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水作為循環水使用的利與弊_第1頁
中水作為循環水使用的利與弊_第2頁
中水作為循環水使用的利與弊_第3頁
中水作為循環水使用的利與弊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水作為循環水使用的利與弊中水即“再生水〃,從環保的角度看,污水再生利用有助于改善生態環境,實現水生態的良性循環。但變廢為寶的過程也有利和弊。1、中水回用對循環水系統產生的影響中水作為補充水回用循環水系統時,需要控制各項指標合格,才能減小對循環水系統的水質影響,但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山于污水處理過程中不可控因素較多,中水回用時水質易頻繁波動,短期內對循環水系統影響較小,若持續時間較長,則會引起循環水控制指標異常,給循環水的運行管理造成困難。回用控制指標如下表所示。項目2控制捋標J項目&控制扌曰標PHQ6"5-9*0一3扌軍發酚(mg/L)Q?0.53CoD(mg/L)心<60.0q總硬度(mg/L)a5O.O-3QO.OpBOD5(mg/L)QSIO.Op總堿(mg/L)Q50.0-300.3氨氮Cmg/L)9SIO.Op氮離子(mg/L)a<200.0P懸浮物(mg/L)卩S30.0「硫酸根(mg/L)卩<3003濁度(ntuh<10.0P總鐵(mg/L)v<0.5i硫化物(mg/L)心<0.1A電專(S/m)Q<0.12A石油煙(mg/L)P<2.0A細菌總數(個加L)J<1000-氨氮的影響當污水處理廠受到外部來水沖擊時,氨氮處理效果將會受到影響,最終體現在中水處理環節時,就會引起中水氨氮超標。氨氮超標時,將會對循環水水質及加藥控制等多方面產生影響。(1)引起循環水PH偏低。氨氮會在細菌的作用下發生硝化反應,產生H+,造成循環水PH異常波動,PH受中水氨氮含量偏高影響較大,整體運行偏低,若不及時調整,會大大增加系統腐蝕風險。(2)增加循環水異養菌控制難度。氮、磷本身即為菌藻類主長的必需營養元素,氨氮含量較高時,可以為細菌提供充足的營養物質,若在其適應的溫度環境下,會大量繁殖,容易增加系統管道內生物黏泥量,這些生物黏泥附著在設備表面,不僅影響換熱效果,還會促進垢下腐蝕現象的發生。(3)增加循環水殺菌劑耗量。循環水LI前使用的殺菌劑主要為氧化性活性氯殺菌劑,而氨氮能與活性氯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氯胺,從而使水體中直接起到殺菌作用的游離氯濃度降低。另一方面,為了保證殺菌效果,維持循環水中一定濃度的余氯濃度就必須加大殺菌劑的投加量,這樣不僅增加了生產成本,而且水體中氯根過高,也會加劇設備腐蝕速率。1.2、 堿硬度的影響鈣硬度和屮基橙堿度之和稱為循環水容忍度,是循環水結垢風險高低的一項重要判斷指標,一般按照《工業循環水運行管理規定》要求,建議最適應的控制范圍應小于1100m/Lo在實際生產過程中,根據一循運行多年的經驗,最適應的控制范圍O應小于900mg/L,若超過這個控制界限,將會導致系統結垢風險加居Q,同時也會引起循環水PH等指標異常。中水回用后,引起了循環水堿度和硬度變化,產生了一些問題。(1) 增加結垢風險。中水水質指標正常時,容忍度基本維持在800mg/L左右運行,而中水自身堿度偏高時,則會引起循環水容忍度上升。(2) 引起PH偏高。循環水PH主要受中水OH-、HCo3-和CO32-含量的影響,在同一個水系統中堿度的大小也間接反映PH的高低,即堿度高時,PH相對較大;堿度低時,PH相對較小。當PH過高時,CO32-濃度增高,因為CaC03的洛度積較小,勢必會增加系統的結垢風險。1.3、 電導率的影響電導率反映了水中各種可導電離子的多少,過高的電導率表明水體中各種鹽類含量較高,而含鹽量高則會不可避免地增加系統腐蝕的潛在風險。但當引入達標中水后,由于其電導率一般是新鮮水作補水時的2~3倍,使得循環水電導率迅速上升。當中水電導率超過1200yS/cm的控制界限時,將會進一步導致循環水電導率大幅攀升。過高的電導率致循環水場必須進行適量排污換水,不僅浪費了新鮮水,而且增加了藥劑費用。排污后循環水濃縮倍數降低,也將進一步增加后期水耗。余氯的影響中水在經提升泵送往循環水場前,也需要進行殺菌消毒,J前使用的殺菌劑為強氯精。余氯監測需要班組人員自行釆樣分析,這就造成中水余氯監測的不規律性,同時個人操作手法的差異也會造成余氯值檢測的準確性降低,投加強氯精后容易引起中水余氯值的波動。1.5、COD的影響由于中水水源為達標污水,故COD是一個非常重要而乂容易超標的控制指標。循環水場在回用COD超標的中水后,給循環水水質造成一定影響。(1) 增加了殺菌劑耗量。由于循環水場使用的是氧化性殺菌劑,容易和這些有機物質進行反應,為了保證殺菌劑的濃度,需要增加強氯精的投加量,無疑增加了運行成本。(2) 促進了微生物的滋生。有機物能給微生物提供豐富的營養,當環境溫度適宜時,微生物大量繁殖,增加了系統黏泥量,容易造成冷換器換熱效率下降,同時引起生物腐蝕。2、加強中水回用的日常管理措施隨著水資源的緊缺,節水減排是企業今后發展的趨勢,可以通過加強日常現場的管理、不斷優化工藝操作等方式進一步降低回用中水帶來的各種問題,將中水對循環水系統的影響降至最低。2.1、 加強中水裝置水源控制建議加強各裝置的清污分流管理,污水處理場應加強水質監控,水質異常時,及時增加清凈廢水的稀釋量,保證出水合格。2.2、 加強中水水質監控每天關注中水氨氮、COD的情況。若相關指標超標或者偏高。則應聯系排水裝置調整。連續超標時應暫停中水使用。避免對循環水水質造成沖擊。絕不能為了保證中水使用量而使用未達標的中水。2.3、 制定合理的藥劑投加方案藥劑投加對穩定循環水質至關重要。使用中水后首先要及時關注循環水水質變化趨勢,當中水相關指標偏高時,應該有預見性地調整緩蝕阻垢劑或殺菌劑的用量和頻次;其次要逐步制定常見水質異常時的藥劑投加控制方案;如PH偏低或偏高時的投堿、投酸量控制;余氯偏低時強氯精的投加方式等;盡可能地使藥劑投加操作在結合經驗的同時;做到精確、平穩;再次要根據循環水系統的運行情況;定期評佔現有水處理藥劑配方是否適合LI前中水回用量和回用水質;不斷提高緩蝕阻垢劑的性能,降低系統腐蝕結垢的風險。2.4、 加強循環水日常運行管理(1) 提高循環水的過濾水量,根據水質情況可適當提高反洗頻次和反洗時間,實現濾池的最佳反洗周期。(2) 針對中水含鹽量高、易形成積垢、引起垢下腐蝕的特點,每季度定期對循環水場進行黏泥剝離清洗,加強過程監控,保證清洗效果。(3) 針對循環水濃縮倍數上升過快的問題,可采取連續少量換水的方式保持濃縮倍數的穩定。2.5分階段提升中水回用量中水回用量的大小要與循環水系統的管理和水質承受能力掛鉤,絕不是量越大越好,維持水中各離子的平衡狀態才是最重要的。實際使用中,應該采用分階段調整中水用量的方式,逐步調整回用比例,每個階段都要重點關注循環水細菌、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