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錯誤歸因的疊加效應及其發生,心理學論文_第1頁
情感錯誤歸因的疊加效應及其發生,心理學論文_第2頁
情感錯誤歸因的疊加效應及其發生,心理學論文_第3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情感錯誤歸因的疊加效應及其發生,心理學論文世間萬事萬物,人們會對不同的人、事、物有情感上的偏好。一種可能是事物本身就個體而言確實具有價值,另一種可能是錯誤歸因的結果。所謂錯誤歸因(misattribution),指將某個效應的來源錯以為是其它來源(Payne,Cheng,Govorun,&Stewart,2005)。通俗地講,就是將事情的原因找錯了(馮霞,馮成志,2020)。這不僅在日常生活中是一個常見的現象,比方人們錯把晴天帶來的愉悅情緒當作正在享受美妙的生活(Schwarz&Clore,1983);Payne等(2005)利用情感錯誤歸因程序(affectmisattributionprocedure,AMP)范式,在實驗室中也證實錯誤歸因的發生,他們發現被試錯把啟動物引發的情感反響當作是中性目的物的效價屬性。一個有趣的問題是,現實之中錯誤歸因的啟動物往往不只一種。有時候,多種情感啟動物先后呈現時會造成如何的影響呢?一種情況是,除了近期出現的啟動物的影響,之前出現的啟動物也會對后續的情感反響產生影響,即多種情感啟動物的效應會互相疊加。例如,Murphy等的研究顯示,無意識情感啟動物引發的情感會轉移到其后呈現的目的物上,重復呈現該啟動物能進一步加強這種情感傾向(Murphy,Monahan,&Zajonc,1995;Murphy&Zajonc,1993)。另一種情況則是,可能并不存在疊加效應。由于人類信息加工能力的限制,只要近期出現的啟動物起到優勢作用。為討論這一問題,我們首先修改了AMP范式,以雙啟動詞作為啟動刺激,考察相繼呈現的兩個情感啟動詞怎樣影響錯誤歸因。我們預期,由于錯誤歸因能夠整合獨立的情感源(Murphy,Monahan,&Zajonc,1995),使得情感啟動詞的作用能夠疊加,進而發生錯誤歸因的疊加效應。進一步地,新近的AMP研究表示清楚,這種錯誤歸因不僅發生于情感經過,還可能產生在語義經過(Blaison,Imhoff,Hhnel,Hess,&Banse,2020;Jones,Fazio,&Olson,2018;Imhoff,Schmidt,Bern-hardt,Dierksmeier,&Banse,2018;Savaetal.,2020)。那么,我們關心的是,假如情感雙啟動詞的AMP范式中觀察到了錯誤歸因的疊加效應,這一效應能否出如今語義經過中?因而,本研究同時采用語義詞的判定作為對照條件。2、實驗1實驗1首先重復Payne等(2005)的經典AMP實驗操作,考察啟動詞的效價能否引發情感錯誤歸因反響,并為后續實驗提供AMP范式操控有效性的證據。2.1方式方法2.1.1被試實驗1以蘇州大學本科生24人為研究對象,3名被試在實驗中始終按同一鍵反響,數據被刪除。21名被試(11男,9女)年齡為18~22歲,視力或矯正視力正常,母語為漢語且未學過希伯來語。2.1.2實驗設計采用2(啟動詞效價:愉悅/不愉悅)2(SOA:100ms/1500ms)被試內設計。2.1.3材料啟動詞是來自羅躍嘉和王一牛(2004)(當代漢語雙字名詞感情信息評定表〕的32個漢語雙字名詞。所有啟動詞既能按效價分類,也能案語義分類,包括愉悅生物詞、愉悅非生物詞、不愉悅生物詞和不愉悅非生物詞各8個。由于情感啟動詞有多個評價指標,對本實驗采用的16個愉悅詞和16個不愉悅詞愉悅度、喚醒度、優勢度和熟悉度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結果表示清楚,愉悅詞和不愉悅詞之間愉悅度[t(30)=53.35,p<.001]、熟悉度[t(30)=7.69,p<.001]差異顯著,喚醒度、優勢度差異不顯著(ps>.10)??磥恚煜ざ戎g的差異性可能是一個混淆變量。結合已有研究(Hinojosa,Carreti,Mndez-Brtolo,Mguez,&Pozo,2018),效價水平和喚醒水平對情感啟動的影響存在差異,本研究著重于控制啟動詞的喚醒度水平來討論效價啟動的作用以避免這兩個要素的互相干擾。而在控制啟動詞喚醒水平的基礎上,本研究能夠討論情緒效價的啟動特點。目的刺激是64個希伯來語單詞,以保證每個試次出現的目的刺激不會重復。2.1.4程序實驗程序用Inqusite3.0編寫(馮成志,2018),通過PentiumⅢ800計算機進行控制。被試以自然姿勢坐在計算機前,實驗經過中始終凝視屏幕,眼睛距屏幕約50厘米,視角為1.62。每個試次依次呈現+形凝視點1000ms、啟動詞75ms、空屏25ms(SOA=100ms)或1425ms(SOA=1500ms)、目的刺激100ms、掩蔽圖片直至被試反響(圖1A)。被試的任務是分別按J/F鍵對目的詞進行愉悅/不愉悅判定,按鍵反響在被試間平衡。每次反響無時間限制,反響后掩蔽消失并自動進入下一試次。每名被試完成4種實驗條件,每種條件重復16次,共64個試次,各種實驗條件隨機呈現。正式實驗前有10個試次的練習,以便被試熟悉實驗任務。2.2結果與討論以愉悅判定的百分比為因變量,以啟動詞的效價(愉悅vs.不愉悅)SOA(100vs.1500ms)為自變量進行重復測量方差分析(圖2A)。結果表示清楚,啟動詞效價的主效應非常顯著,F(1,20)=26.58,p<.001,2=1,相比不愉悅啟動詞,愉悅啟動詞后的愉悅判定比例更高層次;SOA的主效應顯著,F(1,20)=6.35,p<.05,2=.67,SOA為100ms時的愉悅判定比例顯著高于SOA為1500ms時。但是,啟動詞效價與SOA的交互作用并不顯著,F<1,p>.05。實驗1采用經典的AMP范式,結果發現情感效價的主效應顯著,這意味著成功地重復出經典的情感錯誤歸因效應。除此之外,與閾下AMP研究的結果一致(馮霞,馮成志,2020),隨著SOA的延長情感啟動效應衰退,支持情感啟動具有自動化特征。通過驗證SOA對情感啟動大小的調控作用,也從側面表示清楚本實驗AMP范式操控的有效性。3、實驗2實驗2對AMP范式進行了修改,以相繼呈現的兩個情感啟動詞為啟動刺激,考察情感錯誤歸因的疊加效應。3.1方式方法3.1.1被試和材料實驗2以蘇州大學本科生24人為研究對象,1名被試在實驗中始終按同一鍵反響,數據被刪除。23名被試(9男,14女)的年齡為17~21歲。啟動詞與實驗1一樣,8個愉悅生物詞、愉悅非生物詞、不愉悅生物詞和不愉悅非生物詞分別組成四個子集,在效價一致的條件下,積極條件下,第一啟動詞和第二啟動詞在愉悅生物詞和愉悅非生物詞中隨機選擇,兩個啟動詞所屬的子集不同,消極條件下,第一啟動詞和第二啟動詞在不愉悅生物詞和不愉悅非生物詞中隨機選擇,兩個啟動詞所屬的子集不同;在效價不一致的條件下,四類啟動詞完全隨機組合為第一啟動詞和第二啟動詞。所有的啟動詞在效價一致和不一致的條件下均呈現兩次,以保證每種條件下該詞既在第一個位置呈現一次,也在第二個位置呈現一次。目的刺激是128個希伯來語單詞。3.1.2設計和程序采用2(第二啟動詞的效價:愉悅/不愉悅)2(兩啟動詞效價的一致性:一致/不一致)被試內設計。為了獲得更好的啟動效應,實驗2將SOA恒定為100ms。每個試次依次呈現+形凝視點1000ms、第一啟動詞75ms、空屏25ms、第二啟動詞75ms、空屏25ms、目的刺激100ms、掩蔽圖片直至被試反響(圖1B)。每名被試共完成128個試次。3.2結果與討論以愉悅判定的百分比為因變量,以第二啟動詞的效價(愉悅vs.不愉悅)和兩啟動詞效價的一致性(一致vs.不一致)為自變量進行重復測量方差分析(圖2B)。結果表示清楚,第二啟動詞效價的主效應顯著,F(1,22)=8.98,p<.01,2=.82;但兩啟動詞效價一致性的主效應并不顯著(F<1,p>.05);第二啟動詞的效價與兩啟動詞效價一致性的交互作用顯著,F(1,22)=6.45,p<.05,2=.68;相比兩啟動詞效價不一致的條件,效價一致時被試對愉悅第二啟動詞后的目的詞更多的做出愉悅反響,出現了情感錯誤歸因的疊加效應。進一步簡單效應分析表示清楚,第二啟動詞為愉悅時,兩啟動詞的效價一致和效價不一致之間的差異顯著,F(1,22)=7.82,p<.05,2=.76;第二啟動詞為不愉悅時,兩啟動詞的效價一致和不一致之間的差異并不顯著(F<1,p>.05)。兩啟動詞的效價一致時,第二啟動詞為愉悅和不愉悅之間的差異顯著,F(1,22)=11.30,p<.01,2=.90;兩啟動詞的效價不一致時,第二啟動詞為愉悅和不愉悅之間也存在顯著差異F(1,22)=5.12,p<.05,2=.58。實驗2采用修改的雙啟動詞AMP范式,結果發現第二啟動詞效價對中性目的詞的效價判定具有顯著作用,這與實驗1的結果一致。另外,第二啟動詞的效價與兩啟動詞的效價一致性存在著顯著的交互作用,相比不愉悅的背景刺激,愉悅啟動詞呈如今愉悅的背景刺激中的愉悅判定比例更高層次,講明出現了情感錯誤歸因的疊加效應。當有兩個啟動詞時,之前出現的啟動詞對中性目的詞的愉悅判定也是有影響的,而不是只要第二啟動詞才有作用。4、實驗3實驗3的目的是考察錯誤歸因的疊加效應能否發生于語義經過。那么,首先要做一個單啟動詞的實驗3a來證明AMP范式語義實驗操控的有效性;再做語義判定的雙啟動詞實驗3b來考察雙語義啟動詞能否產生錯誤歸因的疊加效應。4.1實驗3a4.1.1方式方法4.1.1.1被試和材料被試與實驗1一樣。啟動詞來自羅躍嘉和王一牛(2004)的當代漢語雙字名詞感情信息評定表的32個漢語雙字名詞。16個生物啟動詞的平均效價為2.20~7.75,平均熟悉度為5.48,16個非生物啟動詞的平均效價為2.10~7.61,平均熟悉度為5.52。目的刺激材料與實驗1一樣。4.1.1.2實驗設計和程序采用2(啟動詞語義:生物/非生物)2(SOA:100ms/1500ms)被試內設計。程序流程與實驗1基本一樣(圖1A)。不同的是,被試按J/F鍵對目的詞進行生物/非生物的語義判定。4.1.2結果與討論以生物判定的百分比為因變量,以啟動詞的語義(生物vs.非生物)SOA(100vs.1500ms)為自變量進行重復測量的方差分析(圖2C)。結果發現,啟動詞語義的主效應非常顯著,F(1,20)=51.79,p<.01,2=1;SOA的主效應顯著,F(1,20)=4.10,p<.05,2=.48;但啟動詞語義與SOA的交互作用并不顯著,F<1,p>.05。實驗3a的結果發現,相比非生物詞,生物啟動詞后的生物判定比例更高層次。這與新近的多項AMP研究結果一致(Imhoffetal.,2018;Sawaetal.,2020),講明錯誤歸因反響除了發生于情感經過,還發生于語義經過。除此之外,通過SOA對語義錯誤歸因反響大小的調控作用,也從側面表示清楚AMP語義判定實驗操控的有效性。4.2實驗3b4.2.1方式方法4.2.1.1被試和材料被試與實驗2一樣。啟動詞與實驗3a一樣,8個生物愉悅詞、生物不愉悅詞、非生物愉悅詞和非生物不愉悅詞分別組成四個子集,在效價一致的條件下,生物條件下,第一啟動詞和第二啟動詞在生物愉悅詞和生物不愉悅詞中選擇,兩個啟動詞所屬的子集不同,非生物條件下,第一啟動詞和第二啟動詞在非生物愉悅詞和非生物不愉悅詞中選擇,兩個啟動詞所屬的子集不同;在效價不一致的條件下,四類啟動詞完全隨機組合為第一啟動詞和第二啟動詞。目的刺激采用與實驗2一樣的128個希伯來語單詞。4.2.1.2設計和程序采用2(第二啟動詞的語義:生物/非生物)2(雙啟動詞語義的一致性:一致/不一致)被試內設計。程序流程與實驗2基本一樣(圖1B),不同的是被試進行語義判定。4.2.2結果與討論以生物判定的百分比為因變量,以第二啟動詞的語義(生物vs.非生物)雙第二啟動詞語義的一致性(一致vs.不一致)為自變量進行重復測量方差分析(圖2D)。結果發現,第二啟動詞語義的主效應[F(1,22)=1.92,p>.05,2=.26]、雙啟動詞語義一致性的主效應(F<1,p>.05)均不顯著,第二啟動詞的語義與兩啟動詞語義一致性的交互作用也不顯著(F<1,p>.05)。實驗3b的結果表示清楚,兩個啟動詞的語義以及兩啟動詞語義的一致性對中性目的詞的語義判定均沒有影響。這意味著,雙啟動詞AMP的語義判定實驗沒有出現語義錯誤歸因反響。結合實驗2的結果,講明只要牽涉情感而不是語義時,才會出現錯誤歸因的疊加效應。5、總討論首先,我們發現經典AMP范式下,情感詞和語義詞都能誘發錯誤歸因。一方面,與多項研究一致(Deutsch,Kordts-Freudinger,Gawronski,&Strack,2018;Payneetal.,2005;Payne,McClernon,&Dobbins,2007),被試會將啟動詞的情感色彩投射到中性目的刺激。啟動詞首先引發被試的愉悅或不愉悅反響,在其判定中性目的詞時,該反響被無意識的投射進去(任娜,佐斌,2020)。Payne等(2018)還提出一個經過模型將情感錯誤歸因細化為三個成分。另一方面,與新近的語義錯誤歸因程序研究(Imhoff,Schmidt,Bernhardt,Dierksmeier,&Banse,2018)結果類似,本研究也證實錯誤歸因發生于語義經過。較高層次認知經過的啟動詞效應可能是間接的(Lo-ersch&Payne,2018),啟動詞首先加強了語義意義的可接近性或相關情感心理成分,又被錯誤歸因于目的詞進而產生語義錯誤歸因反響(Blaison,Im-hoff,Hhnel,Hess,&Banse,2020)。更重要的是,我們初次發現AMP范式下雙情感啟動詞的錯誤歸因疊加效應,而且這種效應只出如今情感經過。由于錯誤歸因能夠整合獨立的情感來源(Murphyetal.,1995),相繼呈現的啟動詞分別引發獨立的愉悅或不愉悅反響,被試將整合的情感反響錯誤歸因于目的詞,進而產生情感錯誤歸因的疊加效應。雙啟動詞的語義判定實驗沒有發現錯誤歸因效應,可能由于該效應由多種內在機制引起,而每種機制在不同的實驗任務條件下起作用,雙語義啟動詞的條件下是激活擴散機制占優(Houwer,Her-mans,Rothermund,&Wentura,2002)。結合已有研究發現錯誤歸因歷程不僅具有自動化特征,還遭到控制式校正經過的影響(林思賢,2018),雙啟動詞的語義編碼經過可能正是起到某種校正作用抑制了錯誤歸因發生。相比以往研究,本研究采用的雙啟動詞AMP范式顯然具有更高層次的生態學效度。由于真實世界中影響內隱態度的情感啟動詞往往是多樣的,其影響可能存在疊加效應。但我們覺得,研究還存在一些局限性。首先,本研究討論的是雙啟動詞條件下錯誤歸因能否出現疊加效應,更進一步的是想了解該效應在情感和語義經過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