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延慶區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中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1頁
北京市延慶區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中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2頁
北京市延慶區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中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3頁
北京市延慶區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中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4頁
北京市延慶區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中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延慶區2024-2025學年第一學期期中試卷八年級語文

2024.10

考試須知:

L本試卷共9頁,共五道大題,21道小題。滿分10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

2.在試卷和答題卡上準確填寫學校名稱、班級和姓名。

3.試題答案一律填涂或書寫在答題卡上,在試卷上作答無效。

4.在答題卡上,選擇題用2B鉛筆作答,其他試題用黑色字跡簽字筆作答。

一、基礎?運用(共14分)

班級以“賞錦繡風光,品山水文化”為主題,開展古詩文專題閱讀活動。同學們收集整理了材

料,設計了一些學習任務。請你根據要求,完成小題。

1.向大家介紹古詩文里的名勝古跡。請你根據下圖和提示語,完成填空。

①古詩文里有精致的風景:“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那是細雨潤澤下新

鮮的春草;“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那是朝暉映照下明艷的夏荷……

②古詩文里有錦繡的山河:”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那是縱橫著壯闊河

山的北國;“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籃”,那是暈染著如畫風景的江南;O

③古詩文里有咆哮而來的黃河之水,也有跨越時空的明月關山;有浩瀚大漠中沖天的

孤煙,也有在雞鳴中升騰的緋紅的朝陽可見,古詩文里有人生中所歷所盼的諸般美景、

萬千錦繡。

試卷第1頁,共10頁

(1)①③文段中加點詞語的讀音和書寫,下列正確的一項是()

A“朝暉”在“映日荷花別樣紅”中是朝陽的意思,所以應該為“朝輝”。

B.“咆哮”這里形容黃河水“像猛獸的怒吼”,所以應該讀為“pGoxi5o”。

C.“浩瀚”這里形容“廣大或繁多”,所以應該為“浩翰”。

D.“緋紅”這里是“鮮紅”的意思,所以應讀讀為“能ih6ng”。

(2)根據文段②的語境,在橫線處仿照前面的句式補寫一句話,使前后構成排比句。

3.有一組同學在探究文人筆下的“山水文化”后,整理成一份文稿。請你根據要求,完成小

山水之美是古今共賞的,人們把各自的精神志向寄托在山水之中。蘇東坡筆下的山水,

或是“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壯闊,工;或是“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

鴨先知'’的情趣,;或是“山頭斜照卻相迎”的積極,丙。

浸潤在山水之間,感受天地的精神,文化便在其中靜靜醞釀。千山萬水,不僅醞釀了

中國人獨有的情懷,還是美麗的風景。

如果你在生活中總覺筋疲力盡,那就去山水間,尋找蓄力的源泉吧!最簡單的辦法就

是,捧起書本,在某一個不經意早起的清晨,迎著朝陽,沐浴晨風,不必正襟危坐,也不必

抑揚頓挫,只需像呼吸一樣隨意平常地彈精羯慮地靜靜瀏覽那些文字。跟隨陶淵明駐足“桃

花源”,嗅一口芳草的鮮美,遙望飛鳥的蹤影;跟隨王維居于山間,看一眼月夜下的松林,

靜坐聽山泉流水的聲音。在山水間,與古人對話,與佇立千年流淌千年的精神相連,你便能

獲得悠然卻又篤定的力量。

(1)從上面文稿所引用的詩句中,找出一句運用夸張手法的詩句,并用正楷抄寫。

(2)根據語境,在文段甲、乙、丙處填入下面內容,排序最恰當的一項是()

①是他走到哪吃到哪的閑適

②是他面對人生起伏的樂觀

③是他經歷風雨之后的坦蕩

A②③①B.②①③C.③①②D.③②①

(3)文段中畫線的句子表達不妥,請加以修改。

(4)下列成語在文段中的使用,不恰當的一項是()

試卷第2頁,共10頁

A.筋疲力盡B.正襟危坐C.抑揚頓挫D.彈精竭慮

二、古詩文閱讀(共16分)

(一)(共4分,每空0.5分)

4.古詩文默寫。

(1)烈士暮年,o(曹操《龜雖壽》)

(2),徙倚欲何依。(王績《野望》)

(3)蟬則千轉不窮,o(吳均《與朱元思書》)

(4)庭下如積水空明,,蓋竹柏影也。(蘇軾《記承天寺夜游》)

(5)曉霧將歇,;夕日欲頹,0(陶弘景《答謝中書書》)

(6)李白《渡荊門送別》中,描繪山水壯闊之美的詩句是:,o

(二)(共5分)

閱讀《使至塞上》,完成下面小題。

使至塞上

王維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5.下列對本詩的理解和分析,錯誤的一項是()

A.首聯點題,交代地點和事由,表現了關塞迢迢,山高路遠,烘托了孤寂心境。

B.頷聯“征蓬”“歸雁”的意象,既是實寫,更是即景生情,以景物自比。

C.“候騎”是等候在此的士兵,表現了邊塞將士對詩人的歡迎,讓人倍感溫暖。

D.這首詩意境雄渾,與王維晚年寫《竹里館》那種清幽意境形成鮮明的對比。

6.本詩的頸聯被譽為“妙絕千古”,請從煉字的角度對這兩句詩進行賞析。

(三)(共7分)

閱讀《三峽》,完成下面小題。

三峽

酈道元

試卷第3頁,共10頁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

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

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嘛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

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

歌日:“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7.“沿溯阻絕”中的“絕”與下列詞語中加點的“絕”,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絡繹不絕B.絕大多數C.風華絕代D.絕處逢生

8.下面對《三峽》的理解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A.從行文結構上看,文章先寫山,后寫水,全文布局自然,思路清晰。

B.第二段用“乘奔御風”寫船行特別快,借助正面描寫突出江水之急。

C.結尾的漁歌用猿鳴聲做引子,極力渲染了深秋時節肅殺、凄清的氣氛。

D.本文多用對偶句,又兼用散句,使文章讀起來收放有致,很有節奏感。

9.根據《三峽》及下面的材料,在橫線上填寫恰當的內容。

二十三日,過巫山凝真觀,謁妙用真人祠①。真人即世所謂巫山神女也。祠正對

巫山,峰巒上入霄漢,山腳直插江中。議者謂太、華、衡、廬②皆無此奇。然十二峰

者不可悉見。所見八九峰,惟神女峰最為纖麗奇峭。是日,天宇晴霽,四顧無纖翳③,惟神

女峰上有白云數片,如鸞鶴翔舞徘徊,久之不散,亦可異也。

(節選自陸游《入蜀記》)

注釋:①祠:供奉祖宗、鬼神或先賢的處所。②太、華、衡、廬:泰山、華山、衡山、廬

山。③翳:遮蓋,這里指云。

兩文寫“山”各有特色。《三峽》中描寫的兩岸群山具有的特點;《入蜀記》中

“”突出巫山高峻的特點。兩文作者表達的相同情感是o

三、名著閱讀(5分)

10.中國共產黨人究竟是什么樣的人?閱讀《紅星照耀中國》,請你結合書中的具體人物或

事件,對此問題做出闡釋。100字左右。

試卷第4頁,共10頁

四、現代文閱讀(共25分)

(一)(共6分)

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每天清晨,從天安門廣場冉冉升起的五星紅旗都是嶄新的,每一面升起的五星紅旗都

有自己神圣的“使命清晨,國旗護衛隊護送國旗升起,到傍晚,他們便會將當天的國旗取

回,收回來的國旗都會被細心地疊放進旗盒,然后再做日期和編號后集中珍藏。隨后國旗護

衛隊會準備好第二天升旗儀式用的新國旗。降下來的國旗都由天安門地區管理委員會負責保

管。

這些更換下來的國旗最后都去哪里了呢?首先是作為文物被博物館收藏。1949年,天

安門廣場上升起的第一面國旗現在就作為珍貴文物永久收藏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還有歷次國

慶典禮上的國旗,有的去太空遨游回來后也被相關部門保管、收藏。也有的會贈予全國各地

的學校,贈送給機關、單位和地區也是更換下來的國旗的一個使命,還有就是蓋在烈士和偉

人的棺槨或遺體上。

材料二

1949年7月14日起,征求國旗圖案的消息迅速地向全國、向海外傳開。1949年8月

20日,國旗國徽評選委員會共收到了2992幅國旗圖案,這些應征圖案在臨時選閱室內進行

了展示。隨后,

五星紅旗確立歷程時間表

1949年8月評選委員會從來稿中精選出38種國旗草圖,編成《國旗圖案參考資料》提供

中旬全國政協第一次全體會議討論。

1949年9月

政協全體會議代表分組討論了國旗方案,但并未形成定論。

23日

1949年9月繼續分組討論中,彭光涵向周恩來推薦了32號圖案,而周對該設計感到滿意,

23日當晚并要求彭繪制較大的圖樣。

1949年9月毛澤東在中南海召開了座談會,說明了他贊成紅地五星旗的理由,并在與會

25日代表間取得了共識。

1949年9月毛澤東同志召開了國旗、國徽、國歌、紀年、國都協商座談會。

試卷第5頁,共10頁

25日晚

1949年9月經過反復討論,全國政協一屆全體會議國旗、國徽審查組,通過了第323號

26日設計圖案(即國旗圖案參考資料中第32號草圖)為當選圖案。

全國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上通過的《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都、紀年、國歌、

1949年9月

國旗的決議》中,第四點規定,”全體一致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旗為紅

27日

地五星旗”。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的紅色象征革命。旗上的五顆五角星及其相互關系象征共產黨領

導下的革命人民大團結。五角星用黃色是為了在紅地上顯出光明,黃色較白色明亮美麗,四

顆小五角星各有一尖正對著大星的中心點,這是表示圍繞著一個中心而團結,在形式上也顯

得緊湊美觀。

材料三

天安門國旗護衛隊以秒計時守護國旗。按照規定:在直立的旗桿上升降國旗,應當徐

徐升降。升起時,必須將國旗升至桿頂;降下時,不得使國旗落地。為此,國旗衛士們在降

國旗時,練就了過硬的收旗動作:當國旗在2分07秒的時間內降到國旗桿底座時,一名戰

士迅速用雙手將國旗托住,而后另一名戰士將旗面均勻地打成折疊狀,此動作精確在13至

15秒之間。以秒計時是這些衛士守護國旗的決心。

每一名中國人都將守護國旗當做一種責任。2024年7月31日,潘展樂在巴黎奧運會

男子100米自由泳決賽中,打破世界紀錄,奪得金牌。在頒獎儀式結束后,有的觀眾由于沒

有準備簽字的海報或本子,情急之下將加油助威用的國旗遞到潘展樂面前,希望他簽名。潘

展樂見狀,立即糾正說:“國旗簽不了。''這就是深入骨髓的守護國旗的責任感。

11.根據以上三則材料,下列說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A.天安門廣場升旗儀式中,有重大意義的國旗會作為文物被博物館永久收藏。

B.參與國旗設計作品眾多,經過初選,選定38幅作品進行會議討論。

C.五星紅旗上一顆大星和四顆小星的角度是不一樣的。

D.潘展樂拒簽國旗是一種愛護國旗,維護祖國尊嚴的行為。

12.根據材料二的內容以及圖表,在文中橫線處補寫一句話。

13.上述三則材料內容依次概括為:、國旗的確立歷程、。(每空不超過7

個字)

試卷第6頁,共10頁

(二)(共12分)

閱讀《我的母親》,完成下面小題。

我的母親

老舍

①母親生在農家,所以節儉老實,身體也好。

②為我們的衣食,母親要給人家洗衣服,縫補或裁縫衣裳。在我的記憶中,她的手終

年是鮮紅微腫的。白天,她洗衣服,洗一兩大綠瓦盆。她做事永遠絲毫也不敷衍,就是屠戶

們送來的黑如鐵的布襪,她也給洗得雪白。晚間,她抱著一盞油燈,還要縫補衣服,一直到

半夜。她終年沒有休息,可是在忙碌中她還把院子屋中收拾得清清爽爽。桌椅都是舊的,柜

門的銅活久已殘缺不全,可是她的手老使破桌面上沒有塵土,殘破的銅活發著光。院中,父

親遺留下的幾盆石榴與夾竹桃,永遠會得到應有的澆灌與愛護,年年夏天開許多花。

③從這里,我學得了愛花,愛清潔,守秩序。這些習慣至今還被我保存著。

④有客人來,無論手中怎么窘,母親也要設法弄一點東西去款待。舅父與表哥們往往

是自己掏錢買酒肉食,這使她臉上羞得飛紅,可是殷勤地給他們溫酒作面,又給她一些喜悅。

到如今,我的好客的習性還未全改,因為自幼看慣了的事情是不易改掉的。

⑤母親活到老,窮到老,辛苦到老。可是,母親并不軟弱。那時有多少變亂啊!有時

候兵變了,有時候內戰了,城門緊閉,鋪店關門,晝夜響著槍炮。這驚恐,這緊張,再加上

一家飲食的籌劃,兒女安全的顧慮,豈是一個軟弱的老寡婦所能受得起的?可是,在這種時

候,母親的心橫起來,她不慌不哭,要從無辦法中想出辦法來。她的淚會往心中落!這點軟

而硬的性格,也傳給了我。在做人上,我有一定的宗旨與基本的法則,什么事都可將就,而

不能超過自己畫好的界限。我怕見生人,怕辦雜事,怕出頭露面。但是到了我非去不可的時

候,我便不敢不去,正像我的母親。從私塾到小學,到中學,我經歷過起碼有二十位教師吧,

但是我的真正的教師,把性格傳給我的,是我的母親。母親并不識字,她給我的是生命的教

育。

⑥當我小學畢業的時候,親友一致地愿意我去學手藝,好幫助母親。我曉得我應當去

找飯吃,以減輕母親的困苦。可是,我也愿意升學。我偷偷地考入了師范學校——制服、飯

食、書籍、住處,都由學校供給。只有這樣,我才敢對母親說升學的話。入學,要交十元的

保證金。這是一筆巨款!母親作了半個月的難,把這巨款籌到,而后含淚把我送出門去。當

我由師范畢業,被派為小學校的校長時,母親與我都一夜不曾合眼。我只說了句:“以后,

試卷第7頁,共10頁

您可以歇一歇了!“她的回答只有一串串的眼淚。新年到了,正趕上政府倡用陽歷,不許過

舊年。除夕,我請了兩小時的假,由擁擠不堪的街市回到清爐冷灶的家中。母親笑了。及至

聽說我還須回校,她愣住了。半天,她才嘆出一口氣來。到我該走的時候,她遞給我一些花

生,說:“去吧,小子!”街上是那么熱鬧,我卻什么也沒看見,淚遮迷了我的眼。

⑦生命是母親給我的。我之能長大成人,是母親的血汗灌養的;我之能成為一個不十

分壞的人,是母親感化的。她一世未曾享過一天福,臨死還吃的是粗糧。唉!還說什么呢?

心痛!心痛!

(選自老舍《我的母親》,有刪改)

14.本文通過回憶母親、、、助兒升學等幾件事情,記敘了母親

勤勞困苦的一生。

15.文章多次寫母親的“淚”。聯系上下文,參照示例,完成表格。

語句情感

第⑤段:她的淚會往心中落母親在變亂中承受苦難的酸楚、隱忍

第⑥段:……而后含淚把我送出門去?

第⑥段:她的回答只有一串串的眼淚②

16.文中畫線的兩個句子富有表現力,請按照提示作簡要賞析。

(1)母親笑了。及至聽說我還須回校,她愣住了。半天,她才嘆出一口氣來。(從人物描寫

方法的角度賞析)

(2)唉!還說什么呢?心痛!心痛!(從修辭手法的角度賞析)

17.文中第⑦段寫道“我之能成為一個不十分壞的人,是母親感化的“。結合文章內容,說

說“我”從母親身上受到哪些影響。

(三)(共7分)

閱讀《潛心科研護健康》,完成下面小題。

潛心科研護健康

①百歲人生,70多年從醫。著名醫學家和醫學教育家、“共和國勛章''獲得者王振義,

始終致力于報效祖國、服務人民。他說,從第一天穿上白大褂起,他就真心喜歡上醫生這個

職業。

試卷第8頁,共10頁

②職業生涯早年,他曾參加抗美援朝醫療隊,榮立二等功一次。在血友病等血液病領

域,他為患者解決過大大小小的問題。但是,讓他寢食不安、幾十年不能放下的,是曾被稱

為“血癌”的白血病。

③王振義對白血病的研究從上世紀50年代就已開始。工作多次調動,無論在哪里、

干什么,他都兢兢業業、刻苦勤奮。70年代中期,他回到上海瑞金醫院內科,白血病的診

治和研究再次成為他的攻關目標。王振義創新性提出了讓腫瘤細胞轉化為良性細胞的臨床治

療新策略,找到了“全反式維甲酸

④1986年,一個5歲的小女孩入住上海兒童醫院,被確診為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

出血嚴重,極度虛弱。王振義頂著壓力,提議給孩子口服自己研究了8年的誘導分化藥物

——全反式維甲酸。7天后,女孩癥狀明顯好轉。這個小女孩是世界上第一個口服全反式維

甲酸成功痊愈的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患者。

⑤此后,他和團隊一起研究提出“全反式維甲酸聯合三氧化二碑”方案,使得白血病患

者5年生存率大大提高。他和團隊又從分子生物學角度找出疾病發病機理和藥物作用的機制,

使之成為全球公認的“上海方案國際腫瘤學界最高獎凱特林獎授獎時,將他稱為“人類癌

癥治療史上應用誘導分化療法獲得成功的第一人

⑥從醫執教多年,王振義桃李滿天下。他在瑞金醫院血液科自創了一種特殊的教學查

房方式——“開卷考試”:每周初由學生們提交臨床上遇到的疑難病例形成“考卷”,在現場查

房、討論病例之外,他集中時間搜索全球最新文獻資料,不斷學習、思考、分析后給出“答

卷”,并與學生們一起探討交流,找出病情線索和治療方案。

⑦“這是對我自己的,開卷考試',也給青年醫生們一點幫助,激勵他們不斷學習。”王

振義說。這樣的“開卷考試”堅持了20年,根據他的“開卷考試”答案梳理而成的著作《瑞金

醫院血液科疑難病例討論集》已經連出3集。

⑥王振義的家里掛著一幅題為《清貧的牡丹》的畫。“牡丹,一般被認為象征榮華高

貴。但我的這幅牡丹很恬淡、清雅。我想,做人也是如此,對事業要看得重,對名利要看得

淡。“王振義這樣解讀這幅畫。

⑨在王振義眼里,最大的快活有兩件事:一是學習,“把不知道的事變成知道”;二是

治好患者的病。在與醫學生們對話時,王振義說:“人生的價值在于為人類做了什么事、作

出怎樣的貢獻。醫生是為人類健康事業作貢獻的,捍衛生命是一種職責和義務。”

(選自《人民日報》2024-09-19,記者姜泓冰)

18.請結合文章內容,說說王振義“潛心科研護健康”的具體事跡。

試卷第9頁,共10頁

19.文章多次引用王振義院士自己的話,請結合一處分析其作用(第⑧段除外)。

20.結合文章內容和下面的鏈接材料,請你說說“清貧牡丹”精神在王振義身上是如何體現的。

鏈接材料:

在人才培養和傳承方面,王振義有一個“拋物線”理論。他認為,一個人在科研“拋物線”

頂峰開始下降時就應該退下來,讓更強的下一代頂上去。1995年,時任上海市血液學研究

所所長的王振義主動讓賢,舉薦42歲的陳竺(他的學生)繼任。

五、寫作(40分)

21.根據題目,按要求寫作。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片屬于自己的“最美風景”。它或許是一處優美的自然風光,一

個熟悉的街角,一段難忘的經歷,或是一個溫暖的人……同學們,想一想,你眼中或心中最

美的風景是什么呢?

請以“最美的風景”為題目,寫一篇作文。

要求:將作文題目寫在答題卡上,作文內容積極向上,不限文體(詩歌除外),字數不少于

600字,不要出現所在學校的校名或師生的真實姓名。

試卷第10頁,共10頁

1.黃鶴樓白居易錢塘湖春行2.D示例一:“秋風蕭瑟,洪

波涌起”,那是涌動著澎湃波濤的大海。示例二:“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那

是縱橫著蓬勃勁草的原野;3.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C千

山萬水,不僅是美麗的風景,還醞釀了中國人獨有的情懷。D

【解析】略

4.壯心不已東皋薄暮望猿則百叫無絕水中藻、外交橫猿鳥亂鳴

沉鱗競躍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解析】略

5.C6.示例:“直”形容大漠孤煙直直地立于大漠之中,顯得挺拔雄偉;“圓”寫出了大

漠落日的渾圓。整個意境畫面遼闊,既有縱橫千里的遼闊,又有高聳入云的浩瀚,描繪了塞

外雄奇壯觀的風光。

【解析】略

7.A8.B9.連綿不斷、山勢高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