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八上歷史第七、八單元基礎知識_第1頁
2024年八上歷史第七、八單元基礎知識_第2頁
2024年八上歷史第七、八單元基礎知識_第3頁
2024年八上歷史第七、八單元基礎知識_第4頁
2024年八上歷史第七、八單元基礎知識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年八上歷史第七、八單元基礎知識第七單元

人民解放戰爭第23課內戰爆發(一)重慶談判1.時間:1945年8月—10月2.地點:重慶(渝)3.人物:毛澤東、周恩來等人4.雙方目的:蔣介石:①爭取時間,準備內戰;②在政治輿論上獲得主動。中共:盡一切可能爭取和平。5.結果:1945年10月10日,國共雙方簽署《政府與中共代表會談紀要》,即“雙十協定”。6.內容:以和平、民主、團結、統一為基礎,長期合作,堅決避免內戰,建設獨立、自由和富強的新中國。7.1946年1月10日,政治協商會議在重慶舉行。8.重慶談判和政治協商會議召開的影響:為中國實現民主統一、和平建國帶來了一線曙光。(二)國民黨發動內戰1.爆發標志:1946年6月,蔣介石全力圍攻中原解放區2.全面進攻:10月,國軍占領張家口,全面進攻達到最高峰。3.重點進攻:1947年3月,國軍全面進攻被粉碎,開始發動對陜北解放區與山東解放區的重點進攻。(三)解放區軍民的自衛反擊1.著名論斷:毛澤東“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2.戰果:①半年的自衛反擊戰,粉碎了國軍的全面進攻;②陜北:青化砭、沙家店戰役,粉碎國軍對陜北的重點進攻;③山東:孟良崮戰役消滅國民黨王牌主力整編第七十四師,打退了敵人對山東解放區的重點進攻。④東北民主聯軍:臨江戰役,消滅國軍數萬人,扭轉戰局。第24課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一)解放區的土地改革1.背景:抗日戰爭勝利后,中國共產黨將抗戰時期的減租減息政策改為實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2.時間:1947年;文件:《中國土地法大綱》;實行范圍:解放區3.內容:沒收地主土地,廢除封建剝削的土地制度,實行耕者有其田,按照農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4.總路線:依靠貧雇農,團結中農,有步驟、有分別地消滅封建性剝削的土地制度,發展農業生產。5.意義:①使農村的階級關系和土地占有狀況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激發了農民革命和生產的積極性;②翻身農民踴躍參軍參戰,為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二)三大戰役——國民黨主力基本上被消滅,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戰爭在全國的勝利。戰役名稱時間戰術指揮者作戰部隊意義遼沈戰役

1948.9-11關門打狗(錦州)林彪、羅榮桓東北人民解放軍解放了東北全境?;春鹨?948.11-1949.1猛虎掏心(徐州)劉伯承、陳毅、鄧小平、粟裕、譚震林中原解放軍、華東解放軍解放長江中下游以北廣大地區。(人民群眾用小車推出來的勝利)平津戰役1948.11-1949.1甕中捉鱉(張家口、天津)林彪、羅榮桓、聶榮臻;北平國民黨總司令:傅作義東北解放軍和華北解放軍華北全境基本解放。(三)解放戰爭勝利1.渡江戰役:1949年4月,人民解放軍發動了渡江戰役“百萬雄師過大江(長江)”,2.南京解放時間: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國民黨殘余勢力敗退臺灣。3.意義:標志著統治中國22年的國民黨政權垮臺了(1927-1949)。4.歸納共產黨在解放戰爭中為什么能打敗國民黨?-------得民心者得天下①共產黨得到人民群眾的衷心擁護,人民群眾對解放戰爭的積極支援;②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

③人民解放軍的英勇善戰。(中國共產黨贏得解放戰爭勝利是人民選擇的結果)附:國共關系發展史同盟會建立時間:1905年(1912年同盟會改組為國民黨)

共產黨建立時間:1921年

第一次合作:1924-1927國民大革命

影響:沉重打擊了北洋軍閥和帝國主義的反動統治。第一次分裂:1927-1937國共十年對峙

影響:國家內戰,給日本侵華以可乘之機。第二次合作:1931-1945抗日戰爭

影響: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取得抗日戰爭的完全勝利。第二次分裂:1946-1949解放戰爭(內戰)

影響:大陸和臺灣兩岸分離,祖國至今未能統一。啟示:“合則兩利,分則兩傷。”國共兩黨要以民族利益為己任,再次攜手合作,為祖國統一作出貢獻。第八單元

近代經濟、社會生活與教育文化事業的發展第25課經濟和社會生活的變化1.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歷程階段時間原因代表夾縫產生19世紀六七十年代鴉片戰爭后,自然經濟開始解體;洋務運動的誘導。張謇——大生紗廠初步發展19世紀末20世紀初甲午中日戰爭后,外國人來華辦廠、開礦,刺激了中國民族工業的發展;實業救國思潮的推動短暫春天1912-1919(一戰期間)辛亥革命后,中華民國臨時政府頒布了一系列獎勵發展實業的法令,掀起發展實業熱潮。一戰期間,列強放松了對華經濟侵略。發展最快:紡織業/面粉業(榮氏兄弟)再度受挫1919-1927(一戰后)帝國主義勢力卷土重來;盧作孚侯德榜等較快發展1927-1937南京國民政府統治前期,國家形式統一,實行一系列政策空前打擊1937-1945日軍全面侵華;官僚資本壓榨民族工業。陷入絕境1945-1949國民政府苛捐雜稅不斷增加;官僚資本的經濟壟斷;美國的經濟掠奪獲得新生1949-1956新中國成立之后消亡1956以后三大改造2.民族工業的特點總體比較落后,資金少、規模小、技術差,主要集中在輕工業部門,重工業基礎極為薄弱。地區分布極不平衡,主要集中在上海、武漢等沿海沿江的大城市。3.社會生活的變化(1)交通通信的發展①工具:火車、輪船、電車、汽車、飛機②作用:方便人們的出行、商品的流通,改變人們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③中國自行設計、建造的第一座公路鐵路兩用橋——錢塘江大橋,設計者:茅以升。④中國近代鐵路之父——詹天佑,自主設計、修建了第一條鐵路干線——京張鐵路。(2)社會習俗的變化①辛亥革命后,民國政府頒布剪辮、易服和勸禁纏足等法令;廢除跪拜禮,代之以鞠躬、握手禮;取消“老爺”“大人”的稱謂,代之以“先生”的稱呼,體現自由平等的思想。②人們的服飾(旗袍、西裝、中山裝)、飲食、婚喪禮節也出現了崇洋逐新的趨向。③特征:地區發展不平衡;新舊并呈,多元發展。第26課教育文化事業的發展1.近代教育的發展①洋務運動時期,洋務派創辦等京師同文館(第一所新式學堂)、福州船政學堂等一批新式學校。

②甲午戰爭后,清政府在天津創辦北洋西學堂,在上海創辦南洋公學。③百日維新期間,清政府創辦京師大學堂。(我國第一所高等學校)2.近代新式教育體制的建立1902年廢除八股文;1903年決定逐步廢除科舉制;1905年清政府停止科舉考試,存在約1300年的科舉制度壽終正寢。清政府通令興辦學堂,頒布各級學堂章程,統一全國學制。3.報紙、雜志的出現①鴉片戰爭后,外國人在上海創辦了外文報紙。②1872年在上海創辦的《申報》是近代中國存在時間最長中文報紙。③天津的《大公報》、上海的《新聞報》和延安的《解放日報》,是民國時期的著名報紙。④上海的《東方雜志》、陳獨秀創辦的《新青年》和鄒韜奮主辦的《生活》周刊,是民國時期影響較大的刊物。4.文化出版機構的創辦1897年在上海創辦商務印書館,是近代中國人創辦的第一個也是規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機構。此外中華書局、開明書店、生活書店等,也是當時有影響的出版機構。中國共產黨在解放區創辦的新華書店成為出版發行進步書刊的重要陣地。5.文學藝術的成就(1)背景:五四運動使中華文化進入了一個新階段,涌現出大批文學家、藝術家和優秀的文學、藝術作品。(2)文學成就:魯迅《狂人日記》、《阿Q正傳》;郭沫若《女神》;茅盾《子夜》;曹禺《雷雨》;巴金的《家》;老舍《駱駝祥子》;(3)繪畫成就:①齊白石,擅繪花鳥草蟲;②徐悲鴻《田橫五百士》、《愚公移山》。(4)音樂成就:①聶耳《義勇軍進行曲》《畢業歌》;②冼星?!饵S河大合唱》。(5)謳歌光明、鞭撻黑暗的解放區文學藝術家趙樹理《小二黑結婚》和《李有才板話》;丁玲《太陽照在桑干河上》;周立波《暴風驟雨》;大型歌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