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感考核系列-三、感控案例分析試題及答案_第1頁
院感考核系列-三、感控案例分析試題及答案_第2頁
院感考核系列-三、感控案例分析試題及答案_第3頁
院感考核系列-三、感控案例分析試題及答案_第4頁
院感考核系列-三、感控案例分析試題及答案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院感考核系列-三、感控案例分析試題及答案案例一:女,29歲,剖宮產后第3天出現切口滲液,滲液清亮,無異味,無發熱,無明顯傷口疼痛,檢查見一般情況良好,心肺無異常,見傷口中有少量滲液,敷料潮濕,未見膿性滲出物,傷口周圍無紅腫壓痛及隆起。血WBC及DC正常范圍,CRP正常,滲液標本細菌培養陰性,滲液涂片鏡檢未見明顯白細胞及膿細胞,滲液細菌培養見表皮葡萄球菌生長。剖宮產后切口感染?是由表皮葡萄球菌所致?答:不考慮切口感染,考慮為脂肪液化,可以進一步看看患者是否肥胖。表葡菌考慮為污染。案例二:男,55歲,因重度腦外傷左側額頂部硬膜下血腫2016年7月8日17時急診入院,既往有2型糖尿病10年服藥治療。人院后當晚19時急診手術治療清除血腫,手術后患者仍昏迷,7月11日出現肺部感染,7月18日因咳嗽明顯、排痰困難氣管切開插管,多次痰培養為鮑曼不動桿菌,肺部CT提示雙下肺感染,右側明顯,經過吸痰、抗感染治療后至8月20日肺部感染明顯好轉,但患者仍昏速,不發熱,痰少。體查:深度昏迷,頭部切口愈合好,口腔無白膜,頸軟,雙肺呼吸音略粗,無干濕性啰音,心率70次每分,律齊,腹部平軟無壓痛,肝脾未捫及,假性導尿。血WBC+DC正常,尿常規正常,CRP及PCT均正常,胸片雙肺紋理稍粗,原雙下肺病灶基本吸收,心膈正常。從8月16日連續三次送培養均為PDR-AB。是否存在感染,院內?院外?

感染部位?病原體?答:是,院內感染,術后肺炎,鮑曼不動桿菌。案例三:醫生A某在感染科上班期間,出現發熱,體溫39℃,查體皮膚和黏膜成批出現周身性紅色斑丘疹及皰疹,皮疹呈向心性分布,主要發生在胸、腹、背。查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抗體陽性,診斷為水痘感染。追問病史,該醫生1周前曾治療水痘患兒。請問:該醫生是否發生醫院感染?為什么?答案:屬于醫院感染,該醫生在工作期間治療過水痘患兒,考慮標準預防落實不到位,導致感染了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本次水痘感染是在醫院內獲得的,因此屬于醫院感染。案例四:患者,以“感染性腹瀉”診斷入院,余正常。入院6天,查體口腔黏膜可見乳白色、微高起斑膜,不易拭去,臨床診斷“鵝口瘡”。給予制霉菌素局部涂擦后,較前明顯好轉。請問:該患者是否發生醫院感染?為什么?答案:屬于醫院感染,患者入院就診診斷為感染性腹瀉,感染部位為消化系統;后出現“鵝口瘡”,感染部位為口腔,出現了新的部位感染,本次感染診斷為“鵝口瘡”,屬于醫院感染。案例五:患者7.1入院時為雙側肺炎,痰培養結果為銅綠假單胞菌,入院后治療6天,7.7癥狀較前好轉;7.17患者出現發熱,咳嗽,血常規示白細胞較前升高明顯,查胸片示肺部陰影較前明顯,送檢的痰培養結果變為鮑曼不動桿菌。請問:該患者是否發生醫院感染?為什么?答案:該患者屬于醫院感染,可診斷為下呼吸道感染(肺炎),患者入院時痰培養結果為銅綠假單胞菌,經過治療病情好轉,住院16天后患者出現發熱,咳嗽,血常規示白細胞較前升高明顯,查胸片示肺部陰影較前明顯,后送檢培養出新的病原菌——鮑曼不動桿菌,在原感染已知病原體的基礎上有分離出新的病原體,結合患者癥狀體征都有明顯的變化,應該屬于醫院感染。案例六患者7.1入院時為雙側肺炎,痰培養結果為銅綠假單胞菌,入院后治療6天,7.7癥狀較前好轉;7.10患者出現發熱,咳嗽,血常規示白細胞較前升高明顯,查胸片示肺部陰影較前明顯,送檢的痰培養結果變為鮑曼不動桿菌。請問:該患者是否發生醫院感染?為什么?答案:不屬于,在重復感染時間窗內(14天),如果是相同類型感染,并且DOE在14天RIT內,則不會確認為新發感染,最初的感染日期和RIT保持不變。在RIT期間,相同類型感染中培養的其他病原體被添加到原感染中。案例七:患者,男,20歲,因“左足拇指切割傷”診斷入院。入院后查傷口分泌物,培養表皮葡萄球菌,但患者傷口無紅、腫、熱、痛等臨床表現。請問:該患者是否發生醫院感染?為什么?答案:不屬于醫院感染,開放性創傷指受傷部位的皮膚、粘膜破裂而有開放傷口及外出血并伴有較深組織的損傷。主要包括切割傷、刺傷及撕裂傷等。本例患者開放性傷口培養出表皮葡萄球菌,但無紅腫熱痛炎癥反應,表皮葡萄球群屬于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是皮膚常居菌,考慮為皮膚定植菌,非致病菌。故不屬于醫院感染。案例八:患者,男,45歲,以“肺結核”診斷入院。入院3天后,突然出現發熱,體溫39℃,咳粘液膿性痰,痰量明顯增加,兩肺呼吸音增粗,可聞及散在濕羅音。請問:該患者是否發生醫院感染?為什么?答案:不屬于醫院感染,結核病是由結核分枝桿菌引起的慢性傳染病,可侵及許多臟器,以肺部結核感染最為常見。本例患者的感染癥狀為肺結核的急性發作期表現,故不屬于醫院感染。案例九:患者,男,53歲,因“肝癌”于2019-6-02入院擬肝移植手術。入院時查體無陽性體征。2019-6-03全麻下行“同種異體活體肝移植術”,術后轉入ICU,次日拔除氣管插管,患者病情平穩于6-07轉回肝外病房。轉后病房后患者無咳嗽咳痰,無發熱,病程記錄未提及肺部體征。轉回時送檢痰培養(標本1)于6-11回示陰溝腸桿菌。是否存在感染?感染部位?答:沒有。患者無臨床癥狀及體征的改變,病情平穩,痰培養病原體為定植菌。當患者臨床癥狀穩定,不需要常規送檢痰培養。案例十:患者,男,53歲,因“肝癌”于2019-6-02入院擬肝移植手術。入院時查體無陽性體征。2019-6-03全麻下行“同種異體活體肝移植術”,術后轉入ICU,次日拔除氣管插管,患者病情平穩于6-07轉回肝外病房。轉后病房后患者無咳嗽咳痰,無發熱,病程記錄未提及肺部體征。轉入病房5天后,患者出現黃痰、痰量增多,雙肺聞及濕羅音。再度插管,復查WBC12000(N83%),PCT0.78。取痰培養(標本2),予以哌拉西林/

他唑巴坦治療,緩解不明顯。3天后痰培養(標本2)結果示:銅綠假單胞菌生長,對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藥。是否存在感染?感染部位?答:是醫院感染,符合下呼吸道感染的臨床判斷標準。案例十一:女,28歲,急性闌尾炎穿孔并化膿性腹膜炎手術后4天,低熱,傷口輔料潮濕,換藥時發現傷口有黃色膿液流出,無惡臭,無咳嗽咳痰,大小便正常。體查:一般情況可,心肺無異常,腹平,手術部位輔料潮濕帶黃色,去除輔料見切口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