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本科畢業論文(設計)論文(設計)題目:松河四礦新井設計——設計煤層:12、17、29-2、32學院:礦業學院專業:采礦工程班級:學號:學生姓名:指導教師:2012年6月22日貴州大學本科畢業論文(設計)誠信責任書本人鄭重聲明:本人所呈交的畢業論文(設計),是在導師的指導下獨立進行研究所完成。畢業論文(設計)中凡引用他人已經發表或未發表的成果、數據、觀點等,均已明確注明出處。特此聲明。論文(設計)作者簽名:日期:貴州大學本科畢業論文(設計)第PAGEV頁目錄TOC\o"1-3"\h\u4399目錄 I32255Abstract VII31097前言 Ⅸ182401井田概況及建設條件 1193201.1井田概況 1111561.1.1井田位置 1257641.1.2地形地貌 2123801.1.3氣象 2219561.1.4地表水 2186281.1.5地震 3291891.2礦井建設的外部條件 5111831.2.1運輸條件 5271021.2.2電源條件 629421.2.3水源條件 6309821.2.4建筑材料供應條件 7176261.3礦井建設的資源條件 71181.3.1、區域地質 7103981.3.2、礦區地質 7105911.3.3、煤層 8237771.3.4、開采技術條件 11319371.3.5、資源量及勘探程度 1368772井田開拓 161322.1井田境界及可采儲量 1692312.1.1井田境界 16160282.1.2儲量 1659802.2礦井生產能力及服務年限 19112842.2.1工作制度 1921672.2.2生產能力的確定 19320942.2.3服務年限 20131602.3井田開拓 20312892.3.1開拓方案的確定 20136712.3.2開拓方案綜述 25137392.3.3開采順序 26157152.4井筒、井底車場及硐室 26294072.4.1井筒布置及裝備 2615152.4.2井底車場 26305682.4.3硐室 26142782.5主要運輸方式及設備 27308762.5.1運輸方式 27120262.5.2運輸設備 27259022.5.3礦車 28109653采煤方法 2911613.1設計采區概況 2933613.1.1采區位置 29125913.1.2采區邊界、范圍 29201463.1.3可采煤層 29203763.1.4煤質 2974943.1.5采區儲量 31279133.1.6采區生產能力及服務年限 3255193.2采區巷道布置及生產系統 33199653.2.1采區布置方案 33251833.2.2采區巷道布置 33125803.3
采煤方法及工藝設計 3546793.3.1設計工作面概況 35294373.3.2采煤方法及工藝選擇 35161733.3.3工作面回采工藝設計 36244693.3.4工作面生產能力 38162973.3.5頂板管理 38109973.3.6回采工藝設備選擇 3961823.4巷道掘進 3936503.4.1初期巷道工程量 39210113.4.2掘進工藝及設備 40139824通風與安全 41209154.1礦井通風 41236234.1.1通風規定 41182444.1.2通風系統選擇 41193434.1.3風量計算與分配 42324114.1.4礦井通風阻力計算 49139774.1.5礦井通風設施 51103474.2礦井災害防治簡述 5276844.2.1瓦斯災害防治 52211834.2.2頂板災害防治 57204574.2.3水害防治 58129314.2.4粉塵防治 59143014.2.5火災防治 60117855礦井主要設備選擇 62204285.1提升運輸設備 62227555.1.1設計依據 62166185.1.2選擇計算 62214075.1.3設備選型 66320245.1.4其它設備選擇 68220335.2通風設備 6972695.2.1設計依據 6985405.2.2選型計算 69265132)選擇風筒 69160883)查表取百米風阻 69327044)風機風壓,風筒阻力 69234242、主扇的選型 69217015.2.3設備選擇 71193545.3排水設備 71262745.3.1設計依據 71247425.3.2選型計算 71297485.3.3水泵選擇 72194315.4壓氣設備 7320925.4.1設計依據 73230315.4.2設備選擇 75307976供電及通訊 77126726.1供電電源 77152626.2電力負荷 7794926.3供電方案 7857466.4變壓器選擇 79106286.5通訊與信號 79106197采掘計劃 81291847.1“三量”及可采期 8190577.2建井工期 834837.3開采計劃 8551487.4巷道掘進工程計劃 858048經濟分析及評價 87307548.1勞動定員及勞動生產率 87310618.1.1礦井工作制度 8786818.1.2勞動定員 87321498.1.3勞動效率 8873098.2投資估算 88212818.2.1井巷工程投資估算 88144948.2.2土建工程投資估算 88249408.2.3設備及工器具投資估算 89154558.2.4投資估算匯總表 91184008.3生產成本估算 92151038.3.1原煤成本計算 9283728.3.2固定成本與可變成本計算 94293268.4技術經濟評價 95295718.4.1產品銷售價格及收入 95201678.4.2評價 9575588.5技術經濟指標 9524282參考文獻 10025751致謝 10116097附錄 102貴州大學本科畢業論文(設計)第PAGEVIII頁松河四礦新井設計--設計煤層:12、17、29-2、32摘要松河礦井位于貴州省盤縣境內,該地區氣候條件適宜,交通條件比較方便,礦井設計開采煤層為12、17、29-2、3煤層,四層煤的平均厚度分別為2.99m、2.94m、2.88m、2.71m;平均傾角為29.89°、30.5°、30.25°、28.65°;煤層之間的間距不一,分別為40.7m、154m、72.2m;井田走向長3~6km,傾斜寬2~4km,面積6~18km2;井田內的工業儲量約為11976萬t,可采儲量為11136萬t;礦井的設計年產量為120萬t/a,設計服務年限為66a;日工作班數為四班,工作面作業方式采用的是“三班采煤,一班準備”。設計井田內有F9大的斷層構造,對礦井正常生產有影響,F13、及F77小斷層對礦井的正常生產無影響,礦井按煤與瓦斯突出礦井設計。井田內采用斜井單水平上下山開拓方式、開采水平標高設置為+1450m。根據井田內斷層和構造的特點,將井田分為八個采區,采區采用分組聯合布置方式。采區內區段間的開采順序采用下行式;分層間的開采順序為下行式;煤層間的開采順序也采用下行式。井下煤炭主要采用皮帶運輸機和刮板運輸機運輸,材料和矸石等采用礦用電機車運輸。礦井的采煤方法采用的是走向長壁后退式采煤法,回采工藝為“綜采”。采區的通風方式采用的是抽出式通風,選用礦用隔爆軸流式通風機,采區由主、副斜井進風,回風斜井回風。關鍵詞:井田開拓,采區巷道布置,采煤方法,通風方式FournewWellslooseriverminedesign--Designseam:12、17、19、29-2、32AbstractPineriveringuizhouprovincesetminewithintheterritoryofthecounty,theregionclimateconditionsareright,thetransportationisconvenient,thedesignofminecoalseamminingfor12and17、29-2and32coalseam,theaveragethicknessofthefour-tiercoalwere2.99m、2.94m、2.88m、2.71m;Anaverageof29.89°Angle,30.5°,30.25°,28.65°;Theintervalbetweencoalseamisdiffer,were40.7m,154m,72.2m;Minetolong3~6km,tilt-2~4km,of6~18km2;Inthefieldofindustrialreservesofabout119.76milliont,recoverablereservesof111.36milliont;designedannualoutputoftheminefor1.2milliont/a,thedesignlengthofservicefor66a;workonthenumberofclassesforfour,faceoperationsisbasedon"threemining,agroupofpreparations.".InthedesignfieldF9faultstructure,thenormalproductionofminehaveinfluence,andF77smallfaultF13ofminehadnoeffectonthenormalproduction;Accordingtominecoalandgasoutburstinthedesignofmine.Fieldusedinsingleleveldownthemountainslopedevelopmentway,mininglevelelevationsetto+1450m.Accordingtothefieldandstructureofthefaultincharacteristics,willfieldcanbedividedintoeightpanel,miningjointarrangementbygrouping.Inthesectionareabetweenminingsequenceusingdownsidetype;Layeredminingsequencebetweenfordownlinktype;BetweenthecoalseamminingsequencealsoUSESdownsidetype.Undergroundcoalusedmainlybeltscrapertransportplanesandtransportaircraft,suchasuseofwastematerialsandminelocomotivetransportofelectricity.Mine'sminingmethodsusedinasingleback-tolong-wallmining,miningtechnologyto"fullymechanizedcoalmining."Miningareaoftheventilationsystemisusedoutofventilation,thechoiceofmineflameproofaxialfan,fromthemainminingarea,theDeputyinclinedshaftintothewind,thewindinclinedtoreturntothewind.Keywords:Thewayofminedevelopment,thedistrictofopening,Thewayofminng,Thewayofventilation.貴州大學本科畢業論文(設計)第Ⅸ頁前言畢業設計是理論知識的綜合體現,是理論知識和實踐的集合體,是所學知識的一種升華,是對我們動手能力的一種檢驗。因此,在做設計的過程中,必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做好畢業設計要用心去想,認真去做,讓畢業設計真正來自心靈深處,為我們進入紛繁復雜的社會大家庭做好充分的準備。因此,我們在做設計時應遵守以下基本原則:第一點:礦井設計必須貫徹國民經濟建設有關方針政策,特別是煤炭工業的各項具體政策,應有全局觀點。第二點:礦井設計應在立足國情的前提下,滿足技術上先進,經濟上合理,安全可靠適用,并要為礦井發展留有余地的原則。在目前,還應特別注意提高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以取得較好的綜合業績。第三點:在設計中,應理論聯系實際,盡量運用所學的科學技術知識,應拓寬思路,在不違反國家方針政策和技術規范的前提下,大膽采用國內外先進技術和設計方法。礦井設計內容主要包括開拓、準備、回采三大部分,主要解決井田開采煤技術方案和確定各項參數,如確定井田的開拓方式、巷道布置及主要生產系統,選擇采煤方法,確定階段垂高、采區走向長、采煤工作面長等。所選擇的方案及參數在技術優越,經濟合理的,安全可靠。選用的方案生產系統要簡單、可靠、安全,技術優越,有利于實現生產過程的機械化、自動化,集中化,初期投資少,勞動生產率高,噸煤生產費用低,礦井建設時間短,投資效果好,投資回收期短,利潤高。滿足礦井投產快、投資少、長期、穩定、持續發展的戰略目標。貴州大學本科畢業論文(設計)第74頁1井田概況及建設條件1.1井田概況1.1.1井田位置松河井田位于貴州省六盤水市盤縣北部的土城向斜北翼中段,分屬松河鄉、淤泥鄉管轄,地理坐標為東經104°35′38″~104°45′5″,北緯26°2′30″~25°57′45″。礦區呈東西~南北向展布,為平行四邊形。全礦區走向長約為5.6Km,傾向長約為3.0Km,井田面積12.56km2,根據半坡礦井的地質資料,該礦區范圍及拐點坐標見下表1.1.1。表1.1.1松河四礦礦區范圍拐點坐標表拐點編號直角坐標xy02881153354639061287863635468868228768893546731232879793354621661.1.2地形地貌本區為構造剝蝕山地地貌。縱觀井田,山嶺走向與地層走向一致,最高點位于井田中部海子壩大山,標高+2301.66m,海子壩大山至上德烏一線為分水嶺,由分水嶺向井田東西兩端地勢降低,最低點在淤泥河河床,標高+1629.23m。橫觀井田,北部峨嵋山玄武巖形成單面山構造緩坡,煤系地層剝蝕成為寬緩而不對稱的槽谷。南部飛仙關組、永寧鎮組第一段地層向北山峻坡陡,向南形成單面山剝蝕坡1.1.3氣象本區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屬亞熱帶高原季風氣候。據盤縣特區氣象站資料,年最高氣溫為六、七、八月份,最低為十二、一、二月份;年平均氣溫14.2oC,冬季(一月)最低氣溫-7.9oC,夏季(七月)最高氣溫37oC,歷年平均日照1598.8h,日照率為36%。年最大降雨量在六、七、八月份,最小在十一、十二、一、二月份。年平均降雨量1399.3mm,月最大降雨量449.4mm,月最小降雨量3.2mm,年平均蒸發量1492.32mm。風速平均1.5m/s,以東北風和西南風為主。年平均凍結期36天。必須指出,盤縣氣象站標高為+1527.1m,低于松河礦井工業場地標高(+1693.2m),而本地的氣候條件隨高程的增加和地形不同有明顯的變化。1.1.4地表水井田內地表水系不甚發育,主要由溝谷小溪匯合而成的小河,均屬雨源型河流,具有山區河流暴漲暴落的特點。區內主要有松河及淤泥河,經拖長江、烏都河匯入北盤江,屬珠江流域北盤江水系。松河流經礦井工業場地西側,最大流量15.029m3/s,最小流量0.058m3/s;淤泥河位于井田東端,最大流量68.10m3/s,最小流量0.1193m3/s。礦區主要主要有響水河、雨谷河、魯楚河、黃家溪,均流經煤系地層。1.1.5地震根據國家建設部、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2001年7月20日聯合發布的《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01)附錄A——我國主要城鎮抗震設防烈度、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和設計地震分組的規定,本區地震基本烈度為六度。1.1.6工程地質概況本區地形具山地地貌,地層呈單斜構造。地表二疊系煤系地層,三疊系地層至第四系沖積層均有出露,因此,工程地質條件各不相同,其表現為:①巖溶發育問題。區內地貌屬構造剝蝕、侵蝕山地巖溶高山地貌,巖溶凹地漏斗、溶洞均有發育。②淤泥軟土問題。在溝谷地帶、山腳洼地,均為水流沖積物及沉積物,其表面為粘土覆蓋,而其下為沉積淤泥和軟塑土,具有壓縮性高,透水性好,強度較低等特點。③開采引起的滑坡、崩塌問題。區內原開采小煤窯較多,由于受其采動影響,加上在斜坡地帶受構造格局制約,在重力作用和采動影響下,滑坡和崩塌現象較多。1.1.7、區內經濟概況及建筑材料情況盤縣地區山巒起伏,峽谷間小溪多,平地少,大部分地區在海拔+1500m以上,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地區。2004完成國內生產總值41.3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完成7.7億元,占總值的18.6%,第二產業完成22.1億元,占工農業總產值的53.5%,第三產業完成11.5億元,占27.9%。一)區內工農業生產概況1、人口及勞動力全縣轄20個鎮,17個鄉(其中12個少數民族鄉),747個行政村,5424個村民組。截至2004年末全縣總人口1155434人,其中農業人口960356人,占總人口的83.1%,非農業人口195078人,占總人口的16.9%。農村實有勞動力489450人,其中男從業人員225490人,女從業人員263960人,剩余勞動力20961人。全縣共分布有漢、白、苗、布依、回、水、黎等27個民族。2、農業生產及占地面積2001年全縣土地總面積405600hm2,其中耕地4388hm2,旱地36710hm2,林地125573hm2,草地面積176000hm2。農作物主要有水稻、玉米、小麥、豆類、薯類、茶葉、甘蔗等。2001年糧食總產量為30.46萬t。二)礦區開發及地方工業情況1、礦區生產輔助及附屬企業盤江煤電(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的前身為盤江礦務局,始建于1966年,經過30多年的開發、建設、發展,已形成6對生產礦井,總設計能力855萬t/a,并擁有與之配套的生產選煤廠6座,原煤入洗能力675萬t/a,已建成相當規模的供電、供水、通信、道路、居住等輔助生產及行政生活設施。盤江煤電(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還擁有電廠、建材等多種經營企業30多個,礦區多種經營已初具規模,走出了一條以煤為本、多種經營、綜合發展的道路,是國家520戶重點工業企業之一,現有職工25210人,其中各類專業技術人員3677人,2004年生產原煤708萬t,精煤270萬t,總產值18.6億元,實現稅后利潤1億元。2、地方工業企業生產情況盤縣地方工業隨著煤炭工業的建設得到飛速發展,主要有冶金、電力、化工、釀酒、運輸等工業企業,作為全國首批重點采煤縣之一,作為地方經濟支柱產業的小型煤礦和焦化廠等,更是得到長足的發展,最高時全縣共有221對礦井,總能力達到724萬t/a,2005年經過治理整頓,至今經由貴州省煤炭工業局驗收合格礦井200對。2001年完成煤、焦產值3.71億元,占全縣工業總產值的21.4%。3、水、電區內居民用水主要水源為自然出露泉水、河水、沖溝水、水庫水等;民用電主要為農電和火電。1.1.8、礦區開發及小煤窯概況本井田西部邊界F35號斷層以西有正在生產的大型礦井有土城礦井(240萬t/a)。本礦井井田的淺部目前有生產小井33對,均沿煤層露頭分布,比較密集,開采歷史悠久,多為當地個體所辦,通過整頓現較具規模,主要開采上、中煤組。一般以斜井開采為主,往往沿煤層傾向掘進后,沿走向進行開采,現在開采巷道較長。開采垂深一般50~150m。其開采方式采用放炮作業,機械運輸、通風和排水。經過近幾年的整頓、改造,在井田范圍內的33對小型礦井形成了較為正規的井巷布置,提高了機械裝備水平,采用了壁式采煤法,生產規模也得到了相應提高。但部分小煤礦越界開采嚴重,開采深度參差不其,對松河礦井開拓開采產生不利影響,并造成安全隱患。井田內松河河流煤柱到F34號斷層之間有受家地、馬路邊2對小井,將走向斷層F3號斷層以上煤炭基本采空;F34~F9斷層之間有焦炭構、金竹凹、羅漢松、金銀、尖山、阿六寺、金寨溝、達橋溝、孔家巖腳等9對小井,除達橋溝、孔家巖腳煤礦開采32號煤層外,其余開采上、中煤組的煤,最低開采深度達到+1620~+1730m標高不等;F9~F94斷層之間有鑫鑫、娃都、灑阿戛、垤塢、白巖腳、田壩、柳樹溝、岔溝等8對小井,F94~F33斷層之間有舍黑、祭山林、朱家寨、福來等4對小井,這兩個區段開采上、中煤組的煤,最低開采深度達到+1730m標高;F33號斷層到淤泥河河流煤柱之間有新寨、下蘇座、巖博、扇子地、大沙地、爛田、茨嘎、合么珠、富民、青龍山等10對小井,主要開采上、中煤組的煤,最低開采深度達到+1700m標高;青龍山煤礦最低標高達到以+1504m。在本說明書中,松河礦井水平確定和采區上部標高的確定充分考慮了淺部小井對資源的開采程度和破壞程度以及安全隱患。1.2礦井建設的外部條件1.2.1運輸條件水柏鐵路由北向南從井田西部穿過,并在礦井工業場地附近設有松河站,經盤西支線、威紅支線連接貴陽、昆明、南寧、廣州、防城等地,運輸便捷。G320國道及兩(河)水(城)公路(S217)分別從井田東部和西部通過。從礦井工業場地西經灑基鎮鐵廠丫口接兩(河)水(城)公路(S217)至水城146.0km,至貴陽402.0km;經兩(河)水(城)公路接G320國道至貴陽405.0km,至昆明384.0km,至盤江煤電(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機關78.0km。擬建的英(武)柏(果)二級公路由東向西從井田北部穿過,并從礦井工業場地穿過,礦井工業場地經英柏公路、英武、G320國道至貴陽376km,經柏果、兩河、G320國道到昆明381km,該二級公路計劃2007年開通。礦井交通運輸較方便。1.2.2電源條件松河礦井地處貴州省盤縣北部,貴州西部電網覆蓋該地區。盤縣的主要電源點是盤縣電廠和紅果220kV變電所,其中:盤縣電廠:裝機容量5×200MW。以兩回220kv線路通過普定220KV變電所接入貴州電網,兩回220KV線路向興義220KV變電所供電,一回220KV線路向水城220KV變電所供電。紅果220KV變電所:其電源為開斷盤縣電廠至興義220KV變電所的一回220KV線路。其主變為2×150MVA.。為解決松河煤礦及其選煤廠等的用電,電力部門于2006年新建淤泥110kV變電所,主變壓器容量為2×50MVA,110kV電源“π“接盤電~老教場110kV線路。老教場110kV變電所另以一回110kV線路與紅果220kV變電所相連。綜上所述,本區電網系統合理,供電電源可靠,能夠為松河礦井提供可靠的供電電源。1.2.3水源條件1、現有水源經現場調查了解和貴州省煤田地質勘探公司159隊1982年12月提交的《盤縣礦區松河井田精查補充勘察地質報告》及水文地質地形圖資料,該礦井范圍內水系不甚發育,主要水源有:(1)松河、淤泥河松河、淤泥河均屬珠江流域,北盤江水系。松河流經礦井工業場地西側,枯季流量為0.058m3/s,淤泥河位于該井田東端,枯季流量為0.1193m3/s,松河、淤泥河除枯季流量較小外,上游大型廠礦企業較多,水質污染較嚴重。處理后,可作該礦井選煤廠生產用水補充水源。(2)娃都水庫娃都水庫位于該礦井工業場地副斜井井口西北面水平距離約2.82km,距礦井生活區水平距離約1.40km。庫容量52萬m3,原主要為地方約200畝農灌用水,現已不再作為灌溉用水,在征得地方政府主管部門的同意后,可作該礦井生產、生活消防用水水源。可向礦井工業場地及生活區自流供水。(3)井下水根據地質報告,該礦井下正常涌水量為480m3/h,最大涌水量為1086m3/h,經混凝沉淀消毒處理后,可作該礦井選煤廠、瓦斯抽放站生產用水及井下消防灑水。綜上所述,本礦井的水源是有保障的。1.2.4建筑材料供應條件本區附近有水城鋼鐵公司、昆明鋼鐵公司、水城礦業集團水泥廠、六盤水水泥廠等建材企業。鋼材、水泥供應充足,石子、木材、砂等可解決。建材資源比較豐富1.3礦井建設的資源條件1.3.1、區域地質盤縣煤田大地構造位于滇黔桂臺向斜黔西南臺凹,煤田內構造大致有北西向和北東向兩組。北西向的褶皺有土城向斜、照子河向斜、白秧坪背斜和西龍背斜;北東向的褶皺有盤關向斜、水塘向斜、盤南背斜、舊普安向斜和大平地向斜,本井田位于土城向斜北翼中段。土城向斜:軸向從西向東由北西65°轉為東西向,軸線向南突出成弧線形,長50km,寬2~3km。核部出露地層為中三疊統關嶺組。向斜南西翼被一條走向斷層切割,局部見含煤地層。南西翼地層傾角27~68°,北東翼地層傾角平緩,一般為10~35°,西端及東南端斷裂比較發育。本區內斷裂按方向可劃分為北西、北東、東西、南北等四組,斷裂組合成束展布,較大的有雞場坪—魯那斷裂帶、照子河斷裂帶、盤縣斷裂帶,其中雞場坪—魯那斷裂帶位于土城向斜中部,略呈北東—北東東向展布,傾向南東或北西,傾角30~80°,落差50~500m,由數條斷層組成,以逆斷層為主,對含煤地層破壞性大。1.3.2、礦區地質本井田位于土城向斜北翼中段,為一單斜構造,地層走向北60°西,傾向南西。地層傾角:F34號斷層以西(走向長約2.6km)及F34號斷層以東(走向長約2.7km)為20~25°,其中B39~B45勘探線之間(走向長約3.0km)地層傾角大于30°。井田內共查出斷層108條,查明產狀的有50條,以高角度走向以北東—北東東向正斷層為主,傾角一般45~80o。在查出的108條斷層中落差大于30m斷層23條,0.72條/km2;落差20~30m的12條,0.38條/km2;其余均小于20m,2.3條/km2。在B45線附近,以F19斷層為主,西以F56、F162、F56、東以F100為界,由大小28條斷層組成走向約800m的斷層帶,除F19外,其它斷層均切割上、中煤組,其中,大于等于30m的斷層有9條。井田內從西向東,F35、松河及鐵路煤柱,F34、F9、F19斷層帶,F33、茨21、茨18,淤泥河煤柱,將煤系上中煤組劃分為8個塊段。這些斷層中最小斷距為30m(F9),其它均大于50m。塊段走向長度分別為600m、700m、2350m、2600m、2200m、400m、950m、2150m。F35、松河及鐵路煤柱、F34、F9、F33將煤系下煤組劃分為5個塊段。這些斷層中最小斷距為30m(F9),其它均大于50m。塊段走向長度分別為450m、900m、5300m、2900m、3100m。在斷距小于20m的斷層中,對開采影響大的有F3(11采區)、F13(12采區)、F163(13采區)、茨18(14采區)、茨15(14采區),這些斷層都斜切了煤系的上煤組。井田內雖有一些落差較大的斷層,但從其分布情況來看,一般為采區或井田邊界斷層,采區內部斷層少且小,而有的落差較大的斷層只切割了上煤組或上煤組幾層煤,對煤層開采影響較小。查出的斷層中有44條隱伏斷層,這些斷層絕大多數只為單孔所見,說明本井田小斷層比較發育,將對煤層回采產生不利的影響。井田構造復雜程度屬Ⅱ類中等構造類型。1.3.3、煤層1、煤層井田內含煤地層為二疊系上統龍潭煤組和峨嵋山玄武巖組第二段。二疊系上統龍潭煤組:厚322~384m,平均341m,含煤47~66層,一般50層;含煤總厚37~47m,一般41m,含煤系數12%,含可采煤層18層,可采總厚23.51m,可采含煤系數7.1%,煤層傾角20~35°。可采煤層主要分布在含煤地層的上段和中段。煤組上段可采煤層為薄及中厚煤層,結構較簡單,煤層厚度、間距多數比較穩定;中段可采煤層多數為中厚煤層,結構為較簡單至復雜,煤層厚度和間距有一定變化;下段可采煤層為薄煤層,結構復雜,煤層間距比較穩定,而厚度變化比較大。主要可采煤層為4層(12、17、29-2、32),主要可采煤層平均總厚11.52m,集中在中煤組,而32煤層通過26個鉆孔樣資料分析,硫分均大于3%,根據國家有關規定,本設計將這幾層煤作為暫不利用煤層。煤層煤層厚度煤層間距頂底板巖性穩定性傾角視密度煤層可編號最大最小平均頂板底板(°)(t/m3)采性123.412.742.9940.7粉砂巖、泥巖、細砂巖泥巖或炭質泥巖穩定23-311.45全部可采粉砂巖或泥質粉砂巖粉砂巖或細砂巖173.582.742.94粉砂質泥巖或泥質分砂巖泥巖、粉砂巖穩定22-321.45全部可采154細砂巖或細砂巖29-23.252.872.88泥巖、粉砂巖或細砂巖泥巖穩定24-321.45大部分可采72.2322.942.672.71泥巖、粉砂巖鋁土巖、泥巖穩定24-331.45大部分可采上二疊統峨嵋山玄武巖第二段含煤地層:厚4.5—39.0m,平均16.6m,含煤總厚0~7.15m,平均2.44m。含煤系數14.7%;其中可采煤層1層,平均厚1.51m,煤層厚度有一定變化,結構復雜。可采煤層具有以下特點:1)分岔合并現象普遍。除12號煤層全井田穩定外,其它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分岔合并現象,分岔合并變化地段大多位于38~B42線(11~12采區之間)及52~55線(14采區西部);2)煤層層數多,厚薄相間,以薄煤層為主;3)層間距近,上、中煤組和下煤組的煤層間距一般幾米到十幾米。煤層風氧化帶深度為距地表垂深40.0m。2、煤質井田內煤的變質程度從上到下、從西到東逐漸增高。井田內共計焦煤、肥煤、瘦煤三種。獲得的工業資源儲量中,焦煤占87.5%;肥煤占3.3%;瘦煤占9.2%。1)硫份各煤層原煤硫分鉆孔樣平均值為0.19%~4.73%,其中51(F9斷層以東部分)32號煤層原煤平均硫分均大于3%,為高硫分煤;12號煤層原煤為中高硫煤,292號煤層原煤為中硫分煤,17號煤層為特低硫煤。總的來看,原煤硫分呈現上、下煤層高中間煤層低的規律,煤中硫的存在形態:特低硫、低硫煤以有機硫為主,中硫、高硫煤以黃鐵礦硫為主。2)灰份各煤層原煤灰分鉆孔樣平均值為17.41%~30.20%,除17號為低中灰煤,51為中高灰煤外,其余各煤層均為中灰煤。總體來看,沿垂深方向,各煤層原煤灰分呈現上、下高,中間低的規律。3)磷份各煤層原煤鉆孔樣平均值為0.0035%~0.0224%,各煤層均為低磷和特低磷煤。4)發熱量各煤層原煤鉆孔樣平均值為34.91MJ/kg~36.20MJ/kg,精煤為35.87MJ/kg~36.63MJ/kg。各煤層均屬高熱值煤。5)揮發份各煤層精煤揮發分鉆孔樣平均值為17.19%~26.06%,18號煤層以下各煤層為低揮發分煤,以上各煤層為中揮發分煤。揮發分從上到下逐漸減小,其變化規律與煤種的漸變規律基本相符。6)膠質層最大厚度(Y值)從上到下,膠質層最大厚度有逐漸減小的明顯規律,與井田內從上到下各煤層變質程度逐漸增高的規律相一致。按平均值其變化范圍為24.0~10.0mm。7)粘結指數從上到下,粘結指數有逐漸減小的規律,但就鄰近煤層來說,其規律沒有Y值明顯,其平均值的范圍為90.4~59.5。8)煤的可選性在δp=1.4時,各煤層均為極難選;δp=1.5時,除15號煤為難選,其余均為中等可選;δp=1.6時,各煤層均為易選;δp=1.7時,各煤層及入選原煤均為極易選。當理論精煤Ad=12.5%時,各煤層均為易選及極易選;當理論精煤Ad=11.0%時,各煤層均為中等可選及難選;當理論精煤Ad=10.0%時,各煤層均為極難選。本礦生產灰分在10%左右的洗精煤,分選比重一般在1.4左右,各可采煤層的可選性均為極難選。主要可采煤層精煤為優質煉焦用煤,中煤可作為動力煤。1.3.4、開采技術條件一水文地質特征本區為單面山地形,煤系地層分布在走向槽谷和谷地邊坡上,槽谷中小溪和谷地邊坡之沖溝是排泄地表水的渠道,排泄條件好。1、含(隔)水層特征:峨眉山玄武巖組(P2β)為煤系的基底地層,出露高程為+1636m~區外+2500m以上,巖性主要由玄武巖、凝灰巖及凝灰質角礫巖組成,含裂隙水或孔洞裂隙水,是井田直接充水的弱含水層,本段內發現的地面泉點32個,以玄武巖第一段(P2β1)為主,27個泉點;玄武巖第二段(P2β2)由粉砂巖、泥質粉砂巖、泥巖和煤層組成,是隔水層段;玄武巖第三段(P2β3)由玄武巖、凝灰巖及凝灰質角礫巖組成,本段賦存裂隙水,一般含水性弱。龍潭煤組(P2l)由細砂巖、粉砂巖、泥質粉砂巖、粉砂質泥巖、泥巖和煤層組成。細砂巖、粉砂巖是礦井直接充水的弱含水層,在本組中出露泉水35個系下降泉。綠色層(Tp)為飛仙關組下段,巖性以綠色細砂巖、粉砂巖和粉砂質泥巖為主,是礦井直接充水含水較弱的地層;紫色層(T1f)為飛仙關組上段,巖性以綠色細砂巖、粉砂巖和泥巖位主,含裂隙水,是礦井直接充水的弱含水層;永寧鎮組(T1yn)該層裂隙溶洞水與煤系相隔飛仙關組厚約766m,與礦井充水無大的影響。2、構造富水性斷層水:井田內共發現斷層108條,地表出露65條,其余全部為隱伏斷層,地表觀察較大斷層的斷層帶1.5~3.0m不等,一般已膠結,擠壓較緊密,在一般自然條件下,基本查明區內斷層同屬含水微弱或屬不含水導水的封閉性斷層。3、地表水、地下水補給、排泄條件及動態地表水,井田內松河、淤泥河及它們的上游支流,都屬雨源型河流,沒有較大的地下水作為源頭,一般暴雨后1~2小時河溪水暴漲,枯季流量甚微,河水接受大氣降水補給,并隨大氣降水變化而變化。地下水,從井水、小窯水和鉆孔流量觀測資料看,與大氣降水密切相關。在自然狀態下,地表水補給地下水,地下潛流轉而又變成明流。4、充水因素分析因此,區內露頭區屬以大氣降水為主要補給水源的裂隙直接充水礦床。深部主要直接充水水源為煤系地層裂隙水。5、水文地質類型評述:煤組上覆、下伏為厚度較大的相對隔水層,直接充水含水層為煤組細砂巖、粉砂巖水,巖石裂隙微小,含水弱,較大的地表水體均分布在井田邊緣地帶。大氣降水是主要間接水源,充水水源簡單,屬裂隙類水文地質條件簡單的礦床。6、礦井涌水量正常涌水量:480m3/h;最大涌水量:1086m3/h。二其它開采技術條件1、工程地質特征區域以碳酸鹽巖為主,抗壓等力學指標較好,一般情況下不會引起工程地質問題,勘探區松散層(Q)大暴雨后有時局部地段有滑動。主要可采煤層頂、底板巖性為粉砂質泥巖、泥巖、灰巖、細砂巖、粉砂巖、泥質粉砂巖等,巖性、厚度及其組合關系具有復雜多變性,且同一巖性的力學強度變化頗大,穩定性也具有復雜多變性。2、瓦斯本井田12~17號煤層瓦斯含量為0.74~12.91ml/g·Υ,平均8.19ml/g·Υ;292~32號煤層為0.5~7.53ml/g·Υ,平均3.58ml/g·Υ。處于同一構造單元的土城煤礦(類比礦井)煤層自然瓦斯含量在+1500m標高以上為7.2m3/t,+1500m標高以下大于11m3/t。生產實踐表明:瓦斯相對涌出量歷年均大于10m3/t(1986年為22.4m3/t,1991年為39.33m3/t,2004年為30.5m3/t),1990年1月6日,垂深343m,12號煤層144運輸石門發生一次放炮后延期突出,突出煤量306t,04年礦井瓦斯絕對涌出量達140m3/mim以上,且曾發生過瓦斯爆炸及煤與瓦斯突出事故。根據本井田可利用的28個瓦斯測試數據計算結果并結合同一構造單元鄰近的土城礦實際瓦斯情況,本井田屬煤與瓦斯突出礦井。3、煤塵本井田所有可采煤層均有煤塵爆炸危險。4、煤的自燃本井田12、32號煤層為較易自燃煤層;17、292等煤層為不易自燃煤層。5、地溫本井田地溫正常。6、沖擊地壓狀況在盤江礦區的礦井生產中,沒有發生過沖擊地壓。本礦煤層埋藏較淺,為長壁式開采,井下開采產生沖擊地壓的威脅不大。但本礦井由于存在較多斷層、褶曲等地質構造,煤層分叉、厚度變化等局部異常構造帶及采動應力迭加等因素,具有發生沖擊地壓的可能性。另外,在煤柱附近開采和放炮產生的震動也可能發生沖擊地壓。針對礦井有沖擊地壓的可能性,設計選擇了煤層從上往下的開采順序,首先開采保護層、將井筒和大巷布置在穩定巖層玄武巖中,結合防塵需要進行煤層注水、回采和掘進避免應力疊加、巷道采用錨噴等柔性支護、采煤工作面采用全部冒落法管理頂板等有利于避免沖擊地壓發生的措施。1.3.5、資源量及勘探程度1、勘查工程概況本井田經歷了普查、勘探及補充勘探等階段。1960年2月至1963年5月,貴州煤田地質勘探公司159隊在土城向斜北翼進行了普查勘探,完成了5千分之一地礦地質草圖和6個鉆孔(2765.95m),提有《盤縣煤田土城向斜北翼西段普查報告》。1966年,原西南煤礦建設指揮部煤田地質勘探公司一二九隊開始對本井田進行勘探并于同年10月提交《盤縣煤田土城三井田地質勘探最終報告(精查)》。該報告1967年7月由原大華農場軍事管制委員會生產辦公室以西煤建地批字第13號文批準。批準書指出“土城三井田的煤層賦存情況已基本查明,構造形態已基本控制清楚,水文地質特征和煤質牌號與煤的工藝特性以及有害雜質成分等已勘探清楚,瓦斯資料能作為礦井瓦斯的評價,可作為設計、建井的依據。1978年初,原六盤水煤炭局委托原水城煤礦設計研究院進行松河礦井方案設計。在設計中發現井田勘探程度不夠,對斷層和煤層的控制程度差,缺少主要可采煤層的頂底板和運輸大巷所穿過地層的巖石物理性質資料,要求進行補充勘探。原六盤水革命委員會煤炭局于1978年11月以“六盤水革煤(1978)435號文“下達了《關于松河井田補充勘探的意見》”。貴州省煤田地質勘探公司159隊根據該文件精神于1979年3月開始進行補充勘探,于1982年12月提出了《盤江礦務局松河井田精查補充勘探地質報告》。2、對井田地質勘探的評價和建議精查補充勘探使用的鉆探工程量是精查勘探的2.3倍,松河井田總面積32km2,累計完成鉆孔149個,折合4.66孔/km2,總工程量70644m,折合2207.6m/km2,在貴州省所有煤田精查勘探指標中,松河井田精查勘探指標較高。獲得的資料豐富,質量比較可靠,資料整理分析比較認真,所提供的報告經審查批準,可作為設計依據。(1)構造對井田的構造形態已基本查明,對影響井田劃分的F33斷層和F35斷層進行了地面實測和鉆孔控制,位置和產狀已經查明;(2)煤層及煤層對比根據十六個標志層和一些輔助的標志,綜合了煤質和煤、巖層的地球物理特征,對井田主要煤層和巖層進行綜合對比。主要可采煤層對比可靠,其層位、厚度、結構已經查明或基本查明。以煤組而言,上、中煤組對比可靠或較可靠,下煤組由于標志不太明顯,對比可靠性相對較差;(3)煤質精查和補充精查取樣比較齊全,代表性強。所獲得的資料豐富,對煤的工業牌號、煤質特征及變化規律,煤的有害成分、可選性、煉焦性等工藝特征進行全面了解,能滿足設計要求;(4)水文根據抽水試驗,長期水文觀察等工作所獲得的資料分析了各直接充水層和間接充水后的含水性及補給途徑,研究了煤系頂部永寧鎮灰巖和煤系底部茅口灰巖與煤系的水利聯系情況,了解了斷層的含水性和導水性。據此確定本井田為以大氣降水補給為主要充水水源的裂隙充水礦床,水文條件簡單的結論是合理的;(5)大巷層位、瓦斯及其他補堪對大巷擬選層位的玄武巖第三段的巖性、結構及節理發育性情況作了了解,取樣進行了巖石力學試驗;進一步了解了瓦斯含量、煤塵爆炸性、煤的自燃發火趨勢,初步了解了井田的地溫情況。(6)精查補充勘探報告存在的主要問題本井田地面揭露了不少小的斷層,補勘中發現大量小于30m落差的隱伏斷層,這些小斷層將是井田回采的主要影響因素,補充勘探對其分布規律、發育程度分析研究欠佳。對F11、F16等落差大于30m的斷層,深部缺乏工程控制,對煤系地層的破壞未作肯定的評述,松河以西塊段斷層控制不足。補勘未作篩分大樣,原精查篩分大樣+50~+100分級資料不全,對硫分化驗數據不足。補勘所提供的水源,不能滿足礦井的需要。缺乏對主要可采煤層直接頂底板結構的了解分析資料,如節理、裂隙發育程度(間距和方向)、分層的厚度、層數等
2井田開拓2.1井田境界及可采儲量2.1.1井田境界井田范圍西部以F13斷層為界,東部以F19斷層為界,淺部以煤層露頭為界,深部以+1200m標高為界,開采深度為+1200m至+1950m。本井田走向長4.3~5.6km,傾斜寬1.3~2.8km,面積12.32km2。2.1.2儲量資源量由下式可以計算,計算公式如下:上式中:Z—煤層總儲量,(萬t);S—單個塊段投影面積,(m2)αi—單個塊段內平均傾角,();Mi—塊段煤層的平均厚度,(m);γi—塊段內煤層的平均容重,(t/m3)。其計算結果見表表2.1.1、表2.1.2、表2.1.3、表2.1.4。表2.1.112號煤層儲量計算煤號12投影面積(m2)傾角(°)斜面積(m2)平均厚度(m)容重(t/m3)資源量(萬t)12853044283232498.852.991.451401.4498823496122314079974.3742.991.451768.87289合計3170.32277表2.1.217號煤層儲量計算煤號17投影面積傾角斜面積平均厚度容重資源量13001212283400373.22.941.451449.5790923428356324042031.7242.941.451723.118124合計3172.697214表2.1.329-2號煤層儲量計算煤號29-2投影面積傾角斜面積平均厚度容重資源量13620723304181935.072.881.451746.3760822109292292410920.7562.881.451006.800508合計2753.176588表2.1.432號煤層儲量計算煤號32投影面積傾角斜面積平均厚度容重資源量11259834261402195.242.711.45550.9926225027483325927402.4572.711.452329.172795合計2880.165415因此,由表,有:礦井331+332+333+334地質儲量:根據地質部門的勘程度,12號煤層的331+332+333+334地質儲量:Z12=3170.32277(萬噸)17號煤層的331+332+333+334地質儲量:Z17=3172.697214(萬噸)29-2號煤層的331+332+333+334地質儲量:Z29-2=2753.176588(萬噸)32號煤層的331+332+333+334地質儲量:Z32=2880.165415(萬噸)該礦井的331+332+333+334地質儲量:Z=Z12+Z17+Z29-2+Z32=3170.32277+3172.697214+2753.176588+2880.165415=11976(萬噸)其中,根據勘探程度,該礦基本已探明,因此全部等級均為332。所以,該礦井的工業儲量Z工=11976(萬噸)由于在礦井的底板等高線圖上,所設計的礦井內有傾斜F34斷層并且直通地表,防止地表水導入留故設50m的距離作為斷層保護煤柱;礦井的中部有F9斷層并且直通地表;防止地表水導入留故設50m的距離作為礦界保護煤柱;同時為了保護松河,留維護帶的寬度50米,按照垂直法設計保護煤柱,礦井北部風氧化帶留30米的保護煤柱,礦井的中偏西部有F13斷層,故礦井東側留35米的保護煤柱,東北部有F56斷層,故留35米保護煤柱。另,東南部有F87和F162斷層,留35米保護煤柱,礦區底部邊界+1200m水平標高的地方留20m的煤柱作為底部的保護煤柱。斷層以及邊界保護煤柱儲量計算公式:Q′=Q′12==0.86×106×2.99×1.45×0.9÷Cos29.89°=2.91×106(t)Q′17==0.82×106×2.94×1.45×0.9÷Cos30.5°=2.71×106(t)Q′29-2==0.65×106×2.88×1.45×0.9÷Cos30.25°=2.11×106(t)Q′32==0.54×106×2.71×1.45×0.9÷Cos28.65°=1.67×106(t)P=Q′12+Q′17+Q′29-2+Q′32=4.06×106+3.96×106+2.67×106+3.06×106=8.4×106礦井的可采儲量(Z):Z=QZ×C式中:P—保護工業場地、井筒、井田境界、河流、湖泊、建筑物等留置的永久煤柱損失量。C—采區采出率,厚煤層不低于0.75;中厚煤層不低于0.8;薄煤層不低0.85;地方小礦不低于0.7。Qz—礦井的工業儲量。該礦井所設計的四層煤的平均厚度為2.99m、2.94m、2.88m、2.71m,屬于中厚煤層,因此采區采出率應不低于0.8,綜合考慮礦井的實際情況,選擇采區采出率0.8。上式中:ZK—可采儲量,(萬t);ZG—工業儲量,(萬t);P—永久性煤柱損失,(萬t)。主要包括工業廣場、井筒、井田境界、河流、湖泊(水庫)、鐵路、建筑物、大斷層保護煤柱及防水煤柱等。K—設計采區回采率。一般不得低于下列數值,即:厚煤層>75%,中厚煤層>80%,薄煤層>85%,地方小礦>70%。ZK=(11.976-0.84)×107×0.8=11.136×107t2.2礦井生產能力及服務年限2.2.1工作制度按《煤礦設計規范》有關規定工作制度,充分結合本礦井的實際情況,本礦設計屬于大型礦井,所以確定礦井的年工作日為330天;每天四班作業,其中三班生產,一班檢修。2.2.2生產能力的確定1.初步確定礦井的生產能力由于一個礦井的設計生產能力(井型)決定于儲量、開采條件、技術裝備水平和安全生產條件等諸多因素,所以,不可能在設計之初就能確定一個礦井的合理的井型和服務年限。然而一個礦井的開拓系統和采煤方法與井型的大小及服務年限的長短又有密切的關系。所以在設計之初應用本章第一節所計算出的“工業儲量”以及《設計規范》有關井型及服務年限的規定,初算礦井的生產能力和服務年限,初算結果作為設計的開拓系統和采煤方法的參考。根據礦井的工業儲量可以初步假設礦井的生產能力為120萬t/a。2.初步確定礦井的服務年限由上面所初步確定的礦井生產能力和礦井的工業儲量可以按下式計算設計生產能力和服務年限:式中:ZK——可采儲量;萬tT——服務年限;aA——生產能力;萬t/aK——儲量備用系數;一般取1.2~1.5根據可采儲量ZK為11136萬t,初步確定礦井為大型礦井,設計生產能力A為90萬t/a、120萬t/a、150萬t/a,儲量備用系數K為1.4。所以服務年限為T=11136/(90×1.4)=88.4aT=11136/(120×1.4)=66.3aT=11136/(150×1.4)=53.0a2.2.3服務年限通過用可采儲量ZK計算設計生產能力和服務年限,與《規范》規定的相應的服務年限對照(見表2.2.1礦井的井型和服務年限表),可以判斷出所設計生產能力和服務年限,最后確定礦井的設計生產能力為120萬t/a,設計服務年限為66.3a。表2.2.1礦井的井型和服務年限礦井設計生產能力(萬t/a)礦井服務年限(a)礦井穩產時間(a)技改礦井服務年限(a)水平服務年限(a)大型井240、300、400120、150、180中型井45、60、90小型井9、15、21、30>80>50~70>40>30>70>60>50>30>50>40>30>15>30>20>15~20>102.3井田開拓2.3.1開拓方案的確定根據松河四礦新井地質條件。為滿足礦井投產快、投資少、長期、穩定、持續發展的戰略目標,礦井計劃12,17號煤層為一采區,接替第一水平。1.方案設計:根據松河四礦新井礦區地形和本礦井能投產快、投資少、持續、穩定、長期發展的戰略目標,設計時從許多可行性方案中篩選出兩個較優方案進行比選。根據松河四礦新井地質條件及礦區地形等條件,礦區可布置工業場地的地方有兩處,場地一;達橋溝附近,該處場地開闊,而且鐵路,公路環繞四周,還有一條河流,取水及交通極為方便,且離村莊較遠,基本不考慮撤遷問題。場地二;田壩附近,該處場地較為開闊,合適布置工業場地,而且有眾多公路,鐵路通過,交通便利。離場地不遠處有條河流,取水較為方便,只是離村莊較近,要考慮部分撤遷。因此可以提出兩個大方案分別為:方案一:達橋溝斜井單水平上下山分組聯合開拓(穿層布置)、方案二:田壩斜井單水平上下山分組聯合開拓(偽斜布置)。方案一:達橋溝斜井單水平上下山分組聯合開拓(穿層布置)采用斜井開拓,井口標高為+1753m,地理坐標為:主斜井x=2880182y=35464620,副斜井x=2880203y=35464591,回風斜井x=2880025y=35464563。地面工業場地較為開闊,適合建工業場地,而且交通便利,水源豐富。首采區布置在一采區,12,17號煤層為上煤組,29-2,32為下煤組。采用集中運輸、集中排水、集中通風、供電、輔助提升聯合布置,因為礦井為突出礦井,故所有的巷道布置在17號煤層底板巖石中。因為礦井中間有F9斷層,因此以此為采區邊界,將整個礦井分為八個采區,上煤組四個采區,下煤組四個采區。礦井的采煤方法采用的是斜井走向長壁采煤法,具體布置如下:本礦井首采層12號煤層,首采區布置在斷層F34右側屬傾斜煤層傾角為28°,采用真斜,穿層布置,主斜井,副斜井和回風井布置在17號煤層底板,三采區同首采區一樣采用斜井開拓,在1450標高掘一條運輸大巷,擔負二采區和四采區的煤炭運輸,因二采區的回風上山和軌道上山通地表,所以二采區的回風和設備由回風上山和軌道上山來運行。當首采區采完后,二采區作接替,布置工作面,這樣初期投產快、見效快,通風線路短,下煤組在29-2和32煤層間中掘巷道,采用上下山來開采。方案二:田壩斜井單水平上下山分組聯合開拓(偽斜布置)井筒井口標高為1903m,同樣在17號和29-2煤層之間布置三條井筒,只是,工業場地在田壩煤礦附近,因為煤層傾角較大,在綜合考慮井筒不能太長的問題,布置方式采用偽斜布置,因為礦井中間又個F9斷層,因此以此為采區邊界,整個礦井分為八個采區,上煤組四個采區,下煤組四個采區,12,17號煤層為上煤組,29-2,32為下煤組。考率到煤層傾角較陡,為了放緩井筒傾角,故采用偽斜布置。首采區為一采區,首采層為12號煤層,三條井筒從1903標高相距30米平行布置在17號煤層底板中,并打到1550標高,以此為采區邊界。從1550標高打一條運輸大巷連接二、四采區的上下山,并擔負二、四采區的煤炭運輸。每個采區需要三條上山,來擔負回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三步計算式題(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四年級上冊數學滬教版
- 人教版(2024)九年級全冊Section B第四課時教案設計
- 2024四川瀘州航空發展投資集團下屬空港電力公司副總經理招聘1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二年級上冊品德教學設計-《我會這樣吃》 滬教版
- 二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教學設計-第5課 每逢佳節倍思親 第2課時 粵教版
- 三年級體育上冊 搞好環境衛生教學設計
- 班主任跟崗培訓大綱
- 安裝資料員培訓
- 初中學校危化品安全培訓
- 中考語文二輪專題寫人要抓住特點 教學設計
- 山東省濰坊市高密市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下學期4月期中數學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 2025年新高考歷史預測模擬試卷3(含答案)
- 【新課標】Unit 1 C Story time第7課時單元整體課件
- 第19課《十里長街送總理》 統編版語文(五四學制)六年級上冊
- 【MOOC】航空航天材料概論-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MOOC答案
- 2022年鄭州信息科技職業學院職業適應性測試模擬試題及答案解析
- 后勤不“后”與“時”俱進——信息技術促幼兒園保育員專業化發展的研究
- 清潔工具使用及動作規范
- VTE防治基礎知識
- 課本劇《劉姥姥進大觀園》劇本
- 兒童運動評估工具特點以及適用范圍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