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級中學名校試卷PAGEPAGE1天津市河北區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第I卷一、單項選擇題:本卷共12題,每題4分,共48分,每小題給出的4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苗長高二尺之上,打去‘沖天心’;旁條長尺半,亦打去心。葉葉不空,開花結實”,這是元代農書《農桑輯要》中記載的提高棉花產量的一項技術。該項操作通過去除植株頂端優勢,塑造株型,改善種植通風透光條件,合理分配營養,多結鈴、結大鈴。去除頂端優勢、調節營養物質分配都與生長素有關。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A.棉花植株頂芽細胞中,存在合成生長素的代謝途徑B.打去“沖天心”,利于“旁條”合成生長素,促進“旁條”生長C.適宜濃度的生長素能促進營養物質向棉鈴運輸,促進棉鈴生長D.生長素調節植物生長是通過調節相關基因的表達來實現的【答案】B〖祥解〗一、生長素在幼嫩的芽、葉中產生,只能從形態學上端運輸到形態學下端,即為極性運輸,其運輸方式為主動運輸。生長素作用:低濃度促進生長,高濃度抑制生長。二、頂端優勢:(1)概念:頂芽優先生長,而側芽受到抑制的現象。(2)原因:頂芽產生的生長素向下運輸,枝條上部的側芽部位生長素濃度較高;側芽對生長素濃度比較敏感,因而使側芽的發育受到抑制?!驹斘觥緼、棉花植株頂芽等幼嫩細胞,能利用色氨酸作原料經過一系列過程合成生長素,A正確;B、頂端優勢的形成原因是頂芽合成的生長素運輸并積累在側芽,側芽生長素濃度過高,生長被抑制,打去“沖天心”,能降低側芽生長素濃度,促進側芽生長發育成“旁條”,B錯誤;C、生長素能調節營養物質分配,因而適宜濃度的生長素能促進營養物質向棉鈴運輸,促進棉鈴生長,C正確;D、生長素等植物激素作為信息分子是通過調節相關基因的表達來調節植物生命活動的,D正確。故選B。2.下圖是植物體內赤霉素(GA)和脫落酸(ABA)的形成過程。下列相關說法錯誤的是()A.GA與ABA的形成途徑相似,都受日照長短的影響B.GA與ABA的形成從根本上來說是基因選擇性表達的結果C.GA與ABA有一定相抗衡的作用,共同對植物的生長發育起調節作用D.夏季植物體內ABA增加,植物生長加快;冬季GA增加,抑制植物生長【答案】D〖祥解〗赤霉素的生理作用是促進細胞伸長,從而引起莖稈伸長和植物增高。此外,它還有促進麥芽糖化,促進營養生長,防止器官脫落和解除種子、塊莖休眠促進萌發等作用。脫落酸在根冠和萎蔫的葉片中合成較多,在將要脫落和進入休眠期的器官和組織中含量較多;脫落酸是植物生長抑制劑,它能夠抑制細胞的分裂和種子的萌發,還有促進葉和果實的衰老和脫落,促進休眠和提高抗逆能力等作用?!驹斘觥緼、由題圖可知,GA與ABA的產生都受日照的影響,A正確;B、植物生命活動的調節從根本上說是植物基因組程序性表達的結果,B正確;C、由題圖可知,GA與ABA表現出相抗衡的作用,共同調節植物的生長發育,C正確;D、夏季日照長,植物體內GA產生增加,植物生長加快;冬季日照短,ABA產生增加,抑制植物生長,促進植物休眠,D錯誤。故選D。3.獨腳金內酯是近年來發現的一種新型植物激素,科研人員在其基礎上人工合成了具有相似生理作用的化學物質GR24.為了研究GR24的作用機理及其與植物生長調節劑a——萘乙酸(NAA)的相互關系(已知GR24與NAA在植物體中運輸的特點與生長素相同),用擬南芥為材料進行了如圖1的實驗,結果如圖2,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NAA主要產生于幼嫩的芽、葉和發育中的種子B.實驗結果說明GR24與NAA對側枝生長具有相抗衡作用C.由圖2推測NAA和GR24應加在圖1的瓊脂塊A中D.實驗結果可說明NAA和GR24的作用具有低濃度促進高濃度抑制的特點【答案】C〖祥解〗人工合成的對植物的生長發育有調節作用的化學物質稱為植物生長調節劑,一般具有原料廣泛、容易合成、作用穩定等優點?!驹斘觥緼、NAA屬于植物生長調節劑,不是由植物自身合成的,A錯誤;B、分析圖2結果可知,與對照組相比,單獨使用GR24對側枝生長幾乎不起作用;單獨使用NAA對側枝生長起抑制作用;NAA和GR24同時使用,對側枝生長的抑制作用最強,由此可推知,GR24可通過促進NAA的作用進而抑制側枝生長,GR24與NAA對側枝生長不具有抗衡作用,B錯誤;C、NAA在植物體內進行極性運輸,從形態學上端運輸到形態學下端,即由A端運輸到B端,故實驗處理時,NAA和GR24應加在圖1的瓊脂塊A中,C正確;D、植物生長素對莖的作用表現為低濃度促進,高濃度抑制,但是本題沒有同時提供NAA和GR24在高、低濃度下的效果,不能說明NAA和GR24的作用具有低濃度促進高濃度抑制的特點,D錯誤。故選C。4.植物激素是植物正常生長發育不可缺少的調節性物質,生長素與細胞分裂素對水稻根系生長的調節機制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細胞分裂素氧化酶缺失突變體比正常水稻的根系發達B.水稻插秧前用生長素處理可提高其成活率C.生長素可以通過促進細胞分裂素降解來促進根系生長D.在水稻根系生長過程中,生長素和細胞分裂素含量會按照次序出現高峰【答案】A〖祥解〗主要的五大類植物激素包括生長素、細胞分裂素、赤霉素、乙烯、脫落酸;在植物生長發育和適應環境的過程中,各種激素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相互協調,共同調節機體生命活動。【詳析】A、細胞分裂素氧化酶可降解細胞分裂素,細胞分裂素氧化酶缺失突變體使降解受阻,細胞分裂素含量高,可抑制根系生長,因此正常水稻的根系比細胞分裂素氧化酶缺失突變體的發達,A錯誤;B、水稻插秧前用生長素處理后,可通過促進細胞分裂素降解來促進根系生長,從而提高其成活率,B正確;C、生長素含量上升可促進細胞分裂素氧化酶的合成,從而促進細胞分裂素分解,細胞分裂素含量下降,可解除對根系生長的抑制作用,因此能促進根系生長,C正確;D、由圖可知,生長素含量上升后,可調節細胞分裂素的含量,因此在水稻根系生長過程中,生長素和細胞分裂素含量會按照次序出現高峰,D正確。故選A。5.城市夜間照明的迅速蔓延,導致城市綠地昆蟲種類與數量急劇下降,引發城市綠地生態系統失衡。昆蟲普遍具有趨光性,被人造光吸引后,改變原始覓食等活動路徑,使其最終因能量枯竭或被天敵捕食而死亡。篩選出對昆蟲趨光性友好的光譜,可為生態光源的研發提供依據,從而降低城市照明的生態風險。研究人員利用不同光譜誘捕昆蟲,結果如圖所示。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A.夜間城市照明對鱗翅目昆蟲的影響較小B.由圖可知,該地鱗翅目昆蟲的數量最少C.遠紅色光和深紅色光是對昆蟲友好的光譜D.該實驗應在夜間誘捕昆蟲,且要排除現有城市光源的影響【答案】B〖祥解〗在調查分布范圍較小、個體較大的種群時,可以逐個計數,如調查某山坡上的琪桐密度。在多數情況下,逐個計數非常困難,需要采取估算的方法?!驹斘觥緼、昆蟲被人造光吸引后,改變原始覓食等活動路徑,使其最終因能量枯竭或被天敵捕食而死亡。由圖可知,同一個光譜下,鱗翅目昆蟲的光譜誘捕趨性概率更低,故夜間城市照明對鱗翅目昆蟲的影響較小,A正確;B、該圖只能反映出鱗翅目昆蟲對各種光譜的趨光性更低(或光譜誘捕趨性概率低),不能說明該地鱗翅目昆蟲的數量最少,B錯誤;C、由圖可知,遠紅色光和深紅色光對各種昆蟲的光譜誘捕趨性概率都非常低(接近0),故遠紅色光和深紅色光是對昆蟲友好的光譜,C正確;D、昆蟲普遍具有趨光性,該實驗應在夜間誘捕昆蟲,要排除現有城市光源的影響,D正確。故選B。6.如圖表示三種可構成一條食物鏈的生物(營養級不同)在某河流不同深度的分布情況。下列有關分析錯誤的是()A.三種生物構成的食物鏈是物種甲→物種乙→物種丙B.物種乙的數量突然增加,短時間內物種丙的數量也會增加C.若物種甲表示綠藻,它在不同水深處的個體數量不同,主要是溫度的原因D.若物種丙表示肉食性魚,該種群營養級高,所含能量較少【答案】C〖祥解〗分析曲線圖:物種甲是藻類,物種乙是植食性小魚,物種丙是肉食性魚;可構成食物鏈為綠藻→植食性小魚→肉食性魚.物種甲在不同水深處,個體數量不同,主要受光照的影響;影響種群數量的因素有很多,如氣候、食物、天敵、傳染病等?!驹斘觥緼、一般情況下,營養級越低的生物個體數量越多,根據三個物種的個體數量及變化趨勢可知,三種生物構成的食物鏈是物種甲→物種乙→物種丙,A正確;B、由于物種乙是物種丙的食物,因此當物種乙數量突然增加,短時間內物種丙的數量也會增加,B正確;C、綠藻在不同水深處的個體數量不同,主要原因是光照強度不同,C錯誤;D、物種丙屬于第三營養級,相比第一、二營養級,第三營養級所含能量較少,D正確。故選C。7.如圖表示某海域大黃魚種群數量與種群數量增長速率的變化曲線。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圖中a點種群年齡結構為增長型,c點種群年齡結構為衰退型B.a點和c點對應的種群增長速率相同,所以種內斗爭程度相同C.在環境條件不受破壞的情況下,該海域大黃魚種群的K值約為2bD.用標記重捕法調查該種群密度時,若標記物容易脫落則估計值偏低【答案】C〖祥解〗一、生態系統的成分包括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二、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自動調節能力,但這種自動調節能力有一定限度,如果外界干擾超過了這個限度,生態系統就會遭到破壞。三、種群密度是種群數量的最基本特征,影響種群密度的因素包括出生率、死亡率、遷入率和遷出率、性別比例以及年齡組成等。四、常見的種間關系包括競爭、捕食、互利共生和寄生等。紅耳龜屬于生態系統成分中的消費者,其同化的能量,一部分通過呼吸作用以熱能的形式散失,另一部分用于自身的生長、發育、繁殖等生命活動。影響種群密度的直接因素包括出生率和死亡率及遷入率和遷出率。【詳析】A、c點種群增長速率大于0,種群數量增加,種群年齡結構應為增長型,A錯誤;B、c點與a點相比,c點種群數量多,所以種內競爭程度較激烈,B錯誤;C、種群的增長速率在K/2時最大,故該海城大黃魚種群的K值約為2b,C正確;D、標記重捕法中計算種群數量的公式為種群數量=初次標記個體數×重捕標記個體數/重捕數量,若標記個體易被捕食,則重捕的標記個體數目偏小,種群數量的估計值會偏大,D錯誤。故選C。8.科技人員為了檢驗某新型除草劑對麥田雜草豬殃殃的防治效果,隨機選3塊麥田,在每塊麥田中做對照實驗,施藥60天后調查豬殃殃密度。取樣方法為每個處理隨機取5個樣方,每個樣方為1m2.調查結果為對照組411.75株/m2,實驗組35.00株/m2.下列分析正確的是()A.每個樣方面積應以10m2的長方形才合理B.實驗組與對照組數據差異明顯,防治效果顯著C.對照組調查結果計算平均值后必須四舍五入取整數D.選取的3塊麥田必須麥苗數、施肥、水土狀況等均相同【答案】B〖祥解〗樣方法指在被調查種群的分布范圍內,隨機選取若干個樣方,通過計數每個樣方內的個體數,求得每個樣方的種群密度,以所有樣方法種群密度的平均值作為該種群的種群密度估計值。【詳析】A、豬殃殃為草本植物,所以每個樣方面積應以1m2為宜,計數每個樣方中該種植物的個體數目,再取平均值,A錯誤;B、根據實驗組與對照組的數據比較可知,兩種數據差距很大,顯然該藥物防治效果顯著,B正確。C、由于調查結果需要計算平均值,所以雜草株數可以為整數,也可以是非整數,C錯誤;D、選取的3塊麥田均需要在施藥前后做調查,因此3塊麥田中的麥苗數、施肥、水土狀況等未必相同,D錯誤。故選B。9.隨著國家對環境保護的投入越來越大,我國西北地區很多荒漠草原等都逐漸返綠,黃河水也逐漸變得清澈,逐漸恢復昔日水草豐茂的景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從荒漠開始的演替屬于初生演替B.草原群落有明顯的垂直結構,但沒有水平結構C.群落演替到灌木階段,一年生草本植物在爭奪陽光和空間等競爭中被淘汰D.使用覆土治理荒漠可加快生態恢復的原因是覆土中富含有機質和繁殖體【答案】D〖祥解〗初生演替:是指在一個從來沒有被植物覆蓋的地面或者原來存在過植被但被徹底消滅了的地方發生的演替。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雖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條件基本保存甚至還保留了植物的種子或其他繁殖體的地方發生的演替。【詳析】A、沙漠中存在植物的種子或其他繁殖體,因此從荒漠開始的演替屬于次生演替,A錯誤;B、草原群落既有垂直結構也有水平結構,B錯誤;C、草本植物與灌木在爭奪陽光和空間等競爭中灌木占優勢,灌木階段,灌木成為優勢種,草本植物的數量很少,一年生草本植物在競爭過程處于劣勢,大部分被取代,但沒有被淘汰,C錯誤;D、由于覆土中含有機質及有生命力的繁殖體,治理荒漠時進行覆土處理可縮短恢復時間,D正確。故選D。10.科研工作者將某大型湖中水鳥劃分為4個類型,每個類型包括若干種水鳥,并對它們的生態位進行了調查研究,結果如表所示(百分比代表使用頻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類型覓食行為生境利用A1間歇型啄食(100%)草灘(68.6%),泥灘(15.4%)A2間歇型啄食(86.5%),泥灘挖掘取食(9.9%)淺水區(44.2%),泥灘(39.1%)A3多種覓食行為中水區(41.3%),深水區(30.4%)A4潛水取食(99.3%)深水區(74.7%),中水區(17.1%)A.水鳥的種類和種群密度隨季節而變化,說明該湖泊群落發生了演替B.草灘、泥灘、淺水區、中水區、深水區形成了湖泊群落的垂直結構C.水鳥的生態位特征取決于食物資源的豐富度和可獲得性,與天敵無關D.水深因素可將覓食生境分割開,降低了A1-A4類型水鳥間的相互競爭【答案】D〖祥解〗一個物種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處的空間位置,占用資源的情況,以及與其他物種的關系等,稱為這個物種的生態位。因此,研究某種動物的生態位,通常要研究它的棲息地、食物、天敵以及與其他物種的關系等。研究某種植物的生態位,通常要研究它在研究區域內的出現頻率、種群密度、植株高度等特征,以及它與其他物種的關系等。【詳析】A、水鳥的種類和種群密度隨季節而變化,這屬于群落的季節性變化,A錯誤;B、草灘、泥灘、淺水區、中水區、深水區形成了湖泊群落的水平結構,B錯誤;C、水鳥的生態位特征與其棲息地、食物、天敵及與其他物種的關系等都有關,C錯誤;D、A1類型水鳥主要利用草灘,A2類型的水鳥主要在淺水區覓食,A3類型的水鳥主要在中水區覓食,A4類型的水鳥主要在深水區覓食,這種覓食生境的分開,減少了它們之間的相互競爭,D正確。故選D。11.某中學生物興趣小組對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的幾種生物的捕食關系進行了研究,得出的相關食物網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泥螺既是消費者又是分解者B.食物網中營養級越低的生物,其個體的數量越多、體型越大C.若泥螺因某種原因突然減少,則克氏螯蝦的種群數量在短期內將增加D.該食物網共包括5條捕食食物鏈,圖中箭頭表示捕食關系和能量的循環方向【答案】A〖祥解〗錯綜復雜的食物網是使生態系統保持相對穩定的重要條件。如果一條食物鏈的某種動物減少或消失,它在食物鏈上的位置可能會由其他生物來取代。一般認為,食物網越復雜,生態系統抵抗外界干擾的能力就越強。食物鏈和食物網是生態系統的營養結構,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就是沿著這種渠道進行的。【詳析】A、由圖可知,該食物網有5條食物鏈,泥螺既能以互花米草、鹽蒿、微體藻類為食,又能以有機腐殖質為食,既是消費者又是分解者,A正確;B、營養級越低的生物,個體數不一定越多,體型不一定越大,B錯誤;C、泥螺突然減少,斑嘴鴨會更多地取食克氏螯蝦,克氏螯蝦的種群數量在短期內會減少,C錯誤;D、能量單向流動,不能循環,D錯誤。故選A。12.美國白蛾對我國生態環境危害很大,破壞了多地的生態平衡。觀察發現:①每日提供15~18h的光照美國白蛾才能發育;②美國白蛾幼蟲危害嚴重時能將整棵植物葉片完全吃光,然后借助吐出的絲轉移至其他植物;③將未交配的雌蛾放在誘捕器中,懸掛于林間,可誘殺雄蛾。據此分析錯誤的是()A.利用雌蛾釋放的信息素類似物誘捕雄蛾屬于生物防治B.該觀察中涉及到的信息類型為物理信息和化學信息C.美國白蛾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稱為美國白蛾的生態位D.具有結構平衡和收支平衡的生態系統處于生態平衡狀態【答案】D〖祥解〗生態位是指一個種群在生態系統中,在時間和空間上所占據的位置及其與相關種群之間的功能關系與作用。由于不同物種的食物和棲息地可能存在重疊,因此生態位可能出現重疊的現象。【詳析】A、目前控制動物危害的技術方法大致有三種:化學防治、生物防治和機械防治;利用雌蛾釋放的信息素類似物誘捕雄蛾屬于生物防治,A正確;B、生態系統中信息的種類有物理信息、化學信息和行為信息;每日提供15~18h的光照美國白蛾才能發育屬于物理信息,未交配的雌蛾放在誘捕器中,懸掛于林間,利用其性外激素誘殺雄蛾屬于化學信息;可見該觀察中涉及到的信息類型為物理信息和化學信息,B正確;C、一個物種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處的空間位置,占用資源的情況,以及與其他物種的關系等,稱為這個物種的生態位;美國白蛾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稱為美國白蛾的生態位,C正確;D、處于生態平衡的生態系統具有以下特征:結構平衡、功能平衡和收支平衡;故具有結構平衡和收支平衡的生態系統不一定處于生態平衡狀態,D錯誤。故選D。第Ⅱ卷二、非選擇題:本卷共5題,共52分13.果實在成熟過程中受到多種激素調節,脫落酸(ABA)能促進果實成熟相關基因表達,參與果實發育和成熟過程的調控;而許多果實在成熟的過程中,總是伴隨著IAA含量的下降。為研究生長素(IAA)和脫落酸(ABA)在草莓果實發育至成熟過程中的作用,科研人員做了相關實驗。(1)ABA和IAA等激素對植物體生命活動起著________作用。少量的生長素即可對植物的生長發育有顯著影響,但是植物體還要源源不斷合成生長素的原因是_________。(2)科研人員對草莓果實發育至成熟過程中果實內IAA和ABA的含量進行檢測,結果如下圖甲所示。果實發育初期,正在發育的_______中有IAA合成,促進草莓果實由小綠變成大綠。果實由大綠到全紅的過程中,兩種激素含量分別發生的變化是______,從而使果實逐漸成熟。(3)為了進一步研究ABA和IAA在草莓果實成熟過程中的相互作用,用大綠果期的草莓進行實驗,結果如圖乙所示。①據圖乙分析,IAA抑制果實成熟,理由是與對照組相比,IAA處理組______。兩種激素在草莓果實成熟過程中是______關系。②結合圖乙和圖丙推測,果實成熟后期,ABA能夠通過_____,使果實由純白變為全紅?!敬鸢浮浚?)①.調節②.起作用后即被滅活(2)①.種子/果實②.ABA含量增加,IAA含量逐漸降低(3)①.綠果個數明顯增加②.相抗衡③.抑制IAA的合成〖祥解〗題圖分析:圖甲表示ABA和IAA在果實成熟過程中的含量變化,其中ABA逐漸增多,IAA先增多然后逐漸減少;圖乙表示ABA和IAA處理果實與對照組比較不同情況;圖丙表示ABA處理會抑制IAA的產生?!拘?詳析】ABA和IAA等激素通過在植物細胞之間傳遞信息,從而對植物體生命活動起著調節作用;少量的生長素即可對植物的生長發育有顯著影響,但是生長素發揮作用后即被滅活,所以植物體需要源源不斷合成生長素滿足調節生命活動的需求?!拘?詳析】根據圖甲可知,果實發育初期,正在發育的種子(果實)中有IAA合成,促進草莓果實由小綠變成大綠;果實由大綠到全紅的過程中,ABA含量增加,IAA含量逐漸降低,從而使果實逐漸成熟?!拘?詳析】①據圖乙分析可知,與對照組相比,IAA處理組中綠果個數明顯增加,說明IAA抑制果實成熟,而與對照組相比,ABA處理組綠果個數明顯減少,多紅果和全紅果個數明顯增多,因此,兩種激素在草莓果實成熟過程中是拮抗關系;②結合圖可知,果實成熟后期,ABA含量增加,IAA含量逐漸降低,因此,果實成熟后期,ABA能夠通過抑制IAA的合成,使果實由純白變為全紅。14.如圖1為某種植物的根和莖對不同濃度生長素的反應,請據圖1回答:(1)圖中A、B代表不同的器官,其中代表根的是____________。(2)e濃度的生長素對B器官的作用是:____________。(3)單側光照射會引起莖向光彎曲生長,若向光側的生長素濃度為b,則背光側生長素濃度的范圍應在_________之間。(4)若想培養無根豆芽,配制的生長素類似物的最適濃度是_________。(5)如圖2所示,甲、乙分別用不透光的錫箔紙套在燕麥胚芽鞘的不同部位,丙、丁、戊則分別用不透水的云母片插入燕麥胚芽鞘的不同部位,從不同方向照光,培養一段時間后,胚芽鞘的生長情況是________直立生長,__________向右生長,_________既不生長也不彎曲?!敬鸢浮浚?)A(2)既不促進,也不抑制(3)bd(大于b小于d)(4)c(5)①.甲、丙②.乙、戊③.丁〖祥解〗一、生長素的作用具有低濃度促進生長,高濃度抑制生長。二、生長素合成部位和感光部位都在胚芽鞘尖端,生長素的作用部位和胚芽鞘向光彎曲的部位都是胚芽鞘尖端下面一段。單側光照可以使生長素由向光一側向背光一側運輸,使背光側生長素多,生長快,向光側生長素少,生長慢?!拘?詳析】根對生長素最敏感,在較低生長素濃度下即可達到抑制作用,若圖中A、B代表不同的器官,則代表根的是A。【小問2詳析】看圖可知:e濃度的生長素對B器官的作用是既不促進,也不抑制?!拘?詳析】單側光照射會引起莖向光彎曲生長,若向光側的生長素濃度為b,則背光側生長素濃度應該大于b,且促進生長的效果高于b,故生長素的范圍應在bd之間?!拘?詳析】若想培養無根豆芽,配制的生長素濃度既要促進莖的生長,又要抑制根的生長,故濃度最好是c點對應的濃度。【小問5詳析】甲中,胚芽鞘尖端被不透光的錫紙遮住,不能接受到單側光照射,因此生長素分布均勻,甲直立生長;乙中,尖端接受到單側光照射,導致生長素分布不均勻,因此乙向光彎曲生長;丙中,由于生長素不能透過云母片,且云母片豎直插入尖端,導致兩側生長素濃度均勻,因此丙直立生長;丁中,由于云母片水平插入胚芽鞘尖端以下,導致尖端產生的生長素不能運輸到下面,所以丁不能生長也不能彎曲;戊中,云母片沒有完全插入尖端以下,導致左邊生長素濃度高,右邊沒有生長素,所以戊向右彎曲生長。因此甲、丙直立生長,乙、戊向右生長,丁既不生長也不彎曲。15.圖1為種群數量特征概念圖。在調查某林場松鼠的種群數量時,計算當年種群數量與一年前種群數量的比值(λ),并得到如圖2所示的曲線。請回答:(1)圖1中c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a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b表示__________________。圖1中預測種群數量未來變化的主要依據是_______________(填“a”、“b”或“c”)。(2)析圖2,前4年該林場松鼠種群數量____________(填“增大”“減小”或“基本不變”)。第__________年松鼠種群密度最低。第16~20年松鼠種群數量最可能呈____________型曲線增長。(3)調查植物種群密度的常用的方法是之一是樣方法,取樣的關鍵是做到_______________;計數時,應以所有樣方種群密度的________________作為該種群的種群密度估算值。(4)在用標記重捕法調查某動物種群密度時,若經捕獲后的動物更易被捕獲,則調查的結果要比實際數__________(填“大”或“小”)?!敬鸢浮浚?)①.種群密度②.性別比例③.年齡結構④.b(2)①.基本不變②.10③.J(3)①.隨機取樣②.平均值(4)小〖祥解〗一、據圖1分析,a表示性別比例,b表示年齡組成,c表示種群密度。二、據圖2分析,0~4年時λ=1,種群數量不變;4~10年時λ<1,種群數量減少;在10~20年時λ>1,種群數量持續增加。三、種群的特征包括種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遷入率和遷出率、年齡組成和性別比例。其中,種群密度是種群最基本的數量特征。四、出生率和死亡率,遷入率和遷出率直接影響種群密度,性別比例會影響出生率間接影響種群密度,年齡結構影響出生率和死亡率間接影響種群密度?!拘?詳析】種群密度是種群最基本的數量特征,因此c為種群密度;a可以通過影響出生率影響種群密度,可知a為性別比例。b通過影響出生率和死亡率影響種群密度,b為年齡結構;年齡結構b可以作為預測種群數量未來變化的主要依據?!拘?詳析】分析圖2,前4年λ=1,所以該種群數量基本不變;由于4~10年時λ<1,種群數量減少,所以第10年松鼠的種群密度最低;第16~20年時λ>1且不變,該種群數量是前一年種群數量的大于1且穩定的倍數,所以松鼠種群數量將呈“J”型曲線增長?!拘?詳析】樣方法調查植物種群密度時,為了保證結果的準確性,一定要隨機取樣;在被調查種群的分布范圍內,隨機選取若干樣方,通過計數每個樣方內的個體數,求得每個樣方內的種群密度,以所有樣方種群密度的平均值作為該種群密度的估計值。【小問4詳析】標記重捕法計算公式:種群中個體數(N)÷標記總數=重捕總數÷重捕中被標記的個體數,若動物在被捕過一次后更易捕獲,會導致重捕中被標記的個體數偏大,這樣會導致計算結果偏小。16.鳳眼藍(俗稱“水葫蘆”)為多年生漂浮性水生植物,其在環境適宜時暴發迅速,會對當地生態系統產生嚴重影響。如圖所示為甲、乙兩個群落的物種豐富度隨時間的變化情況,其中A、B、C表示相應的時間點回答下列問題:(1)據圖分析,發生初生演替的是群落_____(填“甲”或“乙”)。相比于次生演替,初生演替速度較慢,其原因是______。(2)群落甲所在的湖泊分布有蘆葦等挺水植物、浮萍等浮水植物以及黑藻等沉水植物,該群落具有明顯的________結構:已知群落甲在A點附近遭遇“水葫蘆”的入侵,入侵后“水葫蘆”數量不斷增多,為調查其種群密度,一般采用_____法;“水葫蘆”的入侵在很大程度上對其它一些水生植物生存和生長造成不利影響,這屬于種間關系中的________,“水葫蘆”也逐漸成為該群落的________,其中沉水植物逐步消失的最可能原因是________。(3)研究表明,“水葫蘆”根部能產生有效抑制藻類生長的物質,該生物釋放的這種信息屬于______,依據此特點可將其應用于水華藻類的防治;引入以“水葫蘆”為食的水葫蘆象甲,可進行生物防治,這種營養關系也有助于實現該生態系統的_______功能。經過人為綜合治理,群落甲的物種數目在BC段逐步得到恢復,該生態系統的_________能力逐漸增強?!敬鸢浮浚?)①.乙②.初生演替是從來沒有被植物覆蓋的地面,或者是原來存在過植被,但是被徹底消滅了的地方發生的演替,次生演替原有土壤條件基本保留,甚至還保留了植物的種子或其他繁殖體,相比于次生演替,初生演替速度較慢(2)①.垂直②.樣方③.種間競爭④.優勢種⑤.水葫蘆瘋長,使水中的沉水植物見不到陽光,影響沉水植物的生長,使得沉水植物失去生存空間和營養物質(3)①.化學信息②.物質循環③.自我調節〖祥解〗一、群落垂直結構: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數群落具有明顯的分層現象;植物主要受陽光的影響,動物主要受食物和棲息空間的影響。二、群落水平結構:由于地形的變化、土壤濕度和鹽堿的差異、光照強度的不同等因素,不同地段往往分布著不同的種群,同一地段上種群密度也有差異。三、群落演替:隨著時間的推移,一個群落被另一個群落代替的過程,人類活動會改變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初生演替:是指一個從來沒有被植物覆蓋的地面,或者是原來存在過植被,但是被徹底消滅了的地方發生的演替.初生演替的一般過程是裸巖階段→地衣階段→苔蘚階段→草本植物階段→灌木階段→森林階段。次生演替:原來有的植被雖然已經不存在,但是原來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還保留有植物的種子和其他繁殖體的地方發生的演替.次生演替的一般過程是草本植物階段→灌木階段→森林階段。【小問1詳析】初生演替起始物種豐富度為零,即圖中甲表示次生演替,乙表示初生演替。初生演替是從來沒有被植物覆蓋的地面,或者是原來存在過植被,但是被徹底消滅了的地方發生的演替,次生演替原有土壤條件基本保留,甚至還保留了植物的種子或其他繁殖體,相比于次生演替,初生演替速度較慢?!拘?詳析】群落的垂直結構指群落在垂直方面的配置狀態,其最顯著的特征是成層現象,群落甲所在的湖泊分布有蘆葦等挺水植物、浮萍等浮水植物以及黑藻等沉水植物,這體現了群落的垂直結構。調查植物的種群密度一般采用樣方法。水葫蘆和其他水生植物競爭生存空間和資源,屬于種間競爭。生物多樣性包括基因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多樣性?!八J”的入侵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其他生物的生存和生長,導致其他物種的數量減少,降低了物種多樣性,“水葫蘆”也逐漸成為該群落的優勢種。水葫蘆瘋長,使水中的沉水植物見不到陽光,影響沉水植物的生長.使得沉水植物失去生存空間和營養物質?!拘?詳析】化學信息是指生物在生命活動中,產生了一些可以傳遞信息的化學物質,“水葫蘆”根部能產生有效抑制藻類生長的物質,該物質屬于化學信息。生態系統的功能包括物質循環、能量流動、信息傳遞,引入以“水葫蘆”為食的水葫蘆象甲有助于實現該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的功能。群落甲的物種數目在BC段逐步得到恢復,物種數目越多,營養結構越復雜,該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逐漸增強。17.2024年2月至今,我國境內發生多起森林火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生態環境的破壞,且導致一定的經濟損失。請結合相關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我國承諾力爭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所謂“碳中和”是指通過________、節能減排等形式抵消CO2排放總量,實現相對“零排放”。(2)圖1表示生物圈中碳循環示意圖,若要實現“碳中和”,圖中X1過程吸收的CO2總量應該_____(填“>”“=”或“<”)Y1、Y2、Y3和Z4過程釋放的CO2總量,判斷依據是____。而發生森林火災____(填“有利于”或“不利于”)“碳中和”的實現。(3)山火有地下火、地表火和樹冠火,這是由森林群落的______結構決定的。森林群落區別于其他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是_____。強度較弱的地表火對森林反而是有利的,請結合圖2,從生態系統的功能角度分析原因可能是______(答出1點即可)。(4)碳返回大氣的途徑包括_______?!敬鸢浮浚?)植樹造林(2)①.>②.Y1、Y2、Y3和Z4過程釋放的CO2總量未包含人類活動排放的CO2量③.不利于(3)①.垂直②.物種組成③.熱刺激和KAR類活性物質的作用促進了種子萌發,體現生態系統的信息傳遞功能;林下光照增強,促進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土壤礦質元素增多,促進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減少雜草對水分、礦質元素和光的競爭(4)生產者、消費者的呼吸作用,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化石燃料的燃燒〖祥解〗碳循環過程為:無機環境中的碳通過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進入生物群落,生物群落中的碳通過呼吸作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燃燒進入無機環境?!拘?詳析】“碳中和”的實現需要抵消CO2排放總量,除了節能減排,植樹造林是一種常見且有效的方式,樹木通過光合作用吸收CO2,從而有助于實現“碳中和”。【小問2詳析】要實現“碳中和”,意味著吸收的CO2總量要大于等于排放的CO2總量,因為還存在人類活動(如化石燃料的燃燒、汽車尾氣等)排放CO2未包含在Y1、Y2、Y3和Z過程釋放的CO2總量中,所以圖中X過程吸收的CO2總量應該>Y1、Y2、Y3和Z過程釋放的CO2總量。森林火災會釋放大量的CO2,而這額外增加了CO2的排放量,沒有對“碳中和”作出積極貢獻,所以發生森林火災不利于“碳中和”的實現。【小問3詳析】山火有地下火、地表火和樹冠火,這與森林群落垂直方向上不同層次(地下、地表、樹冠等)有關,這是由森林群落的垂直結構決定的。群落的物種組成是森林群落區別于其他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從生態系統的功能角度,強度較弱的地表火對森林有利的原因可能是熱刺激和KAR類活性物質的作用促進了種子萌發,體現生態系統的信息傳遞功能;林下光照增強,促進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土壤礦質元素增多,促進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減少雜草對水分、礦質元素和光的競爭?!拘?詳析】碳返回大氣途徑包括生產者、消費者的呼吸作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分解動植物遺體等)、化石燃料的燃燒等。天津市河北區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第I卷一、單項選擇題:本卷共12題,每題4分,共48分,每小題給出的4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苗長高二尺之上,打去‘沖天心’;旁條長尺半,亦打去心。葉葉不空,開花結實”,這是元代農書《農桑輯要》中記載的提高棉花產量的一項技術。該項操作通過去除植株頂端優勢,塑造株型,改善種植通風透光條件,合理分配營養,多結鈴、結大鈴。去除頂端優勢、調節營養物質分配都與生長素有關。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A.棉花植株頂芽細胞中,存在合成生長素的代謝途徑B.打去“沖天心”,利于“旁條”合成生長素,促進“旁條”生長C.適宜濃度的生長素能促進營養物質向棉鈴運輸,促進棉鈴生長D.生長素調節植物生長是通過調節相關基因的表達來實現的【答案】B〖祥解〗一、生長素在幼嫩的芽、葉中產生,只能從形態學上端運輸到形態學下端,即為極性運輸,其運輸方式為主動運輸。生長素作用:低濃度促進生長,高濃度抑制生長。二、頂端優勢:(1)概念:頂芽優先生長,而側芽受到抑制的現象。(2)原因:頂芽產生的生長素向下運輸,枝條上部的側芽部位生長素濃度較高;側芽對生長素濃度比較敏感,因而使側芽的發育受到抑制?!驹斘觥緼、棉花植株頂芽等幼嫩細胞,能利用色氨酸作原料經過一系列過程合成生長素,A正確;B、頂端優勢的形成原因是頂芽合成的生長素運輸并積累在側芽,側芽生長素濃度過高,生長被抑制,打去“沖天心”,能降低側芽生長素濃度,促進側芽生長發育成“旁條”,B錯誤;C、生長素能調節營養物質分配,因而適宜濃度的生長素能促進營養物質向棉鈴運輸,促進棉鈴生長,C正確;D、生長素等植物激素作為信息分子是通過調節相關基因的表達來調節植物生命活動的,D正確。故選B。2.下圖是植物體內赤霉素(GA)和脫落酸(ABA)的形成過程。下列相關說法錯誤的是()A.GA與ABA的形成途徑相似,都受日照長短的影響B.GA與ABA的形成從根本上來說是基因選擇性表達的結果C.GA與ABA有一定相抗衡的作用,共同對植物的生長發育起調節作用D.夏季植物體內ABA增加,植物生長加快;冬季GA增加,抑制植物生長【答案】D〖祥解〗赤霉素的生理作用是促進細胞伸長,從而引起莖稈伸長和植物增高。此外,它還有促進麥芽糖化,促進營養生長,防止器官脫落和解除種子、塊莖休眠促進萌發等作用。脫落酸在根冠和萎蔫的葉片中合成較多,在將要脫落和進入休眠期的器官和組織中含量較多;脫落酸是植物生長抑制劑,它能夠抑制細胞的分裂和種子的萌發,還有促進葉和果實的衰老和脫落,促進休眠和提高抗逆能力等作用?!驹斘觥緼、由題圖可知,GA與ABA的產生都受日照的影響,A正確;B、植物生命活動的調節從根本上說是植物基因組程序性表達的結果,B正確;C、由題圖可知,GA與ABA表現出相抗衡的作用,共同調節植物的生長發育,C正確;D、夏季日照長,植物體內GA產生增加,植物生長加快;冬季日照短,ABA產生增加,抑制植物生長,促進植物休眠,D錯誤。故選D。3.獨腳金內酯是近年來發現的一種新型植物激素,科研人員在其基礎上人工合成了具有相似生理作用的化學物質GR24.為了研究GR24的作用機理及其與植物生長調節劑a——萘乙酸(NAA)的相互關系(已知GR24與NAA在植物體中運輸的特點與生長素相同),用擬南芥為材料進行了如圖1的實驗,結果如圖2,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NAA主要產生于幼嫩的芽、葉和發育中的種子B.實驗結果說明GR24與NAA對側枝生長具有相抗衡作用C.由圖2推測NAA和GR24應加在圖1的瓊脂塊A中D.實驗結果可說明NAA和GR24的作用具有低濃度促進高濃度抑制的特點【答案】C〖祥解〗人工合成的對植物的生長發育有調節作用的化學物質稱為植物生長調節劑,一般具有原料廣泛、容易合成、作用穩定等優點?!驹斘觥緼、NAA屬于植物生長調節劑,不是由植物自身合成的,A錯誤;B、分析圖2結果可知,與對照組相比,單獨使用GR24對側枝生長幾乎不起作用;單獨使用NAA對側枝生長起抑制作用;NAA和GR24同時使用,對側枝生長的抑制作用最強,由此可推知,GR24可通過促進NAA的作用進而抑制側枝生長,GR24與NAA對側枝生長不具有抗衡作用,B錯誤;C、NAA在植物體內進行極性運輸,從形態學上端運輸到形態學下端,即由A端運輸到B端,故實驗處理時,NAA和GR24應加在圖1的瓊脂塊A中,C正確;D、植物生長素對莖的作用表現為低濃度促進,高濃度抑制,但是本題沒有同時提供NAA和GR24在高、低濃度下的效果,不能說明NAA和GR24的作用具有低濃度促進高濃度抑制的特點,D錯誤。故選C。4.植物激素是植物正常生長發育不可缺少的調節性物質,生長素與細胞分裂素對水稻根系生長的調節機制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細胞分裂素氧化酶缺失突變體比正常水稻的根系發達B.水稻插秧前用生長素處理可提高其成活率C.生長素可以通過促進細胞分裂素降解來促進根系生長D.在水稻根系生長過程中,生長素和細胞分裂素含量會按照次序出現高峰【答案】A〖祥解〗主要的五大類植物激素包括生長素、細胞分裂素、赤霉素、乙烯、脫落酸;在植物生長發育和適應環境的過程中,各種激素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相互協調,共同調節機體生命活動。【詳析】A、細胞分裂素氧化酶可降解細胞分裂素,細胞分裂素氧化酶缺失突變體使降解受阻,細胞分裂素含量高,可抑制根系生長,因此正常水稻的根系比細胞分裂素氧化酶缺失突變體的發達,A錯誤;B、水稻插秧前用生長素處理后,可通過促進細胞分裂素降解來促進根系生長,從而提高其成活率,B正確;C、生長素含量上升可促進細胞分裂素氧化酶的合成,從而促進細胞分裂素分解,細胞分裂素含量下降,可解除對根系生長的抑制作用,因此能促進根系生長,C正確;D、由圖可知,生長素含量上升后,可調節細胞分裂素的含量,因此在水稻根系生長過程中,生長素和細胞分裂素含量會按照次序出現高峰,D正確。故選A。5.城市夜間照明的迅速蔓延,導致城市綠地昆蟲種類與數量急劇下降,引發城市綠地生態系統失衡。昆蟲普遍具有趨光性,被人造光吸引后,改變原始覓食等活動路徑,使其最終因能量枯竭或被天敵捕食而死亡。篩選出對昆蟲趨光性友好的光譜,可為生態光源的研發提供依據,從而降低城市照明的生態風險。研究人員利用不同光譜誘捕昆蟲,結果如圖所示。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A.夜間城市照明對鱗翅目昆蟲的影響較小B.由圖可知,該地鱗翅目昆蟲的數量最少C.遠紅色光和深紅色光是對昆蟲友好的光譜D.該實驗應在夜間誘捕昆蟲,且要排除現有城市光源的影響【答案】B〖祥解〗在調查分布范圍較小、個體較大的種群時,可以逐個計數,如調查某山坡上的琪桐密度。在多數情況下,逐個計數非常困難,需要采取估算的方法?!驹斘觥緼、昆蟲被人造光吸引后,改變原始覓食等活動路徑,使其最終因能量枯竭或被天敵捕食而死亡。由圖可知,同一個光譜下,鱗翅目昆蟲的光譜誘捕趨性概率更低,故夜間城市照明對鱗翅目昆蟲的影響較小,A正確;B、該圖只能反映出鱗翅目昆蟲對各種光譜的趨光性更低(或光譜誘捕趨性概率低),不能說明該地鱗翅目昆蟲的數量最少,B錯誤;C、由圖可知,遠紅色光和深紅色光對各種昆蟲的光譜誘捕趨性概率都非常低(接近0),故遠紅色光和深紅色光是對昆蟲友好的光譜,C正確;D、昆蟲普遍具有趨光性,該實驗應在夜間誘捕昆蟲,要排除現有城市光源的影響,D正確。故選B。6.如圖表示三種可構成一條食物鏈的生物(營養級不同)在某河流不同深度的分布情況。下列有關分析錯誤的是()A.三種生物構成的食物鏈是物種甲→物種乙→物種丙B.物種乙的數量突然增加,短時間內物種丙的數量也會增加C.若物種甲表示綠藻,它在不同水深處的個體數量不同,主要是溫度的原因D.若物種丙表示肉食性魚,該種群營養級高,所含能量較少【答案】C〖祥解〗分析曲線圖:物種甲是藻類,物種乙是植食性小魚,物種丙是肉食性魚;可構成食物鏈為綠藻→植食性小魚→肉食性魚.物種甲在不同水深處,個體數量不同,主要受光照的影響;影響種群數量的因素有很多,如氣候、食物、天敵、傳染病等?!驹斘觥緼、一般情況下,營養級越低的生物個體數量越多,根據三個物種的個體數量及變化趨勢可知,三種生物構成的食物鏈是物種甲→物種乙→物種丙,A正確;B、由于物種乙是物種丙的食物,因此當物種乙數量突然增加,短時間內物種丙的數量也會增加,B正確;C、綠藻在不同水深處的個體數量不同,主要原因是光照強度不同,C錯誤;D、物種丙屬于第三營養級,相比第一、二營養級,第三營養級所含能量較少,D正確。故選C。7.如圖表示某海域大黃魚種群數量與種群數量增長速率的變化曲線。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圖中a點種群年齡結構為增長型,c點種群年齡結構為衰退型B.a點和c點對應的種群增長速率相同,所以種內斗爭程度相同C.在環境條件不受破壞的情況下,該海域大黃魚種群的K值約為2bD.用標記重捕法調查該種群密度時,若標記物容易脫落則估計值偏低【答案】C〖祥解〗一、生態系統的成分包括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二、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自動調節能力,但這種自動調節能力有一定限度,如果外界干擾超過了這個限度,生態系統就會遭到破壞。三、種群密度是種群數量的最基本特征,影響種群密度的因素包括出生率、死亡率、遷入率和遷出率、性別比例以及年齡組成等。四、常見的種間關系包括競爭、捕食、互利共生和寄生等。紅耳龜屬于生態系統成分中的消費者,其同化的能量,一部分通過呼吸作用以熱能的形式散失,另一部分用于自身的生長、發育、繁殖等生命活動。影響種群密度的直接因素包括出生率和死亡率及遷入率和遷出率?!驹斘觥緼、c點種群增長速率大于0,種群數量增加,種群年齡結構應為增長型,A錯誤;B、c點與a點相比,c點種群數量多,所以種內競爭程度較激烈,B錯誤;C、種群的增長速率在K/2時最大,故該海城大黃魚種群的K值約為2b,C正確;D、標記重捕法中計算種群數量的公式為種群數量=初次標記個體數×重捕標記個體數/重捕數量,若標記個體易被捕食,則重捕的標記個體數目偏小,種群數量的估計值會偏大,D錯誤。故選C。8.科技人員為了檢驗某新型除草劑對麥田雜草豬殃殃的防治效果,隨機選3塊麥田,在每塊麥田中做對照實驗,施藥60天后調查豬殃殃密度。取樣方法為每個處理隨機取5個樣方,每個樣方為1m2.調查結果為對照組411.75株/m2,實驗組35.00株/m2.下列分析正確的是()A.每個樣方面積應以10m2的長方形才合理B.實驗組與對照組數據差異明顯,防治效果顯著C.對照組調查結果計算平均值后必須四舍五入取整數D.選取的3塊麥田必須麥苗數、施肥、水土狀況等均相同【答案】B〖祥解〗樣方法指在被調查種群的分布范圍內,隨機選取若干個樣方,通過計數每個樣方內的個體數,求得每個樣方的種群密度,以所有樣方法種群密度的平均值作為該種群的種群密度估計值。【詳析】A、豬殃殃為草本植物,所以每個樣方面積應以1m2為宜,計數每個樣方中該種植物的個體數目,再取平均值,A錯誤;B、根據實驗組與對照組的數據比較可知,兩種數據差距很大,顯然該藥物防治效果顯著,B正確。C、由于調查結果需要計算平均值,所以雜草株數可以為整數,也可以是非整數,C錯誤;D、選取的3塊麥田均需要在施藥前后做調查,因此3塊麥田中的麥苗數、施肥、水土狀況等未必相同,D錯誤。故選B。9.隨著國家對環境保護的投入越來越大,我國西北地區很多荒漠草原等都逐漸返綠,黃河水也逐漸變得清澈,逐漸恢復昔日水草豐茂的景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從荒漠開始的演替屬于初生演替B.草原群落有明顯的垂直結構,但沒有水平結構C.群落演替到灌木階段,一年生草本植物在爭奪陽光和空間等競爭中被淘汰D.使用覆土治理荒漠可加快生態恢復的原因是覆土中富含有機質和繁殖體【答案】D〖祥解〗初生演替:是指在一個從來沒有被植物覆蓋的地面或者原來存在過植被但被徹底消滅了的地方發生的演替。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雖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條件基本保存甚至還保留了植物的種子或其他繁殖體的地方發生的演替。【詳析】A、沙漠中存在植物的種子或其他繁殖體,因此從荒漠開始的演替屬于次生演替,A錯誤;B、草原群落既有垂直結構也有水平結構,B錯誤;C、草本植物與灌木在爭奪陽光和空間等競爭中灌木占優勢,灌木階段,灌木成為優勢種,草本植物的數量很少,一年生草本植物在競爭過程處于劣勢,大部分被取代,但沒有被淘汰,C錯誤;D、由于覆土中含有機質及有生命力的繁殖體,治理荒漠時進行覆土處理可縮短恢復時間,D正確。故選D。10.科研工作者將某大型湖中水鳥劃分為4個類型,每個類型包括若干種水鳥,并對它們的生態位進行了調查研究,結果如表所示(百分比代表使用頻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類型覓食行為生境利用A1間歇型啄食(100%)草灘(68.6%),泥灘(15.4%)A2間歇型啄食(86.5%),泥灘挖掘取食(9.9%)淺水區(44.2%),泥灘(39.1%)A3多種覓食行為中水區(41.3%),深水區(30.4%)A4潛水取食(99.3%)深水區(74.7%),中水區(17.1%)A.水鳥的種類和種群密度隨季節而變化,說明該湖泊群落發生了演替B.草灘、泥灘、淺水區、中水區、深水區形成了湖泊群落的垂直結構C.水鳥的生態位特征取決于食物資源的豐富度和可獲得性,與天敵無關D.水深因素可將覓食生境分割開,降低了A1-A4類型水鳥間的相互競爭【答案】D〖祥解〗一個物種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處的空間位置,占用資源的情況,以及與其他物種的關系等,稱為這個物種的生態位。因此,研究某種動物的生態位,通常要研究它的棲息地、食物、天敵以及與其他物種的關系等。研究某種植物的生態位,通常要研究它在研究區域內的出現頻率、種群密度、植株高度等特征,以及它與其他物種的關系等。【詳析】A、水鳥的種類和種群密度隨季節而變化,這屬于群落的季節性變化,A錯誤;B、草灘、泥灘、淺水區、中水區、深水區形成了湖泊群落的水平結構,B錯誤;C、水鳥的生態位特征與其棲息地、食物、天敵及與其他物種的關系等都有關,C錯誤;D、A1類型水鳥主要利用草灘,A2類型的水鳥主要在淺水區覓食,A3類型的水鳥主要在中水區覓食,A4類型的水鳥主要在深水區覓食,這種覓食生境的分開,減少了它們之間的相互競爭,D正確。故選D。11.某中學生物興趣小組對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的幾種生物的捕食關系進行了研究,得出的相關食物網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泥螺既是消費者又是分解者B.食物網中營養級越低的生物,其個體的數量越多、體型越大C.若泥螺因某種原因突然減少,則克氏螯蝦的種群數量在短期內將增加D.該食物網共包括5條捕食食物鏈,圖中箭頭表示捕食關系和能量的循環方向【答案】A〖祥解〗錯綜復雜的食物網是使生態系統保持相對穩定的重要條件。如果一條食物鏈的某種動物減少或消失,它在食物鏈上的位置可能會由其他生物來取代。一般認為,食物網越復雜,生態系統抵抗外界干擾的能力就越強。食物鏈和食物網是生態系統的營養結構,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就是沿著這種渠道進行的?!驹斘觥緼、由圖可知,該食物網有5條食物鏈,泥螺既能以互花米草、鹽蒿、微體藻類為食,又能以有機腐殖質為食,既是消費者又是分解者,A正確;B、營養級越低的生物,個體數不一定越多,體型不一定越大,B錯誤;C、泥螺突然減少,斑嘴鴨會更多地取食克氏螯蝦,克氏螯蝦的種群數量在短期內會減少,C錯誤;D、能量單向流動,不能循環,D錯誤。故選A。12.美國白蛾對我國生態環境危害很大,破壞了多地的生態平衡。觀察發現:①每日提供15~18h的光照美國白蛾才能發育;②美國白蛾幼蟲危害嚴重時能將整棵植物葉片完全吃光,然后借助吐出的絲轉移至其他植物;③將未交配的雌蛾放在誘捕器中,懸掛于林間,可誘殺雄蛾。據此分析錯誤的是()A.利用雌蛾釋放的信息素類似物誘捕雄蛾屬于生物防治B.該觀察中涉及到的信息類型為物理信息和化學信息C.美國白蛾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稱為美國白蛾的生態位D.具有結構平衡和收支平衡的生態系統處于生態平衡狀態【答案】D〖祥解〗生態位是指一個種群在生態系統中,在時間和空間上所占據的位置及其與相關種群之間的功能關系與作用。由于不同物種的食物和棲息地可能存在重疊,因此生態位可能出現重疊的現象?!驹斘觥緼、目前控制動物危害的技術方法大致有三種:化學防治、生物防治和機械防治;利用雌蛾釋放的信息素類似物誘捕雄蛾屬于生物防治,A正確;B、生態系統中信息的種類有物理信息、化學信息和行為信息;每日提供15~18h的光照美國白蛾才能發育屬于物理信息,未交配的雌蛾放在誘捕器中,懸掛于林間,利用其性外激素誘殺雄蛾屬于化學信息;可見該觀察中涉及到的信息類型為物理信息和化學信息,B正確;C、一個物種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處的空間位置,占用資源的情況,以及與其他物種的關系等,稱為這個物種的生態位;美國白蛾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稱為美國白蛾的生態位,C正確;D、處于生態平衡的生態系統具有以下特征:結構平衡、功能平衡和收支平衡;故具有結構平衡和收支平衡的生態系統不一定處于生態平衡狀態,D錯誤。故選D。第Ⅱ卷二、非選擇題:本卷共5題,共52分13.果實在成熟過程中受到多種激素調節,脫落酸(ABA)能促進果實成熟相關基因表達,參與果實發育和成熟過程的調控;而許多果實在成熟的過程中,總是伴隨著IAA含量的下降。為研究生長素(IAA)和脫落酸(ABA)在草莓果實發育至成熟過程中的作用,科研人員做了相關實驗。(1)ABA和IAA等激素對植物體生命活動起著________作用。少量的生長素即可對植物的生長發育有顯著影響,但是植物體還要源源不斷合成生長素的原因是_________。(2)科研人員對草莓果實發育至成熟過程中果實內IAA和ABA的含量進行檢測,結果如下圖甲所示。果實發育初期,正在發育的_______中有IAA合成,促進草莓果實由小綠變成大綠。果實由大綠到全紅的過程中,兩種激素含量分別發生的變化是______,從而使果實逐漸成熟。(3)為了進一步研究ABA和IAA在草莓果實成熟過程中的相互作用,用大綠果期的草莓進行實驗,結果如圖乙所示。①據圖乙分析,IAA抑制果實成熟,理由是與對照組相比,IAA處理組______。兩種激素在草莓果實成熟過程中是______關系。②結合圖乙和圖丙推測,果實成熟后期,ABA能夠通過_____,使果實由純白變為全紅?!敬鸢浮浚?)①.調節②.起作用后即被滅活(2)①.種子/果實②.ABA含量增加,IAA含量逐漸降低(3)①.綠果個數明顯增加②.相抗衡③.抑制IAA的合成〖祥解〗題圖分析:圖甲表示ABA和IAA在果實成熟過程中的含量變化,其中ABA逐漸增多,IAA先增多然后逐漸減少;圖乙表示ABA和IAA處理果實與對照組比較不同情況;圖丙表示ABA處理會抑制IAA的產生?!拘?詳析】ABA和IAA等激素通過在植物細胞之間傳遞信息,從而對植物體生命活動起著調節作用;少量的生長素即可對植物的生長發育有顯著影響,但是生長素發揮作用后即被滅活,所以植物體需要源源不斷合成生長素滿足調節生命活動的需求?!拘?詳析】根據圖甲可知,果實發育初期,正在發育的種子(果實)中有IAA合成,促進草莓果實由小綠變成大綠;果實由大綠到全紅的過程中,ABA含量增加,IAA含量逐漸降低,從而使果實逐漸成熟。【小問3詳析】①據圖乙分析可知,與對照組相比,IAA處理組中綠果個數明顯增加,說明IAA抑制果實成熟,而與對照組相比,ABA處理組綠果個數明顯減少,多紅果和全紅果個數明顯增多,因此,兩種激素在草莓果實成熟過程中是拮抗關系;②結合圖可知,果實成熟后期,ABA含量增加,IAA含量逐漸降低,因此,果實成熟后期,ABA能夠通過抑制IAA的合成,使果實由純白變為全紅。14.如圖1為某種植物的根和莖對不同濃度生長素的反應,請據圖1回答:(1)圖中A、B代表不同的器官,其中代表根的是____________。(2)e濃度的生長素對B器官的作用是:____________。(3)單側光照射會引起莖向光彎曲生長,若向光側的生長素濃度為b,則背光側生長素濃度的范圍應在_________之間。(4)若想培養無根豆芽,配制的生長素類似物的最適濃度是_________。(5)如圖2所示,甲、乙分別用不透光的錫箔紙套在燕麥胚芽鞘的不同部位,丙、丁、戊則分別用不透水的云母片插入燕麥胚芽鞘的不同部位,從不同方向照光,培養一段時間后,胚芽鞘的生長情況是________直立生長,__________向右生長,_________既不生長也不彎曲?!敬鸢浮浚?)A(2)既不促進,也不抑制(3)bd(大于b小于d)(4)c(5)①.甲、丙②.乙、戊③.丁〖祥解〗一、生長素的作用具有低濃度促進生長,高濃度抑制生長。二、生長素合成部位和感光部位都在胚芽鞘尖端,生長素的作用部位和胚芽鞘向光彎曲的部位都是胚芽鞘尖端下面一段。單側光照可以使生長素由向光一側向背光一側運輸,使背光側生長素多,生長快,向光側生長素少,生長慢。【小問1詳析】根對生長素最敏感,在較低生長素濃度下即可達到抑制作用,若圖中A、B代表不同的器官,則代表根的是A?!拘?詳析】看圖可知:e濃度的生長素對B器官的作用是既不促進,也不抑制?!拘?詳析】單側光照射會引起莖向光彎曲生長,若向光側的生長素濃度為b,則背光側生長素濃度應該大于b,且促進生長的效果高于b,故生長素的范圍應在bd之間?!拘?詳析】若想培養無根豆芽,配制的生長素濃度既要促進莖的生長,又要抑制根的生長,故濃度最好是c點對應的濃度?!拘?詳析】甲中,胚芽鞘尖端被不透光的錫紙遮住,不能接受到單側光照射,因此生長素分布均勻,甲直立生長;乙中,尖端接受到單側光照射,導致生長素分布不均勻,因此乙向光彎曲生長;丙中,由于生長素不能透過云母片,且云母片豎直插入尖端,導致兩側生長素濃度均勻,因此丙直立生長;丁中,由于云母片水平插入胚芽鞘尖端以下,導致尖端產生的生長素不能運輸到下面,所以丁不能生長也不能彎曲;戊中,云母片沒有完全插入尖端以下,導致左邊生長素濃度高,右邊沒有生長素,所以戊向右彎曲生長。因此甲、丙直立生長,乙、戊向右生長,丁既不生長也不彎曲。15.圖1為種群數量特征概念圖。在調查某林場松鼠的種群數量時,計算當年種群數量與一年前種群數量的比值(λ),并得到如圖2所示的曲線。請回答:(1)圖1中c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a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b表示__________________。圖1中預測種群數量未來變化的主要依據是_______________(填“a”、“b”或“c”)。(2)析圖2,前4年該林場松鼠種群數量____________(填“增大”“減小”或“基本不變”)。第__________年松鼠種群密度最低。第16~20年松鼠種群數量最可能呈____________型曲線增長。(3)調查植物種群密度的常用的方法是之一是樣方法,取樣的關鍵是做到_______________;計數時,應以所有樣方種群密度的________________作為該種群的種群密度估算值。(4)在用標記重捕法調查某動物種群密度時,若經捕獲后的動物更易被捕獲,則調查的結果要比實際數__________(填“大”或“小”)?!敬鸢浮浚?)①.種群密度②.性別比例③.年齡結構④.b(2)①.基本不變②.10③.J(3)①.隨機取樣②.平均值(4)小〖祥解〗一、據圖1分析,a表示性別比例,b表示年齡組成,c表示種群密度。二、據圖2分析,0~4年時λ=1,種群數量不變;4~10年時λ<1,種群數量減少;在10~20年時λ>1,種群數量持續增加。三、種群的特征包括種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遷入率和遷出率、年齡組成和性別比例。其中,種群密度是種群最基本的數量特征。四、出生率和死亡率,遷入率和遷出率直接影響種群密度,性別比例會影響出生率間接影響種群密度,年齡結構影響出生率和死亡率間接影響種群密度?!拘?詳析】種群密度是種群最基本的數量特征,因此c為種群密度;a可以通過影響出生率影響種群密度,可知a為性別比例。b通過影響出生率和死亡率影響種群密度,b為年齡結構;年齡結構b可以作為預測種群數量未來變化的主要依據?!拘?詳析】分析圖2,前4年λ=1,所以該種群數量基本不變;由于4~10年時λ<1,種群數量減少,所以第10年松鼠的種群密度最低;第16~20年時λ>1且不變,該種群數量是前一年種群數量的大于1且穩定的倍數,所以松鼠種群數量將呈“J”型曲線增長?!拘?詳析】樣方法調查植物種群密度時,為了保證結果的準確性,一定要隨機取樣;在被調查種群的分布范圍內,隨機選取若干樣方,通過計數每個樣方內的個體數,求得每個樣方內的種群密度,以所有樣方種群密度的平均值作為該種群密度的估計值。【小問4詳析】標記重捕法計算公式:種群中個體數(N)÷標記總數=重捕總數÷重捕中被標記的個體數,若動物在被捕過一次后更易捕獲,會導致重捕中被標記的個體數偏大,這樣會導致計算結果偏小。16.鳳眼藍(俗稱“水葫蘆”)為多年生漂浮性水生植物,其在環境適宜時暴發迅速,會對當地生態系統產生嚴重影響。如圖所示為甲、乙兩個群落的物種豐富度隨時間的變化情況,其中A、B、C表示相應的時間點回答下列問題:(1)據圖分析,發生初生演替的是群落_____(填“甲”或“乙”)。相比于次生演替,初生演替速度較慢,其原因是______。(2)群落甲所在的湖泊分布有蘆葦等挺水植物、浮萍等浮水植物以及黑藻等沉水植物,該群落具有明顯的________結構:已知群落甲在A點附近遭遇“水葫蘆”的入侵,入侵后“水葫蘆”數量不斷增多,為調查其種群密度,一般采用_____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房屋租賃合同協議范文
- 2025股權分配協議建筑工程用地合同
- 2025年二建《市政公用工程管理與實務》通關必做強化訓練試題庫300題及詳解
- 安徽省蚌埠市四校聯考2025年3月高三下學期第一次月考
- 橋隧工技能鑒定理論資源高級技師習題(附答案)
- 試管嬰兒護理健康計劃
- 違紀學生協議合同書范例
- 基于主機的反彈shell檢測思路
- 政府與中原證劵最緊密戰略
- 車位轉讓協議與租賃合同
- 2025年地鐵英文面試題及答案
- 2025年鐘山職業技術學院單招職業適應性測試題庫1套
- 2025年度跨境電商平臺總經理聘用合同
- 2025年吉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單招職業技能測試題庫必考題
- 2025屆湖南省長沙市長郡二十校聯盟高三第二次預熱演練語文試題
- 中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解讀
- DB36 1993-2024 水產養殖尾水排放標準
- 《經絡與腧穴》課件-手太陰肺經
- 高校課堂教學創新大賽一等獎課件:混合教學模式創新實踐
- 人教版(2024)七年級下冊英語期中復習:Unit1~4+期中共5套學情調研檢測試卷(含答案)
- 中考化學主題復習(重慶)專題4綜合實驗的探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