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級全冊物理講學稿_第1頁
人教版九年級全冊物理講學稿_第2頁
人教版九年級全冊物理講學稿_第3頁
人教版九年級全冊物理講學稿_第4頁
人教版九年級全冊物理講學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十二章運動和力

四、力學案

【學習目標】L知道什么是力,力是怎樣產生的.2.知道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3.知道力

的兩個作用效果.4.知道力的三要素是什么.5.會用力的示意圖表示力.

【自學指導】1.小明把面團壓扁表明力能使;運動員把地上足球踢出

去表明力能使;守門員把飛來的足球接住表明力能使

;運動員把傳來的足球踢回去表明力使物體的運動發生改變.

總結得出力的兩個作用效果:—和

2、探究:力作用的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

(1)拉彈簧時,所用的力越大,彈簧被拉得越長;這說明:力作用效果跟有關。

(2)我們要把螺母擰緊,一般來說應該向順時針方向用力,如果沿著逆時針方向用力只能將

螺母擰松。這說明了力作用的效果與有關。

(3)推門實驗:用的力推門,每次手的位置距離門軸遠近不同。體會手在不同位置時施力的

不同效果。可見,力的____________也影響力的效果。

總結:力所產生的效果跟力的、和有關。

3:力的示意圖

在物理學中通常用表示力:在受力物體上沿著力的方向畫一條線段,在線段的末

端畫一個箭頭表示,表示力的作用點,在同一圖中,越大,線段應

越長。有時還可以在力的示意圖旁邊用數值和單位標出力的大小。這樣用一根帶箭頭的線段

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三要素都表示出來。

方法口訣:一定點,二畫線,三標尖和符號

同步練習、畫出下列各力的圖示:

A物體受到向右的50N的推力;I-------1I-------1I--------1

B物體受到向上的100N的舉力;A8C

C物體受到向左的150N的拉力.I-------1I-------1I_._I

4:力是物體間的相互作用

1、演示:用個氣球去壓另?個相同的氣球,觀察現象:兩個氣球都變扁了。(分析:施力

的氣球在施力時也變扁了,說明它同樣受到另一個氣球作用力)

2、學生實驗:伸出手去,讓一個同學打你的手,你感到疼嗎?打你的同學也感到疼嗎?(打

的同學感到疼,說明他的手也被打了)

4、看課文第33頁圖12.4-4,坐在小船上的人用力推另只船,把另一只船推開時自己坐

的船也被推開了。說明概括以上分析,得到結論:一個物體對別的物體施力

時,也同時受到后者對它的。也就是說。

同步練習(1)人推車的推力:施力物體是,受力物體是;(2)推土機推土的推力:

施力物體是,受力物體是;(3)拖拉機拉犁的拉力:施力物體是,受力物體

是.(4)手提水桶的拉力:施力物體是,受力物體是.

⑸小強穿著早?冰鞋站在墻邊,當他用力推墻時,他的運動情況是——,這是因為

(6)用力提起一桶水,胳膊有一種被向下拉的感覺這是因為—

【課堂小結】1.力的作用效果是、

2.影響力的作用效果的三要素是指力的—、_、

3.力的單位是,簡稱,符號是.

4.用一根帶______的線段把力的一和________表示出來的做法叫力的示意圖

5.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的.一個物體受了力,一定.

【達標檢測】1.下列四個力中,使物體運動狀態發生改變的是()

A手拉長彈簧的力B人站在跳板上的壓力C手對弓的拉力D踢足球的力

2.以卜一是我們生活中可見到的幾種現象:①用力揉面團,面團形狀發生變化;②籃球撞擊在籃

板上被彈回;③用力握小皮球,球變癟了;④一陣風把地面上的灰塵吹起來.

其中,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的是()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3.俗話說“一個巴掌拍不響”,這是因為()

A一個巴掌的力太小B人不會只有一個巴掌

C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D只有一個物體也可以產生力的作用

4.下列關于力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A相互接觸的物體才會發生力的作用B小孩用力推墻,他同時也受到墻的作用

C人坐在軟沙發山,可發現沙發凹下去,這表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

D足球運動員用頭頂球,球運動方向發生改變,表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

5、如圖11-44所示,某人用大小相同的力作用于彈簧,觀察比較(a)(5)兩圖,可知力的

作用效果于力的有關。

6、開門時,用手推在A處比推在B處更容易打開,這表明力的作用效果跟有關。

<:i?(b)

7、游泳的人,手腳用力向后劃水,人就能向前進,這表明,人向后給水作用力的同時受到

了的推力,這個現象表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o

8.畫出下列各力的示意圖.

(1)、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書對桌面的約為3N壓力;

(2)、用50N沿水平向右推桌子的力

(3)、斜面上的物體受到向上的拉力為60N

10,用3肺紅和小胸楙觸恥時蹦此

(帥朝攜酬T川卜罐軸讀健力鼓的

蒯小明向后運然出朝林I肋的作用是機

等級:ABCD

月H

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目艮至U,口到。一明?朱熹

第十二章運動和力

五、牛頓第一定律學案(1課時)

【學習目標】L知道力和運動的關系的發展過程.2.理解牛頓第一定律的內容和含義.3.知道

理想實驗是科學探究的一種重要方法.4.再次運用控制變量法設計實驗的過程.

【知識回顧】力可以使運動的物體可以使靜止的物體,也可以使物體速度的

一、一—發生改變?力還可以使物體發生_.所以力的作用效果可以總結為

和.

【自學指導】1.閱讀課本44頁的第一段以及插圖,想一想運動的物體為什么會停下來.通過

所學的知識分析出運動的物體停下來的原因是.

2.閱讀19頁第二段,了解一下亞里士多德、伽利略和牛頓的觀點分別是什么.

牛頓第一定律的發展過程:

關閉發動機的列車會停下來(由運動變為停止)

自由擺動的秋千會停下來(由運動變為靜止)

打出去的球會停下來(由運動變為靜止)

地上的足球被踢出去(由靜止變為運動)

亞里士多德的觀點:伽利略的觀點:

在這個實驗中,再次用到了控制變量法,實驗中讓每次讓小車從斜向的同一高度滑下,目的是

讓小車在進入水平衣面時具有相同的速度,這樣才能比較小車在不同衣面運動的情況.如下

圖所示,是小車從斜面上滑下后,在平面上最終停下的位置.

3

毛巾表面木板表面玻璃表面

在下表中的空格填寫完整.(填“大”、“較大”或“小”)

表面狀況阻力的大小小車運動的距離

毛巾

木板

玻璃

分析上表得出結論:平面越光滑,小車運動的距離越這說明小車受到的阻力越,

速度減小的越.如果小車不受阻力,小車將.

推理:如果物體不受力,它將.

上述實驗證明的觀點是正確的.后來______國物理學家總結了前人的研

究成果,概括出一條重要的物理規律:這就是

著名的牛頓第一定律.

說明:L該定律說明力并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條件,而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車之所以

會停下來,是因為物體在運動過程中受到阻力,所以才會慢慢停下來,當給車施加的牽引力并

不是維持車的運動,而是去克服受到的阻力,這樣才能使車不停地運動,如果牽引力變大,大

于阻力,那么車就會加速運動,從而改變車的運動狀態,進?步說明了這個力是改變物體運動

狀態的原因.

2.任何物體,在不受外力作用時,總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直到有其它物體對它

施加作用了迫使它改變這種狀態為止.

3.牛頓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經驗事實的基礎匕運用科學的推理的方法而概括出來的規律,是

一個非常重要的規律,是整個力學的基礎和出發點.所以它不能用實驗驗證,因為任何物體都

受到其它物體的作用,但是它能經受住實踐的檢驗.

【典型例題】例.正在路上行駛的汽車,突然受到的所有的力消失,那么它會()

A突然停止B慢慢停下來C做勻速直線運動D加速運動

原來靜止的物體f愛力no持靜止狀態

原來運動的物體t受力做勻速直線運動

【針對練習】1.下列關于“牛頓第一定律”的建立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它是通過日常生活推導出來的B它是通過理論推導出來的

C它是通過實驗直接證明的D它是以實驗事實為基礎,通過推理而概括出來的

2.在下圖所示的實驗中,每次必須讓小車從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這是為了使小車在三種平

面上開始滑行時有,在越光滑的平面上,小車受到的越小,它運動的距

離越它的速度得越慢,進一步推理可得出這樣得結論:如果物體不受任何

外力的作用,物體將.________________.

毛巾表面木板表面玻璃表面

3.在水平桌面上鋪上粗糙程度不同的物體,讓小車自斜面頂端同一高度、從靜止開始滑下,

小車在不同表血運動的距離見下表,通過探究,我們可以反駁下列說法中的哪一個()

表面情況毛巾棉布木板

小車運動的距離/m0.270.420.79

A摩擦力越小,小車的速度減小得越慢B小車受到力就運動,不受力就不運動

C若平面非常光滑,小車的速度將保持不變,永遠運動下去

D運動物體不受力,將保持勻速直線運動

4.正在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若所受的各力突然消失,則物體()

A仍做勻速直線運動B繼續向前運動,且速度越來越快

C慢慢停下來D立即停下來

5.足球比賽中,運動員用頭頂球,球在向上飛,若此時受到的力都消失,則球將會()

A靜止B做勻速直線運動C下落D無法判斷

第十二章運動和力

慣性學案(2課時)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L知道慣性定義。2.知道一切物體都有慣性。3.會用慣性知識解釋

生活中的慣性現象。4、知道慣性和慣性定律的區別。

二、過程與方法通過解釋生活中的慣性現象,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和應用知識

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慣性應用與防止的教學,向學生滲透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教學重點:慣性定義,任何物體任何狀態下都有慣性.

教學難點:解釋慣性現象

【課前導學】1、牛頓第一定律的內容----------

2、原來靜止的電棒,如果不受任何力,則-----3、原來運動的足球,如果突然不受任何力,

則--------

【自主學習】1、慣性定義

演示實驗:“懶惰的雞蛋”實驗

學生實驗:自己找一塊橡皮或鋼筆帽,放在一張紙上,快速把紙條抽出,看到什么現象?

-------------說明原來靜止的物體具有保持—性質。

同學們騎自行車上學,當停止用力蹬腳踏板時,自行車仍能向前運動,百米賽跑的

運動員到終點時還要再跑?段才能停下來,說明原來運動的物體具有保持——的性質。我

們把物體----------的性質叫慣性。

注意:(1)、慣性是物體的一種性質,不能說“慣性力”或“受慣性作用”只能說“由

于慣性”O

(2)、一切物體都有慣性。

2、解釋慣性現象:常分四個環節進行解釋

(1)確定研究對象即明確研究對象是哪一個物體或同一個物體的哪個部分?(2)弄清

該物體原來處于什么狀態,是運動還是靜止。

(3)什么原因使物體(或物體的哪個部分)改變了原來的運動狀態。

(4)該物體(或物體的另一部分)由于慣性要保持原來的狀態,出現了怎樣的現象。

[演示]慣性小車實驗突然啟動時木塊為什么向后倒?解釋:小車和木塊原來的狀態

一,突然啟動忖木塊下部和小車一起向前運動,上部由于------仍保持——,所以向

后倒。

【活學活用】(1)、汽車急剎車時,乘客倒向何方?為什么會向前倒?答:原來汽車和

人一起------,急剎車時——受外力停止運動,而人的上身由于--------還要保持原來的

—狀態,所以向前傾倒。汽車安全帶主要是為了防止---------時由于慣性對人體造成

的傷害。

(2)、撞擊為什么可以使錘頭緊套在錘柄上?錘子向凳子撞擊時,錘頭和錘柄一起向下

錘柄撞到凳子受到----,運動狀態改變而停止運動,一一繼續向下運動使錘柄套緊。

(4)、你還知道哪些生產和生活中的慣性現象?

3、慣性和慣性定律的區別

慣性是物體的性質,沒有任何條件。一切物體任何時候是否運動都有慣性。

慣性定律是物體在不受力的條件下的運動規律,實質上說明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而

是改變運動狀態的原因。

4、慣性和質量有關,與速度無關。

(1)你能輕松踢飛足球,能把路面上的載重卡車踢走嗎?由此可知足球質量小,慣性小,

容易由原來的靜止變為運動:而卡車質量大,慣性大,不容易改變原來的靜止狀態,要想使

它動起來必須要用更大的力。

(2)慣性與速度無關可用反證法證明:假設慣性的大小和速度有關,即速度越大慣性越

大,速度越小慣性越小。由此推測,若物體靜止則不具有慣性。這個結論顯然是錯誤的,

所以慣性大小和速度無關。

【達標檢測】

1、人們有時要利用慣性,有時要防止他帶來的危害。下列屬于防止慣性的是()

A拍打衣服,把灰塵拍去B將足球射入球門

C公路上汽車限速行駛D跳遠時快速助跑

2、下列現象不能用慣性知識解釋的是()

A人走路時叫被絆了?下,向前倒下B投出去的籃球會繼續向前飛行

C關閉了發動機的汽車會向前滑行D熟透的蘋果會從樹上掉下來

3、一下警示語中與慣性知識無關的是()

A汽車后窗貼有“保持車距”B公路旁立有“雨天路滑,減速慢行”

C公共場所標有“禁止吸煙”D交通規則寫有“行車系好安全帶”

4、在航天飛行器中,處于失重狀態的宇航員,其身體慣性(填“沒有”或“仍

其有

5:殲擊機在進入戰斗狀態時要丟掉副油箱,這樣做是為了()

A、減小質量,使運動狀態易于改變B、減小質量,使運動狀態不易改變

C、增大慣性,使運動狀態易于改變D、增大慣性,使運動狀態不易改變

6、教室里懸掛著的電燈處于靜止狀態,假如它受到的所有力突然全部消失,它將()

A、加速下落B、勻速下落

C、保持靜止I)、可以向各個方向運動

7、小剛同學在放學回家的路上腳被石頭絆了一下,身子向前跌倒(圖12—5—9甲);過了

一會兒不小心踩到一塊西瓜皮,身子向后摔倒(圖12—5—9乙)。對這兩種情景,下列解釋

合理的是()。

A、二者腳的運動狀態改變,而上身由于慣性仍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

B、二者上身的運動狀態改變,而腳由于慣性仍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

C、前者上身的運動狀態改變,而腳由于慣性仍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后者腳的運

動狀態改變,而上身由于慣性仍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

D、前者腳的運動狀態改變,而上身由于慣性仍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后者上身的

運動狀態改變,而腳由于慣性仍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

等級:ABCD月一日糾錯

第十二章運動和力

六、二力平衡學案

學習目標

1.理解二力平衡的條件

2.判斷物體在平衡力作用下的運動狀態

3.根據物體的運動狀態,分析物體受力情況

【課前預習】

1.下列物體運動狀態沒有發生改變的是:()

A.汽車啟動時:從靜止變為運動;B.在豎直方向上勻速上升的氣球;

C.在草地上滾動的足球;D.汽車在盤山公路上勻速行駛。

2.用手推動的在水平地面上滾動的小球,越滾越慢,是因為()

A.小球不再受到手的推力;B.小球受到阻力作用;

C.小球受到的阻力與推力相等;D.地面對小球的支持力越來越小。

3,二力平衡:物體受到幾個力作用時,如果保持或狀態,我們就說這幾

個力平衡。

4.二力平衡的條件:作用在上的兩個力、、且作用

在。

5.物體在非平衡力作用下運動狀態將。(改變、不變)

【學習過程】

什么是平衡?什么叫二力平衡?

例題:L重力忽略不計的彈簧,上端固在天花板上、下端懸掛一個小球,處于靜止狀態,請

作出小球受力的示意圖。

2.如圖所示,正在勻速上升的氣球,請作出氣球受力的示意圖(不計空氣阻力)

3.重為2N的小球拋出后的運動軌跡如圖所示,畫出小球在A位置時所受力示意圖(不計空

氣阻力)。

J?二為

圖1圖2圖3

問題:圖1和圖2甲,小球和氣球,處于怎樣的運動狀態?受到哪些力?

圖3和前面的一樣嘛?又受到哪些力?

總結:叫平衡狀態,此忖作用下,物體的運動狀

態改變。此時物體受到的力叫做平衡力。

特殊的平衡狀態:叫二力平衡

注意:(1)物體受到平衡力的作用,究竟是靜止還是做勻速直線運動,取決于物體的起始狀

態。(2)若物體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時,它可能不受力或受平衡力。

二、二力平衡的條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同一物體,同一直線

三、二力平衡條件的應用

A、根據運動狀態判斷受力情況必干必

1、靜止懸掛的電燈G=20N,電線的拉力F=_廠%

2、靜止在桌面上的茶杯,重3N,桌面的支持力N=_J匕

3、勻速運動的拖車,F牽=1.5X105N,£阻=_?

4、跳傘運動員和傘在空中勻速直線下降,如果已知人和傘的總重600N,他們所受的阻力是

y

B、根據受力情況判斷運動狀態

1、一輛小車受到50N的拉力和30N的阻力,車怎樣運動?

2、一本書G二3N,桌面對它的支持力N=3N,書處于什么狀態?

【知識網絡結構】

平衡狀態靜止

二力平衡勻速直線運動

二力平衡的條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同一物體,同一直線

【達標測試】

1、、分析下列各對力是平衡力的是()

Fi=10NAFk10N

AF2=1QN

三孫

ABCDE

2、判斷下列物體處于平衡狀態的是()

A.放在桌面上書B.空中飛行的小鳥C.勻速行駛的汽車上的物體.D.正在起步的汽車

E.懸吊著的電燈F.勻速下落的跳傘運動員G.百米沖刺中的運動員H.樹上的蘋果.

3、學校舉行升旗儀式,當國旗勻速直線上升時,下列幾對力中屬于平衡力的是()

A旗受到的重力和繩對旗的拉力B旗對繩的拉力和繩的旗的拉力

C旗受到的重力和旗對地球的引力I)旗對繩的拉力和旗受到的重力

4、小明用一水平力去推放在地面上的重物,沒推動,這說明()

A、物體有慣性,不可能推動B、物體太重,推力要大于物重才能推動

C、物體受到地面滑動摩擦的阻礙D、物體受到地面靜摩擦的阻礙

5、吊車以2m/s的速度將1X104N的重物豎直向上勻速提起,這時鋼索對重物的拉力大小是

_N,若吊車改為2m/s的速度使重物勻速下降,則鋼索對重物的拉力大小是.N,

若吊車改為4m/s的速度使重物勻速下降,則鋼索對重物的拉力是N.

解這類題,首先要看一下物體處于什么運動狀態,從而判斷物體是否受平衡力,如果是,則根

據二力平衡的知識判斷出力的大小.甚至可以判斷出物體受到哪些力的作用.

等級:ABCD月日

糾錯

第十三章力和機械

一、彈丸彈簧測力計

教學目標一、知識與技能1.知道什么是彈力,彈力產生的條件。

2.能正確使用彈力測力計。

二、過程與方法L通過觀察和實驗了解彈力測力計的結構,掌握彈簧測力計

的使用方法。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初步認識科學對人類生活的影響,增強學習物理

知識、探究自然現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學道理的興趣。

教學重點:彈簧測力計的正確使用。

教學難點:彈力的概念及產生條件。

學習過程:

【課前導學】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可以改變物體的。物體間力的作用

是_________

【自主學習】

1、自學52頁前三段,思考下列問題。

(1)、彈簧受力時會,不受力時又會,物體的這種性質叫做

(2).物體受力變形后不能自動恢復原來的形狀,物體的這種性質叫.

(3)如圖1所示,跳水運動員向下壓跳板,跳板發生_________一

變彎的跳板要恢復原狀就會產生,使運動員向上運動:用手

向上拉彈簧,彈簧發生,被拉長的彈簧要恢復原長就會對

手,這種因物體形變而產生的力叫力。

剛才同學們在彎鋼尺、拉橡皮筋(或彈簧)時,有什么感覺呢?

(4)彈力是物體由于而產生的力,物體的越大,產生的彈力越大。

力、力、力都是彈力.

演示:(1)放在平面上靜止的小車,用手推動后運動起來,力改變了小車的運動狀態。

(2)將小車和一端固定、處于自由伸縮狀態的彈簧挨放在一起,小車的運動狀態不會改

變。

(3)將小車和一端固定且被壓縮的彈簧挨放在一起,松開彈簧后,彈簧恢復原狀,小車向

右運動。

總結:彈力產生的條件是1、物體間相互接觸

2、相互擠壓或拉伸(即物體發生彈性形變)

它的施力物體是發生彈性形變的物體。

(5)你知道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用到彈力?

2、自學52頁第4段-53頁,回答下面問題

(1)、——叫測力計。

(2)彈簧測力計的原理:彈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彈簧的伸長就。

(3)、在使用彈簧測力計時必須注意:(1)使靦,并觀察它的和

以便正確迅速讀數。(2)使用時力的方向必須和彈簧的軸線方向一致,使彈簧秤能自由伸縮

而不受阻礙、若指針與外殼有摩擦,應及時消除;(3)彈簧秤穩定時才可讀數,讀數時視線應

正對刻度線,與刻度板面;(4)記錄時,既要記錄,又要記錄

(5)不能超過它的。

【達標檢測】

1、下列物體具有塑性的是()。

A、直尺;B、彈簧;C、橡皮泥;D、小提琴上的弦。

2、下列屬于彈性形變的是()

A人坐在沙發上時發生的形變B駱駝在沙漠行走時,沙漠表面發生的形變

C捏面人時面人發生的形變D打碎玻璃時玻璃發生的形變

3下列使用彈簧測力計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A、使用前應先校零;B、彈簧測力計在使用時只能豎直放置;

C、使用彈簧測力計測是時不能超過量程;D、記錄數據應同時寫上力的單位。

4、下列用來測力的儀器是()。

A、托盤天平;B、桿秤;C、握力計;D、電子秤。

5、如圖2所示,這個彈簧測力計的最大稱量值是—分度值是N,

其示數是N。如果用這個彈簧測力計測量7N的力,彈簧測力計將。

6.你跳過蹦蹦床嗎?當你在蹬床時,床發生形變,可產生將你彈起。你用力蹬床的

力越大,蹦蹦床的形變你受到的彈力就,蹦蹦床將你彈得越高。

7.如圖3展示了幾位同學使用彈簧測力計的情景,請指出那位同學的測量方法是錯誤的

)

8.一個測力計指針指在0.1處,用它測得一物體的重力是2.5N,這個力實際大小為

()

A2.4B2.5C2.6D0

等級:ABC1)—月日

糾錯

第十三章力和機械

二、重力學案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1.知道重力是如何產生的。2.知道重力的大小、方向。3.知道重心的概

念。

二、過程與方法

1、培養觀察思考分析問題的能力和利用數學模型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

2、通過了解前垂線及重心的應用,培養應用物理知識解釋生活現象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使學生養成善于觀察思考的良好學習習慣,

增強學習的興趣。

教學重點:重力的概念及重力與質量的關系。

教學難點:重力的方向,通過觀察分析明確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卜的,理解重心的概念。

教法指導:探究法觀察分析法

【課前導學】1、_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2、力的三要素是

【自主學習】一、自學54頁和55頁一二段,思考下列問題

1、月亮因為受到------繞地球轉動,不會跑掉。叫萬有引力。

2、熟透的蘋果離開樹后豎直下落,上拋的石子總落回地面,瀑布從高處流向低處是因

為—

3、物體由于而受到的力叫重力,用符號來表示。重力的施力物體

是,

4、重力是一種非接觸力,地球上的都受到重力的作用。拋出去在空中運動的物體與

它靜止時所受的重力相等。

二、自學55頁下和56頁

※提出問題重力的大小與什么有關呢?

※引導猜想我們在菜市場買的菜質量越大,提在手里就感到越重:;搬的書越多,質量越大,

也感到越重,由此可猜想物體受到的重力可能跟物體的有關,物體的質量越大,

物體受到的重力。

※發現規律::物體所受重力的大小與物體的成比,其公式

為g=,它表示的物理意義是

三、自學57頁和58頁思考下列問題。

1、重力的方向是的。重力的方向任何因素的影響;

2、重垂線是利用原理制成的。

3、重力的作用點:重力在物體上的作用點叫o質量均勻、形狀規則的物體的重心

在它的±;質地不均勻或形態不規則的物體的重心可用。

注意:重心不一定都在物體上。如圓環的重心。一個物體的穩定程度跟物體的重心高低有關。

[達標測試]

I、質量10kg的冰,受到的重力是,它熔化成水時,質量是—。一個物體受到的重

力是10N,則它的質量是o

2、宇航員從月球上帶一塊石頭到地球上,則這塊石頭的質量將,石頭所受的重力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3、豎直上拋的物體,在上升的過程中(不計空氣阻力)它受作用,上升的速度變小

是因為改變了物體的o

4、熟透的蘋果向地面掉落,這是由于蘋果受作用的原因,這個力的施力物體

是,受力物體是,這個力的大小跟蘋果的成正比。

5、關于重力的敘述,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物體的質量越大,受到的重力也越大,所以重力是由于物體的質量產生的;

B、在空中向上運動的物體不受重力。

C、物體受到的重力方向總是垂直向下的;

D、物體受到的重力是由于地球對它的吸引產生的。

6、下列物體受到的重力最接近20N的是()?

A、一頭牛;B、一只鴨;C、一一粒米;1)、一只玻璃杯。

7、如果沒有重力,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物體就沒有質量;B、河水可以由低流向高處:

C、人一跳就會離開地球;D、壺里的水就倒不出來。

8、在墻上掛相框時,可自制一個重錘來檢驗相框是否掛正,如圖,這是利用了重力的方向

總是。

9、用100N的力沿著斜面向上拉重為220N的物體,請在

圖12-1中畫出重力和拉力的示意圖.

10、在圖12—2中用力的圖示畫出重30N的物體A受到的重力。

小球A摘止.物體A在搓動

(a)(C)

10、一臺起重機的鋼繩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為5.0X10%,現有一質量為5t的物體,問:能否

用這臺起重機將它吊起來?

等級:ABC1)月日

糾錯

第十三章力和機械

玉一摩__數…力

【學習目標】1.知道摩擦力的概念2.知道滑動摩擦力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接觸面之間的

壓力大小的關系.3.初步掌握用控制變量的思想設計實驗的一般過程.

【自學指導】一、閱讀課本60頁第一段

1、滑行的自行車慢慢停下來的原因是:一.擦黑板時,黑板擦在黑板上滑動,

黑板擦受到。靜止放在斜面上的物體有向下滑動的趨勢,斜面對它的沒有讓

物體滑下。

結論:兩個互相接觸的物體,當它們做相時運動或有相對運動趨勢時,在接觸面上會產生一

種或一的力,這種力就叫做摩擦力。

(探究活動)(1).把你的手掌用力壓在桌面匕慢慢移動,感受一下桌面對你的摩擦力,并感

受摩擦力方向與手運動方向之間關系.

(2).用力把你的手壓在桌面上,使你的手有向某個方向運動的趨勢(但不要運

動起來),感受一下你的手受到的摩擦力、摩擦力方向與手運動趨勢方向的關系.

【結論】產生摩擦力的兩個條件是:1.兩個物體相互接觸

2.兩個物體將要發生或已經發生相對運動。

摩擦力的方向總是與物體相對運動方向相反或相對運動趨勢方向相反。

摩擦力的作用效果是阻礙物體相對運動。

二、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關?

派提出問題為什么下雪天在馬路上撒些炭渣能防止汽車打滑?為什么越重的箱子推

起來費力?

※猜想在雪地上撒些炭渣,使路面粗糙,可能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

箱子越重,對地面的壓力就越大,可能摩擦力的大小還與壓力的大小有關。

※探究方法:本實驗中產生摩擦力的方法是

測量原理:勻速運動的物體受到平衡力即拉力F=f摩擦力

實驗方法:控制變量法

實驗壓力情況接觸面的材料彈簧測力計的示數(N)

甲一個木塊木板與木塊0.8

乙在個木塊和祛碼木板與木塊1.2

丙一個木塊木塊與毛巾2.3

派發現規律1、由甲、乙兩次實驗可知:在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時,越大,滑動

摩擦力就越大;

2、由甲、丙兩次實驗可知:在壓力相同時,,滑動摩擦就越大。

結論: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跟和有關。

4、增大或減小摩擦的方法:

(1)當摩擦有益時,增大摩擦的方法有:?②③

(2)當摩擦有害時,減小摩擦的方法有:①?③

【達標檢測】

1、指出下列事列中的做法需達到的目的及所采用的方法。

(1)鋼絲鉗的鉗口上有細密的槽紋::

(2)收音機的旋紐上刻有花紋:;

(3)乒乓球拍上的膠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足球鞋上的鞋釘:.

(5)用力剎車,使車快速停住:.

(6)行李車的底部裝有輪子:;

(7)機械的運動部件要經常加油:。

2、假如沒有摩擦,下列現象不可能發生的是()。

A、靜止在水平公路上的汽車無法起動;B、我們將無法系上鞋帶;

C、我們將無法寫字,因為筆會從我們的手中掉下來;

D、在水平公路上運動的汽車很容易剎車。

3、公共汽車沿水平壤公路勻速直線運動,站在汽車上的人在水平方向上()。

A、受到向前的摩擦力;B、受到前進的動力;

C、受到向后的摩擦力;D、不受力的作用。

4、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體,在水平力的作用下向前運動,當拉力增大時,物體所受的滑動

摩擦力將()o

A、增大:B、減??;C、不變;1)、無法確定。

5、用水平力去推靜止在水平地面上的大木箱,沒有推動,其原因是()。

A、木箱有慣性;B、木箱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C、推力小于木箱所受的摩擦力;D、木箱受到摩擦力和推力是一對平衡力。

6、用力的示意圖在圖12-4中'£

畫出放在斜面上的物體A受到。

的重力和物體時斜面的壓力和

物體A受到的摩擦力。m|2-^由

7、如圖12-5所示,物體A重20N,現用30N的水平力將物體A壓在直的墻壁上,則墻壁

對木塊的摩擦力是多少牛?并在圖中標出。

8、自行車剎車時,用力越大就剎得越快,這是為什么?車鎖由于雨淋,不好用了,用什么

方法可以讓鎖變得好用?

等級:ABCD月日

糾錯

第十三章力和機械

五、杠桿學案(第1時)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1)、理解杠桿的定義(2)、知道杠桿的五要素(3)、會畫杠桿的力臂

2過程與方法■目標.學習物理模型法

3:情感、態度與價超觀目標:對于癥周圍生活中發現和分析各種杠桿,具有利用杠桿方便

自己工作的意識

【學習重點、難點】:

重點:杠桿的五要素畫力臂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

難點:把實物抽象成杠桿理解力臂的概念

[自主學習]

(一)、認識杠桿

觀察教材P63圖13.4-4所示的幾種工具。想一想,它們有什么共同的特點?

1、定義:在力的作用下能夠饒著轉動的叫杠桿。

注意:制.斷物便懸查懸掛杠.應.縣備工.列條件:(1);

(2)。杠桿的形狀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彎的,但必須是硬棒;支

點可以在杠桿的一端,也可以在杠桿的其它位置。

2、五要素:支點指;動力是;

阻力是杠桿轉動的力;動力臂是到的距離;阻力臂是到

的距離。

3、力臂的畫法:(力臂是從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垂直距離。它是解決杠桿問題的關鍵。)

(1)在杠桿上確定支點O(也就是杠桿可以繞著轉動的那一個固定點);

(2)畫好力的作用線,有時要用虛線將力的作用線延長;

(3)再以支點O向力的作用線作垂線段,這一條垂線段的長度就是力臂。力臂用虛線或實

線表示,并用大括號勾出,在旁邊標上字母Li或L2。

*力臂的畫法順口溜:一找點,二畫線,三作垂線段,標垂足,括括號,標符號

觀察圖1344,找出杠桿的五要素。

鉗子是由幾個杠桿組成的?試著找出它的支點、動力、阻力。

畫出下面杠桿的動力臂與阻力臂。

警示:不論動力、阻力,都是杠桿受的力。動力和里力必須是作用就枉上的力工.

【達標檢測】

1.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

(1)一根硬棒就是杠桿()

(2)杠桿可以是直的、彎的或者其他形狀的()

(3)在力的作用下,能繞著固定點轉動的硬棒叫杠桿()

(4)動力、阻力只能分別作用在杠桿支點的兩側()

2.關于力臂,下面說法中正確的是()

A.支點到動力作用點之間的距離叫做動力臂B.支點到動力作用線的距離叫做動力臂

C.力臂一定在杠桿上D.力臂的大小不可能為零

3、-杠桿正處于平衡狀態,如果在這個杠桿上再施加一個作用力那么該杠桿:

A、仍有可能平衡,只要這個力加在阻力這一邊

B、仍有可能平衡,只要該力加在動力作用點和阻力作用點之間

C、仍有可能平行,只要這個力的作用線通過支點

D、杠桿不可能平衡,因為多了一個力

4、關于力臂的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從支點到動力作用點的距離叫動力臂

B.從動力作用點到阻力作用線的距離叫動力臂

C.從支點到阻力作用線的距離叫阻力臂

D.從阻力作用點到動力作用點的距離叫阻力臂

5、如圖所示的杠桿重;不計,。為支點,/gO.2m,當在{點懸

吊一重6N的物體,繩子的拉力尸=3?^時一,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

在圖中畫出拉力F的力臂L2,力臂5為m.

等級:ABCI)

日期:年月日

第十三章力和機械

杠桿及其平衡條件學案(第2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1.知道什么是杠桿的平衡.2.知道杠桿的平衡條件.3.知道生活中杠桿的應用.

過程方法1.經歷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過程,學習分析實驗現象,尋求數據規律,從中歸納出

實驗結論的一般方法.

情感態度1.關心杠桿的使用.2.利于在周圍生活中發現和分析各種杠桿,具有利用杠桿方便

自己工作的意識.3.認識科學探究中必須有合作精神.

【知識回顧】1.杠桿的五個要素是__、、、

2.在下圖中作出動力臂和阻力臂.

【自學指導】一、閱讀課本P64頁下半部分的內容,回答下列問題:

當杠桿時,杠桿就處于平衡狀態.

二、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

1.檢查你桌上的實驗器材,試著寫出它們的名稱:一、、

2.每個鉤碼的質量是g,它的重力是N.(g=10N/kg)

3.步驟:(1)把杠桿的中點支在支架上,調節杠桿兩端的螺母,使杠桿平衡在水平位置.

(2)在杠桿兩端掛上不同數量的鉤碼,這時杠桿兩端受到的作用力等于各自鉤碼的重力,移動

鉤碼的位置,使杠桿平衡.把支點右邊的鉤碼當作動力支點左邊的鉤碼重力當作阻力

F2I

量出杠桿平衡時的動力臂L和阻力臂L2,把£、F2、U、L2的數值填入表中.

(3)改變鉤碼的個數和力臂的數值,再做兩次實驗,將數值填入表中.

實驗次數動力F/N動力臂L/m阻力臂L/m

阻力F2/N2

1

2

3

4.分析論證,得出結論.

對上表中的數據進行分析,例如可以對它們進行加、減、乘、除等運算,找出它們之間的關系.

對于開始提出的問題,你能得出什么結論?

杠桿的平衡條件是:——.或寫做:

5.交流和評估.

實驗時,為什么要保持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這樣做有什么好處?實驗中能不能調節螺母使杠

桿平衡?

【典型例題】例1.如圖所示,重物的質量是lt,0B=80A,則力F的大小是多少?

三、閱讀課本P66內容,回答下列問題.

1、省力杠桿的動力臂比阻力臂,這種杠桿的優點是,缺點是—

費力杠桿的動力臂比阻力臂這種杠桿的優點是缺點是—

實驗室中常用的托盤天平也是杠桿,它的動力臂與阻力臂是等臂杠桿.

2.在課本P66下面的兩幅圖中找出杠桿的應用.

【達標檢測】

1.杠桿的平衡條件的表達式是;根據平衡條件,可以得出,當動力臂大于阻力

臂,即1“北2時,平衡時動力阻力,是杠桿:當動力臂小于阻力臂,即LI〈L2時,

平衡時動力阻力;是杠桿。(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下列杠桿中,屬于省力杠桿的是,屬于費力杠桿的是.

A.筷子B.鏡子C.鉗子D.托盤天平E.桿秤F.瓶蓋起子G.釣魚桿H.道釘撬I.

掃帚J.理發剪刀K.鐵匠剪刀L.羊角錘M.火鉗N.船槳

3、某同學做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每次都使杠桿平衡,卜表是實驗數據,表中漏填的地方請補

上去.

實驗次數動力F/N動力臂Li/cm阻力臂L/cm

阻力F2/N2

11204

2535

3284

4.用撬棒撬起一石塊,沿不同方向用力作用于撬棒,哪個力最小()

A&BF2CF3D都一樣

5.如圖所示,一根不均勻的木棒,用細繩懸掛起來,恰好平衡,若從懸掛處鋸段,將木棒分成兩

段,則()

A粗端重B細端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