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期末檢測試卷》附答案_第1頁
蘇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期末檢測試卷》附答案_第2頁
蘇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期末檢測試卷》附答案_第3頁
蘇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期末檢測試卷》附答案_第4頁
蘇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期末檢測試卷》附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蘇科版物理八年級上學期

期末測試卷

學校班級姓名成績

一、選擇題

1.下列幾種估測最符合實際情況的是()

A.人步行的速度約為5m/sB.學生期末考試試卷厚度大約150nm

C.人體感覺最舒適的溫度約為37℃D.全新的2B鉛筆長約18cm

2.小天在使用電冰箱時發現了許多與物態變化有關的現象,他的判斷正確的是

A.放入冷凍室的礦泉水結了冰,這是凝華現象

B.濕手伸進冷凍室取冰棒時,有時感覺到手被冰棒粘住了,這是汽化現象

C.拉開冷凍室的門,有時能看見“白氣”,這是液化現象

D.從冷凍室中取出一瓶冰凍的汽水,過一段時間后瓶的外壁出現了小水珠,小水珠的形成是熔化現象

3.下列事例中,能加快液體蒸發的是()

A.用掃把將地面上的水攤開B.將新鮮蔬菜裝入保鮮袋

C.把濕衣服上的水擠掉一些D.利用管道代替溝渠輸水

4.如圖所示,甲、乙分別是酒精在標準大氣壓下熔化和沸騰時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中區£酒帚懷化圖像

A.固態酒精是非晶體

B.在-117℃時,酒精處于液態

C.酒精溫度計可以用來測量沸水的溫度

D.酒精在沸騰過程中吸熱但溫度不變

5.為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無錫市舉辦了全市中學生漢字聽寫大賽.下列詞語中涉及的物理現象和對它的解

釋相符的是()

A.清澈見底一一光的反射B.坐井觀天一一光的折射

C.海市蜃樓一一光的直線傳播D.波光粼粼一一光的反射

6.位于山西永濟普救寺中的鶯鶯塔如圖所示,它是我國現有的四大回音建筑之一.若游人在塔附近的一定位

置以兩石相擊,便可聽到“呱、呱”的回聲,類似青蛙鳴叫,并且聲音也變得格外響亮.關于此現象,下列說法正

確的是()

A.“以兩石相擊”主要是空氣振動發聲B.“類似青蛙鳴叫”是指音色相近

C.“變得格外響亮”是指音調變高D.“呱、呱”的回聲一定是噪聲

7.媽媽用電動自行車送小婷上學,途中媽媽提醒小婷“坐好,別動!這個“別動”的參照物是()

A.電動自行車上的座位B.路旁的樹木

C.迎面走來的行人D.從旁邊超越的汽車

8.下列各圖關于聲現象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敲擊大小不同編鐘是為了改變聲音的響度

鋼尺振動的幅度越大、響度越大

街頭設置噪聲監測儀可以減弱噪聲

B型超聲波診斷儀可以傳遞能量

9.如圖,一束太陽光通過三棱鏡射到白屏上,屏上標出了三個區域,其中能使溫度計示數明顯升高的區域和

能識別人民幣真偽的區域應該是()

門游

A.區域①能升溫,區域③能識幣

B.區域③能升溫,區域①能識幣

C.區域②既能升溫,又能識幣

D.區域①既能升溫,又能識幣

10.下列關于光現象的說法正確的是()

A.開鑿隧道時用激光束引導掘進機,利用了光的直線傳播

B.虛像既能呈現在光屏上也能被人眼觀察到

C.物體遠離平面鏡時,它在鏡中的像將變小

D.在岸邊看水的深度比實際深度淺,是由光的反射引起的

11.如圖使用厚刻度尺測量木塊的長度,其中正確的測量圖是

12.有一款自行車,座椅后連接的微型投影儀可以將轉彎、停止等提示信號投射到騎行者的后背上,因其獨特

的安全設計和GPS導航功能備受人們的青睞.關于這款自行車,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騎行者后背上所成的像是虛像

B.投影儀的鏡頭到騎行者后背的距離大于鏡頭焦距的二倍

C.從騎行者背后不同方向都能看見所成的像是因為光發生了鏡面反射

D.騎這種自行車最好穿黑色衣服

13.如圖所示,東南亞地區生活著一種射水魚,它發現水面上的小昆蟲后,能從口中快速噴出一束水柱,將昆

蟲擊落水中,實現捕食.下列光路圖能表示射水魚觀察水面上小昆蟲的是

14.某學習小組對一輛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線運動的小車進行觀測研究,他們記錄了小車在某段時間內通過的

路程與所用的時間,并根據記錄的數據繪制了路程與時間的關系圖象,根據圖象可以判斷()

A.0-7s內,小車的平均速度是1.5m/s

B.0s-5s內,小車的平均速度是0.4m/s

C.2-5s內,小車做勻速運動

D.5-7s內,小車運動了6m

二、填空題

15.給下列的數據補上合適的單位:一枚壹元硬幣的厚度約為2;一輛小汽車在高速公路上的正常速

度約[00.

16.考場內翻閱試卷的聲音是由紙張的一產生的.倒車雷達利用(選填“超聲波”或“次聲波”)

探測障礙物,幫助司機倒車.聲吶也是利用它來工作的,但我國“嫦娥三號”月球探測器卻不用聲吶來探測

周圍目標,原因是.

17.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時,應調節燭焰的中心,光屏中心,凸透鏡的光心,使三者位于.這

樣做的目的是.當蠟燭距凸透鏡30.0cm時,在光屏上成一個等大的實像,則凸透鏡的焦距是

18.如圖所示,一束光在空氣和玻璃兩種介質的界面上同時發生反射和折射(圖中入射光線、反射光線和折

射光線的方向均未標出),其中入射光線是(用字母表示),折射角等于界面的—

(選填"上"、“下”或“左”、“右”)方是玻璃.

19.冷空氣不斷來襲,天氣轉涼,無錫氣溫迅速降到0℃以下,試解釋進入冬季后常見現象蘊含的物理知識

(1)學校要求早上各班級暫停拖地,目的是為了防止水發生____,避免同學摔跤受傷.

(2)冬天人們在戶外曬太陽,太陽的熱主要是以的形式傳送到地球上的.

(3)一場大雪后,萬籟俱寂,蓬松的雪在過程中減弱噪聲的.

20.周末,小明約小剛逛公園,看見一些現象他倆從物理角度討論起了下列問題.

(1)陽光下,小明看見自己在地面上留下了影子,可以用光的知識來解釋.看見公園中紅色的

花朵,是因為花朵(填“反射”或“吸收”)紅色光的緣故.

(2)湖邊,小剛看見湖水中的魚在藍天白云間游弋,看見的魚是光的形成的像.

(3)蜻蜓在平靜水面上空飛行,蜻蜓在水中的“倒影”是它的像(選填“虛”或“實”),蜻

蜓距水面1m,他們看到“倒影”緊貼河底,則河底實際深度(選填“大于”“等于”或“小

于")1m.

21.如圖所示,是兩支水平放置的溫度計,且這兩支溫度計的兩端都沒有畫全;甲的示數為℃,

乙的示數為℃,他們共同的工作原理是

1020

甲乙

22.如圖,在一張不透光的紙上用針扎一個直徑約1mm的小孔,讓白熾燈泡發出的光穿過小孔射到白紙上,在

白紙上可看到一個清晰的的像,這是現象.這是由于產生的.向上移動小孔.像

23.小捷元旦期間到無錫游玩,想運用物理知識測量無錫地鐵的運行速度,她測得地鐵從堰橋站運行到錫北

運河站所需時間為2min,在手機中用“百度地圖”截取了一段地圖.用刻度尺測得地圖上兩站間的距離為

cm,若地圖上1cm等于實際1km,則地鐵在兩站之間的平均速度為km/h.

底婚站修森道河務

24.為了測定紙錐下落的速度,小明用頻閃相機拍下某一紙錐下落過程的照片,照相機每隔0.2s曝光一次,照

片于實景的縮放比例為1:30,將照片打印出來后,再用刻度尺測量該照片上各位置之間的距離,如圖甲所

示.

F

T拿

0

-TJ

T一

3

oo°D.

A.D.

(1)能大致反映該紙錐下落的速度V隨時間t變化規律的圖象是圖丙中的.

(2)小明進一步探究紙錐下落的快慢的影響因素.他采用如圖乙所示兩個等大同材質的圓紙片,各裁去一

個扇形,做成A、B兩個錐角不等的紙錐.將兩個錐角不同的紙錐由同一高度同時釋放,以此來探究紙錐下落

的最大速度與錐角的關系,請評價他的探究方案是否科學:(選填“是”或"否”),理由是:.

25.下列兩個實驗都是為了演示“碘的升華”而設計的.參閱表中幾個溫度的數據,

你認為實驗方案更好些(填數字),你的理由:因為酒精燈火焰的溫度(高于/低于/等于)

碘的熔點、沸點的溫度,可能使碘發生先再變成氣態的現象,不能說明“碘的升華”.

實驗1實驗2

在試管內裝入碘的固體顆粒,用酒精燈直接加熱在試管內放少量碘的固體顆粒,塞緊蓋子后把試

裝了固態碘的試管,發現試管內出現了碘的蒸氣.管放入沸水中,發現試管內出現了碘的蒸氣.

碘的熔點:114℃碘的沸點:184.3'C水的沸點:100℃酒精燈火焰:500℃左右

三、解答題

26.根據平面鏡的成像特點,作出物體AB在平面鏡MN中的像.

()

27.如圖所示,兩條入射光線過凸透鏡的焦點廠和光心。,分別畫出經過透鏡后的光線。

)

28.“井底之蛙”這個成語大家都很熟悉.如圖所示,在一個干枯的井底正中央P點有一只青蛙,它的視野范圍

如圖a所示.大雨將井全部灌滿水,若青蛙仍在P點,請你在圖b中畫出青蛙視野發生變化后的大致情況.

29.如表是探究“水的沸騰”的實驗數據.當水溫上升到91℃時,每隔1min記錄一次溫度計的示數,直到

水沸騰5min后停止記錄.

時間/min012345678…

溫度/℃919395979999999999.??

用甲RZ.

(1)需要安裝的實驗器材有:A.燒杯和水;B.酒精燈;C.溫度計;D,鐵圈和石棉網.裝置如圖甲所示,

安裝的先后順序是(填寫器材前的字母);

(2)如圖甲所示實驗裝置中的錯誤之處是;

(3)根據表格中的數據,在圖乙中的小方格紙上畫出水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

(4)由圖象可知:水的沸點為r;圖丙中(填或)是水沸騰前的情景;

(5)實驗中發現,將水加熱至沸騰的時間過長,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一種原因即可)

30.為了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小柯將一塊厚度為0.5cm的玻璃板(P、Q兩個平面都是可以作為平面鏡使用)

豎直架在水平臺板上面,再取兩根完全相同的蠟燭A和蠟燭B,分別豎直置于玻璃板兩側,點燃玻璃板前的蠟

燭A,進行實驗.

叫Q

A,.A'A"

(1)在實驗中,小柯透過玻璃板看到了蠟燭A的2個清晰的像,他用未點燃的蠟燭B找到了這兩個像,分別

位于圖中的A'和A"處,其中A'處的像是蠟燭A通過玻璃板的______(填“P”或"Q”)平面成像得到的.

(2)小柯在A'處放了一張白紙做光屏,結果白紙上________(選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蠟燭A的

像.

(3)小柯按照圖中的測量方法,改變蠟燭A的位置,認真測量并記錄了一些數據:

物距U(cm)5.06.0708.0

像距V(cm)4.55.56.57.5

然后得出像距小于物距的結論,你認為他的測量錯誤是:.

(4)小柯吸取了教訓I,重新選擇了一塊(填“薄”或“厚”)的玻璃板進行了實驗.

(5)此實驗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鏡,雖然成像不如平面鏡清晰,但卻能在觀察到A蠟燭像同時,也能

觀察到B蠟燭,巧妙地解決了不易確定的問題.

31.小明用薄膜充水后制成水透鏡模擬眼球中的晶狀體,來比較正常眼、近視眼和遠視眼的焦距大小.實驗

中測得甲圖焦距為10cm,再將甲分別擠壓成乙圖、丙圖的形狀,并分別測量焦距,如圖所示.

(1)測得焦距小于10cm的是圖_______,模擬近視眼的是圖_______.

(2)在同一位置,用甲、乙、丙透鏡分別對著遠處的某一物體,移動光屏得到清晰的像,其中像距較大的是

____________圖.

(3)目前很多近視患者戴隱形眼鏡來矯正視力.隱形眼鏡是一種直接貼在角膜表面的超薄鏡片,可隨著眼

球運動,其中心厚度只有0.05mm,則此鏡片的邊緣厚度0.05mm(選填“小于”、“等于”或

“大于”),此鏡片對光有作用(選填“會聚”或“發散”).

32.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實驗時,固定凸透鏡的位置不動,實驗操作規范.當他將蠟燭、凸透

鏡和光屏調節到如圖所示的位置時,燭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1)此時所成的清晰地像的成像原理與填(“放大鏡”、“投影儀”或“照相機”)相同.若將蠟

燭向右移動少許,則應將光屏向(選填“左”或“右”)移動才能再次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2)若保持凸透鏡、光屏的位置不變,在凸透鏡左側附近放置一個凸透鏡(圖中未畫出),這時需要將光屏

向(選填“左”或“右”)移動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3)燭焰成虛像時,人眼應該從(填“燭焰”或“光屏”)一側向透鏡方向觀察.

(4)小明測出透鏡焦距為10cm,在實驗時,小紅用該凸透鏡觀察小明的眼睛,看到小明的眼睛如圖所示,則物

距應該滿足的條件是.

A.小于10cmB.大于10cm且小于20cmC.等于20cmD.大于20cm

(5)小明在接下來的實驗中將蠟燭從略大于一倍焦距處逐漸遠離凸透鏡,物距u隨時間t的變化圖象如圖

甲所示,則像距v與t的大致變化關系為乙圖中的.

(6)若蠟燭燃燒了一段時間后變短了,但仍要使蠟燭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應把凸透鏡向(選填"上”

或“下”)調節.

33.如圖甲所示,在“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氣泡的運動規律”實驗中:

從0點開始的路程s/cm01020304050

從。點開始計時的時間t,s01.252.503.755.006.25

(1)實驗小組的同學在討論“如何測量氣泡從。點運動到10cm、20cm、30cm和40cm處所用的時間?”,甲

同學的方案是“將玻璃管翻轉豎直放置后立即計時“;乙同學的方案是“將玻璃管翻轉豎直放置后,等氣泡運動

上升一定距離開始計時_______(選填“甲”或“乙“)同學的方案更科學.

(2)氣泡上升時,以氣泡為參照物,玻璃管口的塞子是________(選填“運動”或“靜止”)的;

(3)若測得氣泡從管子的底端運動到頂端的路程為56cm,用的時間為7s,則這個過程中氣泡的平均速度為

m/s;

(4)為了判斷氣泡是否做勻速直線運動,需要測量氣泡運動的路程和時間;為便于時間的測量,應使氣泡在

管內運動得較(選填“快”或“慢”);

34.閱讀短文,回答問題.

汽車防凍液

汽車在行駛時,發動機的溫度會升得很高,為了確保安全,可用水循環進行冷卻,實際上,水中往往還要加入不易

揮發的防凍液(原液),加入防凍液后的混合液冬天不容易凝固,長時間開車也不容易沸騰.

有關資料表明,防凍液與水按不同的比例混合,混合液的凝固點、沸點不同,具體數值,參見如表(表中防凍液含

量是指防凍液在混合液中所占體積的百分比).

在給汽車水箱中加防凍液時,宜使混合液的凝固點比本地常年最低氣溫低12℃左右.考慮到混合液會影響散

熱效果,因此,混合液中防凍液的含量不宜過高.

防凍液含量/%30405060708090

混合液的凝固點/℃-17-28-37-49-48-46-28

混合液的沸點/℃103104107111117124141

(1)在混合液中,如果防凍液含量由30配逐漸增大到90%.則混合液凝固點的變化情況是.

(2)對我們無錫地區的汽車來說,宜選防凍液含量為%的混合液;若某地常年最低氣溫為-15℃,對

該地區汽車來說,宜選防凍液含量為_____%的混合液;

(3)長時間使用后,因為(選填“水”或“防凍液”或“混合液”)的蒸發會導致汽車水箱中的混

合液減少,與原來相比,混合液的沸點將(選填“升高”或“降低”或“不變”).

答案與解析

一、選擇題

1.下列幾種估測最符合實際情況的是()

A.人步行的速度約為5m/sB.學生期末考試試卷厚度大約150nm

C.人體感覺最舒適的溫度約為37℃D.全新的2B鉛筆長約18cm

【答案】D

【解析】

A、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4k〃/〃=4x—Lm/svi.i機/$左右.此選項不符合實際;

3.6

B、10張紙的厚度大約為1mm,學生期末考試試卷厚度大約0.1,加〃=1()5"加,此選項不符合實際;

C、人體正常體溫在37c左右,感覺舒適的溫度在23℃左右.此選項不符合實際;

D、中學生伸開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離大約20cm,新鉛筆的長度略小于20cm,在18cm左右.此

選項符合實際.

故選D.

【點睛】對日常生活中的速度、質量、長度、溫度等進行準確的估測,是要求初中學生掌握的一種基本能力,

平時注意觀察,結合所學知識多加思考,逐漸培養這方面的能力.

2.小天在使用電冰箱時發現了許多與物態變化有關的現象,他的判斷正確的是

A.放入冷凍室的礦泉水結了冰,這是凝華現象

B.濕手伸進冷凍室取冰棒時,有時感覺到手被冰棒粘住了,這是汽化現象

C.拉開冷凍室的門,有時能看見“白氣”,這是液化現象

D.從冷凍室中取出一瓶冰凍的汽水,過一段時間后瓶的外壁出現了小水珠,小水珠的形成是熔化現象

【答案】C

【解析】

放入冷凍室的礦泉水結了冰,這是水由液態變為固態,是凝固現象,故A錯誤;

濕手伸進冷凍室取冰棒時,有時感覺到手被冰棒粘住了是手上的水遇冷凝固成冰,這是凝固現象,故B錯誤;

拉開冰箱門,看見冒白氣,“白氣”的形成原因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故C正確;D.從冷凍室

中取出一瓶冰凍的汽水,過一段時間后瓶的外壁出現了小水珠,小水珠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成的小水

珠,故D錯誤.

3.下列事例中,能加快液體蒸發的是()

A.用掃把將地面上的水攤開B.將新鮮蔬菜裝入保鮮袋

C.把濕衣服上的水擠掉一些D.利用管道代替溝渠輸水

【答案】A

【解析】

A.將地面上的積水向周圍掃開,增大了液體的表面積,可以加快水的蒸發,故A正確.B.將新鮮蔬菜裝入保

鮮袋,可減小蒸發面積,控制表面空氣流動速度,可以減慢液體蒸發,故B錯誤.C.把衣服上的水通過外力擠

掉一部分,衣服上的水是減少了,但這與加快蒸發沒有聯系,故C錯誤.D.利用管道代替溝渠輸水,可減小蒸

發面積,控制表面空氣流動速度,可以減慢液體蒸發,故D錯誤.

點睛:加快液體蒸發快慢的措施有三個:①提高液體的溫度;②增大液體的表面積;③加快液體表面空氣

的流動速度.將選擇項中提到的措施與以上方法相對應,即可得到答案.

4.如圖所示,甲、乙分別是酒精在標準大氣壓下熔化和沸騰時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I'區£酒精懷化圖像

A.固態酒精是非晶體

B.在-117℃時,酒精處于液態

C.酒精溫度計可以用來測量沸水的溫度

D.酒精在沸騰過程中吸熱但溫度不變

【答案】D

【解析】

【詳解】A.固態酒精有固定的熔化溫度,是晶體,A是錯誤的;

B.在-117℃時,酒精處于固態,B是錯誤的;

C.酒精的沸點是78C,該溫度計不能用來測量沸水的溫度,C是錯誤的;

D.酒精在沸騰過程中吸熱但溫度不變,D是正確的.

5.為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無錫市舉辦了全市中學生漢字聽寫大賽.下列詞語中涉及的物理現象和對它的解

釋相符的是()

A.清澈見底一一光反射B.坐井觀天一一光的折射

C.海市蜃樓一一光的直線傳播D.波光粼粼一一光的反射

【答案】D

【解析】

【分析】

【詳解】A.清澈見底是由于光的折射造成的,故A錯誤;

B.坐井觀天,這是由于光是由直線傳播的,只能看到井口大的一片天,故B錯誤;

C.海市蜃樓屬于光的折射現象,故C錯誤;

D.波光粼粼屬于鏡面反射,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D正確。

選D。

【點睛】

6.位于山西永濟普救寺中的鶯鶯塔如圖所示,它是我國現有的四大回音建筑之一.若游人在塔附近的一定位

置以兩石相擊,便可聽到“呱、呱”的回聲,類似青蛙鳴叫,并且聲音也變得格外響亮.關于此現象,下列說法正

確的是()

A.“以兩石相擊”主要是空氣振動發聲B.“類似青蛙鳴叫”是指音色相近

C.“變得格外響亮”是指音調變高D.“呱、呱”的回聲一定是噪聲

【答案】B

【解析】

【詳解】A.“以兩石相擊”,石頭會振動,振動會產生聲音,故A錯誤;

B.“類似青蛙鳴叫”是指的是與青蛙的音色相近,故B正確;

C.“變得格外響亮”是指響度大,故C錯誤;

D.如果有人喜歡聽“呱、呱”的回聲,回聲不是噪聲,故D錯誤.

【點睛】本題考查了聲音產生的條件,聲音的特征有音調、響度、音色;三個特征是從三個不同角度描述聲

音的,且影響三個特征的因素各不相同.

7.媽媽用電動自行車送小婷上學,途中媽媽提醒小婷“坐好,別動!這個“別動”的參照物是()

A.電動自行車上的座位B.路旁的樹木

C.迎面走來的行人D.從旁邊超越的汽車

【答案】A

【解析】

【詳解】小明坐在座位上,媽媽的意思是讓她相對于座位沒有位置的變化,即相對靜止.小明相對于路旁的

樹木、迎面的行人、從身旁超越的汽車都有位置的變化,即都是運動的,B.C.D都不符合題意,A符合.

8.下列各圖關于聲現象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敲擊大小不同的編鐘是為了改變聲音的響度

鋼尺振動的幅度越大、響度越大

街頭設置噪聲監測儀可以減弱噪聲

B型超聲波診斷儀可以傳遞能量

【答案】B

【解析】

A.敲擊大小不同的編鐘其振動快慢不同所以音調不同,因此是為了改變聲音的音調.故A錯誤;B、響度與

振幅有關,鋼尺振動的越快響度越大.故B正確;C、噪聲監測儀可以監控噪聲污染,但不能減弱噪聲污染.故

C錯誤;D、超聲波具有很強的穿透性,所以B型超聲波診斷儀可以用于醫療觀察,利用的是聲音傳遞信息.故

D錯誤.

9.如圖,一束太陽光通過三棱鏡射到白屏上,屏上標出了三個區域,其中能使溫度計示數明顯升高的區域和

能識別人民幣真偽的區域應該是()

A.區域①能升溫,區域③能識幣

B.區域③能升溫,區域①能識幣

C.區域②既能升溫,又能識幣

D.區域①既能升溫,又能識幣

【答案】A

【解析】

【詳解】由光的色散可知,太陽光經三棱鏡折射后,最上端的光線為紅色,最下端的光線為紫色,則可知區域

①在紅光以外,為紅外線,紅外線的熱效應很強,紅外線能使溫度計示數升高很快;區域③在紫光以外,為紫

外線,紫外線能使熒光物質發光,因此可以識別錢幣。

故選A,

10.下列關于光現象的說法正確的是()

A.開鑿隧道時用激光束引導掘進機,利用了光的直線傳播

B.虛像既能呈現光屏上也能被人眼觀察到

C.物體遠離平面鏡時,它在鏡中的像將變小

D.在岸邊看水的深度比實際深度淺,是由光的反射引起的

【答案】A

【解析】

A.開鑿隧道時用激光束引導掘進機,利用了光的直線傳播正確;B.虛像既不能呈現在光屏上,能被人眼觀

察到故B錯誤;C.由平面鏡成像特點可知,不管是遠離平面鏡還是靠近時,平面鏡中的像不會改變,故C錯

誤;D.看到水中的魚比魚的實際位置淺是光的折射現象,故D錯誤.

11.如圖使用厚刻度尺測量木塊的長度,其中正確的測量圖是

【答案】B

【解析】

分析】

使用刻度尺測量長度的方法:①估計被測物體的長度;②根據估計結果選擇恰當的刻度尺;③觀察刻度尺

的量程,分度值,零刻線是否磨損:④放置刻度尺要將刻度尺與被測長度緊貼;⑤讀數時視線要與刻度尺的

尺面垂直,準確讀出已知刻度后,在最小刻度后再加上一位估計值;⑥記錄測量結果由數字和單位兩部分組

成.

【詳解】A.圖中刻度尺沒有從零刻度線處開始,讀數時會不準確,所以/錯誤.

B.圖中刻度尺放置方向與被測長度一致,且刻度緊貼物體,所以B正確;

C.圖中刻度尺有一定的厚度,這樣放置刻度不能緊貼物體,讀數時會不準確,所以C錯誤;

D.圖中刻度尺方向與被測物體方向不一致(傾斜了),所以。錯誤.

故選B.

12.有一款自行車,座椅后連接的微型投影儀可以將轉彎、停止等提示信號投射到騎行者的后背上,因其獨特

的安全設計和GPS導航功能備受人們的青睞.關于這款自行車,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騎行者后背上所成的像是虛像

B.投影儀的鏡頭到騎行者后背的距離大于鏡頭焦距的二倍

C.從騎行者背后不同方向都能看見所成的像是因為光發生了鏡面反射

D.騎這種自行車最好穿黑色的衣服

【答案】B

【解析】

AB座椅后連接的微型投影儀的鏡頭是凸透鏡,將轉彎、停止等提示信號投射到騎行者的后背上,成的是倒立

放大的實像,投影儀的鏡頭到騎行者后背的距離(即像距)大于鏡頭焦距的二倍,故A錯B正確;從騎行者

背后不同方向都能看見所成的像是因為光發生了漫反射,故C錯誤;黑色的衣服能夠吸收所有的光所以騎這

種自行車最好不穿黑色的衣服故D錯誤.

點睛:根據凸透鏡成像的三種情況和應用進行判斷:2f>u>f,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應用于幻燈機和投影儀;

我們能從不同方向都能看見不發光的物體是因為光發生了漫反射;黑色的衣服能夠吸收所有的光.

13.如圖所示,東南亞地區生活著一種射水魚,它發現水面上的小昆蟲后,能從口中快速噴出一束水柱,將昆

蟲擊落水中,實現捕食.下列光路圖能表示射水魚觀察水面上小昆蟲的是

【答案】D

【解析】

射水魚在水中觀察水面上的小昆蟲,小昆蟲的光由空氣斜射入水中,發生折射.故AB錯誤.根據光的折射定

律,光由空氣斜射入水中,折射光線靠近法線折射,故C錯誤,D符合題意為答案.

14.某學習小組對一輛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線運動的小車進行觀測研究,他們記錄了小車在某段時間內通過的

路程與所用的時間,并根據記錄的數據繪制了路程與時間的關系圖象,根據圖象可以判斷()

A.0-7s內,小車的平均速度是1.5m/s

B.0s-5s內,小車的平均速度是0.4m/s

C.2-5s內,小車做勻速運動

D.5-7s內,小車運動了6m

【答案】B

【解析】

s6m

解答:A.由圖象可知,在。?7s的時間內小車運動的路程為6肛小車的平均速度丫=一=—=0.86,〃/.“故A錯

tIs

S2/71

誤;B.由圖象可知,在0?5s的時間內小車運動的路程為2皿小車的平均速度v=-=—=0.4m/s,故B正確;

t5s

C.由圖象可知,在2s?5s的時間內小車運動的路程為0m,小車是靜止,故C錯誤;D.由圖象可知,在5s~7s

內小車運動的路程是4m,故D錯誤.

二、填空題

15.給下列的數據補上合適的單位:一枚壹元硬幣的厚度約為2;一輛小汽車在高速公路上的正常速

度約100.

【答案】mm;km/h

【解析】

試題分析:此題考查我們對常見物體長度、速度的估測,根據對常見物體和長度、速度單位的認識,填上合適

的單位.

解:

①5枚一元硬幣疊放的高度在1cm左右,所以一枚一元硬幣的厚度在O.2cm=2mm左右;

②小汽車在高速公路上正常行駛的速度在100km/h左右.

故答案為mm;km/h.

【點評】一個數據在數學上如果沒有單位還可以表示出其大小,但在物理上一個數據如果沒有單位是沒有任

何意義的,結合生活常識加上一個合適的單位,物理數據才有意義.

16.考場內翻閱試卷的聲音是由紙張的產生的.倒車雷達利用(選填“超聲波”或“次聲波”)

探測障礙物,幫助司機倒車.聲吶也是利用它來工作的,但我國“嫦娥三號”月球探測器卻不用聲吶來探測

周圍目標,原因是.

【答案】⑴.振動⑵.超聲波(3).真空不能傳聲

【解析】

翻閱試卷的聲音是由紙張的振動產生的;倒車雷達是利用超聲波傳遞信息來確定障礙物的遠近.月球探測

器卻不用聲吶來探測周圍目標,原因是月球上是真空,真空不能傳聲.

17.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時,應調節燭焰的中心,光屏中心,凸透鏡的光心,使三者位于.這

樣做的目的是.當蠟燭距凸透鏡30.0cm時,在光屏上成一個等大的實像,則凸透鏡的焦距是

【答案】⑴.同一高度⑵.使像成在光屏中央⑶.15.0

【解析】

在實驗時,應先調節燭焰、凸透鏡、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其目的為了使燭焰的像呈現在光屏中

央.當在30cm時,光屏上得到一個倒立等大的實像,所以30cm=2f,則焦距為15cm.

點睛:掌握凸透鏡成像規律是作答此題的關鍵.

18.如圖所示,一束光在空氣和玻璃兩種介質的界面上同時發生反射和折射(圖中入射光線、反射光線和折

射光線的方向均未標出),其中入射光線是(用字母表示),折射角等于界面的

(選填“上”、“下”或“左”、“右”)方是玻璃.

【答案】⑴.E0(2).45°(3).左

【解析】

由圖可知,NBOE=60°,所以NCOE=90°-60°=30°,而/COF=30°,根據反射角等于入射角都等于30°,可

知CD為法線,AB為界面,而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別位于法線兩側,則OG一定為折射光線,EO為入射光

線,OF為反射光線;折射角為/GOD=45°,根據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可知界面AB的右邊是空氣,左方是玻璃.

點睛:首先根據反射角和入射角相等,找出法線,從而確定界面,然后根據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的關系確定出

折射光線、入射光線、反射光線以及折射角的度數.

19.冷空氣不斷來襲,天氣轉涼,無錫氣溫迅速降到以下,試解釋進入冬季后常見現象蘊含的物理知識

(1)學校要求早上各班級暫停拖地,目的是為了防止水發生___,避免同學摔跤受傷.

(2)冬天人們在戶外曬太陽,太陽的熱主要是以的形式傳送到地球上的.

(3)一場大雪后,萬籟俱寂,蓬松的雪在____過程中減弱噪聲的.

【答案】⑴.凝固(2).紅外線⑶.傳播

【解析】

(I)學校要求早上各班級暫停拖地,因為氣溫降低到0℃以下時,低于水的凝固點,如地面有水會凝固結冰,

所以目的是為了防止水發生凝固,避免同學摔跤受傷.

(2)冬天人們在戶外曬太陽,太陽光譜中包含紅外線和紫外線,而紅外線熱效應物重顯著,所以太陽的熱主

要是以紅外線的形式傳送到地球上的.

(3)一場大雪后,萬籟俱寂,蓬松的雪會減弱聲音的反射,且能有效的吸收噪聲,從而減小噪聲,此方式屬于

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

20.周末,小明約小剛逛公園,看見一些現象,他倆從物理角度討論起了下列問題.

(1)陽光下,小明看見自己在地面上留下了影子,可以用光的知識來解釋.看見公園中紅色的

花朵,是因為花朵(填“反射”或“吸收”)紅色光的緣故.

(2)湖邊,小剛看見湖水中的魚在藍天白云間游弋,看見的魚是光的形成的像.

(3)蜻蜓在平靜水面上空飛行,蜻蜓在水中的“倒影”是它的像(選填“虛”或“實”),蜻

蜓距水面1m,他們看到“倒影”緊貼河底,則河底實際深度—(選填“大于”“等于”或“小

于”)1m.

【答案】⑴.直線傳播(2).反射⑶.折射⑷.虛⑸.大于

【解析】

1)由于光是沿直線傳播的,射向地面的太陽光被身體擋住,就在地面上形成了光線照不到的陰暗區,即影子;

太陽光照在紅色的花朵上,其他顏色的光都被吸收了,只有紅光被反射,所以呈現紅色.(2)看到的水中的金

魚,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魚的虛像;

(3)蜻蜓的倒影屬平面鏡成像現象,其原理是光的反射,根據平面鏡成像特點可知所成的像是虛像,蜻蜓的像

到水面距離等于蜻蜓到水面的距離,蜻蜓形成的像到水面的距離大于1m.

21.如圖所示,是兩支水平放置的溫度計,且這兩支溫度計的兩端都沒有畫全;甲的示數為"C,

乙的示數為C,他們共同的工作原理是

10202010

1111111口111口1111II口I□□IIII|TTT

甲乙

【答案】⑴.18(2).-16(3).液體的熱脹冷縮

【解析】

【詳解】兩支溫度計的分度值都為1℃,由圖知,甲溫度計數字從左到右越來越大,所以顯示的是0℃以上的

溫度,此時的溫度為18℃;乙溫度計數字從左到右越來越小,所以顯示的是0℃以下的溫度,此時的溫度為

76℃,溫度計的原理是根據液體的熱脹冷縮制成的。

22.如圖,在一張不透光的紙上用針扎一個直徑約1mm的小孔,讓白熾燈泡發出的光穿過小孔射到白紙上,在

白紙上可看到一個清晰的的像,這是現象.這是由于產生的.向上移動小孔.像

的大小變.

【答案】⑴.燈絲(2).小孔成像⑶.光沿直線傳播⑷.大

【解析】

白熾燈泡發出的光沿直線穿過小孔射到白紙上,白紙上得到一個白熾燈泡燈絲的像,這是小孔成像現象,是

由于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向上移動小孔時,小孔到燈泡之間的距離減小,小孔到白紙之間的距離變大,則像

變大.

點睛:在孔后的光屏上形成了像,這是小孔成像,根據小孔成像的特點(倒立的實像)和原理(光的直線傳

播)來回答.

23.小捷元旦期間到無錫游玩,想運用物理知識測量無錫地鐵的運行速度,她測得地鐵從堰橋站運行到錫北

運河站所需時間為2min,在手機中用“百度地圖”截取了一段地圖.用刻度尺測得地圖上兩站間的距離為

cm,若地圖上1cm等于實際1km,則地鐵在兩站之間的平均速度為km/h.

展密站修先送河站

【答案】⑴.2.00(2).60

【解析】

【詳解】由圖知I,刻度尺分度值為0.1cm,所以地圖上兩站間的距離為2.00cm;由題意知,兩站間實際距離為

s2km

2km,地鐵在兩站之間的平均速度:、=t2,=60km/h.

n

60

24.為了測定紙錐下落的速度,小明用頻閃相機拍下某一紙錐下落過程的照片,照相機每隔0.2s曝光一次,照

片于實景的縮放比例為1:30,將照片打印出來后,再用刻度尺測量該照片上各位置之間的距離,如圖甲所

示.

F拿

T

0

-J

T一二

T

3一

EBE

.

中的

圖丙

象是

的圖

規律

t變化

時間

度V隨

的速

下落

紙錐

映該

致反

能大

(1)

去一

,各裁

紙片

的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