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項10 文學常識3(古代文學常識梳理)(精講課件)-【中職專用】2025年對口招生語文二輪復習專項突破(湖南專用)_第1頁
專項10 文學常識3(古代文學常識梳理)(精講課件)-【中職專用】2025年對口招生語文二輪復習專項突破(湖南專用)_第2頁
專項10 文學常識3(古代文學常識梳理)(精講課件)-【中職專用】2025年對口招生語文二輪復習專項突破(湖南專用)_第3頁
專項10 文學常識3(古代文學常識梳理)(精講課件)-【中職專用】2025年對口招生語文二輪復習專項突破(湖南專用)_第4頁
專項10 文學常識3(古代文學常識梳理)(精講課件)-【中職專用】2025年對口招生語文二輪復習專項突破(湖南專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項10

文學常識

古代文學常識(簡版)先秦諸子百家,《詩經》《楚辭》1

1.先秦文學

四書五經——“四書”指《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儒家經典“五經”指《詩經》《尚書》《禮記》《易經》《春秋》。

孔子——名丘,字仲尼,又稱尼父、圣父,春秋時期魯國人,儒家創始人。記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的《論語》,代表了孔子的基本思想。

左丘明——魯國史官。相傳主要作品有《左傳》,又名《左氏春秋》。《左傳》是我國第一部敘事詳備的編年體史書,記載春秋時期的史實。《谷梁傳》《左傳》《公羊傳》同為解說《春秋》的三傳。孟子——名軻,字子輿,戰國時儒家代表人物,世稱“亞圣”。記載孟子言論的書籍由其弟子編輯。主要作品有《孟子》,共7篇,各取篇中開頭字為篇名,如《梁惠王》《公孫丑》《告子》等,記載了孟子的思想和政治言論。孟子長于論辯,善用比喻,對后世議論性散文的發展影響較大。

莊子——名周,世稱“南華真人”,道家代表人物。主要作品有《莊子》,又名《南華經》,現存33篇。屬諸子哲理散文,具有濃厚的浪漫色彩,對后世文學有很大影響。

荀子——名況,趙國人。他是與孟子齊名的儒學大師,其學說最大的特征是以禮容法。他反對天命迷信,強調天人相分,“制天命而用之”,提倡“性惡說”。《荀子》是荀子及其門徒所作,今存32篇,多為荀子自作。其文章多為結構嚴謹、論說周詳的專題性論文,標志著先秦說理散文進入完全成熟的階段。

墨子——名翟,是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軍事家,墨家學派的創始人。他提出“兼愛”“非攻”等觀點,創立墨家學說,并有《墨子》一書傳世。墨學在當時影響很大,與儒家并稱“顯學”。《墨子》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對墨子言行的記錄,共53篇。

韓非——法家集大成者。主要作品有《韓非子》,全書55篇。《扁鵲見蔡桓公》《五蠹》《南郭處士》等都出于此書。屬諸子哲理散文,先秦法家的代表著作。

屈原——名平。我國第一位愛國主義、浪漫主義詩人,開創楚辭新詩體,被列為“世界文化名人”。主要作品有《離騷》《九歌》《天問》《九章》等。西漢劉向編成《楚辭》一書,以屈作為主,因具有濃厚的楚國地方色彩,故稱“楚辭”,后世稱這種詩體為“楚辭體”“騷體”,開創了我國詩歌浪漫主義傳統。《詩經》中的《國風》和《離騷》并稱“風騷”,成為“文學”的代名詞。思想派別作者名字及稱號著作經典篇目或語句儒家孔子名丘,字仲尼。“孔圣”《論語》“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溫故而知新”孟子名軻,字子輿。“亞圣”《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憂患,死于安樂》《魚我所欲也》荀子名況。“后圣”《荀子》《勸學》道家老子李耳,字聃。《道德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莊子名周。《莊子》東施效顰、邯鄲學步、庖丁解牛、莊周夢蝶、鵬程萬里墨家墨子名翟。“科圣”《墨子》法家韓非子《韓非子》《扁鵲見蔡桓公》《五蠹》《智子疑鄰》兵家孫武“兵家至圣”《孫子兵法》兩大詩歌高峰

☆《詩經》地位: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特點:四言為主,重章疊句。藝術手法:賦、比、興內容:風、雅。、頌詩經六義:風:即國風,是各地的民歌,是詩經中最有成就的部分。《詩經》中共有十五國風,共160篇。雅:包括大雅和小雅,其中大雅31篇,小雅74篇,多數為公卿貴族所做,一般看作"正聲"。

大雅為歌功頌德之作,小雅多諷刺之聲。頌:即祭祀和頌圣的樂曲,分為周頌、魯頌和商頌。分別為31、4、5篇。賦:賦是直接鋪陳敘述。是最基本的表現手法。比:朱熹:"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即比喻,明喻和暗喻均屬此類。興:朱熹:"興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也。"即起興,用其他東西引出要說的內容。《楚辭》:“楚辭”:詩歌體裁.以楚國的方言,記錄楚國的風土人情,具有濃郁的地域色彩和浪漫主義色彩.詩歌總集.西漢劉向整理,收錄屈原、宋玉東方朔等人的作品.兩漢魏晉南北朝22.兩漢、魏晉南北朝文學

三曹——曹氏父子曹操、曹丕、曹植。曹操的《短歌行》《觀滄海》,曹丕的《典論·論文》,曹植的《名都篇》《白馬篇》《洛神賦》都很有名。

建安七子——孔融、陳琳、王粲、徐干、阮瑀、應玚、劉楨。

竹林七賢——阮籍、嵇康、山濤、劉伶、王戎、向秀、阮咸。

陶淵明——名潛,字元亮,自號五柳先生,謚號靖節,是我國第一位杰出的田園詩人。有《陶淵明集》,代表作有《桃花源記》《歸去來兮辭》《歸園田居》《飲酒》等。劉勰——字彥和,晚年為僧,法名慧地。主要作品《文心雕龍》,是我國第一部文藝理論專著。

漢樂府——樂府本是秦漢時設立的掌管音樂的機構,一方面為文人創造的詩歌制譜配樂并演奏,一方面采集民間歌辭。魏晉以后,人們將樂府所唱的詩也稱樂府,于是“樂府”便由音樂官署的名稱,轉變為詩體的名稱。現存的兩漢樂府民歌共三四十首,大多收在宋人郭茂倩所編的《樂府詩集》中。漢樂府繼承了《詩經》的現實主義傳統,《陌上桑》和《孔雀東南飛》都是漢樂府民歌,后者是我國古代最長的敘事詩,與《木蘭詩》合稱“樂府雙璧”樂府:古代音樂機構的名稱,漢武帝時規模盛大。一為文人的歌詞配樂,一是搜集民間謠。

樂府詩:樂府機關編制、搜集、保存起來的詩歌。后成為一種專門的歌體,特點是可以入樂。

樂府民歌:社會下層群眾的歌謠,后經過配樂。反映下層人民生活。

☆賈誼,世稱賈生。又稱賈長沙,賈太傅。著《新書》十卷。《過秦論》、《論積貯疏》是他的代表作。☆司馬遷字子長,偉大的史學家、文學家。著《史記》首創“紀傳體”,分為本紀、世家、列傳、表、書。魯迅稱《史記》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史記》: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③西漢劉向的《戰國策》:我國歷史上成熟的國別體史書。

東漢班固的《漢書》:我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編年體:《左傳》、《資治通鑒》。國別體:

《戰國策》、《國語》。紀傳體:

《史記》、《漢書》。斷代體:

《漢書》、《后漢書》。通史體:

《史記》、《資治通鑒》隋唐3

3.唐代文學

王勃——字子安,“初唐四杰”之一(另三位是駱賓王、盧照鄰、楊炯)。主要作品有《王子安集》,其中《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滕王閣序》最有名。

孟浩然——字浩然,襄陽人。唐代第一個大量寫山水詩的人,與王維齊名,世稱“王孟”。主要作品有《過故人莊》《春曉》等,結集為《孟襄陽集》。

王維——字摩詰,官至尚書右丞,故稱王右丞。詩人兼畫家。與孟浩然同為盛唐田園山水派代表。主要作品有《送元二使安西》。蘇軾贊其作品“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李白——字太白,別號青蓮居士,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人稱“詩仙”。與杜甫齊名,稱為“李杜”。主要作品有《夢游天姥吟留別》《蜀道難》《子夜吳歌》《望天門山》《秋浦歌》《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等,結集為《李太白集》。屬浪漫主義豪放派,他的作品為古典詩歌藝術的高峰。韓愈稱贊說:“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

杜甫——字子美,自稱少陵野老,世稱杜拾遺、杜工部。與李白齊名,人稱“詩圣”。主要作品有《兵車行》《春望》《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關吏》)、“三別”(《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結集為《杜工部集》。其作品為現實主義詩歌藝術的高峰,被稱為“詩史”。韓愈——字退之,世稱韓吏部、韓文公,郡望昌黎,又稱韓昌黎,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譽。唐代古文運動倡導者,居“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并稱“韓柳”。主要作品有《師說》《馬說》《原毀》《進學解》《祭十二郎文》等,結集為《昌黎先生集》。

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中唐“新樂府運動”的主要倡導者,與元稹合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主要作品有《秦中吟》《新樂府》(包括《賣炭翁》《長恨歌》《琵琶行》等),自編為《白氏長慶集》,后人又編為《白香山詩集》。他是現實主義傳統的繼承者,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

柳宗元——字子厚,河東人,又稱柳河東,曾任柳州刺史。唐代古文運動的領導者之一,與韓愈并稱“韓柳”,“唐宋八大家”之一。主要作品有《捕蛇者說》《三戒》(包括《黔之驢》)、“永州八記”(包括《小石潭記》)、《童區寄傳》等散文、《漁翁》《江雪》等詩,結集為《柳河東集》。他是中國第一位把寓言正式寫成獨立的文學作品的作家,開拓了我國古代寓言文學發展的新階段。

李賀——字長吉。主要作品有《雁門太守行》《金銅仙人辭漢歌》等,結集為《昌谷集》。其作品想象奇特,用詞瑰麗,有浪漫主義色彩,風格獨特,被稱為“鬼才”。

杜牧——字牧之,與李商隱齊名,并稱“小李杜”。晚年居樊川別墅,故號杜樊川。主要作品有《阿房宮賦》《江南春絕句》《清明》《泊秦淮》等,結集為《樊川文集》。他尤擅七律、七絕,賦作的散文化傾向對后世影響較大。

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生,又號樊南生。主要作品有《行次西郊作一百韻》《錦瑟》《無題》等,結集為《李義山詩集》。另有《樊南文集》。《行次西郊作一百韻》是一首長篇政治詩。《無題》詩多以愛情為題材,纏綿秀麗,對后代有很大的影響。其與李賀、李白合稱“三李”,與溫庭筠合稱“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排行十六,故稱為“三十六體”。王昌齡——字少伯,擅長七絕,多寫當時邊塞軍旅生活,氣勢雄渾,格調高昂。《從軍行》《芙蓉樓送辛漸》《出塞》都很有名。宋4

范仲淹——字希文,謚號文正。著名政治家、文學家。主要作品有《岳陽樓記》《漁家傲》等,結集為《范文正公集》。

柳永——原名三變,字耆卿,別稱柳七、柳屯田。北宋首位專力填詞的作家,寫了大量長調。主要作品有《雨霖鈴》《八聲甘州》等,有《樂章集》傳世。

歐陽修——字永叔,號六一居士、醉翁,謚號文忠。北宋文壇領袖,“唐宋八大家”之一。主要作品有與宋祁合修的《新唐書》,獨撰《新五代史》。有《醉翁亭記》《秋聲賦》《六一詞》等,結集為《歐陽文忠公集》。他的《六一詩話》是我國第一部詩話。沈括——字存中,號夢溪。曾參與“王安石變法”,后屢遭貶謫,晚年退居潤州夢溪園。撰寫學術性巨著《夢溪筆談》,被譽為“中國科學史上的坐標”。

王安石——字介甫,號半山,封荊國公,世稱王荊公、王文公。“唐宋八大家”之一。主要作品有《游褒禪山記》《傷仲永》《元日》《泊船瓜洲》等,結集為《王臨川集》,有“中國11世紀的改革家”之稱。

司馬光——字君實,封溫國公,謚號文正。史界“兩司馬”之一。主要作品《資治通鑒》是我國最長的一部編年體通史,記載了上自戰國下至五代共計1362年的史實,成為史書“雙璧”之一。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謚號文忠。“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中期文壇領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都取得了很高成就,開創了豪放詞派,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與韓愈并譽為“韓潮蘇海”,在書法上與蔡襄、黃庭堅、米芾并稱“宋四家”。主要作品有《赤壁賦》《石鐘山記》《水調歌頭》等。

黃庭堅——字魯直,號山谷道人,世稱黃山谷,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與張耒、晁補之、秦觀都游學蘇軾門下,合稱“蘇門四學士”。黃庭堅的詩,被蘇軾稱為“山谷體”。黃庭堅的書法獨樹一格,自成一家,與蘇軾、米芾、蔡襄齊名,世稱“宋四家”。作品有《山谷詞》《豫章黃先生文集》等。李清照——號易安居士。主要作品有《武陵春》《如夢令》《聲聲慢》等,結集為《漱玉詞》。宋代婉約詞派中成就最高者。陸游——字務觀,號放翁。主要作品有《書憤》《示兒》《釵頭鳳》等。中國古代高產詩人,有詩9000多首。

辛棄疾——字幼安,號稼軒,與蘇軾并稱“蘇辛”。主要作品有《稼軒長短句》,名篇有《摸魚兒》《永遇樂》《清平樂》等。愛國詞人,今存詞600多首。

文天祥——字宋瑞,號文山,南宋末年政治家、文學家,杰出的民族英雄和愛國詩人,與陸秀夫、張世杰并稱為“宋末三杰”。其詩沉郁悲壯,《過零丁洋》中“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成為表現中國人氣節的名詞元明清5關漢卿——名一齋,號已齋叟。與鄭光祖、白樸、馬致遠并稱“元曲四大家”。元代第一位偉大的戲劇家,世界文化名人。主要作品有《竇娥冤》《救風塵》《望江亭》《單刀會》等。王實甫——字德信,元代雜劇作家。主要作品《西廂記》是元代劇本中最長的一部(21折),也是元劇中很成功的作品。

馬致遠——字千里,號東籬。主要作品有雜劇《漢宮秋》,散曲《天凈沙·秋思》等,結集為《東籬樂府》。施耐庵——主要作品《忠義水滸傳》(簡稱《水滸傳》),有百回本、百二十回本和七十回本,是我國第一部反映農民起義的長篇章回體小說,對后世農民起義產生了巨大影響。羅貫中——名本,號湖海散人,中國第一位全力創作通俗小說的作家。主要作品《三國志通俗演義》(簡稱《三國演義》)為我國第一部長篇歷史章回體小說。

吳承恩——字汝忠,號射陽山人。主要作品《西游記》是著名長篇章回神魔小說,是古典文學中最輝煌的神話作品,代表著浪漫主義文學的最高成就。

湯顯祖——字義仍,臨川人。主要作品有《牡丹亭》(又名《還魂記》)、《紫釵記》《邯鄲記》《南柯記》,合稱“玉茗堂四夢”,又叫“臨川四夢”,屬浪漫主義文學杰作。

馮夢龍——字猶龍,號墨憨齋主人,別號顧曲散人。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說集“三言”——《喻世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