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引言大多數發酵微生物是好氣型的。葡萄糖的氧化可表示為:
C6H12O6+6O2=6H2O+6CO2+ATP
由于氧是難溶氣體,一次供氧,難以滿足菌體用于碳源完全呼吸所需的氧,所以需要不斷通氣。通氣和攪拌是工業發酵過程的重要內容。當前第1頁\共有67頁\編于星期四\4點當前第2頁\共有67頁\編于星期四\4點§4通氣與攪拌§4-1微生物的需氧和溶解氧控制一、細胞對氧的需求1、氧是細胞的成分。2、微生物只能利用溶解于基質中的氧。3、不同M有不同的氧需求。當前第3頁\共有67頁\編于星期四\4點二、呼吸強度(比耗氧速率)和耗氧速率(攝氧率)
是兩種表示微生物吸氧量的方法。1、呼吸強度(QO2):單位重量干菌體在單位時間內的吸氧量。(mg分子氧/g干菌體·h)體現微生物的相對需氧量。當前第4頁\共有67頁\編于星期四\4點2、耗氧速率(γ):指單位體積培養液在單位時間內吸氧量。(mg分子氧/L·h)
γ=QO2×X
對一定微生物來說,細胞濃度直接影響培養液的吸氧量。當前第5頁\共有67頁\編于星期四\4點三、影響微生物需氧量的因素1.碳源種類碳源種類不同,利用速度不同。
C6H12O6+6O2=6H2O+6CO22.碳源濃度與碳源濃度是否成為限制性有關。當前第6頁\共有67頁\編于星期四\4點3.培養條件(pH、T)
pH、T影響生長速率和產物生成速率。4.(有害)代謝產物抑制細胞呼吸作用。5.培養時期的影響不同時期微生物生命活動能力不同。注意:溶解氧濃度對細胞生長和產物生成的影響可能不同。當前第7頁\共有67頁\編于星期四\4點四、微生物的臨界氧濃度Cc
微生物對發酵液中溶解氧濃度的最低要求——臨界氧濃度Cc。當不存在限制性基質時,耗氧速率因基質中氧濃度不同而異。若C>Cc,細胞比耗氧速率保持恒定;若C<Cc,細胞比耗氧速率會下降,并隨C下降而下降。常見微生物的臨界氧濃度見下表。當前第8頁\共有67頁\編于星期四\4點當前第9頁\共有67頁\編于星期四\4點五、溶解氧控制的意義研究溶解氧控制的意義在于:1.滿足生產需要;2.節能、降耗;當前第10頁\共有67頁\編于星期四\4點1.供氧:氣體主流→氣膜→氣液界面→液膜→液體主流。2.耗氧:液體主流→細胞周圍液膜→菌絲體叢→細胞膜→細胞。氧的傳遞途徑§4-2傳質理論一、氧傳遞途徑與傳質阻力兩個過程,八種阻力,按不同情況,阻力重要性不同。(一)氧在發酵過程中的傳遞途徑當前第11頁\共有67頁\編于星期四\4點當前第12頁\共有67頁\編于星期四\4點(二)傳質阻力1.氣膜阻力1/k1:氣體主流與氣液界面間的阻力,與空氣情況有關。2.氣液界面阻力1/k2:氧穿過氣液界面的阻力,與空氣情況和氧分子所具有的能量有關。3.液膜阻力1/k3:氣液界面到液體主流間的阻力,與發酵液成分和濃度有關。4.液流阻力1/k4:液體流動對氧傳遞的阻力,與流動程度和流動形式有關。當前第13頁\共有67頁\編于星期四\4點2.耗氧方面(1)液膜阻力1/k5:與發酵液濃度、成分和細胞特性等有關。(2)擴散阻力1/k6:與微生物種類、生理特性有關。(3)胞膜阻力1/k7:與微生物生理特性有關,取決于細胞運載方式和能力。(4)反應阻力1/k8:氧分子與細胞內呼吸酶系反應時的阻力,與微生物種類、生理特性有關。當前第14頁\共有67頁\編于星期四\4點總結分析在供氧方面,液膜阻力(1/k3)比較顯著;在耗氧方面,細胞膜阻力(1/k6)比較顯著;只要發酵條件合適,微生物耗氧不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氧的溶解問題是影響微生物利用氧效率高低的最大因素。當前第15頁\共有67頁\編于星期四\4點二、氣體溶解過程的雙膜理論
1.氣液兩相間存在穩定的相界面,界面兩側各有一層有效膜,溶質(氧)以分子擴散的傳質方式由氣相主體進入液相主體。
2.在相界面處,氣液兩相達到平衡。
3.在氣、液兩相主體中,溶質(氧)濃度均勻。過程:氧由氣相→→→氣液界面→→→液相氣膜液膜當前第16頁\共有67頁\編于星期四\4點當前第17頁\共有67頁\編于星期四\4點ppip-piCi-CL氣膜液膜氣液界面CiCL當前第18頁\共有67頁\編于星期四\4點氧溶解必需穿過兩層膜:氣體主流→→氣液界面,氧分壓差(p-pi);氣液界面→→液體主流,氧濃度差(Ci-CL);與推動力分壓差和濃度差相對應的阻力分別是氣膜阻力(1/kG)和液膜阻力(1/kL)。當前第19頁\共有67頁\編于星期四\4點單位接觸面氧的傳遞速率NA為:NA:氧的傳遞速率(Kg分子O2/M2·h)p,pi:氣相和氣液界面處氧分壓(atm)Ci,CL:氣液界面和液相中氧濃度(Kg分子O2/M3)kG:氣膜傳質系數(Kg分子O2/M2·h·atm)kL:液膜傳質系數(M/h)當前第20頁\共有67頁\編于星期四\4點氧分壓pi和氧濃度Ci難測定,改用總傳質系數KG或KL和總推動力。則,在穩定傳遞狀態時,p*:與液相氧濃度CL平衡的氧分壓;C*:氣相中氧分壓P達平衡時的氧濃度;KG:以氧分壓差為推動力總傳質系數;KL:以氧濃度差為推動力總傳質系數;當前第21頁\共有67頁\編于星期四\4點其中,kG或kL與KG或KL的關系,可根據亨利定律來求得,即:當前第22頁\共有67頁\編于星期四\4點根據式(5-1)有:當前第23頁\共有67頁\編于星期四\4點同樣可以證明:由式(5-4)和(5-5),有如下討論:(1)易溶氣體,H很小,則KG≈kG。為氣膜控制過程。(2)難溶氣體。H很大,則KL≈kL。為液膜控制過程。(3)氧為難溶氣體,為液膜阻力(傳質系數)控制,所以下面介紹氧傳質方程。當前第24頁\共有67頁\編于星期四\4點三、氧傳質方程式采用體積溶氧系數或體積傳質系數:KLa(或KGa),據此氧傳質(溶氧速率)方程可表示為:當前第25頁\共有67頁\編于星期四\4點發酵體系中,若供氧與好氧達到平衡,則有:當前第26頁\共有67頁\編于星期四\4點實際發酵體系中,這種平衡是暫時的。即體系中氧濃度是動態變化的,可表示:
KLa值高,表明罐的通氣狀況好(???),反之則差。當前第27頁\共有67頁\編于星期四\4點§4-3影響氧供給的因素根據氣液傳質速率方程式:可知:凡影響推動力(C*-CL)或(p-p*)、比表面積a和傳質系數KL的因素,都會影響氧傳遞速率。當前第28頁\共有67頁\編于星期四\4點一、影響推動力的因素1.溫度氧是氣體,它在水中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降低。在常壓、4-33℃內,純水中氧的濃度CW*為:當前第29頁\共有67頁\編于星期四\4點2.電解質鹽析作用可降低氧的溶解。在電解質溶液中,有如下關系式::氧在水的溶解度;mol/M3
:氧在電解質溶液中的溶解度;mol/M3
:電解質溶液的濃度;kmol/M3K:Sechenov常數;當前第30頁\共有67頁\編于星期四\4點存在幾種電解質時,有:當前第31頁\共有67頁\編于星期四\4點3.非電解質在非電解質溶氧中,氧的溶解度隨溶質濃度增加而降低,其規律類似于電解質溶液::氧在非電解質溶液中的溶解度;:非電解質中溶質的濃度或有機物濃度;當前第32頁\共有67頁\編于星期四\4點4.氧分壓(1)增加罐壓提高罐壓可提高氧分壓。(2)提高空氣中氧的含量(富氧通氣)a.深冷分離
b.吸附分離
c.膜分離(3)提高H/D當前第33頁\共有67頁\編于星期四\4點二、影響KLa的因素
KLa是a與KL合并作為一個參數,實際中影響該參數的因素有:(一)操作條件1.攪拌A.攪拌的作用:(1)打碎,防合并,增大氣液接觸面積;(2)產生渦流,螺旋,延長停留時間;(3)產生湍流,減厚度,降阻力;(4)均勻混合,利吸收和積累;主要形式有:當前第34頁\共有67頁\編于星期四\4點當前第35頁\共有67頁\編于星期四\4點當前第36頁\共有67頁\編于星期四\4點當前第37頁\共有67頁\編于星期四\4點B.攪拌器(1)型式:旋槳式,軸向推動;渦輪式,徑向推動,形成上下兩個翻動;后者常被采用。多組時,上常為平槳式,下常為渦輪式;(2)轉速n和直徑d:影響溶氧水平和混合程度。P∝H攪Q攪∝n3d5,攪拌循環量Q攪∝nd3,H攪∝n2d2;增加n對提高溶氧有利,增加d對均勻混合有利。當前第38頁\共有67頁\編于星期四\4點當前第39頁\共有67頁\編于星期四\4點(3)間距(相對位置):太大,產生攪拌死角;太小,相互干擾;因流體力學性質不同而有所差別,牛頓型:d=(3-4)D,非牛頓型:d<2D;(4)位置(距罐底的距離):h太大,最底部液體難提升,造成局部缺氧。太小,造成功率損失。一般為:(0.8-1)d。(5)組數:確定與H/D有關,綜合考慮溶氧和功率消耗等因素。當前第40頁\共有67頁\編于星期四\4點2.通氣的影響對特定發酵罐,α、β是定值。隨增加,增加;增加,增加。影響α、β的因素可以影響KLa值,與罐的形狀、結構有關,隨罐徑增加而降低。通氣表觀線速度當前第41頁\共有67頁\編于星期四\4點(二)液體性質的影響(1)液體密度ρ:(2)粘度μ:(3)表面張力σ:(4)擴散系數DL:綜上所述,影響可歸納為:當前第42頁\共有67頁\編于星期四\4點(三)其它因素的影響(1)表面活性劑:定向排列;(2)離子強度:KLa比水大(見圖1);(3)細胞濃度:非牛頓型增加(見圖2);溶質濃度(g/L)X圖1圖2當前第43頁\共有67頁\編于星期四\4點§4-4溶氧系數的測定化學方法:亞硫酸鹽氧化法極譜法電極法取樣排氣當前第44頁\共有67頁\編于星期四\4點一、亞硫酸鹽氧化法1、作用原理:利用SO32-在Cu2+或Mg2+催化下,能迅速被O2氧化為SO42-的特性來間接得到氧濃度的方法。其反應式:當前第45頁\共有67頁\編于星期四\4點A.氧化的特點:(1)ν反應恒定;(2)ν消耗>>ν溶解;當前第46頁\共有67頁\編于星期四\4點B.主要過程:(1)將配制好的Na2SO3和Cu2+離子置于發酵罐或三角瓶中;(2)通氣、攪拌或搖瓶,2SO32-+O2→2SO42-。(3)某時刻,取樣,+過量I2液。
2SO32-+I2→2SO42-;用標準Na2S2O3反滴定。記錄體積數V1。
(2S2O32-+I2→2S4O62-),(4)間隔△t后,重復測定,記錄體積數V2。當前第47頁\共有67頁\編于星期四\4點兩次測定,消耗的Na2S2O3體積差△V=V2-V1,按一定關系體現為這段時間溶入的O2的量。即有:當前第48頁\共有67頁\編于星期四\4點由此可得氧的平均溶解速率N:見P67:4-17當前第49頁\共有67頁\編于星期四\4點則溶氧系數Kd:因為:溶液中氧濃度為零(一溶入即被消耗)。所以:p*=0當前第50頁\共有67頁\編于星期四\4點此法特點:(1)氧溶解速率與氧濃度無關,反應速度快,簡單;(2)只能測定反應器中Na2SO3溶液的溶氧系數,不能真實反映發酵液狀況;當前第51頁\共有67頁\編于星期四\4點二、極譜法當前第52頁\共有67頁\編于星期四\4點(一)取樣極譜法取出樣品置入極譜儀中,記下對應時刻的氧濃度CL。以CL對t作圖,得如圖所示的曲線。當前第53頁\共有67頁\編于星期四\4點時間(min)CLC*當前第54頁\共有67頁\編于星期四\4點從圖可以看出,曲線的斜率:(此時只有耗氧,而無氧溶解)再根據體系處于平衡時來計算KLa:γ當前第55頁\共有67頁\編于星期四\4點取樣極譜法的特點:(1)簡單,快速;(2)在罐外測定,不是發酵狀況,因而也存在一定誤差;當前第56頁\共有67頁\編于星期四\4點(二)排氣極譜法也是一種非發酵狀態下的測定方法。其方法是:(1)充氮氣,趕出其中的氧;(2)通氣和攪拌,測定溶氧濃度值。作圖可得到下圖:當前第57頁\共有67頁\編于星期四\4點時間tCLC*當前第58頁\共有67頁\編于星期四\4點在這種狀態下有:即:積分后可得:當前第59頁\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物流與供應鏈管理服務合同
- 2024-2025學年福建省福州市永泰縣三年級(下)期中數學試卷(含答案)
- 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五中2025屆高三上學期12月月考-生物試題(含答案)
- 特高壓變壓器租賃合同
- 銷售合同終止協議書
- 中醫五臟與六腑
- 2025年中考道法第一輪復習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案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成長的節拍》
- 2025年度水利安全知識競賽試題及答案(共三套)
- 音樂一年級下冊第六單元 月兒彎彎欣賞 小白船教學設計
- 產后出血的病例討論
- 質量信譽考核自評報告3篇
- 人教版(2024)七年級下冊地理期中綜合調研測試卷(含答案解析)
- 2024年度危廢培訓完整課件
- 藥品生產監督管理辦法
- 福建省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學期評價表
- 五年級下冊數學課件 -4.1 用數對確定位置 ︳青島版 (共20張PPT)
- 柏拉圖分析案例
- 二襯帶模注漿施工方案
- 《英語委婉語與忌語》PPT課件.ppt
- 調查問卷設計-課件PPT
- 照金參觀學習心得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