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遼市統籌城鄉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_第1頁
通遼市統籌城鄉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_第2頁
通遼市統籌城鄉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_第3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通遼市統籌城鄉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1主義關于城鄉發展的理論、恩格斯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德意志意識形態〕、〔宣言〕等經典著作中提出城鄉發展的思想。一個民族內部的分工,首先引起工商業同農業勞動的分離,進而也引起城鄉的分離和城鄉利益的對立。、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寫到,消滅城鄉間的對立是社會統一的首要條件。主義以為,城鄉差異不同和對立只是生產力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的產品,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城鄉差異不同的消滅是歷史的必定。〔宣言〕中提到資產階級使農村屈從于城市的統治。它創立了宏大的城市,使城市人口比農村人口大大增長起來,因此使很大一部分居民脫離了農村生活的愚蠢狀況。其中,把農業和工業結合起來,使城鄉之間的對立逐步消滅。2我們國家關于城鄉關系的理論探尋求索歷程關于城鄉關系的文件。統籌城鄉發展已成為我們國家處理城鄉關系的根據。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后,城鄉互助被列入共同綱領之中。1956年,在〔論十大關系〕中提出統籌兼顧的觀念。的十三大以后,面對農村發展面臨的新問題,和國家明確提出努力使城鄉經濟良性互動。的十六大提出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的十六屆三中全會將統籌城鄉發展作為五個統籌的首要內容。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積極推進城鄉統籌發展。的十八大明確提出新型城市化理念。2010年,〔關于加大統籌城鄉發展力度,進一步夯實農業農村發展基礎的若干意見〕明確把統籌城鄉發展作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根本要求,出力推動資源要素向農村配置,促進農業發展方式改變,努力縮小城鄉公共事業發展差距。2014年,〔關于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的若干意見〕指出,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健全城鄉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效勞均等化。1.1.2.2統籌城鄉發展與城鄉一體化、新型城鎮化的關系。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的核心是統籌推進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和新農村建設,推進城鄉綜合配套改革,加快建立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長效機制。城鄉一體化歸根結底是城鄉良性互動、統籌協調發展。歐美等工業化先行的發達國家,在工業化和城市化發展經過中同時看重并支持鄉村發展,最終實現城鄉一體化。城鄉一體化是將來城鄉發展的奮斗目的、城鄉融合的結果。城鄉一體化要盡力消除城鄉差異不同,實現城鄉共同發展;城鄉統籌發展是用統籌的思想來指點城鄉發展的理論和手段,是在保留城市與鄉村各自特征的同時,實現城鄉協調發展。城鄉統籌發展思想的提出,是對城鄉一體化理論的發展。新型城鎮化是實現城鄉統籌發展的需要渠道,是縮小區域和城鄉差距、解決城鄉二元構造、促進城鄉一體化的重要途徑。的十六大報告明確提出,堅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走中國特點的城鎮化道路。的十八大提出新型城市化理念,即以人為核心,以新型工業化為帶動力,以統籌兼顧為原則,全面提升城鎮化的內在質量和發展水平。3城鄉統籌的內涵傅崇蘭以為城鄉統籌要從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的大局出發,根據以人為本和全面、協調、可連續的發展觀要求,統籌城鄉體制改革、政策轉型和構造戰略性調整,促進城鄉制度創新、政策調整和構造轉型的良性互動,將完善市場經濟體制、加快城鎮化和新型工業化有機結合起來,促進城鄉協調發展及其機制的構成。根據國內學者的研究,統籌城鄉發展的內涵有3點:①根據本國實際和經濟社會矛盾,改變過去城鄉梯度發展和不平衡發展,通過體制的改革,消除城鄉間的體制障礙;②將城鄉作為一個整體,實行統一計劃,對城鄉資源從新整合,使城鄉人才、信息、技術、市場、資金等資源有效流動;③看重城市與農村互相促進、互相聯絡、互相適應的協調發展,本著以人為本以及兼顧效率和公平的原則,實現城鄉在良性互動中促進城市和農村、農業和非農業發展的目的。4深化體制改革,促進城鄉基本公共效勞均等化共同推進城鄉統籌的新型城鎮化,重在通過制度創新,建立新型城鄉關系,改變城鄉分割、互相脫節的發展形式。因而,城鄉二元制度改革的重點不能再停留在形式化的戶籍制度層面,而應盡快轉換到對農民工的預期和收入等權利、待遇具有本質性影響的社會公共效勞制度上來。通遼市應盡快廢除城鄉二元構造,培育打造新的區域增加極,鼎力發展各種社會事業,加快建立城鄉平衡的教育、文化、衛生、就業、社會保障、社會救助等公共產品和效勞體系,推動城市公共資源向農村覆蓋,構成城鄉一體發展、區域平衡發展、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新格局。醫保和教育是農民面臨的兩浩劫題。在醫保方面,建立細化到個人的公共效勞制度,施行城鄉一體的醫療體系、醫保政策、醫藥目錄和報銷政策。針對跨地區轉移難題,在繳納制度實行名義賬戶,同時建立合適農民工的社會保障體系,提升農民工的參保意愿和參保率,為農民工市民化消除后顧之憂。教育方面,探尋求索建立城鄉統一的教育效勞體系,為農村裝備優質老師并為城鎮打工家庭的農村孩子多提供政策扶持,認真落實兩免一補,并探尋求索新的扶持辦法。除此之外,教師、同學應給予農村孩子多一些關愛,建立農村孩子的被認同心理。調整建議耕地保有量指標的調整,首先對耕地進行實地調研,綜合糧食安全和生態保衛等多方面因素,以確保穩定耕地被保衛,切實保衛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權威性。包頭市應從耕地現在狀況中將生態退耕、遭遇污染的、不適宜不穩定的耕地進行剔除,同時,包頭市還存在異地補耕的現象,將不可保耕地剔除后確定包頭市耕地保有量指標。如內蒙古包頭黃河國家濕地公園位于包頭市南側,黃河北岸,由昭君島、小白河、南海湖、共中海和敕勒川五個片區構成,5個濕地規劃區域內用地重要為私墾土地、重鹽堿地、荒草地、林地、蘆葦濕地、灌木林、濕草甸和工業用地。綜上所述,包頭市耕地保有量應在41萬hm2以上。基本農田保衛率應以耕地質量為基礎,將高、中等耕地首先劃入基本,低等地中優先將水利條件、配套基礎設備相對較好劃入基本農田。按此標準劃入,基本農田保衛面積應在33萬hm2以上,基本農田最低保衛率為80%。[以下為參考文獻][1]通遼市委史志辦公室.通遼市情數字看通遼[M].2014.[2]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恩格斯選集(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孫成軍.主義城鄉關系理論與我們城鄉統籌發展的戰略選擇[J].主義研究,2006,(4).[4]楊繼瑞.中國新型城市化道路的探尋求索與考慮[J].高校理論戰線,2006,(11):32~35.[5]陳明.中國城鎮化發展質量研究評述[J].規劃師論壇,2012,28(7):5~10.[6]牛文元.中國新型城市化戰略的設計重點[J].中國科學院院刊,2009,24(2):131~137.[7]通遼市統計局.通遼市201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N].通遼日報,2012-03-27.[8]任軍.內蒙古居民消費不足的成因與對策研究[J].工業技術經濟,2010,29(6):2~9.[9]張占斌.中國新型城鎮化道路研究[M].北京:國家行政學院出版社,2013.[10]傅崇蘭.城鄉統籌發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