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備考指南-語文必修上冊》課件-3.5第三單元 生命的詩意·文學閱讀與寫作-情境一 縱向研修學習-文本解讀-9 《念奴嬌·赤壁懷古》《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聲聲慢(尋尋覓覓)》-篇目一 念奴嬌·赤壁懷古_第1頁
《高中備考指南-語文必修上冊》課件-3.5第三單元 生命的詩意·文學閱讀與寫作-情境一 縱向研修學習-文本解讀-9 《念奴嬌·赤壁懷古》《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聲聲慢(尋尋覓覓)》-篇目一 念奴嬌·赤壁懷古_第2頁
《高中備考指南-語文必修上冊》課件-3.5第三單元 生命的詩意·文學閱讀與寫作-情境一 縱向研修學習-文本解讀-9 《念奴嬌·赤壁懷古》《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聲聲慢(尋尋覓覓)》-篇目一 念奴嬌·赤壁懷古_第3頁
《高中備考指南-語文必修上冊》課件-3.5第三單元 生命的詩意·文學閱讀與寫作-情境一 縱向研修學習-文本解讀-9 《念奴嬌·赤壁懷古》《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聲聲慢(尋尋覓覓)》-篇目一 念奴嬌·赤壁懷古_第4頁
《高中備考指南-語文必修上冊》課件-3.5第三單元 生命的詩意·文學閱讀與寫作-情境一 縱向研修學習-文本解讀-9 《念奴嬌·赤壁懷古》《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聲聲慢(尋尋覓覓)》-篇目一 念奴嬌·赤壁懷古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三單元

生命的詩意·文學閱讀與寫作篇目一

念奴嬌·赤壁懷古課前篇

自主學習課堂篇

研修學習課前篇

自主學習任務一

重積累——了解作者、背景等文學文化知識1.作者及背景

【作者簡介】蘇軾(1037—1101年),嘉祐二年(1057年)進士及第,輾轉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職。蘇軾一生坎坷,多次被貶官放逐。在宋神宗時曾受重用,然因新舊黨爭,屢遭貶抑。元豐二年(1079年)遭遇宋代第一起文字獄——“烏臺詩案”,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舊黨當權,召還為翰林學士;新黨再度秉政后,又貶惠州,再貶儋州,后死于常州。他在去世前曾寫過一首《自題金山畫像》:“身如已灰之木,心似不系之舟。問汝平生功業(yè),黃州惠州儋州。”宋高宗時追贈太師,謚號“文忠”。蘇軾與他的父親蘇洵、弟弟蘇轍皆以文學聞名,世稱“三蘇”,與“三曹”(曹操、曹丕、曹植)齊名。蘇軾思想復雜,可用“外儒內道”概括。“外儒”即尊主憂國,渴望建功立業(yè);“內道”即超然物外的曠達態(tài)度。既有積極進取的精神,又交織著齊生死、等是非的虛無態(tài)度,交織著儒家的積極入世、道家的超脫出世、佛家的四大皆空。蘇軾是北宋中期的文壇領袖,其文縱橫恣肆,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其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為豪放派代表,并稱“蘇辛”;蘇軾善書,擅長行書、楷書,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蘇軾擅長文人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瀟湘竹石圖卷》《古木怪石圖卷》等傳世。

【背景介紹】《念奴嬌·赤壁懷古》是一首懷古詞,寫于神宗元豐五年(1082年),作者在“烏臺詩案”之后被貶到黃州時期。黃州附近有個“赤鼻磯”,相傳即三國時周瑜大敗曹操的赤壁,其實此處并非赤壁大戰(zhàn)處。作者在詞中寫的就是游覽這個“赤壁”的所見、所想,借詠史表達了詞人對古代英雄豪杰的緬懷和對功業(yè)早就的周瑜的仰慕之情,又聯(lián)系到自己的現(xiàn)實處境,遂產生了年歲將老、壯志難酬的無限感慨。這首詞就是他復雜心情的集中反映,詞中抒寫的是郁積在他心中的塊壘,然而格調是豪壯的,跟失意文人的同主題作品顯然不同。2.其他文學文化知識(1)《念奴嬌·赤壁懷古》

“念奴嬌”是詞牌名。念奴是唐朝天寶年間的著名歌妓,“善歌唱……聲出于朝霞之上,雖鐘鼓笙竽,嘈雜而莫能遏”。傳說唐玄宗曾親自作曲填詞,命念奴歌唱,果然嬌滴滴如夜鶯啼鳴,婉轉轉似百靈放歌,活潑潑如鴛鴦戲水。玄宗龍顏大悅,遂將此曲定名為“念奴嬌”。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流傳千古,首句為“大江東去”,末句為“一尊還酹江月”,故“念奴嬌”又名“大江東去”或“酹江月”,這是取蘇軾這首詞中的句子為調名。“赤壁懷古”是詞的題目。“懷古”點明這是一首懷古作品。懷古作品追懷古昔,懷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跡,目的還在于“寫今”。(2)豪放派

豪放派是宋詞的一個流派,與婉約派并稱為宋詞兩大詞派。豪放派特點是創(chuàng)作視野較為廣闊,氣象恢弘雄放、汪洋恣肆,崇尚直率,而不以含蓄婉曲為能事。喜用詩文的手法、句法寫詞,語詞宏博,用典較多,不拘守音律。它不僅描寫花間月下,而且更喜攝取軍情國事那樣的重大題材入詞,使詞能像詩文一樣反映生活,所謂“無言不可入,無事不可入”。代表人物有蘇軾、辛棄疾。豪放詞共同特點:要有壯闊景;要寫英雄事;要表功業(yè)志;要抒蒼涼情。任務二

夯基礎——積累、梳理字詞一、文意疏通二、語言積累1.音要讀準,在表格中填寫加點字的讀音故<zzd>壘</zzd>______<zzd>酹</zzd>______公<zzd>瑾</zzd>______<zzd>綸</zzd>巾________雄<zzd>姿</zzd>_____<zzd>檣櫓</zzd>___________lěilèijǐnguānzīqiáng

lǔ2.古今異義大<zzd>江</zzd>東去古義:________今義:泛指大河。長江3.詞類活用(1)

大江<zzd>東</zzd>去(

)名詞作狀語,向東(2)

<zzd>羽扇綸巾</zzd>(

)名詞作動詞,拿著羽扇,戴著綸巾(3)

檣櫓<zzd>灰</zzd>飛<zzd>煙</zzd>滅(

)名詞作狀語,像灰一樣,像煙一樣課堂篇

研修學習任務一

誦讀——重感悟1.整體感知這首詞的內容,完成下面的表格。內容概括具體描寫(請用原文詞語或句子)上片:吟詠赤壁、懷想古人所見: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想: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片:仰慕英雄、感嘆自己所憶: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慨: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江、故壘、亂石、驚濤千古風流人物、一時多少豪杰雄姿英發(fā)、檣櫓灰飛煙滅早生華發(fā)、人生如夢2.“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在上下片中起到什么作用?[答案]

過渡。“江山如畫”承上,“一時多少豪杰”啟下,由狀景過渡到狀人,十分自然。這一聲感嘆將懷古之情和江山之勝融為一體。“一時多少豪杰”是虛寫,既照應了開頭“千古風流人物”,又為下片寫周瑜作鋪墊。任務二

精讀——重賞析1.“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在全詞中起什么作用?[答案]

詞一開篇,江山、歷史、人物逐一奔入眼底,引起懷古思緒。境界開闊,氣象恢宏,統(tǒng)領全詞。大江東去,淘空一切,喚起我們所有的向往。“浪”怎能沖洗千古風流人物呢?顯然是作者的感情在起作用,使無數(shù)杰出人物在作者的視野里都如滾滾長江水一去不復返。這三句形象生動傳神,由江水而想到歲月,寫景和抒情議論結合得天衣無縫。給人以強烈的感情沖擊,并產生對歷史和人生的思索。2.賞析“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寫景的妙處。[答案]

“亂”,寫出岸邊巖石山崖之險怪、奇形怪狀;“穿”,寫出陡峭山崖直插云霄的高峻氣勢(夸張,繪赤壁山石之形);“驚”,本意為馬受驚狂奔,寫出了江水的波濤洶涌;“拍”,突出驚濤駭浪與江岸搏擊的力度(擬人,動作描寫,也繪赤壁景色之聲);“卷”,寫波濤力量之浩大,形象地表現(xiàn)了赤壁之水的狂瀾奔騰;“雪”,從色彩上表現(xiàn)巨浪之態(tài)(比喻,繪出浪花形、色)。三句展現(xiàn)了赤壁之景氣勢恢宏、壯麗雄奇、奔放豪邁的特點。用詞精妙,有動有靜、有聲有色,詩人抓住懸崖、陡壁、怒濤、波浪這些可視性極強、變化宏大的形象,正面描寫赤壁的景色:陡峭的山崖散亂地高插云霄,洶涌的駭浪猛烈地搏擊著江岸,滔滔的江流卷起千萬堆澎湃的雪浪。一掃平庸萎靡的氣氛,頓時把讀者帶進一個奔馬轟雷、驚心動魄的奇險境界,使人心胸為之開闊,精神為之振奮。這種格調正與赤壁作為古戰(zhàn)場的地理位置遙相呼應,從中不難想象出當時戰(zhàn)斗的激烈和周瑜統(tǒng)領水軍英勇作戰(zhàn)的戰(zhàn)斗風姿。這里只用十三個字,便從形、聲、色幾方面生動地勾畫出這個古戰(zhàn)場的壯麗雄奇的圖景,表達了作者熱愛祖國江山的感情,同時也為下面歌頌周瑜作了鋪墊和蓄勢。任務三

研讀——重探究1.詞的下片塑造了周瑜怎樣的形象?其作用是什么?[答案]

“小喬初嫁了”寫出了周瑜的年輕有為,美人襯英雄;“雄姿英發(fā)”寫周瑜氣概不凡,風姿俊朗;“羽扇綸巾”寫其從容儒雅;“談笑間”表現(xiàn)其指揮若定;“檣櫓灰飛煙滅”則表明戰(zhàn)果輝煌,大獲全勝,建立了蓋世功業(yè)。塑造周瑜的英雄形象是為了和自己形成對照,自然引出下文對自身功業(yè)無成的感慨。2.有人說,“人生如夢”表達了作者消極頹廢的處世態(tài)度,你怎樣看待這一問題?請說明理由。[答案]

觀點一:我認為作者確實是有些消極的。關于“人生如夢”,我覺得作者的意思是,人生如夢,自己的一生又算得了什么呢,在這千古風流人物都被淘盡的大江之畔,看到這千古不變的江月,不禁令人感慨明月之永恒、人生之短暫,感嘆再大的功業(yè)也敵不過歲月,也終將被這歲月之長河湮沒。所以說,他的人生態(tài)度確實有些消極,充滿了悵惘和傷感。觀點二:我不認為作者是消極的。“人生如夢”看似充滿了悵惘和傷感之情,其實并不然。詩人以“人生如夢”自慰,表現(xiàn)的是他曠達的胸襟。因為作者并沒有想到隱退或表現(xiàn)出要及時行樂的情緒,故他并不甘于消極。他遙想公瑾當年,感嘆壯志難酬,正表現(xiàn)了他積極入世的志向。任務四

擴讀——重思維虛實結合

《念奴嬌·赤壁懷古》中實寫的是“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是眼前之景,穿空之石,拍岸驚濤,襯托出環(huán)境的兇險,襯托出周瑜年輕有為,是以實襯虛,這樣寫的好處是使畫面生動形象;面對雄壯的赤壁之景,作者回憶歷史人物周瑜和歷史事件火燒赤壁,是襯托周瑜的年輕有為,抒發(fā)自己遭貶后的失意,是以虛襯實,這樣寫的好處是使情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