第4題。先讓學生獨立完成,再讓學生說一說每一題是怎么比較的,允

許學生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比較,只要說得有道理就行。

3、完成"練習一"第5題。

讀讀書上的三個例子,并要求學生依據生活閱歷說一說做這些事情須要多長時間.

4、完成"練習一"第6題。

先讓學生嘗試做一做,分別測量在跑步搬韁后,1分鐘內心招懷口呼吸次數的改變狀況。

5、完成"練習一"第8題.

學生計算經過的時間。假如部分學生有困難,讓他們借助鐘面模型加以演示、理解,老師賜

予適當的幫助。

6、完成"練習一"第9題。

指名說說題意。學生獨立列式,說說自己的計算方法。

二、補充題目。

1、1分二秒

4時二分

9分。9杪

36分。2時5分二秒

150秒。2分

400分。4時

10分。1時

2、電影《奇妙的宇宙》從2:05起先,到2:50結束,這場電影放映了多長時間?

三、全課總結

你現在回算經過的時間嗎?計算經過的時間應留意什么?

四、布置作業

"練習一”的第

10、11題教學反思:

本節練習課,通過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等活動,培育了學生獨立思索、勇于創新、擅長表達的

實力。學生在傾聽與表達中,可以學到的時間計算方法,體驗到將數學學問應用與生活的歡樂。

其次單元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

篇12:小學三年級數學教案

教學目標:

1、通過梳理學問點一級詳細的題目練習,讓學生進一步駕馭本單元所學的口算、筆算的方

法,能夠正確、嫻熟地計算。

2、通過創設詳細情境,讓學生進一步體會估算的方法和意義,能依據詳細的狀況選擇合適

的估算策略。

3、培育學生總結、歸納及敏捷運用學問的實力。教學重點:

正確、嫻熟地計算兩位數加、減兩位數、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教學難點:

能夠進行合理的估算并能運用所學學問解決問題。教學步驟:

一、復習導入

L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口算方法。(1)提問:怎么口算兩位數加兩位數?

小結:兩位數加兩位數,可以把其中一個加數拆成整十數和一位數,然后與另一個加數依次

相加,這樣口算更加快捷。(2)提問:怎么口算兩位數減兩位數?

小結:兩位數減兩位數,可以把減數拆成整十數和T立數,然后從被減數中依次減去,這樣

口算比較便捷。

2、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的筆算。

提問:計算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的筆算須要留意什么?小結:列豎式時,數位對齊,相

同數位上的數才能相加減,從個位加(減)起,哪一位上滿十向前進一(哪一位上不夠減向前一

位退一當十),主要不要漏加進來的一(不要漏減走的一)O

3、它們之間有什么聯系?

(1)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可以用兩位數的加減法進行口算。如650+340其實就是65

個十減34個十,等于31個十。

(2)方式雖然不同,一個口算,一個筆算,但是運算的算理一樣,都是滿十進一,退一當

十。……

(給學生自由發言,只要合理都賜予確定)

二、基本練習

L口算。

52+35=

86-34=

47+33=

36+20=23+69=

62-18=

70-26=

65-15=學生獨立思索后,指名回答,說說口算思路。提問:口算時要留意什么?哪些地方

簡單出錯?

2、計算。

650+340=

370+480=

390+250=

520+300=840-560=

750-540=

440-150=

600-240=分組活動,看哪一組最快最準做完?然后各組委派一人匯報結果。可以選擇口算

的方法,也可以選擇列豎式的方法。

3、估算.

(1)出示教材第19頁第2題課件,組織學生讀題,從中獲得信息。思索:如何列式計算?

(2)學生溝通后板書:632-441.(3)提問:這個和我們例4中的估算有什么不一樣?如

何進行估算呢?

(4)學生探討估算的方法,然后溝通算法。

算法一:632大約是600,441大約是400,600-400=200,大約多200個座位。

算法二:把632看成620,441看成440,620-440=180,大約多180個座位......

估算的方法不局限于一種,只要學生回答的合情合理,均賜予確定。并比較這些估算的方法

有什么不同,哪種更合理。

三、鞏固練習

L完成"練習四"的第1題。

兩人一組,輪番出題計算,比一比,看誰算得又快又準,相互之間評一評。

2、完成"練習四"的第2題。

比較每一題的大小。此題不能干脆進行比較,需先進行加、減法的計算,得出結果后才能把

左右兩邊進行比較。

3、完成"練習四"的第3題.

細致視察圖文,明確須要解決的問題,以及解決問題所需的條件,然后依據詳細狀況合理地

進行估算。并想一想,提出其他的數學問題并解答。

四、課堂小結

本節課我們梳理了哪些學問?本單元的學問中你還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學生發言,老師點評,解疑答惑。板書設計:教學反思:

篇13:小學三年級數學教案

教學目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