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06邊塞戰爭類-2022年中考詩歌專題復習_第1頁
專題06邊塞戰爭類-2022年中考詩歌專題復習_第2頁
專題06邊塞戰爭類-2022年中考詩歌專題復習_第3頁
專題06邊塞戰爭類-2022年中考詩歌專題復習_第4頁
專題06邊塞戰爭類-2022年中考詩歌專題復習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考復習詩歌分類鑒賞邊塞戰爭類【考點分析】邊塞詩詞是邊塞生活的藝術反映,這類詩詞大多和民族戰爭有千絲萬縷的聯系。因為邊塞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因而就造成邊塞詩詞題材十分廣泛,內容異常豐富。又因為每個朝代的不同時期或盛或衰,詩詞中所表現出來的情調或高昂或低沉;還因為每個詩人前往邊塞的原因不同,目的不同,所抒發出的感情也千差萬別,情況相當復雜。

從玄宗即位到代宗登基(712——762),這半個世紀通常稱為盛唐。經濟繁榮,國力強盛,開疆拓土,不少文人,或投筆從戎,或置身幕府,因而出現了大量的邊塞戰爭題材的作品,形成了唐代蔚為壯觀的邊塞詩派。又稱為“高岑詩派”。)在唐代,有一批詩人(如高適、岑參、王昌齡、王維、李益等)十分擅長描寫邊塞征戰生活,后人稱他們為“邊塞詩人”,形成了所謂的“邊塞詩派”,反映邊塞征戰生活的詩作逐漸蔚為大觀?!袷且暹吶娫~的立意,深挖它含蓄的主旨,從總體上對作品進行把握。表現出戍邊將士奮勇殺敵的英雄氣概,也贊揚了他們以身許國的豪情壯志;如:“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表達了對良將及早出現的渴望,也表現出對邊疆和平的向往;如:“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既揭露了軍中苦樂不均的丑惡現象,也表達了對下層士兵的深切同情;如“戰士軍前半生死,美人帳下猶歌舞”;

既是對不義戰爭的控訴,也是對和平的渴望與追求;如“年年戰骨埋荒外,空見蒲桃入漢家”;

既表現出從軍將士的灑脫,也抒發了他們心中的無奈;如“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既表現出戍邊將士深深的鄉思之情,也抒發了軍嫂們無盡的思念與惆悵;如“更吹羌笛關山月,無那金閨萬里愁”;

字里行間灑滿斑斑血淚,令人聞之而發指……如“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解題指導《送魏大從軍》陳子昂匈奴猶未滅,魏絳復從戎。悵別三河道,言追六郡雄。雁山橫代北,狐塞接云中。勿使燕然上,惟留漢將功。這首詩對邊塞環境描寫有什么特色?起了什么作用?詩的主題又是什么?請做簡要的分析。

對于這首邊塞詩,我們在解答之前應抓住“雁山橫代北,狐塞接云中”這兩句,看到作者對邊塞險峻山勢的描寫里隱含的殺機,在從全篇上加以把握,領會其主旨,然后做出如下正確的回答:“寫出邊塞險峻的形勢以渲染氣氛,預示將來激烈的戰斗,富有想象。其主題是:寄予魏大以很大的希望,激勵友人勇立戰功;同時也表現出詩人自己為國立功的宏愿?!?/p>

而一些從表面上看起來是閨怨、贈別的詩,因與邊塞生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不妨把它看作邊塞詩詞的衍生作品,也可以歸為同類。如:《雜詩》沈佺期聞道黃龍戍,頻年不解兵??蓱z閨里月,長照漢家營。少婦今春意,良人昨夜情。誰能將旗鼓,一為取龍城。

全篇以閨中少婦和遠征的丈夫兩地相思之情,表現出廣大人民群眾的厭戰情緒,感情雖然凄怨,但仍不失希望。全詩言淺意深,感慨深沉,耐人玩味。你看,東北前線戰火連年,至今仍然沒有休戰,多少將士長年征戰,“誓掃匈奴不顧身”,多少軍人妻子盼望“良人罷遠征”,卻不知“黃龍戍卒幾時歸”。

明月照在家鄉和黃龍兩地,閨中月即營中月;夫妻兩地所望之月,也是當年他們團圓時所望之月。一輪明月是他們夫妻心心相印,心心相通的象征。而“可憐”和“長照”兩個詞,則非常準確地表現出他們現在思念的痛苦,還有幾分遺憾,也有幾分無奈,既纏綿,又悱惻。他們年年夜夜,苦苦相思,對月垂淚,情意無限?!褡プ【拔锩鑼懪c所抒之情的關系邊塞詩題材的興起,是與詩人們的生活范圍有所擴展緊密關聯的。從邊塞詩中,我們看到詩人的眼界開闊了,詩歌的意境拓展了,詩歌的內容更顯得異彩紛呈。景物不同,抒發的情感也就不同。如:

《從軍行(七)》王昌齡大漠風塵日色昏,紅旗半卷出轅門。前軍夜戰洮河北,已報生擒吐谷渾。首句極其生動地描繪出大漠的風光。浩瀚的大沙漠,一望無際,“平沙萬里絕人煙”,每當北風振漠,塵土遮天蓋地,驚沙撲面,日色無光。這就渲染出激烈的戰斗場面,反襯出唐軍將士英勇殺敵的豪情?!妒怪寥稀吠蹙S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詩中名句“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描繪出大漠奇異風光──大漠上升騰起的燧煙是那么的直,黃河中倒映著的落日是那么的圓,這簡直讓詩人感到震驚,精神為之一振,前面的惆悵則被溶化在廣闊的自然景象中,剎時一掃而光。

抑揚頓挫的手法很好地突出了大漠的壯麗、奇特和詩人的激昂情緒。詩人通過對大漠壯麗風光的描繪,抒發了對為國御敵守邊,立功絕域的將士們崇敬之情,充滿了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兑股鲜芙党锹劦选防钜婊貥贩迩吧乘蒲?,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前兩句以工整的對仗的形式來寫景,用了兩個色彩鮮明的比喻。先從俯視的角度來寫莽莽大漠上的黃沙,在月色的輝映下如同白雪,再從仰望的角度來寫浩瀚空中的月色,那皎皎寒月猶如嚴霜。上下交映,只見整個大漠一片白茫茫,令人頓覺冷嗖嗖。詩人從地點、景物、氣候三個方面著意刻畫,反復渲染,營造出一個悲涼的氛圍,為后兩句抒發戍邊將士思鄉之情蓄勢?!蚪忸}指導如:《塞上聽吹笛》高適霜凈胡天牧馬還,月明羌笛戍樓間。借問梅花何處落,風吹一夜滿關山。題目:“這首邊塞詩描繪出一幅有聲有色的邊塞風情畫,抒發了詩人一種什么樣的感情?其感情基調如何?”

同學們思考時要先對畫面進行分析,詩中描繪出寒霜過后,天空顯得格外明凈,戰士們牧馬歸來,晚飯過后,忘卻一天的辛勞,來到了戍樓上,對著空中“高高秋月掛長城”,吹起了羌笛。悠揚的笛聲隨風飄蕩,傳向遠方。再抓住表情的關鍵句“借問梅花何處落”,分析出詩人采用了諧音和虛實相間的寫法,極富韻味。

羌笛曲名《梅花落》,詩人將它分開來用,先取“梅花”二字,使人聯想起真的梅花。這樣“梅花何處落”就變成了有兩種解說,一是《梅花落》曲聲“落”到哪里,二是戰士們家鄉的梅花落了,“花謝花飛飛滿天”,究竟都飛到了哪些地方。

這樣聞笛和思鄉這兩個意念就統一在一句詩中,實中有虛,虛中有實,虛實相生,物我一境,情景交融,聲文并茂的境界,便能做出這樣正確的回答:“抒發了戍邊將士殷殷的思鄉之情。其感情基調是感慨而不哀傷?!薄衽逶娭心男┑胤绞菍馉巿雒娴拿鑼?/p>

戰爭是非常殘酷的,是血淋淋的,從詩歌藝術美學的角度考慮,它一點也不美,不宜直接描寫,所以絕大多數詩人都采用側面描寫。所以,對中學生而言,要找到還是有一定的難度。那么,怎樣去挖掘出來呢?◎解題指導一是要抓住與戰爭有關的器物,如旗、鼓、干、戈,號角、戰車、轅門、烽火等;二是要抓住與戰爭有關的地點和人、事、物,如樓蘭、陰山、瀚海、涼州、長城、受降城、玉門關,單于、吐谷渾,羌笛、胡笳、琵琶,《折楊柳》、《落梅花》、《關山月》等,然后展開豐富的聯想,進行深入的揣摩,也能猜個八九不離十。如:《征人怨》柳中庸歲歲金河復玉關,朝朝馬策與刀環。三春白雪歸青冢,萬里黃河繞黑山。詩以《征人怨》為題,而不著一個‘怨’字,‘卻盡得風流’,詩中之‘怨’何來?請作簡要的分析。”

回答前應抓住邊塞詩這一牛耳,抓住與邊塞有關的地名和戰爭用的器物,是關鍵之一;抓住“復”、“與”等虛字,是關鍵之二;抓住“歲歲”、“朝朝”等重疊詞,是關鍵之三;抓住“歸”、“繞”等動詞,是關鍵之四。自可答之曰:“一是來自‘金河’、‘玉關’等許多實詞的排列與組合,二是來自‘復’、‘與’等虛詞之巧用,三是來自‘歲歲’、‘朝朝’等重疊詞的妙飾,四是來自‘歸’、‘繞’等動詞的活用?!薄局R歸納】●題材:將士建立軍功的壯志,邊地生活的艱辛,戰爭的酷烈場面,將士的思家情緒;邊塞風光,邊疆地理,民族風情,民族交往等各個方面。其中以前者為主要題材?!袼囆g風格有的豪邁曠達——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有的雄奇壯美——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有的豪壯悲慨——落日照大旗,馬鳴風蕭蕭有的委婉清麗——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常用意象從用品看:金鼓、旌旗、烽火、羽書、戈、矛、劍、戟、斧、鉞、刀、鎩從地名和民族名看:磧西、輪臺、龜茲、夜郎;胡、羌、羯、夷、樓蘭、安西、單于從景物看:大漠、烽煙、長城、黃沙、長云、秋月、雪山、孤城、雁飛、鷹揚、箭飛、馬走●景物的特點:雄奇、奇麗、奇寒、遼闊、壯闊、廣闊●感情特點:主戰思想(謳歌邊關將士的奉獻精神、意欲建功立業的豪情、報效祖國的激情、抨擊主降派、諷刺當朝無能)反戰情緒(環境的惡劣、塞外生活的艱辛、連年征戰的痛苦、思念親人的悲傷、征士的鄉愁和家中妻子的離恨)歌頌祖國邊塞的大好河山、驚異于塞外絕域那種迥異于中原的風光●表現手法:(1)直抒胸臆——“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2)對比——“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信知生男惡,反是生女好。生女猶得嫁比鄰,生男埋沒隨百草”(3)烘托——“君不見沙場征戰苦,至今猶憶李將軍”“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咸陽橋。另外還有比喻、夸張、用典、渲染、虛實結合等●主旨:①抒發報效國家、渴望建功立業的豪情;②贊頌邊疆將士不畏辛勞、保衛邊陲的戰斗精神、奉獻精神;③狀寫將士的鄉愁、家中親人(妻子)的離恨;④表現塞外生活的艱辛、控訴戰爭的殘酷,諷刺并勸諫拓土開邊、窮兵黷武的統治者;⑤描摹塞上絕域的奇異風光,歌頌祖國邊塞的大好河山;⑥注意矛盾心情:慷慨從戎與久戎思鄉、衛國激情與艱苦生活、痛恨庸將與獻身精神等的矛盾?!窀鞒婏L(最能體現國運興衰)1.初唐詩風:表達建功立業的渴望。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楊炯)2.盛唐之詩風:豪邁,勇敢,一往無前!即使是艱苦戰爭,也壯麗無比;即使是出征遠戍,也爽朗明快;即使是壯烈犧牲,也死而無悔孰知不向邊庭苦,縱死猶聞俠骨香。(王維)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王翰)黃沙百戰穿金甲,不斬樓蘭誓不還。(王昌齡)3.中晚唐詩風:雖然詩人們也仍保持著昂揚向上的基調,但不免夾雜了多少悲壯,多少惋傷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里人。(陳陶)磧里征人三十萬,一時回首月中看。(李益)4.宋代之詩風:盡管仍然洋溢著一股愛國熱情,但更多的是報國無門的憤懣,歸家無望的哀痛。與盛唐時相比不免更多一些凄厲,更多一些惆悵。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陸游)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范仲淹)●代表人物

(1)高適(701765)是盛唐邊塞詩的主要創作者,這和他的邊塞經歷有密切的關系。高適在人生的早年,就渴望從軍,建立邊功。他寫下了這樣的詩句:“北上登薊門,茫茫見沙漠。倚劍對風塵,慨然思衛霍?!媹D麒麟閣,入朝明光宮,大笑向文士,一經何足窮?!弊蕴鞂毷?753)開始,高適長期從軍,三度出塞,軍旅生活體驗豐富。

高適每次出塞都寫了大量的詩或紀行,或抒懷。高適邊塞詩題材選取角度的特點是:以政治家的眼光來觀察、分析邊塞的現狀,把戰爭和國家的安危、人民的苦樂聯系在一起考慮,因此題材廣泛,思想深刻。他的詩繼承漢魏古詩的遒勁風格,常用的表現方式是鋪排對比,直抒胸臆。詩作帶著強烈的感情。

(2)岑參(715769)是盛唐邊塞詩的的主要創作者,這和他的經歷有密切關系。他向往從軍立功,把它當作求取功名的一條主要途徑。從軍前,他曾寫下這樣的詩句:“終日不得意,出門何所之。從人覓顏色,自嘆是男兒?!保ā督洗簢@》);“蓋將軍,真丈夫,行年三十執金吾?!保ā队耖T關蓋將軍歌》);“功名只應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弊詮奶鞂毎四辏?49)開始,岑參兩度出塞,先赴安西任掌書記,后赴北庭任節度判官,經歷了長達八年的邊塞生活,歷練成為一個邊塞詩人。

岑參邊塞詩的特色及價值在于充滿了山川奇氣和愛國壯志。所謂山川奇氣,即以邊疆自然風光作為詩歌意象,在絕域的荒涼和廣漠中挖掘莊嚴和美麗,并加以熱烈歌頌,這是岑參詩歌的獨到之處。所謂愛國壯志,即抒寫邊防將士保衛邊疆的正氣。在藝術上,善于觀察,精于描繪是他的特長。

岑參詩常用的表現手段是:豐富的想象、新奇的比喻和合理的夸張。岑參的邊塞詩句有濃郁的浪漫主義氣息,感情熱烈,氣勢雄渾,場景壯闊,色彩瑰麗,想象豐富,句式跳躍,語言奔放。他的作品寫奇景,抒奇情,有奇采。

(3)王昌齡的邊塞詩,王昌齡的邊塞詩大部分是用樂府舊體抒寫戰士愛國立功和思念家鄉的心情。詩體多用以入樂的七絕,與高適岑參多用古體詩不同。王昌齡的《從軍行》向來被推為邊塞詩的名作?!局锌颊骖}】(2021年甘肅省武威市中考題)閱讀下面詩詞,完成題目。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陸游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辛棄疾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蓱z白發生!

請從下面兩首詩中任選一首,使之與上面兩首詩詞組成一組閱讀材料。你選擇哪一首?為什么?殘夢

陸游

從軍行(其四)

王昌齡少時鐵馬蹴河冰,老去摧藏百不能。

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風雨滿山窗未曉,只將殘夢伴殘燈。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答案:示例1:我選擇《殘夢》。因為這首詩與上面詩詞的主旨基本一致,都表達了作者矢志報國、驅逐金人、收復中原的愿望,表達了作者壯志難酬的抑郁。示例2:我選擇《從軍行》。因為《從軍行》與上面兩首詩詞在內容上同中存異,都表達了矢志報國的決心;同時也有不同之處?!稄能娦小愤€描繪了戍邊將士生活、戰斗的場景,抒發了他們奮勇殺敵的豪情壯志。(2021年廣西河池市中考題)詩詞賞析。漁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1)古代詩詞中不同題材的詩詞為了表達不同的情感會用到不同的意象。請說說上文所屬題材類別并寫出兩個最具代表性的意象。(2)下列哪一項與詞人的心情最接近?請加以判斷并簡要分析。A.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B.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C.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D.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答案:(1)邊塞詩;“羌管”和“霜”。(2)C(2021年河北省中考題)閱讀下面這首詩,回答57題。(共6分)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北風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瀚海闌千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5.這首詩的作者是唐代詩人________(人名)。(1分)6.說說你對這首詩題目的理解。(2分)7.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這首詩從“風”寫起,一個“卷”字,一個“折”字,就寫出了風之大、風之猛,表現出塞北之風的狂暴肆虐。B.“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將梨花比作雪花,設喻新穎,造語奇警,不落窠白,充滿了浪漫的想象,成為千古傳誦的名句。C.“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寫送行者目送行人遠去,直到無法望見,卻還在凝望留在雪地上的馬蹄印跡,言盡而意無窮。D.這首詩氣勢宏大,筆力矯健,流暢灑脫,意氣飛揚,離愁別緒中富有豪邁氣慨,是邊塞詩中的佳作。答案:5、岑參6、題目的理解:從字面意思看點出了送別的背景是下雪天,點出了事件是送別武判官歸京,這是一首送別詩,也是邊塞詩;深層意思是表現作者對友人的依依惜別之情。7、B(2021年江蘇省泰州市中考題)閱讀張琰①的《出塞曲》,完成小題。《出塞曲》張琰①腰間插雄劍,中夜②龍虎吼。平明登前途,萬里□□□。男兒當野死,豈為印如斗③。忠誠表壯節,燦爛千古后?!咀ⅰ竣購堢?,南宋廣陵人。②中夜:半夜。③印如斗:斗大的印章,喻高官厚祿。6.請將“首”“不”“回”三個字按恰當順序填入頷聯空格中。7.全詩表現了詩人怎樣的生命價值觀?

答案:(1)“不”“回”“首”(2)剛烈之氣和報國之志。譯文:腰間插著一把寶劍,半夜發出龍虎般的怒吼。黎明時,登上征途,昂然向前,萬里不回頭。好男兒理應戰死沙場,哪里是由于高官厚祿的引誘?為了表明自己的忠誠壯節,讓它光耀于千古之后?!军c評】古典詩詞鑒賞的基本方法:一、了解作者所處的時代背景和特定的寫作背景。二、把握作者思想特點和詩詞創作的風格流派。三、品味詞句、把握意象并進而領悟詩詞意境。四、探究詩詞中人、事、景、典的用意和直接抒情議論的關鍵句?!揪毩曥柟獭?、閱讀詩歌,回答問題。小重山宋·岳飛昨夜寒蛩不住鳴。驚回千里夢,已三更,起來獨自繞階行。人悄悄,簾外月朧明。白首為功名。舊山松竹老,阻歸程。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弦斷有誰聽?(1)詞中說的“心事”指。(2)“夢”是指。(3)這首詞的主旨句是。(4)有人評岳飛詞“一種壯懷能蘊藉(含而不露),諸君細讀《小重山》?!闭埡喪瞿銓@首詞所表達的感情的理解。2、閱讀詩歌,回答問題。漁家傲宋·范仲淹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①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②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注:①邊聲:指邊關的風聲。下文的“角”指軍隊的號聲。②燕然未勒:燕然,山名?!逗鬂h書·竇憲傳》載,竇憲出擊匈奴,遂登燕然山,刻石記功而還。這里言戰事未了,邊境未安。(1)上片寫景由三字領起,描寫的是怎樣一幅圖景?試簡說之。(2)從詞意上看,下片中“人不寐”的原因是。(3)這首詞上片寫邊塞秋色為下片抒情渲染了一種的氣氛,但全詞抒情格調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