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T 3698-2019 建筑電氣防火設計規程_第1頁
DB32∕T 3698-2019 建筑電氣防火設計規程_第2頁
DB32∕T 3698-2019 建筑電氣防火設計規程_第3頁
DB32∕T 3698-2019 建筑電氣防火設計規程_第4頁
DB32∕T 3698-2019 建筑電氣防火設計規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DB32Designcodeforbuildingelectricalfirep2019-12-16發布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江蘇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發布I 吳明、宋醒醒、魏冉冉、諸靖、張杰紅、趙媛、陳1建筑電氣防火設計規程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GB/T18380(33、34、35、36部分)電纜和光纜在火焰條件下的燃燒試驗GB25506消防控制室通用技術GB50067汽車庫、修車庫、停車場設計GA/T1369人員密集場所消防安全評消防設備電源powersupplyforfireprot2消防設備電源監控系統powersupplymonitoringsystemforfireprote滅的特性,即具有阻止或延緩火焰發生或蔓延能力注:耐火電纜分:750℃、90min;950℃、90min;950℃貫穿防火封堵組件through-penetrationfires電氣火災監控系統electrical電氣火災監控探測器electricalf剩余電流式電氣火災監控探測器residualcurrentelectricalfiremonitoringde監測被保護電氣線路中的剩余電流變化的探測器,一般由剩余電流互感器和處理單元測溫式電氣火災監控探測器temperaturesensingelectricalfiremonitoringde3故障電弧探測器(AFD)arcingf故障電弧保護器(AFDD)arcfaultdetect限流時間不大于150μs,過載限流時間視過載電流的大小在3s~60s之間延遲執行限通過火災探測器探測火災發生信息,并輸出信號4基本規定4.1設計總則4.1.1建筑電氣防火設計必須遵循國家有關方針、政策,針對保護對象的特點,做到安全實用、技術4.1.2建筑電氣防火設計應選擇符合國家現行標準和有關準入制度要求的產品。4.1.3建筑電氣防火設計除執行本標準外,尚應符合國家4.2一般規定4.2.1建筑或場所應按照《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及其他相系統及消防應急照明及疏散指示標志。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設計應滿足《火災4.2.2消防控制室的信息采集、傳輸及監控功能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消防控制室通用技術要求》GB4.2.3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應以單體建筑為基礎進行設計,同時綜合考慮本單體建筑與其他單體建筑的4.2.4消防應急照明及疏散指示標志設計應結合建筑業態功能,根據現行國家規范要求設置,合理設4.3火災自動報警系統44.3.2建筑物內的場所或部位有少量需要聯動控制的消防設備時,可在相關聯的部位設置火災聯動裝4.3.4住宅建筑火災自動報警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規定:4.3.5高層住宅建筑的商業服務網點的火災自動報警回路應與住宅部分火災自動報警回路分開設置;4.4消防應急照明及疏散指示標志4.4.1未設置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建筑或場所,其疏散指示標志燈具應選4.4.2公共建筑消防應急照明配電箱或消防應急照明集中電源宜符合下列要求:4.4.3采用防火隔墻分隔,建筑面積不大于300㎡的商鋪,當4.4.4配電室、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防煙排煙機房、消防用電的蓄電池室、自備發電機房等發b)疏散照明的地面最低水平照度,對于疏散走道不應低于5.0lx;對于人員密集場所、避難層4.5消防控制室設置54.5.1當建筑(群)需要設置兩個及以上消防控制室時,應采用控制中心報警系統,確定一個消防主4.5.2當工程設置有消防主控制室與分控制室時,消防主控制室應匯集消防分控制室所有消防相關信4.5.3消防控制室設置的用戶信息傳輸裝置,其通信協議應符合國家標準《城市消防遠程監控系統第4.5.4消防控制室應設置具備云臺的網絡視頻攝像頭,本4.5.5消防控制室應設置消防設備電源監控器、防火門監控器及電氣火災監控器(設置電氣火災監控建筑高度不大于24m度大于24m的單層公1任一層建筑面積大于3000㎡的商業樓、展覽樓、高級旅館、財貿金融樓、電信6建筑面積大于1000㎡的公共娛樂場所、建筑面積(不含廚房)大于1000㎡的6建筑高度不大于24m度大于24m的單層公注3:電影院、劇場建筑的規模劃分,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電影院建筑設計規范》JGJ58、《劇場建筑設計規注4:物流建筑規模和建筑安全等級劃分,應符合現6.2.1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建筑物,消防用電除應按一級負荷供電外,應設置消防用電設備的應6.2.2設有自備發電機電源的建筑物,其消防用電設備應由不同電源的兩個配電回路供電,其中6.2.3一、二級負荷的消防設備供電應滿足現行規范要求,三6.2.5當消防水泵的負荷等級為一、二級,當取得第二路市電電源確有困難時,備用消防水泵可6.2.6消防應急電源持續供電時間,應按照火災發生時消防用電設備需要持續工作時間確定,并6.2.7消防應急電源的供電容量,至少應保證火災發生時建筑物內所有消防應急照明、消防電梯防水泵房內消防設備、發生火災的防火分區以及相鄰防火分區7b)采用多臺低壓自備發電機并機時,并機總容量不宜超6.3.2為消防用電設備設置的自備發電機組,應具備自動啟動功能。低壓發電機組從啟動至其正備發電機組應能預啟動;當兩路市電電源均失電,保證自備發電機組可以正6.3.3自備發電機組宜靠近建筑重要設備用電負荷中心或變電所設置。僅為局部消防用電設備供6.3.5自備發電機房應采取通風、防潮、排煙、消聲和減震6.4.1EPS裝置可作為消防應急照明系統的應急電源,其額定輸出功率不應6.5.2消防用電設備應采用專用的供電回路,其配電設備應設有明顯標志。配電支線應按防火分6.5.3當建筑物的供電電源等級為一、二級負荷時,其消防用電設備的配電系統應滿足以下規定:6.6.1配電設備裝置內的導體、電器及支架的選擇應滿足其在正常運行、過電流、過電壓情況下a)配電(控制)箱應具有國家規定產品質量認證書及相關的型式試c)配電(控制)箱內保護裝置的整定值和保護元件的規格,應與該裝置的額定容a)普通配電(控制)箱內各元器件之間的連接b)普通配電(控制)箱內的尼龍扎帶、塑86.6.5消防配電(控制)箱箱面應有明顯的紅色標志,見附錄A。箱6.6.6消防專用設備的電氣控制裝置不應采用變頻或軟啟動控制6.6.7設置在民用建筑物內的變壓器應采用不燃或難燃絕緣材料的變b)配電箱(柜)內的高壓斷路器、低壓框架式斷路器的金屬b)并聯電容器裝置的所有連接導體,應滿足所處環境下動穩定和熱穩定的要求;a)母線槽的金屬外殼、支架等外露可導電部分,應可a)應選用具有CQC認證的SPD產品;7.1.2室外直埋敷設的電纜可采用普通鎧裝電纜;當穿管暗敷時,可采用普通電纜。室內用設備配電的線路,當穿管暗敷時,可采用普通7.1.3當電線電纜成束敷設時,應選用阻燃電線電纜。電線電纜選用時應按使用場所和敷設7.1.4電線電纜的阻燃特性分類應根據同一敷設通道內電線電纜的非金屬材料體積確定,并97.1.6列舉的建筑物及學校、幼兒園、醫院、老年人照料設施,應選用低煙無鹵電線電纜,7.1.7電氣防火分級為一級的人員密集場所,應選用低煙無鹵電線電纜,選用電纜的產煙毒7.1.9阻燃或耐火電線電纜應有生產許可證、產品質量認證證書,并應提供根據產品質量法7.2.1火災時需保持線路完整性和維持通電的設備,其配電線路應采用耐火電線電纜或耐火產品的標稱耐火時間不應小于設備的最小工7.2.3消防用電設備的電源及控制線a)電線穿管敷設時,應采用耐火電線,明敷時應采用金屬7.3.2多芯電纜在槽盒、托盤、梯架或支架上應單層敷設,電線在槽盒內敷設時,應采用阻7.3.3明敷的消防配電線路應敷設在專用的槽盒、托盤、梯架內或7.3.4電線電纜敷設在有可燃物的吊頂或地板內時,應采取穿金屬管或采用金屬槽盒等保護設在無可燃物的吊頂或地板內時,宜采取穿金7.3.5需要進行防火封堵的明敷線路,除對金屬管道有腐蝕的場所外均應采用金屬管或金屬7.3.6民用建筑物內所有明敷配電線路保護管及槽盒應采用金b)線路沿豎井垂直敷設穿越樓板處;濕度條件、防水等具體情況,選用相適應的防火封堵7.4.4防火封堵組件在正常使用以及火災時,應保持本身結構的穩定性,不出現脫落、移位b)當環形間隙較大時,應采用礦棉板7.4.8塑料線管貫穿混凝土樓板或混凝土、砌塊墻體或輕質防火分隔墻體時,其防火封堵應發泡磚時,應輔以有機堵料如防火密封膠或防b)槽盒內部應采用有機堵料如防火泥、防火密封膠或防火泡沫等封堵。c)當采用防火板封堵且防火封堵組件本身采用防火涂料處理。樓板上不能承受荷載的貫穿防8監測與監控8.1.1建筑內供配電系統的設計應整體考慮電氣火災防護要求,防止由于過電流故障、過電壓故障、置,合理配置電氣火災監控系統和消防設備電源監控系統。8.1.2預防電氣火災宜采取電氣火災監控系統與電氣火災防護裝置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總體設防。針對8.2.1電氣防火等級為一級的建筑物應設置電氣火災監控系統,電氣防火等級為二b)剩余電流式電氣火災監控探測器8.2.3采用剩余電流式電氣火災監控探測器時,應滿足下列要求:b)當低壓總進線處線路正常泄漏電流較大時,可設置在總進線柜的出線側;c)當采用干線式供電,干線線路正常泄漏電流較大時,可設置在);b)電氣防火等級為二級的建筑物應能覆蓋所有電纜干線橋架和線槽。8.2.5設置電氣火災監控系統的租售式商場商鋪、批發市場、集貿市場、老年人照料設施、集體宿舍8.2.6通信總線或光纖應選用阻燃型,電氣8.3.1用電設備負荷等級為三級,且存在火災隱患的回路應選擇一種類型的電氣火災防護裝置。8.3.3防火剩余電流動作保護器可設置在下列配::b)儲存可燃物品庫房的照明配電箱的進線側;c)宿舍樓、老年人照料設施、幼兒園等樓層配8.3.4故障電弧保護器可設置在下列配電箱出線回8.3.5電氣防火限流式保護器可設置在下列配電箱b)幼兒園、老年人照料設施、集體宿舍及電8.4.1建筑物(群)設置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時,應設置消防設備電源監控系統。8.4.2消防設備電源監控系統應由現場信息采集裝置、通信網絡和監控主機組成,其應具有監測回路8.4.3電氣防火等級為一級的建筑物,下列部位應設置消防設備電源監控:a)所有消防末端配電(控制)箱內,雙電源切換裝置的電源進線和出8.4.4電氣防火等級為二級的建筑物,下列部位應設置消防設備電源監控:a)消防控制室雙電源切換裝置電源進線 本標準適用于標稱額定電壓1kV及以下的線路與裝置的防火設計,建筑物內中壓電纜的設計也應符A.2規范性引用文件A.3術語和定義注3:根據設計需要聯動設備配電控制箱的具體情況,圖中接點轉換繼電器及開關電源可置于設備配電控制箱內,A.4基本規定A.4.1設計總則A.4.2一般規定A.4.2.1本條明確建筑物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設計原則和步驟。建筑或場所是否需要設置火災自動報警系統不是《火災自動報警消防設計規范》GB50116涵蓋的范圍,應按照《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A.4.2.2一個建筑群內各單體建筑,規模、業態等各不相同,很可能是某個(些)單體需要設置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GB50116的要求設計;另外,如果在一個建筑群中有消防控制室并按控制中心A.4.3火災自動報警系統A.4.3.1《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當建筑物中設有《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所規定的人員密集、可燃物較A.4.3.3建筑物內僅局部設有防火卷簾、擋煙垂壁、自動排煙窗、常開防火門、單個防煙分區的補風機或排煙風機等,且總數不超過6臺設備時,可不設置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僅在相關部位設置火災聯動A.4.3.4本條是針對250米以上超高層建筑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置的加強措施。客房等場所,如能及早發出火災聲警報信號,將有利于縮短人員疏散建筑A類系統。套內廚房間應采用感溫式火災探測器,衛生間可不設置火災探測器。B、C類系統A.4.4消防應急照明及疏散指示標志A.4.4.1持續型消防應急燈具,是指燈具光源在主電源和應急電源工作時均處于點亮狀態的消防應急A.4.4.2公共建筑防火分區面積較小是指:該防火分區設置的消防應急照明燈具及疏散指示標志總數A.4.4.5本條是針對250米以上超高層建筑消防應急照明設置的加強措施。應采用此類疏散指示標志,國家技術標準有明確規定A.4.5消防設施監控A.5建筑電氣防火分級險性、疏散和撲救難度等而確定,主要參考現行國家標準《建筑防火設計規范》GB50016的規定。表12依據建筑物使用性質存在的電氣火災危險性劃分,如:大型3依據建筑物的安全疏散和撲救難度劃分,如:表1列出的主要建筑物或場所電氣防火分級,對應該建筑物消防設備負荷等級。電氣防火分級為一本規程人員密集場所、公眾聚集場所、公共娛樂場所界定參航站樓、體育場館、會堂以及公共娛樂場所,以及其他與所列功能相同或相似的A.6消防設備電源、配電及裝置A.6.1一般規定本條是按建筑物的電氣防火重要性來確定消防設備的用電負A.6.2供電電源A.6.2.1超大城市綜合體是指總建筑面積大于等于10萬㎡,集購物、旅店、展覽、餐飲、文娛、交通A.6.2.2設置應急母排是為了提高消防設備在應急狀態下的供電可靠性。同時,火災時可以方便地切A.6.2.4本條規定了消防用電設備的應急電源的幾種形式。針對建筑物的供電負荷等級按如下要求選獨立于雙重電源以外的市電電源、自備發電機組、大功率蓄電A.6.2.5由市政提供一路常用電源,并設置以柴油機驅動的消防水泵,可滿足消防水泵二級負荷的供A.6.2.6消防應急電源的持續供電時間,應滿足該建筑物內火災時持續使用時間最長的消防設備的用A.6.2.7相鄰防火分區包含同層和上下層相鄰總和。A.6.3.1當低壓供電距離大于400m時,為了保證末端用電設備電壓降控制在合理范圍,通常采取增大A.6.3.2當一路電源失電后自備發電機組立即啟動,可以有效避免因發電機組的啟動時間過長而造成A.6.3.4設置在建筑物內不同樓層或防火分區內的自備發電機房,同一機房內儲油間的總儲油量不應大于1m3。當建筑物內需要設置多個儲油間時A.6.4.1引用現行行業標準《體育建筑電氣設計規范》JGJ354的規定。特別重要場所的應急照明電源A.6.4.4主要考慮有些防火分區并不具備單獨設置EPS的條件,在滿足供配電合理性的前提下,EPS的設置可以考慮同一樓層的相鄰三個防火分區共用一套EPS,不同樓層的垂向相鄰的五個防火分區也可以A.6.5供配電系統A.6.5.1未設置變電所的建筑物,從低壓總配電室至消防設備或消防設備室應采用專用回路配電。A.6.5.2消防配電設備設有明顯標志時,方便操作人員辨識,減少由于誤操作造成的消防電源非正常本條在現行國家標準《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的規定基礎上提高了要求。火災時,應急照明配電線路按防火分區劃分,便于消防設備按區域聯動,減少受災區域對正常區域造成的供電影響。特殊情況下,當線路及配電設備采取加強措施,如線A.6.6配電及裝置A.6.6.4除防火卷簾控制箱、消防排水泵控制箱外,消防用電設備的配電箱和控制箱安裝在機房或配A.7布線系統A.7.1一般規定A.7.1.1本規程電線電纜阻燃級別的選擇按現行國家標準《阻燃和耐火電線電纜通則》GB/T19666的規定,成束敷設時電纜抑制火焰蔓延的能力按現行國家標準《電纜和光纜在火焰條件下的燃燒試驗第規定。電纜燃燒性能等級的選擇應參照《電纜及光纜燃燒性能分級》GB31247A.7.1.2規定了普通電線電纜的使用范圍。本標準中的穿管暗敷,是指采用電線電纜穿金屬管或阻燃A.7.1.3本條強調成束敷設的電線電纜應采用阻燃型。此處的成束敷設指電線電纜在槽盒或梯架上明A.7.1.5根據電纜成束敷設時的火焰垂直蔓延試驗將電纜阻燃類別分為A類、B類、C類和D類,導線阻燃類別分為C類和D類。不同阻燃類別電纜在同一通道中敷設時所允許的非金屬材料總量不同,A類允許通道中允許的非金屬材料總量可按產品檢測報告中的數據件。常用阻燃電線電纜非金屬材料容量計算方法見附A.7.1.67.1.6~8主要是從當建筑物發生火災時,提高人員生命安全角氯乙烯(PVC)就大不相同,鹵素的存在使材質燃燒極不充分,氧指數從聚乙烯的18提高到2由于PVC材質的高發煙率和較高的毒性指數,因此歐美類高鹵型電線電纜使用,代之以低煙無鹵潔凈型電線民用建筑防火設計提供了支持。從防范電氣火災講,A級和B1級的性能優于傳統的低煙無鹵阻燃電線電筑物的使用性質和發生火災時的撲救難度,選擇相應燃燒性能等級的電纜為防火設計提供了更多的選擇。基于上述原則對不同的建筑物采用不同級別電線電纜作了A.7.1.7由于阻燃、耐火電線電纜的特殊性,為了確保其產品質量達到試驗標準所規定的要求,應按A.7.2消防設備配電線路的選擇A.7.2.1消防設備的連續供電時間根據相關專業A.7.2.2行規范沒有針對中高壓電纜的選型及保護措施,根據消防設施供電的可靠性要求及現行產品A.7.2.3在金屬管或金屬線槽表面涂防火涂料的線路保護方法,受到眾多因素的限制(如工藝要求復重新涂刷的,通常是兩三年涂刷一次。鑒于上述原因,本條要求電線電纜自身具有耐火性電干線從一個機房直接進入另一個機房時,也可僅c款中的設備,除防火分區內的疏散照明和燈光疏散指示標志配電支線外,多為火災時一次動本條所指的電線電纜耐火性能均為最低要求,當其它規范標準中有更高要求時,應從A.7.3電線電纜的敷設A.7.3.1線路敷設條件對載流量的影響很大,應根據現行國家標準《低壓電氣裝置第5-52部分:電氣設備的選擇和安裝布線系統》GB/T16895.6的相關規定計算實際載流量,避免線路過熱A.7.3.2除同一回路的單芯電纜可按品字形敷設外,多芯電纜多層敷設對散熱極為不利。導線在槽盒A.7.3.5本條明確了需要進行防火封堵的線路,優先采用金屬材質的線路保護措施,僅當敷設環境對A.7.4.1防火封堵作為被動防火措施,源于火災的經驗教訓,又經過實踐檢驗,對防止火災在建筑物1)應按防火封堵組件的耐火極限測試方法進行測試,且測試結果應經國家有關機構評估認A.8監測與監控A.8.1一般規定8.1.1~2在進行電氣火災防護設計時,首先應明確是設置電氣火災監控系統,還是設探測器,綜合探測剩余電流、故障電弧、線路和裝置的溫升等信A.8.2電氣火災監控系統A.8.2.2電氣火災監控系統的設計宜根據負荷特點和負載工作特性采用復合探測方式,前端宜采用剩探測器用于電氣火災探測時,也可接入電氣火災監控系電氣火災監控系統的構成至少包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