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河南省聯考2023-2024學年高三年級下冊4月月考生物試題(解析版)_第1頁
河南省河南省聯考2023-2024學年高三年級下冊4月月考生物試題(解析版)_第2頁
河南省河南省聯考2023-2024學年高三年級下冊4月月考生物試題(解析版)_第3頁
河南省河南省聯考2023-2024學年高三年級下冊4月月考生物試題(解析版)_第4頁
河南省河南省聯考2023-2024學年高三年級下冊4月月考生物試題(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河南省河南省名校聯考2023-2024學年高三下學期4月月考

全卷滿分30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

注意事項:

1.答題前,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試卷和答題卡上,并將條形碼粘貼在答題卡上

的指定位置。

2.請按題號順序在答題卡上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寫在試卷、草稿紙和答題卡上的非答

題區域均無效。

3.選擇題用2B鉛筆在答題卡上把所選[答案]的標號涂黑;非選擇題用黑色簽字筆在答題

卡上作答;字體工整,筆跡清楚。

4.考試結束后,請將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上交。

一、選擇題:本題共13小題,每小題6分,共7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

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近期,多地出現了混合感染新冠病毒、肺炎支原體的病例。新冠病毒外包膜上的S蛋白

可以與宿主細胞表面的ACE2蛋白結合,進而使其包膜與宿主細胞膜發生融合,病毒侵入

宿主細胞。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新冠病毒的包膜可能起源于宿主細胞膜,主要成分是膽固醇和蛋白質

B.新冠病毒不能輕易進入宿主細胞,這與膜上的ACE2等通道蛋白有關

C.可利用含14NH4cl的大腸桿菌培養液培養新冠病毒,使其具有放射性

D.新冠病毒侵入宿主細胞的過程體現了細胞膜具有一定流動性的特點

[答案工D

k祥解》1、構成細胞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質,磷脂雙分子層是膜的基本支架。2、

病毒是一類沒有細胞結構的特殊生物,只有蛋白質外殼和內部的遺傳物質構成,不能獨立的

生活和繁殖,只有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細胞內才能生活和繁殖,一旦離開了活細胞,病毒就

無法進行生命活動。

【詳析】A、新冠病毒的包膜起源于宿主細胞膜,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質,A錯誤;

B、細胞膜上的ACE2為受體蛋白,而不是通道蛋白,B錯誤;

C、"N不具有放射性,因此不能可利用含"NJ14cl的大腸桿菌培養液培養新冠病毒,使其

具有放射性,C錯誤;

D、新冠病毒包膜與宿主細胞膜發生融合,進而進入宿主細胞,體現了細胞膜具有一定流動

性的特點,D正確。

故選D。

2.當細胞內Ca2+濃度升高時,細胞內的Ca2+可與一種稱為鈣調素(CaM)的鈣結合蛋白結合,

生成Ca2+/CaM復合物。CaM本身無活性,其與Ca?+結合后,因構象發生改變而被活化,活

化的CaM可激活蛋白磷酸酶,使底物蛋白發生磷酸化。當Ca2+濃度降低時,Ca?+/CaM復

合物解離。細胞膜和內質網膜上的Ca2+泵可分別將細胞質中的Ca2+逆濃度梯度運至細胞外

或內質網腔中。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細胞內的Ca2+可能作為一種信號分子參與某些生命活動的調節

B.Ca2+泵將細胞質中的Ca2+運至細胞外或內質網腔屬于主動運輸

C.ATP可為Ca2+/CaM復合物催化底物蛋白磷酸化的過程直接供能

D.Ca2+/CaM復合物可能通過促進Ca?+泵的磷酸化以維持胞內Ca?+水平

K答案Xc

K祥解工物質運輸方式:

(1)被動運輸:分為自由擴散和協助擴散:①自由擴散:順相對含量梯度運輸;不需要蛋

白質的協助;不需要消耗能量。②協助擴散:順相對含量梯度運輸;需要蛋白質的參與;不

需要消耗能量。

(2)主動運輸:能逆相對含量梯度運輸;需要載體蛋白;需要消耗能量。

(3)胞吞胞吐:物質以囊泡包裹的形式通過細胞膜,從細胞外進或出細胞內的過程。

【詳析】A、依據題意可知,當細胞內Ca2+濃度升高時,細胞內的Ca2+可與鈣調素(CaM)

結合,生成Ca2+/CaM復合物,進而激活蛋白磷酸酶,使底物蛋白發生磷酸化,說明細胞內

的Ca2+可能作為一種信號分子參與某些生命活動的調節,A正確;

B、Ca2+泵可將細胞質中的Ca2+運至細胞外或內質網腔中,逆濃度梯度進行,屬于主動運輸,

B正確;

C、依據題意可知,活化的CaM可激活蛋白磷酸酶,使底物蛋白發生磷酸化,而ATP是生

命活動的直接能源物質,因此ATP可為蛋白磷酸酶催化底物蛋白磷酸化的過程提供能量,

而不是為Ca2+/CaM復合物催化底物蛋白磷酸化的過程直接供能,C錯誤;

D、依據題意可知,當Ca2+濃度降低時,細胞膜和內質網膜上的Ca2+泵可分別將細胞質中的

Ca2+逆濃度梯度運至細胞外或內質網腔中,因此Ca2+/CaM復合物可能通過促進Ca?+泵的磷

酸化以維持胞內Ca2+水平,D正確。

故選Co

3.機體初次感染某種病毒時,相關指標的變化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

病毒感染天數

A.病毒感染可能引起局部炎癥反應,此時毛細血管壁的通透性減小導致局部腫脹

B.機體發生特異性免疫反應時,干擾素等細胞因子可促進B淋巴細胞的增殖分化

C.據圖可知抗體的產生晚于細胞毒性T細胞,原因是前者的產生需要后者的協助

D.在某人患病第3天時,宜通過檢測體內抗體水平來確定其是否感染了該種病毒

1答案》B

[祥解X1、人體的呼吸道上皮出現破損,往往會引起局部炎癥反應。此時損傷細胞會釋放

組胺等物質,引發神經沖動,產生痛覺,而感覺的產生部位是大腦皮層,同時,毛細血管的

通透性增大,蛋白質和液體逸出,形成局部腫脹。

2、B細胞活化的(三個)條件①一些病原體和B細胞接觸②輔助性T細胞表面的特定分子

發生變化并與B細胞結合③細胞因子促進B細胞的分裂、分化過程。

【詳析】A、局部炎癥反應時損傷細胞會釋放組胺等物質,引發毛細血管的通透性增大,

蛋白質和液體逸出,形成局部腫脹,A錯誤;

B、干擾素等細胞因子可促進B淋巴細胞的增殖分化,B正確;

C、據圖可知抗體的產生晚于細胞毒性T細胞,但是抗體的產生不需要細胞毒性T細胞參與,

C錯誤;

D、要確定患者第三天是否受到病毒的感染,宜檢測抗原的水平,因為第3天時病毒數量較

多,但還沒有產生特異性抗體,D錯誤。

故選B。

4.廣東省澄海區政府高度重視濕地保護,力求筑牢以紅樹林為主體的濱海濕地綠色屏障,構

建候鳥棲息繁衍的理想樂園。澄海區海岸線生態修復項目已被列為“綠美廣東”生態建設示范

點。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澄海區海岸線的生態修復過程中,需充分考慮不同物種的生態位

B.澄海區海岸線的生態修復過程應遵循自生、整體等生態學基本原理

C.以紅樹林為主體的濱海濕地中,生物多樣性的直接價值大于間接價值

D.堅持保護與發展協同并進、綠色低碳發展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措施

[答案XC

"羊解』生物多樣性的價值:(1)直接價值:對人類有食用、藥用和工業原料等使用意義,

以及有旅游觀賞、科學研究和文學藝術創作等非實用意義的。(2)間接價值:對生態系統起

重要調節作用的價值(生態功能)。(3)潛在價值:目前人類不清楚的價值。間接價值大于

直接價值。

【詳析】A、生態位是指一個種群在生態系統中,在時間和空間上所占據的位置及其與相

關種群之間的功能關系與作用,因此澄海區海岸線的生態修復過程中,需充分考慮不同物種

的生態位,A正確;

B、生態工程是生態學、工程學、系統學、經濟學等學科交叉而產生的應用學科,澄海區海

岸線的生態修復過程應遵循自生,整體等生態學基本原理,B正確;

C、間接價值是指對生態系統起重要調節作用的價值(生態功能),以紅樹林為主體的漠海

濕地中,生物多樣性的間接價值大于直接價值,C錯誤;

D、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措施:堅持保護與發展協同并進,綠色低碳發展,D正確。

故選C。

5.黑緣型和均色型異色瓢蟲鞘翅的底色均為黃色,但黑緣型只在鞘翅前緣有黑色斑,受SAU

基因控制;均色型只在鞘翅后緣有黑色斑,受SE基因控制。純種黑緣型與純種均色型異色

瓢蟲雜交,Fi的鞘翅前緣和后緣均有黑色斑,Fi出現新表型是鑲嵌顯性的結果。Fi隨機交

配得到F2O下列相關判斷不合理的是()

A.鑲嵌顯性現象中,雙親的性狀可在同一子代個體中同時表現出來

B.F1的基因型為SAUSE,該基因型的出現不是基因自由組合的結果

C.F2中共有三種表型,其中黑緣型和均色型個體所占的比例相同

D.讓F2隨機交配,F3中鞘翅前緣和后緣均有黑色斑的個體占1/3

[答案工D

K祥解工等位基因遵循分離定律,分離定律的實質是位于同源染色體上等位基因的分離。

【詳析】A、由題意可知鑲嵌型前緣和后緣均有黑色斑,同時具有雙親性狀,A正確;

B、Fi的基因型為SAUSE,涉及一對等位基因,是等位基因分離的結果,不是基因自由組合

的結果,B正確;

C、Fl隨機交配得到F2,Fl的基因型為SAUSE,故F2的基因型及比例為SAUSE:SAUSAU:

SESE=2:1:1,即F2中共有三種表型,其中黑緣型(SAUSAU)和均色型(SESE)個體所占的

比例相同,c正確;

D、結合C選項的分析,讓F2隨機交配,利用配子法,F2的配子情況為:1/2SAU、I/2SE,

故F3中鞘翅前緣和后緣均有黑色斑(SAUSE)的個體占1/2,D錯誤。

故選D。

6.苗家玉米白酒又稱“苞谷燒”,其傳統釀制方法如下:①原料處理:玉米洗凈后置于鍋中水

煮;②初蒸冷卻:煮熟的玉米冷卻后用水清洗,置于木甑中蒸透,倒入簸箕中待其冷卻;③

拌曲發酵:冷卻后的玉米拌以酒曲,置于曬簟(竹編的曬席)內堆成堆,蓋上簟蓋,進行發

酵;④復蒸取酒:約一周后發酵的玉米散發出香氣,此時將玉米再次置于木甑中蒸,可制得

高度“苞谷燒”。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釀制“苞谷燒”時,酒曲中的微生物可將糖徹底氧化分解成酒精

B.將玉米適當粉碎,不但可便于蒸煮,還可使淀粉被更充分地利用

C.待玉米冷卻后再拌以酒曲,是為了防止高溫殺死酒曲中的微生物

D.復蒸使蒸汽中的酒精含量增加,有利于提高“苞谷燒”的酒精度

K答案XA

K祥解X1、果酒的制作離不開酵母菌,酵母菌是兼性厭氧微生物,在有氧條件下,酵母菌

進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把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在無氧條件下,酵母菌能進行酒精發

酵。故果酒的制作原理是酵母菌無氧呼吸產生酒精,生產中是否有酒精的產生,可用酸性重

銘酸鉀來檢驗,該物質與酒精反應呈現灰綠色。

2、果醋制作中起到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醋酸菌,醋酸菌是一種好氧細菌,只有當氧氣充足

時,才能進行旺盛的生理活動,其代謝類型屬于異養需氧型。當氧氣、糖源都充足時,醋酸

菌將葡萄汁中的糖分解為醋酸;當缺少糖源時,醋酸菌將乙醇變為乙醛,再將乙醛變為醋酸。

醋酸菌的最適生長溫度為30~35℃。

【詳析】A、酒曲中富含酵母菌等多種微生物,糖氧化分解成酒精是不徹底的氧化分解,A

錯誤;

B、玉米有種皮,將玉米適當粉碎,使玉米種子中的淀粉暴露出來,不但可便于蒸煮,還可

使淀粉被更充分地利用,B正確;

C、酒曲中含有酵母菌等多種微生物,待玉米冷卻后再拌以酒曲,是為了防止高溫殺死酒曲

中的微生物,C正確;

D、酒精易揮發,復蒸使蒸汽中的酒精含量增加,有利于提高“苞谷燒”的酒精度,D正確。

故選Ao

7.5-氨基乙酰丙酸(ALA)是包括葉綠素在內的多種葉琳化合物進行生物合成的關鍵前體物

質。研究人員欲探究外施ALA對蘿卜葉片光合作用的影響,將長勢相同的蘿卜幼苗均分為

三組,分別用不同濃度的ALA處理,一段時間后測定光合作用指標,部分結果如圖1、2

所示。回答下列問題:

1

14r仔凈兀光百合坯速華率「%八(C0?2ummooil-2?nrs-)

0.81

J□空白對照見_rfl口空白對照

吁□lOOmg/LALA

詡0?6IrialOOmg/LALAJ~|I'

■300mg/LALA

廊0.4

0.2

葉位

0

葉綠素a葉綠素b總葉綠素a、b基部中部頂部

ALA處理對基部葉片葉綠素含量的影響/ALA處理對葉片凈光合速率的影響

圖1圖2

(1)蘿卜幼苗施用ALA一段時間后,可用—提取基部葉片中的光合色素。通過測量色

素提取液對一(填“紅光”或“藍紫光”)的吸收百分比,計算出葉綠素的含量,不選用上述

另一種顏色光的理由是—o

(2)本實驗中,蘿卜葉片凈光合速率的檢測指標是一,施用ALA對蘿卜—(填“基

部”“中部”或“頂部”)葉片的凈光合速率影響最不顯著。施用ALA會提高蘿卜基部葉片的光

合速率,根據圖1分析,判斷依據是一。

(3)研究表明,在弱光條件下,用10mg/LALA澆灌蘿卜幼苗根系,蘿卜幼苗的抗寒性增

強。有人認為,蘿卜幼苗抗寒性的增強不是由弱光條件培養引起的,而是由ALA澆灌根系

引起的。某興趣小組欲驗證上述結論,請以蘿卜幼苗葉片中可溶性蛋白的含量為檢測指標(可

溶性蛋白的含量越高,則抗寒性越強),設計實驗加以驗證,簡要寫出實驗思路及預期結果:

1答案X(1)①.無水乙醇②.紅光③.葉綠素和類胡蘿卜素都吸收藍紫光

(2)①.光照條件下單位時間內CO2的吸收量②.頂部③.圖1中,與對照組相比,

施用ALA提高了蘿卜基部葉片總葉綠素a、b含量

(3)實驗思路:將長勢相同的蘿卜幼苗隨機均分為三組,A組在弱光條件下培養,并用適

量的10mg/LALA澆灌蘿卜幼苗根系;B組在弱光條件下培養,用等量的蒸儲水澆灌蘿卜幼

苗根系;C組在無弱光條件下培養,并用適量的lOmg/LALA澆灌蘿卜幼苗根系;其他條件

相同適宜,一段時間后,蘿卜幼苗葉片中可溶性蛋白的含量。預期結果:A組與C組蘿卜

幼苗葉片中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大致相等,且含量顯著高于B組。

[祥解X1、綠葉中的色素能夠溶解在有機溶劑無水乙醇中,所以,可以用無水乙醇提取綠

葉中的色素。由于色素存在于細胞內,需要先破碎細胞才能釋放出色素。綠葉中的色素不只

有一種,它們都能溶解在層析液中,但不同的色素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隨層析液在濾紙

上擴散得快,反之則慢。這樣,綠葉中的色素就會隨著層析液在濾紙上的擴散而分開。

2、葉綠素主要吸收紅光和藍紫光,類胡蘿卜素主要吸收藍紫光。

3、凈光合速率表示方法:光照條件下,單位時間內,。2釋放量、CO2吸收量、有機物的積

系EB星。

【小問1詳析】綠葉中的色素能夠溶解在有機溶劑無水乙醇中,所以,可以用無水乙醇提

取綠葉中的色素。葉綠素主要吸收紅光和藍紫光,類胡蘿卜素主要吸收藍紫光。所以可以通

過測量色素提取液對紅光的吸收百分比,計算出葉綠素的含量。不選用藍紫光的原因是:葉

綠素和類胡蘿卜素都吸收藍紫光。

【小問2詳析】凈光合速率表示方法:光照條件下,單位時間內,Ch釋放量、CO2吸收量、

有機物的積累量。本實驗圖2縱坐標凈光合速率表示方法是光照條件下單位時間內C02的

吸收量。圖2中,與空白對照組相比,頂部施用ALA對蘿卜頂部葉片凈光合速率影響最不

顯著。根據圖1分析,與對照組相比,施用ALA提高了蘿卜基部葉片總葉綠素a、b含量,

從而可以提高蘿卜基部葉片的光合速率。

【小問3詳析】該實驗設計為驗證性實驗,自變量為有無弱光處理和是否用適量的10mg/L

ALA澆灌,因變量為蘿卜幼苗的抗寒性,檢測指標為蘿卜幼苗葉片中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可

溶性蛋白的含量越高,則抗寒性越強),實驗設計思路為:將長勢相同的蘿卜幼苗隨機均分

為三組,A組在弱光條件下培養,并用適量的lOmg/LALA澆灌蘿卜幼苗根系;B組在弱光

條件下培養,用等量的蒸儲水澆灌蘿卜幼苗根系;C組在無弱光條件下培養,并用適量的

lOmg/LALA澆灌蘿卜幼苗根系;其他條件相同適宜,一段時間后,蘿卜幼苗葉片中可溶性

蛋白的含量。若蘿卜幼苗抗寒性的增強不是由弱光條件培養引起的,而是由ALA澆灌根系

引起的。則預期結果應為:A組與C組蘿卜幼苗葉片中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大致相等,且含

量顯著高于B組。

8.甲狀腺激素可參與調節人體的多種生命活動,如圖是人體內甲狀腺激素的分泌調節示意圖。

回答下列問題:

外界刺激

(1)圖中激素A是—。激素B可作用于甲狀腺上的受體,該受體的化學本質是一o

圖示體現了甲狀腺激素分泌的一調節機制。

(2)寒冷刺激下,神經細胞興奮,其膜電位變為—,進而引起甲狀腺激素分泌增加,該

過程中涉及的信息分子有—=

(3)手術創傷刺激下,甲狀腺激素分泌減少,有利于降低能量消耗以促進術后恢復。上述

過程初期,可檢測到血液中激素B的含量—(填“上升”或“下降”)。臨床上常通過抽血檢

查來輔助確診內分泌系統疾病,這主要是利用了激素調節具有一的特點。

(4)研究發現,激素B分泌增加時,會使激素A的分泌減少。對該現象有兩種解釋,一:

這是激素B直接對下丘腦進行反饋調節的結果;二:這是激素B通過促進甲狀腺分泌甲狀

腺激素,進而對下丘腦進行反饋調節的結果。某同學切除了10只生理狀態相同的小鼠的甲

狀腺,設為實驗組,同時取—設為對照組,檢測小鼠體內激素A的含量,然后給兩組小

鼠分別注射等量一定濃度的激素B,并檢測小鼠體內激素A的含量。若一,則解釋一正

確;若,則解釋二正確。

k答案』(1)①.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②.蛋白質③.分級

(2)①.由內負外正變為內正外負②.激素、神經遞質

(3)①.下降②.通過體液運輸

(4)①.做手術但不切除甲狀腺的10只生理狀態相同的小鼠②.實驗組和對照組激素A

的分泌減少量相等③.實驗組激素A分泌量幾乎無變化,對照組激素A分泌量減少

k祥解』甲狀腺激素的分級調節:下丘腦分泌的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能促進垂體分泌促

甲狀腺激素,垂體分泌促甲狀腺激素能促進甲狀腺分泌甲狀腺激素;甲狀腺激素對下丘腦和

垂體有負反饋作用,當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時,會抑制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和促甲狀腺激

素的分泌,進而減少甲狀腺激素的分泌。

【小問1詳析】下丘腦分泌的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能促進垂體分泌促甲狀腺激素,垂體

分泌促甲狀腺激素能促進甲狀腺分泌甲狀腺激素,體現了甲狀腺激素分泌的分級調節,激素

A是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激素B為促甲狀腺激素,受體的本質為蛋白質。

【小問2詳析】寒冷刺激下,神經細胞興奮,神經纖維膜電位變化為由內負外正變為內正

外負進而引起甲狀腺激素分泌增加,該過程中既有神經調節又有體液調節,涉及的信息分子

有激素和神經遞質。

【小問3詳析】激素B為促甲狀腺激素,垂體分泌促甲狀腺激素能促進甲狀腺分泌甲狀腺

激素,手術創傷刺激下,甲狀腺激素分泌減少,有利于降低能量消耗以促進術后恢復,上述

過程初期,可檢測到血液中激素B的含量下降。由于激素調節需要通過體液運輸,臨床上

常通過抽血檢查來輔助確診內分泌系統疾病。

【小問4詳析】為驗證激素B分泌增加時,會使激素A的分泌減少的原因,某同學切除

了10只生理狀態相同的小鼠的甲狀腺,設為實驗組,同時取做手術但不切除甲狀腺的10

只生理狀態相同的小鼠,設為對照組,檢測小鼠體內激素A的含量,然后給兩組小鼠分別

注射等量一定濃度的激素B,并檢測小鼠體內激素A的含量。若實驗組和對照組激素A

的分泌減少量相等,則解釋一正確;若實驗組激素A分泌量幾乎無變化,對照組激素A分

泌量減少,則解釋二正確。

9.位于河南省西部的伏牛山是本省平均海拔最高、分布面積最大的山脈,其森林面積大、覆

蓋率高,植物種類豐富。研究人員對伏牛山區的植物群落進行了調查,并繪制出喬木層、灌

木層和草本層物種多樣性指數隨海拔的變化情況,如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

2004060080010001200140016001800

海拔

注:物種多樣性指數越大,物種數越多。

(1)群落多樣性最基礎、最重要的研究內容是研究群落的—,其也是區別不同群落的重

要特征。本次調查中,研究人員在每個樣點處均一設置了3個重復樣地,設置重復樣地的目

的是一;按喬木、灌木、草本分層進行調查并記錄,上述分層現象出現的意義是—o

(2)據圖可知,一層的物種多樣性指數較為穩定。在1000m處,喬木層和草本層的物

種多樣性指數較低,這可能是由于該處—,導致群落受干擾較嚴重。

(3)全球氣候變暖正在驅使低海拔地區的動植物向高海拔地區遷移,發生群落的—演替;

同時,全球氣候變暖還引起了土壤中有機碳的分解加劇,這主要是因為一。“碳中和”是我

國應對全球變暖的國家戰略,實現“碳中和”需要全球所有國家的共同努力,這是因為O

(答案X(1)①.物種組成②.減少實驗誤差③.顯著提高群落利用陽光等環境資源

的能力

(2)①.灌木②.人類活動較為頻繁

(3)①.次生②.環境溫度升高,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增強③.碳循環具有全球性

(祥解》1、研究物種組成的意義:物種組成是區別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也是決定群落性

質最重要的因素。2、植物分層現象的意義顯著提高了群落利用陽光等環境資源的能力。

【小問1詳析】群落多樣性最基礎、最重要的研究內容是研究群落的物種組成,也是決定

群落性質最重要的因素;本次調查中,研究人員在每個樣點處均設置了3個重復樣地,設置

重復樣地的目的是為了減小實驗誤差,使實驗結果更準確;喬木、灌木、草本分層體現了垂

直結構植物分層現象的意義顯著提高了群落利用陽光等環境資源的能力。

【小問2詳析】據圖分析,灌木層的物種多樣性指數較為穩定,在1000m處,喬木層和草

本層的物種多樣性指數較低,這可能是由于該處人類活動較為頻繁導致群落受干擾較嚴重。

【小問3詳析】氣候變暖正在驅使低海拔地區的動植物向高海拔地區遷移,發生群落的次

生演替,因為之前有生物存在,全球氣候變暖還引起了土壤中有機碳的分解加劇,這主要是

因為,溫度會影響酶的活性,環境溫度升高,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增強。大氣中的CO2能隨

大氣環流在全球范圍內流動,因此需要全球所有國家共同努力,體現了碳循環的全球性。

10.野生型果蠅表現為紅眼灰身長翅。紅眼基因D突變后可出現白眼表型,灰身基因A突變

后可出現黑身表型,長翅基因B突變后可出現殘翅表型。已知基因D/d位于X染色體上,

基因A/a和B/b均位于常染色體上。用多只灰身長翅果蠅(Pi)與黑身殘翅果蠅(P2)進行

雜交實驗,結果如圖1所示。X-Y視為純合子,回答下列問題:

雜交實驗一雜交實驗二

P:P?(辛那ROp:P&)yP2H)

黑身殘翅3灰身長翅灰身長翅j黑身殘翅

耳:灰身長翅:黑身殘翅F1:灰身長翅:黑身殘翅:灰身殘翅:黑身長翅

占比:50%50%占比:40%40%10%10%

圖1

(1)雜交實驗一和二互為—交實驗。果蠅群體中,灰身長翅果蠅的基因型共有一種(不

考慮性別)。推測雜交實驗二中,子代出現4種表型的具體原因是一。若上述推測成立,

則親本灰身長翅雌雄果蠅雜交,子代的表型及比例為一。

(2)對雜交實驗一中親本及子代的相關基因進行PCR擴增,擴增產物的電泳結果如圖2

所示。推測果蠅中基因A突變為a,B突變為b的具體原因分別是

圖2

(3)研究人員用大劑量射線照射一管野生型果蠅,發現該管果蠅中出現了一個隱性純合致

死基因n。紅眼雌果蠅(XnDXNd)與白眼雄果蠅(XNdY)雜交,F1中雄果蠅占;F1雌

雄果蠅隨機交配,F2中Xd的基因頻率為一。

(答案X(l)①.正反②.1③.兩對等位基因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減數分裂形成

配子時發生了同源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間的交叉互換④.灰身長翅:灰身殘翅:黑

身長翅:黑身殘翅=66:9:9:16

(2)①.堿基對的缺失②.堿基對的增添

(3)①.1/3②.10/11

(祥解X基因突變:DNA分子中發生堿基對的替換、增添或缺失,而引起的基因堿基序列

的改變,叫做基因突變。

【小問1詳析】依據題干信息,雜交實驗一和實驗二互為正反交實驗。在雜交實驗一中,

依據題干中的顯隱性關系可知,在不考慮性別的情況下,灰身長翅的基因型為AaBb,兩對

等位基因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且AB子一條染色體上,ab在另一條染色體上;在雜交

實驗二中,根據F1中的表型比例可以推知:AB:ab:Ab:aB=4:4:1:1,說明其親本中

母本的基因也為AaBb,所以灰身長翅果蠅的基因型只有一種。之所以出現上述的配子比例,

可能是由于減數分裂形成配子時發生了同源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間的交叉互換-若上述

推測成立,則親本灰身長翅雌雄果蠅雜交,則可根據配子比例,構建棋盤,可得灰身長翅:

灰身殘翅:黑身長翅:黑身殘翅=66:9:9:16。

【小問2詳析】根據A、a,B、b的堿基對的數目可得,基因A突變為a的原因是堿基對

的缺失,基因B突變為b的原因是堿基對增添。

【小問3詳析】依據題干信息,紅眼雌果蠅(X"0XNd)x與白眼雄果蠅(乂地丫)fFi:

XNdXRXNdXNd、XnDY(致死)、XNdY,所以雄果蠅占1/3,Fl雌雄果蠅隨機交配用配子法:

雌配子有:3/4XNd、1/4X嗎1/2X51/2Y,然后構建棋盤,

3/4XNdl/4XnD

l/2XNd3/8XNdXNdl/8XNdX"°

1/2Y3/8XNdY致死

故F2中Xd的基因頻率為10/11。

1L人乳鐵蛋白被認為是一種極具開發潛力的食品添加劑,某食品公司欲按照如圖所示流程

實現人乳鐵蛋白的批量生產。圖中Tet「為四環素抗性基因,Ampr為氨芳青霉素抗性基因,

三種限制酶BamHI、HindllLSmaI的酶切位點已在圖中標注。回答下列問題:

啟動子含

-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