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級財務會計高級財務會計第一章外幣折算第一章外幣折算PAGEPAGE26PAGEPAGE27第一章外幣折算學習目標通過本章的學習,應了解記賬本位幣的確定、外幣業務的內容以及在財務報表附注中披露的相關信息;掌握外幣業務的賬務處理及期末匯兌損益的計算;掌握我國現行外幣財務報表的折算方法。第一節外幣折算概述外幣是企業記賬本位幣以外的貨幣。外幣交易,是指以外幣計價或者結算的交易。外幣交易包括:買入或者賣出以外幣計價的商品或者勞務,借入或者借出外幣資金,其他以外幣計價或者結算的交易。以外幣反映的財務報表稱為外幣財務報表。外幣財務報表折算是為編制合并財務報表等的需要,將子公司、聯營企業、合營企業和分支機構等境外經營的外幣財務報表折算為記賬本位幣反映的財務報表的過程。一、記賬本位幣的確定記賬本位幣是指企業經營所處的主要經濟環境中的貨幣。主要經濟環境,通常是指企業主要產生和支出現金的環境,使用該環境中的貨幣最能反映企業主要交易的經濟結果。例如,我國大多數企業主要產生和支出現金的環境在國內,因此,一般以人民幣作為記賬本位幣。我國《會計法》規定,業務收支以人民幣以外的貨幣為主的單位,可以選定其中一種貨幣作為記賬本位幣,但是編報的財務會計報告應當折算為人民幣。(一)企業記賬本位幣的確定1.企業選定記賬本位幣企業選定記賬本位幣,應當考慮下列因素。(1)該貨幣主要影響商品和勞務銷售價格,通常以該貨幣進行商品和勞務銷售價格的計價和結算。例如,國內甲公司為從事貿易的企業,90%以上的銷售收入以人民幣計價和結算。人民幣是影響甲公司商品和勞務銷售價格的主要貨幣。(2)該貨幣主要影響商品和勞務所需人工、材料和其他費用,通常以該貨幣進行上述費用的計價和結算。例如,國內乙公司為工業企業,所需機器設備、廠房、人工以及原材料等在國內采購,以人民幣計價和結算。人民幣是影響商品和勞務所需人工、材料和其他費用的主要貨幣。(3)融資活動獲得的資金以及保存從經營活動中收取款項時所使用的貨幣,即視融資活動獲得的資金在其生產經營活動中的重要性,或者企業通常留存銷售收入的貨幣而定。在有些情況下,企業根據收支情況難以確定記賬本位幣,需要在收支基礎上結合融資活動獲得的資金或保存從經營活動中收取款項時所使用的貨幣,進行綜合分析后做出判斷。例如,國內丙公司為外貿自營出口企業,超過70%的營業收入來自向歐盟各國的出口,其商品銷售價格主要受歐元的影響,以歐元計價,因此,從影響商品和勞務銷售價格的角度看,丙公司應選擇歐元作為記賬本位幣。如果丙公司除廠房設施、30%的人工成本在國內以人民幣采購外,生產所需原材料、機器設備及70%以上的人工成本以歐元在歐盟市場采購,則可確定丙公司的記賬本位幣是歐元。但是,如果丙公司的人工成本、原材料及相應的廠房設施、機器設備等95%以上在國內采購并以人民幣計價,則難以判定丙公司的記賬本位幣應選擇歐元還是人民幣,還需要結合第(3)項因素予以確定。如果丙公司取得的歐元營業收入在匯回國內時直接換成了人民幣存款,且丙公司對歐元波動產生的外幣風險進行了套期保值,那么丙公司可以確定其記賬本位幣為人民幣。又如,丁公司為國內一家嬰兒配方奶粉加工企業,其原材料牛奶全部來自澳大利亞,主要加工技術、機器設備及主要技術人員均由澳大利亞方面提供,生產的嬰兒配方奶粉面向國內出售。企業依據第(1)、(2)項因素難以確定記賬本位幣,需要考慮第(3)項因素。假定為滿足采購原材料牛奶等所需澳元的需要,丁公司向澳大利亞某銀行借款10億澳元,期限為20年,該借款是丁公司當期流動資金凈額的4倍。由于原材料采購以澳元結算,且企業經營所需要的營運資金,即融資獲得的資金也使用澳元,因此,丁公司應當以澳元作為記賬本位幣。需要說明的是,在確定企業的記賬本位幣時,上述因素的重要程度因企業具體情況不同而不同,需要企業管理層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判斷,其確定的記賬本位幣只有一種。該貨幣一經確定,不得改變,除非與確定記賬本位幣相關的企業經營所處的主要經濟環境發生重大變化。2.境外經營記賬本位幣的確定境外經營是指企業在境外的子公司、合營企業、聯營企業、分支機構。在境內的子公司、聯營企業、合營企業或者分支機構,采用不同于本企業記賬本位幣的,也視同境外經營。境外經營也是一個企業,在確定其記賬本位幣時也應當考慮企業選擇確定記賬本位幣需要考慮的上述因素。同時,由于境外經營是企業的子公司、聯營企業、合營企業或者分支機構,因此,境外經營記賬本位幣的選擇還應當考慮該境外經營與企業的關系,主要包括以下內容。(1)境外經營對其所從事的活動是否擁有很強的自主性。如果境外經營所從事的活動是視同企業經營活動的延伸,構成企業經營活動的組成部分,該境外經營應當選擇與企業記賬本位幣相同的貨幣作為記賬本位幣;如果境外經營所從事的活動擁有極大的自主性,應根據所處的主要經濟環境選擇記賬本位幣。(2)境外經營活動中與企業的交易是否在境外經營活動中占有較大比重。如果境外經營與企業的交易在境外經營活動中所占的比例較高,境外經營應當選擇與企業記賬本位幣相同的貨幣作為記賬本位幣;反之,應根據所處的主要經濟環境選擇記賬本位幣。(3)境外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是否直接影響企業的現金流量、是否可以隨時匯回。如果境外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直接影響企業的現金流量,并可隨時匯回,境外經營應當選擇與企業記賬本位幣相同的貨幣作為記賬本位幣;反之,應根據所處的主要經濟環境選擇記賬本位幣。(4)境外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是否足以償還其現有債務和可預期的債務。在企業不提供資金的情況下,如果境外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難以償還其現有債務和正常情況下可預期的債務,境外經營應當選擇與企業記賬本位幣相同的貨幣作為記賬本位幣;反之,應根據所處的主要經濟環境選擇記賬本位幣。(二)記賬本位幣變更的會計處理企業選擇的記賬本位幣一經確定,不得隨意變更,除非企業經營所處的主要經濟環境發生了重大變化。主要經濟環境發生重大變化,通常是指企業主要產生和支出現金的環境發生重大變化,使用該環境中的貨幣最能反映企業的主要交易業務的經濟結果。企業因經營所處的主要經濟環境發生重大變化,確需變更記賬本位幣的,應當采用變更當日的即期匯率將所有項目折算為變更后的記賬本位幣,折算后的金額作為新的記賬本位幣計量的歷史成本。由于采用同一即期匯率進行折算,因此,不會產生匯兌差額。企業需要提供確鑿的證據證明企業經營所處的主要經濟環境確實發生了重大變化,并應當在附注中披露變更的理由。企業記賬本位幣發生變更的,其比較財務報表應當以可比當日的即期匯率折算所有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項目。二、外匯匯率匯率又稱匯價,是指兩種貨幣相兌換的比率,是一種貨幣單位用另一種貨幣單位所表示的價格。我們通常在銀行看到的匯率有三種表示方式:買入價、賣出價和中間價。買入價是指銀行買入其他貨幣的價格,賣出價是指銀行出售其他貨幣的價格,中間價是指銀行買入價與賣出價的平均價。銀行的賣出價一般高于買入價,以獲取其中的差價。(一)匯率的標價匯率的標價,是指以外國貨幣表示本國貨幣的價格或以本國貨幣表示外國貨幣的價格。它可用以下兩種方式表述。1.直接標價法直接標價法,又稱應付標價法,是指以一定單位的外幣為標準折合成一定數量的本國貨幣,如1美元=6.7元人民幣。其特點是,外幣數額固定不變,本國貨幣的數額隨著匯率的高低變化而變化,本國貨幣幣值的大小與匯率的高低成反比。匯率越高,本國貨幣越貶值。目前,國際上大多數國家匯率的標價均采用直接標價法,我國也采用直接標價法。2.間接標價法間接標價法,又稱應收標價法,是指以一定單位的本國貨幣為標準折合成一定數額的外國貨幣。其特點是,本國貨幣數額固定不變,外國貨幣的數額隨著匯率的高低變化而變化,本國貨幣幣值的大小與匯率的高低成正比。匯率越高,本國貨幣越升值。通常英國、美國采用這種方法,但美國對英國采用直接標價法。(二)匯率的種類匯率按不同的標準,可劃分為即期匯率或即期匯率的近似匯率、遠期匯率、現行匯率、歷史匯率和平均匯率。1.即期匯率或即期匯率的近似匯率和遠期匯率即期匯率,是相對于遠期匯率而言的;遠期匯率是在未來某一日交付時的計算價格。會計準則中企業用于記賬的即期匯率一般是指當日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人民幣匯率中間價。但是,在企業發生的貨幣兌換交易或涉及貨幣兌換的交易時,僅用中間價不能反映貨幣買賣的損益,需要使用買入價或賣出價折算。當匯率變動不大時,為簡化核算,企業在外幣交易日或對外幣報表的某些項目進行折算時,也可以選擇即期匯率的近似匯率折算。即期匯率的近似匯率,是指按照系統合理的方法確定的、與交易發生日即期匯率近似的匯率,通常是指當期平均匯率或加權平均匯率等。加權平均匯率需要采用外幣交易的外幣金額作為權重進行計算。確定即期匯率的近似匯率的方法應在前后各期保持一致。如果匯率波動使得采用即期匯率的近似匯率折算不適當時,應當采用交易發生日的即期匯率折算。至于何時不適當,需要企業根據匯率變動情況及計算即期匯率的近似匯率的方法等進行判斷。2.現行匯率、歷史匯率和平均匯率現行匯率,是指資產負債表日本國貨幣與外國貨幣之間的比率。歷史匯率,是指當取得外幣資產或承擔外幣債務時的匯率。現行匯率和歷史匯率一般是相對于取得外幣資產或承擔外幣債務而言的,當取得外幣資產或承擔外幣債務之日就是資產負債表編制之日時,這兩種匯率是相同的;在記錄外幣交易之日,應用的折算匯率是現行匯率,但以后的時間,這個匯率就變成歷史匯率了。平均匯率,是指將現行匯率或歷史匯率按簡單算術平均或加權平均計算出的匯率。三、匯兌損益(一)匯兌損益的概念匯兌損益是指發生的外幣業務折算為記賬本位幣時,由于業務發生的時間不同、所采用的匯率不同而產生的記賬本位幣的差額,或者是不同貨幣兌換,由于兩種貨幣采用的匯率不同而產生的記賬本位幣的差額。匯兌損益可能是匯兌損失,也可能是匯兌收益,是衡量企業外匯風險的一個指標。(二)匯兌損益的種類匯兌損益按照不同的標準,可以劃分為以下幾類。1.按業務性質劃分匯兌損益按照業務性質劃分,可分為以下四類。(1)交易損益,是指在發生外幣交易時,因收回或償付債權債務而產生的交易匯兌損益。(2)兌換損益,是指在發生外幣兌換業務時產生的兌換損益。(3)調整損益,是指在會計期末將所有外幣債權債務和外幣貨幣資金賬戶,按規定的期末匯率進行調整時而產生的匯兌損益。(4)折算損益,是指在會計期末,為了編制合并財務報表或為了重新表述會計記錄和財務報表金額,而將外幣計量的金額轉化為記賬本位幣的過程中產生的折算匯兌損益。2.按本期是否實現劃分匯兌損益按照本期是否實現劃分,可分為以下兩類。(1)已實現的匯兌損益,是指產生匯兌損益的外幣業務在本期內已經全部完成所產生的匯兌損益。例如,應收的外幣債權在實際收回時,應付的外幣債務在實際償還時,貨幣在實際兌換時。一般來說,交易損益和兌換損益屬于已實現的匯兌損益。(2)未實現的匯兌損益,是指產生匯兌損益的外幣業務尚未完成。例如,應收的外幣債權尚未實際收到,應付的外幣債務尚未實際償還等。一般來說,調整損益和折算損益屬于未實現的匯兌損益。(三)匯兌損益的處理原則由于匯兌損益要作為財務費用計入當期損益,因而匯兌損益的確認直接影響企業損益的計算和納稅。(1)外幣貨幣性項目,采用資產負債表日的即期匯率折算。因資產負債表日即期匯率與初始確認的匯率或者前一資產負債表日即期匯率不同產生的匯兌差額,計入當期財務費用。(2)以歷史成本計量的外幣非貨幣性項目,采用交易日的即期匯率折算,資產負債表日不改變其記賬本位幣金額,不產生匯兌差額。(3)以公允價值計量的外幣非貨幣性項目,如交易性金融資產,因價格的變動和匯率的變動,按資產負債表日的價格(含匯率)折算的記賬本位幣金額,與原記賬本位幣金額的差額,作為公允價值變動損益處理,不計入財務費用。(4)企業收到投資者以外幣投入的資本,應當采用交易日的即期匯率折算,不得采用合同約定的匯率折算,外幣投入資本和取得相應資產的折算匯率相同,不會產生外幣資本折算差額。(5)企業編制合并財務報表時,不同的財務報表選擇的折算匯率不同,產生的外幣報表折算差額列入所有者權益“其他綜合收益”項目中,不影響損益,不做賬務處理。處置境外經營時,計入處置當期損益。第二節外幣交易的會計處理一、外幣業務的內容外幣交易具體包括以下三種情況。(1)買入或者賣出以外幣計價的商品或者勞務,通常情況下是指以外幣買賣商品,或者以外幣結算勞務合同。這里所說的商品,可以是有實物形態的存貨、固定資產等,也可以是無實物形態的無形資產、債權或股權等。例如,以人民幣為記賬本位幣的國內甲公司向國外乙公司出口商品,以美元結算貨款;國內甲公司從境外以歐元購買固定資產或生產用原材料等。(2)借入或者借出外幣資金,是指企業向銀行或非銀行金融機構借入以記賬本位幣以外的貨幣表示的資金。例如,以人民幣為記賬本位幣的國內甲公司從中國銀行借入美元、經批準向海外發行美元債券等。(3)其他以外幣計價或者結算的交易,是指以記賬本位幣以外的貨幣計價或結算的其他交易。例如,接受外幣現金捐贈等。二、外幣交易的記賬方法外幣交易的記賬方法有外幣統賬制和外幣分賬制。外幣統賬制是指企業在發生外幣交易時,即折算為記賬本位幣入賬。外幣分賬制是指企業在日常核算時分別幣種記賬,資產負債表日分別貨幣性項目和非貨幣性項目調整。貨幣性項目按資產負債表日即期匯率折算,產生的匯兌差額計入當期損益。非貨幣性項目按交易日即期匯率折算。貨幣性項目是企業持有的貨幣和將以固定或可確定金額的貨幣收取的資產或者償付的負債。貨幣性項目分為貨幣性資產和貨幣性負債,貨幣性資產包括現金、銀行存款、應收賬款和應收票據以及持有至到期投資等;貨幣性負債包括應付賬款、其他應付款、短期借款、應付債券、長期借款、長期應付款等。從我國目前的情況看,絕大多數企業采用外幣統賬制,只有銀行等少數金融企業由于外幣交易頻繁,涉及外幣幣種較多,可以采用分賬制方法進行日常核算。無論是采用分賬制記賬方法,還是采用統賬制記賬方法,只是賬務處理的程序不同,而產生的結果應當相同,即計算出的匯兌差額相同;相應的會計處理也相同,即均計入當期損益。本書主要介紹外幣統賬制下的賬戶設置及其會計核算的基本程序。
三、外幣交易的核算程序(一)賬戶設置外幣統賬制方法下,對外幣貨幣性項目采用復幣式記賬,即記錄外幣、匯率、記賬本位幣金額。不單獨設置一級科目,只需在相應貨幣性項目的一級科目下設置二級科目。例如,在銀行存款、應收賬款等科目下設置二級科目“美元戶”,反映這些一級科目中以美元計價的交易金額。折算后的記賬本位幣金額與其他明細科目的記賬本位幣金額,均在一級科目反映。對外幣交易金額因匯率變動而產生的差額,在“財務費用”科目下設置二級科目“匯兌損益”反映。該科目借方反映因匯率變動而產生的匯兌損失,貸方反映因匯率變動而產生的匯兌收益。期末余額結轉到“本年利潤”科目后一般無余額。(二)會計核算的基本程序企業發生外幣交易時,其會計核算的基本程序如下所述。(1)將外幣金額按照交易日的即期匯率或即期匯率的近似匯率折算為記賬本位幣金額,按照折算后的記賬本位幣金額登記有關賬戶;在登記有關記賬本位幣賬戶的同時,按照外幣金額登記相應的外幣賬戶。(2)期末,將所有外幣貨幣性項目的外幣余額,按照期末即期匯率折算為記賬本位幣金額,并與原記賬本位幣金額相比較,其差額計入“財務費用匯兌損益”科目。(3)結算外幣貨幣性項目時,將其外幣結算金額按照當日即期匯率折算為記賬本位幣金額,并與原記賬本位幣金額比較,其差額記入“財務費用匯兌損益”科目。四、外幣交易的會計處理外幣交易折算的會計處理主要涉及兩個環節:一是在交易日對外幣交易進行初始確認,將外幣金額折算為記賬本位幣金額;二是在資產負債表日對相關項目進行折算,因匯率變動產生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企業發生外幣交易的,應當在初始確認時采用交易日的即期匯率或即期匯率的近似匯率將外幣金額折算為記賬本位幣金額。這里的即期匯率可以是外匯牌價的買入價或賣出價,也可以是中間價,在不涉及與銀行進行貨幣兌換的情況下,一般以中間價作為即期匯率。(一)外幣兌換業務外幣兌換業務,是指企業從銀行買入外幣或將外幣賣給銀行以及將一種外幣兌換為另一種外幣的交易。企業發生的外幣兌換業務,應當以交易日的銀行買入價或賣出價折算。由于匯率變動產生的折算差額計入當期損益。
1.企業將外幣賣給銀行企業按規定將持有的外幣賣給銀行,即結匯業務,銀行買進外匯并按其買入價將人民幣兌付給企業,企業按實際收到的人民幣金額計入銀行存款的人民幣賬戶的借方,按當日即期匯率折算的人民幣金額計入銀行存款的外幣賬戶的貸方。將兩者的差額計入“財務費用匯兌損益”科目。【例1-1】甲公司以人民幣為記賬本位幣,對外幣交易采用交易日的即期匯率折算,2×16年7月5日,將持有的20000美元賣給銀行,當日銀行買入價為1美元=6.59元人民幣,當日的即期匯率為1美元=6.6元人民幣。本例中,企業與銀行發生貨幣兌換,兌換所用匯率為銀行的買入價,而通常記賬所用的即期匯率為中間價,由于匯率變動而產生的匯兌差額計入當期的財務費用。甲公司賬務處理如下。借:銀行存款人民幣 (20000×6.59)131800財務費用匯兌損益200貸:銀行存款美元 (20000×6.6)1320002.企業從銀行買入外幣企業因業務需要從銀行買入外幣時,銀行售匯時按其賣出價向企業計算收取人民幣,企業按實際付出的人民幣金額,計入銀行存款的人民幣賬戶的貸方,按交易日的即期匯率或即期匯率的近似匯率折合的人民幣金額,計入銀行存款的外幣賬戶的借方。將兩者的差額計入“財務費用匯兌損益”科目。【例1-2】甲公司的記賬本位幣為人民幣,對外幣交易采用交易日的即期匯率折算,2×16年7月8日以人民幣向中國銀行買入15000美元,當日銀行賣出價為l美元=6.7元人民幣,當日的即期匯率為1美元=6.68元人民幣。甲公司賬務處理如下。借:銀行存款美元 (15000×6.68)100
200財務費用匯兌損益 300貸:銀行存款人民幣 (15000×6.7)100500(二)以外幣結算的購銷業務【例1-3】國內甲公司的記賬本位幣為人民幣。對外幣交易采用交易日的即期匯率折算。2×16年7月10日,向國外乙公司出口商品一批,貨款共計50000美元,尚未收到,當日即期匯率為l美元=6.68元人民幣。注意:出口貨物增值稅適用零稅率。甲公司應進行以下賬務處理。借:應收賬款美元 (50000×6.68)334000貸:主營業務收入 334000假設2×16年7月20日,收到外匯并以外匯存入銀行。當天即期匯率為l美元=6.69元人民幣。甲公司賬務處理如下。借:銀行存款美元 (50000×6.69)334500貸:應收賬款美元 (50000×6.69)3345002×16年7月31日,調整“應收賬款美元”賬戶的人民幣差額:借:應收賬款美元 500貸:財務費用匯兌損益 500或者2×16年7月20日,收到外匯:借:銀行存款美元 (50000×6.69)334500貸:應收賬款美元 (50000×6.68)334000財務費用匯兌損益 500假設2×16年7月20日,收到外匯并結售給銀行,當天即期匯率為l美元=6.69元人民幣,結匯銀行買入價為l美元=6.65元人民幣,實際收到人民幣332500元。甲公司賬務處理如下。借:銀行存款人民幣 (50000×6.65)332500財務費用匯兌損益 2000貸:應收賬款美元 (50000×6.69)3345002×16年7月31日,調整“應收賬款美元”賬戶的人民幣差額。借:應收賬款美元 500貸:財務費用匯兌損益 500或者2×16年7月20日:借:銀行存款人民幣 (50000×6.65)332500財務費用匯兌損益 1500貸:應收賬款美元 (50000×6.68)334000計入財務費用的金額一樣,都是匯兌損失1
500元。假設2×16年7月31日,貨款尚未收到。即期匯率為l美元=6.64元人民幣。按期末即期匯率調整“應收賬款美元”賬戶,人民幣的金額=50000×6.64=332000元,與賬面人民幣334
000元之差2000元計入財務費用。借:財務費用匯兌損益 2000貸:應收賬款美元 2000【例1-4】國內某公司的記賬本位幣為人民幣,屬于增值稅一般納稅企業。2×16年7月12日,從國外購入某原材料,貨款共計20000美元,貨款尚未支付,當日的即期匯率為1美元=6.69元人民幣。按照規定計算應繳納的進口關稅為10
000元人民幣,支付的進口增值稅為21408元人民幣,進口關稅及增值稅已由銀行存款支付。相關會計分錄如下。借:原材料 143800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21408貸:應付賬款美元 (20000×6.69)133800銀行存款 31408假設2×16年7月22日,直接以外幣償還貨款。當天即期匯率為l美元=6.66元人民幣。甲公司應進行以下賬務處理。借:應付賬款美元 (20000×6.66)133200貸:銀行存款美元 (20000×6.66)1332002×16年7月31日,調整“應付賬款美元”賬戶的人民幣差額:借:應付賬款美元 600貸:財務費用匯兌損益 600或者2×16年7月22日,直接以外幣償還貨款:借:應付賬款美元 (20000×6.69)133800貸:銀行存款美元 (20000×6.66)133200財務費用匯兌損益 600假設2×16年7月22日,為償還貨款向銀行購入外匯,當天即期匯率為l美元=6.66元人民幣,銀行賣出價為l美元=6.68元人民幣,實際支付人民幣133600元。甲公司賬務處理如下。借:應付賬款美元 (20000×6.66)133200財務費用匯兌損益 400貸:銀行存款人民幣 (20000×6.68)1336002×16年7月31日,調整“應付賬款美元”賬戶的人民幣差額。借:應付賬款美元 600貸:財務費用匯兌損益 600或者2×16年7月22日:借:應付賬款美元 (20000×6.69)133800貸:銀行存款人民幣 (20000×6.68)133600財務費用匯兌損益 200假設2×16年7月31日,貨款尚未償還。即期匯率為l美元=6.64元人民幣。按期末即期匯率調整“應付賬款美元”賬戶。人民幣的金額=20000×6.64=132800元。與賬面人民幣133800元之差1
000元計入財務費用。借:應付賬款美元 1000貸:財務費用匯兌損益 1000(三)外幣計價的借款業務企業外幣借款是企業外幣籌資的重要方式,企業應將借入的外幣按當日的即期匯率折算為記賬本位幣入賬。【例1-5】國內甲公司的記賬本位幣為人民幣。2×16年7月1日從中國銀行借入一年期貸款80
000美元,年利率5%,當日即期匯率為l美元=6.6元人民幣。借:銀行存款美元 (80000×6.6)528000貸:短期借款美元 (80000×6.6)528000=80000×5%×6/12×6.9=13800元,賬務處理如下。借:財務費用利息支出 13800貸:應付利息美元 (2000×6.9)13800計算“短期借款美元”賬戶的年末調整損益=80000×(6.9-6.6)=24
000元借:財務費用匯兌損益 24000貸:短期借款美元 240002×17年6月30日,還本付息,當日即期匯率為l美元=6.8元人民幣。2×17年半年應付利息=80000×5%×6/12×6.8=2000×6.8=13600元借:財務費用利息支出 13600貸:應付利息美元 (2000×6.8)13600計算2×17年6月30日應付利息的匯兌損益=2
000×(6.9-6.8)=200元計算2×17年6月30日短期借款的匯兌損益=80
000×(6.9-6.8)=8000元借:應付利息美元 200短期借款美元 8000貸:財務費用匯兌損益 82002×17年7月1日,還本付息,當日即期匯率為l美元=6.8元人民幣。借:應付利息美元 (4000×6.8)27200短期借款美元 (80000×6.8)544000貸:銀行存款美元 (84000×6.8)571200(四)接受外幣資本投資企業收到投資者以外幣投入的資本,無論是否有合同約定匯率,均不采用合同約定匯率和即期匯率的近似匯率折算,而是采用交易日即期匯率折算,這樣,外幣投入資本與相應的貨幣性項目的記賬本位幣金額相等,不產生外幣資本折算差額。【例1-6】國內甲公司的記賬本位幣為人民幣。2×16年7月25日,與某外商簽訂投資合同,當日收到外商投入資本200
000美元,當日匯率為1美元=6.68元人民幣,假定投資合同約定匯率為1美元=6.8元人民幣。甲公司賬務處理如下:借:銀行存款美元 (200000×6.68)1336000貸:實收資本 1336000(五)會計期末或結算日對外幣交易余額的會計處理1.外幣貨幣性項目的調整資產負債表日,企業應將所有外幣貨幣性項目的外幣余額,按照期末即期匯率折算為記賬本位幣金額作為最終報表的金額,這個金額與原賬面記賬本位幣金額的差額,作為匯兌損益,記入“財務費用匯兌損益”或“在建工程”等有關科目。【例1-7】國內甲公司的記賬本位幣為人民幣。2×16年7月1日,有關外幣貨幣性賬戶的余額及即期匯率如表1-1所示。表1-1期初外幣貨幣性賬戶的余額單位:元外幣賬戶名稱美元余額匯率人民幣銀行存款200006.6132000應收賬款800006.6528000應付賬款100006.666000將甲公司【例1-1】~【例1-6】的業務登記入賬,見表1-2~表1-5。表1-2銀行存款日記賬美元單位:元2×16年憑證摘要借方貸方余額月日美元匯率人民幣美元匯率人民幣美元匯率人民幣71月初余額200006.61320001借款800006.65280001000006600005兌換200006.6132000800005280008兌換150006.6810020095000628200
20收回欠款500006.69334
50014500096270022償還欠款200006.6613320012500082950025接受投資2000006.6813360003250002165500匯兌損益7500215800031月計3450002298700400002652003250006.6421580006.69-20000×6.66+200000×6.68)=-7500元(損失)表1-3應收賬款明細賬美元單位:元2×16年憑證摘要借方貸方余額月日美元匯率人民幣美元匯率人民幣美元匯率人民幣71月初余額800006.652800010出口500006.6833400013000086200020收款500006.6933450080000527500匯兌損益370053120031月計5000033770050000334500800006.64531200益)表1-4短期借款明細賬美元單位:元2×16年憑證摘要借方貸方余額月日美元匯率人民幣美元匯率人民幣美元匯率人民幣71借款800006.6528000800006.6528000匯兌損益3200320031月計80000531200800006.64531200短期借款的匯兌損益=80000×6.64-80000×6.6=3200(損失)
表1-5應付賬款明細賬美元單位:元2×16年憑證摘要借方貸方余額月日美元匯率人民幣美元匯率人民幣美元匯率人民幣71月初余額100006.66600012進口200006.691338003000019980022還款200006.661332001000066600匯兌損益2006640031月計2000013340020000133800100006.6466400益)外幣賬戶的匯兌損益總額=7500-3700+3200-200=6800元(損失)2×16年7月31日,外幣賬戶匯兌損益的賬務處理如下:借:應收賬款美元 3700應付賬款美元 200財務費用匯兌損益 6800貸:銀行存款美元 7500短期借款美元 32002.非貨幣性項目的處理非貨幣性項目是貨幣性項目以外的項目,如存貨、長期股權投資、交易性金融資產(股票、基金)、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等。(1)對于以歷史成本計量的外幣非貨幣性項目,已在交易發生日按當日即期匯率折算,資產負債表日不應改變其原記賬本位幣金額,不產生匯兌差額。因為這些項目在取得時已按取得時日即期匯率折算,從而構成這些項目的歷史成本,如果再按資產負債表日的即期匯率折算,就會導致這些項目價值不斷變動,從而使這些項目的折舊、攤銷和減值不斷地隨之變動,這將與這些項目的實際情況不符。【例1-8】某外商投資企業的記賬本位幣是人民幣。2×16年7月15日,進口一臺機備屬于企業的固定資產,在購入時已按當日即期匯率折算為人民幣335萬元。由于“固定資產”屬于非貨幣性項目,因此,2×16年7月31日,不需要按當日即期匯率進行調整。(2)對于存貨項目,在資產負債表日采用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孰低計量,在以外幣購入存貨并且該存貨在資產負債表日的可變現凈值以外幣確定的情況下,在計提存貨跌價準備時應當考慮匯率變動的影響。在確定存貨的期末價值時,應先將可變現凈值折算為記賬本位幣,再與以記賬本位幣反映的存貨成本進行比較。【例1-9】甲公司以人民幣為記賬本位幣。2×16年11月20日,從英國W公司采購國內市場尚無的H商品2
000臺,每臺1000英鎊,當日即期匯率為1英鎊=8.5元人民幣,并于當日支付了相應貨款。2×16年12月31日,已售出H商品1
500臺,國內市場仍無H商品供應,但H商品在國際市場的價格已降至每臺800英鎊。12月31日的匯率是1英鎊=8.84元人民幣。假定不考慮增值稅等相關稅費,甲公司的賬務處理如下:11月20日,購入H商品:借:庫存商品H商品 (2000×1
000×8.5)17000000貸:銀行存款英鎊 (2000×1
000×8.5)1700000012月31日,由于庫存500臺H商品市場價格下跌,表明其可變現凈值低于成本,計提存貨跌價準備=500×1000×8.5-500×800×8.84=714
000(元人民幣)借:資產減值損失 714000貸:存貨跌價準備 714000本例中,期末,在計算庫存商品H商品的可變現凈值時,在國內沒有相應產品的價格,因此,只能依據H商品的國際市場價格為基礎確定其可變現凈值,但需要考慮匯率變動的影響,以國際市場價格為基礎確定的可變現凈值應按照期末匯率折算,再與庫存商品的記賬本位幣成本相比較,低于成本的差額確定跌價損失,這個差額包含兩個因素,一個是價格變動,一個是匯率變動,但匯率變動的差額不作為匯兌損益,統一作為資產減值損失。(3)對于以公允價值計量的股票、基金等非貨幣性項目,如果期末的公允價值以外幣反映,則應當先將該外幣按照公允價值確定當日的即期匯率折算為記賬本位幣金額,再與原記賬本位幣金額進行比較,其差額作為公允價值變動損益,計入當期損益。【例1-10】國內甲公司的記賬本位幣為人民幣。2×16年12月5日以每股2.5美元的價格購入乙公司B股10000股作為交易性金融資產,當日即期匯率為1美元=6.88元人民幣,款項已付。2×16年12月31日,由于市價變動,當月購入的乙公司B股的市價變為每股2美元,當日即期匯率為l美元=6.64元人民幣。假定不考慮相關稅費的影響。2×16年12月5日,該公司對上述交易應做以下財務處理:借:交易性金融資產 (2.5×10000×6.88)172000貸:銀行存款美元 (2.5×10000×6.88)172000800(2×10000×6.64)元,與原賬面價值172000元的差額為39200元人民幣,應計入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相應的會計分錄為:借: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39200貸:交易性金融資產 3920039200元人民幣既包含甲公司所購乙公司B股股票公允價值變動的影響,又包含人民幣與美元之間匯率變動的影響。2×17年2月15日,甲公司將所購乙公司B股股票按當日市價每股2.4美元全部售出(即結算日),所得價款為24000美元,按當日匯率為1美元=6.86元人民幣折算為人民幣金額為164640元,與其原賬面價值人民幣金額132800元的差額為31840元人民幣,對于匯率的變動和股票市價的變動不進行區分,均作為投資收益進行處理。因此,售出當日,甲公司的賬務處理如下:借:銀行存款美元 (2.4×10000×6.86)164640貸:交易性金融資產 132800投資收益 31840借:投資收益 39200貸: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39200(4)可供出售外幣貨幣性金融資產形成的匯兌差額,計入當期損益;可供出售外幣非貨幣性金融資產形成的匯兌差額,與公允價值變動一并計入其他綜合收益。但是,采用實際利率法計算的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外幣利息產生的匯兌差額,應當計入當期損益;可供出售權益工具投資的外幣現金股利產生的匯兌差額,應當計入當期損益。第三節外幣財務報表的折算企業的子公司、合營企業、聯營企業和分支機構如果采用與企業相同的記賬本位幣,即使是設在境外,其財務報表也不存在折算問題。但是,如果企業境外經營的記賬本位幣不同于企業的記賬本位幣,在將企業的境外經營通過合并報表、權益法核算等納入企業的財務報表中時,需要將企業境外經營的財務報表折算為以企業記賬本位幣反映。一、外幣財務報表折算的基本原理(一)外幣財務報表折算的含義外幣財務報表折算是指將以外幣表示的財務報表折算為以某一特定貨幣表示的財務報表,是將財務報表的表述從一種貨幣單位轉化為另一種貨幣單位。(二)外幣財務報表折算的主要會計問題1.折算匯率的選擇折算匯率的選擇,即外幣財務報表的各個項目按什么匯率進行折算,是選擇現行匯率、歷史匯率,還是與即期匯率相近似的平均匯率進行折算。2.折算差額的處理折算差額的處理,即外幣報表各個項目選擇不同匯率進行折算,產生的差額是直接計入當期損益,還是作為所有者權益項目。(三)外幣財務報表的折算方法目前,國際上對外幣財務報表的折算方法主要有流動與非流動法、貨幣性與非貨幣性法、時態法、現行匯率法等四種。我國外幣財務報表的折算采用的是現行匯率法。1.流動與非流動法流動與非流動法,是將資產負債表項目按其流動性劃分為流動項目和非流動項目兩類。流動項目包括流動資產和流動負債;非流動項目是指除流動項目以外的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項目。對于流動項目按報表編制日的現行匯率折算;對于非流動項目按資產取得或負債發生時的歷史匯率折算,留存收益項目為依資產負債表的平衡原理軋差計算而得。對于利潤表項目,除了折舊費和攤銷費按相關資產取得時的歷史匯率折算外,其他收入和費用項目均按報告期內的平均匯率折算。銷貨成本根據“期初存貨+本期購貨-期末存貨”的關系確定。形成的折算損失,計入報告企業的合并損益中,形成的折算收益,已實現部分予以確認,未實現部分須予遞延,以抵銷以后期間形成的損失。流動與非流動項目法的理論依據是,非流動資產一般不會在短期內轉變為現金,非流動負債一般也不會在短期內償還,因而不會受到現行匯率的影響。但這種理由不夠充分。例如,按現行匯率折算流動資產,表明貨幣性資產和存貨均要承受同樣的匯率波動風險,但這對按歷史成本計價的存貨項目就不合理了。本方法的優點在于能夠反映境外經營的營運資金的報告貨幣等值,不改變境外經營的流動性。其缺點為:一是流動性與非流動性的劃分與匯率的變動無關;二是對折算結果的處理,掩蓋了匯率變動對合并凈收益的影響,平滑了各期收益,與實際情況不符。2.貨幣性與非貨幣性法貨幣性與非貨幣性法,是將資產負債表項目劃分為貨幣性項目和非貨幣性項目兩類。貨幣性項目,是指貨幣性資產和貨幣性負債。貨幣性資產主要有庫存現金、銀行存款、應收賬款、應收票據等。貨幣性負債主要有應付賬款、應付票據、長期負債等。非貨幣性項目是指除了貨幣性項目以外的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項目。對于貨幣性項目,按現行匯率折算;對于非貨幣性項目,按其取得或發生時的歷史匯率折算;對于利潤表項目,處理折舊費和攤銷費按其相關資產取得時的歷史匯率折算外,其他收入和費用項目均按報告期內的平均匯率折算。采用這種方法的主要理由是,外幣應收、應付款等貨幣性項目代表著在以后期間將要收回或付出的一筆固定的外幣債權債務,它將隨著匯率的變動有所增減,因而按現行匯率折算是合理的。即這種方法是依據匯率波動對企業資產負債的影響程度來選擇折算匯率的,貨幣性項目要承受匯率變動的風險,要按現行匯率折算;而非貨幣性項目不受匯率變動的影響,則按歷史匯率折算。本方法的缺點在于仍然是用分類來解決外幣報表的折算,而沒有考慮會計計量問題,結果使得有些項目分類未必與所選的匯率相關。例如,存貨等非貨幣性項目,應采用歷史匯率折算,但當存貨采用成本與市價孰低法計量時,對以市價計量的存貨按歷史匯率折算就不合理。3.時態法時態法,是針對資產負債表項目的計量方法和時間的不同而選擇不同的匯率進行折算的一種方法。資產負債表各項目以過去價值計量的,采用歷史匯率;以現在價值計量的,采用現行匯率,產生的折算損益應計入當年的合并凈收益。利潤表各項目的折算與流動性與非流動性法下利潤表的折算相同。本方法不僅考慮了會計計量基礎,而且改正了貨幣性與非貨幣性法的缺點。但是,該方法是從報告企業的角度考慮問題,境外的子公司、分支機構等均被認為是報告企業經營活動在境外的延伸,與報告企業本身的外幣交易原則相一致(有人將這一觀點稱為母公司貨幣觀),這樣,實際上卻忽視了境外經營作為相對獨立的實體(即境外實體)的情況。另外,按此方法對外幣報表進行折算,由于各項目使用的折算匯率不同,因而產生的折算結果不可能保持外幣報表在折算前的原有比率關系。采用這種方法的主要理由是,外幣報表的折算是一個計量變換的過程,它不能改變被計量項目的屬性和計量基礎,而只能改變計量單位,如對存貨項目的折算,是為了重述表述存貨的計量單位的貨幣名稱,而不是改變其實際價值。4.現行匯率法現行匯率法,是對外幣資產負債表中的所有資產負債項目均按現行匯率折算,對實收資本項目按發生時的歷史匯率折算,利潤表各項目均按當期(年)平均匯率折算,產生的折算損益作為所有者權益的一個單獨項目予以列示。現行匯率法采用單一匯率對各項資產負債進行折算,計算簡便,考慮了境外經營作為相對獨立的實體的情況(有人將這一觀點稱為子公司觀),著重匯率變動對報告企業在境外經營的投資凈額的影響,折算后報表中各項目之間的比例關系能與原外幣報表中各項目之間的比例關系保持一致。但對于按歷史成本計價的資產項目采用現行匯率折算,其結果不符合邏輯。另外,假設所有外幣資產都將受匯率變動的影響,也不符合實際。盡管現行匯率法存在不足,但在會計實務中是應用較為廣泛的一種方法。上述四種折算方法,按照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的要求,各國可從后兩種中選擇一種應用。各種外幣財務報表的折算方法的比較如表1-6所示。表1-6外幣財務報表折算方法比較表資產負債表項目流動與非流動法貨幣性與非貨幣性法時態法現行匯率法庫存現金現行匯率現行匯率現行匯率現行匯率應收賬款現行匯率現行匯率現行匯率現行匯率存貨按成本計價現行匯率歷史匯率歷史匯率現行匯率按市價計價現行匯率歷史匯率現行匯率現行匯率投資按成本計價歷史匯率歷史匯率歷史匯率現行匯率按市價計價歷史匯率歷史匯率現行匯率現行匯率固定資產歷史匯率歷史匯率歷史匯率現行匯率其他資產歷史匯率歷史匯率歷史匯率現行匯率應付賬款現行匯率現行匯率現行匯率現行匯率長期負債歷史匯率現行匯率現行匯率現行匯率實收資本(或股本)歷史匯率歷史匯率歷史匯率歷史匯率留存收益平衡數平衡數平衡數平衡數
(四)外幣財務報表折算差額的處理外幣財務報表折算差額,是指在外幣財務報表折算時,由于不同項目所采用的匯率不同而產生的差額。企業無論采用哪種折算方法都會產生一個折算差額,即折算損益。折算損益只是在折算財務報表過程中形成的一種未實現匯兌損益。它取決于兩個因素:一是匯率變動所引起的有關資產和負債項目相比的差額;二是匯率變動的方向,即外匯匯率變動是升值,還是貶值。當匯率升值或貶值時,如果有關資產項目和負債項目金額相等,發生的損益就會相互抵銷;如果資產項目金額大于負債項目金額,當外幣升值時,就會產生匯兌收益,貶值時產生折算損失。同。目前,國際上對外幣折算差額主要有兩種處理方法:一是做當期損益處理,將差額列示在利潤表中,采用時態法適用。二是做遞延處理,將差額在資產負債表的所有者權益中“其他綜合收益”項目中單獨列示,采用現行匯率法適用。二、現行匯率法下的外幣財務報表折算(一)折算原則。(1)資產負債表中的資產和負債項目,采用資產負債表日的即期匯率折算,所有者權益項目除“未分配利潤”項目外,其他項目采用發生時的即期匯率(即歷史匯率)折算。其中“未分配利潤”項目的折算金額來源于所有者權益變動表的期末余額。(2)利潤表中的收入和費用項目,采用交易發生日的即期匯率或即期匯率的近似匯率(即平均匯率)折算。(3)產生的外幣財務報表折算差額,在資產負債表中所有者權益項目下“其他綜合收益”項目中列示。在編制合并會計報表時,應在合并資產負債表中“其他綜合收益”項目中列示。【例1-11】國內甲公司的記賬本位幣為人民幣,該公司在境外有一子公司乙公司,乙公司確定的記賬本位幣為美元。根據合同約定,甲公司擁有乙公司70%的股權,并能夠對乙公司的財務和經營政策施加重大影響。甲公司采用當期平均匯率折算乙公司利潤表項目。乙公司的有關資料如下:2×16年12月31日的匯率為1美元=6.94元人民幣,2×16年的平均匯率為1美元=6.6元人民幣,股本、資本公積發生日的即期匯率為1美元=8.0元人民幣,2×15年12月31日的股本為500萬美元,折算為人民幣為4000萬元;累計盈余公積為50萬美元,折算為人民幣為375萬元;累計未分配利潤為120萬美元,折算為人民幣為823萬元;甲、乙公司均在年末提取盈余公積,乙公司當年提取的盈余公積為70萬美元。報表折算見表1-7~表1-9。
表1-7利潤表2×16年單位:萬元項目期末數(美元)折算匯率折算為人民幣金額一、營業收入20006.613200減:營業成本15006.69900稅金及附加406.6264管理費用1006.6660財務費用106.666資產減值損失加:公允價值變動收益投資收益306.6198二、營業利潤380-2508加:營業外收入406.6264減:營業外支出206.6132三、利潤總額400-2640減:所得稅費用1206.6792四、凈利潤280-1848五、其他綜合收益六、綜合收益總額表1-8所有者權益變動表2×16年度單位:萬元項目股本盈余公積未分配利潤其他綜合收益所有者(或股東權益)合計美元折算匯率人民幣美元折算匯率人民幣美元人民幣人民幣一、本年年初余額50084
000503751208235
198二、本年增減變動金額(一)綜合收益總額28018481848其中:外幣報表折算差額-453-453(二)所有者投入和減少資本(三)利潤分配1.提取盈余公積706.94485.8-70-485.802.對所有者的分配三、本年年末余額50084
000120860.83302185.2-4536593當期計提的盈余公積采用當期平均匯率折算,期初盈余公積為以前年度計提的盈余公積按相應年度平均匯率折算后金額的累計,期初未分配利潤記賬本位幣金額為以前年度未分配利潤記賬本位幣金額的累計。表1-9資產負債表2×16年12月31日單位:萬元資產期末數(美元)折算匯率折算為人民幣金額負債和所有者
(或股東)權益期末數(美元)折算匯率折算為人民幣金額流動資產:流動負債:貨幣資金1206.94832.8短期借款456.94
312.3應收賬款2606.941804.4應付賬款2856.941977.9存貨2406.941665.6其他流動負債1106.94
763.4其他流動資產2006.941388流動負債合計440-3053.6流動資產合計8205690.8非流動負債:非流動資產:長期借款1406.94
971.6長期應收款1106.94763.4應付債券806.94
555.2固定資產5606.943886.4其他非流動負債906.94
624.6在建工程806.94555.2非流動負債合計310-2
151.4無形資產1006.94694負債合計750
5
205其他非流動資產306.94208.2所有者(或股東)
權益:非流動資產合計8806107.2股本5008
4000盈余公積120
860.8未分配利潤3302185.2其他綜合收益-453所有者(或股東)
權益合計9506593資產總計170011798負債和所有者(或股東)權益總計170011798外幣報表折算差額為以記賬本位幣反映的凈資產減去以記賬本位幣反映的實收資本、累計盈余公積及累計未分配利潤后的余額。(二)特殊項目的處理1.少數股東應分擔的外幣報表折算差額在企業境外經營為其子公司的情況下,企業在編制合并財務報表時,應按少數股東在境外經營所有者權益中所享有的份額計算少數股東應分擔的外幣報表折算差額,并入少數股東權益列示于合并資產負債表,不再單獨反映少數股東權益所對應的外幣折算差額。
2.實質上構成對境外經營凈投資的外幣貨幣性項目產生的匯兌差額的處理母公司含有實質上構成對子公司(境外經營)凈投資的外幣貨幣性項目的情況下,在編制合并財務報表時,應根據以下兩種情況編制抵銷分錄。(1)實質上構成對子公司凈投資的外幣貨幣性項目以母公司或子公司的記賬本位幣反”。(2)實質上構成對子公司凈投資的外幣貨幣性項目以母、子公司的記賬本位幣以外的貨幣反映,則應將母、子公司此項外幣貨幣性項目產生的匯兌差額相互抵銷,差額轉入“其他綜合收益”項目。如果合并財務報表中各子公司之間也存在實質上構成對另一子公司(境外經營)凈投資的外幣貨幣性項目,在編制合并財務報表時應比照上述編制相應的抵銷分錄。三、我國外幣財務報表折算的其他規定(一)惡性通貨膨脹經濟外幣財務報表的折算當一個國家經濟環境顯示出(但不局限于)以下特征時,應當判斷該國處于惡性通貨膨脹經濟中。(1)三年累計通貨膨脹率接近或超過100%。(2)利率、工資和物價與物價指數掛鉤;物價指數是物價變動趨勢和幅度的相對數。(3)公眾不是以當地貨幣、而是以相對穩定的外幣為單位作為衡量貨幣金額的基礎。(4)公眾傾向于以非貨幣性資產或相對穩定的外幣來保存自己的財富,持有的當地貨幣立即用于投資以保持購買力。(5)即使信用期限很短,賒銷、賒購交易仍按補償信用期預計購買力損失的價格成交。(二)處于惡性通貨膨脹經濟中境外經營財務報表的折算企業在通過合并或權益法核算將處于惡性通貨膨脹經濟中境外經營的財務報表納入本企業財務報表時,需要先對其財務報表進行重述。對惡性通貨膨脹經濟情況下外幣財務報表的折算,應先對資產負債表項目運用一般物價指數予以重述,對利潤表項目運用一般物價指數變動予以重述,再按照最近資產負債表日的即期匯率進行折算。即采取先消除惡性通貨膨脹的影響,再進行折算的辦法。(1)資產負債表項目的重述。在對資產負債表項目進行重述時,由于現金、應收賬款、其他應收款等貨幣性項目已經以資產負債表日的計量單位表述,因此不需要進行重述;通過協議與物價變動掛鉤的資產和負債,應根據協議約定進行調整;非貨幣項目中,有些是以資產負債表日的計量單位列示的,如存貨已經以可變現凈值列示,不需要進行重述。其他非貨幣性項目,如固定資產、投資、無形資產等,應自購置日起以一般物價指數予以重述。但是,對于在資產負債表日以公允價值計量的非貨幣性資產,例如投資性房地產,以資產負債表日的公允價值列示。(2)利潤表項目的重述。在對利潤表項目進行重述時,所有項目金額都需要自其初始確認之日起,以一般物價指數變動進行重述,以使利潤表的所有項目都以資產負債表日的計量單位表述。由于上述重述而產生的差額計入當期凈利潤。在境外經營不再處于惡性通貨膨脹經濟中時,應當停止重述,按照停止之日的價格水平重述的財務報表進行折算。(三)境外經營的處置企業可以通過出售、清算、返還股東或放棄全部或部分權益等方式處置其在境外經營中的利益。企業在處置境外經營的同時,應將資產負債表中所有者權益項目下列示的、與該境外經營相關的外幣財務報表折算差額,自所有者權益項目轉入處置當期損益;部分處置境外經營的,應按處置比例計算處置部分的外幣財務報表折算差額,轉入處置當期損益。四、外幣折算信息的披露按照我國《企業會計準則第19號外幣折算》的規定,企業應當在附注中披露與外幣折算有關的下列信息。(1)企業及其境外經營選定的記賬本位幣及選定的原因,記賬本位幣發生變更的,說明變更理由。(2)計入當期損益的匯兌差額。(3)處置境外經營對外幣財務報表折算差額的影響。本章小結外幣折算包括外幣交易的折算、外幣財務報表的折算和相關信息的披露。外幣是企業記賬本位幣以外的貨幣。外幣交易,是指以外幣計價或者結算的交易。其主要包括:買入或者賣出以外幣計價的商品或者勞務;借入或者借出外幣資金;其他以外幣計價或者結算的交易。外幣交易的記賬方法有外幣統賬制和外幣分賬制,一般企業采用前者。其會計核算的基本程序是:將外幣金額按照交易日的即期匯率或即期匯率的近似匯率折算為記賬本位幣金額,按照折算后的記賬本位幣金額登記有關賬戶;在登記有關記賬本位幣賬戶的同時,按照外幣金額登記相應的外幣賬戶;期末,將所有外幣貨幣性項目的外幣余額,按照期末即期匯率折算為記賬本位幣金額,并與原記賬本位幣金額相比較,其差額計入“財務費用匯兌損益”科目;結算外幣貨幣性項目時,將其外幣結算金額按照當日即期匯率折算為記賬本位幣金額,并與原記賬本位幣金額比較,其差額記入“財務費用匯兌損益”科目。記賬本位幣是指企業經營所處的主要經濟環境中的貨幣。境外經營是指企業在境外的子公司、合營企業、聯營企業、分支機構。在境內的子公司、聯營企業、合營企業或者分支機構,采用不同于本企業記賬本位幣的,也視同境外經營。匯率,又稱匯價,是指兩種貨幣相兌換的比率,是一種貨幣單位用另一種貨幣單位所表示的價格。匯率的標價,包括直接標價法和間接標價法。匯兌損益有交易損益、兌換損益、調整損益、折算損益等。外幣財務報表折算是為編制合并財務報表等的需要,將子公司、聯營企業、合營企業和分支機構等境外經營的外幣財務報表折算為記賬本位幣反映的財務報表的過程。我國外幣財務報表的折算采用的是現行匯率法。折算原則是:=1\*GB3①資產負債表中的資產和負債項目,采用資產負債表日的即期匯率折算,所有者權益項目除“未分配利潤”項目外,其他項目采用發生時的即期匯率(即歷史匯率)折算。=2\*GB3②利潤表中的收入和費用項目,采用交易發生日的即期匯率或即期匯率的近似匯率(即平均匯率)折算。=3\*GB3③產生的外幣財務報表折算差額,在資產負債表中所有者權益項目下“其他綜合收益”項目中列示。在編制合并會計報表時,應在合并資產負債表中“其他綜合收益”項目中列示。復習思考題1.什么是外幣?什么是外幣交易?外幣交易主要有哪些內容?2.什么是記賬本位幣?企業在選定記賬本位幣時應考慮哪些因素?3.什么是外匯匯率?外匯匯率的標價方法有哪幾種?有什么特點?4.什么是匯兌損益?有幾種類型?怎樣進行會計處理?對企業的財務和納稅有什么影響?5.外幣交易的會計處理程序有哪些?6.外幣財務報表折算的方法有哪些?有什么特點?我國采用的方法的折算原則是什么?7.外幣財務報表折算差額應如何處理?8.在財務報表附注中,披露哪些折算信息?自測與技能訓練基礎知識自測一、單項選擇題1.將一種貨幣兌換為另一種貨幣的業務是()。A.外幣交易 B.外幣兌換 C.外幣信貸 D.外幣折算2.下列各項中,屬于外幣兌換業務的是()。A.從銀行取得外幣借款 B.進口材料發生的外幣應付賬款C.歸還外幣借款 D.從銀行購入外匯3.企業采用外幣業務發生時的即期匯率作為折算匯率的情況下,將人民幣兌換成外幣時所產生的匯兌損益,是指()。A.銀行買入價與當日市場匯率之差所引起的折算差額B.銀行賣出價與當日市場匯率之差所引起的折算差額C.賬面匯率與當日市場匯率之差所引起的折算差額D.賬面匯率與當日銀行賣出價之差所引起的折算差額4.按我國會計準則的規定,企業收到以外幣投入的資本時,其對應的資產賬戶采用的折算匯率是()。A.收到外幣資本時的市場匯率B.投資合同約定的匯率C.簽訂投資合同時的市場匯率D.第一次收到外幣資本時的折算匯率5.甲公司的記賬本位幣為人民幣,2×16年6月10日將10000
美元兌換為人民幣,當日的即期匯率為1美元=6.6元人民幣,中國銀行當日美元買入價為1美元=6.5元人民幣。該兌換業務產生的匯兌損益是()元人民幣。A.匯兌損失2000 B.匯兌收益1000C.匯兌損失1000 D.匯兌收益2000二、多項選擇題1.下列交易中,屬于外幣交易的有()。A.買入以外幣計價的商品或者勞務B.賣出以外幣計價的商品或者勞務C.借入外幣資金D.向國外銷售以記賬本位幣計價和結算的商品2.下列各項中,屬于境外經營或視同境外經營的有()。A.企業在境外的子公司B.企業在境外的合營企業C.企業在境外的子公司分支機構D.采用相同于企業記賬本位幣的,在境內的子公司、合營企業、分支機構3.外匯匯率的標價方法主要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山東省淄博市名校2024-2025學年初三下學期第二次診斷性考試數學試題含解析
- 民辦萬博科技職業學院《工科物理應用研究》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肇慶市實驗中學高中語文四:張衡傳教案第一課時教案
- 2025年四川瀘州臨港工業化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2024年湖北黃石事業單位招聘考試真題答案解析
- 2025年江蘇盱眙明祖陵龍飛旅游發展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2025年新疆伽師縣銅興水務投資建設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肇慶市實驗中學高中語文三:林黛玉進賈府2教案
- 山西省部分學校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卷(含答案)
- 2024-2025學年江蘇省南京市鼓樓區六年級(下)期中數學試卷(含答案)
- 第6-2章生料粉磨和熟料粉磨
- 2023年廣東學位英語試題學位英語考試真題(含答案)
- 冒泡排序算法課件
- 粵教版五年級下冊科學知識點
- 文言文《守株待兔》說課稿課件
- 生物礦物課件
- GB∕T 36765-2018 汽車空調用1,1,1,2-四氟乙烷(氣霧罐型)
- DB34-T 4243-2022 智慧醫院醫用耗材SPD驗收規范
- 《覺醒年代》朗誦稿
- 混凝土格構梁護坡施工方案設計
- 小學教育專業畢業論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