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律啟蒙》全文_第1頁
《聲律啟蒙》全文_第2頁
《聲律啟蒙》全文_第3頁
《聲律啟蒙》全文_第4頁
《聲律啟蒙》全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聲律啟蒙》全文車萬育(1632~1705年),字號為雙亭,號稱鶴田,出生于湖南邵陽。他于康熙年間中甲辰科考中,后擔任兵科給事中。在康熙二年(1663年),他與兄長萬備一同參加湖廣鄉(xiāng)試,次年成為進士,被選拔為庶吉士。他性格剛毅,言辭直率,聲名遠播,其品性純樸,學識淵博。詩詞和對聯(lián)作為中國古代文學的重要形式,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一直流傳至今,并且仍然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古代自私塾開始,幼童們就開始接受這種文學修養(yǎng)的培訓(xùn),對聲調(diào)、音律、格律等方面有著嚴格的要求。因此,一些關(guān)于聲律的著作應(yīng)運而生,而車萬育在清朝康熙年間所著的《聲律啟蒙》就是其中較為代表性的作品之一。《聲律啟蒙》旨在培養(yǎng)兒童應(yīng)對、掌握聲韻格律的啟蒙讀物,從單字對到雙字對、三字對、五字對、七字對再到十一字對,聲韻協(xié)調(diào),言簡意賅,從中獲得語音、詞匯、修辭方面的訓(xùn)練。其逐漸由單字向多字層層遞進,與其他只采用三言、四言句式的作品相比更顯別具一格。這類讀物在啟蒙教育中獨樹一幟,歷久彌新。上卷之一東云比雨,雪對風,晚照對晴空,來鴻對去燕,宿鳥對鳴蟲。注:此處涉及動物對比。關(guān)于鴻,鴻指的是大雁,又稱為鴻雁。《詩經(jīng)》中有“鴻雁于飛”的詩句,曹植在《洛神賦》中寫到“翩若驚鴻,矯若游龍”;陸游在悼念其原配夫人沈宛時寫到“曾是驚鴻照影來”。鴻雁常被用來比喻體態(tài)輕盈的美人。這里再舉兩個與鴻相關(guān)的典故:“鴻雁傳書”:在漢朝時期,蘇武出使匈奴,被單于流放至北海放羊,十年后,漢朝與匈奴和親,但單于仍不讓蘇武回國。蘇武的同行者常惠將蘇武的遭遇密告給了漢使,并通過假裝在一只雁的腳上綁有書信的方式,向單于傳達了蘇武在某個沼澤地區(qū)放羊的情況。單于聽聞后,終于同意讓蘇武回國。自此以后,人們常用鴻雁來比喻書信和傳遞書信的人。“衡陽雁”:范仲淹稱雁為“衡陽雁”的原因在于傳說大雁南飛至衡陽后便不再向南飛,因此被稱為“衡陽雁”。三尺劍,六鈞弓注:指兩種武器,長度和重量相對應(yīng),其中“鈞”是古代重量單位之一,一鈞相當于30斤,六鈞即180斤。比喻強力的弓,如唐代詩人羅隱在《登夏州城樓》中寫到:“好脫儒冠從校尉,一枝長戟六鈞弓”。嶺北對江東,人間清暑殿,天上廣寒宮。注:地理位置。清暑殿位于洛陽宮中,廣寒宮則是神話中月亮中的宮殿。據(jù)東方朔《十洲記》記載,在冬至之后,月宮中的廣寒宮是月亮養(yǎng)魄的地方。唐代詩人鮑溶在《宿水亭》中寫到:“雕楹彩檻壓通波,魚鱗碧幕銜曲玉。夜深星月伴芙蓉,如同在廣寒宮中宿”。兩岸曉煙楊柳綠一園春雨杏花紅注:寫的春天的景色,這句沒什么說的。兩鬢風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煙雨溪邊晚釣之翁注:途次:旅途中住宿的地方。一個是兩鬢風霜,疲于奔命,一個是一蓑煙雨,悠然垂釣,述說的是兩種不同的人生和境界吧!沿對革異對同白叟對黃童注:沿:繼承;革:改變。現(xiàn)在沿和革組成一個詞,即沿革,指事物發(fā)展和變化的過程。白叟:指白發(fā)老人。唐朝韓愈的《元和圣德詩》:“卿士庶人,黃童白叟,踴躍歡呀,失喜噎歐。”宋朝蘇轍的《代三省祭司馬丞相文》:“白叟黃童,織婦耕夫,庶幾休焉,日月以須。”明朝王錂的《尋親記?懲惡》:“白叟休猜,黃童莫覩,違者斷無輕恕。”清朝洪昇的《長生殿?改葬》:“黃童白叟共相扶,盡歡呼,天顏重覩。”清朝陳康祺的《郎潛紀聞》卷十:“按部民保留地方官,例所不許。而賢有司善政所逮,黃童白叟,臥轍攀轅,亦實有出於至誠者。”黃童:幼童。晉葛洪《抱樸子?雜應(yīng)》:“金樓玉堂,白銀為階,五色云為衣,重疊之冠,鋒鋋之劍,從黃童百二十人。”黃童另外還有一個意思是指漢時的黃香,但該意不能用在此處,因為此處是老與少的相對,都是泛稱,而不是專某人。江風對海霧牧子對漁翁注:牧子:指牧童。《唐律?廄庫》:“諸牧畜產(chǎn),準所除外,死失及課不充者,一牧長及牧子,笞三十。”《新五代史?雜傳十七?劉岳》:“《兔園冊》者,鄉(xiāng)校俚儒教田夫牧子之所誦也。”漁翁:指老漁人。唐朝杜甫的《秋興》詩之七:“關(guān)塞極天惟鳥道,江湖滿地一漁翁。”《水滸傳》第一○三回:“五個人一徑搖到那打魚船邊,李俊問道:‘漁翁,有大鯉魚嗎?’”。這里是從事不同職業(yè)的老和少的相對,一個是放牧為生的小童,一個是養(yǎng)魚糊口的老翁。顏巷陋阮途窮冀北對遼東注:顏巷陋:是說孔子的短命弟子顏回的,孔子認為他雖然生活困頓但樂觀豁達,是為賢。在《論語?雍也》中有:“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的句子。本指顏回所居的陋巷,后用以指簡陋的居處。比如唐朝的許渾《李秀才近自涂口遷居新安適枉緘書見寬悲戚因以此答》詩:“顏巷雪深人已去,庾樓花盛客初歸。”明朝朱權(quán)的《卓文君》第一折:“靜守蕓窗,僻居顏巷。”阮途窮:這個是說三國時候的阮籍的,是歷史上有名的的竹林七賢之一。他生性好酒,常常獨自駕著牛車,載著一壇好酒,邊行邊喝,有時前面沒路了,阮籍便痛哭一場,再轉(zhuǎn)向其它道路繼續(xù)前行。一日來到山顛,曾感言:“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典出《晉書?阮籍傳》:“時率意獨駕,不由徑路,車跡所窮,輒慟哭而返。”古詩中一般喻指令人悲哀的陌路。比如唐朝杜甫的《早發(fā)射洪縣南途中作》詩:“茫然阮籍途,更灑楊朱淚。”唐朝賈至的《送王員外赴長沙》詩:“共嘆虞翻狂,同悲阮籍途。”亦省作“阮途”。唐朝羅鄴的《聞友人入越幕因以詩贈》:“正哭阮途歸未得,更聞江筆赴嘉招。”清朝李漁的《閑情偶寄?頤養(yǎng)?行樂》:“奚事哭泣阮途,而為乘槎馭駿者所竊笑哉?”冀北:大致為現(xiàn)在的河北、山西兩省以及遼寧省遼河以西、河南省黃河以北的一片區(qū)域。可以泛指游牧地區(qū)。比如明朝夏完淳的《大哀賦》:“徙帳幕南,空羣冀北。”另外在《左傳?昭公四年》中有:“冀之北土,馬之所生。”《南齊書?王融傳》:“秦西冀北,實多駿驥。”因此也可謂良馬產(chǎn)地,并指人才薈萃之所。遼東:遼河以東的地區(qū),即遼寧省的東部和南部。明朝在現(xiàn)在的遼寧省境內(nèi)設(shè)遼東都指揮使,防守邊境。池中濯足水門外打頭風注:濯足:語出《孟子?離婁上》:“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本謂洗去腳污。后以“濯足”比喻清除世塵,保持高潔。比如晉朝夏侯湛的《東方朔畫贊》:“退不終否,進亦避榮。臨世濯足,希古振纓。”宋朝張孝祥的《水調(diào)歌頭?泛湘江》詞:“濯足夜灘急,晞髮北風涼。”打頭:即頂頭。謂風浪阻礙前進。唐朝李涉的《卻歸巴陵途中走筆寄居知言》詩:“去年臘月來夏口,黑風白浪打頭吼。”宋朝范成大的《泊長沙楚秀亭》詩:“舟行風打頭,陸行泥沒鞍。”元朝薩都剌的《高郵阻風》詩:“離家十日得順水,不卸蒲帆一千里。忽然今日風打頭,寸波寸水逆上流。”梁帝講經(jīng)同泰寺漢皇置酒未央宮梁帝講經(jīng)同泰寺:梁帝指南北朝時期的梁武帝,在位四十八年,是南北朝時期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他以帝王之尊,舍身佛事,成為千古笑談。大通元年(公元527年),他下令在皇宮龐面修建一座寺廟,取名同泰寺。同年三月,梁武帝親赴同泰寺,脫去御服,換上法衣,于是就住在寺里,當起皇帝和尚。一住便是十天,急得臣下沒辦法,只好湊錢捐資同泰寺,價碼達一億萬錢,三請,蕭衍才過足和尚癮,起駕回宮。人是回來了,心還在寺里,以皇帝之尊,恪守過午不食,有時公事忙到過了晌午,就只好以白開水充饑,接著做事。兩年后,也就是中大通元年(公元529)九月十五日,梁武帝在同泰寺里舉行了一次佛教大典四部無遮大會。拜完了佛,他又犯了當和尚的癮,在同泰寺講《涅槃經(jīng)》七日,十一月乙未日,講《般若經(jīng)》七日。這座寺廟原來在南京,已毀。漢皇置酒未央宮:據(jù)《漢書?高帝紀下》記載:“高帝九年冬十月,淮南王、梁王、趙王、楚王朝未央宮,置酒前殿。”未央宮是當時的宮殿名字,如今早已化作風塵。塵慮縈心懶撫七弦綠綺霜華滿鬢羞看百煉青銅注:塵慮:即俗念。唐朝劉禹錫的《游桃源一百韻》:“道芽期日就,塵慮乃冰釋。”金朝元好問的《少林雨中》詩:“重羨禪棲客,都無塵慮侵。”清朝李漁的《憐香伴?狂喜》:“我勸你,左手持螯、右舉觴,把塵慮盡皆滌盪。”綠綺:“綠綺”是漢代著名文人司馬相如彈奏的一張琴。司馬相如原本家境貧寒,徒有四壁,但他的詩賦極有名氣。梁王慕名請他作賦,相如寫了一篇“如玉賦”相贈。此賦詞藻瑰麗,氣韻非凡。梁王極為高興,就以自己收藏的“綠綺”琴回贈。“綠綺”是一張傳世名琴,琴內(nèi)有銘文曰“桐梓合精”,即桐木、梓木結(jié)合的精華。相如得“綠綺”,如獲珍寶。他精湛的琴藝配上“綠綺”絕妙的音色,使“綠綺”琴名噪一時。后來,“綠綺”就成了古琴的別稱。青銅:古人使用的鏡子一般是青銅打造的,所以可以用青銅來代稱古鏡。這種鏡子的表面要經(jīng)常磨,否則照鏡時會由于表面存在劃痕或污垢而模糊不清,古時市井當中有專門以磨鏡為業(yè)的人。古代鏡子除多數(shù)為銅鏡外,秦時有金鏡,漢時有鐵鏡,晉時有銀華鏡,宋元出現(xiàn)有柄可執(zhí)的鏡,清代以后又出現(xiàn)了玻璃鏡。貧對富塞對通野叟對溪童注:野叟:指村野老人。唐朝杜荀鶴的《亂后山居》詩:“野叟并田鉏暮雨,溪禽同石立寒煙。”明朝楊慎的《詞品?寫詞述懷》:“想山翁野叟,正爾高眠。”鬢皤對眉綠齒皓對唇紅注:鬢皤:白色的鬢發(fā)。皤形容白色,比如白發(fā)皤然。眉綠:一種青黑色的顏料。古時女子用以畫眉,把自己的眉兒描畫成青黑色的柳葉形。天浩浩日融融佩劍對彎弓注:浩浩:廣大的。融融:溫暖的半溪流水綠千樹落花紅野渡燕穿楊柳雨芳池魚戲芰荷風注:野渡:荒落之處或村野的渡口。唐朝韋應(yīng)物《滁州西澗》詩:“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