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2章社會保障制度的產生和發展本章重點社會保障制度產生的經濟社會背景社會保障制度建立和發展的思想理論基礎社會保障制度的建立和發展過程社會保障制度的基本類型2.1社會保障制度產生的經濟社會背景——生產社會化、經濟市場化進入社會化大生產后,生產是以大規模的工廠、農場為單位,勞動者如遇到疾病、傷殘、年老、生育等風險,無法再依靠家庭來保障他們的生活了,于是,由政府出面制定和實施社會保障制度,。以社會化大生產為基礎的市場經濟是競爭經濟,在競爭中,優勝劣汰,不可避免會出現兩極分化。政府必須采取措施,對那些市場競爭中的失敗者給予物質幫助,以滿足他們的生存需要。市場經濟的發展呈現周期性,在經濟增長時期,會吸納大批勞動力,在經濟收縮或停滯時期,大量工人失業。這些工人失去收入,生活來源斷絕,就必須保障其生活必需。社會化大生產、市場經濟時代,生產對勞動力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種智能型勞動力的培養不可能在家庭內部進行,所需的培養費也較高,因此勞動者及其家庭的生活費用和子女的教育費用都需要由社會給予支持幫助。2.2社會保障制度的思想理論依據國家干預主義福利經濟學理論凱恩斯主義貝弗里奇福利國家計劃2.3社會保障制度的萌芽2.3.1從民間慈善事業到政府立法濟貧對貧困者給予救濟,最早可以追溯到人類社會初期的社會成員之間的互助行為。后來,社會用成文或不成文的社會規范將其固定下來,便有了慈善事業。在社會從自然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期間,各種宗教或世俗的慈善事業無力滿足社會上的保障需求,國家便出面干預,國家的介入使救濟行為成為政府的一項社會政策。為阻止勞動力流動,穩定社會秩序,消除失業、流浪和貧困現象,英國政府于1601年頒布了《伊麗莎白濟貧法》(又稱舊《濟貧法》)。英國政府于1834年頒布了新《濟貧法》,其主要原則是:政府有保障公民生存的義務,認為救濟不是消極行動,而是一項積極的福利舉措,并由經過專門訓練的社會工作人員從事此類工作。2.3社會保障制度的萌芽2.3.2社會互助組織的普遍發展互助組織產生于17世紀末,是產業工人為抵御勞動風險而創立的互助互濟基金會組織,它聚集會員的力量,組織會員之間的扶危濟困。這種以抵御勞動風險為目的的互助組織,從制度屬性、管理形式、項目設置、責任承擔等方面,為后來的社會保險制度的產生和形成提供了組織經驗和基礎。2.3社會保障制度的萌芽2.3.3商業保險商業保險起源于15世紀的海上保險。但在17世紀以前,海上保險業務只是銀行和放債人的副業,沒有專營的保險公司。到17世紀中葉,英國出現了承保火險的保險公司,18世紀出現了人壽保險公司,后來又出現了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和健康保險業務。2.4社會保障制度的建立2.4.1社會保險制度的建立德國是世界上第一個建立社會保險制度的國家。19世紀80年代,當時俾斯麥政府相繼頒布了一系列法令:1883年,頒布了《職工疾病社會保險法》;1884年,頒布了《工傷事故保險法》;1889年,頒布了《老年和殘疾社會保險法》。上述法令的頒布,標志著世界上第一個最完整的社會保險體系的建立,社會保險制度由此產生。2.4社會保障制度的建立2.4.2社會保險與商業保險的區別(1)性質不同。社會保險是國家強制實行的以保證社會安全為目的的保險制度,商業保險是以營利為目的的企業經營活動(2)保障對象不同。社會保險以勞動者及其供養的直系親屬為對象,商業保險以全體國民為對象。(3)權利與義務對等內涵不同。社會保險首先強調勞動者必須履行為社會貢獻勞動的義務,商業保險強調投保人員所繳保險費的多少決定保險金的多少。2.4社會保障制度的建立2.4.2社會保險與商業保險的區別(4)管理體制不同。社會保險由中央或地方政府集中領導,由社會保險專門機構負責組織管理。商業保險機構——保險公司是自主經營的相對獨立的經濟實體。(5)保障水平不同。社會保險以保障勞動者的基本生活需要為標準,商業保險的保障水平完全以投保人所繳保險費的多少為標準(6)立法范疇不同。社會保險屬于勞動立法范疇,商業保險屬于經濟立法范疇。2.5社會保障制度的全面發展
——多種制度模式的形成2.5.1“投保資助”型社會保障模式“投保資助”型社會保障模式是最早出現的社會保障模式,因此也被稱為“傳統型”社會保障這種模式的模式。特點是:以勞動者為核心建立社會保險制度;強調勞動者個人在社會保險方面的責任,社會保險費用由國家、雇主和勞動者三方負擔,以勞動者和雇主的社會保險繳費為主,國家財政給予適當支持,即個人和雇主投保,國家資助。這種模式重視社會保險中權利與義務的密切聯系,強化自我保障意識,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效率原則;同時,保險基金在成員間統籌使用,符合大數法則原理,也體現了保險互助互濟的宗旨。2.5社會保障制度的全面發展
——多種制度模式的形成2.5.2“福利國家”型社會保障模式“福利國家”型社會保障模式以英國為典型代表。福利國家就是使公民普遍地享受福利,讓國家擔負起保障公民福利的職責。2.5社會保障制度的全面發展
——多種制度模式的形成2.5.3“國家保險”型社會保障模式自20世紀50年代開始,東歐和包括我國在內的亞洲社會主義國家,仿效蘇聯的社會保險模式,建立了“國家保險”型社會保障制度。特點:保障對象包括全體勞動者;受保人不繳納任何保險費;一切保險費全由企業主和國家負擔;社會保險待遇高;保險待遇不與繳費多少相關聯,而與工齡掛鉤;各級工會組織代表國家政權機構管理社會保險事宜。蘇聯解體之后,其他社會主義國家轉型或改革,這種模式逐漸淡出。2.5社會保障制度的全面發展
——多種制度模式的形成2.5.4“強制儲蓄”型社會保障模式這是一種主要靠個人繳費的社會保險制度,以新加坡的中央公積金制(centerpensionfund,CPF)為代表。特點:要求會員首先自立,依靠自己;在因工資收入低下、存款達不到最低限額時,由家屬填補,會員之間并不調劑互助。這樣就把個人享受的待遇和自己的努力與存款的多少緊密地聯系在一起,而且公積金存款越多,所享受的養老金、醫療保健等待遇也越多。2.6中國社會保障制度的產生和發展2.6.1新中國成立前的社會保障國民黨政府:《暫行工廠通則》(后改為《工廠條例》)和《監察工廠條例》。1931年11月7日,中華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通過了《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勞動法》。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在勞動政策方面,采取適當地改善工人生活和不妨礙資本主義經濟正當發展的政策。1948年12月27日,東北行政委員會在東北解放區頒布試行了《東北公營企業戰時暫行勞動保險條例》,并于1949年7月1日擴大到東北解放區所有公營企業。這是人民政權建立的第一個統一制度、統一管理的勞動保險制度。2.6中國社會保障制度的產生和發展2.6.2新中國社會保障制度的建立1.企業職工勞動保險2.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保險3.社會救濟和社會福利4.對革命軍人的優待和撫恤關鍵術語市場經濟marketdirected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劇院區域獨家代理合同
- 湖面景觀噴泉施工方案
- 天津財經大學珠江學院《中醫診斷學技能》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西湖別墅幻燈》課件
- 2025至2031年中國建筑塑鋼行業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年的場地租賃合同模板
- 《兒童情感的培育》課件
- 2025年“1+N”全景式假期成長實踐作業實施方案
- 2025至2030年中國風機盤管空調器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鏡鋁立體滴膠標牌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3年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員會直屬事業單位招聘工作人員考試真題及答案
- 2024年3月四川省考公務員面試題及參考答案
- 戰略性新興產業政府引導基金發展策略與模式
- 豬場的生物安全工作總結
- 財政基礎知識培訓課件
- 春季朋友聚餐邀請函
- 胸腔推注給藥的護理
- 監控系統改造方案
- 第6章 輸電線路和繞組中的波過程
- 離婚協議書完整版Word模板下載
- 機床數控技術及應用-數控機床的機械結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