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解讀

《GB 15999-1995 丁型病毒性肝炎診斷標準及處理原則》這一標準文件,主要規定了丁型病毒性肝炎的診斷方法、診斷依據以及患者管理和治療的基本原則。以下是該標準內容的具體闡述:

診斷標準

  1. 流行病學資料:考慮患者是否有丁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高風險暴露史,如輸血史、注射毒品史、紋身或穿刺等可能引起血液傳播的行為。

  2. 臨床表現:丁型肝炎可表現為急性或慢性過程,常見癥狀包括乏力、食欲減退、惡心、腹脹、黃疸等,但這些癥狀并不特異,需結合其他證據。

  3. 實驗室檢查

    • 血清學檢測:檢測抗-HDV(丁型肝炎病毒抗體),包括IgM和IgG,IgM陽性提示近期感染,IgG陽性則表示既往感染或慢性感染。
    • 核酸檢測:通過PCR技術檢測血液中丁型肝炎病毒RNA,可直接證明病毒存在,對早期診斷尤為重要。
    • 肝功能檢查:評估ALT、AST等指標,了解肝臟受損程度。
  4. 病毒標志物聯合分析:在HBsAg陽性的背景下發現HDV相關標志物,對于診斷丁型肝炎合并乙型肝炎具有重要意義。

處理原則

  1. 一般治療:強調休息、合理飲食,避免酒精和肝臟有害藥物,以減輕肝臟負擔。

  2. 抗病毒治療:盡管目前針對丁型肝炎的特效藥物有限,但在某些情況下,尤其是慢性丁型肝炎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時,可能會采用干擾素等抗病毒治療方案。

  3. 監測與隨訪:定期進行肝功能檢測、病毒學指標監測,以及影像學檢查,以評估疾病進展和治療效果。

  4. 預防措施:加強個人衛生,避免使用未經消毒的針具和器械,安全輸血,推廣疫苗接種以預防乙型肝炎,間接減少丁型肝炎的感染機會。

注意事項

  • 診斷時應綜合分析臨床表現、流行病學資料及實驗室檢查結果,避免單一依據做出判斷。
  • 治療方案需個體化,由專業醫生根據患者具體情況制定。
  • 鑒于丁型肝炎常與乙型肝炎共感染,治療時需同時考慮對乙型肝炎的管理。


如需獲取更多詳盡信息,請直接參考下方經官方授權發布的權威標準文檔。

....

查看全部

  • 廢止
  • 已被廢除、停止使用,并不再更新
  • 1996-01-23 頒布
  • 1996-07-01 實施
?正版授權
GB 15999-1995丁型病毒性肝炎診斷標準及處理原則_第1頁
GB 15999-1995丁型病毒性肝炎診斷標準及處理原則_第2頁
GB 15999-1995丁型病毒性肝炎診斷標準及處理原則_第3頁
GB 15999-1995丁型病毒性肝炎診斷標準及處理原則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8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GB 15999-1995丁型病毒性肝炎診斷標準及處理原則-免費下載試讀頁

文檔簡介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15999—1995丁型病毒性肝炎診斷標準及處理原則DiagnosticcriteriaandprinciplesofmanagementofviralhepatitisD1996-01-23發布1996-07-01實施國家:技術監督局發布年華人良共和菌衛生部

目次前言1范圍2引用標準定義4診斷原則5診斷標準預防治療原則附錄A(標準的附錄)HDV感染的特異性檢測

GB15999-1995丁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簡稱丁型肝炎)是由丁型肝炎病毒(HDV)引起的。HDV是一種缺陷的RNA病毒,HDV必須依賴乙型肝炎病毒(HBV)的輔助才能感染人體,并易導致重型肝炎、饅性肝炎及肝硬化。我國是HBV感染高發區,故HDV感染可累及威脅著許多HBV感染者,使其病情進一步加重。因而丁型肝炎的防治亦非常重要。為此制定適用于全國范圍的丁型肝炎診斷標準及處理原則,對于丁型肝炎的防治工作有深遠意義。本標準的附錄A是標準的附錄。本標準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提出。本標準起草單位:北京醫科大學第一醫院、北京地壇醫院、北京佑安醫院。本標準主要起草人:王勤環、徐道振、林秀玉。本標準由衛生部委托技術歸口單位衛生部傳染病監督管理辦公室負責解釋.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15999-1995丁型病毒性肝炎診斷標準及處理原則DiagnosticcriteriaandprinciplesofmanagementofviralhepatitisD范電本標準規定了丁型肝炎的診斷標準和處理原則本標準適用于各級醫療衛生部門用于丁型肝炎的診斷及防治的依據。引用標準下列標準所包含的條文,通過在本標準中引用而構成為本標準的條文。本標準出版時,所示版本均為有效。所有標準都會被修訂,使用本標準的各方應探討使用下列標準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15990—1995乙型病毒性肝炎診斷標準及處理原則3定義3.1同時感染coinfection二種病原體同時感染。3.2重疊感染superinfection在一種病原體感染的基礎上又感染另一病原體。此處指在HBV感染基礎上又感染HDV4診斷原則須依據流行病學資料,臨床癥狀體征和實驗室檢查來綜合診斷。確診則須依賴病人血清或肝組織HDV感染標記物的檢測。必要時則須進行肝穿刺,對肝組織做病理組織學檢查及免疫組化或分子雜交法做病原學檢查。診斷標準5.1流行病學資料同乙肝參照GB159903.2.1.1a急性無黃痘型肝炎之流行病學資料】,或與丁型肝炎病人有密切接觸史,HBsAg陽性者更應注意。5.2癥狀體征5.2.1HDV/HBV同時感染大多數表現為急性自限性肝炎經過”癥狀體征和急性乙型肝炎相同(參照GB15990中3.2.1.1b)和3.2.1.1c)急性乙型肝炎診斷標準中的癥狀體征),如病人有血清ALT及膽紅素雙相升高,更應懷疑為同時感染。少數病人表現為急性重型肝炎參照GB15990中3.2.1.5a)1)、2)急性乙型重型肝炎之癥狀體征J.5.2.2HDV/HBV重疊感染原來為血清HBsA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文本僅供個人學習、研究之用,未經授權,嚴禁復制、發行、匯編、翻譯或網絡傳播等,侵權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均為PDF格式電子版文本(可閱讀打印),因數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經售出,不提供退換貨服務。
  • 3. 標準文檔要求電子版與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載的文檔中可能包含空白頁,非文檔質量問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