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四年級下冊科學第三單元巖石與土壤測試卷及答案【易錯題】_第1頁
教科版四年級下冊科學第三單元巖石與土壤測試卷及答案【易錯題】_第2頁
教科版四年級下冊科學第三單元巖石與土壤測試卷及答案【易錯題】_第3頁
教科版四年級下冊科學第三單元巖石與土壤測試卷及答案【易錯題】_第4頁
教科版四年級下冊科學第三單元巖石與土壤測試卷及答案【易錯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教科版四年級下冊科學第三單元巖石與土壤測試卷一.選擇題(共10題,共20分)1.下列屬于巖石的是()。A.混凝土B.磚塊C.卵石2.花崗巖是由(

)三種礦物組成的。A.石英、方鉛礦、石膏B.石英、長石、云母C.石墨、方解石、云母3.觀察以下三種巖石發現,()巖石是沒有紋理和分層的。A.B.C.4.下列環境中,最容易找到巖石的是(

)。A.沙漠中B.海岸邊C.草坪上5.人們的生產和生活中廣泛用到巖石和礦物,下面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鐵是從礦物中提煉出來的B.在山上發現有海洋動物化石,說明這些動物原來是生活在山上的C.有些礦物可以用來制藥6.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巖石和礦物能給人類提供能量、建筑等方面的作用B.垃圾能肥沃土壤,將垃圾與土壤混合有利于種植C.土壤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我們應該珍惜和保護土地資源7.我們可以通過觀察礦物碎片的邊緣是否能看見其他物體,來衡量礦物的(

)。A.透明度B.光澤C.條痕8.在觀察巖石和礦物的方法中,錯誤的是(

)。A.刻畫礦物區別礦物的硬度B.用眼睛觀察邊緣推測透明度C.用嘴嘗巖石的味道9.下列巖石中,硬度最高的是(

)。A.砂巖B.大理巖C.花崗巖10.科學課上,我們用手指分別蘸取少量潮濕的沙和黏土,在平放的白紙上涂痕;過一會兒,等沙和黏土變干后把紙豎立起來,比較還留在紙上的沙和黏土的多少。這個實驗是比較黏土和沙的()。A.顆粒大小B.硬度大小C.黏性大小二.填空題(共10題,共66分)1.土壤的形成是一個極其漫長的過程,土壤是由(

)、下層土、(

)和基巖構成的。2.(

)和(

)是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物質,是地球的重要資源。3.(

)對我們人類非常重要,我們吃的許多食物都來自在(

)中生長的(

)。4.巖石和礦物是寶貴的(

),它們不能(

),因此我們要很好的保護。合理利用巖石和礦物。5.巖石的種類繁多,它們的性質也多種多樣,科學家用于辨別與描述巖石的特征有(

)、(

)、(

)、(

)、(

)、(

)、(

)、(

)等。6.所有的巖石都是由(

)組成的,有些由(

)組成,而有些僅由(

)組成。7.地面上死亡的(

)、(

)完全腐爛后,在土壤中形成的黑褐色物質就是(

)。它是植物生長的(

),它越多,土壤越(

)。8.我們要想知道巖石的硬度,可以用(

)、(

)和(

)去刻畫巖石。9.如圖,巖石的硬度分為軟、較軟、較硬、硬,如果不能用指甲刻畫出痕跡,但能用銅鑰匙刻畫出痕跡,它的硬度屬于(

);如果用銅鑰匙、小刀都不能刻畫出痕跡,它的硬度屬于(

)。

10.花崗巖主要由(

)、長石、(

)三種礦物組成,其中硬度最大的是(

)。三.判斷題(共10題,共20分)1.鉛筆芯是用金屬鉛制成的。(

)2.花崗巖經常用做建筑材料。(

)3.巖石和礦物在開采之后就不可能再生了,因此要加大力度開采。(

)4.不同的巖石,形成的原因各不相同。(

)5.黏質土的透氣性和滲水性最好,適合大部分植物的生長。(

)6.辨別礦物的條痕時,可以把礦物放在上釉的瓷板上摩擦,留下的痕跡就是礦物的條痕。(

)7.搜集巖石和礦物,將他們做成標本保存起來,既能豐富知識、開闊眼界,還能增加生活情趣,是一件非常有意義和有趣味的事情。(

)8.巖石雖然種類不同,但硬度都一樣。(

)9.巖石可以在太陽、風、水等作用下轉化成土壤,所以土壤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不需保護。(

)10.人類必須依賴土壤生存,我們應該珍惜土壤,保護土壤不被污染和浪費。(

)四.連線題(共1題,共4分)1.礦物的硬度。能用指甲刻畫出痕跡

硬不能用銅鑰匙刻畫出痕跡,但能用小刀刻畫出痕跡

較硬不能用指甲刻畫出痕跡,但能用銅鑰匙刻畫出痕跡

較軟用銅鑰匙、小刀都不能刻畫出痕跡

軟五.簡答題(共5題,共25分)1.巖石和土壤有什么用途?(各至少三條)2.巖石、沙和黏土各有什么特征?3.土壤會“搬家”嗎?如果會,我們應如何防止它“搬家”?4.人類必須依賴土壤才能生存,我們應該怎樣做才能保護土壤?5.人類哪些行為破壞了土壤?(寫3點)六.綜合題(共3題,共28分)1.根據觀察土壤的活動,完成下列各問題。(1)把土壤倒在一張白紙上,先用__________觀察,再用__________進行仔細觀察。觀察結束后,觸摸過土壤的手一定要洗干凈。(2)把水倒進盛有新鮮土壤的玻璃杯里,用小棒攪拌,觀察到有__________產生,說明土壤中含有空氣。攪拌后靜置一段時間,明顯地看到土壤按顆粒大小先后沉積下來,并分為幾層沉積物,最上面的一層是__________,其次是__________,越到底下,顆粒越粗,而漂浮在水面上的則是動植物的殘體。2.在登山途中,小明檢到了路邊查從里的幾塊小石頭。他借助放大鏡等工具進行了探究,在本子上記錄了以下信息:(1)從上面的信息,可以知道小明是從哪些方面來觀察、探究巖石的?(請至少寫出2個方面)______________。(2)根據以下“常見巖石特征卡片”提供的信息,你認為小明撿到的分別是什么巖石?巖石1:______________巖石2:______________巖石3:______________巖石4:______________(3)為進一步區別巖石1和巖石4,你覺得還可用哪一種什么方法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登山途中,小明撿到了路邊草叢里的幾塊小石頭。他借助放大鏡等工具進行了探究,在本子上記錄了以下信息:巖石1有黑、白等顏色的粗顆粒組成,有的顆粒透明,有光澤;用小刀刻畫無痕跡。巖石2有小卵石等粗顆粒組成,顏色灰灰的,摸起來粗糙,用小刀不能刻畫出痕跡。巖石3由灰色細密顆粒組成,用肉眼可以看出明顯分層,用銅鑰匙敲擊時聲音不清脆,但能刻畫出痕跡。巖石4由黑、白色較粗的顆粒組成,許多顆粒有光澤,銅鑰匙刻畫后有痕跡。(1)從上面的信息中,可以知道小明是從哪些方面來觀察、探究巖石的?(請至少寫出2個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判斷巖石1與巖石4的硬度。巖石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巖石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為進一步區別巖石1和巖石4,你覺得還可用哪一種方法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C2.B3.C4.B5.B6.B7.A8.C9.C10.C二.填空題1.表層土;基巖碎屑2.土壤;巖石3.土壤;土壤;植物4.資源;再生5.顏色;條紋;氣味;顆粒;軟硬;光滑;粗糙;輕重6.礦物;多種礦物;一種礦物7.動物;植物;腐殖質;必需肥料;肥沃8.指甲;銅鑰匙;小刀9.較軟;硬10.石英;云母;石英三.判斷題1.×2.√3.×4.√5.×6.×7.√8.×9.×10.√四.連線題1.五.簡答題1.巖石可以用作建筑材料,可以提煉礦物、用來裝飾和制成藝術品等。土壤是動植物的棲息地,可以固定植物的根系,具有自然肥力,能夠促農作物生長。2.巖石:由礦物組成,星塊狀,在顏色、形狀和硬度等方面有所不同。沙:是由巖石風化后形成的細小顆粒,具有細小、松散的特點,透水性強。黏土:含沙量很少,顆粒微小,具有黏性、可塑性,結合性。3.會,要多種綠色植物,防止水土流失。4.植樹造林、輪作或修耕、修筑梯田、保護植物、保護環境、減少使用化肥、養成良好環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