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的教案教案設計有哪些_第1頁
初中物理的教案教案設計有哪些_第2頁
初中物理的教案教案設計有哪些_第3頁
初中物理的教案教案設計有哪些_第4頁
初中物理的教案教案設計有哪些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初中物理的教案教案設計一

初中物理《分子熱運動》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教材從分子的組成入手,先說明分之在做無規則運動,然后講到擴散現

象,并對分子熱運動進行講解,說明分子間存在相互作用力。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知道物質是由分子組成的,一切物質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無規則的運

動.

(2)能識別擴散現象,并能用分子熱運動的觀點進行解釋.

(3)知道分子熱運動的快慢與溫度的關系

(4)知道分子之間存在相互作用力引力和斥力.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演示實驗說明一切物質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無規則的運動.

(2)通過演示實驗使學生推測出物體溫度越高,熱運動越劇烈.

(3)通過演示實驗以及與彈簧的彈力類比使學生了解分子之間既存在斥力

又存在引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用演示實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交流討論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能

力.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分子的熱運動.

難點:通過直接感知的現象,推測無法直接感知的事實.

教學器材:二氧化氮氣體的廣口瓶,空瓶,香水,冷熱水,燒杯,墨水,

鉛圓柱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引入新課

我們生活在物質世界中,我們的周圍充滿著物質:水、空氣、石頭、金

屬、動物、植物等都是物質。而對于物質是怎樣構成的,通過我們化學的學習我們

已科學地認識到物質是由分子組成的。

進行新課

(1)分子和分子運動

①物質是由分子組成的,分子是極小的微粒。如果把分子看做球形,它的

直徑約10-10米,這是一個極小的長度,不僅肉眼看不到,即使用現代的顯微鏡也

看不清分子。由于分子極小,所以物體含分子數目大得驚人。通常情況下,1厘米

3空氣里大約有2.7×1019個分子,如果人數的速度能達到每秒數100億個,要數

完這個數,也得用80多年。

②演示實驗:擴散現象

出示事先裝有二氧化氮氣體的廣口瓶。說明瓶內紅棕色的氣體是二氧化

氮。再出示一只空的廣口瓶,其實瓶內裝滿了空氣。將裝有二氧化氮的瓶子向空瓶

傾倒,這時看到紅棕色氣體流入空瓶,開始先沉到瓶底。此現象說明二氧化氮的密

度大于空氣的密度。

另取一只“空”瓶,按課本圖2—1所示,將其倒扣在裝有二氧化氮氣體

的瓶子上。這時要強調:裝有密度較大的二氧化氮氣體的瓶子在下,裝有空氣的瓶

子在上,抽掉玻璃隔板,二氧化氮氣體不會流進空氣瓶內。現在我抽掉隔板,沒有

出現二氧化氮氣體流動的現象,我們停一會兒再來觀察瓶內出現的現象。

在等候期間,組織學生觀看墨水擴散實驗:桌上的燒杯里盛有清水,大家

不要振動桌子,保持清水平靜。請向清水里慢慢的滴入一滴墨水,觀察墨水的變化

情況。滴入的墨水將下沉,在清水中留下了清晰的黑色痕跡,過一段時間黑跡的輪

廓變模糊,黑色變淡,周圍的水色變淡黑色。

在同學們觀看上述兩實驗時,悄悄打開香水瓶。

此時空氣瓶出現了紅棕色,下面紅棕色的二氧化氮瓶中顏色變淡。實驗現

象表明,二氧化氮氣體進入了空氣,空氣進入了二氧化氮氣體中。同時同學們也聞

到香水的香味。

請學生思考這是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現象?

(初中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通過演示實驗教學,實驗現象使

他們感到好奇,把他們注意力吸引過來,自然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濃了。)當然他們

不明白其中原因,欲知其中道理當然請繼續聽講,通過實驗自然也刺激了他們的求

知欲。通過實驗現象同學們很容易明白分子是運動的。

定義:像這樣,不同的物體在互相接觸時,彼此進入對方的現象,叫做擴

散。

擴散現象也可以發生在液體之間。請大家再觀察一下剛才大家滴入清水的

墨水,已經沒有明顯的墨跡了,整杯水都變黑些了,說明墨水和水也發生了擴散。

解釋書本124頁(按照課本圖1-3液體的擴散實驗演示)現在我們看到無色的清水和

藍色的硫酸銅溶液之間有明顯的界面,要觀察到擴散現象需要較長的時間。為了節

省課堂時間,在這里我們就不可能做了,這些實驗思考告訴我們,靜放的時間越

長,界面變得越模糊不清,彼此進入對方越深。

固體之間也會發生擴散現象。書中將鉛片和金片緊壓在一起,放置5年后

再將它們分開,可以看到它們相滲入約1毫米。當然這個實驗同學們沒有印象,舉

例: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觀察到過固體的擴散。家中放煤的地方,由于長期地跟

煤擠壓在一起,墻的內部也變黑了。放置時間越長越明顯。

大量事實說明氣體、液體、固體都有擴散現象,即使在日常生活中大家也

能找到許多事例。例如,某同學擦點清涼油,周圍同學就能聞到清涼油味。

如,酒味,汽油味,菜香味等

擴散現象表明:一切物體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無規則的運動。只有分子不

停地運動才能相互進入對方。

演示實驗:講臺上放一杯熱水,一杯冷水,向兩杯水中分別滴入兩滴墨

水,觀察墨水變化情況。觀察后討論為何兩杯水擴散速度不一樣?自然同學們明白

只是溫度影響。這時我們可以舉例在家腌菜時要好才咸,而炒菜時幾分鐘就咸了可

以吃了這也是分子運動的不一樣,通過實驗我們知道分子運動的快慢與溫度有關,

我們這種運動叫做分子的熱運動。

鼓勵同學們再舉幾個熱運動的例子,加強理解。

同時也說明分子不是緊密地擠在一起,而是彼此間存有間隙。

(2)分子間的作用力

固體、液體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且分子間又有間隙,為什么

分子不會飛散開,反而聚合在一起呢?引導學生猜想,這可能是分子間存在著吸引

力,這個猜想是否正確呢?

大量實驗證實了我們關于分子引力的猜想。我們再進一步思考,又會發現

新的矛盾:分子之間有間隙,分子之間又有引力,這兩者是矛盾的,分子想互吸引

最終應該相互靠緊,而不應該有間隙。既然分子間有間隙,物體應該很容易壓縮,

但事實卻是固體、液體極難壓縮。我們只有根據事實,深化我們的認識,事實表明

我們對分子的認識還不夠全面,還有沒認識到的方面。

原來分子之間還存在斥力。分子之間既有引力,又有斥力,會不會兩種力

總是相互抵消呢?當然不會,只有在特定的距離r時,分子間的引力不等于斥力,

這個距離r就是通常的分子間隙的距離,大約是10-10米。當分子距離小于r時,

斥力和引力都增大,但斥力增大得快,分子間表現為斥力。當分子間距離增大時,

斥力和引力都減小,但斥力減小得更快、分子間表現為引力。當分子距離再增大,

分子引力繼續減小,當分子距離大于10r時,分子間的作用力將變得十分微弱,可

以忽略了。

分子間引力和斥力就像彈簧兩頭的小球,距離遠時,彈簧表現為引力,當

兩球舉例壓緊時表現為斥力,分子間引力和斥力就如此。

有了對分子間存在斥力的認識,前面所說的矛盾也就迎刃而解了。

小結:

通過實驗和思考,我們已經對分子和分子的運動有了初步認識,現在我們

共同回顧一下,看看我們已經有了哪些認識。

1.物質是由分子組成的,分子是構成物質的微粒,直徑大約是10-10米。

2.分子永不停息地無規則運動著。

3.分子之間有間隙。

4.分子之間存在作用力,相互作用力有兩種,即引力和斥力。

以上幾點,就是分子動理論的基本要點,利用這些要點,能夠解釋很多熱

現象。

板書設計:

第一節分子熱運動

一、分子和分子運動

1、物質是由分子組成的,分子是極小的微粒。

2、構成物質的分子永不停息地運動著。

二、分子間的作用力

1、引力

2、斥力

教學后記:

本節的主要目標是讓學生知道什么是擴散現象,通過實驗認識擴散現象,

通過實例理解擴散現象,對分子間的作用力有正確的認識,這一點學生認識有困

難,加強解釋,知道分子做永不停息的無規則熱運動。

初中物理的教案教案設計二

初中物理《物質的密度》教學設計

教師寄語】含淚播種的人,一定能含笑收獲!

【學習目標】目標明確,行為才有效!

1.理解知道密度的物理意義,知道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

2.知道密度的公式,能用公式進行計算。能用密度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

題。

3.知道密度單位的寫法、讀法及換算。

【重點難點】勁往這里使!

重點和難點是理解密度的物理意義、密度的公式及能用公式進行計算。

【課堂探究】亮出我的觀點,秀出我的個性,展示我的風采!

目標一認識密度

1.如何辨別體積和外觀均相同的泡沫塊和鐵塊?

我的方法

是……………

…………。

2.如何辨別質量和外觀均相同的泡沫塊和鐵塊?

我的方法

是……………。

3.當質量和體積均不相同時,如何辨別外觀相同的泡沫塊和鐵塊?

我的方法

是……………。

4.右表是小聰同學在探究物體的質量跟體積的關系時收集的數據,由數據

可知:

①對于同種物質,體積不同,質量……,但質量跟體積的比

值…………。

②對于不同的物質,體積相同時(如鐵塊2和鋁塊1),質

量…………,質量跟體積的比值…………。物理學中為

了表示物質的這種特性引入了密度這個物理量。(以上兩題均填“不同”或“相

同”)

5.在物理學中,把物體…與…的比叫做組成物

體的這種物質的密度,用ρ(讀作“rou”)來表示。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物質

的種類不同,密度一般不同。

6.密度的公式ρ=m/v,質量m的國際單位是…,體積v的

單位是m3,密度ρ的單位就是………………,讀作:千克每立方米;常用的單位

還有g/cm3,單位換算1g/cm3=………………Kg/m3。

7.ρ=m/v的兩個變形公式①…………,用來求質

量;②…………,用來求體積。

8.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表示的物理意義是:1m3的水的質量

是………。

9.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物質不同,密度一般……。

目標密度知識的應用

1.利用密度鑒別物質當我們不能判斷物質的種類時,可以通過測量物質

的質量和體積,利用密度的公式………去計算物質的密度,然后對照

密度表,就可以知道是哪種物質了。

2.利用密度選擇材料①飛機材料應選擇密度較………………的物質,以

減輕重量,便于起飛和運輸;②拍攝影視劇中房屋倒塌砸傷人的特技鏡頭時,常選

用密度較………………的泡沫塑料做道具;

3.利用密度公式去計算密度、質量和體積①利用密度的變形公

式…………可以計算質量,如要知道人名英雄紀念碑的質量,不可能

用秤去測量,但是我們可以用刻度尺去測量紀念碑的長、寬、高,算出體積,然后

用公式計算出質量;②利用密度的變形公式…………可以計算體積,

如要知道自己的體積,不可能直接測量,但是我們可以容易地測出自己的質量,人

的密度和水的密度基本相同,然后由公式代入計算就可以了。③判斷物體是實心還

是空心。

【鞏固提升】試試我的身手,我最行!

1.1L=m3=cm3;0.9×103kg/m3=g/cm3

2.在橫線上填出下列物質對應物理量的變化情況(均選填“增大”、“減

小”或“不變”)

(1)一瓶汽油用去一半后,剩余汽油的密度。

(2)一瓶氧氣病人用掉一半,剩在鋼瓶中的氧氣的質量,體

積,密度。

(3)冰熔化成水,質量,體積,密度

3.小聰同學在探究甲、乙兩種不同物質的質量和體積的關系時,得出了如

圖所示的圖線,由圖可以知道,甲、乙兩種物質的密度比ρ甲:ρ乙

=………………。用甲乙兩種不同的物質做成質量相同的實心體,則它們的體積只

比V甲:V乙=………………

4.有一只玻璃瓶,它的質量是0.2kg,當瓶內裝滿水時,瓶和水的總質量

是0.7kg,用此瓶裝某種液體,最多能裝0.45kg。求:(1)玻璃瓶的容積。(2)液體

的密度。

初中物理的教案教案設計三

初中物理《電流的磁場》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初步認識電能生磁,了解奧斯特實驗

(2)初步認識通電螺線管外部的磁場,通過奧斯特實驗和條形磁鐵外部的

磁場,提高學生的實驗操作技能和知識遷移的能力

(3)會觀察、收集實驗中的現象、信息,并會處理這些信息

2.過程與方法

(1)經歷觀察和探究的過程,經歷電生磁的發現過程,能簡單描述在探究

過程中觀察到的現象

(2)能在實驗和探究中發現、提出問題,并能制定簡單的實驗方案

(3)在討論、評估、交流中能用書面和口頭表明自己的觀點,能初步有評

估和聽取別人意見的意識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對電生磁的研究和對通電螺線管外部磁場的探究,進一步激發學

生學習科學的興趣。

(2)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培養學生尊重事實、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二、重點、難點分析

1.重點:知道電能生磁;掌握安培定則并能熟練應用。

2.難點:熟練運用安培定則由電流方向判定磁場方向、螺線管磁極;由螺

線管的磁極和繞法判定電流方向;由螺線管的磁極和電流方向畫出螺線管繞法。

三、教學器材準備

每組配電池盒一只,導線一根,開關、小磁針各一只,共14組;螺線管

(有鐵芯)一個,大鐵釘一個,大頭針若干,條形磁體一塊。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題

復習提問:試畫出條形磁體周圍的磁感線,并標明方向。

師:古代人們把電和磁一直當作是兩種獨立的自然現象,隨著科學技術的

發展,人們又發現,電和磁有某些現象很相似,如:帶電體能吸引輕小物體,磁體

也能吸引鐵質物體;帶電體之間,同種電荷互相推斥,異種電荷互相吸引,而磁體

間,同名磁極互相推斥,異名磁極互相吸引。這些相似是一種巧合呢?還是它們之

間存在著某些聯系?科學家們基于這種想法,一次又一次地尋找電與磁的聯系。到

1820年丹麥物理學家奧斯特終于用實驗證實通電導體的周圍存在著磁場。這一重

大發現轟動了科學界,使電磁學進入一個新的發展時期。現在我們親自動手重做這

個實驗,來探究電流的磁場。

(板書:二、電流的磁場1奧斯特的發現)

(二)進入正課

師:請同學們按照教材P38頁圖16—13連接好電路,將你觀察到的現象

填入空格,注意,合上開關的時間要短。

(學生實驗并討論,將結果填入空格,教師板書:通電導體周圍存在著磁

場,其方向與電流方向有關)

(教師用條形磁體吸引大頭針,但是用打開的手電卻不能吸引大頭針,問

學生為什么?)

生:電流不夠強,加大電流。

生:多用幾根導線

(教師把導線繞在鐵釘上,未通電時不能吸引大頭針,通電后能吸引大頭

針。)

師:象這樣把導線繞在圓筒上,就可以做成螺線管。

(板書:2通電螺線管)

(教師把通電螺線管靠近磁針,會發現磁針與螺線管相吸引或排斥。再把

條形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