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成人門急診急性呼吸道感染診治與防控專家共識解讀1
前言ARI預防與控制
成
人
門
急
診
急
性
呼
吸
道
感
染
診
治
與
防
控專家共識解讀2
ARI
的流行病學3ARI的臨床及影像學特征4
ARI
病原體檢測方法>急性呼吸道感染在臨床中極為常見,通常病情較輕、預后良好,但重癥患者的住院率和病死率會顯著升
高。>因此,如何早期識別重癥感染、及時診治及早期預
防,成為重要的臨床問題。>對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學、流行病學、臨床及影
像學特征、病原檢測方法、治療、預防與控制等方
面,基于循證證據,總結出23條建議,供臨床參
考借鑒,以提高醫生對疾病的認識,優化診治及感
控策略和門診就診流程。
成人門急診急性呼吸道感染診治與防控專家共識解讀呼吸系統感染是導致全球死亡人數最多的一類感染。2021年世界疾病負擔研究學會的數據顯示,上呼吸道感染占全球發病率第1位(128億),由于新型冠狀病毒感
染(COVID-19)
大
流
行
,COVID-19
取代卒中成為第2大年齡標化死因,死亡人數
達789萬,下呼吸道感染病死率位居全球第7位(218萬)。急性呼吸道感染指各種病原體引起任何呼吸道癥狀急性發作的臨床急性病(通常病
程不超過21天),主要癥狀包括咳嗽、咳痰、呼吸急促、咽喉痛、流涕。ARI
主要
包括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氣管炎和社區獲得性肺炎,常見致病微生物為病
毒和細菌(含不典型病原體)。>ARI
是我國基層醫療機構中最常見的疾病,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和急性支氣管炎
的基層醫療處方中存在抗菌藥物過度和不恰當的情況。成人門急診急性呼吸道感染診治與防控專家共識解讀ARI的流行病學ARI
的流行病學1.不同季節我們應關注哪些ARI
病原體?推薦意見1:冬春季應重點關注流感病毒、鼻病毒、人偏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COVID-19尚未形成明顯季節流行規律,全年均可發生,以賽冷的冬季較為多見;腺病毒感染通常沒有季節性,但在人員群聚場所、日托中心和醫院病房中應予以關
注:嗜肺軍團菌常見于夏末秋初,其他細菌真菌感染通常無明顯季節性。引起呼吸道感染的病原體構成比例因呼吸道感染類型及肺炎嚴重程度、地理位置、季節、宿主危險因素、疫苗接種率(如肺炎鏈球菌疫苗、流感疫苗)等不同而有所差異。
在ARI
中
,上呼吸道感染占70%~90%,70%-80%由病毒引起,常見病毒主要有流
感病毒、鼻病毒、新型冠狀病毒(以下統稱新冠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
腸道病毒、腺病毒、人偏肺病毒和人感染禽流感病毒等。
成人門急診急性呼吸道感染診治與防控專家共識解讀ARI
的流行病學>上呼吸道感染全年皆可發病,冬春季較多,成人每年可發生2~4次,兒童每年可發及免疫力低下人群有向下呼吸道蔓延可能,導致支氣管炎或肺炎、重癥肺炎甚至膿毒癥,可危及生命。>急性支氣管炎超過60%由病毒引起。引起CAP
的病原體超過100種,包括細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蟲
等,病原體的分布因臨床情況而異,研究表明,CAP
病例得到微生物學確診的占38%~87%。隨著分子
學方法的應用,約1/3的CAP病例中檢測到了呼吸道病毒,雖然檢測到病毒核酸不能完全說明其為致病
病原體,但病毒性肺炎比例在明顯增加。>流感病毒、人偏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好發于冬、春季,鼻病毒常在秋季和暮春引起感染流行,副流感病毒的某些血清型在春季或秋季占主導地位。腸道病毒常在夏季致病,但全年均可檢出。
成人門急診急性呼吸道感染診治與防控專家共識解讀ARI
的流行病學腺病毒感染通常沒有季節性,但可能在人員聚集場所、日托中心和醫院病房
中暴發。當前,新冠病毒感染全年均可發生,以寒冷的冬季較為多見。值得
注意的是,即使上述某些呼吸道病原體感染有典型的季節性流行模式,也可
能受到一些流行病學因素和病原體變異的影響而導致非季節性暴發。隨著新冠病毒的出現,許多傳統的季節性模式已發生改變。例如,在COVID-19
大流行期間,采用防疫措施如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和停課后,
冬季非COVID-19呼吸道感染的發生率明顯降低。隨后出現了非季節性的呼
吸道感染如呼吸道合胞病毒和肺炎支原體感染的流行,部分原因可能是防疫
措施放松和群體免疫力減弱。新冠常態化之后,流感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
流行時間有提前和拖尾現象。
成人門急診急性呼吸道感染診治與防控專家共識解讀ARI
的流行病學嗜肺軍團菌常見于夏末秋初,可能與旅行、居住酒店、園藝等活動相關,在重癥肺炎中檢出率較高。衣原
體和其他細菌性病原體(如肺炎鏈球菌,卡他莫拉菌和流感嗜血桿菌)呼吸道感染全年均可發生,沒有明顯的季節傾向,但由于病毒性呼吸道感染后可繼發細菌感染,因此在寒冷的季節發病率更高。2.近年來我國急性LRI常見病原體有哪些?推薦意見2:急
性LRI包括急性氣管、支氣管炎和肺炎;急性氣管、支氣管炎通常由病毒所致,我國成人CAP
最常見的病原體是肺炎鏈球菌和肺炎支原體,約1/3肺炎支原體感染存在混合感染(病毒細菌);老年惠者中肺炎克伯菌、
銅綠假單胞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相對多見;在重癥CAP
患者中流感病毒、肺炎鏈球菌、腸桿菌目細菌及嗜肺軍團菌多見,且合并感染較多。
成人門急診急性呼吸道感染診治與防控專家共識解讀ARI
的流行病學肺炎鏈球菌和肺炎支原體是引起我國成人CAP
最常見的細菌。近期調查顯示,肺炎支原體已超過肺炎鏈球
菌成為CAP的主要病原體,其他常見的細菌包括流感嗜血桿菌、肺炎克雷伯菌、銅綠假單胞菌、金黃色葡
萄球菌、嗜肺軍團菌、肺炎衣原體和腸桿菌。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于2009-2019年在全國開展的全年齡段ARI
前瞻性監測,共納入231107例患者數
據,其中46.9%為門急診忠者:20.2%診斷為肺炎。引起肺炎的細菌性病原體中肺炎鏈球菌(27.7%)、肺炎
支原體(21.9%)的占比最高,其他依次為流感嗜血桿菌(16.2%)、肺炎克雷伯菌(11.8%)、銅綠假單胞菌
(11.4%)、金黃色葡萄球菌(8.7%)、肺炎衣原體(1.3%)和嗜肺軍團菌(0.5%)。不同年齡段ARI
的病原譜略
有不同,成年患者中肺炎支原體檢出率占18.3%,老年患者中僅占2.5%:而肺炎克雷伯菌、銅綠假單胞菌和
金黃色葡萄球菌在老年患者中檢出率更高。
成人門急診急性呼吸道感染診治與防控專家共識解讀ARI
的流行病學另外,有研究發現27.1%的肺炎支原體陽性患者同時檢測到一種或多種其他耐藥(MRMP)
形勢嚴峻,MRMP
檢出率2018年為74
.43%,2019年為90
.57%,2020年為93
.94%,其中,A2063G突變占MRMP99%
。重
癥CAP患者以細菌和病毒感染為主,且合并感染更為常見,
一項多中心前瞻性研究,自
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納入我國10個地區17家中心275例重癥CAP忠者,病原分離率依次為流感病毒(20.7%)、肺炎鏈球菌(17.6%)腸桿菌(13.1%)、嗜肺軍團菌(11.3%)、肺炎支原體(9.9%)。3.ARI
主要的傳播途徑有哪些?推薦意見3:ARI
病原體主要通過飛沫傳播,也可通過空氣傳播,以及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傳播或接觸受污染的物表間接傳播。近年來
成人門急診急性呼吸道感染診治與防控專家共識解讀越來越多的研究證據支持急性呼吸道病原體經空氣傳播。ARI病原體可以通過以下四種主要的傳播途徑傳播:飛沫傳播、空氣傳播、通過
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傳播、經手接觸受污染的物表間接傳播中。在COVID-19
大流行期間,僅通過飛沫、污染物途徑傳播新冠病毒的觀點并不能
夠解釋在此期間所觀察到的大量超傳播事件的發生。研究表明,新冠病毒及其
他呼吸道病毒在2m范圍內主要通過空氣溶膠傳播,0.2m內的交談或0.5m
的
咳嗽,飛沫傳播才占優勢,通風不良的室內環境增加了空氣傳播風險。4。哪些細菌性ARI
可在人際間傳播或引起聚集性發病?推薦意見4:應警惕肺炎
支原體、百日咳鮑特菌、溶血性鏈球菌(猩紅熱)在人際間傳播或引起聚集性感
染。目前無證據表明軍團菌、肺炎鏈球菌可造成人際間傳播。
成人門急診急性呼吸道感染診治與防控專家共識解讀ARI
的流行病學ARI
的流行病學肺炎支原體、百日咳鮑特菌和溶血性鏈球菌主要在兒童中發病。此外,鼠疫耶爾森菌主要由接觸帶菌動物或者
媒介生物叮咬而感染,腺鼠疫為常見感染類型通常不會人傳人。然而,肺鼠疫具有較強傳染性,可能導致聚集性
病例。炭疽芽孢桿菌主要通過接觸途徑,以皮膚炭疽最為常見,通常散發,但肺炭疽按照甲類傳染病管理,具有潛在人傳人風險。腦膜炎奈瑟菌(又稱為腦膜炎球菌)通過呼吸道傳播引起化膿性腦脊髓膜炎。人感染后大多數表現為鼻咽部帶菌狀
態,只有少數發病,主要臨床表現為急性高熱、頭痛、嘔吐、皮膚和粘膜出血點或瘀斑及頸項強直等腦膜刺激
征,腦脊液呈化膿性改變。該病按照傳播途徑應為呼吸道傳染病,但是由于臨床表現主要累及神經系統,故未
列入推薦意見。白喉也是經典急性呼吸道細菌傳染病,通過廣泛預防接種等措施,我國近十幾年沒有白喉病例
報道,因此未列入推薦意見。軍團菌主要通過環境暴露而感染,無人際傳播證據。肺炎鏈球菌、流感嗜血桿菌
等呼吸道常見細菌感染也可能出現聚集性發病,但未有明確證據表明可以人際間傳播。
成人門急診急性呼吸道感染診治與防控專家共識解讀5.
需警惕哪些跨物種傳播的ARI病原體?推薦意見5:接診ARI患者時應關注跨物種傳播疾病如禽流感、鵡熱等注意詢問動物接觸史(尤其是禽類、野生動物)、旅行史(尤其野外環境)。跨種傳播疾病,即人畜共患病是指可從動物傳播到人類的疾病,其中以ARI為
主要表現的有禽流感、鸚鵡熱、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中東呼吸綜合征等。
其余如Q
熱、鼠疫等,也可跨物種傳播并表現為ARI
(如肺炎),但發生率相對低,且呼吸道為其多種器官受累的表現之一。由于跨種傳播病原體的特殊性,
常規培養通常很難獲得,接診時應仔細詢問禽類或其它動物接觸史,并據此選
擇合適的診斷方法。
成人門急診急性呼吸道感染診治與防控專家共識解讀ARI
的流行病學ARI
的流行病學禽流感由禽流感病毒引起,多在禽類間傳播,少數可感染人類。代表性的有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7N9、H5N1
等,引起迅速進展的重癥肺炎和高病死率。目前人際傳播的報道雖有,但很少。盡早啟動抗流感病毒治療有助于改善預后。呼吸道合胞病毒主要感染人類,但也有報道指出它可以感染其他動物,并在某些密切接觸情況下又由動物傳播給人類,因此也應引起警惕。
成人門急診急性呼吸道感染診治與防控專家共識解讀ARI的臨床及影像學特征1.哪些常見臨床表現應考慮ARI?推薦意見6:若出現流涕、鼻塞、
打噴嚏和咽癢等較輕的癥狀,伴或不伴發熱,應疑似急性
上呼吸道感染。若出現發熱、
咳嗽、咳痰、呼吸急促到嚴重的膿毒癥和呼吸窘迫等,
應疑似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常見癥狀
體征急性上呼吸
道感染流涕、鼻塞、打噴嚏、咽干或咽癢、鼻腔黏膜充血、水腫、分泌物:
咳嗽(出現在流涕和鼻塞之后)、頭痛、扁桃體腫大、咽部輕度充血P,可
雙耳和面部壓力或不適感、結膜炎;伴有頜下淋巴結腫大除流感病毒和新冠病毒感染會引起高熱外,
一般無發熱或僅有低熱、輕度畏寒,可伴有乏力、肌痛等全身癥狀17。若出現咽痛則需注意可能合并細菌感染急性支氣管
炎咳嗽,持續1~3周,可伴有咳黏液痰,呼吸音粗,哮鳴音、干啰音
全身癥狀輕CAP發熱(可有高熱或稻留熱)、咳嗽(干心動過速、呼吸過速、低氧血癥,咳或咳膿痰,偶有血絲痰)、呼吸急促、觸覺震顫增強、叩診濁音、呼吸
胸膜炎性胸痛、寒戰、疲勞、胸悶、
音粗、濕性啰音、鼾音、羊咩音
厭食:重癥可能有低血壓、神志改變、多器官功能障礙(如無尿、皮膚黏膜瘀
斑
等
)國注:ARI為急性呼吸道感染:CAP為社區獲得性肺炎
成人門急診急性呼吸道感染診治與防控專家共識解讀ARI
的臨床及影像學特征表
1A
R
I
常
見
的
臨
床
表
現2.發熱門診主要接診哪些患者?推薦意見7:對于病程短于2周的急性期發熱和(或)呼吸道癥狀或疑似為專染病的患者,推薦前往發熱門診就診。包括疑似ARI
癥狀如咳嗽、痛、鼻伴或不伴發熱;出現ARI癥狀伴近期有流行病學史,包
括呼吸道感染流行季節發病前2周內有類似患者、可疑感染動物接觸史、聚集
性發病、有疫區、牧區、境外旅居史等。發熱門診是自2003年我國爆發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后設立的科室,核心作用
在于針對ARI進行早發現、早報告,早診斷、早隔離和早治療,從而有效的控
制傳染源、預防院內感染和治療發熱忠者。
成人門急診急性呼吸道感染診治與防控專家共識解讀ARI
的臨床及影像學特征ARI
的臨床及影像學特征發熱的患者,根據發熱的持續時間可分為急性發熱(≤2周)與慢性發熱(>2周)。原因
不明的急性發熱期患者,如有鼻塞、咽痛、咳嗽、乏力、肌痛、嗅覺味覺減退和腹
瀉等癥狀時,建議佩戴醫用外科口罩前往發熱門診就診。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出現
上述癥狀患者,即使沒有發熱也建議前往發熱門診就診。慢性發熱、明確的尿路感
染、腸道感染、心內膜炎或血液性疾病甚至惡性腫瘤、風濕熱、自身免疫性疾病、甲亢等非感染所致發熱,不是發熱門診診治對象,但有時候不能明確鑒別時,可以
去發熱門診查,要求患者要做好防控措施。重大傳染病流行期間或急性呼吸道傳染
病高發季節根據疫情防控管理要求,必要時應接診諦查所有發熱病人。醫療機構應
定期共享ARI預警監測數據到相關科室,臨床醫生在進行ARI的診治時,應根據全國
和當地的監測數據充分考慮當前流行的病原體。
成人門急診急性呼吸道感染診治與防控專家共識解讀3.如何通過問診和常規檢驗初步評估ARI
病原體?推薦意見8:出現ARI相關癥狀時,在病毒行期間、聚集性發病或有相關暴露的情況下,需懷疑病毒感染。而
咳黃痰、白細胞、中性粒細胞計數或降鈣素原升高時,則應考慮細菌或合并細
菌感染。在病毒流行或暴發期間(如流感、新冠病毒感染),若患者出現急性呼吸道癥狀、
全身癥狀或慢性疾病發作(如哮喘、COPD
或心力衰竭)等情況,可僅憑臨床判
斷做出診斷。而病毒非流行時,若發生相關密切接觸者,則需考慮該類型病毒
感染可能。同時,詢問流行病學史(如接觸鳥類或農場動物、醉酒、入住酒店
或游輪、旅居史等)有助于判斷某些特定病原體。
成人門急診急性呼吸道感染診治與防控專家共識解讀ARI
的臨床及影像學特征ARI
的臨床及影像學特征病毒感染患者的白細胞計數在病程早期為正?;蚱?,但在病程后期可能升高。其中,新冠病毒感染后常出現淋巴細胞減少。若白細胞計數>15000/uL時,需警惕繼發細菌感
染。細菌感染白細胞總數常出現升高,可伴有核左移。若出現白細胞或血小板減少、新
發血尿素氮和肌酐升高,可能提示結局較差。在CAP忠者中,降鈣素原區分細菌與病毒
感染的準確率為65%~70%:降鈣素原切線值為0.1ug幾時,對鑒別細菌病原體的敏感性為
80.9%(95%C1,75.3%~85.7%)
特異性為51.6%(95%C1,46.6%~56.5%)。較高的降鈣
素原水平與感染細菌(特別是典型細菌)密切正相關。從影像學方面,病毒性肺炎常表現為雙側磨玻璃影或網狀結節影,多分布在支氣管血管
周圍、外帶或下肺區域,嚴重時可伴肺實變影:而細菌性肺炎的影像學則主要表現為肺葉
實變(可提示典型細菌感染)、間質浸潤和/或空洞。
成人門急診急性呼吸道感染診治與防控專家共識解讀ARI
的臨床及影像學特征4,如何識別有重癥化傾向的患者?推薦意見9:長期吸煙者、糖尿病、重要臟器慢性病(如心、肺、肝、腎
等)、惡性腫瘤中晚期患者和免疫缺陷人群(長期服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劑、HIV
感染、官移植患者)是ARI
重
癥化的危險人群。②)氧飽和度(<93%)及常用的早期風險預警評分工具CRB-65、CURB-65
可用于門急診識別非免疫缺陷基
礎的成人重癥ARI高風險惠者。研究表明,65歲以上人群、妊娠期婦女、體重過輕或肥胖、有慢性肺病或心臟病史、長期吸煙以及免疫功
能受損的人群,發生ARI
后轉變為肺炎的風險超過30%~40%。因此,早期識別及評估這類高危人群有助
于降低ARI
重癥化的風險。CRB-65用于預測CAP
患者死亡風險非常具有實用價值。CRB-65評分:意識障礙、呼吸頻率增快(>30次/分)、低血壓(收縮壓<90mmHg
或舒張壓≤60mmHg)、
成人門急診急性呼吸道感染診治與防控專家共識解讀ARI
的臨床及影像學特征年齡≥65歲:每項1分,按照0分、1或2分、3或4分劃分為低、中、高風險組。低風險組絕大多數患者可門
診治療,而中風險組(30d內病死率1%~10%)及高風險組(30d內病死率>10%)則需住院治療。研究表明,
CURB-65和PSI評分同樣可預測CAP
患者死亡風險。qSOFA
用于早期識別存在感染繼發膿毒癥的患者。5.哪些情況推薦行胸部CT
檢查?推薦意見10:當ARI診治中存在以下情況時,建議行胸部CT
檢查:①根據臨床癥狀(持續發熱>39℃、呼吸急促等)和飽和度(<93%)判斷:②X線胸片未見異常但懷疑肺內隱匿部位病變:懷疑特殊病原體感染:④免疫抑制宿主、存在基礎肺部疾病者;
成人門急診急性呼吸道感染診治與防控專家共識解讀ARI
的臨床及影像學特征⑤為評估是否存在肺炎并發癥(如膿胸、胸水等);⑥治療效果不佳。1.臨床癥狀及氧飽和度:急性病程,咳嗽并伴有至少一個新出現的肺部癥狀,發熱>4d、呼吸困難/呼吸急促或氧飽和度降低高度疑診肺炎。老年患者臨床表現可不明顯,當患者出
現意識狀態改變、虛弱、食欲下降等建議完善胸部CT.X線胸片未見異常但懷疑肺內隱匿
部位病變:肥胖患者胸片難以發現異常磨玻璃影等病變胸片無法清晰顯示。3.懷疑特殊病原體感染:流行病學史(群集發病)、接觸史(鳥類、水體等)臨床表現(如咯血)
實驗室檢查(白細胞數正常或下降、淋巴細胞數下降)、常規抗感染治療效果不佳等提示特
殊病原體感染可能,包括非典型病原體(支原體、衣原體、軍團菌等)、分枝桿菌、真菌等
建議完善胸部CT。
成人門急診急性呼吸道感染診治與防控專家共識解讀4.免疫抑制宿主、存在基礎肺部疾病者:免疫抑制宿主容易感染耶氏肺孢子菌、巨細胞病毒等:存在支氣管擴張、囊狀纖維化等肺部病變者容易感染非結核分枝桿菌、曲霉菌、諾卡菌等,且病情進展快,建議疑診肺炎患者盡早行胸部CT.5.評估肺炎并發癥:聽診呼吸音減弱、叩診濁音患者,完善胸部CT
評估膿胸及
炎性胸腔積液等。時行胸部CT。還可用于排除其他可能診斷:胸片所示肺部病
變存在非感染性疾病可能(如腫瘤、肺水腫等)建議完善胸部CT
鑒別。
成人門急診急性呼吸道感染診治與防控專家共識解讀ARI
的臨床及影像學特征ARI
病原體檢測方法ARI
病原體檢測方法1.哪些ARI
患者需要行病原學檢查?推薦意見11:重癥患者、重癥高危人群(如老年人、兒童、孕產婦、免缺
陷人群和有基礎疾病人群)感染者、常規治療無效者、懷特殊病原體感染者、有特定病原體流行病學暴露
史以及社區或醫療機構內出現的聚集性呼吸道感染患者需進行病原學檢查。ARI的病原體復雜,目前沒有一種簡單、快速、廉價的方法能夠明確診斷大部分病原體。而門急診就診的
ARI
忠者以病毒感染為主,通常病情較輕、病程短、可自愈,從衛生經濟學角度考慮,沒有必要對所有門
急診就診的ARI
患者進行病原學檢查。對重癥ARI患者、重癥化高危人群感染者、常規治療無效以及高度懷疑特殊病原體感染的患者進行病原學
檢查是為了及時明確診斷,采取精準的治療策略改善疾病預后,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對有特定病原體流行
病學暴露史以及社區或醫療機構內出現的聚集性呼吸道感染患者進行病原學檢查,有助于早期預檢分診及
時采取有效的防控和治療措施,減少病原體傳播的風險。
成人門急診急性呼吸道感染診治與防控專家共識解讀ARI
病原體檢測方法2.如何選擇病原學檢測方法?推薦意見12:如果在呼吸道病原體流行期間,尤其是病毒感
染時,建議盡可能在起病早期采用基于核酸技術的檢測方法:如果懷疑合并細菌或真菌感
染,應結合傳統病原學檢測(含涂片染色鏡檢和分高培養)、血清學檢測(抗原/抗體檢測)
等方法加以鑒別。對于重癥感染、可疑特殊病原體感染、免疫映陷人群或聚集性感染的
患者在完善常規檢測的同時可選擇mNGS/tNGS
檢測。核酸檢測是目前門急診呼吸道感染病原體檢測的首選方法,具有較高的靈敏性和特異性。現場即時檢測(POCT)
是一種在現場利用便攜式檢測裝置和配套試劑對樣本進行檢測分析
的技術手段。近年來分子POCT
技術快速發展,主要用于同時檢測多種常見的呼吸道病原
體,可減少樣本運輸時間,加速結果回報,便于醫生更快速地做出準確的診斷和治療決
策,從而提高了ARI的治療效果。尤其在呼吸道病原體流行期間,建議優選POCT進行病
原學檢測。
成人門急診急性呼吸道感染診治與防控專家共識解讀ARI
病原體檢測方法痰液或支氣管肺泡灌洗液(BALF)
的細菌、真菌和分枝桿菌培養、分離鑒定等傳統微生物檢測方法是實驗室診斷呼吸道感染病原體的“金標準”,但其敏感性較低,且費時較長。涂片染色鏡檢法(革蘭染色、抗酸染色、免疫熒光染色和墨汁染色等)需與其他檢測方法聯合使用,提高對吸道病原體的檢出率。抗原檢測常用于呼吸道病毒感染的診斷,其特異性較強、操作簡便、耗時短,陽性多數可以明確診斷,但敏感性相對較低,抗原陰性時不能排除該病原感染。時間較長,因而其檢測結果無法判斷與當前感染的相關性,故抗體檢測主要用于回顧性診斷和流行病學調查。另外,非特異性蛋白干擾易出現假陽性,同時對于免疫缺陷宿主,易出現假陰性。血清學檢測方法用于檢測肺部真菌感染時,需結合患者臨床癥狀、體征及其他微生物學指標進行綜合判定。
成人門急診急性呼吸道感染診治與防控專家共識解讀病原微生物宏基因組測序(mNGS)
技術能檢測的病原體種類廣,有助于發現新發突發傳染病和未知病
原體,但價格較高,結果受影響因素較多,且不能
DNA
測序和RNA
測序共檢。靶向測序(tNGS)技術
將靶向捕獲與高通量測序技術相結合,可同時檢測
樣本中上百種常見病原微生物,相較于mNGS,tNGS技術成本較低,可通過逆轉錄技術同時檢測
RNA
病毒,但無法檢測罕見、新發病原體(表2)。分子檢測方
法檢測原理周轉時
間檢測病原譜檢測
成本優點
缺點普通/RT-PCRPCR4-6h針對單個病原靶標,通常
病毒多見低敏感度與特異度
高每個反應只能檢
測一種病原體多重PCR熒光PCR、
微流控技術POCT1~2h可根據需求設計不同數量
病原體靶標,幾個到幾十低
個可同時檢測多種
病原體,快速簡
便,敏感度與特異
度可成本較單靶標高靶向測序(tNGS)超多重PCR擴增/探針
捕獲+高通
量測序12h可根據需求設計不同數量
病原體靶標,200-2000個
左右,可同時覆蓋DNA和RNA:可鑒定細菌、真菌、病毒、寄生蟲及其耐
藥基因、毒力基因等較低靈敏度高、檢測成本低、TAT相對
操作復雜、易污
短、耐藥基因/毒染或假陽性力基因相對穩定宏基因測序
(mNGS)高通量測序24h無預設靶標,可覆蓋20000個以上,可鑒定細菌、
真菌、病毒、寄生蟲:RNA
流程與DNA流程分開高廣覆蓋、無偏倚、
可覆蓋少見病原
體或未知病原體操作復雜、人源/
背景菌污染、報
告解讀困難、耐
藥基因結果不穩
定
成人門急診急性呼吸道感染診治與防控專家共識解讀
ARI
病原體檢測方法表
2
呼吸道病原體分子生物學檢測方法比較ARI
病原體檢測方法由于mNGS/tNGS
技術檢測需要復雜的生物信息學分析,對于數據的處理和解讀需要專業的技術支持,且
費用較高,故不應作為門診ARI
患者常規檢測方法,特別是上呼吸道感染。臨床應用時需注意以下幾點:1)嚴格掌握適應證,在患者已行常規檢驗不能明
確病原體或和病情危重需盡快明確病原學的情況下選擇使用。
成人門急診急性呼吸道感染診治與防控專家共識解讀2)對mNGS
和tNGS
的檢驗結果首先要根據病原體的致病性特征,初步分為致病性微生物、條件致病微生物和定植微生物。條件致病微生物的判斷需
要結合患者的宿主因素、其他實驗室檢查、影像學表現、抗感染藥物用藥
史及治療反應等綜合分析。3)如考慮為急性病毒感染,推薦選擇tNGS,
或在送檢DNA
測序的同時送檢
RNA
測序。3.如何選擇病原學檢測樣本類型?推薦意見13;
成人門急診急性呼吸道感染診治與防控專家共識解讀 ARI
病原體檢測方法②擬診CAP推薦采集深部痰液標本,懷疑細菌性肺炎可同時采集血液標本:@
病情危重或懷疑特殊病原體感染時應同時采集BALF;④如果患者有胸腔積液應采集胸水標本。合格的臨床樣本是呼吸道感染病原體準確檢測的關鍵因素,可用于ARI
病原學
診斷的臨床樣本,包括鼻(口)咽拭子、液、BALF、
胸腔積液等,醫師應結合臨
床初步診斷、常見感染病原體分布特征和檢測方法選擇合適的送檢標本(表3)。五、ARI治療策略
成人門急診急性呼吸道感染診治與防控專家共識解讀
擬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時推薦采集鼻咽拭子或口咽拭子:
擬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時推薦采集鼻咽拭子或口咽拭子:表3
ARI常見病原體檢測標本選擇和檢測項目注:AR1為急性呼吸道感染:BAUF為支氣管肺泡灌洗液:PCR為聚合酶鏈式反應:NGS為高通量測序五
、ARI
治療策略
成人門急診急性呼吸道感染診治與防控專家共識解讀臨床癥狀常見病原體
采集標本
檢測技術上呼吸道感染
H31流感病毒、冠狀病毒、呼
口咽拭子、鼻咽
根據流行情況首先推薦使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拭子
百日咳桿菌等用實時熒光定量PCR、快速
抗原檢測:也可采用多重
PCR或NGS檢測細菌性肺炎推薦顯微鏡檢查和細菌培痰液、BALF
養,也可以進行多種PCR或
肺炎鏈球菌、流感嗜血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卡-
推薦細菌培養,也可以進行血液
血清學檢測(抗原或抗體)、
綠假單胞菌、巴斯德菌屬、軍團菌等
推薦顯微鏡檢查和細菌培胸水
養,也可以進行NGS檢測病毒
性
肺炎流感病毒(A/B)、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副推薦PCR檢測和快速抗原檢流感病毒(1~4型)、人測,也可采用多重PCR或偏肺病毒、冠狀病毒、鼻
N
G
S
檢
測病毒、腸道病毒鼻/口咽拭子、痰支原體、衣原體肺炎支原體、肺炎衣原
液、BAL
F肺炎
體、鸚鵡熱衣原體血液推薦核酸檢測(直接PCR或多重PCR),也可采用NGS
檢測血清學檢測(肺炎支原體抗
體) N
G
S
檢
測
鼻咽拭子、口咽拭子、BALF他莫拉菌、腸桿菌目、銅N
G
S
檢
測擬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時推薦采集鼻咽拭子或口咽拭子:ARI
的抗菌藥物治療策略?推薦意見14:(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和急性支氣管炎,主要為病毒感染,不建議常規抗菌藥物治療。
化膿性扁桃體炎或膿腫,可選用青霉素類、
一代或二代頭孢菌素。(2)門診治療的輕中癥CAP
患者,根據年齡、基礎疾病、有無耐藥菌風聯合大環內酯
類或多西(米諾)環素,也可呼吸諾酮類單藥。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與急性氣管支氣管炎:主要為病毒感染,不建議抗菌藥物治療,如C反應蛋白(CRP)超過40mg/L,可經驗性應用阿莫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
呼吸喹諾酮類或多西(米諾)環素。2.化膿性扁桃體炎、扁桃體周圍膿腫:可由溶血性
鏈球菌和厭菌等引起,常用抗菌藥物包括青霉素、阿莫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
頭孢呋辛、頭孢曲松,不耐受者可選用呼吸喹諾酮類(在未除外分枝桿菌感染時,盡
量選用不覆蓋其感染的藥物,如奈諾沙星)或多西(米諾)環素。
成人門急診急性呼吸道感染診治與防控專家共識解讀擬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時推薦采集鼻咽拭子或口咽拭子:ARI
的抗菌藥物治療策略?推薦意見14:3.CAP:根據患者年齡、基礎疾病、病情嚴重程度、有無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
或銅綠假單
胞菌感染風險進行分層(確定治療場所(門診、住院或住ICU)、評估感染的可能病原體、選擇敏感的抗菌無合并癥,無MRSA或銅綠假單
胞菌感染危險因素*有合并癥推薦方案阿莫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維酸或多西(米諾)環素①阿莫西林/克拉維酸或頭孢菌素聯合大環內酯類或
多西(米諾)環素②呼吸喹諾酮類或奧馬環素單藥治療
成人門急診急性呼吸道感染診治與防控專家共識解讀*危險因素包括近90天內呼吸道分離出MRSA或銅綠假單胞菌、住院史、接受注射抗菌藥
物治療合并癥:慢性心臟、肺、肝或腎臟疾病:糖尿?。壕凭卸荆簮盒阅[瘤:或無脾。
注:MRSA為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藥物。輕中癥CAP門診患者的抗菌藥物推薦見表4。表4社區獲得性肺炎(CAP)門診患者初始經驗治療策略擬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時推薦采集鼻咽拭子或口咽拭子:ARI
的抗菌藥物治療策略?推薦意見14:4.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如患者同時出現呼吸困難加重、痰量增加、痰液粘稠度增加等3種
癥狀,或包括性痰在內的2項指標時,建議抗菌藥物治療。無銅綠假單胞菌感染風險時,可選擇阿奇霉素、頭孢菌素、阿莫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維酸、呼吸喹諾酮類、多西(米諾)環素等。對于有銅綠假單胞菌感染
風險的患者,應選擇具有抗銅綠假單胞菌活性的藥物如B內酰胺類藥物中頭孢哌酮/舒巴坦、頭孢他啶、哌
拉西林/他唑巴坦,喹諾酮類中的左氟沙星、環丙沙星或西他沙星,以及氨基糖苷類藥物:病情較重或耐藥
風險高者,可應用亞胺培南、美羅培南等碳青霉烯類藥物。2、常用病毒性ARI的藥物及方案選擇?推薦意
見15:
成人門急診急性呼吸道感染診治與防控專家共識解讀擬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時推薦采集鼻咽拭子或口咽拭子:ARI
的抗菌藥物治療策略?推薦意見14:①建議確診流感病毒感染患者早期(48h內)進行抗病毒治療,神經氨酸
酶抑制劑和病毒RNA
聚合酶抑制劑對目前流行的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具
有良好的效果和安全性,根據患者情況選擇合適抗病毒藥物。②)建議確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惠者早期進行抗病毒治療,藥物可選擇
先諾特韋/利托那韋、奈瑪特韋/利托那韋、氫澳酸氘瑞米德韋、莫諾拉
韋、來瑞特韋,結合惠者病情選擇合適的抗病毒治療藥物。③除了新型冠狀病毒和流行性感冒病毒,對于非高危人群的呼吸道病毒
感可嘗試予以利巴韋
成人門急診急性呼吸道感染診治與防控專家共識解讀擬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時推薦采集鼻咽拭子或口咽拭子:ARI
的抗菌藥物治療策略?推薦意見14:林抗病毒藥物治療??沽鞲胁《舅幬飳τ陂T診輕癥患者的臨床療效是確定的,且越早使用臨床獲益越大,應盡可能在48h以內啟
動抗流感病毒藥物治療。薈萃分析RCT臨床試驗數據顯示,對于健康的兒童和成人忠者,在流感初期(即
疾病發作后的36-48h內),應用抗病毒藥物可以有效地縮短疾病癥狀持續時間。研究數據表明,對于門診
/社區的輕癥流感患者,任何時間啟動抗病毒治療與不使用抗病毒藥物相比均可以顯著降低住院的風險,但
起病48h內啟動抗病毒治療的較超過48h者降低住院風險更優。目前針對甲型/乙型流感特效抗病毒藥物包括神經氨酸酶抑制劑(NAI)(奧司他韋、扎那米韋.散劑、帕拉米
韋.靜脈)、病毒RNA
聚合酶抑制劑(RdRp)(瑪巴洛沙韋、法維(匹)拉韋)、血細胞凝集素抑制劑(HAI)(阿比多爾)、
成人門急診急性呼吸道感染診治與防控專家共識解讀M2離子通道阻滯劑(金剛烷胺、金剛乙胺)。NAI
是目前常用的抗流感病毒藥物,能選擇性地抑制呼吸道病毒表面神經氨酸酶的活性,阻止子代病毒顆
粒在人體細胞的復制和釋放,對甲型/乙型流感均有效。奧司他韋口服給藥
的生物利用度高,對于初始表現為重癥或病情開始惡化的患者,推薦盡早
開始奧司他韋治療,適用于包括妊娠期婦女和嬰幼兒在內的所有患者。WHO
推薦,在沒有奧司他韋或不能使用的情況下,重癥或疾病進展的患者
建議應用扎那米韋吸入治療,但對扎那米韋及乳糖、牛奶過敏患者禁用。而帕拉米韋可作為奧司他韋及扎那米韋的替代選擇,
一般靜脈給藥,為流感重癥忠者、無法接受吸入或口服神經氨酸酶抑制劑的患者和對其他神經氨酸酶抑制劑療效不佳或產生耐藥的患者提供了新的選擇。
成人門急診急性呼吸道感染診治與防控專家共識解讀
擬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時推薦采集鼻咽拭子或口咽拭子:ARI
的抗菌藥物治療策略?推薦意見14:擬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時推薦采集鼻咽拭子或口咽拭子:ARI
的抗菌藥物治療策略?推薦意見14:瑪巴洛沙韋,是一種帽狀結構依賴性核酸內切酶抑制劑,作為一種前體藥物其本身沒有
活性,口服后在體內代謝為具有抗病毒作用的巴洛沙韋。巴洛沙韋主要是通過抑制帽依
賴性核酸內切酶活性阻斷病毒mRNA合成,早期抑制病毒復制,阻礙流感病毒在人體內
復制和傳播?,敯吐迳稠f是目前獲批的首個單劑量口服抗甲型/乙型流感藥物,研究結果
顯示瑪巴洛沙韋緩解流感癥狀時間與奧司他韋相當,至病毒排毒停止的中位時間較奧司
他韋縮短48h。由于瑪巴洛沙韋對甲流和乙流具有更明確的療效,因此在流感季,對于經驗
性診斷流感未明確亞型的情況下,可使用瑪巴洛沙韋進行抗病毒治療。此外,日本真實
世界研究表明,與奧司他韋相比,瑪巴洛沙韋能減少家庭內(二代)傳播風險,因此對于醫
院學校等聚集性場所具有減少暴發的潛能。法維拉韋(法匹拉韋)是一種新型的RNA聚合
酶抑制劑,作用于病毒的RdRp酶,主要在其他抗流感病毒藥物治療效果不佳時應用。
成人門急診急性呼吸道感染診治與防控專家共識解讀擬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時推薦采集鼻咽拭子或口咽拭子:ARI
的抗菌藥物治療策略?推薦意見14:針對新冠病毒的抗病毒藥物,《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診療方案》(試行第十版)推薦奈瑪特韋
/利托那韋、莫諾拉韋進行抗病毒藥物。美國感染性疾病學會(IDSA)
推薦瑞德西韋、奈瑪
特韋/利托那韋、莫諾拉韋抗病毒藥物。瑞德西韋我國未上市。EPIC-HR
試驗證明了奈瑪
特韋/利托那韋可以將未接種疫苗的門診高危COVID-19
患者的28d住院/病死率風險降低
約
8
9
%
。MOVe-OUT
試驗提示莫諾拉韋可以將未接種疫苗門診高危患者的住院/病死率
降低約30%。此外,先諾特韋/利托那韋、氫溴酸氘瑞米德韋、來瑞特韋是我國自主研發
的抗新被國家藥品監督局批準用于新冠治療。對于鼻病毒、腺病毒、人副流感病毒、人
偏肺病毒、腸道病毒等感染無特效抗病毒藥物。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后,利巴韋林有一
定療效,美國FDA
批準霧化吸入利巴韋林用于治療兒童下呼吸合胞病毒感染,未批準用于
治療成人的下呼吸道感染,鑒于抗病毒藥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成人門急診急性呼吸道感染診治與防控專家共識解讀甲型/乙型流
感病毒神經氫酸酶抑制劑奧司他韋(NAI)75mg/次,2次d,持續5d預防用量:75mg次,1次d.持續7小扎那米韋(吸入噴霧
劑)10mg/次,1次/1h,持續5d;預防用量:10mg次,1次d.持續72帕拉米韋靜脈給藥,300mg/次,靜脈滴注≥30min:
嚴重井發癥,600mg/次,靜脈滴注≥40min,連
用1-5d帽狀結構依賴性核酸瑪巴洛沙韋20~80kg:40mg,單次內切酶抑制劑(CEI)>80kg80mg,單次預防用量同治療劑量(國內尚未獲批)新型冠狀病毒蛋白酶抑制劑
奈瑪特書利托那韋300V100mg次,1次/2h,持續5d生送特書利托那書750100mg/次,1次/12h,持續5dRARp抑制劑
莫諾拉韋800mg/次,1次/12,持續5d氫溴酸知瑞米德韋片第1天,600mg次,1次/12h第2~4天:300mg/次.1次/L2h
擬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時推薦采集鼻咽拭子或口咽拭子:ARI
的抗菌藥物治療策略?推薦意見14:不推薦RSV下呼吸道感染兒童常規應用利巴韋林等抗病毒治療,但免疫抑制(如造血千細胞移植等)患
兒應用利巴韋林可能獲益。呼吸道合胞病轉錄酶抑制劑
利巴韋林靜脈滴注:0.5g次,2次d.持續5d:毒
片劑或膠囊:0.1Sg/次,3次,持續74注:a為《流行性感冒診療方案》2020版、2019IDSA指南推薦在無暴露環境下藥物預防至最后
一次暴露后7天。護理機構流感暴發,2019IDSA
指南推薦抗病毒藥物預防14天,并在機構流感暴發期間確定的最后一例出現癥狀后至少持續7天-5.RdRp
為病毒RNA
聚合酶抑制劑。
成人門急診急性呼吸道感染診治與防控專家共識解讀表
5
呼
吸
道
病
毒
感
染
治
療
常
用
藥
物
介
紹作用機制
藥物
治療病毒擬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時推薦采集鼻咽拭子或口咽拭子:ARI
的抗菌藥物治療策略?推薦意見14:3.在流感流行期間,什么情況可以經驗性使用抗流感病毒治療?推薦意見16:在流感流行期間,對具有流感
樣癥狀的患者合并以下情況時建議盡早(48h內)進行經驗性抗流感病毒治療:重癥肺炎患者;②有重癥流感高危因素和并發癥高風險的患者,包括:存在哮喘、尿病、COPD等慢性病息者、≤2歲兒童
和>65歲老年人、肥胖(BMI>30)、孕婦及產后2周內婦女;③疑似流感的所有住院患者;
成人門急診急性呼吸道感染診治與防控專家共識解讀擬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時推薦采集鼻咽拭子或口咽拭子:ARI
的抗菌藥物治療策略?推薦意見14:④)病情有進展的門診患者:醫務人員、托幼機構及長期護理機構工作者。對于住院/重癥患者,尚缺乏前瞻性RCT
研究驗證抗病毒藥物的使用對于住院患者的生存獲益?;诹鞲?/p>
住院患者的觀察性研究表明,接受抗病毒治療能帶來顯著的臨床獲益。發病后兩天內或入院后盡早開始進
行抗病毒治療,可以有效縮短住院時間,顯著減少轉入ICU、使用有創機械通氣或死亡的風險。與不使用0.70-0.93;p=0.0024),早期(發病2d
內)治療比非早期(發病2天后)治療的生存獲益更大(aOR=0.48:95%C10.41-0.56:p<0-0001)。另有觀察性研究表明,住院患者早期(入院后24h
內)使用抗
病毒藥物可以縮短18%住院時長降低后續機械通氣的發生率(OR=0.66;95%C10.45-0.97,p=0.04)。因此,國內外指南均推薦對于住院/重癥患者或存在流感并發癥高風險的流感樣病例無需等待病原學檢測結果,盡早進行經驗性抗病毒治療,可快速改善臨床癥狀、縮短病程及病毒排毒時間,降低并發癥和病死率,
即使發病時間超過48h的重癥患者依然可以從抗病毒治療中獲益。
成人門急診急性呼吸道感染診治與防控專家共識解讀擬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時推薦采集鼻咽拭子或口咽拭子:ARI
的抗菌藥物治療策略?推薦意見14:4.ARI
使用糖皮質激素的指征和劑量選擇?推薦意見17:不建議對ARI
常規使用糖皮質
激素。但對于重癥新冠感染低氣(氧飽和度<93%、氣合指數<300或Sp0:<97%
且SpOJFi0:≤315mmHg)
患者、及重癥CAP
出現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情況,推薦使
用皮質激素。糖皮質激素具有抗炎、抗休克及調節體液平衡等多重作用,也可直接抑制免疫細胞及炎癥細胞功能口服或吸入激素可明顯改善急性哮喘的癥狀。但對于非哮喘LRI患者,不建議使用糖皮質激素。臨床研究表明,下呼吸道感染的患者使用40mg
潑尼松5d并不能改善癥狀或縮短癥狀持續時長;另一項納入了2264例CAP
患者的薈萃分析發現
糖皮質激素不僅不會使非重癥患者受益,而且會增加高血糖、消化道出血以及乏力
癥狀等糖皮質激素相關不良反應的發生率。
成人門急診急性呼吸道感染診治與防控專家共識解讀擬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時推薦采集鼻咽拭子或口咽拭子:ARI
的抗菌藥物治療策略?推薦意見14: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是一種由多種病因引起的急性彌漫性炎癥性肺損傷,以進行性的呼吸困難、急性低血癥和兩肺浸潤影為特征。對重癥CAP、
新冠肺炎引起的ARDS
患者使用糖皮質激素可獲益。對于發生ARDS
在24h以內的患者,可使用地塞米松20mg/次,1次/d,持
續
5d,后
1
0mg/次,1次/d,
持
續
5d:對于發生在72h內的ARDS
患者,建議甲潑尼龍1mgkgIV/
次,1次/d,持續2周,后逐漸減量。對于ARDS
持續超過14d、
以
及ARDS
繼發于流感的患者,會避免使用糖皮質激素,有限的數據表明,這兩種情況下使用糖皮質激素可能增加病死率。目前關于激素在新冠肺炎治療療效的大樣本隨機臨床對照研究(如RECOVERY
研
究
、CoDEX
研究)均提示糖皮質激素可改善重癥患者的病死率及縮短機械通氣時間。
成人門急診急性呼吸道感染診治與防控專家共識解讀建議對低氣(指尖氣飽和度<93%或和指數<300mmHg)的新冠肺炎患者建議使用地塞米松6mgIV/1
次x10d
或甲潑尼龍40mgIV/1次X10d。對于新冠肺炎合并嚴重低氧血癥的情況,12mg/d
的地塞米松并不能獲得更長的無生命支持存活時間,但也沒有顯著增加膿毒性休克、侵襲性真菌感染等嚴重不良反應;而在不需要吸氧或僅需要簡單吸的患者中,使用較高劑量激素如地塞米松起始劑量20mg/d(5d)
可明顯增加死亡風險。
成人門急診急性呼吸道感染診治與防控專家共識解讀
擬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時推薦采集鼻咽拭子或口咽拭子:ARI
的抗菌藥物治療策略?推薦意見14:ARI
預防與控制ARI
預防與控制1.ARI診療過程中應如何做好感染防控?推薦意見18:在做好標準預防的基礎上,應從飛沫傳播、氣溶膠(空氣)傳播、接觸傳播三個傳播途徑做好
ARI
的感染防控工作。在呼吸道病毒感染的高發季,醫療機構應加強感控管理。對于疫苗可預防ARI,鼓
勵及時接種疫苗,關注當地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感和新冠等呼吸道傳染病的監測數據。加強手衛生,確保
在接觸忠者前后及處理污染物后進行徹底洗手。正確使用個人防護裝備(PPE),包括口罩、手套、護目鏡和
隔離衣等,特別是在處理疑似或確診ARI
忠者時。加強病房、診室通風,確保病房和急診室有良好的空氣
流通,使用高效空氣過濾器減少空氣中病原體的傳播。注意患者隔離和分區,對疑似或確診感染患者進行
隔離,避免交叉感染,使用單間病房或專門區域。加強監測和早期識別,通過積極監測和檢測,快速識別新
冠、流感等病例,建議使用分子檢測技術提高檢測效率。限制訪客和實施嚴格的探視政策,要求訪客佩戴
口罩和進行手衛生。做好醫務人員健康管理,及時接種相關疫苗,降低工作場所的感染風險。
成人門急診急性呼吸道感染診治與防控專家共識解讀 ARI預防與控制2.哪些情況下需要佩戴醫用防護口量?感控措施具體內容備注標準預防手衛生、正確使用個人防護設施、呼吸道/咳嗽禮
儀、醫療廢物管理、生活垃圾管理、預防銳器傷等。注意其普適性預檢分診門診預檢分診、急診預檢分診、病區(房)預檢分診快速診斷運用快速診斷方法盡快明確診斷,如核酸監測、抗原檢測等患者安置隔離收治,疑似患者單間收治,確診患者多人間收治,隔離病區。額外預防措施依據主要傳播途徑正確選擇與使用防護口罩,如醫注意口罩密合性
用外科口罩與醫用防護口罩。與適合性最高級別防護發現新的、原因不明的ARI或傳播途徑不明的ARI
時,采用最高級別的感染防控措施,直至流行狀態
和傳播模式明確注意適應情況環境清潔與消毒ARI診療過程中做好環境清潔與消毒,防止物傳加強培訓人。工程控制建筑布局與流程管理,通風換氣與空氣管理、負壓病房行政控制健全醫院感染管理組織與人員培訓,強調人人都是感控實踐者,提高全員ARI防控意識,及時開展相關培訓。健康監測通過監測急性發熱呼吸道癥狀及時發現患者和醫建立報告制度務人員的疑似ARI者注:ARI為急性呼吸道感染。有關ARI診療時的醫務人員防護用品選用原則及穿脫流程,COVID-19常態化疫情防控醫療器械及環境物體表面消毒方法推薦方案等可結合當時具體情況參考《醫療機構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預防與控制技術指南(第二版)》中相應內容。成人門急診急性呼吸道感染診治與防控專家共識解讀表6
ARI診療過程中常用的十項感染防控措施ARI
預防與控制推薦意見19:醫務人員診治或護理患有經空氣傳播的ARI
,以及可引起大規模暴發的高發病率和病死率的
新發呼吸道感染或新發不明原因疾病的患者時,應佩戴醫用防護口罩,尤其是進行產生氣溶膠操作時。飛
沫傳播和空氣傳播都是由攜帶病原體的飛沫核進行傳播,主要區別在于攜帶病原體飛沫核的大小和在空氣
中停留的時間,前者主要是帶有病原體的飛沫核(>5um),在空氣中短距離(≤1m)移動到易感人群的口、鼻
黏膜或眼結膜等導致的傳播:后者主要指由懸浮于空氣中、能在空氣中遠距離傳播(>1m),并長時間保持
傳染性的飛沫核(≤5um)導致的傳播。大多數ARI
主要以飛沫傳播為主,少部分經空氣/氣溶膠傳播,如cOVID-19和開放性肺結核。因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的《醫院隔離技術規范》(WS/T311-2023)明確規
定,接觸經空氣傳播傳染病患者、近距離(≤1m)
接觸飛沫傳播的傳染病患者或進行產生氣溶膠操作時,應戴醫用防護口罩。
成人門急診急性呼吸道感染診治與防控專家共識解讀氣溶膠的產生可能使醫務人員在短時間內暴露于高濃度的微生物環境中,增加了醫務人員感染風險。研究表明,新冠病毒在通風不良的空間可經氣溶膠傳播,
但其他病原體通過氣溶膠造成傳播的相關流行病學證據相對較少。WHO
推薦
對ARI
患者進行產生氣溶膠操作的醫護人員均應佩戴醫用防護口罩。臨床易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2030中國實心漂白板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低壓電力輸送線設施行業直播電商戰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孕婦裝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前景趨勢與投資研究報告
- 隧道二極管企業制定與實施新質生產力戰略研究報告
- 合成紙行業跨境出海戰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太空保險行業市場現狀供需分析及投資評估規劃分析研究報告
- 車船住宿企業制定與實施新質生產力戰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復合肥料行業市場發展現狀及發展趨勢與投資風險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處方藥行業市場發展分析及前景趨勢與投資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基因治療藥物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制藥廠設備安全培訓
- 糧食工程基礎知識單選題100道及答案解析
- 2024版無人機消防偵察與救援服務合同3篇
- 《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對企業財務管理目標的影響實證研究》7600字(論文)
- 天津醫科大學眼科醫院招聘筆試真題2023
- 生物信息安全課件
- 《助產士的溝通技巧》課件
- 【MOOC】電視采訪報道-中國傳媒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MOOC答案
- 橙色國潮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剪紙主題
- 2024閥門檢驗和試驗作業指導書
- 餐館廚房經營權承包合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