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一語文測試題一、現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7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古典詩歌以抒情為主流,如果直接抒寫情感,讀者難以感知,故有“圣人立象以盡意”之說。意象不是細節,敘事文學中的細節有時間延續性、空間連貫性,有在一定程度上的寫實性。而意象則不然,意象是把主觀情感趣味寄托到客觀對象中。如意大利美學家克羅齊說:“藝術把一種情趣寄托在一個意象里,情趣離開意象,或是意象離開情趣,都不能獨立。”由于主觀情趣的滲入,客觀對象就發生了變化。清代吳喬說:散文好像把米煮成飯,質地不變,而詩則如米之釀為酒,“形質俱變”。這個說法,比之克羅齊的說法要深邃得多。克羅齊的說法還需要補充的是,意象中的情趣并不限于情感,更完整地說應是情志,情感中包含志趣。并非將一切情感寄托在意象里的都是好詩,情感得有特點,對象也要有特點,二者合一,才能成為藝術的意象。馬致遠《天凈沙·秋思》歷來為人稱道,其精致在于,一系列的意象都是局部性的,不是整體。枯藤、老樹和昏鴉,古道、西風和瘦馬,都是從環境中優選出來的,并且都是有特點的。局部的特征,比之散文式的整體,對聯想和想象更有沖擊性。意象的構成,不但客體要有特征,更重要的是詩人的主體也要有特征,二者猝然遇合,才有超越時間、地域的生命,系列意象中的瘦馬最為獨特。“馬”在詩歌中大抵是優雅的,正能量的。如王維寫的“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的將軍之馬,孟郊寫的“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的高頭大馬,都是精神氣十足的。而馬致遠筆下的瘦馬,是行旅疲憊之馬,這不僅是馬瘦,而且是詩人的精神悲凄。詩人的情感使得馬的性質發生了變化,成為詩人情感的載體。詩歌并不是以一個意象取勝,而是一組意象群落。如果每一個意象都有自己的特點,互不相通,就可能造成蕪雜。因而意象群落必須是各個意象特點高度的統一,這種統一的綱領更具詩人的情感特征。瘦馬和枯藤、老樹、昏鴉、西風,高度統一在生命衰弱、情感悲凄的境界中。西風,是秋風,秋風肅殺的聯想相當穩定。沒有正面說肅殺,而是把聯想空間留給讀者。古道,是古老的,自古以來游子的命運就是如此,與西風、瘦馬組合在一起,在意脈悲涼的性質上和諧地延續下去。“夕陽西下”意味著時間緊迫。句法發生了變化,不再是意象的并列,而是一個完整的句子。詩人的匠心在于:一味并列下去可能導致單調,藝術要求高度統一,同時要求統一中有變化。時間緊迫增加行旅的壓力。最后一句“斷腸人在天涯”,又是一個完整的句子,不但改變了平行的節奏,而且統一、確定了情感的性質,將情感脈絡提升到最高度。前面系列意象的情感是隱性的,屬于間接抒情,而“斷腸人在天涯”是全詩唯一的直接抒情,思鄉游子歸途艱難悲凄。前面的意象疊加,為最后的情感高潮蓄勢,沒有前面的飽和的意象,僅僅有“斷腸人在天涯”的道白,是抽象的,而沒有最后的直接抒情,眾多意象的內涵不能統一提升。中國古典詩歌的意象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在一系列意象中以動態表現情感之運動而取勝的。就馬致遠這首小令而言,如果意象一味地靜止并列下去,全詩五個句子都是并列的名詞性詞組(或者意象),就太單調了。因此到了第四句,句法突然變了,“夕陽西下”,謂語動詞出現在名詞之后,有了一個完整的句子,單純開始向豐富轉化。這還是形式上的,如果繼續寫風景,一味地在視覺感官上滑行,情志就難以深化,難免給人膚淺之感。故作者不再在視覺感官上滑行,而向情感更深處突進,不再描繪風物,而是直接抒發感情——“斷腸人在天涯”。這里點明了秋思的情緒特點,不是一般的憂愁,而是憂愁到“斷腸”的程度。這就不僅僅是凄涼,而是有一點凄苦了。人在天涯,歸鄉無期,正是這首小令的情思不可重復的特殊性。(摘編自孫紹振《〈天凈沙·秋思〉:秋之鄉愁》)材料二:意象賴以存在的要素是象,是物象。物象是客觀的,它不依賴人的存在而存在,也不因人的喜怒哀樂而發生變化。但是物象一旦進入詩人的構思,就帶上了詩人主觀的色彩。這時它要受到兩方面的加工:經過詩人審美經驗的淘洗與篩選,以符合詩人的美學理想和美學趣味;經過詩人思想感情的化合與點染,滲入詩人的人格和情趣。經過這兩方面加工的物象進入詩中就是意象。詩人的審美經驗和人格情趣,即是意象中那個意的內容。因此可以說,意象是融入主觀情意的客觀物象。一個物象可以構成意趣各不相同的許多意象。由“云”所構成的意象,“孤云”帶著貧士幽人的孤高,如杜甫“孤云亦群游,神物有所歸”;“暖云”則帶著春天的感受,如羅隱“暖云慵墮柳垂條,驄馬徐郎過渭橋”;“停云”卻帶著對親友的思念,如陶淵明“靄靄停云,濛濛時雨;八表同昏,平路伊阻”……同一物象,由于融入的情意不同,所構成的意象也大異其趣。詩人在構成意象時,可以夸張物象某一方面的特點,以加強詩的藝術效果,如“白發三千丈”“黃河之水天上來”;也可以將另一物象的特點移到這一物象上來,如“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長有歸心懸馬首,可堪無寐枕蛩聲”。這些詩都寫到“心”,心本來不能離開身體,但李白的“愁心”卻托給了明月,杜甫的“故園心”卻系在了孤舟上,秦韜玉的“歸心”則懸在了馬首上。這些意象都具有了“心”原來并不具備的性質。(摘編自袁行霈《中國古典詩歌的意象》)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與強調細節寫實的敘事文學不同,古典詩歌更強調借助意象抒發情感,讓讀者有更好的閱讀體驗。B.《天凈沙·秋思》的意象群落中每個意象的特點高度統一,避免了各個意象互不相通造成蕪雜的情況。C.物象具有客觀性,不依賴人的存在而存在,也不因人的喜怒哀樂而發生變化,是意象賴以存在的要素。D.意象構成時可以根據詩人寫作需要夸張物象某一方面的特點,或將另一物象的特點移到這一物象上來。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A.清代吳喬繼承了克羅齊的理論,進一步提出情感與物象的結合才能成為真正的藝術。B.《天凈沙·秋思》的意象源于不同環境,具有局部性,比強調整體的散文更有沖擊性。C.《天凈沙·秋思》的意象是抽象的,情感是隱性的,其內涵最后統一在直接抒情中。D.意象是經詩人審美經驗的淘洗篩選、思想感情的化合點染,帶有詩人主觀情感的物象。3.下列選項,不能直接表現吳喬“形質俱變”觀點的一項是()A.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杜甫《春望》)B.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秦觀《踏莎行》)C.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D.試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賀鑄《青玉案》)4.結合材料一,簡要分析馬致遠《天凈沙·秋思》中“夕陽西下”一句的作用。5.請結合材料一、材料二對意象“馬”和“云”的解讀,分析《琵琶行》“別時茫茫江浸月”“繞船月明江水寒”中“月”這一意象的運用效果。二、現代文閱讀II(本題共4小題,18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海棠詩社黛玉道:“①既然定要起詩社,咱們都是詩翁了,先把這些姐妹叔嫂的字樣改了才不俗。”李紈道:“極是,何不大家起個別號,彼此稱呼則雅。我是定了‘稻香老農’,再無人占的。”探春笑道:“我就是‘秋爽居士’罷。”寶玉道:“居士、主人到底不恰,且又瘰贅。這里梧桐芭蕉盡有,或指梧桐芭蕉起個倒好。”探春笑道:“有了,我最喜芭蕉,就稱‘蕉下客’罷。”眾人都道別致有趣。黛玉笑道:“你們快牽了他去,燉了脯子吃酒。”眾人不解。黛玉笑道:“古人曾云‘蕉葉覆鹿’。他自稱‘蕉下客’,可不是一只鹿了?快做了鹿脯來。”眾人聽了都笑起來。探春因笑道:“你別忙中使巧話來罵人,我已替你想了個極當的美號了。”又向眾人道:“當日娥皇女英灑淚在竹上成斑,故今斑竹又名湘妃竹。如今他住的是瀟湘館,他又愛哭,將來他想林姐夫,那些竹子也是要變成斑竹的。以后都叫他作‘瀟湘妃子’就完了。”大家聽說,都拍手叫妙。林黛玉低了頭方不言語。李紈笑道:“我替薛大妹妹也早已想了個好的,也只三個字。”惜春迎春都問是什么。李紈道:“我是封他‘蘅蕪君’了,不知你們如何。”探春笑道:“這個封號極好。”寶玉道:“我呢?你們也替我想一個。”寶釵笑道:“你的號早有了,‘無事忙’三字恰當的很。”李紈道:“你還是你的舊號‘絳洞花主’就好。”寶玉笑道:“小時候干的營生,還提他作什么。”探春道:“你的號多的很,又起什么。我們愛叫你什么,你就答應著就是了。”寶釵道:“還得我送你個號罷。有最俗的一個號,卻于你最當。天下難得的是富貴,又難得的是閑散,這兩樣再不能兼有,不想你兼有了,就叫你‘富貴閑人’也罷了。”寶玉笑道:“當不起,當不起,倒是隨你們混叫去罷。”李紈道:“二姑娘四姑娘起個什么號?”迎春道:“我們又不大會詩,白起個號做什么?”探春道:“雖如此,也起個才是。”寶釵道:“他住的是紫菱洲,就叫他‘菱洲’,四丫頭在藕香榭,就叫他‘藕榭’就完了。”李紈道:“就是這樣好。但序齒我大,你們都要依我的主意,管情說了大家合意。我們七個人起社,我和二姑娘四姑娘都不會作詩,須得讓出我們三個人去。我那里地方大,先在我那里作社。”探春道:“只是原系我起的意,我須得先作個東道主人,方不負我這興。”李紈道:“既這樣說,明日你就先開一社如何?”探春道:“明日不如今日,此刻就很好。你就出題,菱洲限韻,藕榭監場。”李紈道:“方才我來時,看見他們抬進兩盆白海棠來,倒是好花。你們何不就詠起他來?”迎春道:“都還未賞,先倒作詩。”寶釵道:“不過是白海棠,又何必定要見了才作。②古人的詩賦,也不過都是寄興寫情耳,若都是等見了作,如今也沒這些詩了。”迎春道:“既如此,待我限韻。”說著,走到書架前抽出一本詩來,隨手一揭,這首竟是一首七言律,遞與眾人看了,都該作七言律。迎春掩了詩,又向一個小丫頭道:“你隨口說一個字來。”那丫頭正倚門立著,便說了個“門”字。迎春笑道:“就是門字韻。頭一個韻定要這‘門’字。”說著,又要了韻牌匣子過來,命那小丫頭隨手拿四塊。那丫頭便拿了“盆”“魂”“痕”“昏”四塊來。丫鬟一樣預備下四份紙筆,便都悄然各自思索起來。獨黛玉或撫梧桐,或看秋色,或又和丫鬟們嘲笑。迎春又令丫鬟炷了一支“夢甜香”。如香燼未成便要罰。一時探春便先有了,自提筆寫出,又改抹了一回,遞與迎春。因問寶釵:“蘅蕪君,你可有了?”寶釵道:“有卻有了,只是不好。”寶玉背著手,在回廊上踱來踱去,因向黛玉說道:“你聽,他們都有了。”黛玉道:“你別管我。”寶玉又見寶釵已謄寫出來,因說道:“了不得!香只剩了一寸了,我才有了四句。”又向黛玉道:“③香就完了,只管蹲在那潮地下作什么?”黛玉也不理。寶玉道:“可顧不得你了,好歹也寫出來罷。”說著也走在案前寫了。李紈道:“我們要看詩了,若看完了還不交卷是必罰的。”寶玉道:“稻香老農雖不善作卻善看,又最公道,你就評閱優劣,我們都服的。”于是先看探春的稿上寫道是:詠白海棠斜陽寒草帶重門,苔翠盈鋪雨后盆。玉是精神難比潔,雪為肌骨易銷魂。芳心一點嬌無力,倩影三更月有痕。莫謂縞仙能羽化,多情伴我詠黃昏。次看寶釵的是:珍重芳姿晝掩門,自攜手甕灌苔盆。胭脂洗出秋階影,冰雪招來露砌魂。淡極始知花更艷,愁多焉得玉無痕。欲償白帝憑清潔,不語婷婷日又昏。李紈笑道:“到底是蘅蕪君。”說著又看寶玉的,道是:秋容淺淡映重門,七節攢成雪滿盆。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為魂。曉風不散愁千點,宿雨還添淚一痕。獨倚畫欄如有意,清砧怨笛送黃昏。大家看了,寶玉說探春的好,李紈才要推寶釵這詩有身分,因又催黛玉。黛玉道:“你們都有了?”④說著提筆一揮而就,擲與眾人。李紈等看他寫道是:半卷湘簾半掩門,碾冰為土玉為盆。看了這句,寶玉先喝起彩來,只說“從何處想來!”又看下面道:偷來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縷魂。眾人看了也都不禁叫好,說“果然比別人又是一樣心腸。”又看下面道是:月窟仙人縫縞袂,秋閨怨女拭啼痕。嬌羞默默同誰訴,倦倚西風夜已昏。眾人看了,都道是這首為上。李紈道:“若論風流別致,自是這首,若論含蓄渾厚,終讓蘅稿。”探春道:“這評的有理,瀟湘妃子當居第二。”李紈道:“怡紅公子是壓尾,你服不服?”寶玉道:“我的那首原不好了,這評的最公。”又笑道:“只是蘅瀟二首還要斟酌。”李紈道:“原是依我評論,不與你們相干,再有多說者必罰。”寶玉聽說,只得罷了。(選自《紅樓夢》第三十七回“秋爽齋偶結海棠社蘅蕪院夜擬菊花題”,有刪改)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A.黛玉引經據典說探春是一只鹿,要讓人“燉了脯子吃酒”,而探春毫不放在心上,反而給黛玉起了“瀟湘妃子”的美號。B.從眾人給寶玉起別號這一情節中,可以看出寶玉多樣的形象特點,也可以看出寶玉與眾姊妹的關系融洽。C.“原系我起的意”“須得”“方不負”“明日不如今日,此刻就很好”等詞句,表現出探春思慮周全、謙和有禮的性格。D.四首詠白海棠的詩,探春的詩排名第三,寶玉的最次,薛寶釵和林黛玉的雖然風格比較接近,但是難分伯仲。7.對文中畫線句子的理解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句子①中黛玉提議大家起別號來彼此稱呼,這樣才不俗氣,才符合詩人的身份特點,得到了眾人的一致響應。B.句子②是薛寶釵對古人詩賦創作的評價,也表現了寶釵關于詩歌創作要“寄興寫情”的觀點。C.句子③是寶玉提醒黛玉交稿時間快到了,要抓緊時間完成詩稿,不要蹲在“潮地上”,體現了對黛玉關心。D.句子④寫出了黛玉書寫詩稿的情景,其中“一揮而就”“擲與眾人”,形象地表現了黛玉的才思和自信。8.對文中“果然比別人又是一樣心腸”這句話,你是如何理解的?請結合文本分析。9.選文中李紈具有怎樣的形象特點?在情節發展上有何作用?三、古代詩文閱讀(本題共8小題,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孟子)曰:“無恒產而有恒心者,惟士為能。若民,則無恒產,因無恒心。茍無恒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已。及陷于罪,然后從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產,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飽,兇年免于死亡;然后驅而之善,故民之從之也輕。今也制民之產,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苦,兇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贍,奚暇治禮義哉!王欲行之,則盍反其本矣!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八口之家,可以無饑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材料二:巫馬子謂子墨子曰:“子兼愛天下未云利也我不愛天下未云賊也功皆未至,子何獨自是而非我哉?”子墨子曰:今有燎者于此,一人奉水將灌之,一人摻火將益之,功皆未至,子何貴于二人?”巫馬子曰:“我是彼奉水者之意,而非夫摻火者之意。”子墨子曰:“吾亦是吾意而非子之意也。”子墨子曰:“和氏之璧、隋侯之珠、三棘六異,此諸侯之所謂良寶也,可以富國家,眾人民,治刑政,安社稷乎?曰:不可。所謂貴良寶者,為其可以利也。而和氏之璧、隋侯之珠、三棘六異,不可以利人,是非天下之良寶也。今用義為政于國家,人民必眾,刑政必治,社稷必安。所為貴良寶者,可以利民也,而義可以利人,故曰:義,天下之良寶也。10.材料二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子A兼愛天下B未云C利也D我E不愛F天下G未云H賊也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辟,指不正,與《促織》“唇吻翕辟”中的“辟”詞義不同。B.申,指申誡、告誡,與《登泰山記》“戊申晦”中的“申”詞義不相同。C.非,指非議,否定,與“無可厚非”“惹是生非”中的“非”詞義相同。D.和氏之璧,相傳由楚國人汴和所采璞玉雕琢而成,“完璧歸趙”的故事與之有關。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孟子在關于“恒產”與“恒心”的論述中,對“士”與“民”進行了比較,認為“民”無“恒產”就難有“恒心”,這為下文進行推理做好了鋪墊。B.孟子主張先解決人民的生計問題,然后進行教化,這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中冉有先“足民”后“禮樂”的主張有相似之處。。C.巫馬子和墨子在爭辯該不該“愛天下”時,分別著眼于行動的實效和意圖,他們兩人思考問題角度不同,而墨子則通過形象的比喻論證勸說巫馬子。D.孟子主張應該“制民之產”,墨子則認為要“利民”,兩人在關注百姓疾苦這一點上有相同之處,也都提出了具體詳實的施政措施。13.把文中畫橫線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此惟救死而恐不贍,奚暇治禮義哉!(2)今用義為政于國家,人民必眾,刑政必治,社稷必安。14.三段論推理是以兩個已知的性質判斷為前提,借助一個共同的項推出一個新的性質判斷的推理。如:人的潛能是無限的,你是人,所以你的潛能是無限的。又如:牛肉干是動物制品,小剛不吃任何動物制品,所以小剛不吃牛肉干。請從材料二第二段找出一個三段論推理,并用現代漢語表述。(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唐詩,完成下面小題。閬水歌杜甫嘉陵江色何所似?石黛碧玉相因依。正憐日破浪花出,更復春從沙際歸。巴童蕩槳欹側過,水雞銜魚來去飛。閬中勝事可腸斷,閬州城南天下稀。15.下列對本詩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詩的前兩句采用一問一答的方式,首句設問,第二句用對嘉陵江山水相依、青碧如玉景象的描繪作答。B.詩的五、六句用白描的手法描繪巴童蕩槳戲水,水鳥銜魚而飛的和諧的水鄉場景,表達對閬中風物的喜愛。C.第八句直抒胸臆,用“天下稀”三個字突出了閬州城南景色之美,這一句也是對閬中景致描寫的總結。D.全詩意境清新自然,節奏輕松明快,語言典雅含蓄,顯示出詩人善于描繪山水的超眾才能。16.本詩三、四句為人所稱道,請賞析其精妙之處。(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蘇軾《赤壁賦》中的“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與曹操《短歌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達的情感基本相同,但分別運用了對比、比喻手法。(2)王安石在《答司馬諫議書》中陳述,面對神宗想要改變大臣得過且過、不慮國事的情況,自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卻引來眾人“洶洶然”反對。(3)洞庭湖景色雄美壯闊,在古詩詞中多有描繪,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下列選項中對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完全正確的一項是()A.①羈鳥戀舊林羈:被約束②淥水蕩漾清猿啼淥:清澈③間關鶯語花底滑間關:形容鳥鳴婉轉。④一尊還酹江月酹:將酒灑在地上,表示憑吊。B.①憔悴損損:損傷、損害。②金風玉露一相逢金風:秋風③技蓋以至此乎蓋:同“盍”,怎么。④嘗為晉軍賜矣賜:賞賜、賜予。C.①披帷西向立披:分開、掀開。②強公室,杜私門杜:堵塞、封閉。③吾靈尚依依旁汝也旁:靠近。④凡百元首,承天景命景:大D.①襄子圍于晉陽中圍:被圍困。②若謝玄之破苻堅破:打敗。③吾歲不熟二年矣歲:年成,收成。④諸將鮮能及者鮮:非常少。四、語言文字運用(20分)(一)語言文字運用Ⅰ(本題共3小題,11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建筑是一門技術科學,是許多門技術科學的綜合產物。建筑師的工作就和作戰時參謀本部的工作有點類似。一位建筑師在全面綜合考慮并從技術科學的角度解決堅固、經濟問題的同時,A。因此,一個建筑師必須同時是一個藝術家。當然,①不僅一座建筑物的美觀問題在它的總輪廓,②還在各部分的尺度、節奏、色彩等等,③猶如一個人除了總的體格身段之外,④五官、四肢、皮膚、毛發、眼睛等對他的美丑也有極大影響。⑤建筑物的每一細節都應當從藝術的角度仔細推敲,⑥猶如我們注意一個人的鼻子、嘴、手指、手腕等等。⑦在設計的過程中,⑧建筑師往往把許多素描或者著色的立面圖、模型,⑨成為自己研究推敲設計意圖的手段。同時也必須明確,B,而美觀是從屬的、派生的。19.請在文中畫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中學教師資格考試《綜合素質》考前押題密卷九十(含答案)
- 短視頻平臺品牌營銷策略分析-全面剖析
- 時尚傳播中的文化符號解讀論文
- 2025-2030全球及中國無鹵阻燃聚丙烯行業市場現狀供需分析及市場深度研究發展前景及規劃可行性分析研究報告
- 物聯網設備數據加密與傳輸安全策略-全面剖析
- 世界語文學中的民間舞蹈研究論文
- 2025-2030全球及中國農場自動氣象站(AWS)行業市場現狀供需分析及市場深度研究發展前景及規劃可行性分析研究報告
- 2025-2030全球及中國產品采用解決方案行業市場現狀供需分析及市場深度研究發展前景及規劃可行性分析研究報告
- 2025-2030全球及中國下一代生物特征識別行業市場現狀供需分析及市場深度研究發展前景及規劃可行性分析研究報告
- 2025-2030光纖通信行業發展分析及投資戰略研究報告
- 政策目標確立和方案制定概述課件
- 六年級下冊英語課件-Unit 4 Lesson 23 Good-bye-冀教版(共19張PPT)
- 硬筆書法全冊教案共20課時
- 張波-超高溫陶瓷課件
- 資源環境信息系統(gis)課件
- 特洛伊戰爭(英文版)
- 近代以來廣州外貿產業的發展歷程
- DBJ04-T 410-2021城市停車場(庫)設施配置標準
- 車站主體結構模板支架專項施工方案--終稿(專家意見修改的)-副本
- 保潔崗位培訓
- 麗聲北極星自然拼讀繪本第二級 Pad, Pad, Pad! 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