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01講力(解析版)【學習目標】1.知道: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力的三要素;物體有彈性和塑形等不同的性質;彈簧測力計的工作原理;在彈性限度內,彈簧受到的拉力的大小與彈簧伸長量有關;2.認識:力的作用效果;3.能:通過生活實例歸納總結力的概念,解釋生活中相關現象冰能正確讀寫力的符號和單位;用力的作用效果解釋生活中一些力的現象;根據力的示意圖判斷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點;正確書寫重力大小跟物體質量的關系式G=mg,并能進行簡單的計算;4.了解:力的三要素對力的作用效果的影響;彈力產生的原因和我生活中常見的彈力;重力和重力產生的原因;5.會:畫力的示意圖;正確使用彈簧測力計;畫重力示意圖;6.理解: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并能應用其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重心的概念。【基礎知識】一、力1.認識力的作用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1)力的性質: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況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體上)。兩物體相互作用時,施力物體同時也是受力物體,反之,受力物體同時也是施力物體。(2)力的單位:國際單位制中力的單位是牛頓簡稱牛,用N表示。特別提醒力的性質應從以下幾方面加以理解:(1)物質性:力不能脫離物體而獨立存在。一個物體是施力物體,同時也是受力物體。(2)相互性: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兩個物體之間產生的力是相互的。(3)同時性:兩個物體之間的力,同時產生,同時消失。(4)方向性:力不僅有大小,而且有方向。大小相同的力,方向不同,力的作用效果不同。(5)獨立性:兩個力作用在物體上,并不影響其他力對物體的作用。這里還應注意,力的產生,不一定必須是相互接觸的兩個物體,不接觸的物體間,照樣會有力產生。如地球對物體的吸引力、兩塊“吸鐵石”之間吸引或排斥的力。2.力的作用效果(1)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2)物體的運動狀態是否改變一般指:物體的運動快慢是否改變(速度大小的改變)和物體的運動方向是否改變。(3)正確理解力的作用效果特別提醒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力也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1)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物體運動狀態的變化,不只是運動快慢的變化。物體運動方向發生了改變也是運動狀態發生了變化。如在空中飛行的子彈,受到空氣的阻力和地球對它的吸引力,子彈運動變慢,同時它的運動軌跡是條曲線。(2)改變物體的形狀:力可以使物體形狀發生改變(形變)。如用手捏海綿,海綿形狀發生了變化;拉伸或壓縮彈簧,彈簧的形狀發生了改變。3.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圖(1)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點叫力的三要素。(2)力的示意圖:用一根帶箭頭的線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表示出來。(3)正確作力的示意圖力的示意圖是指用一根帶箭頭的線段表示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點的圖形。力的示意圖的作圖要領:1)確定受力物體、力的作用點和力的方向;2)從力的作用點沿力的方向畫一條線段,在線段的末端畫一個箭頭表示力的方向;3)線段的起點或終點表示力的作用點;4)在同一圖中,力越大,線段應越長;5)可以在力的示意圖旁用符號標出力的屬性,用數值和單位標出力的大小。注意:(1)如果不知道力的大小,在力的示意圖中可不表示力的數值,但要注意:在同一個圖中,力越大,線段應越長;(2)作力的示意圖時,一般不需要畫出物體,一般是畫一個方框(或其它形狀)來代替物體;(3)力的作用點可以用線段的起點表示,也可以用線段的終點來表示;(4)還有表示力的方向的箭頭必須畫在線段的末端。如圖:4.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1)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個物體對另一個物體施加力的作用時,同時也會受到另一個物體對它的力的作用。也就是說,物體間力的作用時相互的。(2)對力的作用時相互的理解A.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力不能脫離物體而存在,當發生力的作用時,至少涉及兩個物體。B.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是相對而言的。施力物體同時也是受力物體,受力物體同時也是施力物體。具體問題中,應根據研究對象判斷物體是施力物體還是受力物體。C.物體間力的作用同時產生、同時消失,沒有先后之分。5.本節知識網絡二、彈力1.認識彈力(1)彈性:物體受力發生形變,失去力又恢復到原來的形狀的性質叫彈性。(2)塑性:物體受力時發生形變,失去力后不能恢復原來形狀的性質叫塑性。(3)彈力:物體由于發生彈性形變而受到的力叫彈力;彈力的大小與彈性形變的大小有關;在彈性限度內,彈性形變越大,彈力越大。特別提醒一:彈力產生的條件(1)兩物體互相接觸;(2)物體發生彈性形變(包括人眼不能觀察到的微小形變)需要注意的是:任何物體只要發生了彈性形變,就一定會對與它接觸的物體產生彈力。一旦超出彈性形變范圍,就會徹底失去彈力。(即是超過了彈性限度,塑性物體除外)。舉例:木塊A靠在墻壁上,若作用一個推力,在木塊A上,則木塊對墻壁有擠壓,發生形變,此時A與墻壁間有彈力作用。特別提醒二:彈力的大小和方向(三要素)1.發生彈性形變的物體,由于要恢復原狀,所以要對跟它接觸的物體產生力的作用,這種作用就是彈力。即在彈性限度范圍內,物體對使物體發生形變的施力物體產生的力叫彈力。如放在桌面上的,(施力物體)使桌面產生形變,桌面就會對使它形變的產生彈力,這個彈力一般稱為支持力。2.日常生活中觀察到的相互作用,無論是推、拉、提、舉,還是牽引列車、鍛打工件、擊球、彎弓射箭等,都是在物體與物體接觸時才會發生的,這種相互作用都有彈力。所以,彈力只能存在于物體的相互接觸處,但相互接觸的物體之間,并不一定有彈力的作用。因為彈力的產生不僅要接觸,還要有相互作用。通常所說的壓力、支持力、拉力都是彈力。3.彈力的方向:彈力的方向與施力物體形變方向相反,具體情況有以下幾種。(1)輕繩的拉力方向沿繩指向繩收縮的方向。(2)壓力、支持力的方向總跟接觸的面垂直,面與面接觸,點與面接觸,都是垂直于面。4.彈力的大小:跟形變的大小的關系。在彈性限度內,形變越大,彈力也越大;形變消失,彈力就隨著消失。對于拉伸形變(或壓縮形變)來說,伸長(或縮短)的長度越大,產生的彈力就越大。對于彎曲形變來說,彎曲的越厲害,產生的彈力就越大。對于扭轉形變來說,扭轉的越厲害,產生的彈力就越大。※知識拓展:彈力的本質彈力的本質是分子間的作用力。當物體被拉伸或壓縮時,分子間的距離便會發生變化,使分子間的相對位置拉開或靠攏,這樣,分子間的引力與斥力就不會平衡,出現相吸或相斥的傾向,而這些分子間的吸引或排斥的總效果,就是宏觀上觀察到的彈力。如果外力太大,分子間的距離被拉開得太多,分子就會滑進另一個穩定的位置,即使外力除去后,也不能再回到復原位,就會保留永久的變形。2.彈簧測力計(1)用途:測量力的大小。(2)構造:彈簧、指針、刻度盤等。每個彈簧測力計都有一定的測量范圍,拉力過大,彈簧測力計會被拉壞,使彈簧不能回復到原來的長度,因此在測量之前,先要估計所測力的大小,選擇合適的彈簧測力計來測量。(3)彈簧測力計的使用進行測量時,應做到:1)觀察量程、分度值(便于讀數)。2)觀察指針是否指在零刻度(調零)。3)輕輕來回拉動掛鉤幾次,防止彈簧卡殼。4)測力時,要使彈簧中心的軸線方向跟所測力的方向一致,使指針和外殼無摩擦,彈簧不要靠在刻度板上。5)讀數時,視線要與刻度板面垂直。特別提醒:彈簧測力計的使用彈簧測力計:是測量力的大小的儀器。1.使用彈簧測力計應做到:一觀察:觀察彈簧測力計,分清它的量程和分度值;二調節:檢查彈簧測力計指針是否指在“零”位,否則要調節到“零”位;三測量:用手輕輕地來回拉動幾次,避免指針、彈簧和外殼之間的摩擦而影響測量的準確性。2.注意事項:一、測量時,沿著彈簧的中心軸線施力。二、視線要與刻度面垂直,應保持測力計處于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三、無需估讀,指針靠近哪條刻度線就讀取哪條刻度線的值。3.本節知識網絡三、重力1.認識重力(1)萬有引力:宇宙間任何兩個物體都存在互相吸引的力,這就是萬有引力。(2)重力:地面附近的物體,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的力叫重力。重力的符號是G。重力區別于其他力的基本特征:1)地面附近的一切物體,無論固體、液體、氣體都受地球的吸引;2)重力特指地球對物體的吸引;3)重力的施力者是地球,受力者是物體。2.重力的大小與方向重力的大小:通常把重力的大小叫重量。(1)重量的計算公式:G=mg,其中g=9.8N/kg,粗略計算的時候g=10N/kg。G的含義:質量為1kg的物體所受的重力為9.8N。(2)重力的方向:豎直向下(指向地心)。特別提醒:重力的大小地面上同一點處物體受到重力的大小跟物體的質量m成正比。同樣,當m一定時,物體所受重力的大小與重力常數g成正比,用關系式G=mg可以求出物體受到的重力。通常在地球表面附近,g值約為9.8牛每千克,表示質量是1千克的物體受到的重力是9.8牛。(9.8牛是一個平均值;在赤道上g最小,g=9.79N/kg;在兩極上g最大,g=9.83N/kg。所以,同一物體在地球不同位置,所受重力有可能不同。3.重心(1)重力的作用點—重心:重力在物體上的作用點叫重心。質地均勻外形規則的物體的重心,在它的幾何中心上。如球的重心在球心。方形薄木板的重心在兩條對角線的交點。重心的位置不一定總在物體上,如圓環的重心在圓心,空心球的重心在球心。(2)穩度:穩度就是物體的穩定程度,穩度越大,物體就越不容易傾倒。提高穩度的方法:一是增大支持面,二是降低重心。(3)重力的大小與物體的質量、地理位置有關;即質量越大,物體受到的重力越大。在地球上,越靠近赤道,物體受到的重力越小,越靠近兩極,物體受到的重力越大。※知識拓展:重心的概念及應用1.重力在物體上的作用點叫做重心。地球對物體的重力,好像就是這一點受到的力。若用其他物體來支持著重心,物體就能保持平衡。2.物體的重心位置,質量均勻分布的物體(均勻物體),重心的位置只跟物體的形狀有關。有規則形狀的物體,它的重心就在幾何中心上,例如,均勻細直棒重心在棒的中點,均勻球體的重心在球心,均勻圓柱的重心在軸線的中點。不規則物體的重心,可以用懸掛法來確定。物體的重心,不一定在物體上。3.質量分布不均勻的物體,重心的位置除跟物體的形狀有關外,還跟物體內質量的分布有關。載重汽車的重心隨著裝貨多少和裝載位置而變化,起重機的重心隨著提升物體的重量和高度而變化。重心位置在工程上有相當重要的意義。例如起重機在工作時,重心位置不合適,就容易翻倒;高速旋轉的輪子,若重心不在轉軸上,就會引起激烈的振動。增大物體的支撐面,降低它的重心,有助于提高物體的穩定程度。4.本節知識網絡【考點剖析】考點一:對力的理解理解力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至少要有兩個物體才能產生力的作用,力不能脫離物體而單獨存在;產生力的作用與物體是否接觸無關;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有關物體對另一個物體施加力的作用的同時,這個物體也受到另一個物體對它施加的反作用力。相互作用力特點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條直線上、作用在兩個物體上,力的性質相同。角度1:力的概念【例一】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風吹草動”,草受到了力,說明沒有施力物體的力也是存在的;B.運動員將足球踢出,球在空中飛行是因為它受到了一個向前的推力;C.甲用力把乙推倒,只是甲對乙有力,而乙對甲沒有力;D.兩個物體發生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觸【答案】D。【解析】A.“風吹草動”,草受到了力,施力物體是風,即空氣,一個力不可能沒有施力物體,故A錯誤;B.
運動員將足球踢出,球在空中飛行是因為它具有慣性,飛行時不再受到向前的推力,故B錯誤;C.
因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甲用力把乙推倒,乙也會對甲有力的作用,故C錯誤;D.
兩個物體發生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觸,如引力、磁力、電場力,都是不接觸的,可以產生力的作用,故D正確;故選D。【例二】下列有關力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產生力的兩個物體一定發生了作用;B.一個物體也能產生力的作用;C.力能脫離物體而存在;D.相互接觸的兩個物體一定產生力的作用【答案】A。【解析】A.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故產生力的兩個物體之間一定發生了作用,故A正確.B.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力的產生,至少要有兩個物體,故B錯誤.C.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力不能脫離物體而單獨存在,故C錯誤.D.相互接觸的物體不一定有力的作用,比如并排放置,不相互擠壓的桌子之間沒有力的作用,故D錯誤。角度2:相互作用力【例一】如圖所示,王爺爺推著失去動力的汽車在平直道路上勻速前進,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汽車對地面的壓力與地面對汽車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B.汽車所受的推力與地面對汽車的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C.汽車所受的重力與汽車對地面的壓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D.汽車對王爺爺的推力與地面對王爺爺的摩擦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答案】B。【解析】A.汽車對地面的壓力和地面對汽車的支持力作用在兩個物體上,是一對相互作用力,故A錯誤;B.汽車在平直的道路上做勻速直線運動,在水平方向上受到推力和摩擦力的作用,這兩個力作用在同一物體上、作用在一條直線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是一對平衡力;故B正確;C.汽車所受的重力與汽車對地面的壓力這兩個力方向相同都向下,不是一對相互作用力,故C錯誤;D.汽車對王爺爺的推力與地面對王爺爺的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上、作用在同一物體上,是一對平衡力,故D錯誤。故選B。【例二】《流浪地球》電影中描述到了木星.木星質量比地球大得多木星對地球的引力大小為F1,地球對木星的引力大小為F2,則F1與F2的大小關系為()。A.F1<F2
B.F1>F2
C.F1=F2
D.無法確定【答案】C。【解析】由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的兩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條直線上.由于木星對地球的引力和地球對木星的引力是相互作用力,所以,大小相等,即F1=F2,故C正確。考點二:力的作用效果對力的作用效果的理解:(1)力作用在物體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也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2)力的作用效果的兩個方面可以同時發生,也可以單獨發生;(3)若一個物體的形狀或運動狀態發生變化,則這個物體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4)力能改變物體運動狀態,不表示有力作用在物體上時,物體的運動狀態一定會發生改變。角度1:力的作用效果【例一】以下關于力的描述不正確的是()。A.力是物體運動的原因;B.力能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C.力能使物體發生形變;D.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三要素有關【答案】A。【解析】力的作用效果是:力能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力能使物體發生形變.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三要素有關。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不是運動的原因,物體運動不需要力,A錯誤。【例二】遼寧號航母的艦載機殲﹣15著艦時在攔阻索作用下停下來,這個過程中()。A.攔阻索對戰機的作用力使攔阻索發生形變;B.攔阻索對戰機的作用力使戰機運動狀態改變;C.戰機對攔阻索作用力與攔阻索對戰機作用力的受力物體相同;D.戰機對攔阻索作用力與攔阻索對戰機作用力的作用效果相同【答案】B。【解析】AB.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攔阻索對戰機的作用力使戰機運動狀態形變,故A錯誤;故B正確;C.戰機對攔阻索作用力受力物體為攔阻索,攔阻索對戰機作用力的受力物體為戰機,故受力物體不相同,故C錯誤;D.作用效果不同,戰機對攔阻索作用力使攔阻索發生形變,攔阻索對戰機作用力使戰機運動狀態發生變化,故作用效果不相同,故D錯誤。故選B。考點三:力的三要素與力的示意圖對力的作用效果的理解:(1)力的三要素指的是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點;(2)力的三要素不同都會引起力的作用效果不同。畫力的示意圖的步驟:(1)確定受力物體,并明確物體受哪些力;(2)在受力物體上找出力的作用點。線段起點或終點表示力的作用點,力的作用點必須畫愛物體上;(3)確定力的方向,并從力的作用點沿力的方向畫一條線段;(4)在線段末端標箭頭,在箭頭旁標出力的符號,有時會標上數值和單位來表示力的大小。角度1:力的三要素【例一】如圖所示,小強用大小相同的力往同一方向推開家里的門時,發現推A點比推C點要容易,這說明力的作用效果跟下面哪個因素有關(
)。A.力的大小B.力的方向C.力的作用點D.物體的運動狀態【答案】C。【解析】由題知,分別在A、C兩處用相同大小、相同方向的力推門時,可以感受到在A點用力容易把門推開,這說明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作用點有關,故應選C。【例二】如圖所示,人坐在小船上,在用力向前推另一艘小船時,人和自己坐的小船卻向后移動。該現象說明了(
)。A.力能使物體發生形變;B.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C.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大小有關;D.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作用點有關【答案】B。【解析】人推小船的時候,人對小船有力的作用,人和自己乘坐的小船同時后退了,說明人也受到被推小船給的作用力.即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角度2:力的示意圖【例一】如圖,利用輕桿將小球A固定在小車上,整體靜止在水平面上。以球心為作用點。作出小球A所受力的示意圖。【解析】利用輕桿將小球A固定在小車上,整體靜止在水平面上,小球處于靜止狀態,受力平衡,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G、豎直向上的支持力F的作用,這兩個力是一對平衡力,大小相等,作用點在球心。【例二】如圖中掛在豎直墻上重為20N的球受到細繩的拉力為15N,請你畫出球的受力示意圖以及球對墻面的壓力。【解析】球受到重力,繩子拉力,以及墻面對球的支持力作用;拉力方向沿繩并指向繩,大小為F拉=15N。重力豎直向下,大小為20N;墻面受到的壓力垂直墻面向里,與墻面對球的支持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作用點在墻面和球接觸的地方,壓力為F壓.支持力為F支,如圖所示:考點四:重力和彈力對重力和彈力的理解:(1)彈力是物體由于發生彈性形變而產生的力;(2)彈力的產生條件是物體相互接觸,具有彈性且發生彈性形變;(3)重力是由于地球吸引產生的,受力物體是地球附近的物體,施力物體是地球,方向豎直向下。角度1:彈力【例一】如圖為撐桿跳運動員躍過橫桿前的一個情景,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人對桿的力改變了桿的形狀;B.桿對人沒有力的作用;C.桿發生了塑性形變;D.人在上升時,如果所受外力全部消失,將處于靜止狀態【答案】A。【解析】A.人對桿施加了力,從而改變了物體的形狀,故A正確;B.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桿對人也有力的作用,故B錯誤;C.桿所發生的形變,撤去外力后能恢復原來的形狀,故是彈性形變,故C錯誤;D.人在上升時,如果所受外力全部消失,將向上做勻速直線運動,故D錯誤。【例二】下列結果中,不是由彈力產生的是(
)。A.撐竿跳高運動員跳起并躍過橫桿;B.手中的石塊釋放后自由下落;C.玩具手槍用彈簧將“子彈”射出去;D.“蹦極”運動中落到低處的人被繩拉起【答案】B。【詳解】因為彈力是由于物體發生彈性形變時產生的力,而ACD均是由于彈力產生的效果,而B是由于重力產生的。故選B。角度2:重力【例一】利用鉛垂線和三角尺判斷桌面是否水平,如圖所示的做法正確的是(
)。A.
B.
C.
D.【答案】A。【解析】物體由于地球吸引而產生的力叫做重力,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生活中的水平儀、鉛垂線都是利用了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故題中利用鉛垂線和三角尺判斷桌面是否水平,做法正確的是如A所示,故本題正確選項是A。【例二】關于重心,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空心的足球沒有重心;B.物體的重心不一定在物體上;C.將質地均勻的木球的中心挖去后,木球的重心就消失了;D.物體受到的力全部都作用在重心上【答案】B。【解析】A.任何物體都有重心,故A錯誤;B.重心不一定在物體上,也可以物體之外,比如均勻的圓環,重心在環外,故B正確;C.物體重心的位置可以在物體上,也可以在物體外,如圓環.空心球它們的重心在中間的空心部位上,所以質地均勻的木球的中心挖去后,重心仍在其球心處,故C錯誤;D.重心是物體各部分所受重力的集中點,而物體受到的力并非都作用在重心上,故D錯誤。考點五:彈力的應用(彈簧測力計)彈簧測力計的工作原理:在彈性限度內,彈簧受到的拉力與彈簧的伸長量成正比。使用彈簧測力計時要做到“三清、一查、不倒掛”。即看清量程、認清零點、認清分度值;檢查拉力是否在彈簧的軸線方向上;所測的力一定要掛在彈簧測力計的掛鉤一端,不要倒掛。【例一】關于彈簧測力計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彈簧測力計上的刻度不是均勻的;B.彈簧測力計只能測物體受到的重力;C.使用彈簧測力計時,必須在撤去外力時,才能讀數;D.彈簧測力計不僅能豎直方向上使用,而且有時也可以在傾斜方向使用【答案】D。【解析】A.彈簧的伸長跟拉力成正比,彈簧測力計上的刻度是均勻的,故A錯誤;B.彈簧測力計不是只能測物體受到的重力,其他力也能測,故B錯誤;C.使用彈簧測力計時,若撤去外力,指針將歸零,不能讀出力的大小,故C錯誤;D.彈簧測力計的不僅能豎直方向上使用,而且有時也可以在傾斜方向使用,故D正確。故選D。【例二】關于彈簧測力計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彈簧測力計是常見的測力計;B.彈簧測力計的最大刻度就是它的量程;C.彈簧測力計的刻度是不均勻的;D.彈簧測力計的刻度是根據彈簧伸長的長度與受到的拉力大小成正比的原理制成的【答案】C。【解析】A、彈簧測力計就是測量力的工具,故A正確;B、彈簧測力計的最大測量范圍就是它的量程,故B正確;C、因為在彈性限度內,彈簧的伸長量和所受拉力成正比,所以彈簧測力計的刻度是均勻的,故C錯誤;D、彈簧測力計的原理是:在彈性限度內,彈簧的伸長量和所受拉力成正比,故D正確。故選C。考點六:彈簧伸長量與拉力的關系解決此類問題,要明確實驗用到了哪些物理方法。探究彈簧伸長量與拉力關系,主要用到了控制變量法,這就要注意探究某個問題時,哪些時變量,哪些是不變量。另外,還要熟悉所做的實驗需要的物理器材。【例一】當彈簧不受拉力作用時,我們稱其長度為原長L0,在彈簧的彈性限度內,彈簧受到的力F和彈簧的形變量△X(△X=L﹣L0)成正比,即F=k△X,k叫做彈簧的勁度系數,如圖所示是某次實驗測得彈簧所受的力F與彈簧長度L的關系圖象,請你根據圖象判斷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A.彈簧的原長L0是10cm;B.彈簧的勁度系數是50N/m;C.當受到F=5N時,彈簧縮短了2.5cm;D.當彈簧伸長了15cm(彈性限度內)時,受到力F=30N【答案】BC。【解析】A、彈簧處于原長時,彈簧所受彈力為0,則從圖中可知,F=0時,彈簧的原長L0=10cm,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B、從圖中可知彈簧長度L=15cm時,彈簧伸長量△x=LL0=15cm10cm=5cm=0.05m,彈力F為10N,因為F=k△x,所以該彈簧的勁度系數,故B錯誤,符合題意;C、當彈簧受到壓力F=5N時,彈簧縮短了;當彈簧受到拉力F=5N時,彈簧伸長了,故C錯誤,符合題意;D、當彈簧伸長了15cm(彈性限度內)時,受到的拉力為F=k△x=200N/m×0.15m=30N,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BC。【例二】小明利用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對銅彈簧A和鐵彈簧B的“伸長長度與所受拉力大小的關系”進行了對比探究。實驗中在兩根彈簧下逐個增加規格相同的鉤碼,同時用刻度尺測出懸掛鉤碼后彈簧的總長度,下表是實驗時記錄的部分數據。所掛鉤碼的重/N123456A彈簧總長度/cm9.012.015.021.024.0B彈簧總長度/cm7.59.010.512.013.515.0(1)分析表中數據可知:①表格中漏記的數據為_____,A彈簧不掛鉤碼時的長度為_________cm。②在拉力相同時,A彈簧伸長的長度比B彈簧________。(選填“大”或“小”)。③在一定彈性限度內,B彈簧的長度l與它所受拉力F的定量關系式為l=___________。(2)為什么受力相同,A、B兩根彈簧伸長的長度不一樣呢?為此小明仔細對比了兩根彈簧的差異,提出了如下三種猜想:猜想1:制造彈簧所用的材料可能影響彈簧的伸長量。猜想2:彈簧的原長可能影響彈簧的伸長量。猜想3:彈簧的粗細可能影響彈簧的伸長量。①你認為小明的猜想______(填序號)缺少依據。②若要探究彈簧伸長的長度與彈簧原長有關,請設計一個簡單可行的實驗方案。____________。(3)探究結束后,小明用A、B兩彈簧分別制作了如圖乙所示的a、b兩測力計,它們的外殼相同,刻度線分布情況相同。則量程較大的是______測力計,精度較高的是_____測力計。(兩格均選填“a”或“b”)【答案】18.0;6.0;大;6.0cm+1.5cm/N×F;2;將一根彈簧截成長度不同的兩段,分別用大小相同的力拉兩根彈簧,比較彈簧伸長的長度;b;a。【解析】(1)①分析表格數據可知,A彈簧受到的拉力每增加1N時,伸長量增加3cm,所以,表中漏記的數據為15.0cm+3.0cm=18.0cm,不掛鉤碼時的長度9.0cm3.0cm=6.0cm;②分析表格數據可知,B彈簧受到的拉力每增加1N時,伸長量增加1.5cm,所以,B彈簧不掛鉤碼時的長度7.5cm1.5cm=6.0cm,彈簧A和彈簧B的原長相同,在拉力相同時,A彈簧伸長的長度比B彈簧大;③因B彈簧受到的拉力每增加1N時,伸長量增加1.5cm,原長為6.0cm,B彈簧的長度l與它所受拉力F的定量關系式為l=6.0cm+1.5cm/N×F;(2)實驗中兩彈簧的原長相同,材料、橫截面積不同,則猜想2:彈簧的原長可能影響彈簧的伸長量缺少依據;要證實彈簧伸長的長度與彈簧原長的關系,應控制彈簧的材料、橫截面積、所受拉力相同,只改變彈簧的原長,將一根彈簧截成長度不同的兩段,分別用大小相同的力拉兩根彈簧,比較彈簧伸長的長度;(3)根據A、B彈簧在拉力相同時,A彈簧伸長的長度大于乙彈簧伸長的長度,可得出在彈簧的伸長相同時,A彈簧所受拉力小于b彈簧所受拉力,由題意知,A、B兩彈簧測力計分別使用了a、b兩彈簧,它們的外殼相同,刻度線分布情況相同即兩彈簧的伸長相同,則a彈簧所受拉力小于b彈簧所受拉力即a彈簧測力計的量程小于b,即量程較大的是b測力計;同樣a的測力計精度更高,即精度較高的是a測力計。考點七:物體所受重力與質量關系探究重力與質量關系時,要知道:(1)重力大小用彈簧測力計測量,質量用太平測量;(2)因為鉤碼的質量已知,所以實驗中通常選用鉤碼為被測物體;(3)數據處理方法通常有兩種:一、圖像法。根據實驗數據通過描點連線,重力與質量的圖像是一條通過坐標原點的直線,說明物體所受重力與它的質量成正比;二、比值法。通過計算重力與質量的比值,其比值為一定值,說明物體所受重力跟它的質量成正比。【例一】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質量的關系”實驗中,老師給不同小組提供了相同規格及標度相同的透明坐標紙(如圖甲所示),隨機提供綠豆、紅豆或黃豆一包(每組只有一種豆類),利用彈簧測力計和天平測得多組重力與質量的實驗數據。(1)根據測得的實驗數據描繪成Gm的圖像;發現圖像是一條經過原點的直線,由此可知“物體所受重力大小與質量成_______”;(2)有小組提出可以將綠豆和黃豆兩組數據的透明坐標紙進行重疊后,觀察繪制的圖像,圖線可能是圖乙中_______,以此判斷重力與物質種類的關系.(已知ρ綠豆﹥ρ黃豆)(3)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后,老師提出把彈簧測力計改裝成測量液體的密度秤,具體操作如下:用同一小桶分別盛滿不同的液體(圖丙),用彈簧測力計測出小桶的重力為1N,裝滿水后總重力為3N,再裝滿另一液體時示數為4N,則液體密度為_______kg/m3。用這樣的方法分別在彈簧測力計的示數處標注對應其它液體的密度;小宇對本實驗原理進行了進一步分析,從而得到彈簧測力計的示數與被測液體的密度之間的函數關系,則符合此關系的應是圖丁中的圖線____(選填“①”、“②”或“③”);若某次測量液體密度時,小桶中沒有裝滿待測液體,則測量結果與真實值相比會_______(選填“偏大”、“不變”或“偏小”)。若要提高此密度秤的精確度,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答案】正比;C;1.5×103;②;偏小;增大桶的體積。【解析】(1)分析圖象是一條經過原點的直線,說明物體所受重力大小與質量成正比;(2)因物體所受重力大小與質量成正比,為一定值,故圖線可能是圖乙中C,以此判斷重力與物質種類的關系;(3)裝滿水的重力為:G水=3N1N=2N,裝滿液體的重力為:G液=4N1N=3N,因桶的容積不變,水的體積等于液體的體積,故有:V水=V液
ρ液=×ρ水=×1.0×103kg/m3=1.5×103kg/m3;(4)由題意可知,先將小桶掛在彈簧測力計上,再將指針調到零刻度線處(相當于塑料杯的質量忽略不計),小桶的容積不變,由F=G=mg=ρVg可知,F與液體密度的大小成正比,故圖線①不符合此關系;圖線②表示小桶有一定的重力,當液體具有一定質量時,F與液體密度的大小成正比,故圖線②符合此關系;圖線③表示F隨液體密度的增大而增大,沒有考慮塑料杯的重力,故圖線③不符合此關系;(5)某次測量液體密度時,塑料杯中沒有裝滿待測液體,測得液體的重力減小了,根據的圖線②可知,測量結果與真實值相比會偏小;(6)要想提高液體密度秤測量液體密度時的精確度,應減少分度值,可采用的方法是增大桶的體積。【例二】某同學在探究“物體所受重力大小與物體質量的關系”的實驗記錄如下表:實測物體物體質量m(kg)重力G(N)比值
(N/kg)物體10.10.989.8物體20.21.969.8物體30.32.949.8(1)在實驗過程中,需要的兩個測量工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析表中實驗數據,可以得出的結論是:物體的重力和質量成________比,你判斷的依據是______。(3)在圖中,以質量為橫坐標,重力為縱坐標,根據表格中的數據,畫出重力與質量之間關系的圖線。(4)該小組的同學在繼續探究“影響物體重力大小的因素”實驗中,進行了
“物體重力的大小跟物體形狀是否有關”的探究實驗,他們用橡皮泥為實驗對象,用小刀將橡皮泥雕刻成各種形狀進行實驗,實驗數據如表所示。被測物體形狀重力橡皮泥正方體4.8N球4.2N三棱錐3.6N分析實驗數據得出的實驗結論是:物體重力的大小與物體的形狀有關.他們的結論正確嗎?________,請你對此實驗過程及實驗結論作出評價。評價:________________。【答案】彈簧測力計;天平;正;物體的重力和它的質量的比值是一定的或質量增大幾倍,重力也增大幾倍;如圖;結論不正確;因為實驗方法有錯誤,在實驗中沒有保證橡皮泥的質量不變。【解析】(1)在實驗中要用彈簧測力計測量物體的重力,用天平測量物體的質量;(2)從表格中數據可知,重力和質量的比值不變,質量增大幾倍,物體的重力也增大幾倍.所以物體的重力與質量成正比;(3)根據表格中數據進行描點,并用平滑的曲線連接起來,如圖所示:(4)因為物體所受重力大小與質量有關,所以在探究重力大小與形狀之間的關系時,應保持質量不變。該小組的同學用小刀將橡皮泥雕刻成各種形狀進行實驗,未保持橡皮泥的質量不變,所以得到了錯誤結論。【真題演練】1.(2021·黑龍江大慶市)下列數據中與生活實際情況相符的是()。A.一只雞蛋所受的重力約為50N;B.人感覺溫暖而舒適的室內溫度約為35℃;C.中學生步行上學的速度約為1.2m/s;D.初中學生課桌的高度約為0.7dm【答案】C。【解析】A.一只雞蛋所受的重力約為0.5N,故A不符合題意;B.人感覺溫暖而舒適的室內溫度約為23℃,故B不符合題意;C.中學生步行上學的速度約為1.2m/s,故C符合題意;D.初中學生課桌的高度約為8dm,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2.(2021·山東東營市)下列過程,力的作用效果與其他三個不同的是()。A.籃球受重力從籃筐內豎直下落;B.滾動的足球受阻力緩緩停下;C.用力將實心球擲出;D.把橡皮泥捏成不同造型【答案】D。【解析】A.籃球受重力從籃筐內豎直下落,速度越來越快,屬于力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B.滾動的足球受阻力緩緩停下,足球由運動變為靜止,力改變了足球的運動狀態;C.用力將實心球擲出,實心球由靜止變為運動,屬于力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D.把橡皮泥捏成不同造型,橡皮泥的形狀發生變化,屬于力使物體發生形變,故D與其他不同,符合題意。故選D。3.(2021·黑龍江齊齊哈爾市)端午節龍舟賽上,運動員用槳向后劃水,龍舟就會向前行駛,說明力的作用是______。當2號龍舟超過5號龍舟時,它們是相對______的(選填“運動”或“靜止”)。【答案】相互的;運動。【解析】[1]槳向后劃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就會向前推槳,龍舟向前行駛。[2]當2號龍舟超過5號龍舟時,以5號龍舟為參照物,2號龍舟向前運動,所以它們是相對運動的。4.(2021·湖南懷化市)(1)如圖甲所示,所測物體的長度是______cm;(2)如圖乙所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是______N。【答案】3.10;3.4。【解析】(1)[1]從圖中甲可以看出,刻度尺的分度值為0.1cm,刻度尺讀數時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物體的左端在刻度尺的0.00cm處,右端在刻度尺3.10cm處,物體的長度為3.10cm。(2)[2]從圖中乙可以看出,彈簧測力計的分度值為0.2N,彈簧測力計的讀數為3.4N。5.(2021·湖南懷化市)賽龍舟是端午節里的傳統習俗。當號令一響,各龍舟上的運動員奮力劃漿,龍舟向前加速運動。這既可說明力的作用是______的,又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______。【答案】相互;運動狀態。【解析】[1]各龍舟上的運動員奮力劃漿,漿對水有向后的力,水對漿有一個向前的力,故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船加速前進,運動狀態發生了改變,故是力改變了物體的運動狀態。6.(2021·浙江杭州市)小金同學為了制作彈簧測力計,對一根彈簧進行了探究:將彈簧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懸掛鉤碼,記錄彈簧的長度與它受到的拉力之間的關系。如表所示:拉力(N)00.51.01.52.03.04.0彈簧長度(cm)6.57.58.59.511.014.218.0若用此彈簧制作彈簧測力計,請回答以下問題:(1)從表格信息可得,它的最大稱量是______N;(2)若該彈簧測力計的最小刻度為0.1N,則相鄰刻度線之間的距離為______cm;(3)當該彈簧測力計懸掛75g的重物時,彈簧將伸長______cm。【答案】1.5N;0.2cm;1.5cm。【解析】(1)[1]由表格數據可知當拉力為0時,彈簧原長為6.5cm,拉力在0~1.5N以內,拉力與彈簧伸長量成正比,故彈簧測力計的最大稱量是1.5N。(2)[2]由表格數據分析可知在0~1.5N內彈簧受到的拉力每增加0.5N彈簧伸長1cm,即拉力與伸長量之比為0.5N/cm,若該彈簧測力計的最小刻度為0.1N,則相鄰刻度線之間的距離為0.2cm。(3)[3]當懸掛75g的重物時,彈簧受到的拉力為此時彈簧的伸長量為。7.(2021·貴州中考真題)(1)如圖甲所示,細線懸掛下的小球剛好與光滑圓弧面相接觸,細線處于豎直狀態。請在圖中畫出小球的受力示意圖;【解析】(1)因為圓弧面是光滑的,且細線處于豎直狀態(小球與圓弧面雖然接觸但不發生擠壓),所以小球不受摩擦力和支持力的作用;則小球只受豎直向下的重力和沿繩子向上的拉力作用,過小球的重心分別沿豎直向下和沿繩子向上的方向上畫一條有向線段,由G和F表示,注意兩個力是一對大小相等的平衡力,線段應該一樣長。如圖所示8.(2021·遼寧中考真題)攀巖是年輕人非常喜歡的一種運動,如圖甲是一名攀巖運動員拉著繩子停在峭壁上的情景。圖乙是這一時刻的簡化圖,請你以重心O為作用點,在圖乙中畫出。(1)運動員所受的重力;(2)峭壁對運動員的支持力;(3)繩子對運動員的拉力。【解析】當物體受到多個力作用時把多個力的作用點都畫在物體的重心上,(1)運動員所受的重力,作用在運動員的重心,方向豎直向下;(2)峭壁對運動員的支持力,作用在運動員的重心,方向垂直支持面向上;(3)繩子對運動員的拉力,作用在運動員的重心,方向沿著繩子向上;如圖【過關檢測】1.小紅穿上旱冰鞋向右用力推墻,會被墻向左推開.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人先對墻施加了推力,然后墻再對人施加推力;B.墻對人的推力大于人對墻的推力;C.人對墻的推力與墻對人的推力是一對平衡力;D.人對墻的推力與墻對人的推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答案】D。【解析】由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當人對墻施加了推力的同時,墻也對人也施加推力,這兩個力是同時發生的,故A錯誤;人對墻的推力與墻對人的推力是作用在不同物體上的兩個力,屬于相互作用力,不屬于平衡力,但此時二力的大小相等,故BC錯誤,D正確。2.關于力的概念,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離開物體就沒有力;B.一個受力物體同時也一定是施力物體;C.從空中降落的雨滴不受力的作用;D.馬向前拉車,同時車用同樣大小的力向后拉馬【答案】C。【解析】A.
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離開物體就沒有力.故A不符合題意;B.
一個受力物體同時也一定是施力物體,因為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B不符合題意;C.
從空中降落的雨滴,是由于受到地球的吸引力即重力.故C符合題意;D.
馬向前拉車,同時車用同樣大小的力向后拉馬,因為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3.用力推課桌的下部,課桌會沿地面滑動,而推課桌的上部,則課桌可能會翻倒,這說明力的作用效果()。A.與力的大小有關
B.與力的方向有關C.與力的作用點有關
D.與受力面積有關【答案】C。【解析】推課桌下部和上部,是力的作用點不同,使課桌發生了不同的運動情況。說明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作用點有關。4.踢足球是廣大青少年喜愛的運動,下列與踢球有關的說法正確的是()。A.踢球時,腳對球施加了力,球對腳沒有力的作用;B.只要腳對球施加的力大小相同,其作用效果一定相同;C.踢出去的球在空中運動的過程中,沒有受到任何力的作用;D.守門員使球停下來的過程中,力改變了球的運動狀態【答案】D。【解析】A.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踢球時,腳對球施加了力,球對腳也施加力的作用,選項A說法錯誤;B.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有關,腳對球施加的力大小相同,其作用效果不一定相同,選項B說法錯誤;C.踢出去的球在空中運動的過程中,受到重力的作用,選項C說法錯誤;D.守門員使球停下來的過程中,速度大小發生了改變,故力改變了球的運動狀態,選項D說法正確。故選D。5.關于力的知識,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小孩推墻時他也受到墻的推力;B.足球運動員用頭頂球,球的運動方向改變了,這表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C.人坐在沙發上,沙發凹下去,這表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D.只有在直接接觸的物體之間,才能發生力的作用【答案】D。【解析】A.人推墻時,人對墻施加了力,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墻同時會對人施加力的作用.不合題意;B.物體運動狀態的改變,不僅包括物體的速度大小的變化,也包括運動方向的改變,故足球運動員用頭頂球,球的運動方向改變了,這表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的.不合題意;C.人對沙發一個作用力,沙發在這個力的作用下,形狀發生了改變,說明了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
不合題意;D.是否發生力的作用與物體是否接觸無關,如磁鐵吸引鐵釘,故D說法錯誤.符合題意;故選D。6.俗話說“雞蛋碰石頭﹣﹣自不量力”,從物理學角度看()。A.石頭對雞蛋的作用力更大;B.先有石頭對雞蛋的作用力;C.雞蛋對石頭的沒有作用力;D.石頭和雞蛋間同時有等大的相互作用力【答案】D。【解析】雞蛋碰石頭時,石頭對雞蛋的作用力和雞蛋對石頭的作用力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ABC錯誤,D正確。7.下列有關力的說法正確的是()。A.用力捏橡皮泥,橡皮泥發生形變,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B.推門時離門軸越近,用力越大,說明力的作用效果只與力的作用點有關;C.用手提水桶時,只有手對水桶施加了力,而水桶對手沒有力的作用;D.放在桌面上的水杯對桌面的壓力不是彈力【答案】A。【解析】A.用力捏橡皮泥,橡皮泥發生形變,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故A正確;B.推門時離門軸越近,用力越大,說明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作用點有關,另外力的大小和方向也影響力的作用效果,故B錯誤;C.因為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用水提水桶時,只有手對水桶施加了力,同時水桶對手也有力的作用,故C錯誤;D.放在桌面上的水杯對桌面的壓力是由于水杯發生彈性形變而產生的,故屬于彈力,故D錯誤;故選A。8.地面附近的物體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________,這個力的施力物體是________.宇宙間任何兩個物體,都存在互相________的力,這就是________。【答案】重力;地球;吸引;萬有引力。【解析】物體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做重力。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重力的施力物體是地球。萬有引力的定義:宇宙間任何兩個物體,都存在互相吸引的力。9.建筑工人蓋房子時,利用鉛垂線檢查墻壁是否豎直,這是根據______的原理設計的.若檢查所砌的墻面是否水平,經常用如圖所示的水平尺檢查,當液體中空氣泡居中表示墻面水平,若空氣泡在A端,則表示A端的墻面偏______填“高”或“低”;若空氣泡在B端,則表示B端的墻面偏______填“高”或“低”。【答案】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高;高。【解析】蓋房子時,利用重垂線檢查墻壁是否豎直,是利用重力的方向始終是豎直向下的原理設計的.用如圖所示的水平尺檢查,當液體中空氣泡居中表示墻面水平,若空氣泡在A端,因為空氣泡輕,即密度小,所以表示A端的墻面偏高;同理若空氣泡在B端,則表示B端的墻面偏高。10.如圖所示,運動員借助撐桿起跳時,撐桿彎曲說明力可以使物體發生________,同時撐桿幫助運動員向上跳起,說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________的,運動員躍過欄桿下落過程中,因受重力作用速度不斷變大,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________.【答案】形變;相互;運動狀態。【解析】跳水運動員起跳時會把跳板壓彎,說明力可以使物體發生形變;運動員受到跳板的彈力作用向上躍起,說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運動員在上升的過程中,質量不變,高度增加,重力勢能增大;運動員受重力作用速度不斷變大,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11.由高性能復合材料制成的撐桿,是決定撐桿跳高勝負的重要因素,因此制造撐桿的材料應具有較小的密度和較好的____性.如圖所示,運動員劉飛亮壓桿騰空時撐桿彎曲了,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_____。【答案】彈性;形狀。【解析】撐桿在撤去外力作用時,能很好的恢復原狀,物體具有的這種性質是彈性.運動員壓桿騰空時,壓力改變了撐桿的形狀,說明力改變了物體的形狀。12.如圖所示,彈簧測力計的量程是_______N,圖中的示數為_______N。讀數時視線必須與刻度盤_______。【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廣東科貿職業學院高職單招高職單招英語2016-2024歷年頻考點試題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廣東江門中醫藥職業學院高職單招高職單招英語2016-2024歷年頻考點試題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山東服裝職業學院高職單招語文2019-2024歷年真題考點試卷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山東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高職單招高職單招英語2016-2024歷年頻考點試題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安徽體育運動職業技術學院高職單招高職單招英語2016-2024歷年頻考點試題含答案解析
- 2024年5月水壩閘門液壓系統同步拆除精度控制合同
- 自我介紹開場-展現你的精彩亮點
- CO的有關知識課件
- 新發展英語(第二版)綜合教程2 課件 Unit 9 Remembrances
- 石家莊經濟職業學院《兒童歌曲演唱與指揮》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GB/T 18655-2025車輛、船和內燃機無線電騷擾特性用于保護車載接收機的限值和測量方法
- 吉林省吉林市2024-2025學年高三下學期3月三模試題 生物 含答案
- DZ∕T 0130-2006 地質礦產實驗室測試質量管理規范(正式版)
- 《新疆大學版學術期刊目錄》(人文社科)
- 衛生應急響應與處置
- 電子式交流電能表檢定原始記錄
- 最新整理【施耐德變頻器故障代碼】
- 供應商審廠報告模板
- 門診特定病種待遇認定申請表
- 文化遺產學概論:第七講 遺產的完整性問題
- 裝修項目技術標(范本)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