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銀行發展研究開題報告3000字》_第1頁
《商業銀行發展研究開題報告3000字》_第2頁
《商業銀行發展研究開題報告3000字》_第3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V開題報告論文題目商業銀行的盈利模式分析學生姓名學號專業班級指導教師職稱一、選題的目的、意義及國內外研究動態:(一)研究目的目前我國銀行業面臨著日趨激烈的外部環境,利率市場化不斷地推進,各金融機構都采取各種措施積極改革創新,應對日趨嚴峻的挑戰,我國城市商業銀行作為我國銀行系統中不可或缺的一員,必將步入其中,積極推進業務的改革創新,加強盈利模式轉型的力度與速度愈加緊迫。目前城市商業銀行的盈利模式較為傳統,主要依靠利差收入,城市商業銀行需要保持比較高的貸款撥備覆蓋率,甚至可以高達100%以上,在金融市場波動性較大和城市商業銀行資本補充渠道較少限制下,融資帶來成本消耗加速增加,對利澗起反向作用。因此,城市商業銀行長盛不衰的唯一途徑便是不得不摒棄用大量融資去支持資產的做法,而是另謀出路,加強業務改革與創新,研究出更加有利的盈利模式迫在眉睫。(二)研究意義隨著利率市場化的不斷推進,銀行業間的競爭日趨激烈,利差水平不斷受到擠壓,單以利差收入為支撐的舊的模式受到極大沖擊。另外,由于城市商業銀行自身的特點,地理區位的區域限制較明顯,服務對象主要是該地區的中小企業和當地居民,因此在風險控制方面,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跨區域跨主體的分散性,在此基礎上,如果進一步研究出風險更小、效率更高、盈利能力更強的盈利模式,會對城商行的壯大大有裨益。本文根據中國城商行的具體情況,通過分析利潤的組成,并找到營業利潤與凈利息收入和中間業務收入之間的影響機制。綜合分析并提取對城市商業銀行盈利能力的影響因素,并通過建立固定效應或隨機效應模型,對樣本銀行進行回歸分析,從而得出中間業務收入對其盈利能力影響的大小。進而為城市商業銀行的盈利模式轉型提供支持。(三)國內外研究動態巴塞爾協議的出臺對銀行業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為了適應市場的變化,該協議的不斷改進與深化,資本監管的發展趨勢逐漸明朗,在此背景下,很多學者開始研究銀行業如何在資本監管下進行資產業務的選擇。喬桂明,吳劉杰(2013)在研究中指出了資本監管的正面作用,即有效促進了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的提高,從而提高了其抵御風險的能力。我國學者顏永嘉(2011)也在此背景下,研究了商業銀行的業務變革問題,并提出,在此問題上,商業銀行應積極應對,并將業務發展模式轉向低資本消耗的方向。劉慶齡和楊鑫(2016)在實證分析的基礎上,提出整個宏觀金融環境給我國商業銀行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尤其是日益激烈的外部市場競爭壓力和監管的資本約束壓力,在此背景下,我國商業銀行如果想要在重壓之下保持并提高競爭力,必須積極進行盈利模式的轉型。1960的美國出現了金融脫媒的現象,該說法是由Hester在1969第一次提出的,他指出金融脫媒是在金融管制的情況下,資金不再必須依靠商業銀行體系進行供給,而是省略中間媒介為需求方和融資方提供貨幣支持。這無疑引起了金融市場的巨大變革,徐寶林(2006)曾在研究中強調,其撼動了商業銀行的霸主地位,也因此促進了商行對自身盈利模式的思考與創新。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與普及,引起了各行各業的巨大變革,我國的金融業也不例外近年來,我國金融脫媒趨勢愈加顯著。而這一趨勢必定促使我國商業銀行盈利模式與業務結構的轉變,因此我國商業銀行要突破傳統,積極應對這場變革。但金融脫媒是把雙刃劍,在其演進與發展過程中存在很多潛在的風險,如果脫離了正確的引導,盲目濫用,其后果不堪設想。國內學者任碧云(2012)專門針對金融脫媒的風險問題做了相應的分析與研究,指出當發生金融危機時,其各步驟過程中存在的不易被發現的風險便一一顯現出來了,她提出,要使其在中國可以順利推進和成長,要因勢利導、審慎操縱。為了能有效控制其帶來的各種風險,需要明確對我國金融脫媒發展產生作用的突出性因子,并由此構建出多因子之間互相影響的系統模型。利率市場化最初是由Mckinnon和Shaw(1973)提出。當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利率水平完全由市場供求、風險程度、通貨膨脹程度及經濟性質等市場因素完全決定時,即認為該國實現了利率市場化。利率市場化意味著一個國家的金融在不斷的深入。利率市場化在中國金融界蓬勃發展力求革新的過程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在其不斷前行的進程中,金融機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因此商業銀行只能不斷調整經營策略,改革盈利模式,使其能在這場持久戰中立于不敗之地。李勇(2016)采取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就銀行盈利結構為研究對象,分析了十六家上市銀行(2008-2014年)的財務數據,并為我國商業銀行進行盈利模式轉型提出了相關策略,并強調最核心的策略是打破傳統的盈利結構,逐步改變霸占主體的“以塊為主”的方式,不斷加強產品及服務創新管理系統的建設,需要不斷的加強重視資源重組、品種創新,并加大投入力求超越式發展,打造可持續的贏利增長新格局。縱觀相關文獻,基本上以探討銀行盈利模式與金融環境下的轉型為主,在銀行盈利模式的研究大多數集中在改變傳統的存貸利差收入為主、發展中間業務的模式上。二、主要研究內容:本文的研究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第一章:緒論。首先介紹研究的背景和意義。對本文研究的核心問題的相關文獻進行陳述總結,并在此過程中尋找線索,找到研究的短板問題,以此立意,進而創作,并為本論文的創新找到了出發點,最后對本文的結構以流程圖進行展示,并說明研究方法與標新立異之處。第二章:構建城市商業銀行盈利模式轉型的理論基礎,首先構建對城市商業銀行的盈利能力評價模型,然后為盈利模式轉型提供理論依據并構建理論模型。第三章:通過利潤結構的研究找到銀行營業利潤與凈利息收入和中間業務收入之間的關系,從而得出中間產品與服務收入對其盈利能力作用的大小及作用方向,最終為本文的核心問題的研究提供數據支持。第四章:在以上實證結論剖析的基礎上,結合實際情況為我國城商行盈利模式轉型該如何實施以及將來的發展方向獻計獻策。三、研究思路與方法:本文主要運用概念分析、文獻分析、個案研究經驗總結法的方法進行研究寫作。以中國城商行為研究對象,通過利潤結構的實證研究找到銀行營業利潤與凈利息收入和中間業務收入之間的關系。建立城市商業銀行盈利能力指標體系,并利用因子分析法進行綜合評價,然后城市商業銀行盈利模式與盈利能力的回歸模型,從而得出中間業務收入對其盈利能力影響的大小。從而為城市商業銀行的盈利模式轉型提供支持。四、完成期限和預期進度:第一階段:2019年11月,確定論文題目,收集資料,對相關問題有一定的認識;第二階段:2019年12月,明確論文思路,完成論文提綱,并征求導師意見修改;第三階段:2020年03月,撰寫論文初稿,并與指導老師進行溝通;第四階段:2020年04月,根據指導老師的建議進行反復修改;第五階段:2020年05月,論文定稿,送審并準備最終的畢業答辯。五、主要參考資料:[1]徐光華.農商銀行盈利模式創新轉型研究——基于電子銀行快速發展的探索[J].商業會計,2019(21):4-7.[2]葉維章.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對我國城市商業銀行盈利模式的影響與對策探析[J].市場論壇,2019(08):66-68+72.[3]王朝華.對我國商業銀行信貸資金安全性的討論[J].商業經濟,2019(06):164-166.[4]張超,楊軍,鄔樹萍,宋瑛.我國商業銀行盈利模式轉型效率及其影響因素研究——以18家上市商業銀行非利息收入為例[J].征信,2019,37(05):85-92.[5]魯建昌.網絡金融模式下商業銀行盈利模式轉型分析[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9(05):41-42.[6]趙令希.互聯網金融企業的發展對傳統商業銀行的影響[J].現代商貿工業,2019,40(13):103-105.[7]王應貴,沈子杰.我國商業銀行盈利模式、脆弱性及創新模式探討[J].新金融,2019(01):32-38.[8]徐一可.商業銀行盈利模式轉型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