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化交流史課件_第1頁
中外文化交流史課件_第2頁
中外文化交流史課件_第3頁
中外文化交流史課件_第4頁
中外文化交流史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外文化交流史課件1中外文化交流史課件2中外文化交流史課件3中外文化交流史課件4中外文化交流史課件5中外文化交流史課件6中外文化交流史課件73.特點

a.偶然性、緩慢性;b.漸進性;c.單向輻射性;d.宗教文化對中外文化交流的巨大影響;e.由陸路向海路的變化;f.西部和東部的若干城市成為中外文化交流的主要窗口。3.特點8三、學習《中外文化交流史》的目的以中外文化交流為視角,通過學習,使同學們在了解古代中國對世界文明作出偉大貢獻的同時,亦能充分認識到外來文化對中華傳統文明的影響,從而培養世界意識。

三、學習《中外文化交流史》的目的9第一專題中國與東亞地區的

文化交流一、華夷秩序下的東亞國際關系1、華夷秩序論“自古帝王臨御天下,中國屬內以制夷狄,夷狄屬外以奉中國。”—朱元璋“夷狄奉中國,禮之常經,以小事大,古今一體?!?/p>

—朱元璋第一專題中國與東亞地區的

文化交流一10基本內涵——以中華帝國為中心,在中國封建皇權的約束和保護下,建立國際和平局面;在中華封建文明的影響與制約下,促進各國的進步與繁榮?!熘玻刂d,一視同仁,不能眾欺寡,強凌弱?!罉穱鴷緝群灾腥A帝國為中心,在中國封建皇權的約束和保護下,112、宗藩政治——華夷秩序的政治制度體現?!靶∷允麓?,信也;大所以保小,仁也。背大國,不信;伐小國,不仁?!薄蹲髠鳌贰胺钫?,求冊封,定名分”

2、宗藩政治——華夷秩序的政治制度體現。123、朝貢貿易——華夷秩序的經濟制度體現。——王者不治夷狄,來者不拒,去者不追?!涡荨湔x不計其利,明其義不計其功。——董仲舒3、朝貢貿易——華夷秩序的經濟制度體現。131644-1839年間各國朝貢次數一覽表1644-1839年間各國朝貢次數一覽表14二、中國與東亞國家的文化交流1.中國與朝鮮半島的來往朝鮮:華夷秩序中的模范者2.中國與日本的來往日本:華夷秩序中的游離者二、中國與東亞國家的文化交流15第二專題中國與西方國家的交流

第一章傳說與真實并存的先秦時期一、商周神話中的西方世界二、上古文獻中的西方國家

三、考古史上的東西方文明交往

1.洋海發現

2.關于小麥起源的研究第二專題中國與西方國家的交流

第一章傳說與真實并存的16麥:芒谷秋種,從來有穗。來:周所受瑞麥,芒束之形,天所來也。故為行來之來。

麥麥:17第二章漢唐時期的中外文化交流陸海絲綢之路異域物質、科技和藝術文化的引入佛教文化的傳播第二章漢唐時期的中外文化交流陸海絲綢之路18中外文化交流史課件19中外文化交流史課件20中外文化交流史課件21中外文化交流史課件22中外文化交流史課件23中外文化交流史課件24第一節陸海絲綢之路的開通一、陸上絲綢之路從開拓到高潮1.兩漢時期對絲綢之路的開拓A.張騫出使西域B.西漢王朝對西域的經營C.東漢絲綢之路的“三通三絕”第一節陸海絲綢之路的開通一、陸上絲綢之路從開拓到高潮25中外文化交流史課件26中外文化交流史課件272.魏晉南北朝時期絲綢之路的進一步擴展3.隋唐時期中西陸路交通的繁榮A.隋朝B.唐朝安西、北庭兩都護府羈縻府州2.魏晉南北朝時期絲綢之路的進一步擴展28中外文化交流史課件29中外文化交流史課件30中外文化交流史課件31二、中西海路交通的形成及初具規模1、海路交通形成的物質技術前提造船技術的進步漢代的天文導航

風力的利用

地理知識的不斷增長

二、中西海路交通的形成及初具規模322.兩漢時期海路的形成與發展輸出絲綢,輸入珠寶、香料。3.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海上絲綢之路對外貿易成為南朝各政權的財政依賴。4.隋唐海上絲綢之路的繁盛輸出絲綢、陶瓷,進口珠寶、香料和各國特產,甚至“昆侖奴”。2.兩漢時期海路的形成與發展33三、漢唐時期的對外交往1.中國與中亞兩漢時期:大宛、貴霜隋唐時期:安西、北庭兩都護府、羈縻都督府州751年,怛羅斯之戰三、漢唐時期的對外交往34中外文化交流史課件352.中國與西亞兩漢時期與安息的關系南北朝、隋唐時期與波斯的往來唐朝與大食的關系3.中國與印度4.中國與羅馬2.中國與西亞36第二節漢唐時期的中西文化交流一、中西物質文化的交流1.中原傳入西方的主要物產絲綢紙張鐵器、瓷器與漆器第二節漢唐時期的中西文化交流一、中西物質文化的交流372.異域物產傳入中原外來物種毛皮和毛織品金銀幣和金銀器西方玻璃器奢侈品2.異域物產傳入中原38中外文化交流史課件39中外文化交流史課件40二、中西科學技術的交流1.中原傳入西方的科技冶鐵造紙鑿井養蠶二、中西科學技術的交流412.傳入中原的異域科技玻璃制造制糖醫藥學天文學2.傳入中原的異域科技42三、中西藝術文化的交流1.中原藝術對西域的影響2.西方裝飾藝術對中國的影響3.西方音樂藝術對中國的影響4.西方舞蹈藝術對中國的影響5.西方百戲對中國的影響三、中西藝術文化的交流43第二節漢唐時期外來宗教的傳播一、佛教在中國的傳播1.佛教的傳入A.中國和中亞的國際貿易B.商人與僧侶的關系C.魏晉南北朝時期游牧民族對佛教的接納第二節漢唐時期外來宗教的傳播一、佛教在中國的傳播44中外文化交流史課件45中外文化交流史課件462.佛典漢譯鳩摩羅什(344~413年)法顯(334~420年)玄奘(602~664年)義凈(635~713年)2.佛典漢譯473.佛教對中國的影響A.對中國思想文化的影響B.對中國古代文學的影響C.對中國古代藝術的影響D.對中國社會習俗的影響3.佛教對中國的影響48河南洛陽龍門石窟盧舍那大佛像河南洛陽龍門石窟49中外文化交流史課件50

河南開封大相國寺千手千眼觀音像

51二、中古三夷教1.景教景教又稱波斯經教、大秦教等,是基督教東方教會聶斯托利派在唐代中國的稱謂。該派于5世紀形成于東羅馬帝國,431年被斥為異端,聶斯托利及其追隨者被驅逐出境,流亡波斯等地。在波斯得到波斯國王的支持,遂成立教會,致力于向東方傳教。在唐代傳入中國并一度頗為興盛。在唐代后期的武宗會昌滅佛事件中亦受牽連而遭禁。二、中古三夷教52世界考古發現史的“四大石碑”之一: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世界考古發現史的“四大石碑”之一:532.祆教襖教又稱拜火教、火教、火祆教,它為前6世紀波斯人瑣羅亞斯德所創,又名瑣羅亞斯德教。在波斯薩珊王朝時期被奉為國教。祆教宣揚善惡二元論,認為火、光明、潔凈、創造、生命是善端;黑暗、惡濁、不凈、破壞、死亡是惡端。善端的最高神稱做阿胡拉·瑪茲達,即智慧或主宰之神;惡端的最高神是安格拉·曼紐,即兇神。祆教認為世界上善與惡一直斗爭著,最終的結局將是善戰勝惡;人類在這場斗爭中,有權選擇自己的立場,即有權決定自己的命運。祆教認為火是光明、善的代表,是瑪茲達的象征,教徒必須崇拜火、崇拜天上表示光明的日月星辰。因其拜火,我國稱之為拜火教;因其拜天,又稱之為“胡天”。2.祆教543.摩尼教摩尼教是公元3世紀中葉由波斯人摩尼創立的一種二元宗教。后來在祆教的限制和排擠下,在波斯國內無法立足,但卻在波斯以外地區得到了廣泛傳播,成為具有世界性影響的宗教。摩尼教的中心思想是“二宗三際論”,二宗即光明與黑暗,三際是指初際、中際、后際。摩尼教認為光明與黑暗是世界的本原,光明王國光明、潔凈、和善、快樂,是美好的所在;而黑暗王國則充斥著污穢、毒惡、愚癡、殘暴,是邪惡的化身。摩尼教最晚在唐高宗時代傳入中國內地。會昌三年(843),唐武宗禁止摩尼教在中國傳播。

3.摩尼教55第三章宋元及明前期的中西文化交流

在宋元及明前期,中國的對外交通和對外關系發生了很大變化??傮w趨勢顯示,陸路交通除在蒙元帝國時期有過一段輝煌外,大多處于衰落狀態,海路交通則逐漸走向繁榮,并隨著鄭和下西洋而達到鼎盛。在此基礎上,中西方的文化交流繼續開展,以瓷器、指南針、印刷術、火藥等為代表的中國文化傳向西方,以阿拉伯文化為代表的西方文化也大規模傳入中國。

第三章宋元及明前期的中西文化交流在宋元及明前期,中國的對56第一節宋元明時期的陸路交通與對外關系一、兩宋時期的西北陸路交通1、西北的諸割據政權2、兩宋與西方世界的聯系北宋仁宗(1023年)正式詔告:“自今取海路,由廣州至京師?!?/p>

第一節宋元明時期的陸路交通與對外關系一、兩宋時期的西北陸路57二、蒙元時期中西往來的繁盛1.蒙古西征對中西交通的影響2.回族的形成族稱、族源回族的初步形成回族的發展二、蒙元時期中西往來的繁盛583.四大汗國及其與中原的關系四大汗國,是指蒙古帝國時期存在的窩闊臺汗國、察合臺汗國、欽察汗國、伊兒汗國這四個蒙古汗國的合稱。四大汗國雖然先后都與蒙元帝國相分離,但它們彼此之間依然保有千絲萬縷的聯系,并大大推動了中西文化的相互交融與吸收。3.四大汗國及其與中原的關系59三、明代前期的陸路中西交通三、明代前期的陸路中西交通60第二節海路交通的繁榮時代一兩宋時期海路交通的發展1.原因2.主要航線3.宋代海外貿易興盛的表現第二節海路交通的繁榮時代一兩宋時期海路交通的發展61二、元代海路交通的繁榮1.元代的海外貿易政策2.元代的海外關系3.元代的中外旅行家馬可·波羅---馬可·波羅行紀周達觀---真臘風土記汪大淵---島夷志略二、元代海路交通的繁榮62三、明代前期的海外貿易政策和鄭和下西洋1.明初的海禁政策2.鄭和下西洋(1405-1433)

過程影響鄭和之后海上往來衰落的原因3.明代海外貿易的特點以市舶附于貢舶,優予貢值而免市稅三、明代前期的海外貿易政策和鄭和下西洋63明朝政府的海外政策結束了宋元時期中國開放的局面。明初統治者對臣民實行酷政,力圖將政治權力和經濟利益最大限度地集中于皇帝手中。明初的海外政策服務于朝廷追求政治權力和經濟利益最大程度集中這一目標。宋元時期繁榮的海外貿易和東南沿海地區的海外移民妨礙了這個目標,明朝統治者毫不猶豫地通過海禁和朝貢貿易,剝奪民間的海外利源,鏟除海商勢力和海外移民據點。無論是推動朝貢貿易,奪民間海外貿易之利,營造萬國來朝的盛況,或是招撫海外流民和打擊海外華商武裝集團,都是鄭和下西洋的主要使命。由于明初朝廷不遺余力推行海禁政策和鄭和下西洋對海上游民和海外華商的打擊,中國海商基本上退出東亞和印度洋海域,中國的第一次海洋發展機遇從此終結。明朝政府的海外政策結束了宋元時期中國開放的局面。明初統治者對64第三節宋元時期異域宗教的傳入一、伊斯蘭教二、猶太教自稱為“一賜樂業”(即“以色列”的另一譯法)、古教、回回古教、天教、天竺教,也被稱為挑筋教、教經教、猶太教等。

三、羅馬天主教第三節宋元時期異域宗教的傳入一、伊斯蘭教65第四節宋元時期的中西科技文化交流

一、中國科技的西傳1、指南針2、印刷術3、火藥二、阿拉伯科技傳入中國1、天文歷法2、醫藥學3、數學4、建筑第四節宋元時期的中西科技文化交流一、中國科技的西傳66第四章晚明前清時期的中西文化交流隨著大航海時代的到來,歐洲與中國之間維持了近兩千年的以中亞、西亞和南亞為媒介,以陸路為主要渠道的交往方式終于在16世紀中葉被打破,從此歐洲商船主動而又頻繁的造訪直接溝通了遠西和遠東,“中西關系”實質性地變成了“中歐關系”。中國歷史上的對外文化交流進入了第四個階段。第四章晚明前清時期的中西文化交流隨著大航海時代的到來,歐洲67它既不同于漢唐時期對滯后于本土文化的西域文化的吸納,和對與本土文化水平不分伯仲的南亞次大陸佛教文化的借鑒;也不同于宋元時期與阿拉伯文化之間的交流。這一次中國文化面對的是水平超越自己的拉丁文化。因此,東西文化甫經碰撞,反差強烈,給中國社會與中華文化系統帶來的震撼程度遠遠超過昔日。它既不同于漢唐時期對滯后于本土文化的西域文化的吸納,和對與本68在這次交流中,天主教傳教士尤其是耶穌會士充當了橋梁和紐帶。一方面,為了傳教的需要,他們將西方的科學文化知識傳入中國,使中國知識界對“西學”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認識;另一方面,他們又通過傳遞書信和翻譯中國典籍等方式,把中國悠久燦爛的文化介紹給歐洲,使歐洲出現了“中國熱”。東西方文化的接觸和交流,對于各自社會的發展和進步都起著不小的作用。在這次交流中,天主教傳教士尤其是耶穌會士充當了橋梁和紐帶。一69一、西方航海貿易勢力的東進1.葡西海上帝國的建立2.荷蘭及英法的遠東角逐3.葡萄牙人入居澳門1553年一、西方航海貿易勢力的東進70二、明清之際的中西文化交流1.分期

明代1582-1644清代1644-17732.內容西方科學文化的東傳天主教、天文學、數學、地理學、醫學、西洋火器中國傳統文化的西傳

二、明清之際的中西文化交流71三、明清之際中西文化交流的特點、作用和局限性1.特點平等、和平條件下的雙向交流2.作用三、明清之際中西文化交流的特點、作用和局限性72首先,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傳入我國,使中國傳統的科學開始發生變化。這在天文歷法、數學和地圖測繪等方面表現得較為突出?!冻绲潥v書》和《幾何原本》的引進,以及全國大地測量和全國大地圖的測繪。其次,促使中國學術界從空談心性向注重實用的轉變。再次,沖擊了“華夏中心”的傳統觀念,促使中國知識界開始面向世界、認識世界的艱難歷程。

首先,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傳入我國,使中國傳統的科學開始發生變733、局限性首先,傳教士作為中西文化交流的橋梁和紐帶,傳播宗教是其目的,而科學文化的介紹和交流只是實現其目的的手段,這就決定了傳教士在學術傳播方面不可避免的局限和保守。他們對西方科學文化的介紹是有選擇的,只有與天主教教義不相違背的,才予以傳播,反之,就不涉及。其次,中西文化交流的范圍狹窄,社會影響不大。3、局限性74合作愉快合作愉快75中外文化交流史課件76中外文化交流史課件77中外文化交流史課件78中外文化交流史課件79中外文化交流史課件80中外文化交流史課件81中外文化交流史課件823.特點

a.偶然性、緩慢性;b.漸進性;c.單向輻射性;d.宗教文化對中外文化交流的巨大影響;e.由陸路向海路的變化;f.西部和東部的若干城市成為中外文化交流的主要窗口。3.特點83三、學習《中外文化交流史》的目的以中外文化交流為視角,通過學習,使同學們在了解古代中國對世界文明作出偉大貢獻的同時,亦能充分認識到外來文化對中華傳統文明的影響,從而培養世界意識。

三、學習《中外文化交流史》的目的84第一專題中國與東亞地區的

文化交流一、華夷秩序下的東亞國際關系1、華夷秩序論“自古帝王臨御天下,中國屬內以制夷狄,夷狄屬外以奉中國?!薄煸啊耙牡曳钪袊?,禮之常經,以小事大,古今一體?!?/p>

—朱元璋第一專題中國與東亞地區的

文化交流一85基本內涵——以中華帝國為中心,在中國封建皇權的約束和保護下,建立國際和平局面;在中華封建文明的影響與制約下,促進各國的進步與繁榮?!熘玻刂d,一視同仁,不能眾欺寡,強凌弱?!罉穱鴷緝群灾腥A帝國為中心,在中國封建皇權的約束和保護下,862、宗藩政治——華夷秩序的政治制度體現。——“小所以事大,信也;大所以保小,仁也。背大國,不信;伐小國,不仁?!薄蹲髠鳌贰胺钫?,求冊封,定名分”

2、宗藩政治——華夷秩序的政治制度體現。873、朝貢貿易——華夷秩序的經濟制度體現。——王者不治夷狄,來者不拒,去者不追?!涡荨湔x不計其利,明其義不計其功?!偈?、朝貢貿易——華夷秩序的經濟制度體現。881644-1839年間各國朝貢次數一覽表1644-1839年間各國朝貢次數一覽表89二、中國與東亞國家的文化交流1.中國與朝鮮半島的來往朝鮮:華夷秩序中的模范者2.中國與日本的來往日本:華夷秩序中的游離者二、中國與東亞國家的文化交流90第二專題中國與西方國家的交流

第一章傳說與真實并存的先秦時期一、商周神話中的西方世界二、上古文獻中的西方國家

三、考古史上的東西方文明交往

1.洋海發現

2.關于小麥起源的研究第二專題中國與西方國家的交流

第一章傳說與真實并存的91麥:芒谷秋種,從來有穗。來:周所受瑞麥,芒束之形,天所來也。故為行來之來。

麥麥:92第二章漢唐時期的中外文化交流陸海絲綢之路異域物質、科技和藝術文化的引入佛教文化的傳播第二章漢唐時期的中外文化交流陸海絲綢之路93中外文化交流史課件94中外文化交流史課件95中外文化交流史課件96中外文化交流史課件97中外文化交流史課件98中外文化交流史課件99第一節陸海絲綢之路的開通一、陸上絲綢之路從開拓到高潮1.兩漢時期對絲綢之路的開拓A.張騫出使西域B.西漢王朝對西域的經營C.東漢絲綢之路的“三通三絕”第一節陸海絲綢之路的開通一、陸上絲綢之路從開拓到高潮100中外文化交流史課件101中外文化交流史課件1022.魏晉南北朝時期絲綢之路的進一步擴展3.隋唐時期中西陸路交通的繁榮A.隋朝B.唐朝安西、北庭兩都護府羈縻府州2.魏晉南北朝時期絲綢之路的進一步擴展103中外文化交流史課件104中外文化交流史課件105中外文化交流史課件106二、中西海路交通的形成及初具規模1、海路交通形成的物質技術前提造船技術的進步漢代的天文導航

風力的利用

地理知識的不斷增長

二、中西海路交通的形成及初具規模1072.兩漢時期海路的形成與發展輸出絲綢,輸入珠寶、香料。3.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海上絲綢之路對外貿易成為南朝各政權的財政依賴。4.隋唐海上絲綢之路的繁盛輸出絲綢、陶瓷,進口珠寶、香料和各國特產,甚至“昆侖奴”。2.兩漢時期海路的形成與發展108三、漢唐時期的對外交往1.中國與中亞兩漢時期:大宛、貴霜隋唐時期:安西、北庭兩都護府、羈縻都督府州751年,怛羅斯之戰三、漢唐時期的對外交往109中外文化交流史課件1102.中國與西亞兩漢時期與安息的關系南北朝、隋唐時期與波斯的往來唐朝與大食的關系3.中國與印度4.中國與羅馬2.中國與西亞111第二節漢唐時期的中西文化交流一、中西物質文化的交流1.中原傳入西方的主要物產絲綢紙張鐵器、瓷器與漆器第二節漢唐時期的中西文化交流一、中西物質文化的交流1122.異域物產傳入中原外來物種毛皮和毛織品金銀幣和金銀器西方玻璃器奢侈品2.異域物產傳入中原113中外文化交流史課件114中外文化交流史課件115二、中西科學技術的交流1.中原傳入西方的科技冶鐵造紙鑿井養蠶二、中西科學技術的交流1162.傳入中原的異域科技玻璃制造制糖醫藥學天文學2.傳入中原的異域科技117三、中西藝術文化的交流1.中原藝術對西域的影響2.西方裝飾藝術對中國的影響3.西方音樂藝術對中國的影響4.西方舞蹈藝術對中國的影響5.西方百戲對中國的影響三、中西藝術文化的交流118第二節漢唐時期外來宗教的傳播一、佛教在中國的傳播1.佛教的傳入A.中國和中亞的國際貿易B.商人與僧侶的關系C.魏晉南北朝時期游牧民族對佛教的接納第二節漢唐時期外來宗教的傳播一、佛教在中國的傳播119中外文化交流史課件120中外文化交流史課件1212.佛典漢譯鳩摩羅什(344~413年)法顯(334~420年)玄奘(602~664年)義凈(635~713年)2.佛典漢譯1223.佛教對中國的影響A.對中國思想文化的影響B.對中國古代文學的影響C.對中國古代藝術的影響D.對中國社會習俗的影響3.佛教對中國的影響123河南洛陽龍門石窟盧舍那大佛像河南洛陽龍門石窟124中外文化交流史課件125

河南開封大相國寺千手千眼觀音像

126二、中古三夷教1.景教景教又稱波斯經教、大秦教等,是基督教東方教會聶斯托利派在唐代中國的稱謂。該派于5世紀形成于東羅馬帝國,431年被斥為異端,聶斯托利及其追隨者被驅逐出境,流亡波斯等地。在波斯得到波斯國王的支持,遂成立教會,致力于向東方傳教。在唐代傳入中國并一度頗為興盛。在唐代后期的武宗會昌滅佛事件中亦受牽連而遭禁。二、中古三夷教127世界考古發現史的“四大石碑”之一: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世界考古發現史的“四大石碑”之一:1282.祆教襖教又稱拜火教、火教、火祆教,它為前6世紀波斯人瑣羅亞斯德所創,又名瑣羅亞斯德教。在波斯薩珊王朝時期被奉為國教。祆教宣揚善惡二元論,認為火、光明、潔凈、創造、生命是善端;黑暗、惡濁、不凈、破壞、死亡是惡端。善端的最高神稱做阿胡拉·瑪茲達,即智慧或主宰之神;惡端的最高神是安格拉·曼紐,即兇神。祆教認為世界上善與惡一直斗爭著,最終的結局將是善戰勝惡;人類在這場斗爭中,有權選擇自己的立場,即有權決定自己的命運。祆教認為火是光明、善的代表,是瑪茲達的象征,教徒必須崇拜火、崇拜天上表示光明的日月星辰。因其拜火,我國稱之為拜火教;因其拜天,又稱之為“胡天”。2.祆教1293.摩尼教摩尼教是公元3世紀中葉由波斯人摩尼創立的一種二元宗教。后來在祆教的限制和排擠下,在波斯國內無法立足,但卻在波斯以外地區得到了廣泛傳播,成為具有世界性影響的宗教。摩尼教的中心思想是“二宗三際論”,二宗即光明與黑暗,三際是指初際、中際、后際。摩尼教認為光明與黑暗是世界的本原,光明王國光明、潔凈、和善、快樂,是美好的所在;而黑暗王國則充斥著污穢、毒惡、愚癡、殘暴,是邪惡的化身。摩尼教最晚在唐高宗時代傳入中國內地。會昌三年(843),唐武宗禁止摩尼教在中國傳播。

3.摩尼教130第三章宋元及明前期的中西文化交流

在宋元及明前期,中國的對外交通和對外關系發生了很大變化??傮w趨勢顯示,陸路交通除在蒙元帝國時期有過一段輝煌外,大多處于衰落狀態,海路交通則逐漸走向繁榮,并隨著鄭和下西洋而達到鼎盛。在此基礎上,中西方的文化交流繼續開展,以瓷器、指南針、印刷術、火藥等為代表的中國文化傳向西方,以阿拉伯文化為代表的西方文化也大規模傳入中國。

第三章宋元及明前期的中西文化交流在宋元及明前期,中國的對131第一節宋元明時期的陸路交通與對外關系一、兩宋時期的西北陸路交通1、西北的諸割據政權2、兩宋與西方世界的聯系北宋仁宗(1023年)正式詔告:“自今取海路,由廣州至京師?!?/p>

第一節宋元明時期的陸路交通與對外關系一、兩宋時期的西北陸路132二、蒙元時期中西往來的繁盛1.蒙古西征對中西交通的影響2.回族的形成族稱、族源回族的初步形成回族的發展二、蒙元時期中西往來的繁盛1333.四大汗國及其與中原的關系四大汗國,是指蒙古帝國時期存在的窩闊臺汗國、察合臺汗國、欽察汗國、伊兒汗國這四個蒙古汗國的合稱。四大汗國雖然先后都與蒙元帝國相分離,但它們彼此之間依然保有千絲萬縷的聯系,并大大推動了中西文化的相互交融與吸收。3.四大汗國及其與中原的關系134三、明代前期的陸路中西交通三、明代前期的陸路中西交通135第二節海路交通的繁榮時代一兩宋時期海路交通的發展1.原因2.主要航線3.宋代海外貿易興盛的表現第二節海路交通的繁榮時代一兩宋時期海路交通的發展136二、元代海路交通的繁榮1.元代的海外貿易政策2.元代的海外關系3.元代的中外旅行家馬可·波羅---馬可·波羅行紀周達觀---真臘風土記汪大淵---島夷志略二、元代海路交通的繁榮137三、明代前期的海外貿易政策和鄭和下西洋1.明初的海禁政策2.鄭和下西洋(1405-1433)

過程影響鄭和之后海上往來衰落的原因3.明代海外貿易的特點以市舶附于貢舶,優予貢值而免市稅三、明代前期的海外貿易政策和鄭和下西洋138明朝政府的海外政策結束了宋元時期中國開放的局面。明初統治者對臣民實行酷政,力圖將政治權力和經濟利益最大限度地集中于皇帝手中。明初的海外政策服務于朝廷追求政治權力和經濟利益最大程度集中這一目標。宋元時期繁榮的海外貿易和東南沿海地區的海外移民妨礙了這個目標,明朝統治者毫不猶豫地通過海禁和朝貢貿易,剝奪民間的海外利源,鏟除海商勢力和海外移民據點。無論是推動朝貢貿易,奪民間海外貿易之利,營造萬國來朝的盛況,或是招撫海外流民和打擊海外華商武裝集團,都是鄭和下西洋的主要使命。由于明初朝廷不遺余力推行海禁政策和鄭和下西洋對海上游民和海外華商的打擊,中國海商基本上退出東亞和印度洋海域,中國的第一次海洋發展機遇從此終結。明朝政府的海外政策結束了宋元時期中國開放的局面。明初統治者對139第三節宋元時期異域宗教的傳入一、伊斯蘭教二、猶太教自稱為“一賜樂業”(即“以色列”的另一譯法)、古教、回回古教、天教、天竺教,也被稱為挑筋教、教經教、猶太教等。

三、羅馬天主教第三節宋元時期異域宗教的傳入一、伊斯蘭教140第四節宋元時期的中西科技文化交流

一、中國科技的西傳1、指南針2、印刷術3、火藥二、阿拉伯科技傳入中國1、天文歷法2、醫藥學3、數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