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文學:書寫生態文學的多種可能_第1頁
網絡文學:書寫生態文學的多種可能_第2頁
網絡文學:書寫生態文學的多種可能_第3頁
網絡文學:書寫生態文學的多種可能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網絡文學:書寫生態文學的多種可能◎王睿霆中國自古以來是農業大國,在幾千年的鄉土生活中,從《詩經》《楚辭》,到《山海經》《水經注》,再到人們耳熟能詳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人們對于山川河流、大千世界的探索和書寫貫穿古今,對天人合一、美美與共的向往,時至今日仍是文藝創作說不完的話題。這些年,隨著互聯網的飛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方式不斷變遷,文藝創作在內容生產、內容呈現等方面迎來了巨大變化。作為一種新時代機遇、新文創業態下催生的文藝形態,網絡文學在過去的20多年中,憑借天馬行空的靈動創意和根植時代的現實沉思,滿足了千萬人的寫作夢想和億萬人的閱讀渴望,誕生了不少現象級作品。這其中,生態題材網文佳作層出不窮,為生態文學在網絡時代的蓬勃生長打開了新的想象空間。閱文集團是一家以數字閱讀為基礎、“IP”培育與開發為核心的綜合性文化產業集團,在多年的沉淀中,形成了20余個內容大類,200余種小類。近些年,隨著生態文明建設不斷推進,我們嘗試著用網絡文學講述生態故事,在推動生態文學觸達大眾的過程中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在此也和大家做一分享。第一,發掘故事,激發共鳴。網絡文學是大眾創作、全民閱讀的中國故事。直接面向讀者、追求情感共鳴是它的突出特點。作為平臺方,我們積極鼓勵創作者基于各自的生活經歷和行業洞察,創作了大批量的優秀故事。尤其是在生態題材方面,網絡文學很早就開始發掘讀者對美好生態的夢想,逐步形成了獨樹一幟的風格。比如,十多年前興起的鄉土田園題材,很多作品描寫發展生態農業,為捍衛美好鄉村生活而努力,也體現了對現代中國、對生態環境的思考。像《山洼小富農》《悠然農莊》反映了人們對于綠水青山的美好向往,掀起了一時風潮。隨之還開創了以《隨身裝著一口泉》為代表的“隨身流”,以《黃金漁場》為代表的漁場文等諸多流派。通過多元化的故事創作,網絡生態文學洞察著當代讀者的心理訴求,從網絡空間走向大眾,為全民閱讀提供了豐富的選擇。第二,基于時代,持續更新。網絡文學是與年輕的互聯網原住民共同成長起來的新興出版業態。即時更新、即時閱讀的特性使其與時代變遷、社會生活形成了天然的勾連。2022年,我們的《大國重工》獲得了“中國出版政府獎”。這是一部描寫幾代工業人努力奮斗、推動中國工業發展崛起的現實題材作品,彰顯了網絡文學書寫現實的獨特魅力。同樣的,在生態題材的探索中,網絡文學緊跟時代、不斷推陳出新的特點也充分體現。例如,一些作品將當下流行的直播元素融入生態描寫,寫直播田園生活、直播生態旅行,甚至還推出了直播野生動物題材的作品。我們最近有一部作品叫《探秘全球:從發現綠尾虹雉開始》。主角獨自用鏡頭記錄綠尾虹雉、海東青、塔里木虎等野生動物,既描繪了生態旅行體驗,又給讀者帶來了很好的科普感受,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不僅如此,在網絡文學的UGC(用戶原創內容)模式下,創作者和讀者創意的疊加,進一步激活了作品的生命力。比如,在這部作品的評論區,不乏對野生動物的科普、對生態環境的探討及衍生創作,讓生態文學在網絡空間變得更加豐盈。可以說,網絡文學重新塑造著生態文學的形態和邊界,不斷衍生出創新的題材和類型,正成為極具生命力的故事之源。面向未來,如何發揮好互聯網的平臺優勢,讓生態文學以更多元的觸角觸達更廣泛的年輕群體,一直是我們努力的方向。在此,也和大家分享幾點閱文的構想:第一,深耕內容,增加生態文學的作品厚度。生態文明是中華文明的重要底色。立足于“讓好故事生生不息”的文化使命,閱文將通過作家引導和作品培育這兩個關鍵環節,持續培育優質生態文學作品。一方面,我們將以創作者為核心,從全產業鏈角度支持生態文學作家的個性化訴求,持續賦能作家發展。另一方面,我們將通過舉辦現實題材作品征集等創作活動,引導廣大作家更加關注中國獨特的生態保護解決方案、經驗和模式,努力打造新時代生態文學的新經典,讓中國生態故事和綠色發展理念更加深入人心。第二,完善業態,拓寬生態文學的內容廣度。2022年,我國網絡文學用戶已超過5億,產業規模達到358億元,通過“IP”全版權運營,間接或直接影響下游產業金額達到3037億o下一步,閱文將持續以精品內容和“IP”生態鏈,創造和推廣能夠跨代際流傳的“IP”,通過實體出版、有聲、動漫、影視、游戲等全產業鏈發力,讓更多生態題材的好故事以更多元的形式講述出來,立體化地觸達年輕讀者。第三,推動出海,加大生態文學的傳播力度。以故事連接世界,是網絡文學的美好愿景。目前,中國網絡文學的輻射范圍已涵括五大洲。其中,僅閱文的海外門戶起點國際,就上架了2100余部中國網文翻譯作品,培育了20多萬名海外作家,創作了37萬余部海外原創作品,讓全世界共享網絡文學的發展成果。生態文學是一種可以被全人類廣泛接受和認可的文學樣式。未來,借助網絡載體,生態文學的中國表達可以進一步豐富世界生態文學寶庫。閱文將持續推動網絡文學的海外傳播,讓中國的生態文學故事打開全世界更多人的眼界和心門,在促進全球文明互鑒方面更加出圈、出彩。新時代、新征程是當代中國文藝的歷史方位。在倡導創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