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模塊三中國現代史
專題02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與社會主義建設的探索2023年中考歷史一輪復習課件
八年級下冊專題概述時間脈略內容概覽考點精講素養提升1、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制定,以及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認識當代中國政治制度的內涵及意義;2、了解“一五”計劃、“三大改造”,理解建立社會主義制度的重要意義;3、知道中共八大;4、了解“大躍進”運動、人民公社化運動等錯誤與調整國民經濟的“八字方針”;5、了解毛澤東對中國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貢獻,認識毛澤東思想的重要指導意義;6、了解以王進喜、雷鋒、錢學森、鄧稼先、焦裕祿等為代表的廣大干部群眾艱苦奮斗的事跡;7、了解“文化大革命”的嚴重危害及主要教訓。課程標準(2022版)一、單元專題概述
隨著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實施,中國的社會主義工業化建設開始起步,并取得了巨大成就。民主政治建設也順利進行,確立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1956年,我國完成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得以建立,中國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在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過程中,中國取得了重大成就,但也出現了“大躍進”“文化大革命”那樣的失誤和曲折。社會主義建設在探索中曲折發展。考向定位素養導向1.結合“一五計劃”和“三大改造”,資料,考查中國1956年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2.聯系當前實際,從“文化大革命”的嚴重危害及主要教訓考查對當前社會主義新時代建設啟示。3.結合歷史考查這一時期以王進喜、雷鋒、鄧稼先、焦裕祿等為代表的廣大干部群眾艱苦奮斗的精神。4.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制定,以及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認識當代中國政治制度的內涵及意義;1.歷史解釋:通過自主閱讀課本,以及總復習的配套資料,能夠梳理這一時期的基礎知識,能全面把握這一時期的特點。2.時空觀念:通過年代尺的形式,學生能從新中國成立以來掌握新中國發展情況,培養時間的觀念。。3.史料實證:通過對“兩會”資料的收集,可以表達、交流自己的認識,明白“兩會”的作用。4.家國情懷:講述王進喜、雷鋒、鄧稼先、焦裕祿的艱苦奮斗的事跡,領會這種精神的內涵,感受家國情懷。5.唯物史觀:通過本單元復習,了解社會主義的建立,社會主義的艱難探索,在新中國發展歷史中的重要意義。二、單元時間脈略1949年1956年底1958年1966年1976年1953年1957年底1954年制度確立探索失誤1968年日本成為資本主義世界第二經濟大國1967年歐洲共同體成立1964年勃列日涅夫改革開始1953年赫魯曉夫上臺執政1958年歐洲經濟共同體、歐洲原子能共同體成立第一個五年計劃、三大改造開始過渡時期社會主義建設探索時期《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頒布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第一個五年計劃完成“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開始“文化大革命”政治協商會議制度初步建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建立新民主主義社會社會主義社會社會性質世界1955年“華約”成立,美蘇兩極格局形成考點歸納單元重點三、單元內容概覽“一五”計劃成就三大改造的歷史意義社會主義建設探索時期的成就考點1“一五”計劃考點2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考點3
三大改造
考點5“文化大革命”考點4
“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
考點6社會主義建設探索時期的成就考點一:“一五”計劃四、考點精講1、背景:(1)國內:①新中國成立前夕,國民黨統治區的經濟已經瀕于崩潰。②新中國成立以后,經過三年的經濟恢復,國民經濟得到根本好轉,工業生產已經超過歷史最高水平。(2)國際:③我國仍是落后的農業國,工業水平很低,基礎薄弱。①帝國主義國家對我國實行外交孤立、經濟封鎖。②受蘇聯計劃經濟模式影響。美國對華軍事包圍示意圖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我國以蘇聯幫助興建的156個項目為中心,先后施工1萬多個工業項目。蘇聯派到中國的技術專家有3000多人,圖中展示的蘇聯專家與中國技術人員一起研究工作?!耙晃濉庇媱澠陂g,在蘇聯的援助下工業和交通業運輸業等領域捷報頻傳。蘇聯幫助新中國的一五計劃2、發展概況:(1)時間:1953-1957底(2)目的:(3)基本任務:(4)特點:有計劃地進行社會主義建設優先發展重工業①集中主要力量發展重工業,建立國家工業化和國防現代化的初步基礎;②相應地發展交通運輸業、輕工業、農業和商業;③相應地培養建設人才。(5)成就:四廠三公二鐵一橋長春第一汽車制造廠沈陽第一機床廠鞍山鋼鐵公司無縫鋼管廠鷹廈鐵路青藏公路川藏公路新藏公路寶成鐵路請你向毛主席報喜,匯報第一個五年計劃主要成就。武漢長江大橋長春沈陽鞍山寶雞成都西寧拉薩廈門武漢①②③⑤④⑥⑦⑧⑨“四廠”:鞍鋼、長春一汽、沈陽第一機床廠、飛機制造廠一五計劃(1953-1957)成就“三公”:新藏、青藏、川藏公路(聯通內地與邊疆)“二鐵”:寶成鐵路、鷹廈鐵路“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1957年10月,武漢長江大橋建成通車,這是長江上第一座鐵路、公路兩用大橋,它的建成通車,接連了長江南北的交通?!耙粯颉保何錆h長江大橋武漢長江大橋建成通車國防建設的武器裝備離不開重工業的支持。工業化建設的機器設備主要靠重工業提供,而我國工業基礎十分薄弱,尤其是重工業。132原因4發展農業離不開重工業。學習蘇聯思考探究閱讀材料,歸納集中力量發展重工業的原因?4、意義:我國開始改變工業落后的面貌,向社會主義工業化邁進,初步建立起獨立的工業體系。3、結果:到1957年底超額完成社會生產增長表品種1957年產量比1952年增長糧1.95億噸19%棉164萬噸26%鋼535萬噸296%煤1.3億噸96%原油146萬噸235%129%25%思考探究閱讀材料,歸納一五計劃取得勝利原因?材料1:蘇聯專家在中國。材料2:中國共產黨采取正確的方針政策,確定了“一五”計劃的目標,并且不斷選派優秀干部到工業路線上去,培養成領導骨干。材料3:20世紀50年代的激情歲月給定居北京的波蘭裔作家愛潑斯坦夫婦留下了這樣的印象:“我們被一種同樣的精神所感召,這是一種不為名、不為利,只為一個共同目標而奮斗的行動。沒有真心實意地參加過這種集體勞作的人是很難體會這種感情的?!痹?①蘇聯的幫助;②中共的正確領導;
③全國人民的熱情參與。
知識串講土地改革、抗美援朝、“一五”計劃、三大改造之間的關系1.(2022年遼寧盤錦)我國開始改變工業落后的面貌,向社會主義工業化邁進的標志是A.新中國的成立 B.“一五計劃”的超額完成C.新經濟政策的實施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B【解析】根據所學知識,一五計劃超額完成,我國開始改變工業落后的面貌,向社會主義工業化邁進,B項正確;新中國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中國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排除A項;新經濟政策是蘇俄的經濟政策,排除C項;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實現了生產資料私有制向社會主義公有制的轉變,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在我國建立起來,我國從此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排除D項。故選B項。真題演練2.(2022年浙江溫州)據圖可知,“一五”計劃的主要目標是A.發展中國外交事業 B.完成土地改革C.改變工業落后面貌 D.推進改革開放C【解析】根據所學和材料可知,一五計劃的成就大都在重工業領域,表明一五計劃的目標是改變工業落后面貌,C項正確;外交事業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項;土地改革是廢除封建土地私有制,排除B項;改革開放是1978年,排除D項。故選C項。真題演練考點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四、考點精講2.1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含義確立時間地點主要內容意義地位意義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則,由人民選舉代表組成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作為國家權力機關,統一管理國家社會事務的政治制度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1954年9月北京(1)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2)選舉毛澤東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朱德為副主席,劉少奇為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長;決定周恩來為國務院總理形成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為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奠定了基礎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1)為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奠定了基礎(2)是符合中國國情和實際、體現社會主義國家性質、保證人民當家做主、保障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政治制度四、考點精講2.2《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考點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頒布主要內容特點地位意義1954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1)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人民行使權力的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2)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體現了人民民主原則和社會主義原則是我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也是我國有史以來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憲法(1)標志著《共同綱領》行使憲法作用的歷史使命的完成(2)為全國人民指明了一條清晰的、明確的通往社會主義的道路,有力地推動了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發展,是中國走向社會主義民主與法制的良好開端四、考點精講3.3政治協商會議制度政治協商會議制度建立____年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的成功召開,標志著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初步建立發展1982年,中共十二大上確立中國共產黨與民主黨派實行“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方針組織形式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a.重要地位:是中國人民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組織,是我國政治生活中發揚社會主義民主的重要形式;b.主要職能:__________、民主監督和參政議政)地位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制度體系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與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一起初步構成了我國社會主義的政治制度體系1949政治協商考點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知識串講中國特色民主制度1.(2022年內蒙古赤峰)《人民日報》1954年1月25日文:“中央、華北和北京各機關選民投票的隊伍中,充溢著格外熱烈的氣氛。好多單位的首長們和住地選區的選民們一起參加投票。”這則材料說明A.社會主義改造的成效顯著 B.社會主義民主法制體系完備C.制定憲法是建國初期的首要任務 D.人民當家作主行使國家權力D【解析】根據“好多單位的首長們和住地選區的選民們一起參加投票”可知,材料反映人民當家作主行使國家權力,D項正確;材料沒有涉及社會主義改造,排除A項;當時我國民主法制體系還不完備,排除B項;材料沒有體現制定憲法是建國初期的首要任務,排除C項。故選D項。真題演練2.(2022年福建)以下解讀正確的是A.西藏的和平解放 B.國民經濟的恢復C.“一五計劃”的實施 D.政治制度的創新D【解析】根據材料信息,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都是我國具有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D項正確;1951年西藏的和平解放,大陸完成統一,排除A項;材料沒涉及經濟發展,排除BC項。故選D項。真題演練考點三:三大改造四、考點精講3.1農業、手工業合作化1、背景:(1)新中國成立后國民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2)小農經濟分散、脆弱,滿足不了國家工業化建設需要1952年主要產品產量簡表產品1952年產量比1949年增加比歷史最高水平增加糧食1.639億噸49%9.3%棉花130.4萬噸193%53%鋼鐵135萬噸754%46.2%煤碳6.649萬噸105%7.4%發電72.6億千瓦時68.1%21.9%原油44萬噸272%到1952年底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農民分到土地等生產資料、獲得解放。土地改革中農民埋界樁土地改革中農民焚燒地契土地改革農民實現耕者有其田怎么辦?嘗試合作、互助!一家一戶農業經濟具有脆弱性、分散性和落后性!小農經濟滿足不了國家工業化建設需要!
1953年,中共中央決定對農村進行社會主義改造,號召農民聯合起來,組成生產合作社,共同克服困難,中國農村開始了互助合作運動。2、農業合作化(1)時間:1953-1956(2)目的:走集體化和共同富裕的社會主義道路(3)原則: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國家幫助(4)步驟:互助組→初級社→高級社(5)高潮:1955年全國掀起農業合作化的高潮(6)結果:1956年全國絕大多數農戶參加了農業生產合作社1954年1955年春1955年秋10萬20萬30萬40萬50萬60萬農業合作社個數年份1.4萬10萬60萬3、手工業合作化(1)時間:1953-1956(2)動力:農業合作化的推動(3)步驟:供銷小組→供銷社→生產合作社(4)結果:1956年底完成改造手工業者踴躍報名入社蘇州刺繡手工業生產合作社4、實質:農業和手工業由生產資料私有制過渡到公有制(國家、集體)1、背景:(1)資本主義工商業是新中國初期社會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2)私營工商業中也有不利于國計民生的消極方面,嚴重擾亂經濟秩序。國家:發展工商業、解放生產力工人:提高工資和福利待遇資本家:保持自己優勢地位四、考點精講3.2公私合營考點三:三大改造2、概況(1)時間:1953-1956(2)目的:使私有制經濟過渡到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3)形式:公私合營→全行業公私合營→贖買政策(4)創舉:贖買政策(實現了和平過渡,是中國社會主義改造的創舉)(6)結果:1956年初,出現了全行業公私合營的高潮3、實質:生產資料私有制向社會主義公有制轉變(國家)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標志著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在我國建立起來,是中國歷史上最深刻的社會變革,我國從此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在社會主義改造工作的后期,也存在著要求過急、工作過粗、改變過快等缺點重點理解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建立1953年-1956年三大改造農業農業生產合作社手工業手工業生產合作社資本主義工商業公私合營社會主義制度確立本質生產資料公有制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1.(2022年湖南郴州)鄧小平在《一切從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實際出發》中指出“我們黨的十三大闡述中國社會主義是處在一個什么階段,就是處在初級階段……”材料中的“初級階段”開始于A.新中國的成立
B.土地改革的完成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C【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56年,我國三大改造完成,標志著我國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C項正確;1949年10月新中國成立時,我國處于新民主主義社會,排除A項;土地改革完成,消滅了地主土地所有制,此時我國還未進入社會主義社會,排除B項;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決定實行改革開放,標志著我國進入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排除D項。故選C項。真題演練2.(2022年內蒙古赤峰)史論結合是歷史學習的基本方法。下列史實與結論對應正確的選項是A.A B.B C.C D.DC【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53年開始進行三大改造,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把生產資料私有制轉變為社會主義公有制,社會主義制度在我國確立起來,C項正確;1950年進行的土地改革屬于私有制,排除A項;1953-1957年我國實施第一個五年計劃,重點發展重工業,排除B項;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我國開始進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排除D項。故選C項。真題演練考點四:“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四、考點精講4.1中共八大時間地點內容評價社會主義制度確立后國內的主要矛盾人民的要求(或需要)我國的實際情況第一對主要矛盾第二對主要矛盾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的需要人民對于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落后的農業國人民對于建立先進的工業國的要求為什么說中共八大是探索社會主義道路的良好開端?對當時的國情作出正確判斷,把主要力量用來發展社會生產力,符合實際,有利于調動全國人民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積極性。1956年北京(1)分析了當時國內的主要矛盾(2)指出黨和人民的主要任務(集中力量把我國盡快地從落后的農業國變成先進的工業國)(3)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會議提出“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的總路線中共八大制定正確路線,是良好的開端四、考點精講4.2全面社會主義建設(探索失誤)表現(1)“大躍進”:片面追求高速度、高指標,瞎指揮、浮夸風、“共產風”盛行(“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趕英超美,大煉鋼鐵,農業上“以糧為綱”,工業上“以鋼為綱”,各行各業競放高產“衛星”)(2)人民公社化運動:政社合一,“一大二公”(人民公社規模大、生產資料公有化程度高);盛行“共產風”(統一經營,集中勞動,統一分配,吃“大鍋飯”)結果加上當時自然災害嚴重等因素,1959年至_____年,我國國民經濟發生嚴重困難調整中共中央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八字方針,于1961年初開始實施。到1965年,國民經濟調整的任務基本完成認識(1)總路線反映了人民群眾迫切要求改變我國經濟落后狀況的愿望,但急于求成,忽視了客觀經濟規律(2)是黨在探索建設社會主義道路中的一次嚴重失誤1961調整、鞏固、充實、提高開始1958年,全國掀起了“大躍進”的高潮和人民公社化運動考點四:“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
知識串講標語口號體現時代特色1.(2022年廣西梧州)1956年,中國共產黨的某次重要會議指出:“黨和人民的主要任務是集中力量把我國盡快地從落后的農業國變為先進的工業國?!边@次會議是A.中共七大 B.中共七屆二中全會C.中共八大 D.中共八大二次會議C【解析】依據題干“1956年”“黨和人民的主要任務是集中力量把我國盡快地從落后的農業國變為先進的工業國”,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該次會議是中共八大,C項正確;中共七大召開于1945年,排除A項;中共七屆二中全會召開于1949年,排除B項;中共八大二次會議召開于1958年,排除D項。故選C項。真題演練2.(2022年河北)《中華人民共和國簡史》記述道:“1971年8月13日,中共中央提出,爭取在‘四五’計劃期間,在農樹普及小學五年教育……1975年‘四五’計劃完成時,全國中小學生在校數量出現了一個新中國成立以來的高峰。與1965年相比,1976年小學生人數增加了29.1%,初中生人數增加了4.4倍,高中生人數增加了10.3倍?!痹摗坝浭觥睉{入的學習主題是A.新中國政權的鞏固 B.社會主義建設在探索中曲折發展C.改革開放初見成效 D.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逐步建立B【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56—1976年是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時期,社會主義建設在探索中曲折發展。依據題干的時間“1965年、1971年、1975年、1976年”可以判斷“記述”應納入的學習主題是社會主義建設在探索中曲折發展,B項正確;新中國政權的鞏固指的是建國初期采取措施鞏固新生的政權,排除A項;1978年的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實行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排除C項;1992年召開的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排除D項。故選B項。真題演練1、原因:①根本原因:左傾錯誤;②個人崇拜和教條主義嚴重;③毛澤東認為黨和國家面臨著資本主義復辟;④被林彪、江青兩個反革命集體利用。考點五:“文化大革命”四、考點精講“文化大革命”名字的由來
1965年冬,上海《文匯報》發表姚文元的《評新編歷史劇海瑞罷官》的文章,點名批判北京市副市吳晗寫的《海瑞罷官》。這一批判得到毛澤東的支持,成為“文化大革命”的導火線。這場運動最早是從文化領域掀起的,所以稱為“文化大革命”。
1.“左”傾與“右”傾:前者是指政治思想上超越客觀,脫離社會現實條件,陷入空想、盲動和冒險的傾向;后者是指思想、觀念僵化,對反動勢力表現軟弱、忍讓。
2.黨的歷史上兩次嚴重的“左”傾錯誤:①博古、李德的“左”傾錯誤,導致紅軍被迫長征,直到遵義會議才得以糾正;②“大躍進”、人民公社化運動、“文化大革命”,導致國民經濟遭到嚴重損失,拉大了與發達國家的差距,糾正是在十一屆三中全會上知識拓展2、概況:(1)時間:1966-1976(2)口號:“以階級斗爭為綱”“打倒一切,全面內戰”(3)指揮部:中央文革小組(4)表現:民主與法制遭受踐踏,社會和生產秩序陷入混亂(陳伯達、江青、康生、張春橋等)江青張春橋陳伯達康生各地革委會成立打、砸、搶砸校牌紅衛兵運動知識青年上山下鄉批斗“走資派”大字報滿天飛最大冤案國家主席劉少奇被污蔑為“叛徒、內奸、工賊”,遭受了殘酷迫害,成為“文革”中最大的冤案。中國的民主和法制遭到了嚴重的踐踏!3、林彪反革命集團覆滅:(1)時間:1971.9(2)覆滅:林彪外逃,在蒙古溫都爾汗機毀人亡,被稱為“九一三事件”。林彪,中國現代政治家、軍事家,新中國開國元勛及黨國家主要領導人之一。“文化大革命”開始后,在林周圍形成了一個反革命集團,有預謀地誣陷、迫害黨和國家領導人,陰謀策動反革命政變,企圖篡奪黨和國家的最高權力。毛澤東、周恩來多次機智肝粉碎了他們的陰謀,失敗后外逃,于蒙古溫都爾汗墜機身亡。4、維持正常工作:周恩來等周恩來在“文革”中苦撐危局,殫精竭慮保護干部,千方百計維持經濟運轉,果斷處置林彪事件;病魔纏身的晚年歲月,同江青一伙較量,把鄧小平重新推上前臺主持經濟工作。1976年9月9日毛主席逝世1976年1月8日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周恩來總理因病逝世偉人千古,英名永存5、江青反革命集團覆滅:(1)時間:1976.10(2)覆滅:毛澤東逝世后,華國鋒、葉劍英采取斷然措施,粉碎“四人幫”,標志著“文化大革命”結束。審判席上的“四人幫6、危害:給黨、國家和各族人民帶來新中國成立后最嚴重的挫折,造成了巨大的損失。①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②堅持民主集中制和集體領導原則,禁止個人崇拜;③健全民主與法制,走依法治國的道路;④樹立公民意識,有獨立思考。7、反思:工業總產值比上年國家財政總收入比上年1966年2534億+17.3%558.7億+24.4%1967年2104.5億-10%419.4億-25%1968年2015.3億-4.2%361.3億-13.9%1966—1968的國民經濟狀況考點六:社會主義建設探索時期的成就四、考點精講6.1取得巨大成就工業領域(1)武漢、包頭兩大鋼鐵基地,大慶油田、勝利油田、大港油田建成(2)到1965年,實現原油和石油產品全部自給;工業布局明顯改善,沿海工業基地加強(3)新興電子工業、原子能工業、航天工業從無到有地發展起來交通方面修建蘭新、蘭青、包蘭等鐵路生物科技1965年,我國首先完成人工合成結晶牛胰島素,在世界上居于領先地位影響初步形成了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打下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四、考點精講考點六:社會主義建設探索時期的成就6.2模范人物
焦裕祿
王進喜
雷鋒
鄧稼先
王進喜雷鋒鄧稼先焦裕祿時代精神: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奮發圖強、忘我勞動、奉獻為民、勇于創新的精神大慶石油工人,以其為代表的艱苦創業精神,被譽為“鐵人”精神。解放軍好戰士,甘當革命的螺絲釘,默默無聞地為人民做了大量好事。1958年,開始研制中國第一顆原子彈,后領導設計氫彈。被譽為“兩彈元勛”。黨的好干部,“縣委書記的好榜樣”。探索建設社會主義的道路出現失誤的原因(1)黨和人民對社會主義建設的艱巨性、復雜性和長期性估計不足;(2)全黨缺乏領導大規模經濟建設的經驗;急于求成,忽視了客觀的經濟規律;(3)廣大人民要求改變我國經濟文化落后狀況的愿望非常迫切,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熱情非常高漲。
重點理解重點理解1967年6月,中國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1970年4月,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成功發射1973年,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秈型雜交水稻想一想:社會主義建設在非常困難的情況下為什么會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原因:①廣大人民群眾艱苦奮斗,涌現出無數模范人物。
②極端困難的條件下,許多干部堅持工作,糾正錯誤。
③面對出現的問題和失誤,黨和國家及時調整策略。過渡時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文化大革命時期經濟建設一五計劃三大改造政治建設《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成就失誤中共八大1958年總路線人民公社化運動大躍進成就兩大鋼鐵基地三大油田新興工業發展人工合成結晶牛胰島素王進喜、雷鋒、焦裕祿第一顆氫彈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秈型雜交水稻失誤文化大革命青蒿素三條鐵路左傾錯誤1949195619661976表明社會主義建設在探索中曲折發展重點理解
知識串講中國近現代工業化探索
知識串講時代楷模1.(2022年廣西桂林)1960年石油大會戰開始。在內外交困的艱苦條件下,大慶油田廣大干部職工發揚“愛國、創業、求實、奉獻”精神,為實現中國石油自給做出重大貢獻。大會戰中涌現出的典型代表是A.王進喜 B.雷鋒 C.焦裕祿 D.屠呦呦A王進喜率領鉆井隊開鉆了大慶油田的第一口油井,被譽為“鐵人”,其代表的艱苦創業精神被譽為“鐵人”精神,A項正確;雷鋒是一名普通的解放軍戰士,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因公殉職后,毛澤東提寫了“向雷鋒同志學習”的題詞,排除B項;焦裕祿曾擔任蘭考縣委書記,身患癌癥,但仍堅持工作,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被人民稱頌為“黨的好干部”,排除C項;10世紀70年代,藥物學家屠呦呦領導科研團隊,發現了能夠有效抵御瘧疾的青蒿素,排除D項。故選A項。真題演練2.(2022年廣東)1959年,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竣工。包括黨和國家領導人、軍人、老區百姓等,都無償送來了戰爭年代保存下來的各種物品。這反映了我國A.關注革命老區發展 B.重視弘揚革命傳統C.建成獨立工業體系 D.發展軍工鞏固國防B【解析】根據材料“1959年,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竣工。包括黨和國家領導人、軍人、老區百姓等,都無償送來了戰爭年代保存下來的各種物品”可得出我國重視革命物品,重視弘揚革命傳統,弘揚革命精神,B項正確;材料與革命老區、工業體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房屋租賃合同協議范文
- 2025股權分配協議建筑工程用地合同
- 2025年二建《市政公用工程管理與實務》通關必做強化訓練試題庫300題及詳解
- 安徽省蚌埠市四校聯考2025年3月高三下學期第一次月考
- 橋隧工技能鑒定理論資源高級技師習題(附答案)
- 試管嬰兒護理健康計劃
- 違紀學生協議合同書范例
- 基于主機的反彈shell檢測思路
- 政府與中原證劵最緊密戰略
- 車位轉讓協議與租賃合同
- DB11T 1182-2015 專利代理機構等級評定規范
- 2021年北京回龍觀醫院醫護人員招聘筆試試題及答案解析
- 協會培訓管理新版制度
- 對數的概念說課稿課件
- DB52∕T 1559-2021 朱砂 工藝品-行業標準
- 山東中醫藥大學中醫學(專升本)學士學位考試復習題
- 精神障礙檢查與診斷試題
- 《功能材料概論》期末考試試卷及參考答案,2018年12月
- 【原創】《“備-教-學-評”目標一致性的實施策略》講座PPT
- 【北師大版】六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設計-總復習《數的認識》(1)
- 中醫護理原則和方法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