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版)GBT 39841-2021 超聲波燃氣表_第1頁
(高清版)GBT 39841-2021 超聲波燃氣表_第2頁
(高清版)GBT 39841-2021 超聲波燃氣表_第3頁
(高清版)GBT 39841-2021 超聲波燃氣表_第4頁
(高清版)GBT 39841-2021 超聲波燃氣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75.180.30:91.140.40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IGB/T39841—2021 1 2 23.2符號 5 64.1流量范圍 6 74.3溫度范圍 74.4氣體類別 7 75.1計量特性 75.2結構和材料 5.3防爆性能 5.5可選擇功能或特性 5.6顯示信息 5.8軟件保護 5.9電磁兼容 5.10超聲波(聲學)噪聲干擾 6試驗方法 6.1總則 6.2計量特性 6.3結構和材料 6.4防爆性能 6.6可選擇功能或特性 6.7顯示信息 6.9軟件保護 6.11超聲波(聲學)噪聲干擾 ⅡGB/T39841—20217檢驗規則 7.1型式檢驗 7.2出廠檢驗 8.2運輸與貯存 附錄A(資料性附錄)測試用燃氣 附錄B(規范性附錄)內置氣體溫度或壓力、溫度轉換功能的燃氣表 ⅢGB/T39841—2021本標準按照GB/T1.1—2009給出的規則起草。本標準由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提出。本標準由全國工業過程測量控制和自動化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124)歸口。本標準起草單位:重慶前衛克羅姆表業有限責任公司、重慶前衛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上海工業自動化儀表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市計量檢測科學研究院、重慶市計量質量檢測研究院、遼寧省計量科學研團股份有限公司、遼寧思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威星智能儀表股份有限公司、遼寧航宇星物聯儀表科技有限公司、榮成市宇翔實業有限公司、浙江榮鑫智能儀表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正泰儀器儀表有限責1GB/T39841—2021運輸和貯存等。本標準適用于最大工作壓力不超過50kPa、最大流量不超過160m3/h、準確度等級為1.0級和1.5級的燃氣表。2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GB/T191包裝儲運圖示標志GB/T2410—2008透明塑料透光率和霧度的測定GB/T2423.1—2008電工電子產品環境試驗第2部分:試驗方法試驗A:低溫GB/T2423.2—2008電工電子產品環境試驗第2部分:試驗方法試驗B:高溫GB/T2423.3—2016環境試驗第2部分:試驗方法試驗Cab:恒定濕熱試驗GB/T2423.4—2008電工電子產品環境試驗第2部分:試驗方法試驗Db:交變濕熱(12h+12h循環)GB/T2423.24—2013環境試驗第2部分:試驗方法試驗Sa:模擬地面上的太陽輻射及其試驗導則GB3836.1爆炸性環境第1部分:設備通用要求GB3836.4爆炸性環境第4部分:由本質安全型“i”保護的設備GB3836.8爆炸性環境第8部分:由“n”型保護的設備GB3836.14爆炸性環境第14部分:場所分類爆炸性氣體環境GB/T4208—2017外殼防護等級(IP代碼)GB/T5169.5—2020電工電子產品著火危險試驗第5部分:試驗火焰針焰試驗方法裝置、確認試驗方法和導則GB/T8897.1原電池第1部分:總則GB8897.4原電池第4部分:鋰電池的安全要求GB/T9124.1—2019鋼制管法蘭第1部分:PN系列GB/T9254—2008信息技術設備的無線電騷擾限值和測量方法GB/T9978.1建筑構件耐火試驗方法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10125—2012人造氣氛腐蝕試驗鹽霧試驗GB/T11020—2005固體非金屬材料暴露在火焰源時的燃燒性試驗方法清單GB/T14536.1—2008家用和類似用途電自動控制器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16422.3—2014塑料實驗室光源暴露試驗方法第3部分:熒光紫外燈2GB/T39841—2021度的標識17626.2電磁兼容試驗和測量技術17626.3電磁兼容試驗和測量技術17626.4電磁兼容試驗與測量技術17626.5電磁兼容試驗與測量技術17626.8電磁兼容試驗和測量技術17626.9電磁兼容試驗和測量技術靜電放電抗擾度試驗射頻電磁場輻射抗擾度試驗電快速瞬變脈沖群抗擾度試驗浪涌(沖擊)抗擾度試驗工頻磁場抗擾度試驗脈沖磁場抗擾度試驗30789.3—2014色漆和清漆涂層老化的評價缺陷的數量和大小以及外觀均勻變化程第3部分:生銹等級的評定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3.1.1超聲波燃氣表ultrasonicgasmeter3.1.2實氣distributedgas3.1.3燃氣表的設計工作壓力上限值。3.1.4始動流量startflowrate燃氣表能夠開始連續運行的最低流量。3.1.5最小流量minimumflowrate3.1.6分界流量transitionalflowra3.1.7最大流量maximumflowrate3.1.8燃氣表的示值在短時間內能符合最大允許誤差(MPE)要求,隨后在額定工作條件下仍能保持計量特性的最大流量。3.1.9進行氣體體積換算的規定條件(即基準氣體溫度20℃,標準氣體壓力101325Pa)。3GB/T39841—20213.1.10燃氣表單個脈沖信號所代表的體積量輸出。3.1.11正常工作條件normaloperatingconditions燃氣表工作時的條件:---—不超過最大工作壓力(不論有無氣體流過);--—在流量范圍內;-—在環境溫度和工作介質溫度范圍內;——實氣。3.1.12燃氣表顯示的體積和實際通過燃氣表的體積之差與實際通過燃氣表的體積的百分比,按式(1)計算: (1)式中:E——示值誤差;V———燃氣表顯示的體積,單位為立方米(m3);Vref——實際通過燃氣表的體積,單位為立方米(m3)。3.1.13平均誤差meanerror同一流量下,連續多次測量示值誤差的算術平均值。3.1.14誤差曲線errorcurve平均誤差與對應的實際流量的曲線圖。3.1.15耐久性durability燃氣表經過一段時間的使用,能保持它的計量特性的能力。3.1.16耐久最大允許誤差maximumpermissibleerrorsofendurance在耐久性試驗期間和試驗完成后確定的燃氣表允許示值誤差的極限值。3.1.17任一測試流量點的平均誤差變化。3.1.18密封性externalleaktightness燃氣表中輸送燃氣的構件隔絕大氣的能力。3.1.19污染物contaminants燃氣中會影響燃氣表正常運行的物質。4GB/T39841—2021顯示器display用于顯示記錄的體積或提示信息等內容的裝置。顯示信息index通過顯示窗口觀察到的信息。存儲器memory存儲數據信息的元件。殼體metercase包括外殼在內的整個燃氣表結構件。壓力損失pressureabsorption燃氣表工作時在入口處與出口處之間測得的壓力差。取壓口pressuremeasuringpoint在燃氣表出口能夠直接測量燃氣表出口壓力的測量點。記錄器register由存儲器和顯示器兩部分組成,用于記錄和顯示信息的電子裝置。當燃氣表周圍環境溫度超過預定溫度時,切斷燃氣的閥門。超聲換能器ultrasonictransducer將聲能轉換成電信號和將電信號轉換成聲能的組件。溫度適應性temperatureadaptability燃氣表在規定工作溫度范圍內能保持計量性能的能力。氣體溫度轉換gastemperatureconversion將工作溫度條件下的體積量轉換成基準氣體溫度條件下的體積量。換算公式見式(2): (2)式中:Vb.1——基準氣體溫度條件下的體積,單位為立方米(m3);V.——工作溫度條件下的體積,單位為立方米(m3);Tb———基準氣體溫度293.15K(tb=20℃);T,——測量條件下的工作介質的熱力學溫度(tg+273.15)K。5GB/T39841—20213.1.31氣體壓力、溫度轉換gaspressureandtemperatureconversion將工作壓力、溫度條件下的體積量轉換成標準大氣壓力和基準氣體溫度條件下的體積量。換算公式見式(3): (3)式中:Vb——基準條件下的體積,單位為立方米(m3);Vg——測量條件下的體積,單位為立方米(m3);pb——標準大氣壓力101325Pa;pg——測量條件下的工作介質的絕對壓力,單位為帕斯卡(Pa);Tb——基準氣體溫度293.15K(tb=20℃);Tg———測量條件下的工作介質的熱力學溫度(tg+273.15)K。3.1.32附加裝置additionaldevices在燃氣表上附加的可以實現特定功能的裝置。下列符號適用于本文件見表1。符號名稱單位備注D管道的直徑E示值誤差MPE最大允許誤差最大工作壓力Pa(kPa)標準大氣壓力Pa(kPa)工作介質的絕對壓力Pa(kPa)燃氣表入口處的絕對壓力Pa(kPa)參比標準器處的絕對壓力Pa(kPa)最大流量m3/h最小流量m3/h過載流量m3/h始動流量分界流量m3/h基準氣體溫度Tb=tb+273.15工作介質溫度Tg=tg+273.15環境溫度℃6GB/T39841—2021表1(續)符號名稱單位備注T參比標準器處的熱力學溫度KV燃氣表顯示的體積實際通過燃氣表的體積Vb.基準氣體溫度條件下的體積工作溫度條件下的體積基準條件下的體積測量條件下的體積參比標準器記錄的體積imp或pul脈沖當量輸出L4工作條件4.1流量范圍燃氣表的最大流量值、最小流量上限值、分界流量上限值、始動流量最大值及過載流量值應符合表2的規定。表2流量范圍規格qmin的上限值q.的上限值q、的最大值34546568燃氣表的最小流量值和分界流量值可以比表2所列的最小流量上限值和分界流量上限值小,但是7GB/T39841—2021燃氣表的最小工作環境溫度范圍為-10℃~+40℃,最小貯存溫度范圍為-20℃~+60℃。工作介質溫度范圍不應超出工作環境溫度范圍,且工作介質溫度變化范圍不應小于40K。制造商應聲明工作介質溫度范圍及工作環境溫度范圍。制造商可聲明更寬的工作環境溫度范圍,從-10℃、-25℃或一40℃到+40℃、+55℃或+70℃,或更寬的貯存溫度范圍。燃氣表應符合所聲明溫度范圍的相應要求。志(見5.5.2和5.12.1)。制造商應規定燃氣表適用的氣體類別,見表3。更多的測試燃氣信息參見附錄A。類別代號天然氣液化石油氣空氣無無無表5規定的初始要求。在q?≤q≤qmax流量范圍內,當各流量點的示值誤差值符號相同時,1.5級燃氣表的示值誤差的絕對值不應超過1%;1.0級燃氣表的示值誤差的絕對值不應超過0.6%。5.1.1.2當按照6.2.1.3給出的方法試驗時,平均誤差應符合表4規定的MPE的要求,并且每種測試燃氣在各溫度點的誤差曲線應符合表5規定的要求。如果制造商聲明了更寬的工作環境溫度范圍,應以聲明的極限溫度替代—10℃和+40℃。誤差應在有關條款規定的誤差范圍內。8表4最大允許誤差準確度等級流量qm3/h最大允許誤差MPE初始耐久1.0級Qmin≤q<qq?≤q≤qm1.5級qmin≤g<gq.≤q≤gm表5誤差曲線準確度等級流量qm3/h平均誤差最大值與最小值之差初始耐久1.0級Qmin≤q<qq?≤q≤gm1.5級qmin≤q<qq?≤q≤qmax5.1.2.1所有測試氣體(包括以空氣為介質)的誤差曲線應符合表5規定的初始要求,燃氣和空氣平均誤差偏移應符合表6的要求。5.1.2.2如果燃氣表符合5.1.2.1的要求,后續試表6燃氣和空氣平均誤差偏移流量qm3/h最大平均誤差偏移1.0級1.5級Qmin≤q<qq?≤q≤qmax用空氣為介質,以qmax流經受試燃氣表時,壓力損失應符合表7的要求。表7壓力損失最大允許值qmaxm3/h壓力損失最大允許值Pa初始耐久不帶閥帶閥不帶閥帶閥415100和1604004409GB/T39841—20215.1.4重復性在q?≤q≤qmax范圍內:——1.0級燃氣表每個規定試驗流量點的示值誤差最大值與最小值之差不應大于0.3%;———1.0級:平均誤差應符合表4規定的初始MPE的要求;平均誤差偏移不應超過表4規定的初始MPE的三分之一?!?.5級:平均誤差應符合表4規定的耐久MPE的要求;平均誤差偏移不應超過±2%(q?≤q≤抗污染物試驗后,壓力損失應符合表7規定的耐久壓力損失的要求。在規定的安裝條件下,所有流量點的平均誤差應符合表4規定的初始MPE的要求,并且擾動前后和擾動中,每個流量點的平均誤差偏移應不超過初始MPE的三分之一。如果燃氣表的設計是單方向使用,當氣體反向流動時,顯示器顯示的氣體體積量不應增加或減少(如果安裝有控制閥,應能關閉控制閥);如果增加反向流記錄器并正確連接,燃氣燃氣表在q:下的示值誤差應符合表4規定的q?≤q≤qmax流量范圍的初始MPE的要求。脈動流量試驗項目的流量點和脈動流采波形及單周期開閥時間見表8。脈動流條件下的示值誤差與連續流條件下的示值誤差之差應符合以下要求:a)表8中項目1和項目4不應超過表4中初始MPE的三分之二;b)表8中項目2、3和項目5、6不應超過表4中初始MPE的三分之一。GB/T39841—2021表8脈動流量試驗項目流量點脈動流(方波波形)單周期開閥時間S脈動波形11.05T。開,1.05T。關25.25T。開,5.25T。關310.5T。開,10.5T。關41.05T。開,1.05T。關55.25T。開,5.25Te關610.5T.開,10.5Te關注:Te——采樣周期,單位為秒(s)。采樣周期(T。)不宜超過2s。如果采用更長采樣周期,則制造商應保證在脈動流或不穩定流的情況下不會影響到燃氣表的計量性能。當平均采樣周在-10℃~+40℃或制造商聲明的更寬的工作環境溫度范圍內,燃氣表的示值誤差應符合表4規定的耐久MPE的要求。5.1.13.1在耐久性試驗過程中和完成時,如果受試燃氣表數量為表11中的選擇1,所有燃氣表都應符a)示值誤差應符合表4規定的耐久MPE的要求。b)誤差曲線應符合下列要求:——在q,至qmax范圍內,耐久性試驗前后各流量點的級不應超過±2%。c)壓力損失應符合表7規定的耐久壓力損失的要求。d)密封性應符合5.2.3的要求。5.1.13.2在耐久性試驗過程中和完成時,如果受試燃氣表數量為表11中的選擇2,那么除一臺燃氣表燃氣表的外殼防護等級至少應達到GB/T4208—2017規定的IP54。燃氣表經受壓力為最大工作壓力的1.5倍且不低于35kPa、持續30min的耐壓強度試驗后,殼體的殘余變形不應超過被測量線性尺寸的0.75%,密封性應符合5.2.3的要求。GB/T39841—2021燃氣表在額定工作條件下不應泄漏。當進行密封性試驗時,不應觀察到泄漏發生。燃氣表應能承受120℃高溫15min,殼體不應出現泄漏或明顯變形現象。燃氣表的兩個管接頭的中心線與相對于燃氣表水平面的垂線的夾角應在1°之內。在管接頭的自由端測得的兩個管接頭的中心線間距與中心線額定間距之差,應在±0.5mm之內或在中心線額定間距的±0.25%之內(取其中較大值)。兩個中心線的不平行度的錐度應在1以內。相對于燃氣表的水平面,管接頭自由端的高度差應在2mm之內,或在中心線額定間距的1%之內(取其中較大值)。燃氣表管接頭中心距及螺紋宜符合表9的規定。燃氣表法蘭尺寸應符合GB/T9124.1—2019中PN10的要求。燃氣表法蘭按照GB/T9124.1—2019中PN10執行不表示燃氣表能承受1.0MPa的壓力。規格中心距mm螺紋或法蘭系列一系列二系列三系列一系列二系列三4一6—法蘭法蘭法蘭注:從系列一到系列三表示中心距、螺紋或法蘭為推薦選用,也可由制造商與使用方協商制定。燃氣表的管接頭在經受表10規定的扭矩后:——密封性應符合5.2.3的要求;表10扭矩和彎矩螺紋mm扭矩值N·m彎矩值N·m12345燃氣表的管接頭在經受表10規定的彎矩后:——平均誤差應符合表4規定的耐久MPE的要求;——密封性仍應符合5.2.3的要求;——管接頭的殘余變形不應超過5°。燃氣表在經受振動頻率10Hz~150Hz、峰值加速度20m/s2的連續振動試驗后,密封性應符合5.2.3的要求,平均誤差應符合表4規定的初始MPE的要求。燃氣表在經受耐沖擊試驗后,密封性仍應符合5.2.3的要求。燃氣表在經受耐跌落試驗后,密封性仍應符合5.2.3的要求,平均誤差應符合表4規定的耐久MPE的要求。燃氣表殼體上密封材料失效會引起燃氣外泄的任何部位(例如燃氣表上、下殼結合處,管接頭、取壓口、控制閥及傳感器等連接處),應增加有效的機械密封裝置,其受力構件(如殼體封圈、控制閥及傳感器出線接頭等)宜采用金屬材料或強度性能更優的其他材料,以保證密封的可靠性。燃氣表在經受500h鹽霧試驗后,腐蝕程度不應大于GB/T30789.3—2014表1中的Ri1。GB/T39841—2021燃氣表在經受太陽輻射試驗后,外觀不應發生改變,顯示內容應清晰易讀。燃氣表所有外表面(含觀察窗口)部件的材料均應阻燃。按照GB/T11020—2005的規定,這些材料的易燃性等級應為V-0。在-20℃~+60℃或制造商聲明的更寬的貯存溫度范圍內,燃氣表的示值誤差應符合表4規定的初始MPE的要求。燃氣表在不通電的情況下進行恒定濕熱試驗后,恢復到實驗室環境條件,應能正常工作,且外觀應無銹蝕。燃氣表經受老化試驗后,誤差應符合以下要求:——1.0級:平均誤差應符合表4規定的初始MPE的要求;平均誤差偏移不應超過表4規定的初始MPE的三分之一。-—1.5級:平均誤差應符合表4規定的耐久MPE的要求;平均誤差偏移不應超過±2%(q?≤q≤燃氣表在經受耐外部潮濕性能試驗后應符合以下要求:a)不應有明顯的損壞或信息改變;b)密封性仍符合5.2.3要求;c)內部電路不應有可能影響燃氣表功能特性的腐蝕跡象,外殼保護涂層不應有任何變化;d)誤差應符合以下要求:---1.0級:平均誤差應符合表4規定的初始MPE的要求;平均誤差偏移不應超過表4規定的初始MPE的三分之一;--—1.5級:平均誤差應符合表4規定的耐久MPE的要求;平均誤差偏移不應超過±2%(q≤q≤qmax)。5.3防爆性能如果制造商聲明燃氣表適合在GB3836.14定義的危險區域使用,則燃氣表的設計、構造和標志應符合GB3836.1和GB3836.4或者GB3836.1和GB3836.8的要求,并取得國家授權的防爆質量檢驗機構頒發的防爆合格證書。燃氣表的機械封印應符合以下要求:———燃氣表的構造應使任何能夠影響燃氣表計量性能的機械干擾在燃氣表、檢定封印或保護標志上留下永久性的損壞痕跡;——應能有效保護任何調節燃氣表性能與特性參數的裝置。燃氣表的電子封印應符合以下要求:——只能通過可以更新的口令或代碼,或者用特定的裝置進入;——至少最后一次操作應記錄到存儲器,包括操作的日期、時間和確認該操作的特殊要素;—-—操作記錄在存儲器內應至少保存2年。5.5可選擇功能或特性a)取壓口的最大孔徑為1mm;b)在經受沖擊試驗后,受試燃氣表的密封性應符合5.2.3的要求。如果制造商聲明燃氣表耐650℃高溫,當進行高溫試驗時:a)對于qmax不大于40m3/h的燃氣表,殼體泄漏率不應大于150dm3/h;b)對于qmax不小于65m3/h的燃氣表,殼體泄漏率不應大于450dm3/h。并應按照5.12.1標示。安裝熱切斷閥的燃氣表應符合以下要求:——按照6.6.3b)進行試驗時,熱切斷閥應關閉。如果燃氣表裝有防反向流動裝置,流經燃氣表的反向流量不應大于0.025qmax。例如,對于qmax為6m3/h的燃氣表,反向流量不應大于0.15m3/h。要求見附錄B。當控制閥處于關閉狀態、進氣壓力為4.5kPa~5kPa時,控制閥允許的內泄漏量不應大控制閥在開關4000次后仍能正常開關,密封性仍應符合5.5.6.1.1的要求。如果制造商聲明燃氣表符合5.5.7或5.5.8的要求,則控制閥在經受6.6.7或6.6.8的試驗后,密封GB/T39841—2021性仍應符合5.5.6.1.1的要求。遠傳裝置應具備數據主動上報或被動喚醒功能,實現燃氣表數據與管理系統進行傳輸。傳輸方式可采用有線或無線,采用無線傳輸的發射功率應符合國家有關規定。帶控制閥功能的燃氣表,遠傳裝置應具有控制閥門開關的功能。其中遠程開閥,應通過發遠程開閥指令,現場再進行人工干預方可開閥。實現開關操作之后,燃氣表應返回是否操作成功的提示,并能正確返回控制閥的狀態。預付費控制裝置應具有以下控制功能:a)應正確讀取預購氣量值,并開啟控制閥;b)應具備氣量累加功能,輸入新購氣量后,預付費控制裝置內的剩余氣量應為原剩余氣量與新購氣量的和;c)當預付費控制裝置內的剩余氣量降至設定關閥氣量值時,應能關閉控制閥。當預付費控制裝置建立購氣通訊后,預付費控制裝置應自動將當前氣量交易信息及預付費控制裝置狀態信息等反饋至預付費管理系統,以便查詢。當剩余氣量降至報警氣量值時,預付費控制裝置應有明確的文字、符號或報警等提示。如果附加裝置采用購氣卡片來實現預付費功能,當使用非本預付費控制裝置的購氣卡片時,預付費控制裝置應有明確的誤操作顯示或聲光報警等提示。如果附加裝置采用購氣卡片來實現預付費功能,購氣卡片與讀卡器之間累計讀寫5000次后,購氣卡片與讀卡器仍應能正常工作。階梯計費控制裝置應具有同步燃氣表時鐘為標準時鐘的功能,并應具有返回是否操作成功的提示。階梯計費控制裝置應具有實時設置或接收燃氣表需要執行的階梯價格信息的功能。階梯計費控制裝置應具有設置或接收燃氣表將要執行的階梯價格信息的功能。如果制造商聲明燃氣表耐甲苯/異辛烷,在進行甲苯/異辛烷試驗期間與試驗之前測定的示值誤差值相比變化不應大于3%;耐甲苯/異辛烷試驗后,示值誤差仍應符合表4規定的初始MPE的要求。如果制造商聲明燃氣表耐水蒸氣,在經受7d(168h)低濕度試驗時,示值誤差應符合表4規定的初始MPE的要求;在經受最長42d(1008h)的高濕度試驗期間,與試驗之前測定的示值誤差值相比,變化不應大于3%;耐水蒸氣試驗后,示值誤差仍應符合表4規定的初始MPE的要求。5.6顯示信息燃氣表記錄的累積體積應顯示在顯示器上,并且在非易失性存儲器上的存儲時間不應低于燃氣表壽命,制造商應說明存儲器保持時間。顯示器字母標志字符不應與數字混淆,顯示立方米約數的數字應與其它數字明顯區分,應有一個明顯的小數點符號把兩個數字區分開,并且應有足夠的數字位數確保燃氣表以qmax運行8000h所通過的氣體體積量不至于使顯示器顯示復位。數字位顯示應符合以下要求:a)標準模式的分辨力應符合以下要求:——qmax≤10m3/h,應至少顯示到1dm3;——10m3/h<qmax≤65m3/h,應至少顯示到10dm3;——Qmax>65m3/h,應至少顯示到100dm3。b)測試模式的分辨力應至少顯示到0.1dm3。自檢顯示應首先顯示所有字段,然后所有字段都不顯示,自檢顯示中止后,顯示器應自動恢復顯示實時的體積量。非易失性存儲器至少應每6h刷新一次,并且應符合以下要求:—-—在制造商聲明的極限環境溫度范圍內應可讀;——在制造商聲明的存儲溫度范圍內,沒有電源也能保持數據。燃氣表累積氣體量在使用期間應不能復位重置。GB/T39841—2021如果電池為可更換電池,則應能在不卸下燃氣表的情況下操作電池盒,且更換電池應無需打開任何計量封印。電池應符合GB/T8897.1的要求,鋰電池應符合GB8897.4的要求。燃氣表的設計應使電池泄漏時不會影響燃氣表的結構件。如果采用不可更換電池供電,電池的額定工作壽命不應小于燃氣表的規定使用期限。電壓中斷試驗后,平均誤差偏移不應超出表4規定初始MPE的三分之一?;蚨喾N方式提示當前為低電壓狀態,示值誤差應符合表4規定的初始MPE的要求。5.8軟件保護燃氣表的軟件設計應把無意的、意外甚至有意的誤操作的可能性降至最低,測量結果的顯示應準確無誤。注:軟件控制的燃氣表在功能上常常比較復雜,用戶需要詳細的操作手冊以便正確使用并得到正確的測量結果。示例:用戶根據菜單操作。法制計量相關功能集成在某一級菜單下。如果測量值可能因某操作而丟失,那么應警示用戶,并且在執行此項功能前可以進行另一項操作。應采用封印對法制計量相關軟件進行防護,以防止未經許可的更改、裝載或替換存儲器。在采用機械式封印技術的基礎上,可對有操作系統或是有軟件裝載選項的燃氣表,采取必要技術手段來封印。當軟件存儲在有寫保護的存儲器中(如ROM)時,可相應簡化對技術手段的需求。接口設計要避免用戶用于欺騙性使用的目的。檢查人員決定所有文檔中的命令是否都能接受。確定燃氣表法制計量相關特性并固化在其中的參數應采取封印進行保護,防止未經授權許可的如檢定過程必要,則當前設定的參數應能顯示或打印。的(即不可改變的),另一類是可訪問的(可調參數),由授權的燃氣表用戶進行調整。型式專有參數對同軟件防護措施包括采用機械的、電子的和/或數據加密的封印措施,防止非授權的干涉,且留下干預的證據。如果要修改參數和配置,則應切換開關且破壞封印。5.9電磁兼容燃氣表的設計和制造應使磁場、靜電放電和其它電磁干擾的影響最小,符合5.9.2~5.9.6的要求;如果是交流供電還應符合5.9.7和5.9.8的要求。5.9.2靜電放電抗擾度燃氣表在經受接觸放電6kV,空氣放電8kV的靜電放電試驗后應能正常工作,示值誤差應符合表4規定的初始MPE的要求。5.9.3射頻電磁場輻射抗擾度燃氣表在經受10V/m(80MHz~1GHz)試驗場強的射頻電磁場輻射抗擾度試驗后應能正常工作,示值誤差應符合表4規定的初始MPE的要求。燃氣表在經受磁場強度30A/m、歷時15min的工頻磁場抗擾度試驗后應能正常工作,示值誤差應符合表4規定的初始MPE的要求。燃氣表在經受磁場強度100A/m、歷時15min的脈沖磁場抗擾度試驗后應能正常工作,示值誤差應符合表4規定的初始MPE的要求。在零流量條件下,燃氣表產生的電磁輻射不應超過GB/T9254—2008規定的B級輻射騷擾限值。5.9.7電快速瞬變脈沖群抗擾度交流供電的燃氣表,在電源輸入端口施加電壓峰值2kV(5/50ns,5kHz)的試驗電壓時,燃氣表應能正常工作。交流供電的燃氣表,在電源輸入端口施加線對線1kV、線對地2kV的浪涌試驗電壓時,燃氣表應能正常工作,浪涌(沖擊)抗擾度試驗后再次檢查燃氣表應能正常工作。GB/T39841—2021初始MPE的3倍,平均誤差的偏移不應超過表4規定的初始MPE的三分之一,并無錯誤提示信息。械封印應完好可靠。5.12.1.1燃氣表的銘牌上應至少標示下列信息:b)制造商名稱;d)最大流量qmax(m3/h);e)最小流量qmin(m3/h);f)最大工作壓力pmax(kPa);h)脈沖當量,如imp/(單位)或pul/(單位);j)如果燃氣表適合安裝于無任何防護措施的室外,則還應增加標志“H3”;1)如果燃氣表q.較表2中q,值小,則還應增加標志q.(m3/h)。5.12.1.2燃氣表的標識牌上或說明書中還應標示下列信息:a)執行標準(編號及年代號);b)工作環境溫度范圍(如果超過—10℃~+40℃),例如:tm=—25℃~+40℃;c)工作介質溫度范圍(如果與環境溫度范圍不同),例如:tg=—5℃~+35℃;e)如果燃氣表帶有內置氣體溫度轉換功能,則還應標示基準氣體溫度tb=20℃;壓力pb=101325Pa;g)相關管理機構要求的其他標志。燃氣表應用箭頭清晰永久地標明氣體流向。GB/T39841—2021持清晰易讀。——△L*≤12;——△b*≤6。按照GB/T2410—2008檢查透光率:霧度H≤15%。——制造商的名稱和地址;——正常工作條件;——機械和電磁環境類別;——燃氣表適用于露天場所或封閉場所;——正確操作和使用中特殊情況的說明;——電池壽命;——外殼防護等級。如果燃氣表有標準模式和測試模式,那么標準模式和測試模式的平均誤差之差的絕對值不超過0.3%(q≤q≤qmax)和0.6%(qmim≤q<q),則本標準中后續規定的試驗項目應以測試模式進行,否則本標準中后續規定的試驗項目應以標準模式進行。燃氣表應具有脈沖當量輸出。液溫(如適用)、檢驗介質溫度]相差不應超過1℃?!鄬穸龋?5%~85%。顯示的體積。流經受試燃氣表的最小空氣體積量由制造商規定并經檢測機構認可。GB/T39841—2021量點進行6次測試。計算每個流量點的6次示值誤差(見3.1.12)和6次示值誤差的平均值并記錄。采用4.4規定的燃氣和檢測機構認可的其它燃氣,按照6.2.1.2的方法增加-10℃和+40℃(或制造商聲明的更寬的溫度范圍)溫度進行試驗。本方法適用于燃氣表示值誤差的出廠檢驗。燃氣表應在實驗室環境條件下恒定到實驗室環境溫度,用實驗室環境溫度下的空氣進行示值誤差試驗。使一定體積的空氣(其實際體積用參比標準器測量)流經燃氣表,記錄燃氣表計數器顯示的體積。流經燃氣表的空氣的最小體積量由制造商規定并經有關方面認可。至少試驗2次,其余流量點可只試驗1次(如果出現計算每個流量點的示值誤差和qmax流量點2次示值誤差的差值。按照6.2.1.2和6.2.1.3的方法進行試驗。在使用燃氣作為實驗介質時,應注意試驗安全。用空氣為介質,以qmax流經受試燃氣表,用適當的測量儀器測取壓口與燃氣表管接頭或法蘭端面之間的距離不大于連接管公稱通徑的3倍。連接管的公稱通徑應不小于燃氣表管接頭或法蘭的通徑。取壓孔應垂直于管道軸線,其直徑不小于3mm。按照6.2.1.2的方法進行試驗。加塵試驗裝置(見圖1)由以下部件組成:b)可拆卸螺紋塞,用于加入灰塵;d)30D~45D長度的水平直管,以保證所有灰塵在進入燃氣表之前混合在空氣里;e)宜采用焊接或直口接頭的銅管道,不宜用鋼管道配件,因為灰塵會沾附在螺紋上。也可用檢測機構認可的其它試驗裝置。用試驗盒定期檢查試驗裝置,保證按照上述方法加入20g灰塵時至少有18g灰塵沉淀在試驗盒里。試驗盒安裝在加塵試驗裝置的出口,要保證試驗盒的容積和形狀與受試燃氣表相同,并且在出口處安裝過濾器,以盡量減少通過出口的灰塵。加塵裝置管道通徑D應符合以下要求:——D=15,qmax≤10m3/h;——D=32,10m3/h<qmax≤65m3/h;—-——D=65,qmax>65m3/h。說明:1——燃氣表接頭;2——灰塵入口(螺紋塞);圖4——快速直通閥;5——灰塵出口。1典型加塵試驗裝置6.2.5.2灰塵的規格試驗采用4組不同尺寸的灰塵,每組中95%的灰塵顆粒大小在下列相應尺寸范圍內:a)0μm~100μm:平均大小(50±10)μm;b)100μm~200μm:平均大小(150±10)μm;c)200μm~300μm:平均大小(250±10)μm;d)300μm~400μm:平均大小(350±10)μm。上述每一組灰塵的質量成分應是:——四氧化三鐵(Fe?O?)79%;——三氧化二鐵(Fe?O?)12%;——一氧化硅(SiO)8%;-——油漆殘片1%。6.2.5.3試驗方法受試燃氣表應不少于6只。先按照6.2.1.2進行試驗。然后將燃氣表安裝在加塵試驗裝置上,以空氣為介質在qmax流量下運行5min,完成后停止空氣通過,在加塵試驗裝置的入口加入5g(300μm~400μm)的灰塵,再次讓受試燃氣表以空氣在qmax流量下運行5min。再按照200μm~300μm,100μm~200μm和0μm~100μm的順序,每組5g灰塵重復該過程。再按照6.2.1.2進行試驗。6.2.6安裝的影響先用一根長度至少10D的直管連接燃氣表入口,按照6.2.1.2進行試驗。然后用一根直徑與燃氣表標稱直徑相同,但含有2個90°彎頭,且2個彎頭的平面成直角、間距不超過2D的管道連接到燃氣表的入口,第一個彎頭到燃氣表入口的距離不超過2D,按照6.2.1.2進行試驗。再用一根長度至少10D的直管連接到燃氣表的入口,按照6.2.1.2重復測試燃氣表。6.2.7零流量本試驗在-10℃、+20℃和+40℃溫度下進行。如果制造商聲明了更寬的環境和燃氣溫度范圍,應以制造商聲明的極限溫度替代—10℃和+40℃。使燃氣表內部充滿與大氣壓力相當的空氣,然后將燃氣表的進氣口與出氣口完全密封,記錄燃氣表的示值和存儲器存儲的累積流量。使燃氣表在試驗溫度下穩定,并在試驗溫度下放置24h。再次記錄燃氣表的示值和存儲器存儲的累積流量,比較兩次記錄有無任何變化。在每一個試驗溫度下重復上述試驗過程。6.2.8反向流以qmax反向運行燃氣表至少15min,記錄試驗前后的讀數。6.2.9始動流量用空氣進行試驗,在qs~1.2q、范圍內任選一個流量點,運行0.01m3氣體體積量。6.2.10過載流量按照6.2.1.2的方法在1.2qmax下進行測試。6.2.11脈動流量(不穩定流)將燃氣表設置為標準模式并置于表8的條件下進行試驗,每個項目試驗次數不少于3次,當3次試驗完成后在當前流量點進行1次與該項目等時長的連續流量試驗,全部項目在24h內完成。如果燃氣表標準模式的采樣周期超過2s,試驗時間可以超過24h。單次脈動流量試驗時間一般可按公式(4)計算,sa取值范圍為0.75~1.25,實際可按1.25選取,縮短測試時間。 (4)式中:S——單周期開閥時間,單位為秒(s);Sd———標準偏差;t———試驗時間,單位為秒(s)。6.2.12溫度適應性試驗采用圖2所示的試驗裝置或其他等效試驗方法,在燃氣表最低工作溫度和最高工作溫度兩個溫度下分別進行試驗。試驗時燃氣表處的環境溫度和燃氣表入口處試驗空氣的溫度應一致,彼此間相差不超過2℃。同時,在被檢燃氣表處的實測溫度應保持在設定溫度值的1℃變化范圍之內。在試驗前檢查溫度是否充分穩定,并實測該溫度。每個流量點至少試驗2次;試驗空氣濕度應不造成冷凝。圖2溫度適應性試驗裝置示意圖進行耐久性試驗的燃氣表應符合下列要求:a)當按照6.2.1.2進行試驗時,示值誤差應符合表4規定的初始MPE的要求;b)壓力損失應符合表7規定的初始壓力損失的要求。耐久性試驗所用的燃氣表數量見表11。表11耐久性試驗的燃氣表數量qmaxm3/h選項1選項22.5~103616~16024用空氣檢測受試燃氣表的示值誤差之后,在試驗臺上(如圖3所示)用實氣(如果制造商證明燃氣表的材料對氣體成分不敏感,可以選用空氣)以qmax運行受試燃氣表,運行時間2000h,通氣壓力不超過最大工作壓力。在0.05Vot、0.4Vot、0.7Vto和Vtoe(此處Vot為以qmax運行2000h所通過燃氣表的氣體體積總量)之GB/T39841—2021后,從試驗臺取下燃氣表,使用與檢測初始示值誤差相同的設備和環境條件,按照6.2.1.2的方法再次確定燃氣表的示值誤差,按照6.2.3的方法再次確定壓力損失,按照6.3.3的方法再次確定密封性。在進行每個示值誤差試驗之前,從試驗臺取下燃氣表時,立即通入3m3干燥空氣運蓋上進出氣口避免濕氣進入。為了維持整個回路的新鮮氣體供應,可調節控制閥5,排出約為0.001qmax的氣體;在使用燃氣作為實驗介質時,應注意試驗安全。試驗報告中應記錄試驗氣體的成分。注1:燃氣表的流量通過控制閥3和秒表來調節。注2:氣體經控制閥4進入試驗臺,通過循環風機(或泵)在燃氣表中循環。圖3耐久性試驗裝置示意圖6.3結構和材料按照GB/T4208—2017規定的方法進行試驗(包括電池盒)。用空氣或水逐步對燃氣表殼體加壓到最大工作壓力的1.5倍且不低于35kPa,保持試驗壓力30min,然后解除壓力。確保加壓或減壓速率不超過35kPa/s。用適當測量工具檢查殼體的殘余變形,并按照6.3.3進行試驗,檢查燃氣表的密封性。型式檢驗按照以下方法進行試驗:a)用空氣對燃氣表加壓至2.5kPa,檢查是否有泄漏;b)再用空氣對燃氣表加壓至最大工作壓力的1.5倍且不低于35kPa,檢查是否有泄漏;c)將壓力完全釋放,再用空氣對燃氣表加壓至2.5kPa,再次檢查是否有泄漏。出廠檢驗試驗方法:用空氣對燃氣表加壓至最大工作壓力的1.5倍進行試驗。試驗時選取以下方法之一檢查是否有泄漏發生:—-—按照圖4的方式,持續時間不少于3min,觀察壓力表是否下降;——將燃氣表浸入水中(無控制器部分),至少觀察30s看有無泄漏;354說明:1——穩壓氣源;圖4燃氣表密封性試驗裝置示意圖將燃氣表置于(120±2)℃溫度環境中存放15min,檢查殼體是否出現泄漏或明顯變形現象。為安全起見,在加熱過程中應將燃氣表內的電池取出。采用適當的測量手段和工具進行測量。采用適當的測量手段和工具進行測量。固定燃氣表的殼體,用一個適用的扭矩扳手依次對每個管接頭施加表10規定的扭矩值。扭矩試驗后,按照6.3.3的方法再次檢查燃氣表的密封性,并通過適當測量工具檢查管接頭的殘余扭轉變形。采用不同的燃氣表分別進行側向和前后彎矩試驗。彎矩試驗前,按照6.2.1.2的方法測試q.和qmax下的示值誤差,確保示值誤差符合表4規定的初始用一個管接頭剛性支撐燃氣表(見圖5),朝燃氣表的側向施加表10規定的適當彎矩,持續2min;GB/T39841—2021然后用另一個管接頭支撐燃氣表重復側向彎矩試驗。再用另一個燃氣表,采用兩個管接頭支撐燃氣表,進行前后彎矩試驗。彎矩試驗后,按照6.2.1.2的方法再次測試q,和qmax下的示值誤差;按照6.3.3的方法再次檢查燃氣表的密封性;并通過適當測量工具檢查管接頭的殘余變形。2——前后方向;圖5彎矩試驗示意圖振動試驗前,按照6.2.1.2的方法測試q?和qmax下的示值誤差,確保燃氣表的示值誤差符合表4規定的初始MPE的要求;并按照6.3.3的方法進行試驗,確保燃氣表不泄漏。按照制造商安裝說明書的規定方向安裝(見圖6),用水平夾具將燃氣表固定在振動試驗臺上,在三個互相垂直的軸線上承受正弦振動,其中一個軸線為垂直方向。夾具的夾緊力宜足以固定受試燃氣表,而不引起燃氣表殼體的損壞或變形。以(2±0.1)g的峰值加速度和1oct/min的掃頻速率,在10Hz~150Hz頻率范圍內對燃氣表進行掃頻,在三個互相垂直的軸線上各掃頻20次,位移幅值為0.35mm。振動試驗后,按照6.2.1.2的方法再次測試q?和qmax下的示值誤差;按照6.3.3的方法再次檢查燃氣表的密封性。沖擊試驗前,按照6.3.3的方法進行密封性試驗,確保燃氣表不泄漏。試驗裝置由一個頂部呈半球狀的淬火鋼撞針和一個使撞針能自由滑動的內孔光滑的剛性導管組成(見圖7)。撞針總質量為3kg。撞針頂部有兩種尺寸,一種半徑為1mm,另一種半徑為4mm(見圖8)。1——電荷放大器(用于測量加速度計的輸出);3——燃氣表(垂直方向);3a——燃氣表(前后方向);4——電動振動臺;5——激振器自動控制儀;6——功率放大器(用于放大加速度計的功率)。圖6耐振動試驗裝置示意圖 圖7沖擊試驗裝置示意圖29415GB/T39841—2021415單位為毫米φ37φ37230°±2°R1l說明:圖8沖擊試驗用頂部半球形撞針在試驗過程中分別使用兩種尺寸的撞針,但在同一臺燃氣表的同一試驗區域只進行一次沖擊試驗。如果選擇同一區域用兩種尺寸的撞針進行試驗,應使用兩臺燃氣表分別進行。試驗時將燃氣表固定在堅固底座上,使預定的沖擊試驗區處于水平位置,沖擊試驗區可以是燃氣表殼體的任何區域。將導管的一端置于燃氣表的選定沖擊試驗區上,讓撞針經導管垂直地自由下落在試驗區上。撞針頂部在試驗區上方h(mm)高度落下:a)對于頂部半徑為1mm的撞針,h為100mm,產生3J沖擊能量;b)對于頂部半徑為4mm的撞針,h為175mm,產生5J沖擊能量。試驗后,按照6.3.3的方法再次檢查燃氣表的密封性。跌落試驗前,按照6.2.1.2的方法測試q?和qmax下的示值誤差,確保燃氣表的示值誤差符合表4規定的初始MPE的要求;按照6.3.3的方法進行試驗,確保不泄漏。在無包裝情況下,燃氣表保持直立位置(處于水平平面),按表12規定的跌落高度從靜止狀態垂直跌落到平坦堅硬的水平表面上。注:跌落高度指燃氣表底部至跌落平面的距離。跌落試驗后,按照6.2.1.2的方法再次測試q?和qmax下的示值誤差;按照6.3.3的方法再次檢查燃氣表的密封性。GB/T39841—2021表12跌落高度qmaxm3/h跌落高度m2.5~1016~65100和160按照GB/T10125—2012中3.2.2規定的方法進行試驗,試驗持續時間為500h。對于qmx不大于表性的零部件(至少包括一個管接頭)。對燃氣表進行目測檢查。按照GB/T2423.24—2013規定的程序進行試驗,條件如下:a)燃氣表處于非工作狀態(不用連接到工作管路上);b)試驗程序A(8h照射和16h黑暗);c)上限溫度55℃;d)持續時間3d(試驗3個循環)。再次對燃氣表進行目測檢查。按照GB/T5169.5—2020規定的方法對燃氣表所有外表面進行燃燒試驗,用火燒邊緣、轉角和外再按照以下方法進行試驗:a)按照GB/T2423.1—2008規定的方法進行低溫試驗,試驗溫度-20℃(或制造商聲明的更低溫度),持續時間3h;b)按照GB/T2423.2—2008規定的方法進行高溫試驗,試驗溫度+60℃(或制造商聲明的更高溫度),持續時間3h。按照GB/T2423.3—2016規定的方法進行試驗,溫度(40±2)℃、相對濕度(93±3)%、持續時間GB/T39841—202148h。按照6.2.1.2的方法測試q,和qmax下的示值誤差。將燃氣表置于表13給出的任一個溫度下,進行相應時間的試驗。試驗溫度按照制造商聲明的溫度而定。表13耐老化試驗溫度和時間溫度℃持續時間d老化試驗結束時,將燃氣表緩慢地恢復到(20±2)℃,速度不超過2℃/h,再次按照6.2.1.2的方法如果制造商規定了不止一個安裝方向,燃氣表應在每一個方向上進行試驗。在制造商指定的每個安裝方向上試驗燃氣表。按照6.2.1.2的方法測試q.和qmax下的示值誤差。按照GB/T2423.4—2008規定的方法進行試驗,條件如下:a)燃氣表處于正常工作條件下;b)電池對所有電路正常供電;c)上限溫度(如果額定上限溫度不超過40℃,取40℃,如果額定上限溫度高于40℃,取55℃);d)對燃氣表表面水分不采取特別的措施;e)試驗至少2個循環。試驗完成24h后,先按照6.3.3的方法進行密封性試驗,然后按照6.2.1.2的方法測試q.和qmax下的示值誤差。6.4防爆性能由國家授權的防爆檢驗機構按照GB3836.1和GB3836.4或者GB3836.1和GB3836.8規定的方6.5封印通過目視檢查以及制造商提供的方法檢查封印是否符合5.4的要求。6.6可選擇功能或特性用適當測量工具測量取壓口的孔徑。按照6.3.3的方法檢查燃氣表的密封性;然后按順時針方向和逆時針方向,給取壓口施加4N·mGB/T39841—2021落在取壓口的本體直徑外端上;再按照6.3.3的方法重新檢查燃氣表的密封性。6.6.2耐高溫試驗前應取出電池。為了防止出口連接管被燃氣表內部構件分離的冷凝物堵塞,最好用制造商提供的燃氣表空殼體進行試驗。如果這一點不可能做到,則裝置的出口管道應向下傾斜,在排泄閥上游裝安全旋塞去除冷凝物。如果是對燃氣表空殼體進行試驗,要考慮到計量部件的質量。如果有必要,可將與計量部件質量相等的金屬件放在殼體上。試驗過程如下:a)將燃氣表(或燃氣表空殼體)與入口和出口連接管連接起來裝入試驗箱中央部位(見圖9),如果有必要,可使用支架;b)關閉排泄閥之后,用氮氣給燃氣表加壓至10kPa并驗證其密封性;注:10kPa是耐高環境溫度的測試壓力,不是pmuxc)在燃氣表處于氮氣試驗壓力之下,按照GB/T9978.1規定的升溫曲線提高溫度;d)當燃氣表溫度最低處達到650℃時,控制試驗箱的溫度,使溫度保持恒定在650℃,時間為30min。在整個試驗過程中,通過排泄閥將燃氣表內壓力保持在試驗壓力水平上,泄漏率通過連續計量來記錄,測量時間不應超過5min。泄漏率為被測量氮氣的體積除以測量時間的商。1——試驗箱;5——入口;圖9耐高溫試驗裝置示意圖6.6.3熱切斷閥按照下列方法進行試驗:a)將安裝熱切斷閥的燃氣表在(70±1)℃溫度下保持7d;b)將溫度升高至預定值。GB/T39841—20216.6.4防反向流裝置將壓力源經流量測量裝置接至燃氣表的出口,使燃氣表出口處的壓力為2kPa,燃氣表入口與大氣相通,用流量測量裝置測量流經燃氣表的平均反向流量。6.6.5內置氣體溫度或壓力、溫度轉換功能的燃氣表試驗方法見附錄B。6.6.6附加裝置6.6.6.1控制閥6.6.6.1.1密封性按照如下方法之一進行試驗:a)按照圖10連接控制閥及燃氣表,關閉控制閥,將燃氣表進氣口處的壓力調節在4.5kPa~5kPa,檢查控制閥的內泄漏量是否符合5.5.6.1.1的要求;b)任何等效的其他方法。214652——調壓閥;5——附加裝置;圖10控制閥密封性試驗裝置示意圖6.6.6.1.2耐用性將帶控制閥的燃氣表按照以下方法開關4000次,開關速率小于10次/min,然后按以下要求檢查是否符合5.5.6.1.2的要求:a)在—10+2℃或制造商聲明的更低溫度下開關400次;b)在+40_2℃或制造商聲明的更高溫度下開關400次;c)在實驗室環境溫度下開關3200次。以上每個溫度點試驗完成后,按照6.6.6.1.1進行試驗,檢查密封性是否符合5.5.6.1.1的要求。6.6.6.1.3耐腐蝕按照6.6.7、6.6.8進行試驗后,再按照6.6.6.1.1進行試驗,檢查密封性是否符合5.5.6.1.1的要求。使用配套的設備和系統,用制造商聲明的傳輸方式、傳輸距離抄取遠傳裝置中的信息,檢查是否符使用配套的設備和系統輸入燃氣表的編號,對燃氣表進行遠程閥控操作。當進行開閥操作時,應通過發遠程開閥指令,現場再進行人工干預,查看燃氣表是否有打開控制閥的狀態,并且返回開閥操作成返回關閥操作成功的提示,同時是否顯示控制閥狀態為關閉。按照圖11連接附加裝置及燃氣表,V?為設定關閥氣量,并按以下步驟進行試驗:a)首先將預付費控制裝置的剩余氣量清零,向預付費控制裝置輸入氣量V?,預付費控制裝置的剩余氣量顯示應為V?;b)然后向預付費控制裝置輸入氣量V?,預付費控制裝置的剩余氣量顯示應為(V?+V?);c)打開流量調節閥,將流量調節閥調至適當的流量,通氣直至剩余氣量等于V?時,應能關閉控制閥。216475圖11附加裝置功能試驗示意圖售氣系統或預付費控制裝置通訊結束后,通過售氣系統或者讀取購氣卡片中的信息,檢查是否符合GB/T39841—2021按照圖12連接附加裝置及燃氣表,向附加裝置輸入大于報警氣量的氣量,打開流量調節閥,使其在將非本預付費控制裝置的購氣卡片插入或接近預付費控制裝置,檢查是否符合5.5.6.3.3.2的要求。預付費控制裝置進行購氣交易完成時,檢查是否符合5.5.6.3.3.3的要求。將購氣卡片在讀卡器中重復插拔或者靠近遠離(非接觸式)5000次,插拔或靠近遠離(非接觸式)速率小于20次/min,檢查是否符合5.5.6.3.4的要求。使用配套的設備和系統輸入燃氣表編號,對燃氣表進行時間同步的操作,檢查燃氣表是否返回操作成功的提示,同時檢查燃氣表實時時鐘是否與標準時鐘一致。使用配套的設備和系統輸入燃氣表編號,對燃氣表進行階梯價格信息設置操作,檢查燃氣表接收成功之后是否正確存儲階梯價格信息,同時是否能正確地顯示出來。使用配套的設備和系統輸入燃氣表編號,對燃氣表進行階梯價格調價信息的設置操作,檢查燃氣表接收成功之后是否正確存儲調價信息,并在到達設定時間時切換為新的階梯價格,同時是否能正確地顯示出來。耐甲苯/異辛烷試驗前,按照6.2.1.2進行試驗,確保示值誤差符合表4規定的初始MPE的要求。試驗裝置由以下部分組成(見圖12):——燃氣表試驗臺,與大氣相通,配有一臺適用的循環風機(或循環泵)?!鄬穸瓤刂疲兴酆烷y,可提供(65±10)%的相對濕度,相對濕度用濕度計來測量?!軇┨砑印<妆?異辛烷混合物用微型計量泵加入蒸發塔的頂部。蒸發塔底部有擴散板并用小玻璃珠和棉織物(或其他材料)交替層填充,以獲得較大的表面積。蒸發塔用加熱氈圍繞,它產生高溫可提高增發速度。GB/T39841—20212——濕度調節水槽;4——浮子流量計;6——用玻璃珠和棉織物交替層填充、并用加熱氈圍繞的蒸發塔;8——甲苯/異辛烷容器;10——風機;12——循環風機;圖12甲苯/異辛烷試驗裝置示意圖溶劑配比:濃度為3%的含氮混合物,其中甲苯30%,異辛烷70%。如將95.4mL甲苯和346.5mL異辛烷攪拌均勻后(即441.9mL混合物)加入2240L作為載氣的氮氣中,即相當于0.197mL/L的載氣。注:溶劑的實際添加量取決于載氣流量和蒸發塔的內部條件。甲苯/異辛烷混合物滲入蒸發塔中并蒸發,在流量控制下引導載氣流經蒸發塔底部的擴散器,讓溶劑蒸發進入燃氣表循環,不斷供給新鮮溶劑以得到穩定的濃度。甲苯/異辛烷溶劑屬于有毒有害物質,試驗時請妥善處理,應注意試驗安全。只要在連續兩個試驗周期之間或者只要在14d(336h)內記錄體積的偏移小于測量不確定度,就可以認為達到穩定狀態。每7d(168h)從試驗臺上取下燃氣表檢查示值誤差之前,應將燃氣表的進出氣口密封以防止空氣進入。試驗前、試驗中和試驗后應采用同一臺設備檢查燃氣表的示值誤差。試驗過程如下:a)按照圖12連接燃氣表,用濃度為3%的含氮混合物(其中甲苯30%,異辛烷70%)運行燃氣表最長42d(1008h),溫度(20±2)℃,相對濕度(65±10)%,流量不小于0.25qmax。每7d(168h)用空氣按照6.2.1.2的方法檢查示值誤差直到達到穩定狀態。b)再將燃氣表用空氣運行7d(168h),溫度(20±2)℃,相對濕度(65±10)%,流量不小于GB/T39841—2021耐水蒸氣試驗前,按照6.2.1.2進行試驗,確保示值誤差符合表4規定的初始MPE的要將燃氣表接入試驗裝置(見圖13)。試驗裝置為一個封閉循環系統,其中有循環風機(或泵);一個水槽和一個相對濕度為0%~100%的濕度計。水槽中盛放醋酸鉀(H?COOK)飽和溶液,可得到相對濕度20%、溫度20℃的水蒸氣;或放入硫酸氫鉀(KHSO?)飽和溶液,可得到相對濕度86%、溫度20℃的a)用相對濕度小于20%、溫度(20±2)℃的空氣,以不小于0.25qmax的流量運行燃氣表7d(168h)。按照6.2.1.2的方法檢查示值誤差。c)用相對濕度小于20%、溫度(20±2)℃的空氣,以不小于0.25qmax的流量運行燃氣表至少7d(168h)。然后再按照6.2.1.2的方法檢查示值誤差。圖13水蒸氣試驗裝置示意圖目視檢查確認。存儲器保持時間可根據相關部件的數據進行計算,或者根據制造商的相關測試結GB/T39841—2021通過目視檢查和測量進行確認。通過目視檢查進行確認,并使用適宜的測量工具測定各種顯示狀態的時間。如果需要也可按照制造商和檢測機構協商的方法注入測試信號。試驗按照以下程序進行:a)非易失性存儲器的讀?。?)確定讀取非易失性存儲器中體積量的方法,兩次讀數不應有差別。制造商應說明讀取的2)密封進出氣口;3)記錄燃氣表顯示的體積量和非易失性存儲器里的體積量;4)將燃氣表置于制造商聲明的上、下極限環境溫度下至少各3h;b)非易失性存儲器的數據保持:2)立即使燃氣表以qmax流量運行5min;4)將燃氣表在實驗室溫度下至少放置6h;6)重新安裝電池,將當前示值讀數與3)記錄的讀數比較。連續取下和更換電池3次,每次更換電池前應等待5min。將電池更換為電壓可控的電源,該電源電壓設置為制造商規定的最低工作電壓,按照6.2.1.2的方法進行試驗。6.9軟件保護使用適宜的工具(軟件)測定燃氣表軟件狀態。需要時可按照制造商和檢測機構協商的方法進行測試。GB/T39841—20216.10電磁兼容按照GB/T17626.2規定的方法進行試驗,按照6.2.1.2的方法測試燃氣表的示值誤差。6.10.2射頻電磁場輻射抗擾度按照GB/T17626.3規定的方法進行試驗,按照6.2.1.2的方法測試燃氣表的示值誤差。按照GB/T17626.8規定的方法進行試驗,按照6.2.1.2的方法測試燃氣表的示值誤差。按照GB/T17626.9規定的方法進行試驗,按照6.2.1.2的方法測試燃氣表的示值誤差。按照GB/T9254—2008規定的方法測量燃氣表在流量為零時的電磁輻射。6.10.6電快速瞬變脈沖群抗擾度按照GB/T17626.4規定的方法進行試驗,試驗后檢查燃氣表能否正常工作。按照GB/T17626.5規定的方法進行試驗,試驗后檢查燃氣表能否正常工作。6.11超聲波(聲學)噪聲干擾試驗按照以下順序進行:a)在流量為0的情況下對燃氣表進行6.11.2的試驗;b)在流量為qmax的情況下對燃氣表進行6.11.2的試驗;c)在流量為0的情況下對燃氣表進行6.11.3的試驗;d)在流量為qmax的情況下對燃氣表進行6.11.3的試驗。要確保干擾源是一個與燃氣表中超聲波換能器頻率相同的超聲波干擾源,并確保干擾源可以覆蓋燃氣表中超聲波換能器的有效帶寬頻率范圍。使用電子白噪聲源對超聲波換能器在其最大聲輸出時進行無損害驅動。過濾白噪聲源,使其帶通中心頻率與燃氣表超聲波換能器的帶通中心頻率相同。將高通濾波器的頻率設置到不高于使試驗用超聲波換能器的輸出下降到50%的頻率,將低通濾波器的頻率設置到不低于使試驗用超聲波換能器的輸出下降50%的頻率。將兩根直徑22mm長450mm的管道分別連接到燃氣表的進出氣口。將白噪聲源驅動的超聲波換能器輪流放置在盡可能接近燃氣表的每個超聲波換能器處,但不接觸燃氣表,每個位置各放置15min。將白噪聲源驅動的超聲波換能器接觸地放置于兩個外置管道的中間段重復試驗。用可編程信號發生器替代6.11.2的電子白噪聲源在上述白噪聲源最大和最小頻率之間進行連續掃頻。設置信號發生器給出不損害超聲換能器的最大超聲波輸出。使用與燃氣表具有相同頻率的超聲換能器,在頻率范圍內重復掃描至少15min,每一種掃頻速率至少應掃描整個試驗頻譜5次。掃頻速率分為1次/min,2次/min,3次/min,4次/min和5次將兩根直徑22mm長450mm的管道分別連接到燃氣表進出氣口。將白噪聲源驅動的超聲波換能器輪流放置在盡可能接近燃氣表的每個超聲波換能器處,但不接觸燃氣表,每個位置各放置15min。將白噪聲源驅動的超聲波換能器接觸地放置于兩個外置管道的中間段重復試驗。6.12外觀采用目測檢查法檢查燃氣表的外觀。6.13標志采用目測檢查法檢查燃氣表的標志信息是否完整。采用目測檢查法檢查燃氣表的流向標志。6.13.3標志的耐久性和清晰度試驗采用已使用不少于50h但不超過400h的懸置太陽燈進行照射。太陽燈光源系組合汞弧鎢絲,封于玻璃中,玻璃透射度低于280nm。玻璃殼為圓錐形,內表面鍍銀,形成反射。太陽燈功率在275W~300W之間。將已組裝的銘牌、顯示窗和標志牌樣品置于太陽燈下照射5個周期,每個周期持續8h。被試樣品應置于太陽燈軸線并距底部400mm的地方。環境空氣不受限制,自由流通。在每個暴露周期完成之后(最后一個周期除外),將樣品浸沒于蒸餾水中16h,然后用脫脂棉進行清潔和擦干。按照GB/T16422.3—2014和表14中的參數,將受試燃氣表暴露在人工氣候和人工輻射環境下表14暴露試驗參數試驗周期波長/燈的型號輻照度黑板溫度8h,干燥UV-A340/I型燈0.76W/m2(峰值340nm)4h,冷凝關燈暴露試驗結束后對燃氣表進行目測檢查,銘牌以及任何獨立的數據牌上的所有標記仍應清晰易讀。檢查色差和透光率是否符合5.12.3的要求。41GB/T39841—2021按照GB/T14536.1—2008中附錄A的方法,對正常使用時可接觸到的燃氣表外表面上的所有標志進行耐擦拭試驗。試驗后進行目視檢查。采用目測檢查法檢查燃氣表的附加內容是否符合要求。7檢驗規則7.1型式檢驗有下列情況之一時,應進行型式檢驗:a)燃氣表新產品定型時;c)產品停產一年以上,再恢復生產時;d)國家質量監督機構提出進行型式檢驗時。型式檢驗的檢驗項目見表15。為了加速試驗過程,檢驗機構可與制造商協商供給更多數量的燃氣表。7.2出廠檢驗該型號燃氣表已經按照7.1進行并通過型式檢驗。每臺燃氣表應經制造商的質量檢驗部門檢驗合格,并附有產品合格證方能出廠。出廠檢驗項目見表15。表15檢驗項目一覽表序號檢驗項目型式檢驗出廠檢驗技術要求章條號試驗方法章條號全數檢驗抽樣檢驗1示值誤差——空氣2示值誤差——燃氣3燃氣-空氣關系4壓力損失05重復性6抗污染物性能7安裝的影響8零流量—9反向流始動流量過載流量脈動流量(不穩定流)溫度適應性GB/T39841—2021表15(續)序號檢驗項目型式檢驗出廠檢驗技術要求章條號試驗方法章條號全數檢驗抽樣檢驗耐久性外殼防護等級耐壓強度密封性●耐熱性管接頭和法蘭O耐振動耐沖擊耐跌落 機械密封耐鹽霧耐太陽輻射外表面阻燃性耐貯存溫度耐恒定濕熱—耐老化耐外部潮濕防爆性能封印O取壓口耐高溫熱切斷閥△防反向流裝置△內置氣體溫度轉換功能的燃氣表△內置氣體壓力、溫度轉換功能的燃氣表△附加裝置▲耐甲苯/異辛烷 耐水蒸氣—顯示信息電池軟件保護靜電放電抗擾度射頻電磁場輻射抗擾度43GB/T39841—2021表15(續)序號檢驗項目型式檢驗出廠檢驗技術要求章條號試驗方法章條號全數檢驗抽樣檢驗工頻磁場抗擾度脈沖磁場抗擾度輻射騷擾電快速瞬變脈沖群抗擾度—浪涌(沖擊)抗擾度超聲波(聲學)噪聲干擾 外觀標志目;“—”為不檢項目。8.1包裝燃氣表管接頭上應安裝適當的非密封塞子或蓋,防止運輸和貯存過程中異物進入。包裝箱的圖示標志應符合GB/T191的要求。包裝箱內應裝有產品使用說明書和合格證。8.2運輸與貯存燃氣表應貯存在通風良好、無腐蝕性氣體的環境中,貯存溫度范圍應符合5.2.13的要求。GB/T39841—2021(資料性附錄)A.1總則超聲波燃氣表技術主要設計用于計量第二類燃氣,但也可用于計量其它類別的燃氣。燃氣表的典型設計工作氣體聲速為300m/s~475m/s。天然氣歸于第二類燃氣,目前供應的大部分天然氣由GB/T13611—2018定義在高甲烷組10T和超出燃氣表范圍的一種燃氣是測試燃氣12T-2,其聲速為497m/s(23%的氫含量)。A.2測試燃氣的特性a)聲速范圍;b)衰減范圍;d)密度/相對密度范圍?!曀俜秶骸褡畲螅?00%甲烷(除了12T-2,GB/T13611—2018定義)?!褡?/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