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登柳州城樓寄刺史人教版高三下冊語文教案設計《登柳州城樓寄刺史》教案教學目標1.了解柳宗元的生平,理解詩歌內容。2.賞析詩歌,領會獨特的藝術美。教學設想1.教學重點:詩歌中獨特的藝術美2.教學方法:朗讀、點撥、背誦一、導入,簡介作者。柳宗元,字子厚。與韓愈共同倡導唐代古文運動,并稱韓柳。唐朝安史之亂后,宦官專權,藩鎮割據,土地兼并日漸嚴重,社會生產破壞嚴重,民不聊生。柳宗元對這種社會現實極為不滿,他積極參加了王叔文領導的“永濟革新”,并成為這一運動的中堅人物。他們革除弊政,打擊權奸,觸犯了宦官和官僚貴族利益,在他們的聯合反撲下,改革失敗了,柳宗元被貶為永州司馬。柳宗元出身官宦家庭,少有才名,早有大志。但其早年為考進士,文以辭采華麗為工。貞元九年(793)中進士,十四年登博學鴻詞科,授集賢殿正字。一度為藍田尉,后入朝為官,積極參與王叔文集團政治革新,遷禮部員外郎。永貞元年(805)九月,革新失敗,貶邵州刺史,十一月加貶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馬。元和十年(815)春回京師,又出為柳州(今屬廣西)刺史,政績卓著。十四年十一月逝于任所。被貶期間,得以接解到下層人民,故他的很多作品都暴露了封建政治的黑暗,反映了窮苦人民的痛苦生活,具有較強的人民性和現實主義精神。南方人士頗有向他求學問業者。柳宗元重視文章的內容,主張文以明道,認為“道”應于國于民有利,切實可行。他注重文學的社會功能,強調文須有益于世。他提倡思想內容與藝術形式的完美結合,指出寫作必須持認真嚴肅的態度,強調作家道德修養的重要性。他推崇先秦兩漢文章,提出要向儒家經典及《莊子》、《老子》、《離騷》、《史記》、等學習借鑒,博觀約取,以為我用,但又不能厚古薄今。在詩歌理論方面,他繼承了劉勰標舉“比興”和陳子昂提倡“興寄”的傳統。與白居易《與元九書》中關于諷喻詩的主張一致。他的詩文理論,代表著當時文學運動的進步傾向。柳宗元一生留下600多篇詩文作品,文的成就大于詩。柳宗元一生留詩文作品達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詩。駢文有近百篇,散文論說性強,筆鋒犀利,諷刺辛辣,富于戰斗性,如《南霽云睢陽廟碑》等,游記寫景狀物,多所寄托,如《永州八記》等。哲學著作有《天說》、《天時》、《封建論》等。柳宗元的作品由唐代劉禹錫保存下來,并編成集。有《柳河東集》。二、朗讀詩歌,引導學生理解字面意義,初步掌握詩歌內容。城上高樓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從城上高樓遠眺空曠的荒野,如茫茫海天般的愁思涌了出來。驚風亂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墻。急風胡亂地掀動水中的荷花,密雨斜打在長滿薜荔的墻上。嶺樹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腸。山上的樹重重遮住了遠望的視線,江流曲折就像九轉的回腸。共來百粵文身地,猶是音書滯一鄉。我們一起來到百越這個紋身的地方,雖然處于一地音書卻阻滯難通。三、再讀詩歌,師生共同賞析。1.教師簡介寫作背景。這是首抒情詩。賦中有比,象中含興,展現了一幅情景交融的動人圖畫,而抒情主人公的神態和情懷,也依稀可見。這情懷,是特定的政治斗爭環境所觸發的。公元八0五年,唐德宗李適死,太子李誦(順宗)即位,改元永貞,重用王叔文、柳宗元等革新派人物,但由于保守勢力的反撲,僅五個月,“永貞革新”就遭到殘酷鎮壓。王叔文、王伾被貶斥而死,革新派的主要成員柳宗元、劉禹錫等八人分別謫降為遠州司馬。這就是歷史上所說的“二王八司馬”事件。直到唐憲宗元和十年(815)年初,柳宗元與韓泰、韓曄、陳諫、劉禹錫等五人才奉詔進京。但當他們趕到長安時,朝廷又改變主意,竟把他們分別貶到更荒遠的柳州、漳州、汀州、封州和連州為刺史。這首七律,就是柳宗元初到柳州之時寫的。2.賞析全詩,體會詩人用筆之妙。全詩先從“登柳州城樓”寫起。首句“城上高樓”,于“樓”前著一“高”字,立身愈高,所見愈遠。作者長途跋涉,好容易才到柳州,卻急不可耐地登上高處,為的是要遙望戰友們的貶所,抒發難于明言的積愫。“接大荒”之“接”字,是說城上高樓與大荒相接,乃樓上人眼中所見。于是感物起興,“海天愁思正茫茫”一句,即由此噴涌而出,展現在詩人眼前的是遼闊而荒涼的空間,望到極處,海天相連。而自己的茫茫“愁思”,也就充溢于遼闊無邊的空間了。這么遼闊的境界和這么深廣的情意,作者卻似乎毫不費力地寫入了這第一聯,攝詩題之魂,并為以下的逐層抒寫展開了宏大的畫卷。第二聯“驚風亂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墻”,寫的是近處所見。惟其是近景,見得真切,故寫得細致。就描繪風急雨驟的景象而言,這是“賦”筆,而賦中又兼有比興。屈原《離騷》有云:“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茍余情其信芳。”又云:“擥木根以結茝兮,貫薜荔之落蕊;矯菌桂以紉蕙兮,索胡繩之纚纚。謇吾法大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在這里,芙蓉與薜荔,正象征著人格的美好與芳潔。登城樓而望近處,從所見者中特意拈出芙蓉與薜荔,顯然是它們在暴風雨中的情狀使詩人心靈顫悸。風而曰驚,雨而曰密,飐而曰亂,侵而曰斜,足見對客觀事物又投射了詩人的感受。芙蓉出水,何礙于風,而驚風仍要亂飐;薜荔覆墻,雨本難侵,而密雨偏要斜侵。這怎能不使詩人產生聯想,愁思彌漫呢!在這里,景中之情,境中之意,賦中之比興,有如水中著鹽,不見痕跡。第三聯寫遠景。由近景過渡到遠景的契機乃是近景所觸發的聯想。自己目前是處于這樣的情境之中,好友們的處境又是如何呢?于是心馳遠方,目光也隨之移向漳、汀、封、連四州。“嶺樹”、“江流”兩句,同寫遙望,卻一仰一俯,視野各異。仰觀則重嶺密林、遮斷千里之目;俯察則江流曲折,有似九回之腸。景中寓情,愁思無限。從字面上看,以“江流曲似九回腸”對“嶺樹重遮千里目”,銖兩悉稱,屬于“工對”的范圍。而從意義上看,上實下虛,前因后果,以駢偶之辭運單行之氣,又具有“流水對”的優點。尾聯從前聯生發而來,除表現關懷好友處境望而不見的惆悵之外,還有更深一層的意思:望而不見,自然想到互訪或互通音問;而望陸路,則山嶺重疊,望水路,則江流紆曲,不要說互訪不易,即互通音問,也十分困難。這就很自然地要歸結到“音書滯一鄉”。然而就這樣結束,文情較淺,文氣較直。作者的高明之處。在于他先用“共來百粵文身地”一墊,再用“猶自”一轉,才歸結到“音書滯一鄉”,便收到了沉郁頓挫的藝術效果。而“共來”一句,既與首句中的“大荒”照應,又統攝題中的“柳州”與“漳、汀、封、連四州”。一同被貶謫于大荒之地,已經夠痛心了,還彼此隔離,連音書都無法送到!讀詩至此,余韻裊裊,余味無窮,而題中的“寄”字之神,也于此曲曲傳出。可見詩人用筆之妙。四、總結,指導學生背誦。這是柳宗元寄給難友的抒情詩。首聯寫登樓縱目,映入眼簾的是莽莽大荒,海天遼闊,因而感物起興,引起心頭的茫茫“愁思”。這里點明了題意。次聯寫眼前的盛夏景物,感傷“芙蓉”、“薛荔”正被風雨摧殘。“芙蓉”、“薛荔”,象征品格的芳潔,與上聯“愁思”映襯。第三聯轉寫遠望友人貶所,重樹障目,江流紓曲,更加深了“愁思”。尾聯從上聯生發出來。意謂山長水曲,地迥天高,互訪固然難以如愿,就連寫封書信,也都無法送到,所以結尾也貫穿了“愁思”二字。它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對朋友的深切思念,一是對自己和朋友在政治上遭受挫折的憤怨。《登柳州城樓寄刺史》教學參考這是首抒情詩。賦中有比,象中含興,展現了一幅情景交融的動人圖畫,而抒情主人公的神態和情懷,也依稀可見。這情懷,是特定的政治斗爭環境所觸發的。公元八○五年,唐德宗李適死,太子李誦(順宗)即位,改元永貞,重用王叔文、柳宗元等革新派人物,但由于保守勢力的反撲,僅五個月,“永貞革新”就遭到殘酷鎮壓。王叔文、王伾被貶斥而死,革新派的主要成員柳宗元、劉禹錫等八人分別謫降為遠州司馬。這就是歷史上所說的“二王八司馬”事件。直到唐憲宗元和十年(815)年初,柳宗元與韓泰、韓曄、陳諫、劉禹錫等五人才奉詔進京。但當他們趕到長安時,朝廷又改變主意,竟把他們分別貶到更荒遠的柳州、漳州、汀州、封州和連州為刺史。這首七律,就是柳宗元初到柳州之時寫的。全詩先從“登柳州城樓”寫起。首句“城上高樓”,于“樓”前著一“高”字,立身愈高,所見愈遠。作者長途跋涉,好容易才到柳州,卻急不可耐地登上高處,為的是要遙望戰友們的貶所,抒發難于明言的積愫。“接大荒”之“接”字,是說城上高樓與大荒相接,乃樓上人眼中所見。于是感物起興,“海天愁思正茫茫”一句,即由此噴涌而出,展現在詩人眼前的是遼闊而荒涼的空間,望到極處,海天相連。而自己的茫茫“愁思”,也就充溢于遼闊無邊的空間了。這么遼闊的境界和這么深廣的情意,作者卻似乎毫不費力地寫入了這第一聯,攝詩題之魂,并為以下的逐層抒寫展開了宏大的畫卷。第二聯“驚風亂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墻”,寫的是近處所見。惟其是近景,見得真切,故寫得細致。就描繪風急雨驟的景象而言,這是“賦”筆,而賦中又兼有比興。屈原《離騷》有云:“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茍余情其信芳。”又云:“擥木根以結茝兮,貫薜荔之落蕊;矯菌桂以紉蕙兮,索胡繩之??。謇吾法大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在這里,芙蓉與薜荔,正象征著人格的美好與芳潔。登城樓而望近處,從所見者中特意拈出芙蓉與薜荔,顯然是它們在暴風雨中的情狀使詩人心靈顫悸。風而曰驚,雨而曰密,飐而曰亂,侵而曰斜,足見對客觀事物又投射了詩人的感受。芙蓉出水,何礙于風,而驚風仍要亂飐;薜荔覆墻,雨本難侵,而密雨偏要斜侵。這怎能不使詩人產生聯想,愁思彌漫呢!在這里,景中之情,境中之意,賦中之比興,有如水中著鹽,不見痕跡。第三聯寫遠景。由近景過渡到遠景的契機乃是近景所觸發的聯想。自己目前是處于這樣的情境之中,好友們的處境又是如何呢?于是心馳遠方,目光也隨之移向漳、汀、封、連四州。“嶺樹”、“江流”兩句,同寫遙望,卻一仰一俯,視野各異。仰觀則重嶺密林、遮斷千里之目;俯察則江流曲折,有似九回之腸。景中寓情,愁思無限。從字面上看,以“江流曲似九回腸”對“嶺樹重遮千里目”,銖兩悉稱,屬于“工對”的范圍。而從意義上看,上實下虛,前因后果,以駢偶之辭運單行之氣,又具有“流水對”的優點。尾聯從前聯生發而來,除表現關懷好友處境望而不見的惆悵之外,還有更深一層的意思:望而不見,自然想到互訪或互通音問;而望陸路,則山嶺重疊,望水路,則江流紆曲,不要說互訪不易,即互通音問,也十分困難。這就很自然地要歸結到“音書滯一鄉”。然而就這樣結束,文情較淺,文氣較直。作者的高明之處。在于他先用“共來百粵文身地”一墊,再用“猶自”一轉,才歸結到“音書滯一鄉”,便收到了沉郁頓挫的藝術效果。而“共來”一句,既與首句中的“大荒”照應,又統攝題中的“柳州”與“漳、汀、封、連四州”。一同被貶謫于大荒之地,已經夠痛心了,還彼此隔離,連音書都無法送到!讀詩至此,余韻裊裊,余味無窮,而題中的“寄”字之神,也于此曲曲傳出。可見詩人用筆之妙。從城上高樓遠眺空曠的荒野,如茫茫海天般的愁思涌了出來。急風胡亂地掀動水中的荷花,密雨斜打在長滿薜荔的墻上。山上的樹重重遮住了遠望的視線,江流曲折就像九轉的回腸。我們一起來到百越這個紋身的地方,雖然處于一地音書卻阻滯難通。柳宗元與韓泰、韓曄、陳謙、劉禹錫都因參加王叔文領導的永貞革新運動而遭貶。后來五人都被召回,大臣中雖有人主張起用他們,終因有人梗阻,再度貶為邊州刺史。這首詩就是這時寫的。他們的際遇相同,休戚相關,因而詩中表現出一種真摯的友誼,雖天各一方,而相思之苦,無法自抑。詩的首聯先寫柳州,再總寫四人分處之地都是邊荒。頷聯寫夏日柳州景物,寫景,報告當地氣候。頸聯寫遠景,寫相望之勤,相思之苦,融情入景。尾聯寫五人遭際,天各一方,音書久滯。這首抒情詩,賦中有比,象中含興,情景交融,楚楚動人。柳宗元生活在中唐時期,唐代文人積極入世,柳宗元也不例外。唐順宗即位后,柳宗元和王叔文、劉禹錫等人積極倡導革新運動,由于遭到舊官僚與宦官的聯合反攻,革新運動很快失敗,柳宗元被貶為永州司馬,同時被貶的還有韓泰、韓曄、陳諫、劉禹錫等人。后來他們五人都被召回,大臣中有人主張起用他們,但終因當時的皇帝怨恨未消,再加上奸臣小人的讒言,他們五人又一次被貶為邊州刺史。柳宗元被貶作柳州刺史、其余四人分別被貶作漳州刺史(韓泰)、汀州刺史(韓曄)、封州刺史(陳諫)、連州刺史(劉禹錫)。這首詩就是作者被貶柳州時為一同遭貶的四位友人而寫的。柳宗元到了柳州任職以后,心情郁悶,在夏季六月的某一天,登上柳州城樓,于是感物起興,觸景生情。朝廷的昏庸,友人的疏離,愁情思緒油然而生,于是揮筆疾書,寫下了這首七言律詩,分別寄送給劉禹錫等四位友人。詩中既表現出他們相同的際遇和真摯的友誼,也蘊含著他們天各一方、難以抑制的痛苦的情懷,這種情懷是由特定環境下的政治斗爭所引發、形成的。詩的一、二句從登柳州城樓寫起,為下文感物起興提供了宏大的畫面,觸景傷懷,銜接得天衣無縫。場景闊大,情誼融融。中間兩聯,承接上文,按照由近及遠的空間順序,托物言志,借景抒懷。詩的三、四句敘寫的是近景:描繪了夏天的風雨境況;詩的五、六句敘寫的是遠景:借助于近景所觸發的聯想完成了由近及遠的思路過渡。視極遠方,愁思暗生。三、四兩句言在此而意在彼:表面好像是在描寫夏季的暴風疾雨的宏大景象,而實際上卻是暗寫朝廷保守勢力對革新派的圍攻、迫害。用自然物象暗喻世間人事,曲折婉轉、含蓄蘊藉。五、六兩句實虛妙對,景中寄情:詩人巧妙驅遣“曲似九回腸”的江流這個具體物象,來比喻詩人自己那愁腸的百折,物我合一,自然貼切。詩的七、八句墊轉蓄勢,直抒胸臆,沉郁頓挫,慨嘆相同的宦海遭遇,卒章顯志,點明寄書寓意,照應收束了上文。總之,該詩構思縝密,感情深沉,蘊藉含蓄,情調盡管稍有低沉,但卻極富感染力,較好地實踐了“以自然景物喻指人事”這一古典詩歌常用的寫作手法,在這里,景中之情、境中之意、賦中之比興,猶如水中之鹽,不見絲毫之痕跡,堪稱情景交融的典范。永貞革新失敗后,革新派人物紛紛遭到打擊迫害,柳宗元被貶為邵州(今湖南省邵陽市)刺史,上任途中,再貶為永州司馬。同時被貶為各遠州司馬的還有劉禹錫、韋執誼、韓泰、韓曄、陳諫、凌準、程異等七人,時稱為“八司馬”。元和十年春,朝廷執政大臣中有人賞識他們的才能,想起用他們,除韋執誼、凌準已死,程異已先起用外,柳宗元等五人一起被召還京。誰知憲宗怨恨未消,又由于宰相武元衡極力反對,不出一月,憲宗又把他們貶逐出京。柳宗元被貶為柳州刺史,韓泰被貶為漳州(今福建省龍溪縣一帶)刺史,韓曄被貶為汀州(今福建省長汀縣一帶)刺史,陳諫被貶為封州(今廣東省封川縣一帶)刺史,劉禹錫被貶為連州(今廣東省連縣)刺史。官職雖然比司馬高了,可是地區卻更為僻遠,這實際上是政治迫害的繼續。在暮春三月的落花時節,柳宗元與他的同道劉禹錫又帶著失望的心情一同離京赴任。這真是“十年憔悴到秦京,誰料翻為嶺外行。”(《衡陽與夢得分路贈別》)他們一路上相互贈答了不少詩篇,在共同政治思想和生活遭遇的基礎上,彼此的友誼更加深厚了。他們一直同行到衡陽(今湖南省衡陽市)才依依不舍地分手惜別。柳宗元到了柳州任所之后,心情郁悶,在夏季六月的一天,他登上柳州城樓,觸景生情,想到朝廷的昏暗,戰友的疏離,不覺愁情滿懷,于是寫下了這首七言律詩,寄給劉禹錫等四位同道。詩的開頭兩句,寫登城樓觸景傷懷,是總寫。“城上高樓接大荒”,寫城樓的形勢,是寫實。柳州城外邊遠,城樓很高,四野雜樹參天,野草叢生,人煙稀少,登城樓遙望,看到的是一片遼闊的大荒野。這句起勢高遠,意境闊大,情景俱包,悲涼之氣,籠罩全詩,很自然地開啟了下句“海天愁思正茫茫”。詩人面對著遼闊的大荒野,不禁悲從中來,愁思萬端。他想到自己懷著濟世之志,參與政治革新,本是為了替朝廷除弊興利,做一些對百姓有益之事,卻不料“風波一跌逝萬里,壯心瓦解空縲囚。”(《冉溪》)遠謫永州,十年被棄,壯志未酬。好不容易得到召還,滿懷希望地回到長安,以為政治理想又可實現了。誰知立足未定,又被貶逐到更僻遠的柳州,離鄉去京更遠,使他感到孤獨,對戰友的思念更深。他極目南望,一片荒野無涯之色,使他不禁“愁思茫茫”,如海如天了。“茫茫”,既是寫“海天”的無邊無際,同時,也是寫“愁思”的無窮無盡。中間四句,緊承上句,就登樓所見景象,由近及遠托景抒懷。前兩句是近景,寫夏天的風雨景象。“驚風亂飐芙蓉水”,寫狂風吹打荷花,乃水中景象。夏季水池里長滿了嬌艷美麗的荷花,可是狂風突起,肆意吹打,嬌美的荷花被吹打得在水上東倒西歪,飄搖動蕩。句中的“驚”字,說明狂風突起。“亂”字承“驚”而來,“亂飐”,形象地寫出了狂風肆意吹打荷花的情景。“密雨斜侵薜荔墻”,寫暴雨打薜荔,乃陸上景象。城墻上長滿了芳香的薜荔,景色美麗,不料突遭密集的雨點猛烈斜打,備受摧殘。“斜”字承上句“風”字而來,因為風狂,所以雨斜。“斜侵”,寫出了暴雨猛烈地沖打薜荔的情景。以上兩句,表面上是寫夏季的急風暴雨景象,但言在此而意在彼,實際上是暗喻朝廷保守勢力對革新派的打擊和迫害。以自然景象暗喻人事,這種藝術表現手法,在古典詩文中也是經常運用的。這種曲折的藝術表現手法,有含蓄蘊藉之妙。后兩名是遠景,寫山水景象。“嶺樹重遮千里目”,寫山。詩人登上城樓,是為了遙望遠方的戰友。他站在城樓上向南眺望,那山上的樹木重重,遮斷了他的視線,使他望不到遠隔千里的戰友,他不楚黯然神傷;他把視線收回,俯視著城外的柳江,柳江逶迤東去,使他不禁又產生了“江流曲似九回腸”的悲哀。這是寫江流。用回環曲折的江流比喻詩人自己的愁腸百折,異常貼切。這句本于司馬遷《報任安書》“腸一日而九回”句意,詩人只是稍加點化,便情韻別致。這一句既照應了開頭“海天愁思正茫茫”一句,又很自然地引發下文的慨嘆。詩的最后兩句,感嘆共同的不幸遭遇,直抒情懷,點明寄書寓意。詩人與劉禹錫等四位戰友,一同遭受貶逐,又“共來百越文身地”,天各一方。既是這樣,彼此就應音書頻寄,常來常往,音訊不斷才是。可是,“猶自音書滯一鄉”,音信阻隔,竟不能相互慰藉。這茫茫愁思,真不知如何排遣了。“猶自”二字,表現了詩人對戰友們的殷切懷念之情。這首詩托景抒懷,通過登柳州城樓所見景物的描寫,曲折地譴責了當時朝廷保守勢力對革新人士的打擊和迫害,委婉地表達了詩人由此而生的悲憤心情和對同貶戰友們的深切懷念。全詩構思精密,抒情委婉深沉,把一腔難于言說的思想感婉轉托出,含蓄蘊藉。情調雖較低沉,卻富感染力量,是一首情景交融的佳作。《登柳州城樓寄刺史》知識點封建時代的知識分子以治國平天下為人生價值的最高實現,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由士而仕、投身宦海。但宦海有不測風云,忠而被貶,賢而遭遷不乏其人。貶官的遭遇,除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珠海房屋租賃合同樣本
- 采取多渠道營銷拓展客戶計劃
- 增強教師的實踐與創新能力計劃
- 農村供水施工合同樣本
- 提升團隊靈活性與適應能力計劃
- 寫租賃合同標準文本
- 2025年合同履行中的附隨義務版參考
- 兒子借款合同樣本
- l工程勞務合同標準文本
- 企業間借款及擔保合同樣本
- 第四講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PPT習概論2023優化版教學課件
- 2023年新修訂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考核規定課件PPT
- 小學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工作總結
- 禮儀課件 -儀態禮儀
- 情緒管理(中國人民大學)超星爾雅學習通章節測試答案
- 2023年安全質量的表態發言稿5篇
- 腰椎ODI評分完整版
- 長輸管道施工工序
- 教學設計 《分數的基本性質》教學設計 全國公開課一等獎
- 骨盆與髖臼骨折
- 江蘇碼頭工程防洪影響評價報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