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生物二輪復(fù)習(xí)試題(全國通用)06遺傳的基本規(guī)律Word版含解析_第1頁
2023年高考生物二輪復(fù)習(xí)試題(全國通用)06遺傳的基本規(guī)律Word版含解析_第2頁
2023年高考生物二輪復(fù)習(xí)試題(全國通用)06遺傳的基本規(guī)律Word版含解析_第3頁
2023年高考生物二輪復(fù)習(xí)試題(全國通用)06遺傳的基本規(guī)律Word版含解析_第4頁
2023年高考生物二輪復(fù)習(xí)試題(全國通用)06遺傳的基本規(guī)律Word版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解密06遺傳的基本規(guī)律(分層訓(xùn)練)A組基礎(chǔ)練第I卷(選擇題)一、單選題1.(2023·全國·高三專題練習(xí))某植株的一條染色體發(fā)生缺失,獲得該缺失染色體的花粉不育,缺失染色體上具有紅色顯性基因B,正常染色體上具有白色隱性基因b(如圖所示)。下列相關(guān)敘述錯誤的是()A.B與b的根本區(qū)別是脫氧核苷酸的排列順序不同B.該植株自交后代都是紅色性狀C.以該植株作為母本,授以基因型為Bb正常植株的花粉,子代中紅色:白色=3:1D.該植株的變異可為生物進化提供原材料【答案】B【分析】圖示植株的基因型為Bb,其中紅色顯性基因B在缺失染色體上,白色隱性基因b在正常染色體上,且含有缺失染色體的花粉不育,但含有缺失染色體的卵細胞可育。【詳解】A、B與b是等位基因,根本區(qū)別是脫氧核苷酸的排列順序不同,A正確;B、由于缺失染色體的花粉不育,所以該植株只產(chǎn)生一種雄配子b;而雌配子可以產(chǎn)生兩種:B和b,所以該植株自交,下一代為Bb:bb=1:1,所以下一代紅色性狀∶白色性狀=1∶1,B錯誤;C、雌配子和雄配子都可以產(chǎn)生兩種:B和b,下一代為(Bb+BB):bb=3:1,所以下一代紅色性狀∶白色性狀=3∶1,C正確;D、遺傳變異為生物的進化提供了原材料,D正確。故選B。2.(2021·吉林·延邊甲子中學(xué)高中部有限公司高一期中)“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fēng)吹草低見牛羊。”這是南北朝時陰山風(fēng)光。今天的邵陽南山牧場重現(xiàn)了這種畫面。下圖是南山牧場一個山羊種群的毛色(黑毛和白毛)遺傳圖解,下列有關(guān)敘述正確的是()A.圖中的全部的黑毛山羊基因型相同B.圖中的全部的白毛山羊基因型相同C.探究第3代的黑毛山羊個體的基因型,可采用測交的實驗方法D.第3代的白毛山羊是雜合子的概率是2/4【答案】A【分析】分析題圖:子一代中白毛羊和白毛羊雜交,后代出現(xiàn)黑毛羊,出現(xiàn)性狀分離,說明白毛相對于黑毛為顯性性狀(相關(guān)基因用A、a表示),則黑毛羊的基因型為aa,子一代白毛羊的基因型均為Aa,親代中白毛羊的基因型為Aa,子二代中白毛羊的基因型為AA或Aa。【詳解】A、根據(jù)分析可知,白毛為顯性性狀,黑毛為隱性性狀,所以圖中的全部的黑毛山羊基因型相同,都是aa,A正確;B、子二代中白毛羊基因型為AA或Aa,而其它白毛個體基因型均為Aa,B錯誤;C、黑毛為隱性性狀,黑毛個體的基因型為aa,無需測交以鑒定,C錯誤;D、第3代的白毛山羊基因型為AA或Aa,是雜合子的概率是2/3,D錯誤。故選A。3.(2023·全國·高三專題練習(xí))如果用純種紅牡丹與純種白牡丹雜交,F(xiàn)1是粉紅色的,有人認為這符合融合遺傳理論,也有人認為這是不完全顯性遺傳的結(jié)果。為探究上述問題,下列做法不正確的是()A.用純種紅牡丹與純種白牡丹再雜交一次,觀察后代的花色B.讓F1進行自交,觀察后代的花色C.對F1進行測交,觀察測交后代的花色D.讓F1與純種紅牡丹雜交,觀察后代的花色【答案】A【分析】若發(fā)生基因融合現(xiàn)象,則后代不會發(fā)生性狀分離,若基因不融合,粉色是由于F1紅色基因只有一個,合成的紅色物質(zhì)少造成的,則F1進行自交或讓F1與純種白牡丹或者紅牡丹雜交,后代均會發(fā)生性狀分離。【詳解】A、用純種紅牡丹與純種白牡丹再雜交一次,其后代仍然是粉紅色,無法確定是否發(fā)生了融合,A錯誤;B、讓F1進行自交,若后代發(fā)生性狀分離,比值為1:2:1,可以證明不是融合遺傳,B正確;CD、讓F1與純種白牡丹或者紅牡丹雜交,其中一個雜交組合為測交,后代發(fā)生性狀分離,比值為1:1,可以證明不是融合遺傳,CD正確。故選A。4.(2021·江西吉安·高二期中)某科學(xué)家根據(jù)基因位于染色體上,形成配子時等位基因隨同源染色體的分開而分離到兩個子細胞,DNA位于染色體上,細胞分裂時復(fù)制的DNA會平均分配到兩個子細胞,提出假說:基因位于DNA上。以上科學(xué)家運用的研究方法為()A.假說演繹法 B.歸納法C.收集和分析資料法 D.類比推理法【答案】C【分析】科學(xué)探究常用的方法有觀察法、實驗法、調(diào)查法、資料分析法、類比推理法、假說演繹法、歸納法等。【詳解】A、假說演繹法基本步驟:提出問題→作出假說→演繹推理→實驗驗證→得出結(jié)論,A錯誤;B、歸納法一般指歸納推理,歸納推理是一種由個別到一般的推理,由一定程度的關(guān)于個別事物的觀點過渡到范圍較大的觀點,由特殊具體的事例推導(dǎo)出一般原理、原則的解釋方法,B錯誤;C、收集和分析資料:①資料的形式包括文字、圖片、數(shù)據(jù)(圖表)和音像等;②對獲得的資料要進行整理和分析,從中尋找答案和探究線索,C正確;D、類比推理法:根據(jù)兩個對象在某些屬性上相同或相似,通過比較而推斷出它們在其他屬性上也相同的推理過程,D錯誤。故選C。5.(2020·浙江·高考真題)若馬的毛色受常染色體上一對等位基因控制,棕色馬與白色馬交配,均為淡棕色馬,隨機交配,中棕色馬:淡棕色馬:白色馬=1:2:1。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馬的毛色性狀中,棕色對白色為完全顯性B.中出現(xiàn)棕色、淡棕色和白色是基因重組的結(jié)果C.中相同毛色的雌雄馬交配,其子代中雌性棕色馬所占的比例為3/8D.中淡棕色馬與棕色馬交配,其子代基因型的比例與表現(xiàn)型的比例相同【答案】D【分析】分析題中信息:“棕色馬與白色馬交配,均為淡棕色馬,隨機交配,中棕色馬:淡棕色馬:白色馬=1:2:1。”可知馬的毛色的控制屬于不完全顯性。【詳解】A、馬的毛色性狀中,棕色對白色為不完全顯性,A錯誤;B、中出現(xiàn)棕色、淡棕色和白色是基因分離的結(jié)果,B錯誤;C、中相同毛色的雌雄馬交配,其子代中棕色馬所占的比例為1/4+2/4×1/4=3/8,雌性棕色馬所占的比例為3/16,C錯誤;D、中淡棕色馬與棕色馬交配,其子代基因型的比例為1:1,,表現(xiàn)型為淡棕色馬與棕色馬,比例為1:1,D正確。故選D。【點睛】一對等位基因的遺傳遵循基因分離定律,根據(jù)題中信息可知,馬毛色遺傳屬于不完全顯性,然后再依據(jù)基因分離定律寫出每種表現(xiàn)型對應(yīng)的基因型,即可得出準確答案。6.(2018·江蘇·高考真題)一對相對性狀的遺傳實驗中,會導(dǎo)致子二代不符合3∶1性狀分離比的情況是A.顯性基因相對于隱性基因為完全顯性B.子一代產(chǎn)生的雌配子中2種類型配子數(shù)目相等,雄配子中也相等C.子一代產(chǎn)生的雄配子中2種類型配子活力有差異,雌配子無差異D.統(tǒng)計時子二代3種基因型個體的存活率相等【答案】C【分析】在生物的體細胞中,控制同一性狀的遺傳因子成對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時,成對的遺傳因子發(fā)生分離,分離后的遺傳因子分別進入不同的配子中,隨配子遺傳給后代。【詳解】一對相對性狀的遺傳實驗中,若顯性基因相對于隱性基因為完全顯性,則子一代為雜合子,子二代性狀分離比為3:1,A正確;若子一代雌雄性都產(chǎn)生比例相等的兩種配子,則子二代性狀分離比為3:1,B正確;若子一代產(chǎn)生的雄配子中2種類型配子活力有差異,雌配子無差異,則子二代性狀分離比不為3:1,C錯誤;若統(tǒng)計時,子二代3種基因型個體的存活率相等,則表現(xiàn)型比例為3:1,D正確。【點睛】解答本題的關(guān)鍵是掌握孟德爾一對相對性狀的遺傳實驗,弄清楚子一代的基因型、表現(xiàn)型以及子二代基因型、表現(xiàn)型比例成立的前提條件。7.(2022·江西·金溪一中高一階段練習(xí))報春花的花色白色(只含白色素)和黃色(含黃色錦葵色素)由兩對等位基因(A和a,B和b)共同控制,兩對等位基因獨立遺傳(如圖所示)。現(xiàn)選擇AABB和aabb兩個品種進行雜交,得到F1,F(xiàn)1自交得F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F1的表現(xiàn)型是黃色B.F2中黃色∶白色的比例是9∶7C.F2的白色個體中純合子占3/16D.F2中黃色個體自交有2/3會出現(xiàn)性狀分離【答案】D【分析】根據(jù)圖示信息,顯性基因A控制以白色素為前體物合成黃色錦葵色素的代謝過程。B存在時可抑制其表達,所以其基因型和性狀的關(guān)系是:A-B-、aaB-、aabb表現(xiàn)為白色,A-bb表現(xiàn)為黃色。【詳解】F1的基因型為AaBb,表現(xiàn)型為白色,A錯誤;F2中黃色∶白色的比例是3:13,B錯誤;F2的白色個體應(yīng)為A-B-(9)、aaB-(3)、aabb(1),其中純合子有AABB(1)、aaBB(1)、aabb(1),所以F2的白色個體中純合子占3/13,C錯誤;F2中黃色個體的基因型為1/3AAbb,2/3Aabb,所以黃色個體自交有2/3會出現(xiàn)性狀分離,D正確。【點睛】正確分析題圖信息,明確每種基因型的表現(xiàn)型是解答本題的關(guān)鍵,另外還需熟練掌握兩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中F2的基因型及比例。8.(2019·全國·高考真題)假設(shè)在特定環(huán)境中,某種動物基因型為BB和Bb的受精卵均可發(fā)育成個體,基因型為bb的受精卵全部死亡。現(xiàn)有基因型均為Bb的該動物1000對(每對含有1個父本和1個母本),在這種環(huán)境中,若每對親本只形成一個受精卵,則理論上該群體的子一代中BB、Bb、bb個體的數(shù)目依次為A.250、500、0B.250、500、250C.500、250、0D.750、250、0【答案】A【分析】基因分離定律的實質(zhì):在雜合子的細胞中,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獨立性;生物體在進行減數(shù)分裂形成配子時,等位基因會隨著同源染色體的分開而分離,分別進入到兩個配子中,獨立地隨配子遺傳給后代。據(jù)此答題。【詳解】雙親的基因型均為Bb,根據(jù)基因的分離定律可知:Bb×Bb→1/4BB、1/2Bb、1/4bb,由于每對親本只能形成1個受精卵,1000對動物理論上產(chǎn)生的受精卵是1000個,且產(chǎn)生基因型為BB、Bb、bb的個體的概率符合基因的分離定律,即產(chǎn)生基因型為BB的個體數(shù)目為1/4×1000=250個,產(chǎn)生基因型為Bb的個體數(shù)目為1/2×1000=500個,由于基因型為bb的受精卵全部致死,因此獲得基因型為bb的個體數(shù)目為0。綜上所述,BCD不符合題意,A符合題意。故選A。9.(2019·全國·高考真題)某種植物的羽裂葉和全緣葉是一對相對性狀。某同學(xué)用全緣葉植株(植株甲)進行了下列四個實驗。①植株甲進行自花傳粉,子代出現(xiàn)性狀分離②用植株甲給另一全緣葉植株授粉,子代均為全緣葉③用植株甲給羽裂葉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緣葉與羽裂葉的比例為1∶1④用植株甲給另一全緣葉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緣葉與羽裂葉的比例為3∶1其中能夠判定植株甲為雜合子的實驗是A.①或②B.①或④C.②或③D.③或④【答案】B【分析】由題干信息可知,羽裂葉和全緣葉是一對相對性狀,但未確定顯隱性,若要判斷全緣葉植株甲為雜合子,即要判斷全緣葉為顯性性狀,羽裂葉為隱性性狀。根據(jù)子代性狀判斷顯隱性的方法:①不同性狀的親本雜交→子代只出現(xiàn)一種性狀→子代所出現(xiàn)的性狀為顯性性狀,雙親均為純合子;②相同性狀的親本雜交→子代出現(xiàn)不同性狀→子代所出現(xiàn)的新的性狀為隱性性狀,親本為雜合子。【詳解】讓全緣葉植株甲進行自花傳粉,子代出現(xiàn)性狀分離,說明植株甲為雜合子,雜合子表現(xiàn)為顯性性狀,新出現(xiàn)的性狀為隱性性狀,①正確;用植株甲給另一全緣葉植株授粉,子代均為全緣葉,說明雙親可能都是純合子,既可能是顯性純合子,也可能是隱性純合子,或者是雙親均表現(xiàn)為顯性性狀,其中之一為雜合子,另一個為顯性純合子,因此不能判斷植株甲為雜合子,②錯誤;用植株甲給羽裂葉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緣葉與羽裂葉的比例為1:1,只能說明一個親本為雜合子,另一個親本為隱性純合子,但誰是雜合子、誰是純合子無法判斷,③錯誤;用植株甲給另一全緣葉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緣葉與羽裂葉的比例為3:1,說明植株甲與另一全緣葉植株均為雜合子,④正確。綜上分析,供選答案組合,B正確,A、C、D均錯誤。【點睛】解答本題的關(guān)鍵是明確顯隱性性狀的判斷方法,以及常見分離比的應(yīng)用,測交不能用來判斷顯隱性,但能檢驗待測個體的基因組成,因此可用測交法來驗證基因的分離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10.(2022·四川省甘孜市丹巴縣丹巴高中高一階段練習(xí))家兔的毛色受B、b和H、h兩對等位基因控制,灰兔和白兔雜交,F1均為灰兔,F2中灰兔:黑兔:白兔=12:3:1,下列有關(guān)推斷錯誤的是A.親代白兔的基因型為bbhhB.F2中黑兔的基因型有兩種C.基因B、b和H、h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D.F2中的黑兔與白兔雜交,后代性狀分離比為3:1【答案】D【分析】基因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zhì):進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減數(shù)分裂產(chǎn)生配子過程中,位于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隨同源染色體分離而分離,同時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進行自由組合;按照自由組合定律,基因型為BbHh的個體產(chǎn)生的配子類型及比例是BH:bH:Bh:bh=1:1:1:1,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B_H_:B_hh:bbH_:bbhh=9:3:3:1;由題意知,子二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灰兔:黑兔:白兔=12:3:1,是9:3:3:1的變式,因此家兔的毛色由2對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自由組合定律,子一代的基因型是BbHh,親本灰兔的基因型是BBHH,白兔的基因型是bbhh。【詳解】A、根據(jù)分析可知,親代白兔的基因型為bbhh,A正確;B、F2中黑兔只占3/16,其基因型有兩種,可能為BBhh、Bbhh,B正確;C、根據(jù)分析可知,基因B、b和H、h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遵循自由組合定律,C正確;D、F2中的黑兔(可能為1/3BBhh、2/3Bbhh)與白兔(bbhh)雜交,后代中白兔為2/3×1/2=1/3,其它為黑兔,故性狀分離比為2:1,D錯誤。故選D。【點睛】本題旨在考查學(xué)生理解基因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zhì),學(xué)會根據(jù)9:3:3:1的變式推測遵循的遺傳規(guī)律及相關(guān)個體的基因型,分析出子二代不同個體的基因型及比例關(guān)系,并應(yīng)用正推法進行概率計算。11.(2022·重慶八中高三階段練習(xí))家蠶在生長到一定階段后就開始化繭,某個家蠶品種含有基因M,可以控制一種酶的合成,在酶的催化下,細胞中的白色前體物質(zhì)會轉(zhuǎn)化為金黃色色素,基因N會抑制基因M的表達,基因M/m、N/n均位于常染色體上且獨立遺傳。某個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基地利用該品系家蠶進行了如圖所示的實驗。下列有關(guān)敘述錯誤的是()A.家蠶繭色遺傳遵循自由組合定律,親本基因型為Mmnn,mmNnB.該家蠶品系中金黃色家蠶和白色家蠶的基因型分別有2種和7種C.讓基因型為MmNn的雌雄個體雜交,子代金黃色個體中純合子的比例為3/16D.讓子代金黃色的雌雄個體雜交,子代個體的表型及比例為金黃色:白色=3:1【答案】C【分析】根據(jù)題意和圖示分析可知:家蠶繭色由位于兩對常染色體上的兩對等位基因共同控制,這兩對基因均完全顯性,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由于基因M能通過控制酶的合成來控制合成金黃色色素,從而使蠶繭呈金黃色;基因N會抑制基因M的表達,但當(dāng)基因N存在時,無論有無基因M,繭蠶均表現(xiàn)白色。所以金黃色家蠶的基因型為M_nn,白色家蠶基因型為__N_和mmnn。【詳解】A、金黃色家蠶的基因型為M_nn,白色家蠶基因型為__N_和mmnn,親本中金黃色家蠶基因型為M_nn和白色家蠶雜交,后代中金黃色:白色=1:3,金黃色只能是1/2×1/2=1/4,故親本中金黃色家蠶和白色家蠶的基因型分別是Mmnn、mmNn,A正確;B、由題意可知,基因M控制合成的酶可合成金黃色色素,基因N會抑制基因M的表達,從而影響家蠶顏色,故金黃色家蠶的基因型有MMnn和Mmnn共2種,白色家蠶基因型有MMNN、MmNN、MMNn、MmNn、mmNN、MMNn、mmnn共7種,B正確;C、基因型為MmNn的雌雄個體雜交,子代基因型及比例為:1MMNN、2MmNN、2MMNn、4MmNn、1mmNN、2mmNn、1MMnn、2Mmnn、1mmnn,表型及比例為:白繭:金黃繭=13:3,其中1MMnn和2Mmnn,則金黃色個體中純合子的比例為1/3,C錯誤;D、親本基因型為Mmnn、mmNn,則子代金黃色個體基因型為Mmnn,相互雜交,則后代金黃色比例為3/4M-nn,所以子代個體的表型及比例為金黃色:白色=3:1,D正確。故選C。12.(2022·河南·鞏義一中高三階段練習(xí))某同學(xué)利用性狀分離比的模擬實驗裝置,進行如下實驗,從甲、乙兩個容器中各隨機抽出一個小球,記錄組合情況,重復(fù)多次實驗后,結(jié)果發(fā)現(xiàn)AB、Ab、aB、ab的比值接近1:1:1:1.以下關(guān)于該實驗的說法正確的是()A.甲容器代表某動物的雌生殖器官B.小球的顏色和字母表示雌、雄配子的種類C.該實驗?zāi)M的是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非同源染色體上基因的自由組合D.每個容器中兩種的小球數(shù)量需相等,甲乙兩個容器中小球的總數(shù)可以不同【答案】C【分析】根據(jù)題意和圖示分析可知:甲、乙兩個容器中共有兩對等位基因,又從甲、乙兩個容器中各隨機抽出一個小球,記錄組合情況,重復(fù)多次實驗后,結(jié)果發(fā)現(xiàn)AB、Ab、aB、ab的比值接近1:1:1:1,體現(xiàn)的是在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后期,等位基因分離的同時,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詳解】A、甲、乙兩個容器分別代表某動物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的兩對同源染色體,A錯誤;B、小球的顏色和字母表示等位基因的種類,B錯誤;C、該實驗?zāi)M的是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非同源染色體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組合,C正確;D、每個容器中兩種的小球數(shù)量需相等,且甲乙兩個容器中小球的總數(shù)也要相等,D錯誤。故選C。13.(2022·新疆兵團第二師華山中學(xué)高三階段練習(xí))下列關(guān)于孟德爾雜交實驗和相關(guān)遺傳知識的敘述,正確的是()A.F1自交時,雌雄配子隨機結(jié)合是基因自由組合的主要體現(xiàn)B.自交時,由兩對等位基因控制的性狀會發(fā)生自由組合C.等位基因的分離與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組合同時發(fā)生D.F2的表現(xiàn)型比為3∶1的結(jié)果最能說明基因分離定律的實質(zhì)【答案】C【分析】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zhì)是: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離或自由組合是互不干擾的;在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離的同時,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詳解】A、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zhì)是在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離的同時,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雌雄配子隨機結(jié)合屬于受精作用,沒有體現(xiàn)基因自由組合,A錯誤;B、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才能發(fā)生自由組合,若兩對等位基因在同一對同源染色體上不發(fā)生自由組合,B錯誤;C、等位基因的分離與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組合是同時發(fā)生的,都發(fā)生在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后期,C正確;D、最能說明基因分離定律的實質(zhì)是等位基因的分離,產(chǎn)生了兩種配子且比例為1:1,D錯誤。故選C。14.(2022·陜西省漢中中學(xué)模擬預(yù)測)某高等植物花色受兩對獨立遺傳的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花色有紫色、紅色和白色三種,花色與基因的關(guān)系如下圖所示,我校生物興趣小組選取不同顏色的純合植物雜交(甲—紫色,乙—白色,丙—紅色),結(jié)果如下,則乙的基因型和實驗一的F2的表現(xiàn)型及其比例依次為()親本組合F1F1自交得到的F2實驗一甲×乙全為紫色?實驗二乙×丙全為紅色3紅∶1白A.a(chǎn)abb、9紫∶3紅∶4白 B.a(chǎn)abb、1紫∶1紅∶2白C.AAbb、9紫∶3紅∶4白 D.AAbb、1紫∶1紅∶2白【答案】A【分析】自由組合的實質(zhì):當(dāng)具有兩對(或更多對)相對性狀的親本進行雜交,在子一代產(chǎn)生配子時,在等位基因分離的同時,非同源染色體上的基因表現(xiàn)為自由組合。其實質(zhì)是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即一對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與另一對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的分離或組合是彼此間互不干擾的,各自獨立地分配到配子中去。【詳解】乙為白色,甲為紫色,實驗一中,甲乙雜交,后代全為紫色,則甲為AABB,乙的基因型為aabb、AAbb,又因為實驗二中乙和丙(aaBB)雜交,后代全為紅色(aaB_),因此乙為aabb,實驗一中的F1為AaBb,F(xiàn)2為9紫(A_B_)∶3紅(aaB_)∶4白(__bb)。故選A。15.(2022·陜西省漢中中學(xué)模擬預(yù)測)某單子葉植物的花粉粒非糯性(A)對糯性(a)為顯性,花粉粒長形(D)對圓形(d)為顯性,兩對等位基因獨立遺傳,非糯性花粉遇碘液變藍色,糯性花粉遇碘液變棕色。現(xiàn)有四種純合子,它們的基因型分別為①AAdd、②AADD、③aadd、④aaDD,選擇親本組合正反交只記為1組,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將①和④雜交與②和③雜交所得F1的花粉種類及比例相同B.將②和③雜交所得F1的花粉在顯微鏡下加碘液觀察,可看到4種花粉粒,比例為1∶1∶1∶1C.若采用花粉鑒定法驗證分離定律,可選擇親本組合有5種D.若采用花粉鑒定法驗證自由組合定律,可選擇親本組合有2種【答案】C【分析】自由組合的實質(zhì):當(dāng)具有兩對(或更多對)相對性狀的親本進行雜交,在子一代產(chǎn)生配子時,在等位基因分離的同時,非同源染色體上的基因表現(xiàn)為自由組合。其實質(zhì)是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即一對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與另一對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的分離或組合是彼此間互不干擾的,各自獨立地分配到配子中去。因此也稱為獨立分配定律。【詳解】A、將①和④雜交與②和③雜交所得F1都為AaDd,產(chǎn)生的花粉即雄配子種類及比例相同,A正確;B、將②和③雜交所得F1的花粉在顯微鏡下加碘液觀察,可看到4種花粉粒,表現(xiàn)型及比例為藍色長形(AD)∶藍色圓形(Ad)∶棕色長形(aD)∶棕色圓形(ad)=1∶1∶1∶1,B正確;C、若采用花粉鑒定法驗證基因的分離定律,應(yīng)選擇親本①和④、②和④、③和④、①和②、②和③、①和③雜交所得F1代的花粉,因此親本的選擇組合有6種,C錯誤;D、若采用花粉鑒定法驗證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可以選擇親本①和④、②和③雜交所得F1代的花粉,D正確。故選C。二、多選題16.(2022·黑龍江·大慶實驗中學(xué)高一開學(xué)考試)假說一演繹法是科學(xué)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利用該方法孟德爾發(fā)現(xiàn)了分離定律。下列關(guān)于孟德爾研究過程的分析正確的是()A.提出問題是建立在純合親本雜交和F1自交的遺傳實驗基礎(chǔ)上的B.“一對相對性狀遺傳實驗中F2出現(xiàn)3:1性狀分離比”屬于假說的內(nèi)容C.為了驗證作出的假說是否正確,孟德爾設(shè)計并完成了測交實驗D.“若F1與aa雜交,能產(chǎn)生兩種子代,且顯性:隱性=l:1”屬于演繹推理內(nèi)容【答案】ACD【分析】孟德爾發(fā)現(xiàn)遺傳定律用了假說演繹法,其基本步驟:提出問題→作出假說→演繹推理→實驗驗證→得出結(jié)論。【詳解】A、孟德爾是在豌豆純合親本雜交和F1自交遺傳實驗基礎(chǔ)上提出問題的,A正確;B、“一對相對性狀遺傳實驗中F2出現(xiàn)3∶1性狀分離比”是孟德爾進行一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得出的結(jié)果,不屬于假說的內(nèi)容,B錯誤;C、孟德爾通過測交實驗來驗證所作出的假設(shè)是否正確,C正確;D、“若F1(Aa)與aa雜交,能產(chǎn)生兩種子代,且顯性∶隱性=l∶1”屬于演繹推理內(nèi)容,D正確。故選ACD。17.(2022·黑龍江·哈師大附中高二開學(xué)考試)果蠅是昆蟲綱雙翅目的一種小型蠅類,因為果蠅易飼養(yǎng),繁殖快,生物學(xué)家常用它作為遺傳學(xué)研究的實驗材料。果蠅的性別決定為XY型,某種果蠅的直毛和分叉毛由一對等位基因(N/n)控制,且直毛對分叉毛為顯性。下列相關(guān)敘述正確的是()A.若該對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體,果蠅群體中基因型可以有3種B.若該對等位基因僅位于X染色體,果蠅群體中基因型可以有5種C.若該對等位基因位于X和Y染色體的同源區(qū)段時,果蠅群體中基因型可以有6種D.若該對等位基因僅位于X染色體,分叉毛雌性與直毛雄性交配后代中雌性均為直毛【答案】ABD【分析】根據(jù)題意,果蠅的直毛和分叉毛由一對等位基因(N/n)控制,且直毛對分叉毛為顯性。如果(N/n)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則種群中果蠅的基因型共有3種(NN、Nn、nn);如果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則種群中果蠅對應(yīng)的基因型有5種(XNXN、XNXn、XnXn、XNY、XnY);如果基因位于X、Y染色體的同源區(qū)段,則種群中果蠅對應(yīng)的基因型共有7種(XNXN、XNXn、XnXn、XNYN、XNYn、XnYN、XnYn)。由于位于X染色體上的基因在遺傳過程中與性別相關(guān)聯(lián),因此屬于伴性遺傳,可以通過統(tǒng)計后代中不同性別的性狀分離比進行判斷。【詳解】A、根據(jù)題意,若控制果蠅的直毛和分叉毛的基因(N/n)位于常染色體上,則果蠅群體中基因型可以有NN、Nn和nn三種,A正確;B、若該對等位基因(N/n)僅位于X染色體上,果蠅群體中基因型可以有XNXN、XNXn、XnXn、XNY和XnY5種,B正確;C、若該對等位基因(N/n)位于X和Y染色體的同源區(qū)段時,果蠅群體中基因型有XNXN、XNXn、XnXn、XNYN、XnYN、XNYn和XnYn7種,C錯誤;D、若該對等位基因(N/n)僅位于X染色體上,分叉毛雌性(XnXn)與直毛雄性(XNY)交配的后代中雌性個體的基因型都為XNXn,表現(xiàn)型均為直毛,D正確。故選ABD。18.(2022·江蘇·鹽城市第一中學(xué)高三階段練習(xí))某動物的膚色由A/a、B/b、E/e三對等位基因共同控制,A/a、B/b、E/e位于三對同源染色體上。AABBEE為黑色,aabbee為白色,其他性狀與基因型的關(guān)系如圖所示,即膚色深淺與顯性基因的個數(shù)有關(guān)。若兩種基因型皆為AaBbEe該動物雜交,則關(guān)于其子代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基因型有27種,表現(xiàn)型有7種B.表現(xiàn)型不同但出現(xiàn)幾率相同的只有兩對C.出現(xiàn)比例最高的表現(xiàn)型其幾率為5/16D.有兩個顯性基因和四個顯性基因的個體數(shù)量大致相等【答案】B【分析】分離定律解決自由組合問題:(1)基因原理分離定律是自由組合定律的基礎(chǔ)。(2)解題思路首先將自由組合定律問題轉(zhuǎn)化為若干個分離定律問題。在獨立遺傳的情況下,有幾對基因就可以分解為幾個分離定律問題,如AaBb×Aabb可分解為:Aa×Aa,Bb×bb,然后按分離定律進行逐一分析,最后將獲得的結(jié)果進行綜合,得到正確答案。【詳解】A、據(jù)題意可知,某動物的膚色由A/a、B/b、E/e三對等位基因共同控制,且位于三對同源染色體上,遵循自由組合定律,因此兩種基因型皆為AaBbEe該動物雜交,后代基因型為3×3×3=27種,膚色深淺與顯性基因的個數(shù)有關(guān),其中顯性基因數(shù)分別有6個、5個、4個、3個、2個、1個、0個,因此表現(xiàn)型有7種,A正確;B、據(jù)題意可知,顯性基因數(shù)有6個的表現(xiàn)型概率為1/4×1/4×1/4=1/64,顯性基因數(shù)有5個的表現(xiàn)型概率為2/4×1/4×1/4×3=6/64,顯性基因數(shù)有4個的表現(xiàn)型概率為1/4×1/4×1/4×3+2/4×2/4×1/4×3=15/64,顯性基因數(shù)有3個的表現(xiàn)型概率為1/4×2/4×1/4×6+2/4×2/4×2/4=20/64,顯性基因數(shù)有2個的表現(xiàn)型概率為1/4×1/4×1/4×3+2/4×2/4×1/4×3=15/64,顯性基因數(shù)有1個的表現(xiàn)型概率為2/4×1/4×1/4×3=6/64,顯性基因數(shù)有0個的表現(xiàn)型概率為1/4×1/4×1/4=1/64,因此表現(xiàn)型不同但出現(xiàn)幾率相同的有三種類型,B錯誤;C、據(jù)B選項分析可知,顯性基因數(shù)有3個的表現(xiàn)型出現(xiàn)的比例最高,其幾率為20/64=5/16,C正確;D、據(jù)B選項分析可知,有兩個顯性基因和四個顯性基因的個體的比例相同,都是15/64,因此他們的個體數(shù)大致相等,D正確。故選B。19.(2022·江蘇·高三期中)某植物為XY型性別決定的雌雄異株植物,其花色紅花和白花受等位基因A、a控制;莖長受B+(高莖)、B(中莖)、b(矮莖)3個基因控制,B+對B、b為完全顯性,B對b為完全顯性,某種莖長基因型胚胎致死。現(xiàn)將一對高基紅花植株個體雜交,產(chǎn)生的F1表型及比例如下表。性別F1的表型及數(shù)量雌株42高莖紅花雄株、18中莖紅花雌株雄株21高莖紅花雄株、8中莖紅花雄株、19高莖白花雄株、12中莖白花雄株取F1中的中莖紅花隨機交配,F(xiàn)2矮莖紅花個體占7/32。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基因B+、B、b遵循自由組合定律B.親代雌性個體基因型為B+BXAXa或B+bXAXaC.若同時考慮花色與莖長基因,F(xiàn)1致死的胚胎有4種基因型D.取F2中的中莖紅花雌、雄個體隨機交配,F(xiàn)3中的中莖紅花占5/6【答案】BCD【分析】由表中數(shù)據(jù)可看出,花色在雌雄植株中有差異,說明控制花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莖高在雌雄植株中均有出現(xiàn),說明控制莖高的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詳解】A、基因B+、B、b是控制莖長短的等位基因,等位基因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A錯誤;B、由表中數(shù)據(jù)可看出,花色在雌雄植株中有差異,且紅花后代出現(xiàn)白花,說明紅花為顯性,控制花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莖高在雌雄植株中均有出現(xiàn),說明控制莖高的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高莖紅花植株B+_XA_個體雜交,子代中出現(xiàn)中莖,中莖由B基因控制,說明親本控制莖高的基因型為雜合子;子代出現(xiàn)白花,說明控制花色的基因型也為雜合子。若雌性個體基因為B+BXAXa,則雄性個體為B+BXAY或B+bXAY時均滿足條件;若雌性個體為基因型為B+bXAXa,則雄性個體為B+BXAY即可滿足條件,因此親代雌性個體基因型為B+BXAXa或B+bXAXa,B正確;C、由題意,取F1中莖紅花隨機交配,F(xiàn)2矮莖紅花個體占7/32可推知,F(xiàn)1中莖紅花為雌為1/2BbXAXA,1/2BbXAXa,雄為BbXAY,則親本應(yīng)為B+bXAXa,B+BXAY,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莖高基因型為B+B+時合子致死,若同時考慮花色與莖長基因,F(xiàn)1致死的胚胎有B+B+XAXA,B+B+XAXa,B+B+XAY,B+B+XaY共4中基因型,C正確;D、由題意,取F1中莖紅花隨機交配,F(xiàn)2矮莖紅花個體占7/32可推知,F(xiàn)1中莖紅花為雌為1/2BbXAXA,1/2BbXAXa,雄為BbXAY,則親本應(yīng)為B+bXAXa,B+BXAY,推出F1中高莖(1/2B+B,1/2B+b)紅花雌(1/2XAXA,1/2XAXa)、雄(XAY)個體隨機交配,取F2中中莖(1/3BB,2/3Bb)紅花雌(3/4XAXA,1/4XAXa)、雄(XAY)個體隨機交配,F(xiàn)3中中莖紅花(B_XA_)占(1-bb)×(1-XaY)=(1-1/9)×(1-1/8×1/2)=5/6,D正確。故選BCD。20.(2022·山東省實驗中學(xué)高三階段練習(xí))GAL4基因的表達產(chǎn)物能識別啟動子中的UAS序列,從而驅(qū)動UAS序列下游基因的表達。野生型雌雄果蠅均為無色翅,且基因組中無GAL4基因和含UAS序列的啟動子。科研人員利用基因工程在雄果蠅的一條Ⅲ號染色體上插入GAL4基因,雌果蠅的某條染色體上插入含有UAS序列的啟動子的綠色熒光蛋白基因,利用雜交實驗對雌果蠅中外源基因插入的位置進行判斷:將上述雌雄果蠅雜交得到F1,讓F1中綠色翅雌雄果蠅隨機交配,觀察并統(tǒng)計F2個體的表型和比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無論熒光蛋白基因插入的位置如何,F(xiàn)1中綠色翅∶無色翅均為3∶1B.同時具備GAL4基因和含UAS序列的啟動子的綠色熒光蛋白基因的果蠅,才能表現(xiàn)出綠色性狀C.若F2中綠色翅∶無色翅=9∶7,則熒光蛋白基因未插入Ⅲ號染色體上D.若F2中綠色翅雌性∶無色翅雌性∶綠色翅雄性∶無色翅雄性=6∶2∶3∶5,則綠色熒光蛋白基因插入X染色體上【答案】BCD【分析】分析題意可知,GAL4基因可以控制GAL4蛋白的表達,它能夠與特定的DNA序列UAS結(jié)合,并驅(qū)動UAS下游基因的表達。將GAL4基因插入到雄果蠅的Ⅲ號染色體上(一條常染色體上),UAS綠色熒光蛋白基因隨機插入到雌果蠅某條染色體上,但無法表達(親代雌果蠅缺乏GAL4蛋白)。同時具備GAL4和UAS-綠色熒光蛋白基因的果蠅,才能合成GAL4蛋白驅(qū)動UAS下游的綠色熒光蛋白基因表達,從而表現(xiàn)出綠色性狀。為便于理解,假設(shè)插入GAL4基因用A表示(沒有該基因用a表示),插入UAS綠色熒光蛋白基因用B表示(沒有該基因用b表示)。UAS-綠色熒光蛋白基因插入的位置有3種可能:Ⅲ號染色體上(則雄、雌基因型可表示為Aabb×aaBb,遵循連鎖定律),其他常染色體上(則雄、雌基因型可表示為Aabb×aaBb,遵循自由組合定律)、X染色體上(則雄、雌基因型可表示為AaXbY×aaXBXb,遵循自由組合定律)。【詳解】A、若綠色熒光蛋白基因插入Ⅲ號染色體上,發(fā)生基因連鎖,F(xiàn)1中綠色翅:無色翅為1:3,若插入Ⅲ號染色體以外的染色體上,兩對基因遵循基因組合定律,F(xiàn)1中綠色翅與無色翅比例仍為1:3,A錯誤;B、同時具備GAL4和UAS-綠色熒光蛋白基因的果蠅,才能合成GAL4蛋白驅(qū)動UAS下游的綠色熒光蛋白基因表達,從而表現(xiàn)出綠色性狀,B正確;C、若F2中綠色翅:無色翅=9:7,則說明綠色熒光蛋白基因沒有插入Ⅲ號染色體上,兩種基因自由組合,不能確定熒光蛋白基因的具體位置,C正確;D、若F2中綠色翅雌性:無色翅雌性:綠色翅雄性:無色翅雄性=6:2:3:5,雌雄中綠色翅和無色翅比例不同,說明與性別相關(guān),則可以得出熒光蛋白基因插入X染色體的結(jié)論,D正確。故選BCD。第II卷(非選擇題)三、綜合題21.(2021·河南宋基信陽實驗中學(xué)高三階段練習(xí))某雌雄同株同花植物的花色由兩對獨立遺傳的等位基因E、e和F、f控制,E為紅色基因,F(xiàn)基因能淡化紅色,其花色與基因型的對應(yīng)關(guān)系如下表。回答下列有關(guān)問題:基因型eeF_、eeff或E_FFE_FfE_ff表現(xiàn)型白色粉紅色紅色(1)開粉紅色花的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____種,純合開白色花的植株的基因型為_________。(2)一純合開白色花的植株與一純合開紅色花的植株雜交,F(xiàn)1表現(xiàn)為粉紅色,F(xiàn)1自交,F(xiàn)2的表現(xiàn)型和比例為___________。(3)與白色花和粉色花相比,紅色花顯得更加艷麗,花香更濃烈。請你設(shè)計實驗從開紅色花的植株中篩選出純合子。要求寫出實驗思路和預(yù)期結(jié)果及結(jié)論________。【答案】(1)

2

eeff、EEFF、eeFF(2)白色:粉紅色:紅色=1:2:1或白色:粉紅色:紅色=7:6:3(3)將紅花植株不斷自交,篩選出不再發(fā)生性狀分離的紅花植株。如果該紅花自交,子代全部表現(xiàn)為紅花,則該紅花植株為純合子;如果該紅花自交,子代的表現(xiàn)型及比例為白色:紅色=1:3,則該紅花植株為雜合子【分析】由題可知,某雌雄同株同花植物的花色由兩對獨立遺傳的等位基因E、e和F、f控制,說明兩對等位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基因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zhì):進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進行減數(shù)分裂產(chǎn)生配子時,位于同源染色體的等位基因隨同源染色體分離而分離,分別進入不同的配子中,隨配子獨立遺傳給后代,同時位于非同源染色體的非等位基因進行自由組合。(1)已知該植物花色由兩對獨立遺傳的等位基因E、e和F、f控制,粉紅色花植株的基因型為E_Ff,其中包括2種基因型,即EEFf和EeFf。白色花植株的基因型為eeF_、eeff或E_FF,其中純合基因型有eeFF、eeff、EEFF。(2)紅色花的基因型為E_ff,其中純合紅花基因型為EEff。該純合紅花植株與純合開白色花的植株雜交,F(xiàn)1表現(xiàn)為粉紅色,說明純合白花植株的基因型為eeFF或EEFF。二者所得F1的基因型為EeFf或EEFf,若F1為EeFf,則F2自交后代基因型為6E_Ff、3eeF_、1eeff、3E_FF、3E_ff,表現(xiàn)型及比例為白色:粉紅色:紅色=7:6:3;若F1為EEFf,則F2自交后代基因型為1EEFF、2EEFf、1EEff,表現(xiàn)型及比例為白色:粉紅色:紅色=1:2:1。(3)為了從開紅色花的植株中篩選出純合子,實驗思路是將紅花植株不斷自交,篩選出不再發(fā)生性狀分離的紅花植株。開紅色花植株的基因型為EEff或Eeff,讓紅花植株自交,如果是基因型為EEff個體自交,即EEff×EEff,子代的基因型為EEff,全部表現(xiàn)為紅花;如果是基因型為Eeff個體自交,即Eeff×Eeff,子代的基因型及比例為EEff:Eeff:eeff=1:2:1,表現(xiàn)型及比例為白色:紅色=1:3。預(yù)期的結(jié)果和結(jié)論是如果該紅花自交,子代全部表現(xiàn)為紅花,則該紅花植株為純合子;如果該紅花自交,子代的表現(xiàn)型及比例為白色:紅色=1:3,則該紅花植株為雜合子。【點睛】本題旨在考查學(xué)生理解基因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zhì),結(jié)合遺傳規(guī)律推測子代基因型、表現(xiàn)型及比例關(guān)系,并設(shè)計遺傳實驗探究個體的基因型。22.(2023·全國·高三專題練習(xí))現(xiàn)用黃色圓粒豌豆和綠色圓粒豌豆雜交,統(tǒng)計子代的性狀為黃色圓粒:黃色皺粒:綠色圓粒:綠色皺粒=3:1:3:1。控制豌豆顏色性狀的基因用Y/y表示,形狀性狀的基因用R/r表示,兩對基因位于兩對染色體上。回答下列問題:(1)豌豆種子的圓粒和皺粒,豌豆子葉顏色的黃色和綠色,在遺傳學(xué)中叫作___________。根據(jù)上述雜交結(jié)果___________(“可以”或“不可以”判斷黃色為顯性性狀,可以判斷豌豆形狀中___________為顯性性狀。(2)只考慮豌豆的形狀,后代圓粒中,純合子的比例為____________。若兩對性狀都考慮,后代圓粒中,純合子的比例為___________(3)現(xiàn)有基因型為YyRr植株作為親本進行自交,后代中與親本表現(xiàn)型不同的比例為___________,圓粒豌豆的比例為___________。【答案】(1)

相對性狀不可以圓粒(2)

1/3

1/6(3)

7/16

3/4【分析】分析題文,黃色與綠色、種子的圓粒與皺粒這兩對相對性狀的遺傳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但每一對相對性狀的遺傳則遵循基因的分離定律。由此可將子代的這兩對相對性狀拆開來考慮,分別統(tǒng)計分析子代每一對相對性狀的分離比,推知親本基因型。(1)相對性狀是指同種生物同一性狀的不同表現(xiàn)類型。因此,豌豆種子的圓粒和皺粒,豌豆子葉顏色的黃色和綠色,在遺傳學(xué)中叫作相對性狀。用黃色圓粒豌豆和綠色圓粒豌豆雜交,子代黃色:綠色=1:1,屬于測交,不能判斷黃色為顯性性狀。子代中圓粒:皺粒=3:1,推出圓粒為顯性性狀。(2)只考慮豌豆的形狀,子代中圓粒:皺粒=3:1,推出親代是雜合子(Rr)自交,所以子代圓粒的基因型及比例為RR:Rr=1:2,純合子的比例為1/3。用黃色圓粒豌豆和綠色圓粒豌豆雜交,子代黃色:綠色=1:1,屬于測交,純合子比例為1/2,若兩對性狀都考慮,后代圓粒中,純合子的比例為1/2×1/3=1/6。(3)基因型為YyRr植株作為親本進行自交,后代表現(xiàn)型及比例為黃色圓粒:黃色皺粒:綠色圓粒:綠色皺粒=9:3:3:1,其中與親本表現(xiàn)型不同的是黃色皺粒、綠色圓粒和綠色皺粒,所占比例為7/16,圓粒豌豆的比例為9/16+3/16=12/16=3/4。23.(2022·全國·高一課時練習(xí))某XY型性別決定的昆蟲種群中,有正常翅灰體和正常翅黃體兩種類型(翅形與體色分別由A、a和B、b基因控制)。偶爾發(fā)現(xiàn)了1只卷翅灰體雌性個體,利用該個體進行實驗結(jié)果如下:雜交組合子代性狀卷翅灰體卷翅黃體正常翅灰體正常翅黃體組合一:卷翅灰體(♀)×正常翅灰體(♂)159只80只161只70只組合二:F1卷翅灰體(♀)×F1卷翅灰體(♂)215只108只71只36只(1)從變異角度分析,最初出現(xiàn)的卷翅雌性是__________的結(jié)果,F(xiàn)1中出現(xiàn)的卷翅黃體是_________的結(jié)果。(2)A、a和B、b兩對等位基因位于_____對同源染色體上,控制______(性狀)的基因純合致死。(3)為確定卷翅基因是位于常染色體上,還是位于X染色體上,可通過統(tǒng)計_____________(填“組合一”或“組合二”;2分)雜交子代的性狀表現(xiàn)來確定,若___________________,則該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若_____________________,則該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答案】(1)

基因突變基因重組(2)

兩##2

灰體(3)

組合二雌性和雄性中卷翅與正常翅的比例都是3:1

雌性全為卷翅,雄性中卷翅與正常翅的比例是1:1【分析】根據(jù)表格分析,灰體(♀)與灰體(♂)雜交,后代灰體:黃體=2:1,說明灰體是顯性性狀,BB致死;F1卷翅(♀)與F1卷翅(♂)雜交,后代卷翅:正常翅=3:1,說明卷翅是顯性性狀,F(xiàn)1卷翅、灰體(♀)與F1卷翅、灰體(♂)雜交所得F2的性狀分離比為卷翅、灰體:卷翅、黃體:正常翅、灰體:正常翅、黃體≈6:3:2:1,說明這兩對相對性狀的遺傳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1)從變異角度分析,基因突變可以產(chǎn)生新的基因,故最初那只卷翅雌性個體的出現(xiàn)是基因突變的結(jié)果。據(jù)分析可知,子一代中卷翅黃體個體的出現(xiàn)是控制不同性狀的基因重新組合的結(jié)果,即基因重組的結(jié)果。(2)從雜交后代的表現(xiàn)型的比例看,控制翅型與體色的兩對等位基因位于2對同源染色體上,由于后代灰體:黃體=2:1,故控制灰體的基因純合致死。(3)為確定卷翅基因是位于常染色體上,還是位于X染色體上,只考慮翅形這一對相對性狀,若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組合一卷翅(♀)和正常翅(♂)雜交,后代卷翅:正常翅=1:1,可推測親本基因型為XAXa和XaY,則雜交后代雌雄的表現(xiàn)型及比例一致,均為卷翅:正常翅=1:1;若基因在常染色體上,Aa和aa雜交,子代的性狀分離比也是卷翅:正常翅=1:1,無法判定基因的位置。但可通過統(tǒng)計組合二雜交子代的性狀表現(xiàn)來確定,因為組合二的后代卷翅:正常翅=3:1,若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則組合二的F1卷翅灰體(♀)×F1卷翅灰體(♂)基因型為XAXa和XAY,雜交后子代雌性全為卷翅,雄性中卷翅與正常翅的比例1:1;若子代雌性和雄性中卷翅與正常翅的比例都是3:1,說明翅形這一對相對性狀的遺傳與性別不關(guān)聯(lián),則該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點睛】本題考查自由組合定律和變異的種類,意在考查考生能運用所學(xué)知識與觀點,通過比較、分析與綜合等方法對某些生物學(xué)問題進行解釋、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斷或得出正確的結(jié)論的能力。24.(2022·湖南·高考真題)中國是傳統(tǒng)的水稻種植大國,有一半以上人口以稻米為主食。在培育水稻優(yōu)良品種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某野生型水稻葉片綠色由基因C控制。回答下列問題:(1)突變型1葉片為黃色,由基因C突變?yōu)镃1所致,基因C1純合幼苗期致死。突變型1連續(xù)自交3代,F(xiàn)3成年植株中黃色葉植株占______。(2)測序結(jié)果表明,突變基因C1轉(zhuǎn)錄產(chǎn)物編碼序列第727位堿基改變,由5'-GAGAG-3'變?yōu)?'-GACAG-3',導(dǎo)致第______位氨基酸突變?yōu)開_____,從基因控制性狀的角度解釋突變體葉片變黃的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部分密碼子及對應(yīng)氨基酸:GAG谷氨酸;AGA精氨酸;GAC天冬氨酸;ACA蘇氨酸;CAG谷氨酰胺)(3)由C突變?yōu)镃1產(chǎn)生了一個限制酶酶切位點。從突變型1葉片細胞中獲取控制葉片顏色的基因片段,用限制酶處理后進行電泳(電泳條帶表示特定長度的DNA片段),其結(jié)果為圖中___(填“I”“Ⅱ”或“Ⅲ”)。(4)突變型2葉片為黃色,由基因C的另一突變基因C2所致。用突變型2與突變型1雜交,子代中黃色葉植株與綠色葉植株各占50%。能否確定C2是顯性突變還是隱性突變?______(填“能”或“否”),用文字說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2/9(2)

243

谷氨酰胺基因突變影響與色素形成有關(guān)酶的合成,導(dǎo)致葉片變黃(3)Ⅲ(4)

能若C2是隱性突變,則突變型2為純合子,則子代CC2表現(xiàn)為綠色,C1C2表現(xiàn)為黃色,子代中黃色葉植株與綠色葉植株各占50%。若突變型2為顯性突變,突變型2(C2C)與突變型1(CC1)雜交,子代表型及比例應(yīng)為黃∶綠=3∶1,與題意不符【分析】(1)基因突變具有低頻性,一般同一位點的兩個基因同時發(fā)生基因突變的概率較低;(2)mRNA中三個相鄰堿基決定一個氨基酸,稱為一個密碼子。【詳解】(1)突變型1葉片為黃色,由基因C突變?yōu)镃1所致,基因C1純合幼苗期致死,說明突變型1應(yīng)為雜合子,C1對C為顯性,突變型1自交1代,子一代中基因型為1/3CC、2/3CC1,子二代中3/5CC、2/5CC1,F(xiàn)3成年植株中黃色葉植株占2/9。(2)突變基因C1轉(zhuǎn)錄產(chǎn)物編碼序列第727位堿基改變,由5'-GAGAG-3'變?yōu)?'-GACAG-3',突變位點前對應(yīng)氨基酸數(shù)為726/3=242,則會導(dǎo)致第243位氨基酸由谷氨酸突變?yōu)楣劝滨0贰H~片變黃是葉綠體中色素含量變化的結(jié)果,而色素不是蛋白質(zhì),從基因控制性狀的角度推測,基因突變影響與色素形成有關(guān)酶的合成,導(dǎo)致葉片變黃。(3)突變型1應(yīng)為雜合子,由C突變?yōu)镃1產(chǎn)生了一個限制酶酶切位點。Ⅰ應(yīng)為C酶切、電泳結(jié)果,II應(yīng)為C1酶切、電泳結(jié)果,從突變型1葉片細胞中獲取控制葉片顏色的基因片段,用限制酶處理后進行電泳,其結(jié)果為圖中Ⅲ。(4)用突變型2(C2_)與突變型1(CC1)雜交,子代中黃色葉植株與綠色葉植株各占50%。若C2是隱性突變,則突變型2為純合子,則子代CC2表現(xiàn)為綠色,C1C2表現(xiàn)為黃色,子代中黃色葉植株與綠色葉植株各占50%。若突變型2為顯性突變,突變型2(C2C)與突變型1(CC1)雜交,子代表型及比例應(yīng)為黃∶綠=3∶1,與題意不符。故C2是隱性突變。25.(2022·江蘇鹽城·高三期中)某實驗室保存有野生型和一些突變型果蠅。下圖為果蠅的部分隱性突變基因及其在染色體上的位置示意圖。請回答下列問題:(1)由圖可知,一只黑檀體紫眼焦剛毛果蠅的基因型為________。圖中所列基因中,不能與翅外展基因發(fā)生自由組合的是________。(2)同學(xué)甲用翅外展粗糙眼果蠅與野生型(正常翅正常眼)純合果蠅進行正反交,F(xiàn)1雌雄個體相互交配得到F2,F(xiàn)2中翅外展正常眼個體出現(xiàn)的概率為________。(3)同學(xué)乙用焦剛毛白眼雄蠅與野生型(直剛毛紅眼)純合雌蠅進行雜交(正交),則子代中直剛毛白眼個體出現(xiàn)的概率為________;若進行反交(焦剛毛白眼雌蠅與直剛毛紅眼雄蠅雜交),子代雄蠅中焦剛毛白眼個體出現(xiàn)的概率為________。(4)二倍體中缺失1條染色體的個體稱為單體(2n-1),多1條染色體的個體稱為三體(2n+1)。在果蠅中,Ⅳ號染色體缺失1條或多1條都可以存活,且能繁殖后代,如下圖。已知果蠅的無眼性狀由常染色體上的基因發(fā)生隱性突變引起。為判斷該無眼基因是否位于Ⅳ號染色體上,某科研小組從無眼二倍體、野生型二倍體、野生型Ⅳ單體和野生型Ⅳ三體4種純種果蠅中選取實驗材料,并進行相關(guān)實驗。①選擇無眼二倍體與野生型Ⅳ單體果蠅進行雜交,若子代表型及比例為________,則該無眼基因位于Ⅳ號染色體上;否則該無眼基因不位于Ⅳ號染色體上。②選擇無眼二倍體與野生型Ⅳ三體果蠅進行雜交,F(xiàn)1全為野生型,將F1中Ⅳ三體果蠅與無眼二倍體果蠅雜交,若子代表型及比例為________,則可證明該無眼基因位于Ⅳ號染色體上。【答案】(1)

eeprprXmXm或eeprprXmY

紫眼基因##基因pr(2)3/16(3)

0

1(4)

野生型∶無眼=1∶1##有眼∶無眼=1∶1

野生型∶無眼=5∶1##有眼∶無眼=5∶1【分析】分析圖可知,白眼對應(yīng)的w基因和焦剛毛對應(yīng)的m基因均位于X染色體上,二者不能進行自由組合;粗糙眼的ra基因位于Ⅲ號染色體上,w基因和ra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可以自由組合。【詳解】(1)黑檀體紫眼焦剛毛果蠅可能為雌或雄,因此基因型為eeprprXmXm或eeprprXmY。翅外展基因位于Ⅱ號染色體上,由于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可以自由組合,因此同樣位于Ⅱ號染色體上的pr基因(紫眼基因)不能與之自由組合。(2)根據(jù)題意并結(jié)合圖示可知,翅外展基因和粗糙眼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翅外展粗糙眼果蠅的基因型為dpdprara,野生型即正常翅正常眼果蠅的基因型為DPDPRARA,二者雜交的F1基因型為DPdpRAra,根據(jù)自由組合定律,F(xiàn)2中翅外展正常眼果蠅dpdpRA-出現(xiàn)的概率為:1/4×3/4=3/16。(3)根據(jù)題意并結(jié)合圖示可知,焦剛毛白眼雄果蠅的基因型為XmwY,野生型(直剛毛紅眼)純合雌果蠅的基因型為XMWXMW,后代的雌雄果蠅均為直剛毛紅眼XMWXmw和XMWY,則子代中直剛毛白眼個體出現(xiàn)的概率為0;若進行反交,則親本為焦剛毛白眼雌果蠅XmwXmw和直剛毛紅眼雄果蠅XMWY,后代中雌果蠅均為直剛毛紅眼(XMWXmw),雄性均為焦剛毛白眼(XmwY),故子代雄蠅中焦剛毛白眼個體出現(xiàn)的概率為1。(4)由題意可知,果蠅的無眼和野生型是一對相對性狀,由常染色體上的一對等位基因控制,用A/a表示相關(guān)基因。①選擇無眼二倍體與野生型Ⅳ-單體果蠅進行雜交,無眼二倍體果蠅產(chǎn)生配子的染色體有4條,而野生型Ⅳ-單體果蠅產(chǎn)生的配子的染色體數(shù)目為4條或3條,所以二者交配時,若無眼基因位于Ⅳ號染色體上,后代野生型(Aa)和無眼果蠅(a0)的比例為1∶1;若不在Ⅳ號染色體,野生型為AA,無眼為aa,進行交配,后代基因型為Aa,全是野生型。②選擇無眼二倍體(aa)與野生型Ⅳ-三體果蠅(AAA)進行雜交,若無眼基因位于Ⅳ號染色體上,F(xiàn)1基因型是AAa和Aa,全為野生型,正常:三體=1:1。將F1中三體果蠅與無眼二倍體果蠅雜交,F(xiàn)1三體果蠅)產(chǎn)生的配子種類及比例為Aa:A:AA:a=2:2:1:1,無眼二倍體果蠅產(chǎn)生的配子為a,F(xiàn)2代基因型及比例為Aa:Aa:AAa:a=-2:2:1:1。對應(yīng)的表現(xiàn)型及比例為野生型:無眼=5:1。解密06遺傳的基本規(guī)律(分層訓(xùn)練)B組提高練第I卷(選擇題)請點擊修改第I卷的文字說明一、單選題(共0分)1.(2022·全國·高三階段練習(xí))孟德爾通過豌豆兩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發(fā)現(xiàn)了遺傳因子的自由組合定律。關(guān)于實驗的操作和分析,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對雜交實驗中的母本去雄套袋,待雌蕊成熟后進行人工授粉B.F1產(chǎn)生4種類型的配子且比例相等,體現(xiàn)了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zhì)C.受精過程中,F(xiàn)1產(chǎn)生的不同基因型的雌、雄配子隨機結(jié)合屬于基因重組D.孟德爾演繹推理的測交結(jié)果會出現(xiàn)4種表現(xiàn)型且分離比為1:1:1:1【答案】C【分析】孟德爾發(fā)現(xiàn)遺傳定律用了假說—演繹法,其基本步驟:提出問題→作出假說→演繹推理→實驗驗證→得出結(jié)論。【詳解】A、人工異花授粉過程為:去雄(在花蕾期去掉雄蕊)→套上紙袋→人工異花授粉(待花成熟時,采集另一株植株的花粉涂在去雄花的柱頭上)→套上紙袋,其中對雜交親本的母本去雄并套袋,待雌蕊成熟后進行人工授粉,A正確;B、F1產(chǎn)生的四種配子比例相等,是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的結(jié)果,體現(xiàn)了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zhì),B正確;C、F1產(chǎn)生的雌、雄配子通過減數(shù)分裂實現(xiàn)了基因重組,受精作用只是雌雄配子的隨機結(jié)合,不存在基因重組,C錯誤;D、孟德爾通過豌豆兩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中,其演繹推理的測交結(jié)果會出現(xiàn)四種表現(xiàn)型且分離比為1:1:1:1,D正確。故選C。2.(2023·全國·高三專題練習(xí))若哺乳動物毛色由位于常染色體上的基因決定,A基因編碼的酶可使黃色素轉(zhuǎn)化為褐色素,D基因的表達產(chǎn)物能完全抑制A基因的表達。現(xiàn)進行雜交實驗,雜交結(jié)果如表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組別親代F1表現(xiàn)型F1自由交配所得F2表現(xiàn)型及比例一黃色×褐色全為黃色黃色:褐色=13:3二全為褐色黃色:褐色=1:3A.第二組中F2出現(xiàn)性狀分離是基因重組的結(jié)果B.第一組中黃色親本的基因型為aaDD,組合二中則為aaDdC.第一組F1的基因型為AaDd,兩對等位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D.第一組F2中,黃色的基因型有7種,黃色中純合子所占的比例為1/13【答案】C【分析】結(jié)合題干和表格分析,褐色的基因型為A_dd,黃色的基因型是A_D_,aa_。【詳解】A、第二組中黃色和褐色雜交后代全是褐色,且F1自由交配,F(xiàn)2黃色:褐色=1:3,則親本的基因型是aadd×AAdd,F(xiàn)1的基因型是Aadd,則F2出現(xiàn)性狀分離是基因分離的結(jié)果,A錯誤;B、第一組中F1的黃色的基因型是AaDd,親本的基因型是aaDD×AAdd,即黃色親本的基因型是aaDD,組合二中黃色親本的基因型為aadd,B錯誤;C、第一組F1自由交配后代表現(xiàn)性及比例為13:3,是9:3:3:1的變形,則F1的基因型為AaDd,兩對等位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C正確;D、第一組F2中,黃色的基因型有AADD:AaDD:AADd:AaDd:aaDD:aaDd:aadd=1:2:2:4:1:2:1,共有7種基因型,純合子所占的比例為3/13,D錯誤。故選C。3.(2022·四川省射洪市金華中學(xué)高三階段練習(xí))一基因型為Aa的豌豆植株自交時,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若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aa=2∶1,則可能是由顯性純合子死亡造成的B.若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Aa∶aa=2∶3∶1,則可能是由含有隱性基因的花粉有50%死亡造成的C.若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Aa∶aa=2∶2∶1,則可能是由隱性個體有50%死亡造成的D.若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Aa∶aa=4∶4∶1,則可能是由含有隱性基因的配子有50%死亡造成的【答案】C【解析】基因頻率的計算:(1)在種群中一對等位基因的頻率之和等于1,基因型頻率之和也等于1;(2)一個等位基因的頻率=該等位基因純合子的頻率+1/2雜合子的頻率。【詳解】A、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應(yīng)該是AA:Aa:aa=1:2:1,而實際結(jié)果是Aa:aa=2:1,則可能是由顯性純合子(AA)死亡造成的,A正確;B、若含有隱性基因的花粉有50%死亡,則親本中雌配子的種類及比例是1/2A、1/2a,雄配子的種類及比例是2/3A、1/3a,則后代中AA占2/6,Aa占3/6,aa占1/6,即AA∶Aa∶aa=2∶3∶1,B正確;C、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應(yīng)該是AA:Aa:aa=1:2:1,若隱性個體有50%死亡,則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Aa:aa=2:4:1,C錯誤;D、若含有隱性基因的配子有50%的死亡,則配子中A的頻率為2/3,a的頻率為1/3,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2/3×2/3):(2/3×1/3×2):(1/3×1/3)=4:4:1,D正確。故選C。【點睛】4.(2018·江蘇·高考真題)一對相對性狀的遺傳實驗中,會導(dǎo)致子二代不符合3∶1性狀分離比的情況是A.顯性基因相對于隱性基因為完全顯性B.子一代產(chǎn)生的雌配子中2種類型配子數(shù)目相等,雄配子中也相等C.子一代產(chǎn)生的雄配子中2種類型配子活力有差異,雌配子無差異D.統(tǒng)計時子二代3種基因型個體的存活率相等【答案】C【分析】在生物的體細胞中,控制同一性狀的遺傳因子成對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時,成對的遺傳因子發(fā)生分離,分離后的遺傳因子分別進入不同的配子中,隨配子遺傳給后代。【詳解】一對相對性狀的遺傳實驗中,若顯性基因相對于隱性基因為完全顯性,則子一代為雜合子,子二代性狀分離比為3:1,A正確;若子一代雌雄性都產(chǎn)生比例相等的兩種配子,則子二代性狀分離比為3:1,B正確;若子一代產(chǎn)生的雄配子中2種類型配子活力有差異,雌配子無差異,則子二代性狀分離比不為3:1,C錯誤;若統(tǒng)計時,子二代3種基因型個體的存活率相等,則表現(xiàn)型比例為3:1,D正確。【點睛】解答本題的關(guān)鍵是掌握孟德爾一對相對性狀的遺傳實驗,弄清楚子一代的基因型、表現(xiàn)型以及子二代基因型、表現(xiàn)型比例成立的前提條件。5.(2021·山東·濟南市歷城第二中學(xué)高三)某研究所將擬南芥的三個抗鹽基因SOSI、SOS2、SOS3導(dǎo)入玉米,篩選出成功整合的耐鹽植株(三個基因都表達才表現(xiàn)為高耐鹽性狀)。如圖表示三個基因隨機整合的情況,讓三株轉(zhuǎn)基因植株自交,后代高耐鹽性狀的個體比例最小的是A.甲 B.乙 C.丙 D.三者相同【答案】C【分析】題圖分析:甲細胞中三個抗鹽基因SOSI、SOS2、SOS3都在一條染色體上,乙細胞中三個抗鹽基因SOSI、SOS2位于一條染色體上,而SOS3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丙細胞中三個抗鹽基因SOSI和SOS2位于同源染色體的不同位置上,而SOS3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且三個基因都表達才表現(xiàn)為高耐鹽性狀。據(jù)此分析對各選項進行判斷。【詳解】設(shè)三個抗鹽基因SOSI、SOS2、SOS3分別用A、B、D來表示,植株甲可產(chǎn)生兩種類型的配子,ABD和abd,比例為1:1,讓甲自交,后代高耐鹽性狀的個體比例是3/4,植株乙可產(chǎn)生ABD、AbD、aBd、abd這四種類型的配子,比例為1:1:1:1,讓乙自交,后代高耐鹽性狀的個體比例是9/16,植株丙可產(chǎn)生AbD、Abd、aBD、aBd這四種類型的配子,比例為1:1:1:1,讓丙自交,后代高耐鹽性狀的個體比例是6/16,因此應(yīng)選C。【點睛】本題綜合考查了基因的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的相關(guān)知識,意在考查考生運用所學(xué)知識與觀點,通過比較、分析與綜合等方法對某些生物學(xué)問題進行解釋、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斷或得出正確的結(jié)論的能力。6.(2022·四川省甘孜市丹巴縣丹巴高中高一階段練習(xí))家兔的毛色受B、b和H、h兩對等位基因控制,灰兔和白兔雜交,F1均為灰兔,F2中灰兔:黑兔:白兔=12:3:1,下列有關(guān)推斷錯誤的是A.親代白兔的基因型為bbhhB.F2中黑兔的基因型有兩種C.基因B、b和H、h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D.F2中的黑兔與白兔雜交,后代性狀分離比為3:1【答案】D【分析】基因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zhì):進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減數(shù)分裂產(chǎn)生配子過程中,位于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隨同源染色體分離而分離,同時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進行自由組合;按照自由組合定律,基因型為BbHh的個體產(chǎn)生的配子類型及比例是BH:bH:Bh:bh=1:1:1:1,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B_H_:B_hh:bbH_:bbhh=9:3:3:1;由題意知,子二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灰兔:黑兔:白兔=12:3:1,是9:3:3:1的變式,因此家兔的毛色由2對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自由組合定律,子一代的基因型是BbHh,親本灰兔的基因型是BBHH,白兔的基因型是bbhh。【詳解】A、根據(jù)分析可知,親代白兔的基因型為bbhh,A正確;B、F2中黑兔只占3/16,其基因型有兩種,可能為BBhh、Bbhh,B正確;C、根據(jù)分析可知,基因B、b和H、h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遵循自由組合定律,C正確;D、F2中的黑兔(可能為1/3BBhh、2/3Bbhh)與白兔(bbhh)雜交,后代中白兔為2/3×1/2=1/3,其它為黑兔,故性狀分離比為2:1,D錯誤。故選D。【點睛】本題旨在考查學(xué)生理解基因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zhì),學(xué)會根據(jù)9:3:3:1的變式推測遵循的遺傳規(guī)律及相關(guān)個體的基因型,分析出子二代不同個體的基因型及比例關(guān)系,并應(yīng)用正推法進行概率計算。7.(2022·全國·高考真題)某種自花傳粉植物的等位基因A/a和B/b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A/a控制花粉育性,含A的花粉可育;含a的花粉50%可育、50%不育。B/b控制花色,紅花對白花為顯性。若基因型為AaBb的親本進行自交,則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子一代中紅花植株數(shù)是白花植株數(shù)的3倍B.子一代中基因型為aabb的個體所占比例是1/12C.親本產(chǎn)生的可育雄配子數(shù)是不育雄配子數(shù)的3倍D.親本產(chǎn)生的含B的可育雄配子數(shù)與含b的可育雄配子數(shù)相等【答案】B【分析】分析題意可知:A、a和B、b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獨立遺傳,遵循自由組合定律。【詳解】A、分析題意可知,兩對等位基因獨立遺傳,故含a的花粉育性不影響B(tài)和b基因的遺傳,所以Bb自交,子一代中紅花植株B_:白花植株bb=3:1,A正確;B、基因型為AaBb的親本產(chǎn)生的雌配子種類和比例為AB:Ab:aB:ab=1:1:1:1,由于含a的花粉50%可育,故雄配子種類及比例為AB:Ab:aB:ab=2:2:1:1,所以子一代中基因型為aabb的個體所占比例為1/4×1/6=1/24,B錯誤;C、由于含a的花粉50%可育,50%不可育,故親本產(chǎn)生的可育雄配子是A+1/2a,不育雄配子為1/2a,由于Aa個體產(chǎn)生的A:a=1:1,故親本產(chǎn)生的可育雄配子數(shù)是不育雄配子的三倍,C正確;D、兩對等位基因獨立遺傳,所以Bb自交,親本產(chǎn)生的含B的雄配子數(shù)和含b的雄配子數(shù)相等,D正確。故選B。8.(2022·河南·鄧州春雨國文學(xué)校高三階段練習(xí))某植株從環(huán)境中吸收前體物質(zhì)經(jīng)一系列代謝過程合成紫色素,此過程由A、a和B、b兩對等位基因共同控制(如圖所示)。其中具有紫色素的植株開紫花,不能合成紫色素的植株開白花。據(jù)圖所作的推測不正確的是()A.只有基因A和基因B同時存在,該植株才能表現(xiàn)紫花性狀,AaBb自交,后代性狀分離比為9:7B.基因型為aaBb的植株不能利用前體物質(zhì)合成中間物質(zhì),所以不能產(chǎn)生紫色素C.AaBb×aabb的子代中,紫花植株與白花植株的比例為1:3D.基因型為Aabb的植株自交后代必定發(fā)生性狀分離【答案】D【分析】分析題圖:圖示為某植株從環(huán)境中吸收前體物質(zhì)合成紫色素的過程圖解。基因A能控制酶A的合成,酶A能促進前體物質(zhì)合成中間物質(zhì);基因B能控制酶B的合成,酶B能促進中間物質(zhì)合成紫色素。由此可見,只有基因A和基因B同時存在時,植物才表現(xiàn)為紫花性狀,其余情況均表現(xiàn)為白花性狀。【詳解】A、由題圖可知,只有基因A和基因B同時存在時,該植株才能合成紫色素,才會表現(xiàn)紫花性狀,AaBb自交,后代中A-B-(紫花):A-bb(白花):aaB-(白花):aabb(白花)=9:3:3:1,因此后代性狀分離比為9:7,A正確;B、基因型為aaBb的植株不能合成酶A,即不能利用前體物質(zhì)合成中間物質(zhì),所以不能產(chǎn)生紫色素,B正確;C、AaBb×aabb→AaBb(紫花):Aabb(白花):aaBb(白花):aabb(白花)=1:1:1:1,可見后代紫花植株與白花植株的比例為1:3,C正確;D、基因型為Aabb的植株自交后代有3種基因型(AAbb、Aabb、aabb),均表現(xiàn)為白花,不會發(fā)生性狀分離,D錯誤。故選D。9.(2019·全國·高考真題)某種植物的羽裂葉和全緣葉是一對相對性狀。某同學(xué)用全緣葉植株(植株甲)進行了下列四個實驗。①植株甲進行自花傳粉,子代出現(xiàn)性狀分離②用植株甲給另一全緣葉植株授粉,子代均為全緣葉③用植株甲給羽裂葉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緣葉與羽裂葉的比例為1∶1④用植株甲給另一全緣葉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緣葉與羽裂葉的比例為3∶1其中能夠判定植株甲為雜合子的實驗是A.①或②B.①或④C.②或③D.③或④【答案】B【分析】由題干信息可知,羽裂葉和全緣葉是一對相對性狀,但未確定顯隱性,若要判斷全緣葉植株甲為雜合子,即要判斷全緣葉為顯性性狀,羽裂葉為隱性性狀。根據(jù)子代性狀判斷顯隱性的方法:①不同性狀的親本雜交→子代只出現(xiàn)一種性狀→子代所出現(xiàn)的性狀為顯性性狀,雙親均為純合子;②相同性狀的親本雜交→子代出現(xiàn)不同性狀→子代所出現(xiàn)的新的性狀為隱性性狀,親本為雜合子。【詳解】讓全緣葉植株甲進行自花傳粉,子代出現(xiàn)性狀分離,說明植株甲為雜合子,雜合子表現(xiàn)為顯性性狀,新出現(xiàn)的性狀為隱性性狀,①正確;用植株甲給另一全緣葉植株授粉,子代均為全緣葉,說明雙親可能都是純合子,既可能是顯性純合子,也可能是隱性純合子,或者是雙親均表現(xiàn)為顯性性狀,其中之一為雜合子,另一個為顯性純合子,因此不能判斷植株甲為雜合子,②錯誤;用植株甲給羽裂葉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緣葉與羽裂葉的比例為1:1,只能說明一個親本為雜合子,另一個親本為隱性純合子,但誰是雜合子、誰是純合子無法判斷,③錯誤;用植株甲給另一全緣葉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緣葉與羽裂葉的比例為3:1,說明植株甲與另一全緣葉植株均為雜合子,④正確。綜上分析,供選答案組合,B正確,A、C、D均錯誤。【點睛】解答本題的關(guān)鍵是明確顯隱性性狀的判斷方法,以及常見分離比的應(yīng)用,測交不能用來判斷顯隱性,但能檢驗待測個體的基因組成,因此可用測交法來驗證基因的分離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10.(2021·內(nèi)蒙古赤峰·高一階段練習(xí))用純種的黃色圓粒豌豆與綠色皺粒豌豆雜交,F(xiàn)1全部是黃色圓粒,F(xiàn)1自交得F2,在F2中純合的綠色圓粒有2000個,則理論上F2中的黃色圓粒有()A.8000個 B.2000個 C.18000個 D.4000個【答案】C【分析】用純合的黃色圓粒豌豆(YYRR)與綠色皺粒豌豆(yyrr)雜交,F(xiàn)1全是黃色圓粒YyRr。F1自交得F2,根據(jù)F2中純合的綠色圓粒的比例和數(shù)量以及雜合的黃色皺粒所占的比例進而計算出雜合的黃色皺粒的數(shù)量。【詳解】根據(jù)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規(guī)律,純合的黃色圓粒豌豆與綠色皺粒豌豆雜交,F(xiàn)1全是黃色圓粒。F1自交得F2,在F2中純合的綠色圓粒(yyRR)占1/16,共有2000個,則F2中黃色圓粒(Y-R-)占9/16,為2000×9=18000個。故選C。11.(2023·全國·高三專題練習(xí))家蠶的性別決定方式為ZW型。雌雄家蠶均有體色正常和油質(zhì)透明的個體,也均有結(jié)綠色繭和結(jié)白色繭的個體。家蠶體色正常與油質(zhì)透明由基因T、t控制,結(jié)綠色繭與結(jié)白色繭由基因G、g控制。現(xiàn)有一只純合體色正常結(jié)白色繭的家蠶甲與一只純合體色油質(zhì)透明結(jié)綠色繭的家蠶乙雜交,后代雄蠶均為體色正常結(jié)綠繭,雌蠶均為體色油質(zhì)透明結(jié)綠繭。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A.控制家蠶體色的基因位于性染色體上B.結(jié)綠色繭基因?qū)Y(jié)白色繭基因為顯性C.體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