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秋冬》第一課時教學設計-語文一年級下冊_第1頁
《春夏秋冬》第一課時教學設計-語文一年級下冊_第2頁
《春夏秋冬》第一課時教學設計-語文一年級下冊_第3頁
《春夏秋冬》第一課時教學設計-語文一年級下冊_第4頁
《春夏秋冬》第一課時教學設計-語文一年級下冊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統編版語文一年級下冊第一單元識字第1課《春夏秋冬》教學設計課題識字1春夏秋冬統編版(2024)一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1課時學校授課班級授課教師學習目標1.認識“霜、吹、落、降、飄”等生字,會寫“春、冬、風、雪”4個漢字。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感知四季的典型特征。3.通過圖文結合,理解詞語與季節的對應關系,激發對自然現象的觀察興趣。學習重點1.認讀生字,正確書寫“春、冬、風、雪”。2.朗讀課文,感知四季特征。學習難點1.理解“霜、降”等抽象自然現象的含義。2.通過圖文對應,準確表達四季的不同特點。學情分析學生已有初步的四季認知,但對抽象自然現象(如霜、降)缺乏直觀理解。識字量有限,需借助圖畫和動作演示輔助記憶。注意力集中時間短,需通過游戲和互動保持學習興趣。單元教學要求1.人文主題:感受四季變化,親近自然。2.語文要素:積累與季節相關的詞語,學習用簡短的語句描述自然現象。課表要求1.識字與寫字:掌握漢字基本筆畫,學習獨立識字。2.閱讀與鑒賞:借助圖畫閱讀,感受語言美。3.表達與交流:用簡單的語言表達對四季的觀察。教學準備1.多媒體課件(四季圖片、漢字動畫演示)。2.生字卡片、田字格貼紙。3.實物道具(雪花模型、落葉標本等)。教學過程(一)激趣導入,感知四季(6分鐘)1.活動設計:播放動畫:展示四季交替的動畫短片(春草發芽、夏荷綻放、秋葉紛飛、冬雪飄落)。提問互動:“你看到了哪些季節?每個季節有什么特別的東西?”揭題板書:用彩色粉筆書寫課題《春夏秋冬》,重點圈出“春”的“日”字旁、“冬”的兩點水。2.預設與應對:預設回答:學生可能回答“春天有花”“冬天冷”,但描述較籠統。部分學生可能混淆季節順序(如將“落葉”歸為夏天)。教師引導:用圖片輔助追問:“春天的風是什么感覺?冬天的雪花是怎么落下的?”通過手勢模擬四季循環,幫助學生理清順序。(設計意圖:通過視聽結合喚醒生活經驗,為課文學習鋪墊情境;滲透漢字結構知識,初步建立字形與字義的聯系。)(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8分鐘)1.活動設計:教師范讀:學生手指文字跟讀,教師重點強調“霜、飄”的發音(翹舌音、三拼音節)。學生自讀:自由朗讀課文,用“○”圈出表示季節的詞語(如“春風”“冬雪”)。集體反饋:提問:“課文里寫了哪些季節的景物?你能連一連嗎?”(課件連線:春風—春,夏雨—夏等)2.預設與應對:預設問題:部分學生將“秋霜”誤認為冬季現象。朗讀時“降、落”發音混淆。教師引導:展示“秋霜”圖片(草葉上的白霜),解釋“霜是秋天早晨的冰晶”;對比演示“落”(樹葉掉下)和“降”(雪花模型從高處落下)。(設計意圖:培養指讀習慣,初步建立課文內容框架;通過連線游戲訓練信息提取能力,強化季節與景物的對應關系。)(三)識字學詞,突破難點(15分鐘)1.活動一:圖文結合識字霜”字教學:課件展示草葉結霜的圖片,提問:“霜是什么顏色?摸起來會怎樣?”口訣記憶:“雨字頭,加木目,秋天早晨有白霜。”動作演示:“吹”:學生吹紙片模擬春風;“飄”:拋撒紙屑模擬雪花飄落。2.活動二:游戲鞏固“生字蹲蹲樂”:學生佩戴生字頭飾(春、冬、風、雪),教師喊“春字蹲,春字蹲完冬字蹲”,鞏固字形。“季節快閃”:課件快速閃現四季圖片,學生搶答對應詞語(如閃電圖—夏雨)。3.預設與應對:預設問題:學生可能將“降”誤讀為“jiàng”或“xiáng”。游戲環節中部分學生反應速度慢,產生挫敗感。教師引導:板書標注拼音“jiàng”,組詞“降落傘”強化記憶;采用小組合作形式,鼓勵同伴互助。(設計意圖:多感官參與(視覺、動作)化解抽象詞匯理解難點;游戲激發興趣,在互動中強化識字效果。)(四)再讀課文,理解內容(10分鐘)1.活動設計:分句朗讀:男生讀“春風吹”,女生做吹氣動作;師生合作讀“秋霜降—冬雪飄”,手勢模擬降落與飄動。對比賞析:提問:“為什么秋用‘降’,冬用‘飄’?換成‘秋霜飄’行嗎?”仿說練習:提供支架:“(季節)+(景物)+(動作)”,如“春花開”“秋葉落”。2.預設與應對:預設回答:學生可能回答“霜很重,所以用降”“雪花輕,所以飄”。仿說時出現“夏雷叫”“冬冰滑”等創意表達。教師引導:肯定合理回答,補充科學解釋:“霜是水汽凝結成的冰晶,會附著在物體表面;雪是空中的冰晶,隨風飄動。”將學生仿說句子板書,形成“班級四季小詩”。(設計意圖:通過動作表演和對比分析,體會動詞的準確性;搭建語言支架,促進從模仿到創造的表達遷移。)(五)書寫指導,規范練字(8分鐘)1.重點指導:“春”字:動畫分解筆順,強調三橫長短差異(短—長—短),撇捺舒展如翅膀。口訣:“三人日下曬太陽,春天到來百花香。”“冬”字:對比“冬”與“各”,用紅筆標出兩點水的方向(斜點+提)。2.學生練習:書空練習后描紅,教師巡視指導坐姿(一拳一尺一寸);投影展示典型錯誤(如“春”字捺畫太短),集體糾錯。3.預設與應對:預設問題:“春”字下半部分“日”寫得太小,導致結構頭重腳輕;“冬”的兩點水寫成“冫”或間距過大。教師引導:田字格范寫時用色筆標出關鍵筆畫位置;對書寫困難生進行手把手指導。(設計意圖:通過口訣和動畫細化書寫要點,培養觀察能力;即時反饋糾正,落實書寫規范。)(六)課堂小結,拓展延伸(5分鐘)1.活動設計:“四季歌”律動**:播放輕快兒歌《四季童謠》,學生邊唱邊做動作(如春風—擺手,冬雪—轉圈)。實踐任務**:分發“四季觀察記錄單”,要求放學后記錄一種自然現象(如“柳枝發芽”“螞蟻搬家”)。2.預設與應對:預設問題:部分學生可能將“自然現象”誤解為天氣(如“晴天”)。教師引導:舉例說明:“你可以畫一朵小花,旁邊寫‘春天到,花兒笑’。”(設計意圖:通過律動總結課堂,強化情感體驗;將語文學習延伸至生活,培養觀察與記錄習慣。)七、作業設計1.基礎作業:朗讀課文給家長聽,用“○”圈出家中與四季相關的物品(如棉襖—冬);在田字格上書寫“春、冬、風、雪”各3行,家長簽字評價。2.拓展作業:與家人玩“季節猜猜猜”游戲:一人描述特征(如“這個季節會下雪”),另一人猜季節名稱。八、板書設計《春夏秋冬》春:吹—花開夏:落—雨滴秋:降—霜葉冬:飄—雪花(配簡筆畫:四季代表性景物,如燕子、荷花、楓葉、雪人)生字田字格范寫:春冬風雪(紅色標注關鍵筆畫:如“風”的橫斜鉤弧度)(設計說明:左側按季節分類呈現動詞與景物,右側簡筆畫營造情境;生字書寫突出結構要點,便于學生模仿。)九、教學反思(樣板)成功之處:1.動作演示與實物道具(雪花模型)有效突破“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