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教學成績評價方案_第1頁
教師教學成績評價方案_第2頁
教師教學成績評價方案_第3頁
教師教學成績評價方案_第4頁
教師教學成績評價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WORD格式臨汾一中目標任務管理班級學生成績、教師教學成績有效評價實施方案(試行)考試成績的分析與評價是對教學過程進行宏觀、微觀調控的重要依據,只有對考試數據信息做出科學、合理的分析評價才能確保對教學過程進行有效的調控。一般對考試成績的分析與評價,通常采用總分排序,根據目標任務數確定總分分數線,對班級教學成績進行評價與管理,這樣有利于目標任務的落實。對于學生單科成績評價如果僅采用 “平均分 ”、“及格率 ”來評價,則會出現單科成績評價與目標任務關系不明確甚至不相關的現象。要彌補這一缺陷,可以采用有效分數對教師教學成績、班級學生成績進行有效評價,以達到目標任務管理的目的。目標任務管理的基本思路為:明確各級目標任務,圍繞目標任務制定管理辦法、教學策略以及針對學生個體所要采取的具體措施,讓任課教師明確自己所任學科對班級目標任務完成的影響,變關注學生的平均分為關注所完成的目標任務數,讓任課教師為個別學生成績影響學科平均分的苦惱變為受目標任務的驅動而有明確目標進行教學。有效評價是通過總分“有效分” 、單科“有效分”對班級學生總成績、單科成績進行分析比較,根據目標任務指標,對學生的學習成績、教師的教學成績做出具體的分析判斷,以增強教學的針對性、有效性,第1頁專業資料整理WORD格式減少盲目性;同時,也為學生準確判斷強科、弱科及糾正偏科現象,有效地防止出現、形成“拉腿”學科提供可靠依據。從另一個層面上講,通過有效分數對班級學生成績、教師教學成績進行有效評價,也為教師了解學情,調整教學行為并進行合理的課堂教學設計提供更準確的信息。一、有效分數的確定及有效人數的統計。通過對考試成績分析、計算確定有效分,按年級目標任務數進行分類統計,為目標任務評價提供數據信息??偡钟行Х謹档拇_定及總分有效人數:將各學科的總分分數由高到低排序 ,目標任務數所對應名次的分數則為總分分數線,總分分數線的分數(以下稱分數線)即為總分有效分。分數線以上的人數即為總分有效人數。總分有效人數的多少則反應對目標任務的貢獻大小。單科有效分數的確定及單科有效人數:將總分有效分(分數線)分解到各個單科,每科的分數則為該科的有效分。顯然各單科有效分之和等于分數線的分數。單科有效分數以上的人數即為該科有效人數。單科有效分的含義:如果某學生單科成績恰好為該科有效分時,該科成績相對于他自己的總成績來說,既沒有向上“提分” 、也沒有向下“拉分”。單科有效人數的多少反應了對目標任務的貢獻大小。確定單科有效分的思路:1)如果一個學生某幾個學科都剛好達到相應學科的平均分,一第2頁專業資料整理WORD格式般我們認為該同學這幾個學科的水平相當,其判定的依據是“分數達到了各科的平均水平”而不是分數的高低。單科有效分是以各自平均分為參考點(基準點),跨學科有一定的可比性。2)如果分數線恰為總分平均分,則每一單科的平均分即為單科有效分,各科平均分以上的人數為有效人數,但這僅僅是一種特殊情況。那么,當分數線與總分平均分之間有差值時(偏高或偏低) ,如何確定各科的有效分數呢?按照上面所確定的思路我們應當明確:當分數線高于總分平均時,各科有效分均高于各科平均分;當分數線低于總分平均分時,各科有效分均低于各科平均分。換句話說,這時各科有效分與各自的平均分之間有差值,且這些差值的總和等于分數線與總分平均分之間的差值。看來,將分數線與總分平均分二者之間的數值之差合理的分解 (不是平均)到各個學科是計算單科有效分的關鍵,那么,如何將分數線與總分平均之間的差值合理地分配到各個學科?考慮到各學科試題的難度、區分度的差異,不能平均地將這個差值分解到各個學科,也不能由學科滿分的多寡或平均分的高低按同一個比例分解到各個學科。解決這一問題的切入點是要解決每一單科分數距離各自平均分的差值的平均大小。根據統計學原理 : 一個數據集的標準差 (也稱均方差) 能反映數據集的離散程度。標準差是各數據偏離平均數的距離的平均數。較大的標準差,代表大部分的數值和其平均值之間差異較大;較小的標準差,代表這些數值較接近平均值。通過計算每一學科的標準差,用單科標準差在所有學科標準差總第3頁專業資料整理WORD格式和中所占的比例,將分數線與總分平均分二者之間的數值之差分解到各個學科,所分解的差值與單科平均分之和即為該科有效分。其計算公式如下:(以語文學科為例)語文學科標準差文學科有效分數 語文學科平均分數 (總分分數線 - 總分平均分)所有學科標準差之和(說明:上述公式計算后,四舍五入取整數;統計計算時,總分為 0 分的學生不參與計算)這一計算方法,是以平均分為參考點、以標準差來配“差” , 雖然各學科試題滿分、難度及區分度、不同,但由于各科都是以各自的平均分為參考點,有相同的起點和“單位” ,能夠實現跨學科對比。在計算中,若分數線高于總分平均分,則每一學科有效分數將高于學科平均分;若分數線低于總分平均分,則每一學科有效分數將低于學科平均分。數據統計:學校下達一、二級目標任務,年級部將目標任務分解到各班級。(分配方案由年級具體制定)2.參與統計(評價)對象:學籍在本校的學生(不含特長生) 。3.統計項目:分實驗班、普通班及文理科, 以班級為單位統計總分、單科有效分線以上的人數。統計得到如下報表。 (見統計報表)4.考號的編排: 為便于統計評價, 并適應網上閱卷系統運行, 考號采用10位編排。屆別類別班號流水號第4頁專業資料整理WORD格式1234567891000011、2位代表屆別:入學年號后兩位,如 2009年入學為“ 09”。第3 位代表類別:高一:本校學籍 0;特長生6;借讀及其它 7。高二、三:文科 1;理科5;特長生6;借讀及其它 7。第4~6位代表班次。第7~10位為流水號。二、班級學生成績、教師教學成績 評價指標。年級部根據學校所下達的一、二級目標任務數,結合教學實際制定目標任務分解方案,將目標任務數分解到各個班級,做為班級應完成的目標任務(所定任務數) 。分解目標任務時,高二、三年級側重目標任務的結果管理與評價; 高一年級側重目標任務的過程管理與評價。班級總分有效人數評價指標:總分達標差。成績統計得到的班內總分有效人數與班內所定目標任務數的差值。計算方法:(班內總分有效人數) - (班內所定目標任務人數)按總分達標差排序,確定班級完成目標任務的名次。單科有效人數評價指標:單科達標差。班內單科有效人數與班內總分有效人數的差值(考試成績統計值)。計算方法:(班單科有效人數) -(班總分有效人數) 。按單科達標差排序,確定單科完成目標任務的名次。第5頁專業資料整理WORD格式(說明:大于零為正貢獻;等于零為持平;小于零為負貢獻)附:標準差及計算方法:標準差(StandardDeviation ),也稱均方差( meansquareerror ),是各數據偏離平均數的距離的平均數,它是離均差平方和平均后的方根,用σ表示。標準差是方差的算術平方根。標準差能反映一個數據集的離散程度。平均數相同的,標準差未必相同。n(xix)2i1標準差計算公式:n例如:用 σ表示語文學科標準差, n 為參考總人數; x 為每一個學1 i生語文成績,x為n個學生的語文平均分。數生語文學英語物理化學物總分考號姓名名次成績名次成績名成績名次成績名次成績名次成績名次成績次1051590001趙一62149836915841741389347611051590002錢二571665137076187118856409121051590003孫三923301971156147315902412111051590004李四9815516691567676784744941051590005周五7577210707802791621343861051590006吳六6810361871161872173520343191051590007鄭七7572420691555157834119342201051590008王八8265815707461871184718374181051590009馮九972749711362075105117404141051590010陳十5117983691546187676213402151051590011諸甲66127787074817711898143071051590012衛乙4220826711684751088542681051590013蔣丙8357111691557137915615415101051590014沈丁749611470768477589343951051590015韓戊511752177116937837410395161051590016楊己631382669156187755416406131051590017朱庚4719691270761875106811390171051590018秦辛884975711647741378947221051590019尤壬681099270758127678384543專業資料整理WORD格式第6頁專業資料整理WORD格式1051590020許癸611510017075416731566124249平均分707070607570415標準差16.0022.440.7711.082.5317.97計算示例 :(此計算只作示例,對幾組數據無實際統計意義 )62+57+92+98+75+68+......+68+61701x20(6270)2(5770)2(9870)2(7570)2......(6870)2(6170)2116.0020各科標準差之和:16+22.44+0.77+11.08+2.53+17.97=70.791.任務數為5,分數線為 439(439415)語文科有效分為:701675,有效人數6人。(439415)數學科有效分為:7022.4478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