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70/70SAP數據批量導入教程文章第59頁第4局部為BDC批導入處理教程前言ECATT解釋ExtendedComputerAidedTestTool(T-code:SECATT)
ECATT是SAP自帶的功能測試工具,主要目標用來作SAP業務流程的自動化測試,每個測試都會生成一個詳細的日志來顯示測試流程和測試結果。和CATT相比,CATT操作簡單,類似于BDC的錄屏功能,用于常用的簡單業務數據導入,根本已被ECATT完全取代。除了CATT功能之后,ECATT主要應用于基于GUIWindows/GuiJava自動化測試,同時也為外部工具提供了第三方接口(獲BC-ECATT授權)。所有的測試腳本,無論是ECATT自已生成的還是外部工具的他們都應該具有相同的數據對象類型,與SAP結合在一起并保存在相同的位置。在R/3的功能測試中,ECATT錄屏功能簡單實用,測試腳本、測試數據、系統數據分別存放,可重復使用,并附有詳細測試報告以及糾錯功能,作為自帶工具簡單實用。對于WEB方面的測試的話就要借用第三方的測試軟件,如知名的Mercury的QTP。LSMW解釋LegacySystemMigrationWorkbench(T-code:LSMW)
LSMW,是SAP推薦用來從舊的系統或非SAP系統把大批量或周期性的數據遷移到SAP的主力工具,類似于ECATT/SCATT,其優點可以在一個Session中處理大批量數據,并靈活易學易用。如果用BDC和ECATT只能根據定制好的畫面輸入參數。一旦沒有這個值系統就會報錯。比喻我們根據業務對FIAccountDocument或者主數據一些參數作了擴展,一旦參數缺失或者不匹配,不得不終止Session,通過SM35手動去更正或者重新錄屏。LSMW具有一般的通用性,他導入模板的設計過程包括15個步驟,每個都是獨立的單元并可進行單獨的更新和修改,而不影響其它的模塊只需作一些調整做出相應mapping,將必要的數據指定對應的字段就可行了,無需額外的編碼。
當然,LSMW局限在于只能導入固定類型的主數據,如Customer/VendorMaster,MaterialMaster,FinancialDocument,G/LAccount。如果是自定義的ABAP程序來導入主數據就行不通了。同樣做了一個FIAccountDocument的例子,對出現重復的統計的LineItem時顯得也不是特別得心應手。BDC解釋BatchDataConversion(T-code:SHDB)BDC同樣是通過SHDB把用戶一次性的業務操作記錄全部記錄下,然后供用戶使用。開發人員可以生成程序構建數據源。只要存在重復的業務操作,自然會想到BDC錄屏。區別LSMW:legacysystemMigrationworkbench(遺產(舊)系統移值工作臺)BDC:BatchDataCommunication(批處理)CATT:ComputerAidedTestToo(計算機輔助輸入測試)數據導入速度:LSMW=BDC>CATT制作難度:BDC>LSMW>CATT跨效勞器傳輸(復制):LSMW用導出導入,不用傳輸,不用建立程序最方便。CATT都要傳輸,BDC傳輸或者生成ABAP程序。其實LSMW最終是產生批處理,所以速度和BDC相等,CATT是模擬前端屏幕輸入,速度慢,而且某些屏幕字段抓取不了。ECATT批導入處理教程SECATT批導入處理教程一以創立物料主數據根本視圖舉例。輸入事務碼:SECATT,鍵入回車:創立TestScipt,選擇該選項輸入自定義程序名:ZSECATT01點擊“新建〞按鈕進入下面的界面,輸入文本說明及事務碼所屬模塊:保存至《本地對象》:點擊“模式〞按鈕,進入下面界面,填入事務代碼:MM01,連續鍵入回車兩次:開始記錄創立物料的過程;物料號碼要手工重新輸入一次,所有有關的選項要重新選擇一遍:回車進入創立物料主數據根本視圖的界面,把需要輸入的工程填寫完整后回車進入下面界面,然后點擊“YES〞。點擊“YES〞,進入下面界面:點擊下列圖圖標,系統顯示創立的程序名稱“MM01_01”:雙擊程序名稱“MM01_01”,進入下面界面:單擊DYNPROMODEPROGDYNR字段,進入下面界面:雙擊FIELDMODE.NAME,修改字段使之變成變量,該值可以自定義成任何名稱(中文除外),見下面界面:把需要導入的數據修改完畢之后鍵入《回車》,然后單擊確認;依次對變量進行修改并確認,待全部變量修改完成之后保存;然后單擊鍵,確認修改的字段并將I/E/V欄位的標識由V改為I,再次保存;單擊退回到初始界面;選擇第一項,開始創立TestConfiguration輸入創立的程序名稱(建議和TestScript的名稱一樣);點擊“新建〞按鈕,進入下面的界面,輸入標題和所屬模塊:單擊Configuration視圖;輸入上面創立的TestConfiguration程序名保存:保存至本地對象;單擊Variants選擇ExtemalVariants/Pathfile單擊下拉菜單項選擇擇要輸出的文件路徑(注:模版導出的路徑和數據導入時的路徑要一致);單擊圖標,制作好的導入模板導出進行編輯;文件保存時可以自定義文件的名稱;單擊保存:至此,ECATT批導入處理程序和導入模版制作完成。下面介紹ECATT模版的制作和處理過程:下列圖是SECATT輸出到本地文件中的模板(模版輸出時為TXT格式,翻開時需要以XLS的格式翻開):對該模板進行編輯,將*和*ECATTDEFAULT兩個標識放置到最后,需要在每一行的首個單元格內標明V1,如果還有第二條則標明V2,依次類推,然后保存即可:回到SAP系統SECATT界面,單擊《執行》鍵:選擇Variants視圖,制定文件路徑;單擊Shared視圖,按照下列圖選擇控制參數:單擊VIControl視圖,選擇要使用的導入方式,同時按照下列圖紅框中的選項設置參數;導入成功或錯誤系統會報出相應消息;導入方式有以下幾種:前臺:表示導入時若發生問題可以在前臺清晰的看到錯誤步驟,一步步進行干預;錯誤:導入時報錯,干預后可以通過,導入完畢后在系統可以記錄錯誤日志;后臺:無論是否有錯誤發生程序照常進行工作,直至導入結束,同樣也提供錯誤日志;設置完導入的條件后,點擊“執行〞按鈕進行數據批導入的執行,執行成功后見下面界面:至此,ECATT的批導入處理教程一,介紹完畢。下面介紹ECATT的批導入處理教程二。SECATT批導入處理教程二以創立物料主數據根本視圖舉例:至此,ECATT批導入處理程序和導入模版制作完成。下面介紹ECATT模版的制作和處理過程:至此,ECATT的批導入處理教程介紹完畢。LSMW批導入處理教程總述在SAP系統中,批處理操作有多種方法。如果是對一個事物碼(T-CODE)進行批處理操作,常用的是LSMW。LSMW全稱是LegacySystemMigrationWorkbench。它能夠對靜態數據(如各個主數據)、動態數據(如初始化庫存)、業務數據(如銷售訂單)等進行成批操作,是上線數據準備的主力武器。LSMW的原理是對需要批處理操作的流程進行錄像,然后設定模板,再將準備好的數據傳入到SAP系統進行預轉換,如果適宜就進行實際的轉換。LSMW導入數據操作分為以下幾大步驟:1.準備需要導入的數據2.轉換模板定義3.讀取數據并預轉換4.實際轉換在操作界面有20個步驟。而在ECC6.0中,標準步驟只有14個,我們按14個步驟進行講解。操作界面說明1.管理界面批導入的事物碼(TCODE)就是LSMW,在主窗口界面輸入就可以進入輸入事物碼后,如果是第一次運行,則出現如下界面這是一個歡送界面,將選擇框打上對勾則下次進入不再顯示,按確認鍵進入到LSMW的管理界面(我們暫且以“管理界面〞來命名):這個界面主要解決以下幾方面問題:(1)批導入對象的管理,包括新增、修改、刪除、查找、導出、導入等操作。(2)進入到其它工作界面,主要有錄像操作界面、分步操作界面。我們如果要進行一個批處理操作,則需要輸入或通過選擇確定Project、Subproject、Object,如下列圖,然后再進行具體的操作:2.分步操作界面在管理界面選擇Project、Subproject、Object,如上圖所示,按執行按鈕運行鍵進入分步操作界面,如下列圖所示:在上圖中顯示了分步操作的菜單,用鼠標雙擊各菜單行可進入不同界面。這里共有20個步驟,在實際操作中我們不需要這么多,只需要14個就可以了。實際操作步驟做一個完整的批處理操作,需要很多步驟。這些步驟分為幾大局部:1.數據準備(步驟1)2.創立批處理對象(步驟2)3.模板定義(步驟3至步驟9),此部份又可分為三個小部份屏幕錄像(步驟3)源表定義(步驟4至步驟6)轉換字段對應(步驟7至步驟9)4.預轉換(步驟10至步驟15),此部份又可分為兩個小部份讀取源表數據(步驟10至步驟13)預轉換(步驟14至步驟15)實際轉換(步驟16至步驟18)在以上操作中,除前三個步驟外,步驟4至步驟18均在分步操作界面下運行。步驟1:數據準備數據準備一般使用Excel整理數據,如下列圖:對于每種物料,它的物料編碼、物料名稱、物料組是不盡相同的,這需要設為變量;而行業領域(M)、物料類型(ROH)、計量單位全部為(PC),可以設為常量。步驟2:創立批處理對象一個批處理對象是個樹形結構,包括三層:Project、Subproject、Object,我們分稱為工程、子工程、對象。本步驟就是創立一個批處理對象(Object)。如果此對象(Object)已存在,可以不用創立,用輸入或選擇的方法找到指定的對象。在主界面輸入事物碼LSMW,進入系統工作界面,如下列圖所示:輸入需要創立的工程對象名稱。批處理對象命名分為三層,分別為工程名(Project)、子工程名(Subproject)、對象名(Object)。我們以創立物料主數據根本視圖為例,給對象命名為:物料主數據(Z_MM01_01)、物料主數據(Z_MM01_01)、物料主數據(Z_MM01_01)點擊創立按鈕輸入相應短文本描述,如下列圖所示。在上圖所示對話框中,輸入工程的描述,按鍵進入下一屏幕,如下列圖所示。
在上圖所示對話框中,輸入子工程的描述,按鍵再理入下一屏幕,如下列圖所示。在上圖所示對話框中,輸入對象的名字,再按鍵保存退出對話框,如下列圖所示,批處理對象就創立成功了。
點擊顯示對象命名信息,如下列圖所示。在上圖中,顯示了一個批處理對象的三層結構——工程、子工程、對象。當然在一個工程(Project)下,可以創立多個子工程(Subproject),一個子工程(Subproject)也可以創立多個對象(Object)。點擊鍵返回管理界面。步驟3:屏幕錄像并定義變量(上)在管理界面點擊菜單Goto->recordings進入屏幕錄像界面:開始錄像進入下面界面:點擊鍵創立錄像,彈出對話框如下列圖所示。在上圖所示對話框中,需輸入錄像名稱(recording)及描述(Description)。所有者(Owner)是自帶出來的值,可不用管理。本例錄像名稱為MMBASIC。點擊進入下一屏,彈出對話框在上圖中輸入需要錄像的事物代碼,本例為創立物料主數據,事物代碼MM01。點擊進入事物代碼的操作錄像。錄像的數據是準備數據中的第1個(當然可以是任意一個),物料編號為“ZLSMW8000〞,物料名稱為“ZLSMW8000〞,計量單位為“PC〞,物料組為“1011〞。錄像的屏幕如下列圖所示:在上圖中輸入物料編號“ZLSMW8000〞,并選擇行業領域(M機械工程)、物料類型(ROH原材料)等相應的值,按回車鍵進入選擇組織級別視圖。在上圖所示界面中,選擇“根本視圖1〞、“根本視圖1〞兩個選擇項,按回車鍵進入下一屏幕。上圖是物料的根本視圖1界面,輸入相應的物料名稱、根本計量單位、物料組的值,按回車鍵進入根本視圖2,如下列圖:在上圖所示的根本視圖2界面中,不需要輸入任何值,按回車鍵保存,界面彈出是否保存的對話框,如下列圖所示,按“是〞鍵保存退出。步驟3:屏幕錄像并定義變量(下)錄像后返回LSMW的操作界面,如下列圖所示。在上圖界面是一個樹形結構,它表示剛剛錄像的數據,錄像后的信息分為三層:事物代碼(本例為〞MM01創立物料&〞)、錄像屏幕(如SAPLMGMM0060)、字段信息(如〞RMMG1-MATNR〞)。我們將樹收縮后詳細查看,就會看到錄像中的每一個屏幕在這里都對應了一段數據,如下列圖所示。上圖中所示數據對應了錄像時的初始屏幕。里面“BDC_OKCODE〞字段對應“/00〞值代表著回車鍵。對照錄像,可以清楚地看到物料編號、行業領域、物料類型的值。上圖所示界面顯示的是組織級別對話框。值中的兩個“X〞代表選擇了第一個和第二個選擇項,對應的也就是“根本數據1〞、“根本數據2〞。
上圖圖界面代表的是根本數據1界面,上面可以清楚地看到物料描述(ZLSMW80000)、根本計量單位(PC)、物料組(1011)。上圖界面對應的是根本數據2對應的錄像數據。上圖界面的“=YES〞代表按了確認鍵。以下需要定義變量,本例中的變量有物料編號、物料名稱、物料組。行業領域(M)、物料類型(ROH)、計量單位是默認值(PC),不需要定義為變量。如下列圖所示,用鼠標選中物料編號行,圖上“ZLSMW8000〞,點擊定義為變量。在上圖中,顯示定義了一個變量,變量名稱為“MATNR〞,描述為“物料號〞。如需要改變,雙擊此行(本例中點擊“ZLSMW8000〞),彈出對話框,如下列圖所示。在上圖所示界面中,可以修改變量的名稱名稱(第一行Name)、說明(第二行Name)及默認值(第三行DefaultValue)。按相同方法,在屏幕4004中(第一個)再定義物料描述和物料組,如下列圖所示。根本計量單位是常量值(PC),可以不用設為變量。在第二個4004屏幕(根本視圖2)中又有一個“ZLSMW80000〞,需要選中后刪除(按),如下列圖所示。如果不刪除,那么它就成為常量值,所有物料創立到根本數據2的屏幕時,它的物料描述就都會變成“ZLSMW80000〞,這就有些恐怖了。以上變量設定完成后按保存鍵退出,返回到管理界面,如下列圖所示。步驟4:定義對像屬性在以下步驟中,我們將從管理界面進入到分步操作界面。在管理界面(上圖)點擊鍵,進入分步操作界面,如下列圖所示。上圖就是分步操作界面,它上面的按鈕操作可參見前面的操作界面說明。這一步驟是定義對象的屬性,主要是將對象指明錄像的名稱。用鼠標雙擊MaintainObjectAttributes進入到定義對象屬性界面。如果進入的界面是顯示狀態,請點擊按鈕,進入編輯狀態,如上圖所示。這個界面只需要按圖所示選中“BatchInputRecording〞項,并選擇錄像名就可以了。由于我們只有一個錄像,一按彈出鍵就會顯示;如果我們有多個錄像,則彈出一個對話框讓我們選擇。按鍵返回分步操作界面。這時分步操作的界面的右部顯示了一行,表示最后操作的日期、時間和操作者。步驟5:定義源表結構名稱此步驟定義源表的結構名稱,在分步操作界面用鼠標雙擊MaintainSourceStructures進入操作界面,如下列圖所示。如果進入的界面是顯示狀態,請點擊修改鍵進入編擊狀態。點擊新建按鈕,輸入源表定義名稱及描述,如下列圖所示。按確認鍵退出,屏幕顯示如下列圖所示。按鍵并退出分步操作界面。步驟6:定義源表字段結構在分步操作界面,點擊按鈕,如下列圖所示:鼠標點擊按鈕,顯示界面如下:點擊按鈕,顯示界面如下:選擇菜單“系統〞-“列表〞-“保存〞-“本地文件〞,顯示界面如下:選擇“電子表格〞點擊按鈕,顯示界面如下:選擇要保存文件的目錄,輸入文件名,點擊按鈕,將表保存為EXCEL文件方式。在LSMW對象中定義源表的數據結構,也就是定義第1個步驟數據準備時的字段信息。在分步操作界面,用鼠標雙擊MaintainSourceFields,進入定義源表字段結構界面。如下列圖所示。如果進入的是顯示狀態,按進入修改狀態。選中源數據結構名稱(“MANTR_BASIS〞)點擊進入字段編輯界面(如圖)。上圖顯示了源表結構輸入界面,共有4列,需要分別填寫:1.字段名(FieldName):輸入源表中的字段名,詳見上面保存的EXCEL表中的表頭。2.類型(Type):數據類型,C為字符型。3.長度(Length):字段長度。4.描述(FieldDescription):字段描述,可選項。以上填寫清楚按保存鍵保存并按返回鍵返回本步驟開始界面,界面上顯示已創立的字段信息,如下列圖所示。再按鍵退回到分步操作界面。步驟7:源表結構與錄像關聯本步驟定義源表結構與錄像之間的關系。在分步操作界面雙擊MaintainStructureRelations進入操作界面,如下列圖所示。由于只有一個錄像與一個源表結構,系統自動對應。如有多個需選擇對應。按鍵返回分步操作界面。步驟8:源表字段與錄像字段關聯本步驟需要將源表的字段結構與錄像中定義的變量相關聯。在分步操作界面用鼠標雙擊MaintainFieldMappingandConversionRules,進入源表及錄像字段關聯操作界面,如下列圖。如果是顯示狀態,請按變成修改狀態。上圖中顯示了在錄像MMBASIC中定義的3個變量,如不記得請查看步驟3。選中“MATNR〞字段,點擊按鈕,彈出源表字段列表對話框,如下列圖所示。.在上圖所示的源表字段列表對話框中,選中錄像中“MATNR〞字段對應的源表字段“MATNR〞,按鍵確認退出。如下列圖所示。依次類推,分別將物料描述和物料組分別對應,全部完成后界面如下列圖所示。圖3_8_5按鍵返回分步操作界面,屏幕彈出對話框,如下列圖提示是否保存,按“是〞返回分步操作界面。步驟9:固定值,轉換條件,用戶定義在此步驟中可以設定錄像中字段的值來源,除對應源表字段外,在此步驟中還可以設定為固定值、轉換條件、或是更為復雜的用戶定義(用ABAP編程)。一般使用可跳過此節。如需進入請在分步操作界面用鼠標雙擊MaintainFixedValues,Translations,User-DefinedRoutines。如下列圖所示。步驟10:指定源表文件本步驟指定源表的文件,也就是在步驟1中信息保存到需要導入的模版中,并保存成文本格式。生成的文本文件(“Book1.txt〞)。在分步操作界面用鼠標雙擊SpecifyFiles進入操作界面,如下列圖:在本步驟中要指定三個值,其中一個需要手工指定,兩個自動生成。手工指定的“LegacyData〞,自動生成的是“ImportedData〞、“ConvertedData〞。點擊進入修改狀態,如下列圖所示。在上圖中顯示了自動創立兩個系統文件。其中“ImportedData〞設定了導入的數據文件名;“ConvertedData〞設定了轉換的數據文件名。這兩個數據文件都在本機上。用鼠標先指定“LegacyData〞行,再用鼠標點擊創立,屏幕彈出設定源表文件的對話框,如下列圖所示。在上圖所示對話框中,需要輸入源表文件名,及源表文件的屬性設置,此圖為原始的界面。全部輸入后見下列圖所示。在上圖中,“File〞項輸入源表的文件名(book.txt文件);“Name項輸入說明,可為任意值,但不能不輸入。“Delimiter〞指定文件的分隔符,我們的文件的分隔符是Tab鍵,所以選中Tabulator;“FieldNameAtStartOfFile〞項指定第一行是否有字段名,我們的txt文件的第一行是字段名,所以需要選中。“FieldOrderMatchesSourceStructureDefinition〞項指定字段順序是否與源表數據相同,我們進行選中處理。全部填寫和選擇完成后,按鍵確認退回到操作界面,如下列圖所示。在上圖中,可以看到源表已經指定,按鍵返回。屏幕彈出是否保存對話框,如下列圖所示,按“是〞保存退出分步操作界面。步驟11:指定文件本步驟是指定源表數據結構和對應的數據文件(.txt)。在分步操作界面用鼠標雙擊AssignFiles,進入操作界面,如下列圖所示。如果是顯示狀態,請按變成修改狀態。由于批導入對象只定義了一個源表數據結構,并在上一步驟定義了一個數據文件(book.txt),所以系統自動進行了對應處理,如上圖所示。在圖上點擊黃色的“MANTR_BASIS〞,再點擊按鈕,彈出對話框告知文件已指定了源表結構,如下列圖所示,此步驟可以不用操作。按鍵返回分步操作界面。步驟12:讀取數據此步驟是將源表數據讀取進本機的系統文件,也就是步驟10指定源表文件中的“ImportedData〞指定的文件。在分步操作界面用鼠標雙擊ImportData,進入操作界面,如下列圖所示。在上圖中第一行填寫要讀取的起止行數,如不填則全讀取,按運行鍵執行。執行完畢界面顯示如下列圖所示,表示正確讀取了5行數據。再按鍵返回到分步操作界面。步驟13:顯示讀取的數據本步驟就是顯示上一步驟讀取的數據。在分步操作界面用鼠標雙擊DisplayImportedData,彈出對話框,如下列圖所示:在上圖所示的對話框中,“FromLine〞項和“ToLine〞要求填寫顯示的開始行數和結束行數,如不填寫則顯示全部。按鍵進入顯示數據界面,如下列圖所示。上圖顯示了上一步驟讀取的數據,共有5行。用鼠標雙擊任意一行,比方第1行,顯示詳細信息,如下列圖所示:上圖顯示了一行數據的詳細信息,包括字段名(“FieldName〞)、字段描述(“FieldText〞)、字段值(“FieldValue〞)。字段是源表中的字段,而不是錄像中的字段。連續按鍵返回分步操作界面。步驟14:轉換數據本步驟是將讀進系統文件的數據進行轉換,存放在步驟10指定源表文件“ConvertedData〞指定的轉換文件中。本步驟和下一步驟顯示可以查看轉換是否正確,如不正確可返回到以前步驟進行操作。本步驟操作的數據不會在SAP系統中真正執行。在分步操作界面用鼠標雙擊ConvertData,進入操作界面,如下列圖所示。在上圖中要求輸入轉換的開始和結束行數,如不填寫則全部轉換。按鍵執行。執行完畢屏幕顯示轉換結果,如下列圖所示。在上圖中顯示正確轉換了5行。按鍵返回分步操作界面。步驟15:顯示轉換數據本步驟就是顯示上一步的以預轉換結果。在分步操作界面用鼠標雙擊DisplayConvertedData,彈出對話框,如圖下列圖所示。填入顯示的開始行和結束行,如不填則全部顯示。和步驟13顯示讀取的數據一樣,“FromLine〞項和“ToLine〞要求填寫顯示的開始行數和結束行數,如不填寫則顯示全部。按鍵進入顯示轉換數據界面,如下列圖所示。上圖顯示了上一步驟轉換的數據,共有5行。用鼠標雙擊任意一行,比方第1行,顯示詳細信息,如下列圖所示:上圖顯示了一行轉換過來數據的詳細信息,包括字段名(“FldName〞)、字段描述(“FldText〞)、字段值(“FldValue〞)。字段名中頭兩行分別是錄像的名稱(“MMBASIS〞)和錄像的事務代碼(“MM01”),后續的行是錄像中定義的變量(“MATNR〞、“NAKTX〞、“NATKL〞)。連續按鍵返回分步操作界面。步驟16:創立轉換任務此步驟開始實際轉換。本步驟是創立一個轉換任務但不實際轉換,并將轉換的數據存放到SAP效勞器端。在分步操作界面用鼠標雙擊CreateBatchInputSession,進入操作界面,如下列圖所示。按上圖所示,在KeepBatchInputFolder(s)項打上勾。按運行鍵執行。運行后顯示對話框,如上圖所示創立成功,再按鍵返回到分步操作界面。步驟17:執行轉換任務本步驟進行實際的轉換。在分步操作界面用鼠標雙擊RunBatchInputSession,進入操作界面,如下列圖所示。在上圖中顯示已創立的轉換任務,尚未執行。用鼠標選中此任務,并按鍵,彈出執行選擇對話框,如下列圖所示。對話框中,運行模式ProcessingMode有三個可選項1.處理/前臺:每個事物代碼運行在前臺,可一步一步運行,可在運行時修改,可看其效果,并可以修改,但速度慢,一般用于測試。有時機對其專門論述。2.僅顯示錯誤:后臺運行,錯誤時顯示到前臺。3.不可見:后臺運行,錯誤時也不報出,在全部運行完后可通過查看轉換結果看到錯誤。本次操作選擇“不可見〞,再選中專家方式。按執行。轉換任務是在后臺SAP效勞器上運行,客戶端可退出。步驟18:查看執行結果等任務執行完畢我們可以查看批處理的結果。也可以在執行過程中查看,當然數據是不完整的,但可以看到已執行部份的情況。和上一步一樣,在分步操作界面用鼠標雙擊RunBatchInputSession再次進入轉換界面。如下列圖所示,任務條的狀態是已完成但有錯,成功4條,錯誤1條。用鼠標選中此任務,雙擊或按顯示轉換結果,如下列圖所示。在上圖屏幕說明索引號為1、3、4、5項運行成功(Processing),第2項失敗(Incorrect)。點擊“顯示〞組中的“Incorrect〞項,只顯示不成功的索引,如下列圖所示。在上圖界面中,雙擊左屏索引號為1的行,顯示詳細情況,如下列圖所示。在上圖中顯示此行數據操作的各個屏幕的編號,7個編號代表7個屏幕,與步驟3屏幕錄像后的數據相同。我們用鼠標雙擊屏幕號(Src.)為“0060”的行,顯示此屏幕的詳細信息,如下列圖所示。在上圖中顯示出錯的物料編號是“ZLSMW8002〞,但尚不知道出錯的原因。我們按鍵返回,然后點擊下一頁面,如下列圖所示。在上圖界面中顯示了任務執行過程中的全部信息,目前的轉換號(“Transaction〞)是2,見左上角。我們選中“Transaction〞項,只顯示一行數據的轉換信息,見下列圖所示。在上圖的屏幕中,“Message〞列的第三行顯示“填入所需的條目字段〞。原來此行數據在批導入前有些字段數據不全。如果有多行數據錯誤,按此方法查找原因并總結經驗。一個數據批處理任務完成。連續按鍵返回主界面。至此,關于LSMW批導入處理的教程介紹完畢。下面介紹BDC批導入處理教程。BDC批導入處理教程以創立物料主數據根本視圖為例。在SAP事務代碼欄中輸入T-CODE:SHDB,進入如下界面:點擊按鈕,出現如下界面,輸入錄制的名稱:ZMM01_01(可以隨便定義名稱),錄制的事物代碼:MM01點擊進行錄制,自動跳轉到創立物料主數據的界面:輸入需要創立的物料編號“BDCTEST01〞,行業領域選擇“M-機械工程〞,物料類型“FERT-成品〞,輸入完畢后回車進入創立物料主數據選擇視圖的界面,見下列圖:(選擇根本視圖1和2)選擇完視圖后回車進入創立物料主數據的根本視圖1的界面,在根本數據1的界面中輸入需要的數據,例如:物料描述“BDCTEST01測試〞,根本計量單位“PC〞,物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人教版歷史與社會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四節課《草原人家》教學設計1
- 人教版七年級音樂下冊(簡譜)第4單元《斑鳩調》教學設計
- 人教部編版七年級上冊荷葉·母親教案設計
- 高企研發費用培訓
- 2024北京通達資產管理集團公司社會化招聘4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習作例文與習作 教案-部編版語文四年級上冊
- 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上冊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獲獎教學設計及反思
- 2024兵器裝備集團春季校園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七年級生物下冊 4.13.2《預防傳染病》教學設計 (新版)北師大版
- 2024中鐵工程設計咨詢集團有限公司社會招聘4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4年河南高職單招職測模擬題庫及答案解析(共100道試題)
- 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課程標準(2022年版)
- 雙減作業分層設計-四年級語文下冊分層作業設計案例13《貓》含答案
- 機動車登記翻譯(適用于出國資料)
- 感染性休克指導課件
- 監控系統維護合同正式版
- 行政管理工作流程優化方案
- 外研社小學一年級下冊英語期中試卷
- 鼓式制動器畢業設計
- 神華準能“一步酸溶法”粉煤灰生產氧化鋁焙燒爐的選型研究
- 學生成績管理系統數據流圖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