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3課從漢到元政治制度的演變(2016?新課標全國H卷文綜?25)兩漢實行州郡推薦、朝廷考試任用的察舉制;經魏晉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變為自由投考、差額錄用的科舉制。科舉制更有利于()A.選拔最優秀的官吏B.鑒別官員道德水平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D.提升社會文化水平【答案】D(2016?北京文綜?13)中國古代某一時期,朝廷與地方矛盾尖銳。某節度使派人到中書省辦事,因其態度惡劣,遭宰相武元衡呵斥。不久,武元衡在靖安坊的東門被該節度使派人刺殺。此事發生在()A.漢長安B.唐長安C.宋汴梁D.元大都【答案】B(2016?江蘇單科-4)“宋沿唐制,亦貴進士科。然唐時猶兼采譽望,不專辭章。宋則糊名考校,一決文字而已。”由此可見,與唐代科舉相比,宋代()A.考試程序更加公正B.取士科目有所減少C.進士及第尤為尊貴D.錄取人數大大增加【答案】A(2016?新課標全國0卷文綜?25)東漢王充在《論衡》中說:“蕭何入秦,收拾文書(國家檔案文獻),漢所以能制九州者,文書之力也。”其意在說明,西漢成功地實現對全國的統治,是因為漢初()A.實行了崇尚儒家的政策B.繼承了秦朝的基本制度C.未能充分發揮文書功能D.官吏熟知秦朝典章制度【答案】B(2016?北京文綜?13)中國古代某一時期,朝廷與地方矛盾尖銳。某節度使派人到中書省辦事,因其態度惡劣,遭宰相武元衡呵斥。不久,武元衡在靖安坊的東門被該節度使派人刺殺。此事發生在()A.漢長安B.唐長安C.宋汴梁D.元大都【答案】B(2016?新課標全國I卷文綜?26)史載,宋太祖某日悶悶不樂,有人問他原因,他說:“爾謂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誤失,史官必書之,我所以不樂也。”此事反映了()A.重史傳統影響君主個人行為B.宋代史官所撰史書全都真實可信C史官與君主間存在尖銳矛盾D.宋太祖不愿史書記錄其真實言行【答案】A(2016?浙江文綜?15)定州在中國古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下列關于定州的表述,正確的是()①秦漢始置州②唐代私營綾織作坊興起③宋代以制瓷業聞名天下④元代為中書省轄地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D(2016?浙江文綜?16)中國古代中央集權的強化,往往通過采取弱化相權、完善監察體制、調整中央和地方關系等手段來實現,在這一過程中政治架構的設計與職權的變更較為突出。下列選項中,在地位和職權上大體相當的一組是()A.東周諸侯國與元行省B.唐政事堂與宋中書門下C.西漢州刺史與明監察御史D.宋提點刑獄司與明通政司【答案】B(2015?天津文綜?2)秦漢時期設立了朝議制度,凡遇軍國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議”于群臣,議定的結果,通常由宰相領銜上奏,最后必須經皇帝裁決,方能施行。這一制度()A.表明軍國大事最終由朝臣議定B.反映了皇權與相權的矛盾C.起到了限制、監督皇權的作用D.有利于皇帝決策時集思廣益【答案】D(2015?新課標全國H卷文綜?25)漢宣帝曾稱:“與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來的帝王反復重申上述觀念。這主要體現了()A.地方吏治是國家安定的重要因素B.中央集權與地方分權之間的矛盾C.漢代地方行政制度為后代所沿用D.歷代帝王將漢宣帝作為治國榜樣【答案】A(2015?安徽文綜?13)河南尹田歆的外甥王諶,以知人出名。田歆對他說:“如今應推舉六名孝廉,多有貴戚書信相命,又不好違背,我想自己選一位名士以報效國家,你助我求之。”這體現了()A.地方無選官權B.選拔官吏以品評為主C.察舉制的弊端D.自上而下的選官方式【答案】C
TOC\o"1-5"\h\z(2015?新課標全國I卷文綜?25)兩漢時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執政大臣也主要從他們之中選擇。這被當時人視為“安宗廟,重社稷”的“漢家之制”。漢代出現外戚干政的背景是()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權B.“家天下”觀念根深蒂固C.母族親屬關系受到重視D.劉氏同姓諸侯王勢力強大【答案】C(2015?四川文綜?2)“中書、尚書令在西漢為少府屬官,在東漢亦屬少府,雖典機要,而去公卿甚遠。魏晉以來,浸以華重。唐遂為三省官長,居真宰相之任。”這段話意在指出()A.漢代少府份屬九卿,位尊權重B.唐代中書令和尚書令是真宰相C.中書令和尚書令地位逐漸提高D.三省制經歷了曲折的發展過程【答案】C(2015?北京文綜?13)某朝官員王鍔通過賄賂企圖兼任宰相。皇帝同意了王鍔的請求,并下詔“鍔可兼宰相”。時任給事中的李藩行使職權,駁回詔書。由此推斷,給事中隸屬于()A.唐朝的門下省B.宋朝的樞密院C.明朝的內閣D.清朝的軍機處【答案】A(2015?廣東文綜?13)針對皇帝頻頻越過中書省直接向六部官員下達詔令的現象,有朝臣說:“事不出中書,是為亂政。”由此可知,該朝臣()A.反對中央集權B.主張建立內閣C.主張加強相權D.反對三省六部制8.(2015?山東文綜-14)唐宋時期,地方官任職避親、避籍漸成定制。該制度旨在()A.瓦解宗法體系B.防止地方勢力膨脹C.健全地方行政機構D.完善地方監察制度【答案】B(2015?重慶文綜?4)《金史》記載:“贊曰:章宗在位二十年,承世宗治平日久,宇內小康,乃正禮樂,修刑法,定官制,典章文物粲然成一代治規??亦可謂有志于治者矣。”這表明金章宗()A.完善了金朝典章制度A.完善了金朝典章制度B.開始推行內閣制度C.C.治國理政不如金世宗D.照搬金世宗時的律令【答案】A(2015?福建文綜?15)元初,中書省“省規”三日一奏事,軍國急務不拘于此限;定時由首領官排定需議事項,逐項討論,事關重大且意見不同時將實情稟奏皇帝。這表明中書省()A.專為處理軍國急事而設B.強調集體議決防止大臣專權C.通過分割權力強化相權D.任何決策之事實時稟報皇帝【答案】B(2015?浙江文綜?15)下列地方行政區劃級別最低的是()A.漢代益州郡B.唐代揚州C.宋代揚州D.元代順寧府【答案】D(2015?浙江文綜?17)歷史發展既有傳承又有創新。下表所列信息,按朝代(唐、宋、元、明)先后排列正確的是()①通政司、復社、都察院、風力水車②政事堂、北門學士、內作使綾匠、高轉筒車③樞密院、土司、木活字、監察御史④中書門下、三司使、《武經總要》、草市A.②③④①B②④③①C.③②①④D.④②①③【答案】B(2014?天津文綜?1)從秦至清的兩千多年中,許多皇帝或由于年幼庸弱,或由于當時形勢和力量對比的變化,因而受制于母后、外戚、宦官、權臣、地方割據勢力等,導致權力的萎縮或喪失,這種現象實質上是()A.君主專制被顛覆B.中央集權體制遭到破壞C.君權至上的后果D.君主權力受到制約【答案】C(2014?全國新課標卷I文綜?24)中國古代,“天”被尊為最高神。秦漢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舉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員、百姓則祭拜自己的祖先。這反映了秦漢以后()A.君主專制緣于宗教權威B.政治統治借助于人倫秩序C.皇權至上促成祖先崇拜D.祭天活動強化了宗法制度【答案】B(2014?山東文綜?14)自秦漢至明清,中國古代行政區劃經歷了由郡縣兩級制到州郡縣三級制再到省道府縣四級制的演變,這體現了()A.中樞權力體系日趨完備B.中央對地方控制的加強C.各地經濟聯系日益密切D.經濟發展區域化程度提高【答案】B(2014?四川文綜-4)讀表1,據此不能得出的認識是()表1中國古代行政區劃簡表時期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宋金元明清高層政區州路行省布政使司省統縣政區郡郡州州路、府、州府、直隸州/州府、直隸州縣級政區縣縣縣縣縣縣州、縣A.縣是中國歷史上最穩定的一級政區B.州的地位呈現出由高到低的演進趨勢C.政區層級的調整促進了地方自主性D.二級制和三級制是古代政區層級的主體【答案】C(2014?海南單科?3)史載,東晉時,太尉郗鑒為女擇婿,遣人至朝廷重臣王導的家中“遍觀子弟”。王氏子弟各自修飾,以圖被選,只有王羲之“在東床坦腹食,獨若不聞”,被郗鑒認為是理想的女婿人選,“遂以女妻之”。這主要反映了當時()A.女性地位低下B.婚姻講究門第C.擇婿方式獨特D.大臣拉幫結派【答案】B(2014?北京文綜?15)在歷史學科的研究性學習中經常出現的錯誤是,使用單一或不充分的論據得出普遍性的結論。下列選項中沒有這類錯誤的是()A.《授時歷》的頒行比現行公歷早300年,所以中國古代科技水平領先世界B.《西游記》是明代的一部優秀小說,所以明代文學蓬勃發展C.唐代369位宰相中有83%來自北方,所以唐代宰相的來源存在地域差異D.南宋揚州的城市人口占揚州總人口的81.83%,所以南宋的城市化水平很高【答案】C(2014?海南單科-5)唐代否定了按門第選官的九品中正制及等額推薦的察舉制,實行分科考試、差額錄取的科舉制,這反映出唐代()A.官員特權受到否定B.君主集權得到強化C.選才注重知識水平D.選官重視思想品德【答案】C(2014?北京文綜?14)唐末五代,中央集權大為削弱。為扭轉這一局面,宋初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是()A.文官任知州B.設三司使C.設樞密院D.施行將兵法【答案】A(2014?浙江文綜?14)下列是宋、元、民國、當代編纂的浙江地方志及其部分目錄,這些地方志按先后排列是()①《山陰志》選舉、書院、學堂、新軍、警察②《臨安志》宮闕、宗廟、三省、臺閣、禁軍、科舉、坊市③《四明志》職官考(府州官員)、學校考(本路蒙古學、本路儒學)④《紹興志》科學技術、報刊、文物古跡、名家學術思想A.①②④③B.②③①④C.③①②④D.③①④②【答案】B(2013年高考大綱全國卷13題)漢文帝說:“蓋天下萬物之萌生,靡有不死。死者天地之理,物之自然,奚可甚哀??厚葬以破業,重服以傷生,吾甚不取。”漢文帝在此強調的是A.無為而治B.輕徭薄賦C.崇尚節儉D.民貴君輕【答案】【考查點】漢初政治制度(2013年江蘇高考3題)某學者評唐朝三省制時指出:“凡未加蓋‘中書門下之印’,未經政事堂議決副署,而由皇帝直接發出的命令,在當時是被認為違制的,不能為下屬機關所承認。”這里所謂“違制”的論斷,主要指皇帝背離了A.詔令須由政事堂議決的制度B.門下省執掌詔令草擬的職能C.中書省監察地方政務的慣例D.尚書省負責執行詔令的定制【答案】【考查點】三省六部制31.(2013年福建高考17題)清末傳教士明恩溥記述:“促使中國學子年復一年地堅持科舉考試,有的直到九十高齡終于拿到文憑方可罷休,有的則死于這一過程中。功名利祿一類是無法說清楚的??九十高齡之后,即便考中又怎么樣?唯一的解釋是他天生具有忍耐的稟賦。”該材料A.批判學子追求功名利祿B.表明科舉制下學子的愚昧無知C.折射出學子的價值取向D.反映出科舉制失去人才選拔功能【答案】【考查點】科舉制二、材料分析題1.(2015?天津文綜?12)(22分)古代中國和古代羅馬相距遙遠,然而兩者的歷史發展可做一些比較。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歷史時期古代中國古代羅馬①公元前5世紀?前4世紀秦國商鞅變法(前356年)羅馬制定《十二銅表法》(前451年)②公元前3世紀秦始皇統一中國(前221年)羅馬統一意大利(前270年左右)③公元前2世紀?公元2世紀西漢、東漢王朝強盛時期(前202年?公元184年)羅馬強盛時期(前201年?公元192年)④公元3世紀漢末混亂、三國鼎立(184?280年)西晉統一王朝(280?316年)羅馬“三世紀危機”(192?284年)羅馬帝國中興(284?336年)⑤公元4世紀北方少數民族南下中原東晉南遷(317?420年)北方十六國時期(308?439年)羅馬帝國首都東遷(330年)日耳曼人入侵(375年起)羅馬帝國東西分裂(395年)⑥公元5?6世紀南北朝對峙(420?589年)隋朝再次統一中國(589年)西羅馬帝國火亡(476年)歐洲日耳曼人小國林立吳于廑、齊世榮主編《世界史》,白壽彝主編《中國通史》(1)依據材料,概括①至⑤各個時期古代中國和古代羅馬的歷史特征。(7分)(2)比較①至⑤時期兩國歷史發展的特征,你發現了什么現象?再比較其歷史軌跡及變化節奏,你又有哪些發現?在此基礎上,你有何進一步的理論認識?(8分)(3)第⑥時期中國和歐洲的歷史走向有何不同?試從制度層面分析中國出現這一走向的主要原因。(7分)【答案】(1)特征:①兩者都制定了法律。②兩者都實現了國家統一。③兩者都進入強盛時期。④兩者都出現混亂、分裂或危機,但都走向了統一或中興。⑤兩者都有其他民族大規模遷入,走向分裂。(7分)(2)現象:兩者雖相距遙遠,但各個時期歷史特征非常相似。(2分)發現:兩者歷史都呈現了政治統一和分散交替而行的軌跡,變化節奏也十分相近。(4分)認識:人類歷史發展是有共同性的。(2分)(3)不同:中國從分裂走向統一;西羅馬滅亡,歐洲走向分散。(4分)原因:中央集權制度的建立,促進了中國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形成與發展。(3分)2.(2015?重慶文綜?14)(34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高祖皇帝晚年手敕太子書:“吾遭亂世,當秦禁學,自喜,謂讀書無益。洎踐祚(及登基)以來,時方省書,乃使人知作者之意。追思昔所行,多不是??吾生不學書,但讀書問字而遂知耳??今視汝書,猶不如吾。汝可勤學習。每上疏,宜自書,勿使人也。”——摘自[明]梅鼎祚編《兩漢文紀》(1)根據材料一,回答漢高祖對太子的要求及其原因。(6分)結合所學知識,指出“秦禁學”的具體表現。(2分)【答案】(1)要求:勤奮學習;自己寫奏章。(4分)原因:漢高祖對讀書無益的反思。(2分)表現:焚書坑儒。(2分)(2015?江蘇單科-21)(12分)中華文明燦爛輝煌,對保持國家的穩定和統一發揮了積極作用。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對于一個旁觀者來說,4世紀時世界歷史的情況可能是這樣:羅馬帝國總算歷劫而存,而中華帝國的時代已成為過去。可是中華帝國在羅馬帝國已不復存在時最后重新組成。中華帝國為什么能恢復而羅馬帝國卻不能,一個原因可能是中國王朝比拜占庭帝國更充分地保留了帝國的傳統。如果皇帝依靠不是按照出身或機遇而是按才干選拔的官僚知識分子行使權力,那他就會實行公正的道德的統治。中國的文字也比西方的拉丁文和希臘文有著更大的文化上的連續性。——摘編自費正清《中國:傳統與變革》請回答:(1)概括材料一中有利于中國穩定和統一的因素。結合所學知識,指出“不是按照出身或機遇而是按才干選拔”所涉及的制度。(6分)【答案】(1)因素:充分保留傳統;合理選官;實行德政;漢字文化延續功能強。(4分)制度:察舉制(九品中正制);科舉制。(2分)(2014?江蘇單科?21)(14分)歷代王朝不斷調控中樞權力以維護其統治。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郡舉賢良,對策百余人,武帝善助對,由是獨擢助為中大夫。后得朱買臣、吾丘壽王、司馬相如??等,并在左右。??屢舉賢良文學之士。公孫弘起徒步(平民),數年至丞相。開東閣,延賢人與謀議,朝覲奏事,因言國家便宜。上令助等與大臣辯論,??大臣數詘。—《漢書?嚴助傳》材料二垂拱三年,或誣告(宰相)祎之,??(武)則天特令肅州刺史王本立推鞫(審問)其事。本立宣敕示祎之,祎之曰:“不經鳳閣(中書省)鸞臺(門下省),何名為敕?”則天大怒,以為拒捍制使,乃賜死于家。—《舊唐書?劉祎之傳》材料三(明初內閣大學士)掌獻替可否(意即對君勸善規過,議論興革),??凡上之達下,日詔,曰誥??皆起草進畫,以下之諸司。下之達上,曰題,曰奏??皆審署申覆(意即審查簽收,上報或發回)而修畫焉,平允乃行之。??大典禮、大政事,九卿、科道官會議已定,則按典制,相機宜,裁量其可否,斟酌入告。—《明史?職官一》請回答:(1)據材料一,歸納漢武帝為削弱相權所采取的舉措。(3分)(2)據材料二,結合所學知識,說明劉祎之為何不認可王本立宣讀的“敕書”。(3分)(4)綜合上述材料,概括歷代王朝調控中樞權力的基本策略和原則。(3分)【考點】(1)漢到元政治制度的演變——漢武帝削弱相權(2)漢到元政治制度的演變——三省六部制(4)古代中國政治制度的特點——古代中國政治制度的演變過程與特點【答案】(1)舉措:任用賢良文學之士為身邊近臣;讓他們參與議政、奏事;令其詰難大臣。(2)說明:詔敕須由中書省起草,門下省審議,而由皇帝直接發出的詔令被認為是違制的。(4)策略:分散權力;權力制衡。原則:皇權至上。(2014?福建文綜-38)(36分)從隋朝開始的科舉制在中國延續了1300多年,至1905年被宣布廢除。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隋創進士科之后)歷代踵行,時加修正,以迄于明清,防閑之法益密,取人之道益公??——鄧嗣禹《中國考試制度史》材料二(科舉制)西國莫不慕之,近代漸設考試以取人才,而為學優則仕之舉。今英、法、美均已見端,將來必至推廣。——丁韙良《西學考略》材料三貧若子弟,類皆廉謹自勉,埋首窗下??即紈绔子弟,亦知苦讀,以獲科第,否則雖富不榮??因此之故,前清時代,無分冬夏,幾于書聲遍野,夜靜三更,鉆研制義。是皆科舉鼓勵之功有甚于今日十萬督學之力也。——鄧嗣禹《中國考試制度史》(1)據材料一,歸納科舉制的主要特點。(6分)(2)據材料二、三并結合所學知識,歸納科舉制的積極影響。(10分)【答案】(1)特點:延續時間長;不斷發展完善;選拔方式規范;公平(公正)。(答三點即可)(2)影響:被西方國家借鑒;打破世家大族對仕途的壟斷;促進社會重學風氣的形成;提高官員文化素質;擴大統治的社會基礎;促進社會穩定。(答五點即可)(2014?上海單科?37)傳國璽秦始皇統一六國后創制了六枚一套的御璽,分別刻著“皇帝之璽”、“天子之璽”、“皇帝行璽”、“天子行璽”、“皇帝信璽”、“天子信璽”。如任命國家官員,則封印“皇帝之璽”;若任命四夷的官員,則用“天子之璽”;信璽用于對國內和四夷用兵事宜,行璽則為皇帝外巡時隨身攜帶。秦亡,御璽落入漢室,代代相傳,稱“傳國璽”。漢亡,傳國璽為魏文帝所得。蜀漢和東吳亦想握有傳國璽,遂自行刻之,并編造了傳國璽神授的故事。唐興,所獲傳國璽多達十余套。唐太宗明白了這一切,于是重新刻制了御璽,使其形制增大,并增“授命璽”一枚用于祭天儀式,表明君權神授。問題:(14分)(3)唐太宗為什么要重新刻璽?與之相應唐太宗又做了何種制度建設?(4分)【答案】(3)水平1:結合所學知識對材料進行合理的解釋(4分)?為了鞏固統一的新政權,加強皇帝權威;完善三省六部制、推行科舉制?御璽數量過多,不再正宗,需要重建皇帝權力的象征;完善三省六部制、推行科舉制其他答案:回答與材料無關或與史實不符(0分)7.(2013年天津高考12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浙江機電職業技術學院《生物化學上》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5年北京順義初三月考試卷(三)生物試題含解析
- 新疆兵團八師一四三團一中2025年第一次高考適應性考試化學試題含解析
- 鄭州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文獻學專題》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哈爾濱石油學院《針灸推拿與護理》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5年安順市重點中學高中畢業年級第二次質量預測生物試題含解析
- 山東電子職業技術學院《文學作品導讀》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貴州城市職業學院《計算機通信網實驗》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南京警察學院《互聯網時代的企業戰略管理》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武漢信息傳播職業技術學院《舞蹈美學》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公司利潤質量研究國內外文獻綜述3400字】
- 人力資源管理(黑龍江聯盟)知到章節答案智慧樹2023年哈爾濱師范大學
- 學生班級衛生值日表模板下載
- 拒絕內耗做自己-高中主題班會
- 直播電商基礎PPT完整全套教學課件
- 放射工作人員培訓考核試題及答案
- GB/T 16422.3-2022塑料實驗室光源暴露試驗方法第3部分:熒光紫外燈
- 人教部編版四年級語文下冊《我的動物朋友》PPT教學課件
- 《駱駝祥子》名著+考點
- 文言文專題復習 課件(共26張ppt) 中考語文一輪復習
- 危險化學品典型事故案例分析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