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學試卷評價報告及命題展望_第1頁
中考化學試卷評價報告及命題展望_第2頁
中考化學試卷評價報告及命題展望_第3頁
中考化學試卷評價報告及命題展望_第4頁
中考化學試卷評價報告及命題展望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及命題展望SANY標準化小組#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2006年廣東省實驗區中考化學試卷評價報告及2007年命題展望第一部分2006年中考化學試卷評價報告本報告參考《全日制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實驗稿)》和《廣東省基礎教育課程實驗區2006年初中化學科高中階段學校招生考試說明》,在對我市3萬6千多名考生參加《廣東省2006年初中畢業生學業考試(實驗區)化學試卷》(以下簡稱〈實驗卷〉)考試,答卷抽樣的基礎上,進行評價。具體評價內容如下:一、命題指導思想(一)命題依據是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實驗稿)》和《廣東省基礎教育課程實驗區2006年初中化學科高中階段學校招生考試說明》,但不拘泥于某單一的教材版本。(二)體現高中階段招生考試的選拔功能。(三)重點考查基礎的化學知識和技能,基本的方法和價值觀,也考查學生對化學與社會生活、化學與科學技術相互關系的理解。對運用化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要求比較高,考查內容不受教材的制約。二、試卷評價(一)試卷結構今年省實驗卷分為第I、II卷,第I卷為客觀題,第II卷為主觀題,共五大題,25小題,試卷共8頁,考試時間為80分鐘。試卷設計規范,考試性質、考試時間和分值說明準確齊全,版面清晰,整卷的大題和小題統一編號,題目與解答除第19題外不跨頁。(二)題型、題量和賦分值試卷題型跟以往相比沒有發生明顯改變,依然是選擇題、填空題、簡答與推斷、實驗與探究、化學計算。具體題號及賦分值見表1表1題型、題號及賦分值第I卷第II卷合計大題號上二三四五題型單項選擇填空題簡答與推斷實驗與探究化學計算小題號第1-第14題第15-第19題第20-第21題第22-第23題第24-第25題賦分值28分20分15分23分14分100從試題題型所占分數權重來看,選擇題保持一貫的連續性,與前幾年相比沒有變化,填空題和計算題分值增加,而簡答與推斷題分值減少。試題的閱讀量較前幾年有明顯增加,大部分考生感覺時間不夠,不少學生沒有答完試卷,說明閱讀量安排不是很恰當。另外,今年增加的畫圖題是近幾年中考中不曾有過的,可以給予一定的關注。(三)考查內容試卷考查的知識點較全面,基本覆蓋新課標中的二級主題。以考查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為主,注重考查學生的能力,特別是運用化學知識、化學原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科學探究的能力、實驗設計能力和表達實驗過程的能力。對初中化學的核心內容,如氣體的制取、金屬的性質、常見酸堿鹽的性質、溶液的質量分數、燃料的燃燒與利用等作重點考查。但對“雙基”的考查不是簡單的機械記憶,大部分題目將“雙基”置于新的背景下設問,如對燃燒與滅火的考查就不是單純的記憶,而是以《三國演義》中的“赤壁之戰”火燒曹營為載體,將基礎知識與鮮活的生活巧妙地聯系在一起。試題素材與生活、科學、社會聯系緊密(見表2),注意體現學科間的交叉。表2試題內容體現化學與STSE聯系的特點題號分值/分內容12活性炭吸臭味22空氣、水污染、酸雨、沙塵暴42月球土壤成分62“返青棕葉”中的食品安全722005年松花江污染事件92化學肥料112煤氣安全、營養素153《三國演義》中的“赤壁之戰”火燒曹營163酸雨174化肥、微量兀素197鋼鐵生產205井水21(1)(2)4化工廠廢水244加碘鹽256人呼出的氣體合計16題50分(四)試題的科學性試題的內容基本上符合《廣東省基礎教育課程實驗區2006年初中化學科高中階段學校招生考試說明》,但也有個別題目設問不夠嚴謹,題意不夠清楚。如22題對蠟燭燃燒的探究。其中有“取一較長的細玻璃管,用濕冷毛巾包住中部,將玻璃管下端插入焰心,上端試用火焰點燃”。問現象是什么由于平分標準為能點燃或不能點燃都給分,因此,不能有效地考查學生真正的知識掌握情況。第24題中“加碘鹽的質量等級為二級”,實際上市場上出售的加碘鹽大都為一級,二級在超市里是沒有的。另外,試題中的計算過于繁瑣,這在現階段的初中化學考試中出現,不是非常恰當。(五)試題的難度、標準差和區分度難度、標準差和區分度是評價試題的重要指標,我市整卷平均難度為,屬于中等偏難,但各小題的難度不平穩,起伏較大。試卷的信度和區分度較好。能較好實現試題的升學選拔功能。表3各小題難度分布(抽樣數:36088份)題12345678910111213難度題141516171819202122232425難度各小題難度分布圖題號表3各小題難度分布圖表4平均難度、標準差和區分度(抽樣數:36088份)項目難度標準差區分度整卷難度難度分布數值??::(六)試題的導向性(1)注重化學與生活、社會、科技的廣泛聯系。試卷中與STSE結合的試題共50分,例如:第2題的環境保護,第4題月球資源,第6題端午節的食品安全,第9題的化學肥料,第11題的安全生產,第18題的食品防腐劑,第20題的硬水,第24題加碘鹽等,這有利于引導化學教學要關注化學知識的應用,注意化學與人類活動的聯系,也有利于培養學生正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2)注重對科學探究能力的考查。例如第18題對苯甲酸的溶解、過濾、結晶的探究,第22題對蠟燭燃燒產物的探究,第23題對二氧化碳氣體的制取和該氣體與NaOH溶液反應的探究等,這些題目都是忠實于課標而脫離課本的能力考查題,體現了新課程改革的精神,有利于倡導老師們轉變教育觀念,探索新的教學方法,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精神。因此,這些題目對哪些讀死書的考生來講是很困難的。(3)注重對閱讀能力和表達能力的考查。a.很多題目由于與生產、生活聯系緊密,都將問題設置于情景中,因此閱讀量非常大(比往年多1/4);b.開放性試題較多,如第17題化肥的檢驗,第18題溶解、過濾、結晶原因的分析,第22題實驗過程的設計、現象的準確描述、原因的分析,第23題中原理、原因、設計過程及畫圖等對學生的閱讀與表達能力要求都非常高。三、典型試題分析試卷中有不少題目考查的目的性強,能緊扣新課標,立意新穎,難度適中,既能考查學生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又能考查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信度和區分度好,不失為成功之作,但也有個別題目設計不夠嚴密、難度太大,有超出《廣東省基礎教育課程實驗區2006年初中化學科高中階段學校招生考試說明》的內容,試題的區分度較低。(一)好題鑒賞例1:第2題今年“世界環境日”的中國主題為:生態安全與環境友好型社會。以下措施能治理相關污染的是( )ABCD污染溫室效應赤潮酸雨沙塵暴防治措施使用無鉛汽油使用含磷洗衣粉工廠廢氣直接排放植樹造林例2:第15題《三國演義》中的“赤壁之戰”,曹操率百萬水師乘船橫渡長江,聲勢浩大,卻被周瑜的火攻和孔明“借”來的東風打得大敗而逃。用燃燒三要素回答以下問題:(1)周瑜使用的“火箭”射進曹軍的連環木船上,“火箭”能使木船著火的原因是。(2)起火后曹軍的部分船只逃脫,這些船只沒有被燒的原因是:。(3)孔明“借”來的東風不僅使火吹向曹軍,為燃燒提供了,使火勢燒得更旺。這兩個題所考查的知識點是初中化學中重要的內容,是課標中明確要求的考點,試題設計的容量適當,選取的載體較為新穎,在大家熟悉的問題情景中考查了學生對知識的認識和理解。這樣的試題代表未來中考命題的方向,值得廣大老師和考生關注和期待。(二)疑難困惑例如:第21題某化工廠排放的廢水透明、澄清、略帶藍色。一同學取少量廢水,加入過量的鹽酸,有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生成。過濾,將所得的濾液分成兩份,一份濾液中加入稀硫酸,也有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生成;另一份濾液中加入氫氧化鈉溶液,產生藍色沉淀。試回答:(1)加入過量的鹽酸,生成的白色沉淀是;生成的藍色沉淀是。(2)廢水一定含有的物質是(填編號)A.氯化物B.硫酸鹽C.硝酸鹽 D.碳酸鹽(3)該同學設計了一個從廢水中除去重金屬離子的實驗方案如下[已知白色的Fe(OH)2固體在潮濕的空氣中可生成紅褐色的Fe(OH)3]①金屬X為,固體A中一定含有的物質為(寫化學式)。②B溶液中的溶質一定含有和(填序號字母)A.K2cO3 B.Fe(NO)2 C.MgCl2D.Ba(NO3)2③第1v3步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 32為。這個試題中除了要知道氫氧化銅是藍色沉淀外,關鍵是要知道鹽酸鹽、硫酸鹽、硝酸鹽、碳酸鹽在水中和在稀硝酸中的溶解情況,這顯然是高中知識的下放,有超出《廣東省基礎教育課程實驗區2006年初中化學科高中階段學校招生考試說明》的嫌疑。而(3)中有過量反應物問題,還要用到反應后的生成物繼續反應的知識。本題中知識的綜合性強,過程復雜,難點集中,而題目給的信息很少,可以說,這是接近高考難度的試題,現在拿來考初中學生,本人認為是很不合適的,也違背了新課程教學改革的方向。它將對初中化學教學產生不良的導向作用,會引導老師們重新走上偏、難、繁的教學模式。四、對命題的幾點建議(1)提高命題的科學性,要反復推敲,嚴格審查,避免對試題產生歧義。(2)減少死記硬背的內容,在情景中考查學生的“雙基”。增加試題的知識覆蓋面,防止考生猜題押題(如今年的試題中對二氧化碳的考查過多,與二氧化碳有關系的題有27分之多)。(3)適當減少試題的閱讀量,給學生充分的思考時間。(4)降低試題的難度,使難度保持在左右,要控制那些綜合性強、閱讀量特別大,難點集中的試題題量。降低計算題難度,減少繁瑣計算,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5)命題人員要充分理解新課程的思想,準確把握課程內容標準,保證命題人員、上課老師和學生對考試標準理解的一致性,不出超出《廣東省基礎教育課程實驗區2006年初中化學科高中階段學校招生考試說明》的偏題,從而更好地發揮考試評價對初中教學的正確導向作用。第二部分對07年中考的展望和化學教學的建議(一)命題將更趨向科學素養的全面檢測,關注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同時,還要關注過程與方法。教師要樹立新課標的教學理念,加強學法指導,老師要多進行教學反思。分析近年來各地實驗區的中考試題就不難看出,考試越來越強調學生能力的考查,強調方法和過程的考查,這是命題的趨勢,也是新課程改革的要求。老師首先要更新觀念,加強對新課程標準的學習和研究,用新的思想去組織課堂教學,采取靈活多樣的形式實施教學目標,為師者不能一味向學生灌輸死的知識,而要加強學習方法的指導,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老師們要多進行課后反思,反思方法是否恰當、教學設計是否合理、反思知識的傳授與學習方法的指導是否有機地結合等等。(二)命題將緊扣課標和考試說明,但不拘泥于一種單一的課本。老師們在教學中要扎扎實實抓基礎知識的教學。由于今年中考試題的難度大,出現了較多的與高中課程緊密聯系的試題、探究性試題,甚至還有課標上未要求掌握的內容,于是,部分老師又開始懷疑新課程教學思想,又會不自覺回到大而全,繁而難的老路上。其實,今年試題中存在的問題多,07年的命題肯定就會比較慎重,從學生的失分情況分析,我們發現,學生在物質的變化與性質、物質的分類等概念;元素符號、化學式、化學方程式等化學用語;氧氣、二氧化碳、金屬、常見的酸與堿等化合物;以及化學計算等基礎知識考點上的失分是相當嚴重的。在教學過程中應該立足初中化學的知識主體,參考不同版本的教材,仔細分析對比,靈活應用。如果老師們確保雙基的教學質量,讓學生形成一定的能力,做到做一題會一類,考試成績就有了可靠的保障。(三)化學素養的考查依然是命題的重要目的之一,老師們要在教學過程中系統培養學生良好的解題習慣。從考試答卷反饋看,因非智力因素失分嚴重,例如化學用語書寫不規范,不按要求作答,書寫中的錯別字,回答問題不完整,計算題步驟不符合要求等情況在考生中非常普遍。因此,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們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認真審題、規范答題的好習慣,如平時練習中就可以適當加強閱讀題的訓練,要求學生對試題中的關鍵字、關鍵詞、關鍵句作好標記,從而幫助理解題意。對學生出現的錯別字、化學用語的錯誤要從嚴要求,及時糾正,如平時的各種測驗中對上述情況扣分要從嚴。我在以前的高中教學中就常常為學生的化學用語書寫不規范而煩惱,為了糾正學生的不良習慣,高中老師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但效果仍然不佳,因為不良習慣一但形成思維定勢,是很難糾正的。鑒于此,我希望在以后的中考評卷時,對化學用語等方面要從嚴要求,為初中化學的教與學確立明確的導向,哪怕因此會暫時影響中考的平均分,但從學生的長遠發展和高中階段的教學來講,是很有好處的。(四)化學與生活、化學與社會、化學與最新科技、化學與健康、化學與環境、初中與高中的銜接內容等依然是命題的熱點,在情景中再現簡單的知識原理還將是命題的方向。老師們在教學中要將的化學知識與社會生活緊緊聯系在一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啟發學生去思考,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就是知識來至生活,知識運用、服務于社會。中考命題強調將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考查置于各種實際問題情景中,強調試題與社會、生活以及自然的聯系。只有在教與學中聯系身邊發生的一切,增強知識的應用和實踐,將枯燥的理論知識置于多彩的社會和鮮活的大自然中,才能在中考中取得好是成績。教學中要認真指導學生對已有的知識進行整理,形成知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