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生物一輪復習:選擇題 答題技巧(含練習題及答案)_第1頁
2025年中考生物一輪復習:選擇題 答題技巧(含練習題及答案)_第2頁
2025年中考生物一輪復習:選擇題 答題技巧(含練習題及答案)_第3頁
2025年中考生物一輪復習:選擇題 答題技巧(含練習題及答案)_第4頁
2025年中考生物一輪復習:選擇題 答題技巧(含練習題及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第頁2025年中考生物一輪復習:選擇題答題技巧題型一選擇題題型概述|模板構建|真題試煉中考·題型解讀選擇題作為客觀性試題,具有知識覆蓋面寬、形式靈活多樣、答案相近、考查的角度和層次多的特點,且具有評分較客觀等優點,非常利于考查學生記憶、理解、辨別能力。近些年來各地中考生物試題中,選擇題所占比例較大,命題注重創設新情境,考查學生依據已有的生物學知識獨立地分析、概括、判斷、推理、遷移等多方面的能力。中考生物選擇題主要以單項選擇題為主,不少題目情景設計隱晦,干擾項多,迷惑性強,稍一疏忽就會選錯,由此直接導致學生得分率偏低,失分較嚴重,在備考時強化選擇題解題技巧方面的有效訓練,對于提高選擇題的得分率十分必要。總結·模板構建解|題|步|驟1.【準確審題】仔細審題,找出關鍵詞語。2.【明確條件】明確限定條件,縮小答題范圍。3.【排除干擾】排除無關信息的干擾,找準命題意圖。4.【選擇方法】靈活采取或綜合運用各種解題方法。方|法|技|巧一、直選法根據題干已知的條件和所學的知識,通過嚴謹的推理、合理的驗證,直接選擇正確選項,這是解答選擇題最基本的方法。該方法可以避免選項的過多而造成干擾,使用本法的前提與關鍵是要準確審題,理解題意,明確考查重點,找出關鍵詞或限制性詞語。『典例剖析』1.(2023·海南·中考真題)隨地吐痰是一種不良的衛生習慣。痰形成的部位是()A.咽 B.喉 C.肺 D.氣管和支氣管2.(2023·山東威海·中考真題)“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柳樹在農歷二月長出新葉,影響它生長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A.溫度 B.水分 C.空氣 D.濕度『學以致用』1.(2023·湖北襄陽·中考真題)多細胞生物體內細胞不斷的生長、分裂和分化,其中細胞分化的結果是()A.細胞數目的增多 B.形成不同的組織C.細胞體積的增大 D.細胞中染色體數目減少2.(2023·山東日照·中考真題)細菌培養需要無菌操作,殺死芽孢是滅菌徹底的標志之一。芽孢是()A.真菌的孢子 B.有莢膜的細菌 C.細菌的菌落 D.細菌的休眠體3.(2023·湖北黃石·中考真題)鼻咽部有炎癥時要及時治療,避免引起中耳炎。下列選項中屬于中耳結構的是()A.鼓膜 B.耳蝸 C.耳郭 D.前庭二、比較法A生物學的很多概念、生理過程相近但并不完全相同,通過比較法即可判斷出其中的相同之處和細微差別,解答問題時便能明辨對錯,得出正確答案。B在一道選擇題中,往往有一些選項是自相矛盾或有共同特性的,這樣就為我們解題提供了便利和方法,通過對題干核心內容進行比較,就可以將正確答案選出來。『典例剖析』1.

(2023·四川遂寧·中考真題)云南普洱市村民發現一種蘭花螳螂,其形態、顏色都與蘭花相似,可完美的與環境融為一體。下列生物與環境的關系,與蘭花螳螂相似的是(

)A.千里之堤潰于蟻穴 B.大樹底下好乘涼C.企鵝皮下脂肪很厚 D.雨露滋潤禾苗壯2.地球表層所有生物與其生存環境構成了()A.城市生態系統 B.淡水生態系統 C.草原生態系統 D.生物圈『學以致用』1.(2023·四川自貢·中考真題)糧食儲存一段時間后重量會減少,導致這種現象產生的主要生理過程是(

)A.呼吸作用 B.光合作用 C.吸收作用 D.運輸作用2.(2023·湖南岳陽·中考真題)動、植物細胞既有共性又有區別,下列歸納不合理的是()A.細胞的基本結構都有細胞質 B.動物細胞有線粒體,植物細胞沒有C.細胞的生活都需要營養物質 D.植物細胞有細胞壁,動物細胞沒有3.(2023·重慶·中考真題)《左氏春秋》記載了稻田雜草——稗草,它與水稻外形相似,嚴重影響水稻產量,則水稻與稗草的關系是()A.競爭關系 B.寄生關系 C.合作關系 D.捕食關系三、排除法根據題干所給的條件和提出的問題,將供選答案中不合理的答案逐個排除,剩下的就是應選正確答案。該方法適用于多種形式的選擇題,選用此法需要審題全面、認真,首先排除與題干不相符或本身有誤的選項,適用于難以從題干直接得出答案的選擇題。『典例剖析』1.

(2023·四川南充·中考真題)“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在唐代詩人杜甫的筆下,動物使大自然充滿生機。下列關于動物的描述合理的是()A.植食性動物對植物的生長總是不利的B.節肢動物都生活在陸地上,利用口器獲取食物C.鳥有視覺發達、食量大、呼吸旺盛、心跳頻率快等特征D.兩棲動物的生殖和發育擺脫了對水環境的依賴2.(2023·四川達州·中考真題)某區著力發展以科技、現代、適度規模為特征的設施農業,建立了藍莓現代農業園區,使藍莓產量提高20%至30%,含糖量提高2度至3度。下圖表示藍莓植株的結構層次示意圖(a、b表示某種生理過程,①~⑨表示某種結構),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藍莓果肉主要由圖中④構成,④的細胞壁厚,液泡較大B.①②的細胞在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上發生了差異性的變化C.藍莓果實是由圖中⑨發育而來的,藍莓果實的形成與雄蕊無關D.衣藻經過a和b過程形成根、莖、葉,它們與藍莓花都屬于器官『學以致用』1.(2023·重慶·中考真題)以下實驗及相關的敘述,錯誤的是()A.觀察人血涂片——視野中數量最多的細胞是白細胞B.測定某種食物中的能量——應多次重復測定取平均值C.觀察小魚尾鰭內血液的流動——毛細血管中紅細胞呈單行通過D.驗證人體呼出的氣體中含有較多二氧化碳——吹氣后的澄清石灰水變渾濁2.(2023·江蘇連云港·中考真題)題圖是一段小腸(a)、環形皺襞(b)及小腸絨毛(c)結構示意圖。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觀察豬小腸內表面結構時需要將一段小腸橫向剪開B.a內的消化液中含有多種消化酶,參與食物的消化C.環形皺襞b只增加小腸消化表面積,與吸收無關D.c內的毛細血管壁和毛細淋巴管壁由多層細胞構成3.(2023·云南·中考真題)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利于預防疾病,提高人們的健康水平。下列不屬于健康生活方式的是()A.作息規律 B.合理膳食 C.適度鍛煉 D.暴飲暴食四、圖解法有些試題的題干中涉及的要素或環節較多,并且這些要素或環節之間的關系復雜,難以讓人全面準確地把握。如果能將其轉化成圖解,就可以將已知條件涉及的各種要素或環節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顯示得一目了然,解題時就不會由于沒有思路而束手無策。將文字、表格材料轉換成圖解呈現出來,也可以通過更直觀的圖示將復雜的圖示簡化,有利于問題的直觀化、形象化和簡單化,同時還可減少閱讀量,降低理解難度。圖解法在描述復雜的生物學現象或生理過程等方面有著廣泛運用。『典例剖析』1.(2023·四川自貢·中考真題)小明的媽媽懷孕了,他和哥哥都希望媽媽生一個妹妹,你覺得他們愿望實現的可能性是(

)A.0 B.25% C.50% D.100%2.(2023·湖南懷化·中考真題)引發肺炎的致病微生物從外界到達發病部位的“旅程”為()A.鼻→咽→喉→氣管→支氣管→肺 B.鼻→咽→喉→支氣管一氣管→肺C.鼻→支氣管→咽→喉→氣管→肺 D.鼻→氣管→支氣管→咽→喉→肺『學以致用』1.(2022·吉林)下列關于基因、DNA和染色體關系的敘述,錯誤的是(

)A.每條DNA分子上會有很多個基因 B.每條染色體上會有很多個DNA分子C.每條染色體上會有很多個蛋白質分子 D.基因是具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2.(2023·山東威海·中考真題)1.某同學嗓子發炎了,他按醫生的建議口服了消炎藥。藥物中的有效成分要到達咽部毛細血管,至少需經過心臟(

)A.0次 B.1次 C.2次 D.3次3.(2023·江蘇連云港·中考真題)3.如圖剝開的花生里有四粒種子。發育成這顆花生的花中有(

)A.一個子房、一個胚珠 B.一個子房、四個胚珠C.四個子房、一個胚珠 D.四個子房、四個胚珠真題·實戰演練1.(2023·四川達州·中考真題)銀杏是現存種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遺植物,早在2億多年前就在地球上出現了,被稱為“活化石”,其存在對研究生物進化有重要意義。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銀杏所屬的被子植物是目前陸地上分布最廣泛的植物家族B.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認為長頸鹿的脖子變長是長期使用的結果C.米勒的模擬實驗證明,原始地球上能形成構成生物體的蛋白質等有機物D.通過對鄭氏始孔子鳥化石的研究可以推斷,鳥類可能是由爬行類進化來的2.(2023·四川自貢·中考真題)下列是某同學在實驗操作考試時使用顯微鏡的相關操作,其中正確的是(

)A.捂住右眼后用左眼進行觀察 B.目鏡有污點時用紗布擦拭C.收鏡時用手轉動物鏡至一旁 D.用凹面反光鏡將視野調亮3.(2023·四川自貢·中考真題)我國力爭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充分體現了在應對氣候問題上的大國擔當。“碳中和”是指將排放到大氣中的二氧化碳,通過植樹造林等方式來中和抵消。這是因為綠色植物能進行(

)A.蒸騰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吸收作用4.(2023·四川自貢·中考真題)某生態系統的四種生物構成了一條食物鏈,這些生物的相對數量如圖所示。若有毒物質流入該生態系統,一段時間后,體內積累有毒物質最多的生物可能是(

)A.甲 B.乙 C.丙 D.丁5.(2023·重慶·中考真題)外出聚餐后將剩余飯菜打包回家放進冰箱,飯菜不易腐敗變質的主要原因是()A.溫度低,飯菜中的營養物質不分解 B.沒空氣,細菌和真菌因缺氧死亡C.溫度低,細菌和真菌生長繁殖較慢 D.沒空氣,細菌和真菌生長繁殖慢6.(2023·重慶·中考真題)某藥品生產日期為2022年3月,說明書如下圖。敘述正確的是()說明書通用名:磷酸奧司他韋顆粒成分:本品主要成分為磷酸奧司他韋包裝規格:15mg*10袋/盒用法用量:開水溶解后口服。成人和13歲以上青少年的推薦口服劑量是每次75毫克,每日2次,共5天。適應癥:用于成人和1歲及1歲以上兒童的甲型和乙型流感治療禁忌:尚不明確。有效期:24個月A.成人服用該藥每日2次,每次75毫克B.可用于治療甲型、乙型等各種流感C.目前該藥品已經過期,不能再服用D.該藥是非處方藥,不需要憑借醫師處方就可購買7.(2023·江蘇連云港·中考真題)2023年2月24日,《科學》雜志發表題為《鹿角再生中關鍵干細胞類群的發現》的論文。文中介紹中國科學家團隊將鹿茸干細胞引入小鼠的頭部,這些干細胞成功地在小鼠頭蓋上形成鹿角樣的骨骼組織。完成該過程所進行的生命活動主要是()A.細胞的分裂 B.細胞的生長 C.細胞的分化 D.細胞的衰老8.(2023·安徽·中考真題)下圖是顯微鏡下的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下列結構中,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不具有的是()

A.細胞壁 B.細胞質 C.葉綠體 D.細胞核9.(2023·安徽·中考真題)某同學在“探究唾液對淀粉的消化作用”實驗中,先分別向①、②兩支試管中加入等量的饅頭碎屑,然后按下表的實驗設計依次進行操作。下列相關分析正確的是()試管編號加入的物質處理過程檢測①2毫升清水37℃水浴保溫10分鐘滴加2滴碘液②2毫升唾液37℃水浴保溫10分鐘滴加2滴碘液A.該對照實驗的變量是保溫時間 B.預期只有②號試管內出現藍色C.換用饅頭塊進行實驗消化會更快 D.唾液中對淀粉起消化作用的是淀粉酶10.(2021·江西贛州·中考真題)一對能卷舌的夫婦生了一個不能卷舌的孩子(基因用A、a表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能卷舌是隱性性狀 B.該夫婦生出能卷舌孩子的概率為零C.這個孩子的基因組成是aa D.該夫婦的基因組成分別是Aa和AA

題型一選擇題題型概述|模板構建|真題試煉中考·題型解讀選擇題作為客觀性試題,具有知識覆蓋面寬、形式靈活多樣、答案相近、考查的角度和層次多的特點,且具有評分較客觀等優點,非常利于考查學生記憶、理解、辨別能力。近些年來各地中考生物試題中,選擇題所占比例較大,命題注重創設新情境,考查學生依據已有的生物學知識獨立地分析、概括、判斷、推理、遷移等多方面的能力。中考生物選擇題主要以單項選擇題為主,不少題目情景設計隱晦,干擾項多,迷惑性強,稍一疏忽就會選錯,由此直接導致學生得分率偏低,失分較嚴重,在備考時強化選擇題解題技巧方面的有效訓練,對于提高選擇題的得分率十分必要。總結·模板構建解|題|步|驟1.【準確審題】仔細審題,找出關鍵詞語。2.【明確條件】明確限定條件,縮小答題范圍。3.【排除干擾】排除無關信息的干擾,找準命題意圖。4.【選擇方法】靈活采取或綜合運用各種解題方法。方|法|技|巧一、直選法根據題干已知的條件和所學的知識,通過嚴謹的推理、合理的驗證,直接選擇正確選項,這是解答選擇題最基本的方法。該方法可以避免選項的過多而造成干擾,使用本法的前提與關鍵是要準確審題,理解題意,明確考查重點,找出關鍵詞或限制性詞語。『典例剖析』1.(2023·海南·中考真題)隨地吐痰是一種不良的衛生習慣。痰形成的部位是()A.咽 B.喉 C.肺 D.氣管和支氣管【準確審題】找出關鍵詞語“痰形成的部位”。【明確條件】根據選項,本題問的是人體的某一器官。【排除干擾】“隨地吐痰是一種不良的衛生習慣”這句話是對考生進行文明行為教育,與試題正確作答沒有關系。【選擇方法】直選法,氣管和支氣管的黏膜上有腺細胞,腺細胞可以分泌黏液,可以使氣管內濕潤,黏液中含有能抵抗細菌和病毒的物質,還能黏附灰塵、細菌等。當黏膜上的纖毛向喉部擺動時,把外來的塵粒、細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通過咳嗽排出體外,形成痰。因此痰形成于氣管和支氣管。【答案】D2.(2023·山東威海·中考真題)“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柳樹在農歷二月長出新葉,影響它生長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A.溫度 B.水分 C.空氣 D.濕度【準確審題】找出關鍵詞語“影響它(柳樹)生長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明確條件】柳樹在農歷二月長出新葉,明確指的是春天天氣回暖之時。【排除干擾】“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這句話與試題正確作答沒有關系。【選擇方法】直選法,陽光、空氣、水、濕度、陽光等都是影響植物生長的非生物因素,根據題干限定的“二月”,也就是春天回暖之時,與其它季節最主要的差別是溫度。【答案】A『學以致用』1.(2023·湖北襄陽·中考真題)多細胞生物體內細胞不斷的生長、分裂和分化,其中細胞分化的結果是()A.細胞數目的增多 B.形成不同的組織C.細胞體積的增大 D.細胞中染色體數目減少【解析】找出關鍵詞語“細胞分化的結果”。生物體由小長大,與細胞的生長、分裂和分化分不開。細胞生長使細胞的體積逐漸增大,細胞分裂使細胞數目增多,細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細胞群(組織)。【答案】B2.(2023·山東日照·中考真題)細菌培養需要無菌操作,殺死芽孢是滅菌徹底的標志之一。芽孢是()A.真菌的孢子 B.有莢膜的細菌 C.細菌的菌落 D.細菌的休眠體【解析】找出關鍵詞語“細菌”“芽孢”。有些細菌遇到不良環境時,細胞壁增厚形成芽孢,對不良環境有較強的抵抗能力,芽孢是細菌的休眠體。【答案】A3.(2023·湖北黃石·中考真題)鼻咽部有炎癥時要及時治療,避免引起中耳炎。下列選項中屬于中耳結構的是()A.鼓膜 B.耳蝸 C.耳郭 D.前庭【解析】找出關鍵詞語“中耳結構”。耳的結構包括外耳、中耳和內耳,外耳包括耳郭和外耳道,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和聽小骨,內而包括耳蝸、前庭、半規管。【答案】A二、比較法A生物學的很多概念、生理過程相近但并不完全相同,通過比較法即可判斷出其中的相同之處和細微差別,解答問題時便能明辨對錯,得出正確答案。B在一道選擇題中,往往有一些選項是自相矛盾或有共同特性的,這樣就為我們解題提供了便利和方法,通過對題干核心內容進行比較,就可以將正確答案選出來。『典例剖析』1.

(2023·四川遂寧·中考真題)云南普洱市村民發現一種蘭花螳螂,其形態、顏色都與蘭花相似,可完美的與環境融為一體。下列生物與環境的關系,與蘭花螳螂相似的是(

)A.千里之堤潰于蟻穴 B.大樹底下好乘涼C.企鵝皮下脂肪很厚 D.雨露滋潤禾苗壯【準確審題】找出關鍵詞語“生物與環境的關系”“完美的與環境融為一體”【明確條件】蘭花螳螂與環境完美融合所體現的生物與環境之間的關系【排除干擾】四個選項都體現了生物與環境的關系,都干擾解答。【選擇方法】比較法生物與環境之間的關系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生物影響環境指的是原有的環境條件由于生物的存在而發生變化;生物適應環境指的是生物在某種環境條件下為了趨利避害而主動對自身進行的調節或改變;環境影響生物指的是由于環境條件的變化而導致生物的生存狀態發生改變。蘭花螳螂形態、顏色都與蘭花相似的這種特性稱為擬態,體現了生物對環境的適應。比較四個選項:A、干里之堤潰于蟻穴,B大樹底下好乘涼,是生物影響環境,都不符合題意。C.企鵝皮下脂肪很厚,是指生活在寒冷南極企鵝皮下脂肪較厚,減少熱量的散失,這是生物對環境的適應,C符合題意。D.雨露滋潤禾苗壯,體現了非生物因素水分對生物禾苗的影響,D不符合題意。【答案】C2.地球表層所有生物與其生存環境構成了()A.城市生態系統 B.淡水生態系統 C.草原生態系統 D.生物圈【準確審題】找出關鍵詞語“生物與其生存環境”【明確條件】地球表層所有生物與其生存環境【排除干擾】四個選項都都是生物與其生存環境環境構成的生態系統,都干擾解答【選擇方法】比較法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與其生存的環境形成的一個統一整體,包括森林生態系統、海洋生態系統、農田生態系統、草原生態系統、淡水生態系統、濕地生態系統、城市生態系統等等,是最大的生態系統。比較四個選項,地球表層所有的生物不可能全部生存于城市、或全部生存于、淡水、草原,所以分析比較四個選項既可直接作答。【答案】D『學以致用』1.(2023·四川自貢·中考真題)糧食儲存一段時間后重量會減少,導致這種現象產生的主要生理過程是(

)A.呼吸作用 B.光合作用 C.吸收作用 D.運輸作用【解析】找出關鍵詞“糧食儲存一段時間后重量會減少”“生理過程”比較選項中四個生理過程光合作用的實質是合成有機物,儲存能量。呼吸作用的實質是分解有機物,釋放能量,為生物的生命活動提供能量。糧食儲存一段時間后重量會減少,導致這種現象產生的主要生理過程是呼吸作用,消耗了糧食自身的有機物。故A正確,BCD錯誤。【答案】A2.(2023·湖南岳陽·中考真題)動、植物細胞既有共性又有區別,下列歸納不合理的是()A.細胞的基本結構都有細胞質 B.動物細胞有線粒體,植物細胞沒有C.細胞的生活都需要營養物質 D.植物細胞有細胞壁,動物細胞沒有【解析】找出關鍵詞“動、植物細胞既有共性又有區別”比較動、植物細胞的共性與區別作答A.動、植物細胞的基本結構有: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A正確。B.線粒體是細胞進行有氧呼吸作用的場所,能把有機物中的能量釋放出來,為生命活動提供動力,被稱為“動力車間”,是動植物細胞都有的一種能量轉換器,B錯誤。C.動、植物細胞的生活需要物質和能量,細胞中含有多種物質,可以分為兩大類:有機物和無機物,其中有機物能釋放能量;物質是能量的載體,能量是細胞進行生命活動的動力,C正確。D.結合分析可知,植物細胞有細胞壁,動物細胞沒有,D正確。【答案】B3.(2023·重慶·中考真題)《左氏春秋》記載了稻田雜草——稗草,它與水稻外形相似,嚴重影響水稻產量,則水稻與稗草的關系是()A.競爭關系 B.寄生關系 C.合作關系 D.捕食關系【解析】找出關鍵詞“水稻與稗草的關系”(生物與生物之間的關系)生物與生物之間的關系常見有:捕食關系、競爭關系、合作關系、共生關系、寄生關系等。比較選項中列出的四種關系,①捕食關系:一種生物以另一種生物為食。如七星瓢蟲不是蚜蟲、獵豹不是羚羊。②競爭關系:爭奪空間、陽光、食物、配偶等。如:水稻和雜草爭奪陽光,養料和水分;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③合作關系:同種生物之間互助。如蜜蜂、螞蟻群體內的分工與合作。④寄生關系:一種生物生活在另一種生物的體表或體內,并從中獲得營養物質。如:人和人小腸內的蛔蟲。【答案】A三、排除法根據題干所給的條件和提出的問題,將供選答案中不合理的答案逐個排除,剩下的就是應選正確答案。該方法適用于多種形式的選擇題,選用此法需要審題全面、認真,首先排除與題干不相符或本身有誤的選項,適用于難以從題干直接得出答案的選擇題。『典例剖析』1.

(2023·四川南充·中考真題)“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在唐代詩人杜甫的筆下,動物使大自然充滿生機。下列關于動物的描述合理的是()A.植食性動物對植物的生長總是不利的B.節肢動物都生活在陸地上,利用口器獲取食物C.鳥有視覺發達、食量大、呼吸旺盛、心跳頻率快等特征D.兩棲動物的生殖和發育擺脫了對水環境的依賴【準確審題】找出關鍵詞語“關于動物的描述合理的”【明確條件】本題條件范圍較寬泛【排除干擾】題干中大部分內容與正確解題關系不大【選擇方法】排除法本體從題干無法得出答案,只能從選項中找出。A.植食性動物對植物的生長不一定不利,有植食性動物如蝴蝶可以為植物傳播花粉,而兔子等可以幫助蒼耳傳播種子,A錯誤,排除。B.生活在陸地上的節肢動物一般利用口器獲取食物;蝦、蟹等也屬于節肢動物,但不生活在陸地上,而是生活在水中,B錯誤,排除。D.兩棲動物在水中產卵,精子和卵細胞在水中結合成受精卵,幼體在水中發育。可見其生殖和發育離不開水,D錯誤,排除。C.鳥類視覺發達能在疾飛中捕食,食量大消化能力強,呼吸旺盛、心跳頻率快能夠給其飛行提供足夠的能量,C正確。【答案】C2.(2023·四川達州·中考真題)某區著力發展以科技、現代、適度規模為特征的設施農業,建立了藍莓現代農業園區,使藍莓產量提高20%至30%,含糖量提高2度至3度。下圖表示藍莓植株的結構層次示意圖(a、b表示某種生理過程,①~⑨表示某種結構),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藍莓果肉主要由圖中④構成,④的細胞壁厚,液泡較大B.①②的細胞在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上發生了差異性的變化C.藍莓果實是由圖中⑨發育而來的,藍莓果實的形成與雄蕊無關D.衣藻經過a和b過程形成根、莖、葉,它們與藍莓花都屬于器官【準確審題】找出關鍵詞語“植株的結構層次”“生理過程,”“結構”【明確條件】找出正確的選項【排除干擾】題干中敘述現代農業區中的內容與本題正確作答無關【選擇方法】排除法分析四個選項A.營養組織,細胞壁薄、液泡較大,有儲存營養物質的功能,有葉綠體的還能進行光合作用。藍莓果肉主要由圖中④營養組織構成,④的細胞壁薄,液泡較大,A錯誤,排除。C.花蕊分為雄蕊和雌蕊。雄蕊包括花藥和花絲,花藥里有許多花粉。雌蕊包括柱頭、花柱和子房,子房內有一個或多個胚珠。花蕊(雌蕊和雄蕊)與果實和種子的形成有直接關系,它們是花的主要結構,故藍莓果實的形成與雄蕊有關,C錯誤,排除。D.衣藻是單細胞的藻類,沒有器官這一結構層次,D錯誤,排除。B.細胞分化產生了不同的細胞群。細胞分化指細胞在形態、結構、功能上發生差異性的變化。故①②的細胞在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上發生了差異性的變化,B正確。【答案】B『學以致用』1.(2023·重慶·中考真題)以下實驗及相關的敘述,錯誤的是()A.觀察人血涂片——視野中數量最多的細胞是白細胞B.測定某種食物中的能量——應多次重復測定取平均值C.觀察小魚尾鰭內血液的流動——毛細血管中紅細胞呈單行通過D.驗證人體呼出的氣體中含有較多二氧化碳——吹氣后的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解析】首先注意注意題目要求,選擇出錯誤的選項,然后分析四個選項,運用排除法來解答。B.實驗時,為了排除由偶然性因素引起的誤差,常需要設置重復組,求其平均值的實驗多數是一些具有實驗數據的實驗,所以在測定某種食物中的能量,應多次重復測定取平均值,B正確。C.毛細血管是連通微最小動脈和靜脈之間的血管。它的管壁極薄,只由一層上皮細胞構成,管內徑僅有8~10微米,只能允許紅細胞(直徑7.7微米)單行通過,管內血流速度也最慢。因此“用顯微鏡觀察小魚尾鰭內血液流動現象時”,判斷毛細血管的依據為:紅細胞單行通過,C正確。D.二氧化碳具有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特性。人體呼出的氣體中含有較多二氧化碳,能澄清石灰水變渾濁,D正確。A.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中數目最多的是紅細胞,最少的是白細胞。因此在觀察人血涂片時,視野中看到數目最多的血細胞是紅細胞,A錯誤。【答案】A2.(2023·江蘇連云港·中考真題)題圖是一段小腸(a)、環形皺襞(b)及小腸絨毛(c)結構示意圖。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觀察豬小腸內表面結構時需要將一段小腸橫向剪開B.a內的消化液中含有多種消化酶,參與食物的消化C.環形皺襞b只增加小腸消化表面積,與吸收無關D.c內的毛細血管壁和毛細淋巴管壁由多層細胞構成【解析】首先正確識別圖片,分析四個選項的敘述,采用排除法,排除錯誤選項。A.觀察豬小腸內表面結構時需要將一段小腸縱向剪開,剪成小段,A錯誤。C.由于環形皺襞和小腸絨毛的存在,使小腸的吸收面積大大增加,可達200平方米以上,C錯誤。D.c內的毛細血管壁和毛細淋巴管壁由一層細胞構成,D錯誤。B.a小腸腔中含有各種消化液,內含多種消化酶,參與食物的消化,B正確。【答案】B3.(2023·云南·中考真題)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利于預防疾病,提高人們的健康水平。下列不屬于健康生活方式的是()A.作息規律 B.合理膳食 C.適度鍛煉 D.暴飲暴食【解析】找出關鍵詞“健康生活方式”,選用排除法找出符合條件的選項。健康的生活方式:平衡膳食;適度體育鍛煉;按時作息;不吸煙、不喝酒;拒絕毒品;積極參加集體活動。由分析可知:作息規律、合理膳食、適度鍛煉屬于健康的生活方式,排出,暴飲暴食不屬于健康的生活方式,D符合題意。【答案】D四、圖解法有些試題的題干中涉及的要素或環節較多,并且這些要素或環節之間的關系復雜,難以讓人全面準確地把握。如果能將其轉化成圖解,就可以將已知條件涉及的各種要素或環節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顯示得一目了然,解題時就不會由于沒有思路而束手無策。將文字、表格材料轉換成圖解呈現出來,也可以通過更直觀的圖示將復雜的圖示簡化,有利于問題的直觀化、形象化和簡單化,同時還可減少閱讀量,降低理解難度。圖解法在描述復雜的生物學現象或生理過程等方面有著廣泛運用。『典例剖析』1.(2023·四川自貢·中考真題)小明的媽媽懷孕了,他和哥哥都希望媽媽生一個妹妹,你覺得他們愿望實現的可能性是(

)A.0 B.25% C.50% D.100%【準確審題】審明題意:本題是關于性別決定的遺傳學問題。【明確條件】問題是生一個妹妹(女孩兒)的可能性【排除干擾】小明的媽媽已經有兩個兒子的信息與本題正確解答無關【選擇方法】圖解法畫出人的性別遺傳圖解:

在親代的生殖細胞形成過程中,經過減數分裂,兩條性染色體彼此分離,男性產生兩種類型的精子——含X染色體的精子和含Y染色體的精子。女性則只產一種含X染色體的卵細胞。受精時,如果是含X的精子與卵子結合,就產生具有XX的受精卵并發育成女性;如果是含Y的精子與卵子結合,就產生具有XY的受精卵并發育成為男性。由于男性可產生數量相等的X精子與Y精子,加之它們與卵子結合的機會相等,所以每次生男生女的概率是相等的,即:生男孩的概率是50%,生女孩的概率也是50%。可見,小明的媽媽生女孩的可能性是50%。故C正確,ABD錯誤。【答案】C2.(2023·湖南懷化·中考真題)引發肺炎的致病微生物從外界到達發病部位的“旅程”為()A.鼻→咽→喉→氣管→支氣管→肺 B.鼻→咽→喉→支氣管一氣管→肺C.鼻→支氣管→咽→喉→氣管→肺 D.鼻→氣管→支氣管→咽→喉→肺【準確審題】本題考查學生對呼吸系統結構的認知【明確條件】從外界到達肺部所經過的結構【排除干擾】考查的內容與微生物知識無關【選擇方法】圖解法畫出(或結合自己身體在腦海中構圖)呼吸系統結構,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氣管、支氣管,是呼吸的通道,引發肺炎的致病微生物從外界到達發病部位的“旅程”為:空氣→鼻→咽→喉→氣管→支氣管,進入肺就是肺炎,BCD不符合題意,A符合題意。【答案】A『學以致用』1.(2022·吉林)下列關于基因、DNA和染色體關系的敘述,錯誤的是(

)A.每條DNA分子上會有很多個基因 B.每條染色體上會有很多個DNA分子C.每條染色體上會有很多個蛋白質分子 D.基因是具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解析】利用基因、DNA和染色體的關系圖:A.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DNA分子上有多個基因,A正確。B.一般來說,一條染色體上有一個DNA分子,B錯誤。C.染色體是由DNA和蛋白質組成,每條染色體上有很多個蛋白質分子,C正確。D.基因是具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是生物體遺傳物質的功能單位,D正確。【答案】B2.(2023·山東威海·中考真題)1.某同學嗓子發炎了,他按醫生的建議口服了消炎藥。藥物中的有效成分要到達咽部毛細血管,至少需經過心臟(

)A.0次 B.1次 C.2次 D.3次【解析】利用血液循環示意圖解答。某同學嗓子發炎了,他按醫生的建議口服了消炎藥,藥物中的有效成分要到達咽部毛細血管的途徑是:下腔靜脈→右心房→右心室→肺動脈→肺部毛細血管網→肺靜脈→左心房→左心室→主動脈→各級動脈→咽部毛細血管。先是體循環。再是肺循環,再是體循環,因此,最先出現在心臟的腔是右心房,最少2次經過心臟才能到達咽部毛細血管,故ABD錯誤,C正確。【答案】C3.(2023·江蘇連云港·中考真題)3.如圖剝開的花生里有四粒種子。發育成這顆花生的花中有(

)A.一個子房、一個胚珠 B.一個子房、四個胚珠C.四個子房、一個胚珠 D.四個子房、四個胚珠【解析】利用果實和種子形成示意圖解答一粒花生是一個果實,果實由子房發育形成;花生粒屬于種子,種子是由胚珠發育來,花生里有四粒種子,因此,有一個子房,四個胚珠,故ACD錯誤,B正確。【答案】B

真題·實戰演練1.(2023·四川達州·中考真題)銀杏是現存種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遺植物,早在2億多年前就在地球上出現了,被稱為“活化石”,其存在對研究生物進化有重要意義。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銀杏所屬的被子植物是目前陸地上分布最廣泛的植物家族B.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認為長頸鹿的脖子變長是長期使用的結果C.米勒的模擬實驗證明,原始地球上能形成構成生物體的蛋白質等有機物D.通過對鄭氏始孔子鳥化石的研究可以推斷,鳥類可能是由爬行類進化來的【解析】排除法A.銀杏的種子無果皮包被,屬于裸子植物,A錯誤。B.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認為長頸鹿的脖子變長是自然選擇的結果,B錯誤。C.在研究生命的起源中,美國學者米勒模擬原始地球的條件設計了一個實驗裝置,將甲烷、氨、氫、水蒸氣等氣體泵入一個密閉的裝置內,通過火花放電,合成了氨基酸。因此,證明了從無機物合成有機物是有可能的這一結論,C錯誤。D.孔子鳥的身體結構既和爬行動物有相似之處,又和鳥類有相同之處,根據以上特征,科學家認為鳥類可能起源于古代的爬行類,D正確。【答案】D2.(2023·四川自貢·中考真題)下列是某同學在實驗操作考試時使用顯微鏡的相關操作,其中正確的是(

)A.捂住右眼后用左眼進行觀察 B.目鏡有污點時用紗布擦拭C.收鏡時用手轉動物鏡至一旁 D.用凹面反光鏡將視野調亮【解析】排除法顯微鏡的使用步驟包括:取鏡與安放、對光、放置切片標本、觀察、收鏡。A.在觀察時應兩眼同時睜開,一般左眼觀察,右眼作圖,A錯誤。B.目鏡有污點時應用專門的擦鏡紙進行擦拭,B錯誤。C.收鏡時應轉動轉換器將物鏡轉至一旁,C錯誤。D.反光鏡對光線有反射作用,可以用凹面鏡將視野調亮,D正確。【答案】D3.(2023·四川自貢·中考真題)我國力爭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充分體現了在應對氣候問題上的大國擔當。“碳中和”是指將排放到大氣中的二氧化碳,通過植樹造林等方式來中和抵消。這是因為綠色植物能進行(

)A.蒸騰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吸收作用【解析】比較法(1)吸收作用主要是表達植物根部對水分的吸收,來供植物的生長;藥物進入血液循環的過程,也被稱為藥物吸收。(2)呼吸作用是細胞內的有機物在氧的參與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時釋放出能量的過程。(3)水分以氣體狀態通過葉片表皮上的氣孔從植物體內散失到植物體外的過程叫做蒸騰作用。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消耗大氣中的二氧化碳,釋放氧氣(超過了自身對氧的需要),維持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氣的相對平衡,即碳—氧平衡。可見,通過植樹造林等方式來中和抵消。這是因為綠色植物能進行光合作用。故B正確,ACD錯誤。【答案】B4.(2023·四川自貢·中考真題)某生態系統的四種生物構成了一條食物鏈,這些生物的相對數量如圖所示。若有毒物質流入該生態系統,一段時間后,體內積累有毒物質最多的生物可能是(

)A.甲 B.乙 C.丙 D.丁【解析】圖解法在生態系統中,有害物質可以通過食物鏈在生物體內不斷積累,其濃度隨著營養級別的升高而逐步增加,這種現象叫生物富集。[詳解]生態系統中能量流動特點是單向流動,逐級遞減。一般來說,只有10%~20%的能量流入下一個營養級,營養級越多,能量消耗就越多。因此,在食物鏈中營養級越低,相對數量越多,含有的能量越多;營養級越高,相對數量越少,含有的能量越少。圖中相對數量從多到少依次是甲、丙、乙、丁,因此四種生物構成的食物鏈是:甲→丙一乙一丁,有毒物質化學性質穩定,在生物體內是難以被分解、無法被排出,能沿食物鏈不斷積累,營養級別越高體內積累的有毒物質就越多。食物鏈“甲→丙→乙→丁”中丁的營養級別最高,體內有毒物質積累最多。故D正確,ABC錯誤。故選D。【答案】D5.(2023·重慶·中考真題)外出聚餐后將剩余飯菜打包回家放進冰箱,飯菜不易腐敗變質的主要原因是()A.溫度低,飯菜中的營養物質不分解 B.沒空氣,細菌和真菌因缺氧死亡C.溫度低,細菌和真菌生長繁殖較慢 D.沒空氣,細菌和真菌生長繁殖慢【解析】直選法、排除法綜合防止食品腐敗所依據的主要原理是把食品內的細菌和真菌殺死或抑制它們的生長和繁殖。冰箱內溫度低,能夠抑制細菌和真菌的生長和繁殖。【答案】C6.(2023·重慶·中考真題)某藥品生產日期為2022年3月,說明書如下圖。敘述正確的是()說明書通用名:磷酸奧司他韋顆粒成分:本品主要成分為磷酸奧司他韋包裝規格:15mg*10袋/盒用法用量:開水溶解后口服。成人和13歲以上青少年的推薦口服劑量是每次75毫克,每日2次,共5天。適應癥:用于成人和1歲及1歲以上兒童的甲型和乙型流感治療禁忌:尚不明確。有效期:24個月A.成人服用該藥每日2次,每次75毫克B.可用于治療甲型、乙型等各種流感C.目前該藥品已經過期,不能再服用D.該藥是非處方藥,不需要憑借醫師處方就可購買【解析】直選法、排除法綜合安全用藥是指根據病情需要,在選擇藥物的品種、劑量和服用時間等方面都恰到好處,充分發揮藥物的最佳效果,盡量避免藥物對人體所產生的不良反應或危害。使用任何藥物之前,都應該仔細閱讀使用說明,了解藥物的主要成分、適應癥、用法和用量、藥品規格、注意事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