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傷病人的護理_第1頁
創傷病人的護理_第2頁
創傷病人的護理_第3頁
創傷病人的護理_第4頁
創傷病人的護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創傷病人的護理損傷病人的護理

普外:姚玉蘭第一頁,共109頁。2

第一節:創傷病人的護理第二節:清創術與更換敷料第三節:燒傷病人的護理課程內容第四節:咬傷病人的護理第二頁,共109頁。3學習要求掌握創傷,燒傷病人的護理掌握蛇咬傷,犬咬傷急救原則熟悉創傷,燒傷病人的癥狀和體征;了解創傷,燒傷的處理原則與觀察指標學會對創傷和燒傷病人實行整體護理第三頁,共109頁。4一、損傷的定義

各種致傷因素作用于機體,造成組織結構破壞和生理功能障礙與其所引起的局部和全身反應,稱為損傷。第四頁,共109頁。51234.物理性損傷化學性損傷生物性損傷1.機械性損傷機械性致傷因子所造成的損傷,如撞擊傷、重物擠壓傷、刀割傷、槍彈傷等(最常見)2物理性致傷因子所造成的損傷,如電擊傷、燒傷、凍傷,放射等3.化學性致傷因子所造成的損傷,如強酸、強堿、毒氣等4.生物性致傷因子所造成的損傷,如犬、毒蛇、毒蟲等損傷分類第五頁,共109頁。6創傷概念創傷是指機械性致傷因素作用于機體所造成的組織結構完整性破壞或功能障礙。損傷指人體受到外界各種創傷因素作用所引起的皮膚、肌組織、骨、臟腑等組織結構的破壞,與其所帶來的局部和全身的反應。第六頁,共109頁。7創傷=損傷?請思考:?是損傷的一種?特指機械性損傷?也是最常見的一種損傷創傷第七頁,共109頁。8病理生理局部反應:紅,腫,熱,痛

創傷性炎癥—保護性反應全身反應:1,神經內分泌系統反應(緊張,疼痛,血容量不足-下丘腦-血糖血壓升高,尿量減少)啟動機體代償功能,保護重要臟器2,體溫變化(炎性介質-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發熱。病情重,年老病人體溫不升)3,代謝變化(內分泌系統-分解代謝增強-能量消耗增加,分解大于合成,水電解質紊亂)4,免疫反應(中性,單核,淋巴,免疫球蛋白,免疫防御能力下降,感染易感性增加)第八頁,共109頁。9組織修復過程傷口的愈合是通過結締組織修復、傷口收縮和上皮再生而實現的。組織修復第九頁,共109頁。10組織修復過程的3個階段

1,炎癥反應期

2,組織增生和肉芽形成期,3,組織塑形期

第十頁,共109頁。11(1)炎癥期:

傷口局部組織出現炎癥反應:先由血凝塊和纖維蛋白充填創腔,然后,炎癥細胞和酶類作用下清除受損和壞死組織,繼之,成纖維細胞和血管內皮細胞增生,此期時間約3~5天。第十一頁,共109頁。12(2)增生期:細胞增殖與肉芽形成:新生的毛細血管與成纖維細胞共同構成肉芽組織,充填傷口。一般淺表損傷由上皮細胞修復,但大多數軟組織損傷需要通過肉芽組織形成來完成。。一般約需1~2周。第十二頁,共109頁。13(3)塑形期:

經多種酶的作用,使過多的瘢痕組織分解、吸收,余下的則軟化,以適應功能上的需要。肉芽組織變成堅韌的瘢痕組織,此期約需1年。第十三頁,共109頁。14

充填期增生期塑形期(3-5d)(1-2w)(約1y)

創傷的修復炎癥反應階段肉芽形成階段組織塑形階段第十四頁,共109頁。152、影響傷口修復的因素:(1)全身因素:(2)局部因素:

1)年齡、

2)營養不良

3)慢性消耗性疾病

4)藥物傷口血腫異物縫合不良感染(是最常見原因)引流不暢等。第十五頁,共109頁。16創傷愈合類型:

(1)一期愈合:組織修復以原來細胞為主(2)二期愈合:以纖維組織修復為主(二)傷口修復第十六頁,共109頁。17傷口愈合的類型一期愈合:

即原發愈合,創緣對合良好,邊緣整齊、嚴密、平滑,呈線狀。第十七頁,共109頁。18一期愈合同類細胞為主少量纖維組織愈合快,功能良好第十八頁,共109頁。19二期愈合:

即瘢痕愈合,創口較大,邊緣不齊,主要通過肉芽組織增生和傷口收縮達到愈合。第十九頁,共109頁。20二期愈合纖維組織為主通過肉芽組織增生傷口收縮第二十頁,共109頁。21創傷分類(一)按致傷因素分類可分為燒傷、冷傷、擠壓傷、刃器傷、火器傷等(二)按受傷部位分類可分為顱腦傷、頜面部傷、頸部傷、胸(背)部傷、脊柱脊髓和肢體損傷等(三)按受傷組織分類可分為軟組織、骨骼或內臟器官損傷等第二十一頁,共109頁。22(四)按傷后皮膚完整性分類

1、閉合性創傷

2、開放性創傷第二十二頁,共109頁。23閉合性創傷:受傷部位的皮膚或粘膜仍保持完整,無開放性傷口,多由鈍性暴力所致。常見的種類1、挫傷2、扭傷3、擠壓傷4、爆震傷第二十三頁,共109頁。24挫傷:

多為淺表軟組織挫傷,表現為局部破損,腫脹,觸痛或皮膚紅,青紫。扭傷:外力作用使關節超過正常的活動范圍,關節部位,關節囊、韌帶、肌腱等撕裂破壞。第二十四頁,共109頁。25扭傷第二十五頁,共109頁。26

人體肌肉豐富部位較長時間受擠壓,嚴重時肌肉組織廣泛缺血,壞死,變性,壞死組織的分解產物吸收,有可能發生擠壓綜合征。出現高血鉀和急性腎衰。

擠壓傷:第二十六頁,共109頁。271、傷處腫脹,擠壓綜合癥:臨床上將肌肉豐富部位長時間受擠壓后:3、高鉀血癥的急性腎衰竭2、肌紅蛋白尿第二十七頁,共109頁。28擠壓綜合癥的特征:以肌紅蛋白尿為陽性,肌酸磷酸激酶(CPK)大于10000U/L(正常130U/L)現場急救應立即解除壓迫,將傷肢制動、降溫,并盡快送醫院。無禁忌可口服堿性飲料,堿化尿液。第二十八頁,共109頁。29爆震傷:

又稱沖擊傷,是由爆炸產生的沖擊波形成的高壓與高速氣流所致。體表多無明顯損傷,但胸腔、腹腔內臟、耳鼓膜、可發生出血、水腫。閉合性創傷常有深部器官損傷。第二十九頁,共109頁。30挫傷扭傷擠壓傷沖擊傷第三十頁,共109頁。31

與外界相通易被感染。2、開放性損傷:損傷部位皮膚或粘膜完整性破壞有傷口和出血第三十一頁,共109頁。32常見種類:1、擦傷2、刺傷3、切割傷4、裂傷5、撕脫傷6、爆震傷7,火器傷第三十二頁,共109頁。33擦傷:皮膚被粗糙物摩擦造成的表皮剝脫。是最輕的損傷。刺傷:由尖銳物品,如針、釘等穿入組織所造成的損傷,傷口小而深,易造成異物存留,易并發厭氧菌感染。第三十三頁,共109頁。34切割傷:是刃器或銳利的物品造成的損傷,創緣整齊,周圍組織損傷少,但出血多,易造成血管神經、肌腱等組織的損傷。第三十四頁,共109頁。35裂傷:

鈍器打擊造成皮膚和皮下組織斷裂,創緣多不整齊周圍組織損傷均較重第三十五頁,共109頁。36撕脫傷:

傷口不規則,淺表和深部組織撕脫,斷裂,周圍組織破壞較嚴重,出血多,易發生休克和感染。火器傷:

由槍彈所致,戰時多見。特點:傷情復雜,組織損傷嚴,污染重。火器傷處理原則是早期清創,不作縫合。第三十六頁,共109頁。37擦傷切割傷裂傷刺傷第三十七頁,共109頁。38第三十八頁,共109頁。39五,按傷情輕重分

輕度受傷(局部軟組織)中度受傷(廣泛軟組織,開放性骨折創傷性截肢,腹腔臟器傷)重度受傷(危與生命。治療后有可能致殘)第三十九頁,共109頁。40臨床表現(一)局部表現1.疼痛:2-3d逐漸緩解,若持續加重,可能為感染;創傷并發休克時常無主訴,內臟損傷所致疼痛定位不準確。在診斷未明時應慎用麻醉止痛藥,以免漏診或誤診。2.局部腫脹:局部出血與創傷性炎癥反應所致,腫脹處可有觸痛、紅、青紫、瘀斑或水腫。3.功能障礙:組織局部結構破壞可直接造成功能障礙;局部炎癥、疼痛也常使患者運動受限。

第四十頁,共109頁。414,傷口和出血:開放性傷口的特有征象。按傷口清潔度可分為三度:1)清潔傷口

2)污染傷口(傷后8h)3)感染傷口無菌手術切口有染污未感染膿液滲出紅腫熱痛第四十一頁,共109頁。42全身表現1發熱:創傷出血或組織壞死分解產物吸收以與術后均可發生吸收熱。一般在38℃左右。2全身炎癥反應綜合癥:炎性介質的釋放、疼痛、精神緊張、血容量不足引起的生命體征變化(T,P,R,BP)。3其他:口渴、尿少、疲倦、失眠等。第四十二頁,共109頁。435傷口并發癥—影響傷口愈合甚至威脅生命傷口出血:手術或意外傷害性傷口48h內的繼發性出血;若傷口鄰近主要血管區,更易發生。傷口感染:化膿性感染最常見;主要癥狀:體溫升高,心率增快,白細胞增高,傷口紅腫熱痛,有膿性分泌物。傷口裂開:指傷口未愈合,皮膚以下各層或全層完全分離。第四十三頁,共109頁。444并發癥(1)

化膿性感染:意外發生的任何開放傷均有污染,若處理不當,極易發生感染。(2)

創傷性休克:主要由于傷后失血失液,而引起低血容量性體克,是重度創傷患者死亡的常見原因。(3)多系統器官衰竭:可繼發于重度創傷并發感染或(和)休克后。如成人呼吸窘迫綜合征、急性腎功能衰竭、應激性潰瘍。第四十四頁,共109頁。45輔助檢查實驗室檢查(動態)血常規和紅細胞比容尿常規、尿淀粉酶檢查血生化檢查影像學檢查X線透視或攝片CT和MRI:B型超聲檢查診斷性穿刺常用于閉合性損傷的診斷第四十五頁,共109頁。46處理原則全身療法

主要包括積極抗休克、保護器官功能、加強營養支持,對開放性創傷應使用有效的抗生素,預防繼發性感染,并常規注射破傷風抗毒素預防破傷風等。局部療法

閉合性創傷若無內臟合并傷、出血、血管或神經受壓,多不需特殊處理,冷敷、理療有骨折脫位,宜與時復位,并妥善固定,逐步進行功能鍛煉;遇顱內血腫、內臟破裂等,應緊急手術。開放性創傷如果是形成的污染傷口,須盡早清創縫合,以使污染傷口變為清潔傷口,爭取實現一期愈合。第四十六頁,共109頁。47護理評估術前評估健康史與相關因素:包括病人的一般情況、受傷史、既往史等身體狀況

1)局部:受傷處有無青紫、淤斑、腫脹、疼痛及功能障礙;有無傷口,大小、出血情況等。

2)全身:意識及生命體征

3)輔助檢查:心理和社會支持情況術后評估:有無傷口出血、感染、擠壓綜合癥等。第四十七頁,共109頁。48護理診斷/問題1、疼痛

2、皮膚完整性受損

3、體液不足

4、潛在的并發癥:

5、焦慮或恐懼

6、其他常見護理診斷第四十八頁,共109頁。49預期目標1、病人主訴疼痛減輕2、傷口清潔引流通暢、感染危險減少3、營養體液平衡正常4、病人情緒穩定5、損傷并發癥與時發現及時處理第四十九頁,共109頁。50護理措施1、現場急救包括現場急救和急診室的早期救治。要求判斷快、搶救快、轉送快(三快)。第五十頁,共109頁。51護理措施急救原則:保存生命第一,恢復功能第二,顧全解剖完整性第三。一、搶救生命

ABC原則,即是對氣道(airway),呼吸(breathing),循環(circulation)的支持。先搶救窒息、大出血、開放性氣胸、休克、腹腔臟器脫出等特別危與的傷員。第五十一頁,共109頁。52二、判斷傷情檢查傷情的注意事項(一)發現危重情況,如窒息、大出血等,必須先立即搶救,不應為了檢查而貽誤搶救時機。(二)檢查步驟應盡量簡捷,檢查動作要謹慎輕巧,以免加重損傷。(三)重視癥狀明顯部位的同時,應仔細尋找比較隱蔽的損傷。例如有肋骨骨折的患者,可能有肝、脾破裂存在。(四)有多個病人時,不要忽視不出聲的病人。患者可能有窒息、休克或昏迷。(五)一時難以診斷的患者,應在對癥處理的過程中密切觀察,與早診斷。

第五十二頁,共109頁。53三、呼吸支持

維持呼吸道通暢,清理口腔異物四、迅速有效止血

采用止血帶止血時,要做明確標記、記錄開始使用時間、每小時松開一次。五、循環支持積極抗休克六、嚴密包扎、封閉體腔傷口七、妥善固定骨折、脫位

四肢骨折應盡快固定,以減少出血和疼痛;八、安全轉運病人

頸椎骨折者切勿轉動頭頸或抬頭;脊椎骨折者,應用硬板搬運。對可疑骨折者應按骨折處理。第五十三頁,共109頁。54心肺復蘇和通氣第五十四頁,共109頁。55止血第五十五頁,共109頁。56包扎第五十六頁,共109頁。57固定第五十七頁,共109頁。58護理措施維持有效循環血量:止血體位建立靜脈輸液通道和輸液監測生命體征緩解疼痛:制動體位鎮靜、止痛第五十八頁,共109頁。59軟組織閉合性創傷的護理觀察病情局部制動:抬高患肢15-30°減輕腫脹和疼痛。局部治療:早期冷敷,減少滲血和腫脹,48h后可熱敷和理療,促進炎癥吸收和消退。血腫較大者,無菌技術下穿刺抽吸,加壓包扎,預防感染。促進功能恢復:病情穩定用理療、按摩、功能鍛煉。第五十九頁,共109頁。60軟組織開放性傷的護理

(1)術前準備:(2)配合醫生進行清創術:

1)清創時機:傷后6~8小時內,清創術的最佳時機。頭面部創縫合時限可延長至傷后12小時或更長。第六十頁,共109頁。61

2)清創、縫合步驟:

1、清創前準備:

2、清洗:

3、清創:

4、縫合:(有一期縫合、延期縫合)第六十一頁,共109頁。62(3)術后護理

敷料干燥、抬高患肢1)傷口護理:保持敷料清潔。注意點傷口內引流物拔除時間1、傷口護理4、加強營養2、病情觀察5、功能鍛煉3、預防感染第六十二頁,共109頁。63(3)術后護理

1、傷口護理4、加強營養2、病情觀察3、預防感染5、功能鍛煉2、病情觀察:傷口情況、肢端血運注意點:(1)傷口有否感染征象(2)肢端皮溫、顏色、A搏動、第六十三頁,共109頁。64(3)術后護理

1、傷口護理4、加強營養2、病情觀察3、預防感染5、功能鍛煉

3、預防感染:

抗生素的應用、破傷風抗毒血清應用。第六十四頁,共109頁。65(3)術后護理

1、傷口護理4、加強營養2、病情觀察3、預防感染5、功能鍛煉

4、加強營養:

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易消化飲食。第六十五頁,共109頁。66(3)術后護理

1、傷口護理4、加強營養2、病情觀察3、預防感染5、功能鍛煉

5、功能鍛煉:

早期活動,肢體鍛煉。第六十六頁,共109頁。67救護車來臨之前病例分析張女士騎車過街時不慎被汽車撞傷摔倒在地,面色蒼白、精神緊張、痛苦呻吟,右側大腿有一開放傷口,出血不止,大腿變形,但未見骨質外露。肇事司機呆立一旁,不知所措。此時,護士小陳剛好放學路過,見狀上前救護。如果你是小陳,你會怎么做?第六十七頁,共109頁。68處理和護理創傷,尤其是嚴重創傷的緊急救護是對醫護工作者整體能力的考驗和挑戰。急救的首要目的是爭分奪秒地搶救生命,優先處理危與病人生命的緊急問題。第一保存生命,第二恢復功能,第三顧全解剖完整性第六十八頁,共109頁。69創傷救護五大技術——心肺復蘇、止血、包扎、固定、搬運一現場急救創傷救護判斷病情搶救生命有效止血,維持循環功能保護脫出的臟器包扎傷口、妥善固定骨折轉運第六十九頁,共109頁。70創傷救護判斷病情搶救生命有效止血,維持循環功能保護脫出的臟器包扎傷口、妥善固定骨折轉運1.搶救生命:ABC原則,即是對氣道(airway),呼吸(breathing),循環(circulation)的支持。先搶救心搏驟停、窒息、大出血、張力性與開放性氣胸、休克等特別危及生命的傷員。第七十頁,共109頁。71創傷救護判斷病情搶救生命有效止血,維持循環功能保護脫出的臟器包扎傷口、妥善固定骨折轉運2.有效止血:對于外出血可用直接壓迫法、指壓法、加壓包扎法、填塞法、止血帶法(記錄加壓時間做好明顯標志),對于內臟大出血者要緊急手術處理,并應用輸液、輸血等措施恢復循環血容量,改善心功能第七十一頁,共109頁。72創傷救護判斷病情搶救生命有效止血,維持循環功能保護脫出的臟器包扎傷口、妥善固定骨折轉運顱腦、胸部、腹部傷口用無菌敷料或干凈布料包扎.肢體骨折或脫位可用夾板固定,要超關節可靠固定對于開放性骨折,骨折斷端一般不回納疑有頸椎骨折須用頸托固定。第七十二頁,共109頁。73創傷救護判斷病情搶救生命有效止血,維持循環功能保護脫出的臟器包扎傷口、妥善固定骨折轉運迅速:先聯系好醫院或急救中心。安全:在搬運和轉運過程中應避免創傷,更應防止醫源性損害,如輸液過快所致的肺水腫、腦水腫等。平穩:救護車內是足向車頭,頭向車尾平臥。駕車要穩,剎車要緩。第七十三頁,共109頁。741、按急救順序,對機械性損傷患者最先采用的措施是:A重點檢查B包扎傷口C搶救生命D止血輸血E固定、搬運2、清創術的最好時機是傷后:A6~8小時內B8~10小時C10~12小時內D12~16小時內E24小時內練習第七十四頁,共109頁。753、易致急性腎衰竭的創傷是:A扭傷B擠壓傷C沖擊傷D裂傷E挫傷4、哪項因素不會影響傷口的修復:A維生素C缺乏B糖尿病C長期使用糖皮質激素D血槳白蛋白25/LE紅細胞5.0X1012第七十五頁,共109頁。765、對嚴重擠壓傷患者,護理時除嚴密觀察生命體征外,還應特別注意:A意識狀態B肢端溫度C局部疼痛情況D尿量E末梢循環情況6、開放性骨折伴動脈破裂出血且合并休克的傷員,現場急救應首先:A固定骨折B止痛C止血D輸液E輸血第七十六頁,共109頁。777、創傷現場急救哪項有錯:

A對窒息患者立即送醫院搶救

B做簡要的全身檢查期C有活動出血者立即包扎止血D嚴密觀察生命征E可疑骨折就局部固定8、嚴重擠壓傷后,最重要的護理診斷是

A營養失調:低于機體需要量,B皮膚完整性受損C潛在并發癥:急性腎衰竭

D疼痛E有感染的危險第七十七頁,共109頁。78清創術與更換敷料

姚玉蘭第七十八頁,共109頁。79清創術清創術指在一定時間內利用局部浸潤或全身麻醉方法,通過對一般性污染傷口的處理使之轉變為清潔傷口,開放性損傷變為閉合性損傷,爭取一期愈合的手術。清創術是處理開放性傷口最重要、基本、有效的手段。第七十九頁,共109頁。80清創時機傷后6-8小時內為最佳時機原因:此期間,細菌僅存在于創口表面,尚未形成污染傷口。第八十頁,共109頁。81清創術的適應癥

各種類型開放性損傷視為新鮮傷口,具備以下條件者:

1、傷后6-8小時以內者

2、傷口污染較輕,不超過傷后12小時者

3、頭面部傷口,一般在傷后24小時以內第八十一頁,共109頁。82清創術步驟之一清創前準備:根據損傷部位和程度選擇麻醉方式,無菌紗布覆蓋傷口,剃除創口周圍毛發,清除油污等。第八十二頁,共109頁。83清創術步驟之二清洗消毒:分清洗皮膚和清洗傷口兩步

1、清洗皮膚:用無菌紗布覆蓋傷口,剃除創口周圍毛發,清除油污等。用軟毛刷蘸肥皂水洗傷口周圍皮膚,再用等滲鹽水沖凈。然后換另一只毛刷再刷洗一遍,用紗布擦干皮膚。兩遍刷洗共約10分鐘

第八十三頁,共109頁。842、清洗傷口:去除傷口內敷料,分別用等滲鹽水、3%過氧化氫溶液(雙氧水)反復沖洗傷口。擦干皮膚,用碘酊、酒精消毒皮膚,鋪蓋消毒手術巾準備手術。術者重新用酒精或新潔爾滅液泡手,穿手術衣,戴手套后即可清理傷口。第八十四頁,共109頁。85清創術步驟之三清創對淺層傷口,可將傷口周圍不整齊的皮膚切除0.2~0.5cm,切面止血,消除血凝塊和異物,切除失活組織和明顯挫傷的創緣組織(包括皮膚和皮下組織等),并隨時用無菌鹽水沖洗。第八十五頁,共109頁。86對深層傷口,應徹底切除失活的筋膜和肌肉(肌肉切面不出血,或用鑷子夾鑷不收縮者,表示已壞死),但不應將有活力的肌肉切除,以免切除過多影響功能。為了處理較深部傷口,有時可適當擴大傷口和切開筋膜,清理傷口,直至比較清潔和顯露血循環較好的組織。第八十六頁,共109頁。87清創術步驟之四修復組織更換全部已用過的手術物品,重新消毒鋪單實施手術。根據污染程度、傷口大小和深度等具體情況,決定傷口是開放還是縫合,是一期還是延期縫合。未超過12小時的清潔傷口可一期縫合;大而深的傷口,在一期縫合時應放置引流條;污染重的或特殊部位不能徹底清創的傷口,應延期縫合。頭、面部血運豐富,愈合力強,損傷時間雖長,只要無明顯感染,仍應爭取一期縫合。縫合傷口時,不應留有死腔,張力不能太大。對重要的血管損傷應修補或吻合;對斷裂的肌腱和神經干應修整縫合。顯露的神經和肌腱應以皮膚覆蓋;開放性關節腔損傷應徹底清洗后縫合;胸腹腔的開放性損傷應徹底清創后,放置引流管或引流條。

第八十七頁,共109頁。88清創術步驟之五包扎目的是保護傷口、減少污染、固定敷料和有助止血。包扎時應注意引流物的固定并記錄其數量,包扎后酌情使用外固定;包扎松緊適度,便于觀察局部或肢端末梢血液循環。第八十八頁,共109頁。89

更換敷料法(換藥)更換敷料又稱換藥,是對經過初期治療的傷口(包括手術切口)做進一步處理的總稱。目的:動態觀察傷口變化,保持引流通暢,控制局部感染,使肉芽組織健康生長,以利于傷口愈合或為植皮做好準備。第八十九頁,共109頁。90(一)換藥原則:嚴格遵守無菌操作原則,防止發生醫院內感染。換藥環境和時間:

晨間護理、進餐、睡眠、探視、手術人員上手術臺前不換藥換藥順序:

先清潔再污染后感染。特異性感染傷口應專人換藥換藥次數:

根據傷口情況和分泌物多少,第九十頁,共109頁。91(二)換藥步驟1、換藥前準備病人準備(體位,充分暴露,保暖,止痛劑)換藥者準備物品準備2、操作去除傷口敷料處理傷面包扎固定傷口3、換藥后整理第九十一頁,共109頁。92換藥操作1、去除敷料

(1)先用手取下傷口外層繃帶與敷料。若遇膠布粘著毛發時,可剪去毛發或用汽油、乙醚、松節油等漫潤后揭去。(2)傷口內層敷料及引流物,應用無菌鑷取下。若內層敷料與創面干結成痂,則可將未干結成痂的敷料剪去,留下已干結成痂的敷料使其愈合;若創面內層敷料被膿液浸透,可用雙氧水或生理鹽水浸濕,待敷料與創面分離后再輕輕揭去。在換藥過程中兩把換藥鑷要保持其中一把始終處于相對的無菌狀態。(3)取下的污穢敷料均放在彎盤內,不得隨意丟棄,以防污染環境或交叉感染。第九十二頁,共109頁。93

2、創周皮膚處理

去除敷料后,l%活力碘或用70%酒精棉球在創口周圍由外向內消毒,消毒范圍稍大于敷料范圍。注意勿使消毒液流入傷口內。若創周皮膚粘有較多膠布痕跡與污垢,則用松節油或汽油棉棒擦去,以減少對皮膚的刺激。第九十三頁,共109頁。94第九十四頁,共109頁。953創面處理

(1)用等滲鹽水棉球自內向外輕柔地拭去創面分泌物。在拭去創面分泌物時切忌反復用力擦拭,以免損傷創面肉芽或上皮組織;擦拭創面所用棉球不應太濕,否則不但不易清除分泌物,反而使膿液外流污染皮膚和被褥,可用換藥鑷將棉球中過多的藥液擠掉。

(2)膿腔深大者,棉球擦洗時應防止脫落在創口內。

(3)創面拭凈后,應徹底移除傷口內線頭、死骨、腐肉等異物。

(4)最后用酒精棉球消毒創周皮膚。根據傷口情況選擇凡士林紗布、藥物或鹽水紗布覆蓋,或放入引流管、紗布引流條等。第九十五頁,共109頁。964、包扎固定

創面處理完畢,覆蓋無菌干紗布,膠布粘貼固定。創面大,滲液多的創口,可加用棉墊,若膠布不易固定時須用繃帶包扎。5換藥后整理整理好病人床單,病人舒適體位,并將污穢敷料到入污物桶內,換藥用過的盤和器械放入洗滌池中洗凈送消毒供應中心。特殊感染的敷料(破傷風,銅綠假單胞)特殊處理第九十六頁,共109頁。97換藥注意事項嚴格遵守外科無菌技術操作原則,絕對不能認為燒傷創面難免污染或感染,而忽視消毒隔離和無菌技術操作。換藥順序應先清潔創面,再換感染創面。暴露創面感染后,改做半暴露或包扎療法,以便于引流和創面用藥。半暴露創面感染后,創面覆蓋物下有積膿或分泌物較多時,應更換覆蓋物或改用包扎療法。換藥的時機:換藥間隔時間的長短,應根據創面感染和壞死組織溶脫的情況而定,以不引起創面分泌物蓄積,又不干擾組織修復為原則。包扎創面如果局部出現疼痛逐漸加重、發熱、白細胞升高、滲液較多與外層敷料被浸濕或創面有異味,就可作為換藥的時機。第九十七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