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解讀

《GB/T 2772-1999 林木種子檢驗規程》相較于《GB 2772-1981》進行了多方面的修訂和補充,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在適用范圍上,《GB/T 2772-1999》明確了該標準適用于林木種子的質量檢驗,包括但不限于采種、調制、貯藏、運輸等環節中涉及的種子質量控制活動。

其次,對于術語定義部分,《GB/T 2772-1999》增加了對一些專業術語如“凈度”、“發芽率”等的具體解釋,使得相關概念更加清晰明確。同時,還引入了一些新的技術詞匯以適應科技進步帶來的變化。

再者,《GB/T 2772-1999》細化了檢驗項目的要求。例如,在測定種子含水量時提出了更精確的方法;對于不同種類的樹木種子,規定了相應的最低發芽率標準;此外還增加了關于病蟲害檢測的相關內容,要求對可能存在的有害生物進行嚴格篩查。

另外,新版本還加強了對抽樣方法的規定,確保樣品能夠準確反映整批種子的真實情況。并且,針對不同類型的林木種子,制定了差異化的抽樣策略,提高了檢驗工作的科學性和可操作性。


如需獲取更多詳盡信息,請直接參考下方經官方授權發布的權威標準文檔。

....

查看全部

  • 現行
  • 正在執行有效
  • 1999-11-10 頒布
  • 2000-04-01 實施
?正版授權
GB/T 2772-1999林木種子檢驗規程_第1頁
GB/T 2772-1999林木種子檢驗規程_第2頁
GB/T 2772-1999林木種子檢驗規程_第3頁
GB/T 2772-1999林木種子檢驗規程_第4頁
GB/T 2772-1999林木種子檢驗規程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83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GB/T 2772-1999林木種子檢驗規程-免費下載試讀頁

文檔簡介

ICS65.020.20B6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2772—1999林木種子檢驗規程Rulesforforesttreeseedtesting根據國家標準委2017年第7號公告轉為推薦性標準1999-11-10發布2000-04-01實施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發布

GB2772-1999目前言《國際種子檢驗規程》前言1范圍2引用標準抽樣4凈度分析發芽測定…6生活力測定…7優良度測定…8種子健康狀況測定9含水量測定…10,重量測定11X射線檢驗12質量檢驗證書附錄A(標準的附錄)種批和樣品重量表附錄B(標準的附錄)種子檢驗技術條件表附錄C(標準的附錄)測定原始記錄表附錄D(標準的附錄)質量檢驗證書附錄E(提示的附錄)檢驗情況綜合表附錄F(提示的附錄)喬灌木種子示意圖

GB2772-1999林木種子檢驗是為育苗、造林提供有關種子質量確切信息的一項重要工作。70年代后期,根據當時林業生產的需要,主要參照國際種子檢驗協會(ISTA)1976年《國際種子檢驗規程》.結合我國林木種子生產實際,經過多年試驗,制定了GB2772—1981《林木種子檢驗方法》。GB2772—1981發布實施后,各級林業部門都相繼建立了種子檢驗機構并開展此項工作。通過檢驗,使生產用種質量有了保證,對營造速生豐產林、鞏固造林綠化成果.推動林業事業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由于林木種子管理水平和生產技術的提高,GB2772—1981已不適應新形勢的需要。為使修訂后的標準與國際接軌,根據ISTA1993年《國際種子檢驗規程》正文及其附件的內容對該標準進行了修訂。修訂后的標準在技術內容與編寫規則上與該國際規程等效。在對GB2772—1981進行修訂時.著重與國際規程規定一致。依據其內容,將該標準《林木種子檢驗方法》更名為《林木種子檢驗規程》。在本規程中引用了X射線測定和質量檢驗證書兩章的內容:其他各章,則在原標準內容結構基礎上作了引用。如在抽樣章,引用了儀器、送檢樣品的最低重量和抽樣方法等內容;在凈度分析章,引用了定義、儀器、兩個半試樣等內容;在發芽測定章,引用定義的內容,發芽標淮由芽提高到幼苗,使檢驗的發芽結果更貼近田間發芽實際,同時介紹了幼苗的基本結構,規定了正常苗和不正常苗的標準及稱量發芽測定法,原標準發芽測定技術規定有118個樹種,此次修訂時調減4個樹種.另新增加35個樹種.共計149個樹種。新增加樹種中.既有喬木.也有灌木.既有用材林樹種.也有經濟林木.既有荒山造林環境保護樹種,又有綠化美化樹種:生活力測定章.引用了應用范圍、原理的內容,增加了48個屬種種子的測定技術條件,比原標準生活力測定增加了26個樹種;原種子病蟲害感染程度測定更名為種子健康狀況測定,該章增加了定義、原則和程序等內容:在含水率測定章,引用了定義、原則、儀器和程序等內容;在重量測定章.引用了原則和儀器等內容在優良度測定章.參照上述各章引用的內容結構,增加了定義、原則、測定用工具和程序等內容,同時刪去原標準中的擠壓法,鑒定優良度的樹種由53個增加至130。對原標準的附表,按GB/T1.1—1993的規定,處理為附錄。種批和樣品重量表、發芽測定技術條件表、生活力測定技術條件表、四唑、靛藍染色示意圖、優良種子鑒別表、檢驗申請表、凈度分析記錄表、發芽測定記錄表、生活力測定記錄表、優良度測定記錄表、種子健康狀況測定記錄表、含水率測定記錄表、重量測定記錄表、以及增加的種子樣品質量檢驗證書、種批質量檢驗證書,為標準的附錄;檢驗情況綜合表和喬灌木種子示意圖為提示的附錄。此外.還保留了GB2772—1981中實踐證明適合我國情況又不妨礙國際通用的章節,如生活力測定中的靛藍測定和優良度測定。本標準是為造林綠化主要樹種制定的,但從操作程序和檢驗方法看,即使缺少某個細節.原則上仍適用于標準中沒有提及的林木種子本標準從實施之日起,同時代替GB2772—1981。本標準的附錄A、附錄B、附錄C、附錄D都是標準的附錄。本標準的附錄E和附錄F是提示的附錄。本標準由國家林業局提出,本標準由全國林木種子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本標準起草單位: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林業研究所、南京林業大學、江西省林業科學研究所、東北林業大學,四川、浙江、福建、山西、甘肅、黑龍江、內蒙古、遼寧、北京林木種苗站。本標準主要起草人:于淑蘭、陳幼生、趙德銘、楊國華、吳瓊美、翁堯富、陳恩軍、李錦文、李慶梅

GB2772-1999《國際種子檢驗規程》前言農業最大的風險之一是播下的種子沒有生產能力,不能使所需的栽培品種豐產。人們發展種子檢驗事業·就是要在播種前評定種子品質,使這種風險減小到最低程度。種子品質概念是由不同屬性組成的。種子行業的各個方面——種子生產人員、加工人員、倉庫管理人員、商人、農民、簽證機關以及負責種子管理的政府部門或辦事機構都深切關注這些屬性。無論是什么情況,檢驗的最終目的是確定種子的播種價值。種子是有生命的生物產品,它的行為表現不能準確地加以預測。準確地預測行為表現,那是檢驗無生命材料即非生物材料才能做到的。種子檢驗所用的方法必須以所學握的種子的科學知識和種子分析人員積累的經驗為基礎,所要求的精確程度和重現性取決于檢驗的目的,下面的文本規定了處理國際貿易時評定種子所用的標準定義和方法。這個目的要求有很高的準確性和重現性。種子交換跨越國界時,它有可能在不同國家的實驗室接受檢驗。因而重要的一點便是.所有的實驗室都應采用標準的方法。制定這些標準方法原本就是為了在可以接受的范圍內得到普遍一致的結果。本文本分兩部分規程和附件規程部分規定了每個檢驗項目的目的、原則和適用的定義,并概括地規定了應當采用的程序和方附件部分對定義加以擴展,并對規程規定的程序和方法作了詳細的描述本規程開列的檢驗項目如果要用本協會的國際種子檢驗證書填報檢驗結果,就必須嚴格遵守本規程.這是強制性的要求,而且對規程任一條款的解釋都必須同該章相應附件擴展的內容相符。在一個國家范圍之內處理種子商貿事務.實施種子質量管理的國家法規時,建議盡可能采用本規程和附件。雖然這時并不一定需要簽發國際種子檢驗證書,但是應該明白,如果偏離國際公認的這個文本會阻礙國家之間的種子自由流通??紤]到播種季節、土壤類型和海拔高度等因素,種子的送檢者可能會要求作咨詢性質的檢驗,希望就這些特殊目的而評定種批的價值。對于這類檢驗,本規程和附件也能提供基本依據,還可以參照有關文獻介紹的其他技術更好地滿足這類檢驗的特殊要求本規程和附件是為世界上的主要作物制定的,盡管不是在每個細節上,但是在原則上也適用于文本中沒有提及的其他任何栽培物種。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2772-1999林木種子檢驗規程代替GB2772-1981Rulesforforesttreeseedtesting1范圍本標準規定了造林綠化樹種種子檢驗的抽樣、凈度分析、發芽測定、生活力測定、優良度測定、種子健康狀況測定、含水量測定、重量測定以及X射線測定的原則和方法,還規定了質量檢驗證書的內容和格式本標準適用于林木種子生產者、經營管理者和使用者在種子采收、調運、播種、定藏以及國內外貿易時所進行的種子質量的檢驗引用標準下列標準所包含的條文,通過在本標準中引用而構成為本標準的條文。本標準出版時,所示版本均為有效。所有標準都會被修訂,使用本標準的各方應探討使用下列標準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7908—1999林木種子質量分級GB/T8170—1987數值修約規則3抽樣3.1目的抽樣是抽取有代表性的、數量能滿足檢驗需要的樣品,其中某個成分存在的概率僅僅取決于該成分在該種批中出現的水平。為使種子檢驗獲得正確結果并具有重演性.必須按照本規程規定的方法,從種批中隨機提取具有代表性的初次樣品、混合樣品和送檢樣品。這是因為同它應當代表的種批相比.樣品的數量極少,無論檢驗工作做得如何準確,檢驗結果也只能表明供檢樣品的品質。因此必須盡最大努力保證送檢樣品能準確地代表該批種子的組成成分。同樣,檢驗機構也要使分取的測定樣品能代表送檢樣品。只有這樣才能通過樣品的檢驗評定種批品質3.2定義3.2.1種批具備下列條件的同一樹種的種子:“a)在一個縣范圍內采集的;b)采種期相同;)加工調制和則藏方法相同:d)種子經過充分混合使組成種批的各成分均勾一致地隨機分布;)不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文本僅供個人學習、研究之用,未經授權,嚴禁復制、發行、匯編、翻譯或網絡傳播等,侵權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均為PDF格式電子版文本(可閱讀打印),因數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經售出,不提供退換貨服務。
  • 3. 標準文檔要求電子版與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載的文檔中可能包含空白頁,非文檔質量問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