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解讀

《GB/T 6099.1-1985 棉纖維成熟度試驗方法 中腔胞壁對比法》是一項國家標準,規定了通過中腔胞壁對比來測定棉纖維成熟度的具體步驟。該標準適用于對原棉或經過加工但未去除天然雜質的棉花進行檢測。

根據這一標準,首先需要從待測樣品中隨機抽取一定數量的纖維,并將其置于顯微鏡下觀察。在顯微鏡視野內尋找具有代表性的纖維橫截面,特別是那些能夠清晰顯示中腔(即纖維中心空洞)與胞壁之間關系的部分。理想的樣本應當是纖維橫截面完整、邊緣平滑且無明顯損傷。

接下來,在選定好合適的纖維橫截面后,依據其外觀特征將之歸類為不同類型:完全成熟的纖維通常表現為較小的中腔與較厚實的胞壁;而未充分發育或者過熟的老化纖維,則可能擁有較大比例的中腔和相對較薄的胞壁結構。通過對這些不同類型的纖維所占比例進行統計分析,可以得出整個樣品批次的大致成熟程度。


如需獲取更多詳盡信息,請直接參考下方經官方授權發布的權威標準文檔。

....

查看全部

  • 被代替
  • 已被新標準代替,建議下載現行標準GB/T 6099-2008
  • 1985-06-12 頒布
  • 1986-05-01 實施
?正版授權
GB/T 6099.1-1985棉纖維成熟度試驗方法中腔胞壁對比法_第1頁
GB/T 6099.1-1985棉纖維成熟度試驗方法中腔胞壁對比法_第2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6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GB/T 6099.1-1985棉纖維成熟度試驗方法中腔胞壁對比法-免費下載試讀頁

文檔簡介

UDC677.21.017W10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6099.1-85棉纖維成熟度試驗方法中腔胞壁對比法Testmethodformaturityofcottonfibres-Lumenandwallthicknessconstractmethod1985-06-12發布1986-05-01實施:標淮國家批準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UDC677.21.017棉纖維成熟度試驗方法中腔胞壁對比法GB6099.1-85Testmethodformaturityofcottonfibres-Lumenandwallthicknessconstractmethod本方法適用于棉纖維,名詞術語1.1成熟系數表示棉纖維成熟度的一種指標,根據棉纖維中腔寬度與胞壁厚度的比值訂出的相應數值。比值越小,成熟系數越大,表示越成熱。1.2胞壁棉纖維為細長而轉曲的一端封閉的扁平管狀體,它的管壁稱為胞壁。1.3中腔棉纖維生長停止后,胞壁內遺留下來的內部空隙稱為中腔。原理成然好的棉纖維,胞壁厚而中腔寬度小,成熟差的棉纖維,胞壁薄而中腔寬度大。因此,可根據棉纖維中腔寬度與胞壁厚度的比值來測定成熟系數。:儀器和工具3.1生生物顯微鏡、目鏡測微尺。3.2挑針、毀子、50mm纖維尺、稀梳(10針/cm)、密梳(20針/cm)、黑絨板、載玻片和蓋玻片、膠水、培養血。試驗試樣制備4.1紫理棉束按照GB6097—85《棉纖維試驗取樣方法》制備的試驗棉條中取出重約4~6mg的樣品。用手扯法加以整理使成一端齊的小棉束。先用稀梳,后用密梳從棉條整齊一端按表1梳去短纖維。用手指揮任整齊一端纖維梳理另一端,舍棄棉束兩旁纖維,留下中間部分180~220根纖維。棉花類別梳去短纖維長度,mm細絨棉16及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文本僅供個人學習、研究之用,未經授權,嚴禁復制、發行、匯編、翻譯或網絡傳播等,侵權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均為PDF格式電子版文本(可閱讀打印),因數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經售出,不提供退換貨服務。
  • 3. 標準文檔要求電子版與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載的文檔中可能包含空白頁,非文檔質量問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