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解讀

《GB/T 20093-2013 中文新聞信息分類與代碼》相比其前版《GB/T 20093-2006 中文新聞信息分類與代碼》,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調整和更新:

  1. 分類體系的優化:2013版對新聞信息的分類體系進行了重新梳理和優化,使其更加適應新媒體環境下新聞信息的多樣性與復雜性。這包括對類別結構的調整,以及對部分類別的合并或拆分,以提高分類的準確性和實用性。

  2. 新增分類項:鑒于新聞領域的發展和新興話題的出現,2013版增加了一些新的分類項,比如涉及互聯網、社交媒體、科技進展、環境保護等領域的分類代碼,以覆蓋更廣泛的信息內容。

  3. 代碼系統的修訂:對原有的分類代碼進行了修訂,確保每個分類項都有明確、唯一的代碼標識。這種修訂可能涉及到代碼位數的調整或是具體代碼值的重新分配,以支持更高效的信息管理和檢索。

  4. 術語定義的完善:為了提高標準的清晰度和適用性,2013版對一些關鍵術語和概念給出了更為精確和全面的定義,幫助使用者更好地理解和應用分類標準。

  5. 適應性增強:考慮到信息技術的進步和新聞傳播方式的變化,新版標準增強了對數字化、網絡化新聞信息的支持,確保分類系統能夠有效應用于現代新聞信息處理流程中,包括自動化分類和大數據分析等場景。

  6. 指導性說明的增加:為幫助用戶更好地實施分類,2013版標準可能包含了更多的使用示例和操作指南,提供了關于如何根據新聞內容正確選擇分類代碼的具體指導。


如需獲取更多詳盡信息,請直接參考下方經官方授權發布的權威標準文檔。

....

查看全部

  • 被代替
  • 已被新標準代替
  • 2013-11-12 頒布
  • 2014-05-01 實施
?正版授權
GB/T 20093-2013中文新聞信息分類與代碼_第1頁
GB/T 20093-2013中文新聞信息分類與代碼_第2頁
GB/T 20093-2013中文新聞信息分類與代碼_第3頁
GB/T 20093-2013中文新聞信息分類與代碼_第4頁
GB/T 20093-2013中文新聞信息分類與代碼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6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GB/T 20093-2013中文新聞信息分類與代碼-免費下載試讀頁

文檔簡介

ICS35040

A24.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

GB/T20093—2013

代替

GB/T20093—2006

中文新聞信息分類與代碼

ClassificationandcodeofnewsinChinese

2013-11-12發布2014-05-01實施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發布

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GB/T20093—2013

目次

前言

…………………………Ⅲ

引言

…………………………Ⅳ

范圍

1………………………1

規范性引用文件

2…………………………1

術語和定義

3………………1

分類原則

4…………………2

概述

4.1…………………2

科學性

4.2………………2

系統性

4.3………………2

實用性

4.4………………2

簡明性

4.5………………2

穩定性

4.6………………2

可擴展性

4.7……………2

分類結構

5…………………3

概述

5.1…………………3

主類表

5.2………………3

復分表

5.3………………3

編碼方法

6…………………3

概述

6.1…………………3

主類表代碼

6.2…………………………3

復分表代碼

6.3…………………………4

實施指南

7…………………5

分類標引的一般規則

7.1………………5

冒號組配方法的使用

7.2………………5

復分表的使用

7.3………………………5

說明欄

7.4………………5

本標準的擴展使用

7.5…………………6

類目表

8……………………6

主類表

8.1………………6

復分表

8.2………………6

附錄規范性附錄總類復分表

A()……………………392

附錄規范性附錄人物復分表

B()………………………393

附錄規范性附錄新聞信息體裁表

C()…………………394

附錄規范性附錄世界國家地區代碼表

D()()…………396

附錄規范性附錄中國行政區劃代碼表

E()……………412

附錄規范性附錄中國各民族名稱代碼表

F()…………662

GB/T20093—2013

附錄規范性附錄屆別復分表

G()………………………664

參考文獻

……………………665

表中文新聞信息分類一級類表

1…………7

表中文新聞信息分類簡表

2………………7

表中文新聞信息分類詳表

3……………19

表總類復分表

A.1………………………392

表人物復分表

B.1………………………393

表新聞信息體裁表

C.1…………………394

表世界國家地區代碼表

D.1()…………396

表中國行政區劃代碼表

E.1……………412

表中國各民族名稱代碼表

F.1…………662

表屆別復分表

G.1………………………664

GB/T20093—2013

前言

本標準按照給出的規則起草

GB/T1.1—2009。

本標準代替中文新聞信息分類與代碼

GB/T20093—2006《》。

本標準與相比主要變化如下

GB/T20093—2006,:

增加類目數量共增加類目多個

———。1320;

增改類目說明新增類目說明處修改類目說明處

———。400,1151;

增設交替類目原標準在實際使用中同一內容因需要和考慮角度不一樣出現不同的分類

———。,,,

要求為了增加使用的靈活性增設了個交替類目代碼用表示

,,89,[];

修改或規范部分類目名稱根據有關文件對一些類目名稱進行修改規范修改一些概念不準

———。、;

確的類目名稱修改一些涵蓋范圍狹窄的類目名稱

;;

修改部分類目代碼提升類目級別理順類目關系和規范相同性質類目被修改的舊代碼本

———。,。

標準一般不再采用以方便用計算機統一修改

,;

增改通用復分表附錄本次修訂除對原有的總類復分表人物復分表體裁復分表世界國

———()。、、、

家地區復分表中國行政區劃復分表中國各民族名稱復分表等個通用復分表進行補充修

()、、6

訂外增加了屆別復分表

,“”;

修改專用復分表為了做到代碼的唯一性便于計算機檢索和未來實現自動分類將法律法

———。,。

規專用復分表的標識符號改為聲樂專用復分表的標識符號改為體育運動

“Z”“FL”、“Z”“SY”、

項目專用復分表的標識符號改為

“Z”“TY”。

本標準在出版印刷版的同時將向已經使用進行分類的單位提供帶有新舊類

,GB/T20093—2006

目代碼沿革注釋的電子版以方便用戶從舊版向新版過渡

,。

本標準由全國中文新聞信息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提出并歸口

(SAC/TC352)。

本標準起草單位新華社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經濟日報社解放軍報社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上海文

:、、、、、

新集團廣西日報社信息有限公司

、、TRS。

本標準起草人張彬郭國榮林紅季弘蒙紅劉捷王亞王亞平王燕生周雯肖永英姚高東

:、、、、、、、、、、、、

顏玉奎孫麗華

、。

本標準所代替標準的歷次版本發布情況為

:

———GB/T20093—2006。

GB/T20093—2013

引言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應用人類已進入信息化社會

,。

信息化社會的重要標志是信息處理標準化信息存儲數字化和信息發布網絡化

、。

作為社會信息重要組成部分的中文新聞信息迫切需要通過標準化的分類加以規范以便實現新聞

,,

行業之間新聞行業和廣大用戶之間的新聞信息交換存儲處理和共享

、、、。

由于傳統的手工分類周期長成本高效率低難以適應信息迅猛增長的實際因此實現分類自動

、、,,,

化是中文新聞信息分類工作的必由之路而標準化則是自動化的基礎

,。

中文新聞信息分類與代碼的制定和發布實施使我國有了一部統一的新聞信

GB/T20093—2006《》,

息分類標準該標準年發布實施以來已被多家報社采用對報社成立以來刊發的全部新聞進行

。2006,,

系統分類建立新聞信息數據庫實踐證明此項標準具有較強的科學性和適用性是我國新聞技術領

,。,,

域的一項重要的基礎性標準

本標準的制定及推廣使用將進一步推動中文新聞信息分類的規范化標準化為中文新聞信息資

,、,

源的進一步開發和整合提供良好的條件同時也為推進和實現中文新聞信息分類自動化打下良好

;,

基礎

GB/T20093—2013

中文新聞信息分類與代碼

1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中文新聞信息分類原則分類結構編碼方法實施指南以及分類體系和代碼

、、、,。

本標準適用于通訊社報社廣播電臺電視臺雜志社網絡媒體以及各種資訊機構對中文新聞信

、、、、、,

息進行分類檢索標識等方面的處理與交換業務

、、。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

。,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

。,()。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代碼

GB/T2260—2002

世界各國和地區名稱代碼

GB/T2659

中國各民族名稱的羅馬字母拼寫法和代碼

GB/T3304

3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31

.

中文新聞信息newsinChinese

通訊社報社雜志社廣播電臺電視臺和網絡媒體等用中文對新近發生或正在發生的公眾感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文本僅供個人學習、研究之用,未經授權,嚴禁復制、發行、匯編、翻譯或網絡傳播等,侵權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均為PDF格式電子版文本(可閱讀打印),因數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經售出,不提供退換貨服務。
  • 3. 標準文檔要求電子版與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載的文檔中可能包含空白頁,非文檔質量問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