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華醫藥中醫學理中的《取象比類》(一) 取象比類的內涵所謂取象比類,指運用帶有感性、形象、直觀的概念、符號表達對象世界的抽象意義,通過類比、象征方式把握對象世界聯系的思維方法,又稱為“意象”思維方法。具體地說,就是在思維過程中以“象”為工具,以認識、領悟、模擬客體為目的的方法。取象”是為了歸類或比類,即根據被研究對象與已知對象在某些方面的相似或相同,推導在其他方面也有可能相似或類同。取象的范圍不是局限于具體事物的物象、事象,而是在功能關系、動態屬性相同的前提下可以無限地類推、類比。中華民族的意象思維在古代得到特別的發展而早熟,《周易?系辭傳》說:“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夫象,圣人有以見天下之賾,而擬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謂之象。”“見乃謂之象。”“象”字有三重涵義:一指事物可以感知的現象,包括肉眼可以看見的物象和雖肉眼無法看見但可以感知的物象;二指摹擬的象征性符號,如卦象、爻象;三指取象、象征,為動詞意。“意”是“象”所象征的事物蘊涵的特性和規律。《易傳?系辭傳》說:“立象以盡意,設卦以盡情偽。”《莊子?天道》說:“意之所隨者,不可以言傳。”所謂“意象”就是經過人為抽象、體悟而提煉出來的帶有感性形象的概念或意義符號。就'象”與“意”的關系而言,意為象之本,象為意之用;象從意,意主象。意象思維的含義在于:一方面它通過形象性的概念與符號去理解對象世界的抽象意義,另一方面它又通過帶有直觀性的類比推理形式去把握和認識對象世界的聯系。傳統哲學的意象思維滲透到《內經》中,成為中醫學思維方式的主要內容之一。(二) 取象比類的特征取象比類思維方式的特征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注重整體、類比《內經》不但將人本身各部分之間看成一個整體,而且將人與自然看成一個整體。在“人身小宇宙,宇宙大人身”的思維指導下,采用類比、類推的方法,將人體各部分與外界各事物融為一體。對人體各部分不作個體的、深入的分析,對人與外界事物為什么“合一”、怎樣“合一”不進行具體的分析,只重視在“象”的模型范式上的歸類“合一”。中醫對疾病的認識也體現這一特點。注重動態、功能《內經》類比之“象”是動態、功能之“象”。《內經》很多概念只代表功能,不一定非有實體結構。《靈樞?陰陽系日月》說:“陰陽者,有名而無形。”“陰陽”已從“日月”的實體意義抽象為動態范疇,是泛指,指事物的共性,而不是指具體事物的形體。《內經》“臟象”注重臟腑之“象”,不是指生理解剖意義上的實體結構,而是指功能相同、時空節律形態具有同步性、全息性和一組動態結構。注重直覺、體悟《內經》取象比類體現了直覺體悟的認知方法。由取象比類所建立的臟象、經絡學說主要是通過直覺體悟感知的。臟腑的生理結構與人體實際解剖部位并不相同,說明不是由實證方法得出的。經絡主要是體悟循經感傳之“象”的產物。《內經》在診斷、辨證上更體現了這一特點。望聞問切四診是一套由表知里的診斷方法,通過對臟器經絡的功能性變化之“象”的感知,把握疾病發生病因、病變機理。取象比類方法的運用取象比類思維方法在《內經》中有廣泛的運用。1、 運用取象比類法建構藏象理論藏象學說是《內經》理論的核心內容,對于藏象理論的形成,《素問?五臟生成論》提出“五臟之象,可以類推”的原則,王冰注釋:“象,謂氣象也。言五臟雖隱而不見,然其氣象性用,猶可以物類推之。”張介賓說:“象,形象也。藏居于內,形見于外,故曰藏象。(《類經?藏象類》)根據五行之象,《素問?金匱真言論》從直觀經驗入手,按照功能行為的相同或相似歸為同類的原則,將自然界和人體分為五類,然后發掘出蘊涵于“象”中的深層的藏象理論。首先,以五行之象類推五臟的功能作用。如肝象木而曲直,心象火而炎上,脾象土而安靜,肺象金而剛決,腎象水而潤下。其次,以五行之象類推五臟外合體竅、通于天氣的理論。將人體臟腑、器官、生理部位和情志活動與外界的聲音、顏色、季節、氣候、方位、味道等分門別類地歸屬在一起。如心臟,其基本功能是主神明,主血脈,宇宙萬物中的赤色、徵音、火、夏、熱、南方、苦味等均可歸屬于心。2、 運用取象比類法認識疾病的狀態和表現中醫重“證”不重“病”。將各種病癥表現歸結為“證”。如眩暈欲撲、手足抽搐、震顫等病癥,都具有動搖的特征,與善動的風相同,故可歸為'風證”。又如,中醫從體表五色和不同器官組織的改變所歸屬的五行,以診斷五臟的疾病。如“肺熱者色白而毛敗,心熱者色赤而絡脈溢,肝熱者色蒼而爪枯,脾熱者色黃而肉蠕動,腎熱者色黑而齒槁。”3、 運用取數比類法說明生理病理現象《內經》所取之“數”實際上就是一種特殊的“象”,它并不偏向于定量,而是偏向于定性。取數比類是以易數表示“象”的意義,并通過易數推演事物變化規律的方法。易數主要有卦爻數、干支數、五行生成數(即后世所謂的“河圖數”)和九宮數(即后世所謂的“洛書數”)。《素問?金匱真言論》用依五行生成數圖中的成數五、六、七、八、九配五臟的肝、心、脾、肺、腎,肝木成數為八,心火成數為七,脾土成數為五(十),肺金成數為九,腎水成數為六,說明“五臟應四時,各有收受”的整體聯系。《素問?六元正紀大論》以“太過者其數成,不及者其數生,土常以生也”及數的生克勝復之理闡釋五運六氣的常變規律。《素問》運氣七篇用的是干支之數,通過取數比類推測六十年氣候的變化規律及其與人體疾病的關系。《素問?上古天真論》人體發育與生殖基數的女七男八,即陰陽進退之數。此外,《內經》中“五”臟、“六腑”、“十二”經脈、奇經“八”脈、“十二”經別、“三”陰“三”陽、“五”運“六”氣、“五”輪“八”廓、“六,,淫“七”情、“三,,部“九,,候、“八”綱辨證、“八”法、“四”氣“五”味、“五”腧穴、“八”會穴,等等,均是運數思維的體現。值得注意的是,取象比類作為人類把握對象世界的一種方式,歷來就具有很重要的認識論價值和科學價值。通過類比,可以啟迪人的思維,幫助人們打開想象的翅膀,由此推彼,觸類旁通,去認識和發現新的事物。醫家們在醫學實踐中運用這一思維方法,發明了不少新的診療方法。但是,取象比類這一思維方法的缺陷也很明顯,那就是過于注重事物或現象的共性、共同點和相似點,忽視了不同事物的特性和不同點。如果所推導出的屬性恰好是它們的不同點,那么得出的結論就必然是錯誤的。從取象比類的取象比類談中醫理論的本真取象比類是中國傳統的思維模式,同時也是中醫的思維方式。《內經》成書前已存在的《從容》是專講比類的,《素問?示從容論》以為學醫受術,若能覽觀雜學,及于比類,臨床可以十全。比類即取象比類,如《易?乾?文言》之“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水流濕,火就燥,云從龍,風從虎”,取象比類的思維方式,貫穿于中醫對疾病的認識、診斷和用藥中,它通俗化、生活化,易為百姓接受。北齊徐之才將藥物按功用歸類,“藥有宣、通、補、泄、輕、重、滑、澀、燥、濕十種。認為宣可去壅、通可去滯、補可去弱、泄可去閉、輕可去實、重可鎮怯、澀可固脫、滑可去著、燥可去濕、濕可去燥。早在《山海經》中已有用泥鰍治療贅疣的記錄,先民認為外物附著人體而生贅疣,故可用涎滑難以把握的泥鰍治療,即滑可去著。《靈樞?邪客》認為“衛氣獨衛其外,行于陽,不得入于陰”,“故不瞑”,失眠的原因是陰陽不通,而“飲一半夏湯一劑,陰陽已通,其臥立志,,,半夏湯“其方以流水千里以外者八升,揚之萬遍,取其清五升煮之,炊以葦薪、火沸,置秫米一升,冶半夏五合”,半夏湯全方體現了滑、通之象:水流千里,揚萬遍不滯,葦中空性通,半夏涎滑,熟秫米亦滑,故可通陰陽。這一用藥理論一直指導臨床,如徐之才曰:“滑可去著,冬葵子、榆白皮之屬是也”。張從正認為大便燥結,宜麻仁、郁李之類,小便淋瀝宜葵子、滑石之類,此前后不通,兩陰俱閉也,取油、滑而通之意。出自《局方》用治小便淋瀝的八正散,也取滑通之象,滑石之滑,山梔仁滑,車前子煮后如秫米之滑,木通性通,甘草之梢尖而通,瞿麥中空自通,燈芯草通導。李時珍曰:“著者,有形之邪,留著于經絡臟腑之間也,便尿濁帶、痰涎、胞胎,癰腫之類是也,皆宜滑藥引去其留著之物。”劉完素認為:“色則氣著,必滑劑以利之,滑能養竅,故潤劑也。”也取涎滑之象。相對于滑、澀或源于手感或源自品嘗,一枚海螺蛸,一節木賊,一塊灰炭、枯骨,均澀澀礙手;一枚春柿,讓人舌澀難伸;一枚青李,酸澀難忍;“故凡酸,味同乎澀,收斂之意也”。花香芬芳四溢,輕輕上揚,故諸花皆升。怯則氣浮,驚則氣上,故重可去怯,慈石、鐵粉之屬是也。時珍曰:“朱砂、水銀、沉香、黃丹、寒水石之倫,皆體重也,大抵重劑壓浮火而墜痰涎,不獨治怯也,故諸風掉眩及驚癇痰喘之病,吐逆不止及反胃之病,皆浮火虛痰為害,俱宜重劑以墜之,,。取象比類“乃太古先師設繩墨而取曲直,叔世方土乃出規矩以為方圓。,,先賢以取象比類的方法試藥用藥,日積月累,取效者著之竹帛,才有“諸花皆升,旋覆獨降,諸子皆降,蒼耳獨升”,從眼看、手觸的直觀,到百味的口舌品嘗,十劑之宣、通、補、泄、輕、重、澀、滑、燥、濕易得,藥性之寒熱,多在服用后才體驗到,“有形為味,無形為氣”,有形易得而無形難得,傳說中的神農嘗百草,日中七十二毒而有本草,非獨神農,在中醫教育工場化之前,不知有多少先賢親自采藥,以身試藥。今天我們唾手得來前人幾千年的積累,卻失掉了對自然的身心體驗,獨立于風景之外,無法透過厚厚的書本,直視生動鮮活的百草園,藥匣里的藥尚認不全,更別說藥的原生態了,又如何理解“形色自然,皆有法象”呢?正如蔣力生先生所言,諸如系統論、模糊論、辯證唯物主義之類的帽子,層層加在中醫身上,中醫理論變得更加難以理解,不僅百姓不懂,連從事中醫的人自己也難以理解,只有拂去層層迷霧,還中醫理論本真,才會讓“此事難知”變成“醫學實在易”。前人用取象比類思想指導臨床用藥,幫助認識藥物的功效,主要從藥物形態與色澤、生存環境、生理特性方面出發進行研究,分述于下。形態藥物的固有形態與其功效存在相關性。如藤本植物青風藤、絡石藤、雞血藤、忍冬藤等,通過“象”我們就會類比到人身的經絡,進而聯想到疏通經絡的作用,驗之于臨床,著實有效。其他如橘核仁、荔枝核形似男性睪丸且具有溫陽理氣的功效而用于疝氣腫痛;馬兜鈴、浮海石等體輕中空似肺葉而清肺止咳,蘆根、蒲公英管莖中空而有通利孔竅的功能。桑枝、藕節、松節形似關節,因“枝者通達四肢”,而有治療痹癥的功效;核桃似腦而能補腎益腦;地龍形似血管而軟治療血管硬化之屬與風證。一些蟲類藥,由于它們鉆爬穿透的習性,聯系到通經活絡的藥用功效,經過實踐,屢試不爽,也因此中醫學還專門將這一類藥物稱為“蟲蟻搜剔之品”。色澤也屬于藥物的固有特性,歷代不少醫家以色澤而論述藥物功效。如干姜本為生姜之干品,干姜色偏白,偏于入肺,溫肺化飲;生姜色偏黃,偏于入胃,暖胃有功。檀香也因色澤分為兩種,李時珍在《綱目》亦云:白檀辛溫,氣分之藥也,故能理衛氣而調脾肺,利胸膈;紫檀咸寒,血分之藥也,故能和營氣而消腫毒,治金瘡。生存環境藥物的生長環境時常決定了藥物的性味,藥物在生長過程當中需要克服環境中的某種偏性,進而具有某種特殊功效。比如生長在水濕沼澤之地的藥物,如蓮(荷葉、荷梗、蓮房、蓮子、蓮藕、藕節)、菖蒲、澤瀉等,具有利濕化濕的功效,水生動物泥鰍、鯽魚亦是去濕上品,再如龜板、熟地黃都能滋陰補血,但龜板較熟地黃善潛而又不生濕。雪蓮種子在0°C發芽,3?5。。生長,所以性溫。藥物的不同生長季節會影響藥物功效,如《神農本草經》記載菊花要“正月采根,三月采葉,五月采莖,九月采花,十一月采實”,取“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之意對應四氣之升降浮沉,如桑葉、泡桐葉常要經霜打之后采收,即取其秋寒肅殺之氣。生理特性動植物的生理特性,往往是人們最初試探其藥用功效的出發點。比如雞內金,人們最初通過觀察,發現雞賴啄食沙石瓦礫以助消化,故認為雞內金有消食及化石等功能。經方大黃口蟲丸中使用了四種蟲類藥物,這四味蟲藥之習性各不相同,其中口蟲(即土鱉蟲)身體斷開后尚可自連一體,故有續筋接骨之功;虻蟲善飛,狠咬猛吸,苦泄辛開;水蛭善潛,遲緩善入,咸軟苦破;蠐螬善鉆,雖具為蟲蟻搜剔之品,卻因習性而功效各有偏勝。中藥天麻,其苗又稱定風草,為獨苗,不隨風動搖,由此也是其作為息風藥的宏觀依據。時至今日,上海中醫醫院王翹楚名老中醫通過觀察發現花生葉具有“晝開夜合”現象,進而提出花生葉與自然界陰陽消長規律同步,可能存在某種共同物質基礎的設想,從而研制花生葉制劑治療失眠癥,療效顯著。可見,“取象比類”對現在中藥學研究仍有重要價值。切忌盲目取象比類古今之中醫藥學家利用取象比類的思想,開拓思路,仔細鉆研,取得不少成就,值得我們今天學習和繼承。但是,必須意識到,在'取”和“比”的過程當中,其實踐主體是從事該活動的人。在整個活動當中,是以人的尺度來研究問題,因此,在沒有標準和原則的情況下,怎樣取類、如何比象則顯現出主觀性,因而容易陷入唯心主義的窠臼。如某位大夫分析濟川煎(當歸、牛膝、肉蓯蓉、澤瀉、升麻、枳殼)的配伍關系,關于方中升麻的用意就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正版授權】 ISO/IEC 19788-1:2024 F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for learning,education and training - Metadata for learning resources - Part 1: Framework
- 【正版授權】 ISO 26304:2025 EN Welding consumables - Solid wire electrodes,tubular cored electrodes and electrode-flux combinations for submerged arc welding of high strength steels - C
- 【正版授權】 IEC 62087-6:2015 RU Audio,video,and related equipment - Determination of power consumption - Part 6: Audio equipment
- 【正版授權】 IEC 60099-4:1991+AMD1:1998+AMD2:2001 CSV FR-D Surge arresters - Part 4: Metal-oxide surge arresters without gaps for a.c. systems
- 環衛掃路車操作教程
- 2025年秋新人教版部編本五班級上冊語文教學工作方案附教學進度支配表
- 2025年新冠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匯報
- 公文寫作和信息宣傳培訓
- 學齡前兒童教育
- 2025年學年學校工作的方案
- 麥肯錫——大數據:創新、競爭和生產力的下一個前沿
- 人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雷雨》PPT課件
- (醫療藥品)藥店拆零藥品記錄表
- 現澆箱梁盤扣式現澆支架施工方案(通過專家論證)
- 《監督法》講座稿
- 熱質交換課第05講(習題課1)
- 直線與圓錐曲線之角形面積問題
- 電力行業顧客滿意度測評辦法
- 群文閱讀感受動物的形象教學設計
- 2020最新世界各國安規插頭尺寸標準版
- 01MDS3400調度指揮系統系統介紹2011-01-09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